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总结

欢迎阅读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总结(精选8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总结 篇1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近日,九姑乡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营造爱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从源头上杜绝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该乡林业站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进村开展宣传等多种方式,到各村开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宣传工作,坚决遏制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活动,全面巩固禁食野生动物。向群众宣传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破坏野生动物的危害性及受到的`处罚,要求广大群众要自觉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严格遵守,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要积极举报,形成人人参与监督、人人保护的良好氛围。

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提高了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责任意识,为我乡下一步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总结 篇2

20xx年,围绕“队伍专业化、专业技能化、程序规范化、监管法制化、技术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思路,按照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区域化和可追溯管理相结合原则,马村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在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狠抓检疫《规程》和措施落实,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机构设置及职责。

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家兽医体制改革精神,将人员合理布局派驻到乡镇,明确工作职责,承担所辖区域赋予的检疫、相关防疫监督和《畜牧法》、《饲料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委托执法职责。

二、重视队伍能力建设。

集中精力抓队伍自身建设,通过全年、全员教育,切实解决了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了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在确保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行政措施得到落实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检疫、检测、监督记录填写,规范书写法律文书和各类书证,做到事事有据可查,实现检疫检测责任事故可追究。

三、落实各项措施,强化检疫监督

(一)强化监督。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监管对象,在完成对养殖场、诊疗场所等《动物防疫法》规定的监管对象进行了登记

备案,做到底数清、责任明。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扩大法定义务告知书的发放范围,各县市区要将义务告知书发放至每个监管对象,告知其应履行的法定义务,覆盖面达到100%。发放的同时完成了签字存档工作。三是按照省所“风险分级、量化考核”及市局“星级管理、量化考核”监管机制要求,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

(二)加强执法。一是制定完善了制度。建立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保持举报渠道畅通。二是提高了办案质量。严格依法办案,规范办案,做到证据确凿、程序准确、书写规范、档案完整。开展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案卷评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三)规范检疫。认真落实《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检疫规程,严格实行检疫申报制度,严格履行报检、接检程序和检疫实施程序,严格官方兽医和检疫合格证明出证管理,做好产地检疫。进一步优化了检疫申报点布局,建成了2个检疫申报点,推行产地检疫区域责任制,将检疫、检测、监管等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启用了动物卫生监督监管系统,及时准确的上报了各项数据。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总结 篇3

20xx年10月10日,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带领市林业局办公室、保护科工作人员,深入泌阳县山区和确山县国有薄山林场土门林区,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此次活动以“保护野生动物,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促进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传播热爱大自然、关爱野生动物的绿色理念。

在活动现场,通过拉横幅、贴海报、发放倡议书、讲解野生动物知识等方式向山区群众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和重要意义,真正让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进入千家万户,进一步传播生态文明理念,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维护生物多样性。确山县国有薄山林场土门林区的“网红打卡地”——落羽杉林,人流量较大,在此更是扩大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呼吁更多的群众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队伍当中,使野生动物保护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通过本次“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自觉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和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积极性,增强了群众不参与非法猎杀、采集、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意识,形成关爱野生动物、震慑乱捕滥猎行为舆论氛围,提高了全民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总结 篇4

按照全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为扎实推进全县动物疫病科学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我县开展了从3月20日至4月25日为期一个月的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宣传,提高防控意识

春季是重大动物疫病高发期,在国内外疫情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提高防控意识尤为重要。在本次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有关单位传达“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动防精神,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春防工作做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迅速部署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精心组织,做好集中免疫活动

集中免疫是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次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通过近10天的彻底调查和走访,我县目前存栏家禽18953羽,生猪3246头、山羊661头;应免家禽14316羽,生猪1500头,山羊250头,在本次集中免疫中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3000ml;猪瘟20XX头份、猪口蹄疫1500头份、兰耳疫苗1000头份、链球菌200头份;牛羊口蹄疫疫苗300头份。全县牲畜口蹄疫防疫密度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达到100%。

