请欣赏记忆中的味道作文(精选4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忆中的味道作文 篇1
20xx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使全国中小学生都延迟上学。“停课不停学”,我便乘着这机会在家跟着婆婆学习做美食,成为“美食家”的梦想也越来越接近了。
我学习的是做包子。我在婆婆的指导下,先准备好食材:面粉、水、豆腐、葱等。然后,就开始醒面。我先在一碗面粉中加入用酵母和水融合而成的酵母水,用筷子把面粉搅拌成絮状,然后用手去和面,把面和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面2小时。在醒面的过程中,我学着婆婆的样子把豆腐切碎,把葱切成细丝,放入锅中炒好。面醒好后,婆婆教我开始揉面,她把面一分为二,给我一半,让我学着她的样子揉起来。刚揉一会儿,我的手臂就发酸了,手上就没劲了,两腿开始发软,我边揉边想:这还要揉多久呀?什么时候才能吃到美味的包子啊?站在一旁的婆婆像是会读心术似的,对着我笑了笑,说:“心急吃不了热包子!”逗得我哈哈大笑。
10分钟过后,我对婆婆说:“我好累呀,我不想做包子了!”“马上就好了,坚持就是胜利,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吃到美味的包子。”这时我发现婆婆的额头已被一层细密的汗珠布满。顿时,我心里一热,感觉自己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心想:我一定不能放弃,婆婆能坚持下去的事我也可以!于是,我重振旗鼓又开始揉了起来。
大概又过了10分钟,面终于揉好了,婆婆又把面分成许许多多大小相同的小面团,称之为剂子,并依次把这些剂子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形面皮,我也没有歇着,照猫画虎地做了起来。擀完之后,婆婆兴高采烈地对我说:“面皮准备好了,可以开始包包子了!”我听了这句话,像只小猴子似的一蹦三尺高。
开始包包子了。我在婆婆的指导下,先把馅儿放在面皮上,然后把面皮对折,包住馅儿,用手按紧四周,再沿着一端向另一端重叠着捏,这样包子就成形了。虽然我包的前几个包子非常失败,但我通过不懈地努力,把剩下的包子包的个个虎头虎脑,乖巧可爱。
最后一步,我们把包好的包子放进蒸锅中再蒸30分钟,香喷喷的包子就出炉了。我看着这一个个热腾腾的包子,垂涎三尺。心想:太好了,终于可以吃到美味的包子了!爸爸妈妈回家了,我们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吃着包子,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经过这么曲折的过程我才吃到美味的包子,我终于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艰辛,而人的一生也一样,“有志者事竟成”,也许前方有坎坷,也许有荆棘,但我不再退缩,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样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记忆中的味道作文 篇2
乡下翻建房子,那陪伴我童年的老屋要拆了。
面对残砖剩瓦,心中不胜感慨。那张我曾经一直坐在上面无忧无虑吃饭的凳子,被工人扔了出来,不要了。
沉浸在回忆中的我无意中转身,屋前一片丝瓜藤曲曲绕绕,缠在晾衣架上,几根嫩嫩的还没成熟的小丝瓜在碧绿的叶子里若隐若现。
