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地名工作总结(精选6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名工作总结 篇1
20xx年工作开展近半,在局党委、局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区划地名办公室认真按照年初工作意见的要求和步骤,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能积极参加局重点工作的推进。为了更好地开展本科室业务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积极参加局统一组织的周
二、周五进村入户。
按时参加周二、周四进村入户活动,重点对低保、新增五保户等情况进村入户进行调查了解,尽可能地把基层真实的情况带回局里来,收集社情民意。2、认真履行挂蹲镇区联系人职责。
利用周二、周四到乡镇基层工作的机会,就局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向东沟镇分管领导汇报、与民政助理交流,平时也保持与东沟镇民政助理的沟通和联系,询问工作进展,了解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督促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积极做好区划调整方面工作。
协同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到开发区调查研究拟新设立“东方”居委会(社区)情况,并向县分管领导作书面汇报,待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实施。4、积极做好地名管理相关工作。
首先是做好地名命名工作,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和《关
于加强高层建筑和住宅区等地名标准化管理的通知》精神,截止6月12日共下发同意命名的批复11份;其次是策应县“5·18”活动,对县城范围内由我局管理的所有道路地名标志进行了维护和清洗。
5、不断完善地名普查工作。
充实地名信息库地名实体信息,与江苏省速度信息公司签订协议,通过购买服务标绘电子矢量地图,目前正在准备报省厅验收地名普查成果。
6、做好《政区大典》江苏分卷阜宁篇编撰工作。乡级词条的编撰工作已经布置各镇区民政办,县级词条的'编撰也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争取按时完成全部编撰任务。
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地名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区大典》江苏分卷阜宁篇编撰工作启动较晚等。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镇区的建议,及时稳妥地做好镇区、村居行政区划调整相关工作。
2、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平安边界工作,分别与滨海县、射阳县、建湖县民政局相关科室召开界线联检和平安边界联席会议。
3、争取县财政资金,认真过细做好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完成新版《阜宁县行政区划图》的编制。
地名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工作开展近半,在局党委、局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区划地名办公室认真按照年初工作意见的要求和步骤,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能积极参加局重点工作的推进。为了更好地开展本科室业务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积极参加局统一组织的周二、周五进村入户。
按时参加周二、周四进村入户活动,重点对低保、新增五保户等情况进村入户进行调查了解,尽可能地把基层真实的情况带回局里来,收集社情民意。
2、认真履行挂蹲镇区联系人职责。
利用周二、周四到乡镇基层工作的机会,就局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向东沟镇分管领导汇报、与民政助理交流,平时也保持与东沟镇民政助理的沟通和联系,询问工作进展,了解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督促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积极做好区划调整方面工作。
协同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到开发区调查研究拟新设立“东方”居委会(社区)情况,并向县分管领导作书面汇报,待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实施。
4、积极做好地名管理相关工作。
首先是做好地名命名工作,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和《关于加强高层建筑和住宅区等地名标准化管理的.通知》精神,截止6月12日共下发同意命名的批复11份;其次是策应县“5.18”活动,对县城范围内由我局管理的所有道路地名标志进行了维护和清洗。
5、不断完善地名普查工作。
充实地名信息库地名实体信息,与江苏省速度信息公司签订协议,通过购买服务标绘电子矢量地图,目前正在准备报省厅验收地名普查成果。
6、做好《政区大典》江苏分卷xx篇编撰工作。
乡级词条的编撰工作已经布置各镇区民政办,县级词条的编撰也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争取按时完成全部编撰任务。
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地名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区大典》江苏分卷xx篇编撰工作启动较晚等。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镇区的建议,及时稳妥地做好镇区、村居行政区划调整相关工作。
2、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平安边界工作,分别与滨海县、射阳县、建湖县民政局相关科室召开界线联检和平安边界联席会议。
3、争取县财政资金,认真过细做好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完成新版《xx县行政区划图》的编制。
地名工作总结 篇3
自从开展地名设标工作以来,在自治区民政厅、地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设标工作有序推进、步步深入,实现了从规划向实施的全方位拓展。
