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关爱帮扶工作总结(精选7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爱帮扶工作总结 篇1
为巩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丰硕成果,体现我市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根据《关于巩固“创文”成果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主题月活动的通知》(增文明委?20xx?9号)工作部署,我校于20xx年x月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爱心帮扶月”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爱心帮扶月”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和组织市民经常性参加慈善捐助、帮扶等各类公益活动,推动形成常态化机制;结合元旦春节慰问活动,广泛开展给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等困难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送温暖活动,切实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同时,通过活动凝聚社会各方力量,营造人人奉献爱心、各方支持帮扶的社会氛围,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二、活动内容
(一)扎实开展“元旦”、“春节”慰问困难群众活动 抓住元旦、春节的'有利时机,以道德模范、生活困难群众为重点对象,我校开展了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和低保户活动,开展各种关爱活动,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展示中华民族崇德向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在此活动期间,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到派潭镇玉枕村郭北金伯伯家中进行了元旦慰问,为他送上生活用品。
(二)深入开展“扶老助残献爱心”活动
以关爱我村空巢老人、残疾人为重点,大力开展扶老助残、便民利民、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大力弘扬扶贫济困、友爱互助精神,组织学生志愿队伍深入服务,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特困家庭等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此外,还加大工作力度,把物资发放到最困难、最需要的残疾人手中,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祥和的佳节。
(三)加大“爱心帮扶月”活动宣传力度
通过开展专题教育和利用学校宣传栏进行对“爱心帮扶月”活动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师生及人们积极参与到“爱心帮扶月”主题实践活动中来,同时通过宣传栏对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师生进公布,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氛围,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
关爱帮扶工作总结 篇2
社区救助顾问项目,是大桥街道开展社会救助的全新尝试。自2020年10月以来,救助成效不断显现。与此同时,在社会组织上海启睿青少年发展中心的参与下,探索建立起统筹衔接、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及时响应、兜底有力的救助帮扶机制,在健全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推进“政策找人”、实现“综合助人”、强化政策业务培训、完善社区救助服务方法等方面不断前行,架起一座具有大桥特色的多元化“连心桥”。
个性化救助,让温暖行动丰富多彩
大桥街道困难对象人数较多、困境家庭类型复杂,为了能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救助帮困服务,大桥街道将救助对象分成“助学、助老、助残、助困”四大类,从而开展差异化的救助服务。
针对含有儿童或青少年的救助家庭,街道架起“助学连心桥”,开设助学空中课堂平台,邀请上海大学在读硕士生、博士生提供课业辅导、文体、科技等多元化的专项主题活动,旨在丰富社区困难儿童或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今年暑期还开展了线上古诗词欣赏活动,社区有50余名家长与孩子踊跃参加。
针对困难老人家庭、特困人员家庭,街道架起“助老连心桥”。辖区内现有困难老人家庭中人户分离情况较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救助顾问开展定期电话关怀服务,及时了解老人近期的生活状况、日常与特殊需求,并开展6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宣传工作。在疫情封控时期,救助顾问团队特别关注老人的身心健康状况,针对个别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助医代配药等服务。
针对重残无业人员、含有残障人士的低保家庭,街道架起“助残连心桥”。救助顾问团队与残联条线保持积极的业务沟通,打通政策“组合拳”,促进残障人士就业,保障残障人士权益,确保困难残障人士基本生活无虞。街道、居委与救助顾问团队心贴心、面对面地为其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把助残工作做到残疾群众的心坎上。
针对支出型贫困、低收入等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街道架起“助困连心桥”,帮助救助对象链接生活、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培育和引导其他专业力量和志愿者为救助对象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对象的急难愁问题。
汇编救助政策和经典案例
为了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根据现行救助政策文件,救助顾问团队制作漫画版救助政策宣传手册,文字内容通过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社区居民一目了然,更加清晰和直观地了解现有救助保障体系的情况。团队还撰写经典救助案例集、总结工作经验,通过典型帮扶案例集来记录困难家庭受助后发生的变化,回顾帮扶困难家庭的过程,总结救助的思路、模式与心得,推动救助工作行业交流与研究。
社区救助顾问工作,是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的兜底性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大桥街道社区救助顾问团队将用心抓好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链接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救助合力,帮扶救助对象形成动态管理,关怀困难群众衣食冷暖,架起与社区困难群众一道又一道的“连心桥”。
多元化慰问,丰富困难家庭生活
除了经济和学业帮困,精神层面的协助也非常重要。对于含有儿童或青少年的家庭,救助顾问团队定期举办室内与户外的亲子活动,积极开展小组工作,在关注儿童或青少年学业情况的同时,也丰富其课余生活,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增进亲子间交流与沟通,改善家庭关系。