三、突出流通防疫监管

为了保障我县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县畜牧兽医局加强流通领域的监管,增加了生猪尿样检测频率,通过对调入我县的生猪尿样的检测,确保调入我县的生猪的安全性。同时为了确保本地生猪瘦肉精生猪运入市场,县动防所在每次生猪产地检疫的同时加入瘦肉精检测项目,将瘦肉精检测项目作为产地检疫的附加项目,提高生猪进入市场的门槛,确保肉品质量,保障老百姓的食品安全。

四、加强加测、保障免疫效果

为了确保疫苗免疫的效果,加强检测刻不容缓。4月26日接到省里飞行检测的通知并进行检测,经检测我县生猪血清口蹄疫抗体合格率、禽流感抗体合格率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立刻组织人员对所有应免畜禽进行补免,同时分析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以防止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头戏,是保障不发生区域性动物疫病的重要举措,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懈怠。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总结 篇5

按照中央、省、市文件要求,为加强我县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遏制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发展蔓延的势头。今年7月以来,xx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次与xx县公安局、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沟通协调,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部门间加强协作配合,统一部署,明确目标及行动重点,在全县联合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强化组织领导。局领导充分认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行动,主动与县公安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沟通协调,依照各自部门职责相应成立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局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主责主抓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并分别制定了《xx县公安局xx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联合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形成了多部门参与、多警种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开展联合执法,强化源头监管。我局加强与各执法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对辖区内所有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经营场所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深挖违法案件线索,彻底斩断乱捕滥猎、非法买卖和非法利用野生动物的利益链条,从源头上遏制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频发的势头,xxx县森林公安局结合自身执法职责,细化行动方案,组建行动专班,采取分组划片等方式,联合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对全县集贸市场、水产市场、山货经营店铺、餐饮场所等开展集中清查,对可能贩卖野生动植物的重点摊位进行高频次巡查,尤其是在早晨商品上市时对商品进行检查,采取重点布控、斩断交易链条等措施,依法严厉打击违法交易行为。另一方面强化源头监管,联合铁路公安、高速交警等部门侦办打击收购、运输等各类涉及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案件,严防受保护野生动物进入市场。

三是制定政策措施,强化依法办案。为强化对全县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扭转执法被动局面,弥补我县森林公安在办理猎捕野生动物案件中的法律缺失,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地实际,制定《xx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陆生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的通告》。该《通告》规定了禁猎期限、禁猎对象、禁猎工具、法律依据、确需猎捕的特殊情况以及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权利和义务。并印制800余份,分发给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林业管理部门,在村镇公示栏,各单位大门口,集贸市场、公园、药店、银行、医院、进出村庄路口等人流集中处进行粘贴。最大限度地宣传政策法规,鼓励社会各界主动向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举报各类伤害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信息,形成保护管理机构与社会公众互通信息、协同配合的良好局面,切实依法制裁猎捕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是明确打击重点,落实工作职责。以《通告》内明令禁止的禁猎工具猎捕野生动物行为,利用互联网交易平台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利用邮政、物流、快递、客货运等渠道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以交易市场、花鸟宠物市场、餐饮场所、集贸市场等场所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利用野生动物制品发布广告或提供交易场所等六类行为作为专项行动打击重点和方向,森林公安局和各地派出所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联合开展案件侦办工作,狠抓落实,绝不允许“一查一收一放”不立案侦办,绝不允许刑事案件降格处理,确保件件有结果。

五是开展拉网式排查,行动战果显著。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部门联合行动,主动作为,统一清查,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持续到10月底,共出动执法人员xx次,车辆xx台次,检查野生动物活动区域xx处,检查重点市场场所xx处,检查大型集贸市场xxx家,经营活禽交易门店、农贸市场共计xx家经营户,检查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x家,检查餐饮场所xx家。查办野生动物刑事案件xx起,行政案件xx起,林政处罚xx人,收缴野生动物活体xx只,死体xx只,收缴xx多只野鸭进行放飞,猎获工具xx余套,涉案价值xx元,罚款xx元。编制《xx县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册》和《xx县野生动物资源概述》,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进校园活动1次。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此次行动达到了预期效果,震慑打击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野保工作是自然资源林业工作的重要内容,自然资源部门的各个单位都负有保护的职责,因此,要充分发动各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基层站所的作用,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保护地管护人员、林业站工作人员、社区群众、公安干警、民间团体以及志愿者的作用,共同参加巡护监测工作。二是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缺乏大数据分析等高科技装备科学监测,这就还需要我们创造条件,在野生动物资源分布重点区域布设监测站点,并利用科学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消除监测盲区,提高监测巡护效率。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总结 篇6