一、统一思想,加强协调,全面开展设标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设标之初,我局主管副局长专门了参加地区关于国家标准专业培训,并认真学习其他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学习回来后,积极向领导汇报,并联合相关部门业务通知进行了宣传发动和经验交流。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思想,同志们充分认识到,路标门牌设置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家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了高度的认识,把路标门牌设置作为一件实事来抓,并且加强对县城群众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对设置城市地名标志工作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地名标志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扎实推进
为确保岗巴县城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财政局、民政局、发改委、公安局、交通局、工商局、质监局、邮政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城镇设置标准地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设标工作的组织实施。地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具体负责标准地名标志设置组织和协调工作。在道路设标工作方面,首先对县域内的街、路等具有道路地名意义的.名称进行核查,对有道无名,有路无名的予以命名;对已经使用未经审批但符合命名原则的地名要正式定名,否则重新命名;对一名多用的道路名加以整顿;对不规范的道路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对粗俗不雅的予以规范;凡不符合地名命名规定的,一并予以更名。
为了摸清基本情况,我局在设置标志前认真对地名标志设置情况进行摸底,本着“坚持标准、逐步规范、不重不漏、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沿街店面、住宅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为重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登记编码,按规范化、科学化编码规则做好门牌编制、设置工作,切实做到编码科学化、制作标准化、安装美观化、管理规范化。全面掌握城区街、路的布局和地名标牌的使用状况,确定清理、更换和设置地名标牌的制式、数量,制定城区街、路的地名命名方案,规划设计标牌制作,预算工作经费。为开展工作铺垫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协调、积极配合
标准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我局自觉加强沟通,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按照“政府主管、民政牵头、部门协助、社会参与”的工作体制,明确“一盘棋”的思想,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了大量艰苦有效的工作。民政局负责协调和组织实施全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制定并落实标准地名标志编制、制作、安装、维护等管理办法和制度;组织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业务培训及标准地名标志的制作;指导监督标准地名标志制作、设置和使用管理。财政部门协同做好门楼牌收费管理及招标定价工作。物价局负责审批路门牌的收费标准,协同做好门楼牌招标定价工作。质量技术监督局配合做好门楼牌招标定价及标准地名设置有关工作。
二、县域地名标志设置工作顺利完成
为使地名标志与岗巴的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相适应,我们根据上级相关政策,狠抓地名设标工作,按照“在地委、行署的统一领导下,以地名法规为依据,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符合《地名标牌城乡》国家标准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经过努力,地名设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县域共设立大门牌42个,小门牌163个,二级路牌25个。
(一)拓宽渠道,筹措经费
根据国家四部、局关于设置地名标志所需经费原则上由各地自行解决,其中部分地名标志设置可采用广告招标形式解决所需经费和关于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费用,可采取受益单位出资,工程预算列支,同级财政拨款等方式筹措的规定,我地区设置地名标志所需经费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门牌的设置经费由各单位自行解决。
2、沿街、路门牌的设置经费,由受益单位或受益人解决。
3、新建的居民小区、办公楼和其它建筑物的标牌的设置经费,由承建单位或受益单位解决。
(二)强化管理,保证质量
“地名标志为法定的国家标志物,地名标志上的书写、拼写具有严肃的政治性,涉及国家主权和尊严,涉及民族政策;标志用材涉及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我县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法规,认真执行强制性国家产品标准,坚持标准,注重质量。为保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做到系列化、编码科学化、拼音标准化,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地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最后制作时,我们到由区民政厅审定的有生产资质企业采办。企业制作完成后交付的标牌产品,由县民政、城建、技术监督部门联合检查后,再组织埋设。标牌埋设方位,既本着与城市规划、市容建筑相协调的原则,又要注重视觉醒目、方便群众的原则,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地区地名设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我县财政紧张,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经费不足。二是地名标志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相比,地名标志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建设与地名标志的设立、建设与命名、命名与管理相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