爷爷年轻时做过老师,画画很有些功底。那年,也是盛夏,我和爷爷坐在丝瓜藤前,他拿出一张废纸,哥哥小时候用过的颇有些久远的一只老铅笔被他轻轻握在手中,毫不费力地刷刷点点,只偶尔抬头看一眼,不一会儿,一片生机勃勃的丝瓜藤就跃然纸上,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但当时的我还看不上这没有色彩的画,批评他是个“假老师”。
那张画早就不见了,而我,此刻却似乎嗅到了那支在抽屉里陈放了很久的老铅笔的味道。哥哥小时候,爷爷肯定也这么画过,以他自己的方式培养着我们这相差了十来岁的兄妹俩的艺术细胞。
那年夏天,丝瓜汤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菜,奶奶会在汤里精心放上我爱吃的鸡蛋和榨菜。我就坐在那张凳子上,奶奶会使劲地给我夹菜。不认字的她会绞尽脑汁想出许多丝瓜的功效来哄我吃饭:“丝瓜清凉,吃了不长痱子,多吃点。”她自然不会有更多的美丽词汇,只会一个劲儿让我“多吃点”。面对眼前的丝瓜藤,一阵熟悉的丝瓜汤的清香扑鼻而来。
也许没有什么可以永存,比如我断断续续在这里生活了十余年的老屋会被无情地拆掉,比如我坐在上面吃了无数顿饭的凳子会被扔掉,然而记忆,会伴我长大,记忆中的铅笔和丝瓜汤的味道不会淡忘。
如今的丝瓜藤与丝瓜早已不是当年的了,或许是那年丝瓜的子子孙孙,却跟我记忆中的一样生机勃勃。我走近,提鼻一嗅,竟和记忆中的味道一样——清雅的淡香,与众不同,却沁人心脾。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
童年的味道是什么?是那支在抽屉里陈放了很久的老铅笔的味道,是嫩嫩的青翠碧绿的小丝瓜的清香味,还是爷爷画画、奶奶做菜的生活气息……这些味道伴着孙儿成长,将是他魂牵梦萦一辈子的记忆,每当回首,老屋檐、丝瓜汤、小凳子、祖孙情,都会和谐地描绘到一幅画面里,闪回于未来每一个思念故乡的深夜。
老屋将被拆毁,好在记忆不会被拆,这些飘扬在往昔岁月中的甜美味道,能一直回味在生活里,余韵悠长。
猜你喜欢1:记忆深处的花朵作文1000字
有一种思念,跨越了时光纬度,这思念的不是人,而是魂。——题记
老家院子中开放着各种各样的花朵,美不胜收,总有人议论这些花如何的美,而我却总感怅然。
又是一年清明节,回到这熟悉的地方,心中却又莫名生出一种惆怅。人走茶凉,院落已空,花儿那星点般的点缀也显得无力,夕阳的余晖也显得苍白,望不尽的寂寥。
记忆深处的思念之花也已悄然绽放,就在这“清明时节”。
蓦地回想起儿时的时光,没有网络的纠结纷扰,一切都回归了当初的美好,生活的温度刚刚好。那时的院子中还有一间老屋,就在院子的西南边,里面总堆放着各种农作物,每每走近那里,总能嗅到一股泥土的气息,每每这样,心中就会多一份安定,或许是劳动的魅力吧,亦或许是那来自自然最纯的味道所带来的大地般的宽厚吧。
那时曾祖母还健在,记得最清楚的便是每到“大忙”时节,家里的大人们一有时间就往田里赶,曾祖母也迈开三寸金莲往外走,奶奶便拦着她说:“您一把年纪了,就在家里歇息吧。”曾祖母便憨憨一笑:“田里的庄稼没有收呢,我咋好休息呢?”或许是对自己年轻时劳动的怀念,又或许是对劳动的热爱,对生命活力的追求与渴望吧。
白天的农忙结束后,一家人便搬了几张椅子,点了几盆蚊香放在院子中,洗完澡便坐在院子中乘凉,有时候大人们也会往大屋小屋中喷洒杀虫剂,当我们想进屋里时,老人们就骗到:“屋里这气有毒。”我们便捂住口鼻飞快地离开了,一会儿就玩起捉迷藏,玩起井水来了,也会时不时地叫上几个小伙伴。
而现如今呢?那时的纯真淳朴早已渺无踪迹,化作空气,化作尘土,化作深深藏在心中的那朵圣洁的花。