热闹有趣的户外亲子游戏,考验大家的肢体协调能力与相互配合能力,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与耐力,提高其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自主探索的`户外玩沙活动,让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得到了满足,使其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较好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红歌活动,引导孩子们重温并铭记历史,使其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起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热情;曲奇烘焙活动,使孩子们体验到动手、制作的快乐;安全教育活动普及安全常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和健康意识;手工制作送祝福活动,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培养孩子对美的认知……
在社区救助服务工作中,大桥街道救助顾问团队强化政策与理论学习,与服务对象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专业关系,构建个案管理系统。顾问团队将继续推动社区救助顾问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推进、创新化深入,进一步打造智能化“线上”救助顾问和有温度的“线下”救助顾问团队,健全分层分类的陪伴式救助模式。
关爱帮扶工作总结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实现“十四五”就业工作良好开局,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保持就业形势稳定,根据同人社函[20xx]82号文件精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xx年5月至20xx年12月围绕我县的13个重点社区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重点社区就业帮扶行动,并将此次行动作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的实际行动,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帮扶行动总结如下:
一是在对重点社区有就业意愿人员提供免费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和职业介绍等一站式就业服务的基础上,将其中的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稳定性差人员等纳入重点帮扶对象,对其开展“131”服务,提供至少一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促进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及时充分就业。行动期间共为5426名有就业意愿人员提供了帮扶服务,其中失业人员1203人,就业困难人员95人。发放资料25000份,提供政策咨询15000余次,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二是积极地宣传人社部门就业创业政策,便捷落实补助政策。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65人,给予补贴2.8万元。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149家,给予补贴149万元。鼓励自主创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6家,给予补贴1.5万元。场地租赁补贴5家,给予补贴1万元。贫困户跨省外出务工人员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68人,给予补贴5.44万元。
三是将重点社区(村)广大劳动者纳入“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训范围,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引导重点社区(村)劳动者特别是帮扶对象人人申领电子培训券,告知劳动者电子培训券的申请流程和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做到应培尽培、愿培尽培。累计培训5241人,初级持证1355人。享受职业培训生活费补贴2433人,发放职业培训生活费补贴291960元。
此次送岗位送政策进家门帮扶行动转变了以往被动帮扶的`工作局面,拓展全新的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方引导模式,在全县范围内积极营造关心、促进有就业意愿人员充分就业的整体氛围,受到广大劳动者的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关爱帮扶工作总结 篇4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我校关爱帮扶困难家庭未成年人子女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关爱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未成年人活动阵地。
按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长效机制要求,成立了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和补充小组成员,保证未成年人关爱工作有序正常开展,对热衷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继续鼓励他们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履行教育、关爱、服务青少年的职责,同时通过多渠道吸纳更多的'“五老”人员投身到关心下一步工作中来,发挥他们的余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二、多渠道开展结对
帮扶,继续加强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等重点关爱。我校继续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9月20日,我校结对帮扶特殊人员家庭,送上了慰问金2400元。通过志愿者帮扶,让关爱青少延伸到学习中去。
对贫困家庭子女和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人等重点关爱对象进行关爱。9月30日,校领导看望了王官营村流动人口
家庭子女,现场为他们送上了学习用品;还对特殊人员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又进行了慰问。
三、利用图书室阵地,组织好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读好书活动。图书室节假日向学生开放,由图书室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按照要求,我校图书室向学生开放。阅览室有专人管理,极大的方便了学生借阅图书。
二是开展校外文体活动。利用校内乒乓球室、室等文体设施,组织未成年人和青少年开展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等文体活动。
三是开展校外功课辅导。义务志愿者为我校的青少年进行暑期免费的书画培训;组织社会志愿者为有补课需求的青少年进行义务上门家教。