地名工作总结 篇4
20xx年工作开展近半,在局党委、局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区划地名办公室认真按照年初工作意见的要求和步骤,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能积极参加局重点工作的推进。为了更好地开展本科室业务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积极参加局统一组织的周二、周五进村入户。
按时参加周二、周四进村入户活动,重点对低保、新增五保户等情况进村入户进行调查了解,尽可能地把基层真实的情况带回局里来,收集社情民意。
2、认真履行挂蹲镇区联系人职责。
利用周二、周四到乡镇基层工作的机会,就局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向东沟镇分管领导汇报、与民政助理交流,平时也保持与东沟镇民政助理的沟通和联系,询问工作进展,了解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督促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积极做好区划调整方面工作。
协同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到开发区调查研究拟新设立“东方”居委会(社区)情况,并向县分管领导作书面汇报,待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实施。
4、积极做好地名管理相关工作。
首先是做好地名命名工作,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和《关于加强高层建筑和住宅区等地名标准化管理的通知》精神,截止6月12日共下发同意命名的批复11份;其次是策应县“5.18”活动,对县城范围内由我局管理的所有道路地名标志进行了维护和清洗。
5、不断完善地名普查工作。
充实地名信息库地名实体信息,与江苏省速度信息公司签订协议,通过购买服务标绘电子矢量地图,目前正在准备报省厅验收地名普查成果。
6、做好《政区大典》江苏分卷XX篇编撰工作。
乡级词条的编撰工作已经布置各镇区民政办,县级词条的'编撰也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争取按时完成全部编撰任务。
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地名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区大典》江苏分卷XX篇编撰工作启动较晚等。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镇区的建议,及时稳妥地做好镇区、村居行政区划调整相关工作。
2、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平安边界工作,分别与滨海县、射阳县、建湖县民政局相关科室召开界线联检和平安边界联席会议。
3、争取县财政资金,认真过细做好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完成新版《XX县行政区划图》的编制。
地名工作总结 篇5
上半年,全市区划地名界线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突出重点,加强调研,落实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和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不断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加强调研,着力思考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发挥区划管理职能作用
(一)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为目标,加强调研指导,组建了相关研究课题组,起草了调研提纲,并开展调研。加强与市余慈办的联系,分解落实余慈地区统筹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做好余慈地区综合交通路网与余慈两地地名规划路网名称的统一落实。
(二)开展行政区划调研。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开展有关区域行政区划的基础性调研,掌握区划调整报批工作流程和上报材料要求。根据毛光烈市长在对上海市部分区行政区划调整报道上的批示精神,赴上海市民政局作了专项调研,并完成了批示件办理。完成了市政协委员2件有关区划调整提案的答复办理。慈溪市地名办就去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异议地段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扩大服务成效
今年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收尾之年,我市以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为目标,开展攻坚克难和创新服务行动,通过采取落实绩效考核、加大专项事务督查力度和加强工作交流等措施,已基本完成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一)地名规范化有序推进
1、地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地重视地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慈溪市调整了地名委员会,明确了镇(街道)地名管理职能科室,成立了地名学会,建立健全了地名工作决策、管理和研究队伍。北仑区在镇(街道、乡)建立了地名协管员队伍,加强了基层地名管理力量。
2.日常命名规范有序。一是从源头上抓好管理。自今年1月起,市本级地名命(更)名审核与管理职能分离,市地名办主动与行政审批处做好沟通衔接,确保工作顺利过渡。3月,市地名办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劝阻了一起不规范的工程名称。对我市即将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1期20个站名进行了初审,提出了拟命名方案,并制订了命名原则,为今后我市轨道交通线建设站名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做好规范地名的命名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命(更)名道路27条、小区34个、建筑物(群)9个、桥梁(隧道)1座,并即时在地名网站予以公布,努力营造良好的地名环境,提高社会地名意识。