一切的一切早已不复当初的模样。记得五年级的暑假,老家的大院要装修,一块块橘红色的瓷砖,将这个家装饰的富丽堂皇,而那间老屋也在工人一锤一锤下化为碎砖瓦砾,大人们望着这一点点装修出来的房子谈笑风生时,我走在这碎片之上,说不出的心酸,如今的这块地上已是一个花坛,但无论这些话多么名贵,多么国色天香,多么倾国倾城,都远不及我心中开放的这朵回忆之花淡雅,优美。
“弹指一挥间,你竟已遥远。沧海成荒野,来路生云烟。”沧海桑田,多少世事变迁,敬爱的曾祖母也已离我而去,或许,是她厌倦了世事的滋扰,或许是她厌恶了这虚伪的世界,亦或许是那遥远的天边有她向往的纯净。
如今的生活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与人的交往也无当年的真实,心与心的距离也越发遥远。多数的人都那对金钱名利的追求欲望所包围着,却忘了回归最美好,最自然,最真实的自己。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永不凋零,她永远都会守着那份纯真美好,她永远都在那里,等待着人们回归曾经那个纯净的自己。
怀念那朵花,怀念那种魂。
猜你喜欢2:美好的记忆
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最喜欢夏天。女孩们如同她们五彩斑斓的飞扬裙摆一样的纯真笑靥,无声无息淌过身体的斑驳树影,蓝透了的苍穹,还有如同碎棉絮般的浮云……那些都是定格在我心深处最美的童话。
我的夏天喜欢定义为暑假,恢复了我的生物钟——昼伏夜出,写写小说,拉拉小提琴,挥挥墨毫,白天睡睡觉,都是些单一却又浑浑噩噩的状态,但也会外出旅游,去苏博义务讲解,偶尔画龙点睛让我的暑假还说得过去。
与妈妈单位的同事和家属去越南、柬埔寨的游历让我的暑假亮丽起来,不仅是那里神秘的千年文化与奇山异水,还因为我认识了一位好朋友。
那是妈妈同事的儿子,他是个比我大三岁的高中生,但从他明亮如星辰的眸子里总是迸发出孩童般的纯真。他有着纤细的背影,细腻的情感,有一双能写出撼动人心的美轮美奂文字的手。乍一看似乎难以接近,但实际上他却是个热情大方、毫不乏味的人。
我和他成为亲密的好朋友是因为攀登巴肯山。我们的妈妈是关系非常好的同事,妈妈便让我跟着他们一起爬山。
开始是一段缓坡,听得见周围游客带着轻轻喘息的交谈声,有些泥泞的山路旁长满葱翠欲滴的无名野草,还有偶尔掠过身旁的山风。在树阴下大家相互照应着走了半个多小时,我们没有过多交谈,直到抵达真正的艰难目标——巴肯山顶。
顶部是古老巨石堆砌起来的遗迹,我摸了摸巨石垒起的石阶,历史的沧桑与千百年前吴哥王朝的国王那高傲锐利的眼神都已穿透时空,洪水般向我涌来。望着近乎垂直的石阶,我屏住呼吸抬头看,好高,那一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弥漫全身,快要吞噬了我。
耳旁忽然传来一阵清冽如山风的声音:“我们一起爬上去看遗迹!”此刻的他,双眸如不灭的星火般绚烂,透着一股纯澈的勇气,好似一首清新的歌。真像个可靠的哥哥。
我们互相扶持着,一步一步在近乎九十度的陡峭石壁上留下我们默契的足迹,平稳地到达最后的峰顶。
当右脚踏上最后一级平滑的石阶时,还未平缓的心跳,又被深深映入双眸的沧桑之美所带动。那是多少风狂雨落的日子、蹉跎岁月都击不垮的磐石!它们庄严肃穆地叠垒着,虽然无声却宛如最有力最坚强最神圣的呐喊,让我看到了一个小小民族所拥有的伟大力量。
额角的汗水滑落,我们欣喜若狂地看着眼前的绮丽,相视一笑。
就是那一次的互帮互助,相互扶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让他成为我这个夏天里最美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