近日,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长白山森工集团、延边州林草局、和龙林业有限公司、和龙市林业局,在和龙市开展救护野生动物放归自然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是“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筑牢生态屏障”。共放归3只河麂,17只红隼和燕隼(均是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救护繁育)。

放归的3只河麂是和龙林业有限公司野外救护的河麂(朝鲜亚种)人工繁育的子二代,这在东北尚属首例。本次放归地点选择在当初救护地(和龙林业有限公司荒沟林场),更有利于救护繁育的野生动物回归自然,尽快适应自然。

据统计,全省现有野生动物4900余种、野生植物4000余种。其中,全省有东北虎、豹、中华秋沙鸭、白鹤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6种,有东北红豆杉、朝鲜崖柏、长白松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0种。吉林省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2017年的`27只和42只分别增长至50只和60只,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约145对,占全国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数量90%以上,白鹤种群增长到近4000只。

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动物管理处处长王海军介绍说,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将收容救护及人工繁育、具备野外放归条件的野生动物放归自然,放归的野生动物有3种20头(只),其中收容救护的红隼13只、燕隼4只,人工繁育的河麂3只,这些野生动物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放归前,救护繁育中心对放归动物个体体况进行初步检查,对个体飞行能力、捕食及采食行为等进行评估,并根据放归野生动物的地理分布、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等,对放归地点进行选择,对野外种群进行评估,按照及时、就近、就地、科学放归的原则实施放归。

近五年,救护繁育中心收容救护的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多,通过救护繁育中心的努力,成功放归野生动物1万余头(只)。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总结 篇7

10月是黑龙江省第xx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为进一步加大保护野生动物宣传力度,10月13日,市林草局组织开展了“保护野生动物,推进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广大群众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公德意识。

活动现场,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发放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手册的'方式,向过往群众认真讲解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活动悬挂条幅5幅,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同时,市林草局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线上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重大意义,增强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宣传月期间,市林草局组织两个国有林场开展清理乱捕林蛙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5余人次,坚决打击捕猎、食用、贩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违法行为。下一步,市林草局将持续加大野生动物科普宣传力度,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总结 篇8

根据上级要求,我县积极组织开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处置和补偿相关工作,并如期圆满完成相关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截至八月底,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的野生动物均已处置完成,主要养殖类型包括眼镜蛇、滑鼠蛇共计31370条,竹鼠共计6490只,豪猪115头,补偿资金均已发放到户。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42户167人(其中曹氏种养合作社、扬鸿养蛇场所带动的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养殖的蛇类已转型药用;开明合作社中的廖宗斌户所养殖的蛇由于发生火灾被烧毁,故不涉及补偿;故实际补偿为31户,金额约为176.7万元)。

(二)野生动物处置方式。眼镜蛇、滑鼠蛇、豪猪依照文件的相关要求移交至自治区定点企业综合处理;竹鼠则全部集中作无害化处理。

(三)帮扶补偿措施。一是对有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公益性岗位的安排;二是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植毛木耳等扶贫产业项目;三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的特色产业发放产业奖补资金。

(四)转型转产情况。通过征求群众意见,目前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转型养蛇药用,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制定“一户一案”并全部转型转产。转型转产的具体情况为:14户转向村集体公益性岗位及我县主推产业;18户自行转型转产(3户转养家畜家禽、3户转发展种植业、10户转养家畜家禽及发展种植业、2户已外出务工)。

二、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抱怨蛇类的补偿价格低,亏损严重。

(二)由于部分养殖户因前期场地、技术、种苗引进等方面的借款投资,导致负债较高。

(三)涉及的养殖户虽已全部转型转产,但部分养殖户缺乏转产所需资金。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我县将尽快落实完善相关机制,对建档立卡禁养殖户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如放宽扶贫小额信贷条件,解决转产所需资金难题;二是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增加家庭经济收入,降低返贫风险;三是做好思想疏导和社会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