3.开展地名规范化检查。市和有关地区地名办对城区路牌等地名标志的拼写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标志上错拼、漏拼及时作了纠正,确保地名标志文书写规范、拼音正确。镇海区地名办抓住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工作评估契机,发动社区干部对城区内路牌、门(楼)牌等地名标志进行纠错检查。
4.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方案完成报审。有关县(市)、区继续开展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管理工作,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辖区内无居民海岛甄别和名称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并报当地政府审议通过。市地名办积极会同海洋与渔业等部门,严格审核各地上报资料,认真进行分类汇总,并赴奉化、宁海等地,对无居民海岛作了甄别。按照省厅要求,对509个无居民海岛名称的专名、通名分别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制定了全市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报经市政府审核通过。目前,有关材料已上报省政府审批。
(二)地名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1.抓好《xx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贯彻实施。为加强地名规划实施力度,落实以保障措施为重点的相关配套政策制度,市地名办分别召开部分市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城区地名工作座谈两个会议,针对《规划》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听取不同层面意见,共商对策措施。并走访市规划局、市建委等部门,加强横向联系。3月份,组织县(市、区)民政局同志赴广州、深圳等城市考察学习了地名规划工作,努力提升《规划》的执行力度。
2.全力完成县(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省厅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考核标准,各县(市)地名规划的完成率必须100%。针对各县(市)地名规划编制进度不一,市局分管局长和业务处长赴象山、奉化等地进行督促指导,要求加快推进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规划编制的攻坚任务。目前,象山已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并报省地名学会预审,奉化地名规划根据省级预审意见又作了修改并报市级评审。余姚、宁海地名规划完成市级专家评审,已进入向当地政府报审阶段。慈溪地名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巩固完善
1.健全城区地名标志长效管理机制。在保持城区新设地名标志的完好、整洁和规范的基础上,各地继续开展门楼牌和路牌的补更工作,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宁海、余姚、奉化等地开展了老小区门牌清理整顿。慈溪市制订《城区地名标志管理制度》,从制作、设置、管理上对地名标志加以规范,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据统计,全市共新增补更楼街路牌400余块,楼幢牌3100块,门牌7250块,完成50余个社区地名标志的现场踏勘和资料核对,进一步巩固地名标志设置成果。
2.农村地名标志设置不断完善。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我市各地积极开展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回头看”活动。余姚对全市农村门牌进行查漏补缺,宁海开展了完善农村门牌设置试点工作,奉化在XX年完成农村门牌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对辖区所有乡镇、街道的农村地名标志进行全面清理核查,有287个行政村的`11万块门楼牌、70路牌、70个村牌等地名标志进行招标、制作,预计于8月份完成制作、安装。
(四)数地名取得新进展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统一格式、整合共享”的要求,各地完善地名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地名管理的科技化水平。稳步推进地名数库建设,进一步落实地名数据库动态管理措施,做到新命名一批标准地名就即时录入地名数据库,不但丰富了数据库信息量,更有效地避免全市地名重名现象的产生。实现网站信息的及时更新,上半年更新录入信息500余条,确保地名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即时性。余姚市完成“城区电子门牌录入系统”1000条数据的整理更新。继、余姚、慈溪、奉化、宁海五家地名网站开通后,象山地名网于6月开通试运行,至此,我市6家独立地名网站已全部建立,更好地发挥了地名宣传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探索地名信息化服务新载体,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地名网络服务功能。江东、海曙等地积极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开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调研,着手建立仿真三维地名信息系统触摸屏和数地名软件。
(五)地名服务形式多样化
1.积极慎重做好提供地名证明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登记、房产交易等各类经济活动较频繁,其中涉及门牌地址变更的为数众多。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各县(市)、区积极应对,或通过委托下放地名证明权限,或实地踏勘现场出具证明,或窗口专人负责等方法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困难。据统计,上半年各地共出具地名证明5000余份。
2.大力做好地名资料的开发与应用。为方便人们出行,便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地名公共信息基础性作用,全市积极做好地名资料开发和成果应用。《xx市政区图》和《城区街巷地名图》编制已完成前期调研并进入审报招标阶段。鄞州、北仑、象山出版政区图、街巷地名图8800份,镇海启动新一轮《地名志》的编纂工作,并已完成初稿的审核。
3.借力借势,扩大地名宣传力度。镇海、慈溪、宁海纷纷抓住文明城市创建和旅游节有利契机,加大地名宣传力度,开展地名路牌专项整治,增加公益广告版面,树立地名权威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扬地名导向和指位作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三、完善机制,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确保边界地区平安和谐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厅要求,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优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的通知》,对创优工作任务、目标、步骤予以明确。市、县两级界线管理保障经费基本到位,界桩基座硬化及界桩警示牌设置的设计方案经层层选优已经确定,并开始实施。目前,共有10余个市、县级界线界桩落实了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慈溪市完成了“余慈线”界桩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
通过开展市、县两级界线毗邻双方的定期走访,加强有关界线跨界建设问题的协调督促,落实“四位一体”的界线管理长效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平安边界建设。一些地区注重平安边界建设的制度建设,江北区民政局协调区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管界队伍建设,海曙、江北、镇海、鄞州、慈溪、余姚等地相继召开行政区划界线工作培训会议,颁发界桩管理员聘书,明确各级职责。
第二轮界线联检工作全面推进。市级界线“宁台线”和“海鄞线”、“北慈线”等11条县级界线联检工作稳步实施,制定了联检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平安边界创优活动,搞好界线联检工作。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的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不够,不规范的地名时有出现,地名信息化建设进展相对缓慢,地名管理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平安边界建设配套政策措施研究力度不够,个别县级界线不平安因素尚未消除,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并不断解决。
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按照XX年工作要点和省厅要求,下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稳妥做好行政区划工作
1.加大行政区划调研力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原则,继续注重完善行政区划设置的思考和理论研究,加强与发改委等部门的联系,掌握区划调整基础性资料和动向,熟悉相关区划调整的论证、报批等工作程序,发挥好民政部门在区划调整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学习,探索减少层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协调发展的行政区划新格局的模式和机制。
2.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对统筹区域发展的研究,重点探索培育中心镇的发展,引导小乡镇的产业、人口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完成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相关课题的调研。
3、加强对政府驻地迁移的管理。各地要继续加强对辖区内政府驻地迁移的管理,积极做好向各级领导的宣传,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辖区内政府驻地建设立项审批和搬迁的报审工作。
二、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1.加强地名文化理论研究。继续抓紧落实地名理论研讨的发动工作,建立健全地名文化理论研究队伍,努力提升地名文化理论研究水平。认真撰写地名文化理论研究文章,各县(市、区)至少要有一定质量的2篇论文,有条件的地区应多承担些,参加省地名理论研讨的论文在9月15日前上报市地名办。全面总结五年来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加快建立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措施。各地要在9月底前,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总结,并以民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局)文件形式上报市局。加强地名文化的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地名网站的作用,促进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各地要积极参与省厅区划地名处设立的网上交流平台的工作信息、理论探讨等交流活动。
2.加大规划实施力度。象山地名规划要根据省地名学会的预审意见,认真修改后争取在7月中旬报市局,由市级专家进行评审;尚未向当地政府报审地名规划的地方要抓紧修改完善工作,力争在8月底前报当地政府审批。地名规划经批准实施后,有关地区要大力做好地名规划的宣传和组织实施工作,明确相关部门的贯彻执行职责,加强与规划相配套制度建设,建立跨部门的地名规划协同执行机制,确保地名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3.健全地名标志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开展老小区门楼牌的更新和东部新城路标调研工作,推行住宅小区住宅分布平面导向图设置,完善农村门牌设置,提升地名标志规范化、美观化功能。要加强对地名标志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4.探索地名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拓展以地名查询触摸屏等地名信息化服务新途径。以地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原则,完善各级地名网站、电子地图等公共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强网站的日常管理和数据库的更新,着力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地名信息电子政务和公众服务的能力。
三、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
1.扎实做好第二轮界线联检工作。配合台州方完成“甬台线”联检任务;各县(市)、区要在9月底前完成11条县级界线的联检工作,按照“一线一卷”要求,认真做好界线档案规范化、制度化工作。
2.认真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厅《关于深化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通知》(浙民区[]18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依法治界工作机制,加强与综治办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出台相关文件。建立健全界线管理四项工作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和界线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平安边界建设考核力度,在7月底前落实界桩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有关地区要抓紧协调处理跨界建设问题,力争全面完成全市2条市级界线和19条县级界线的平安边界建设创优任务。各县(市、区)要对照省厅年初下发的“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考核标准”进行认真自查,在9月底前将自查情况报告以民政局名义上报市局。市局将于10月中下旬,采取集中考核、分头打分的形式,组织对县(市、区)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的考评活动。
地名工作总结 篇6
上半年,全市区划地名界线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突出重点,加强调研,落实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和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不断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加强调研,着力思考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发挥区划管理职能作用
(一)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为目标,加强调研指导,组建了相关研究课题组,起草了调研提纲,并开展调研。加强与市余慈办的联系,分解落实余慈地区统筹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做好余慈地区综合交通路网与余慈两地地名规划路网名称的统一落实。
(二)开展行政区划调研。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开展有关区域行政区划的基础性调研,掌握区划调整报批工作流程和上报材料要求。根据毛光烈市长在对上海市部分区行政区划调整报道上的批示精神,赴上海市民政局作了专项调研,并完成了批示件办理。完成了市政协委员2件有关区划调整提案的答复办理。慈溪市地名办就去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异议地段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扩大服务成效
今年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收尾之年,我市以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为目标,开展攻坚克难和创新服务行动,通过采取落实绩效考核、加大专项事务督查力度和加强工作交流等措施,已基本完成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一)地名规范化有序推进
1、地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地重视地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慈溪市调整了地名委员会,明确了镇(街道)地名管理职能科室,成立了地名学会,建立健全了地名工作决策、管理和研究队伍。北仑区在镇(街道、乡)建立了地名协管员队伍,加强了基层地名管理力量。
2.日常命名规范有序。一是从源头上抓好管理。自今年1月起,市本级地名命(更)名审核与管理职能分离,市地名办主动与行政审批处做好沟通衔接,确保工作顺利过渡。3月,市地名办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劝阻了一起不规范的工程名称。对我市即将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1期20个站名进行了初审,提出了拟命名方案,并制订了命名原则,为今后我市轨道交通线建设站名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做好规范地名的命名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命(更)名道路27条、小区34个、建筑物(群)9个、桥梁(隧道)1座,并即时在地名网站予以公布,努力营造良好的地名环境,提高社会地名意识。
3.开展地名规范化检查。市和有关地区地名办对城区路牌等地名标志的拼写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标志上错拼、漏拼及时作了纠正,确保地名标志文书写规范、拼音正确。镇海区地名办抓住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工作评估契机,发动社区干部对城区内路牌、门(楼)牌等地名标志进行纠错检查。
4.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方案完成报审。有关县(市)、区继续开展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管理工作,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辖区内无居民海岛甄别和名称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并报当地政府审议通过。市地名办积极会同海洋与渔业等部门,严格审核各地上报资料,认真进行分类汇总,并赴奉化、宁海等地,对无居民海岛作了甄别。按照省厅要求,对509个无居民海岛名称的专名、通名分别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制定了全市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报经市政府审核通过。目前,有关材料已上报省政府审批。
(二)地名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1.抓好《xx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贯彻实施。为加强地名规划实施力度,落实以保障措施为重点的相关配套政策制度,市地名办分别召开部分市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城区地名工作座谈两个会议,针对《规划》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听取不同层面意见,共商对策措施。并走访市规划局、市建委等部门,加强横向联系。3月份,组织县(市、区)民政局同志赴广州、深圳等城市考察学习了地名规划工作,努力提升《规划》的执行力度。
2.全力完成县(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省厅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考核标准,各县(市)地名规划的完成率必须100%。针对各县(市)地名规划编制进度不一,市局分管局长和业务处长赴象山、奉化等地进行督促指导,要求加快推进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规划编制的攻坚任务。目前,象山已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并报省地名学会预审,奉化地名规划根据省级预审意见又作了修改并报市级评审。余姚、宁海地名规划完成市级专家评审,已进入向当地政府报审阶段。慈溪地名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巩固完善
1.健全城区地名标志长效管理机制。在保持城区新设地名标志的完好、整洁和规范的基础上,各地继续开展门楼牌和路牌的补更工作,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宁海、余姚、奉化等地开展了老小区门牌清理整顿。慈溪市制订《城区地名标志管理制度》,从制作、设置、管理上对地名标志加以规范,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据统计,全市共新增补更楼街路牌400余块,楼幢牌3100块,门牌7250块,完成50余个社区地名标志的现场踏勘和资料核对,进一步巩固地名标志设置成果。
2.农村地名标志设置不断完善。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我市各地积极开展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回头看”活动。余姚对全市农村门牌进行查漏补缺,宁海开展了完善农村门牌设置试点工作,奉化在XX年完成农村门牌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对辖区所有乡镇、街道的农村地名标志进行全面清理核查,有287个行政村的11万块门楼牌、70路牌、70个村牌等地名标志进行招标、制作,预计于8月份完成制作、安装。
(四)数地名取得新进展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统一格式、整合共享”的要求,各地完善地名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地名管理的科技化水平。稳步推进地名数库建设,进一步落实地名数据库动态管理措施,做到新命名一批标准地名就即时录入地名数据库,不但丰富了数据库信息量,更有效地避免全市地名重名现象的产生。实现网站信息的及时更新,上半年更新录入信息500余条,确保地名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即时性。余姚市完成“城区电子门牌录入系统”1000条数据的整理更新。继、余姚、慈溪、奉化、宁海五家地名网站开通后,象山地名网于6月开通试运行,至此,我市6家独立地名网站已全部建立,更好地发挥了地名宣传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探索地名信息化服务新载体,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地名网络服务功能。江东、海曙等地积极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开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调研,着手建立仿真三维地名信息系统触摸屏和数地名软件。
(五)地名服务形式多样化
1.积极慎重做好提供地名证明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登记、房产交易等各类经济活动较频繁,其中涉及门牌地址变更的为数众多。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各县(市)、区积极应对,或通过委托下放地名证明权限,或实地踏勘现场出具证明,或窗口专人负责等方法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困难。据统计,上半年各地共出具地名证明5000余份。
2.大力做好地名资料的开发与应用。为方便人们出行,便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地名公共信息基础性作用,全市积极做好地名资料开发和成果应用。《xx市政区图》和《城区街巷地名图》编制已完成前期调研并进入审报招标阶段。鄞州、北仑、象山出版政区图、街巷地名图8800份,镇海启动新一轮《地名志》的编纂工作,并已完成初稿的审核。
3.借力借势,扩大地名宣传力度。镇海、慈溪、宁海纷纷抓住文明城市创建和旅游节有利契机,加大地名宣传力度,开展地名路牌专项整治,增加公益广告版面,树立地名权威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扬地名导向和指位作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三、完善机制,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确保边界地区平安和谐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厅要求,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优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的通知》,对创优工作任务、目标、步骤予以明确。市、县两级界线管理保障经费基本到位,界桩基座硬化及界桩警示牌设置的设计方案经层层选优已经确定,并开始实施。目前,共有10余个市、县级界线界桩落实了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慈溪市完成了“余慈线”界桩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
通过开展市、县两级界线毗邻双方的定期走访,加强有关界线跨界建设问题的协调督促,落实“四位一体”的界线管理长效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平安边界建设。一些地区注重平安边界建设的制度建设,江北区民政局协调区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管界队伍建设,海曙、江北、镇海、鄞州、慈溪、余姚等地相继召开行政区划界线工作培训会议,颁发界桩管理员聘书,明确各级职责。
第二轮界线联检工作全面推进。市级界线“宁台线”和“海鄞线”、“北慈线”等11条县级界线联检工作稳步实施,制定了联检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平安边界创优活动,搞好界线联检工作。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的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不够,不规范的地名时有出现,地名信息化建设进展相对缓慢,地名管理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平安边界建设配套政策措施研究力度不够,个别县级界线不平安因素尚未消除,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并不断解决。
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按照XX年工作要点和省厅要求,下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稳妥做好行政区划工作
1.加大行政区划调研力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原则,继续注重完善行政区划设置的思考和理论研究,加强与发改委等部门的联系,掌握区划调整基础性资料和动向,熟悉相关区划调整的论证、报批等工作程序,发挥好民政部门在区划调整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学习,探索减少层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协调发展的行政区划新格局的模式和机制。
2.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对统筹区域发展的研究,重点探索培育中心镇的发展,引导小乡镇的产业、人口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完成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相关课题的调研。
3、加强对政府驻地迁移的管理。各地要继续加强对辖区内政府驻地迁移的管理,积极做好向各级领导的宣传,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辖区内政府驻地建设立项审批和搬迁的报审工作。
二、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1.加强地名文化理论研究。继续抓紧落实地名理论研讨的发动工作,建立健全地名文化理论研究队伍,努力提升地名文化理论研究水平。认真撰写地名文化理论研究文章,各县(市、区)至少要有一定质量的2篇论文,有条件的地区应多承担些,参加省地名理论研讨的`论文在9月15日前上报市地名办。全面总结五年来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加快建立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措施。各地要在9月底前,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总结,并以民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局)文件形式上报市局。加强地名文化的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地名网站的作用,促进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各地要积极参与省厅区划地名处设立的网上交流平台的工作信息、理论探讨等交流活动。
2.加大规划实施力度。象山地名规划要根据省地名学会的预审意见,认真修改后争取在7月中旬报市局,由市级专家进行评审;尚未向当地政府报审地名规划的地方要抓紧修改完善工作,力争在8月底前报当地政府审批。地名规划经批准实施后,有关地区要大力做好地名规划的宣传和组织实施工作,明确相关部门的贯彻执行职责,加强与规划相配套制度建设,建立跨部门的地名规划协同执行机制,确保地名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3.健全地名标志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开展老小区门楼牌的更新和东部新城路标调研工作,推行住宅小区住宅分布平面导向图设置,完善农村门牌设置,提升地名标志规范化、美观化功能。要加强对地名标志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4.探索地名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拓展以地名查询触摸屏等地名信息化服务新途径。以地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原则,完善各级地名网站、电子地图等公共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强网站的日常管理和数据库的更新,着力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地名信息电子政务和公众服务的能力。
三、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
1.扎实做好第二轮界线联检工作。配合台州方完成“甬台线”联检任务;各县(市)、区要在9月底前完成11条县级界线的联检工作,按照“一线一卷”要求,认真做好界线档案规范化、制度化工作。
2.认真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厅《关于深化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通知》(浙民区[]18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依法治界工作机制,加强与综治办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出台相关文件。建立健全界线管理四项工作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和界线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平安边界建设考核力度,在7月底前落实界桩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有关地区要抓紧协调处理跨界建设问题,力争全面完成全市2条市级界线和19条县级界线的平安边界建设创优任务。各县(市、区)要对照省厅年初下发的“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考核标准”进行认真自查,在9月底前将自查情况报告以民政局名义上报市局。市局将于10月中下旬,采取集中考核、分头打分的形式,组织对县(市、区)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的考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