关爱帮扶工作总结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实现“十四五”就业工作良好开局,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保持就业形势稳定,根据同人社函[20xx]82号文件精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xx年5月至20xx年12月围绕我县的13个重点社区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重点社区就业帮扶行动,并将此次行动作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的实际行动,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帮扶行动总结如下:
一是在对重点社区有就业意愿人员提供免费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和职业介绍等一站式就业服务的基础上,将其中的'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稳定性差人员等纳入重点帮扶对象,对其开展“131”服务,提供至少一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促进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及时充分就业。行动期间共为5426名有就业意愿人员提供了帮扶服务,其中失业人员1203人,就业困难人员95人。发放资料25000份,提供政策咨询15000余次,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二是积极地宣传人社部门就业创业政策,便捷落实补助政策。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65人,给予补贴2.8万元。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149家,给予补贴149万元。鼓励自主创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6家,给予补贴1.5万元。场地租赁补贴5家,给予补贴1万元。贫困户跨省外出务工人员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68人,给予补贴5.44万元。
三是将重点社区(村)广大劳动者纳入“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训范围,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引导重点社区(村)劳动者特别是帮扶对象人人申领电子培训券,告知劳动者电子培训券的申请流程和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做到应培尽培、愿培尽培。累计培训5241人,初级持证1355人。享受职业培训生活费补贴2433人,发放职业培训生活费补贴291960元。
此次送岗位送政策进家门帮扶行动转变了以往被动帮扶的工作局面,拓展全新的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方引导模式,在全县范围内积极营造关心、促进有就业意愿人员充分就业的整体氛围,受到广大劳动者的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关爱帮扶工作总结 篇6
7月17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公益助力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昭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共同发起的“我们在内蒙的孩子——残疾儿童精准对接公益活动”,在卓资县文化公园会议中心举行。
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邢净,政府副县长郭丽丽,北京昭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李红霞,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向阳出席活动并分别致辞。
邢净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关心、支持残疾儿童事业的志愿者们表示敬意和感谢,她指出,此次活动联动了来自北京、内蒙两地的基金会、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及家庭,助力京蒙交流、资源精准对接,以此来深度帮扶卓资县的残疾儿童家庭。希望受到资助的“折翼天使”们敢于正视眼前的困难,把来自社会的关爱化作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活动中,大家共同观看了北京志愿者家庭“一封家书”制作视频。北京志愿者代表诵读了家书,将北京“家人们”的关怀带给卓资的帮扶家庭。县志愿者代表宣读关爱残疾儿童倡议书,号召更多来自朝阳区、卓资县及社会上的志愿者参与关爱帮扶残疾儿童的行动中来。
活动现场,24位残疾儿童家庭与北京对口帮扶家庭进行合影留念,并现场捐赠慰问物资。
北京昭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李红霞说:“ 因为京蒙两地开展合作,我们也希望能够对卓资的孩子们做一些贡献,得知卓资有24位困难残疾儿童家庭,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自己的力量帮助到他们。现在北京有24个家庭已经和卓资的24个残疾儿童家庭建立了一对一的对接关系,希望我们这项工作能够持续发展下去。”本次活动共筹集资金36000元,以及米面油、生活用品、文具、玩具、图书等物品。
活动还采集了部分残疾儿童的微小心愿,北京朝阳区活动主办方返京后将孩子们的`心愿发布到相关媒体平台,号召社会上的爱心企业人士进行认领,后续将采取“心愿快递”的形式为孩子们圆梦。
来自北京的志愿者代表汪煦宸、汪熙然谈了他们的感受。
北京志愿者代表汪煦宸说:“参加这次活动我很激动,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北京志愿者对内蒙古‘折翼天使’的关爱、关心和帮助,以及在这次活动上我也结识了许多来自石榴籽社团的哥哥姐姐们,我们也看到了他们对这些‘折翼天使’们的关心帮助,就像他们的团名一样,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
北京志愿者代表汪熙然说:“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们把爱从北京城传递到了内蒙古,我在这个活动中认识了许多哥哥姐姐,我以后也要向他们学习,多多帮助别人,传递更多的爱。”
关爱帮扶工作总结 篇7
社区救助顾问项目,是大桥街道开展社会救助的全新尝试。自2020年10月以来,救助成效不断显现。与此同时,在社会组织上海启睿青少年发展中心的参与下,探索建立起统筹衔接、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及时响应、兜底有力的救助帮扶机制,在健全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推进“政策找人”、实现“综合助人”、强化政策业务培训、完善社区救助服务方法等方面不断前行,架起一座具有大桥特色的多元化“连心桥”。
个性化救助,让温暖行动丰富多彩
大桥街道困难对象人数较多、困境家庭类型复杂,为了能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救助帮困服务,大桥街道将救助对象分成“助学、助老、助残、助困”四大类,从而开展差异化的救助服务。
针对含有儿童或青少年的救助家庭,街道架起“助学连心桥”,开设助学空中课堂平台,邀请上海大学在读硕士生、博士生提供课业辅导、文体、科技等多元化的专项主题活动,旨在丰富社区困难儿童或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今年暑期还开展了线上古诗词欣赏活动,社区有50余名家长与孩子踊跃参加。
针对困难老人家庭、特困人员家庭,街道架起“助老连心桥”。辖区内现有困难老人家庭中人户分离情况较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救助顾问开展定期电话关怀服务,及时了解老人近期的生活状况、日常与特殊需求,并开展6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宣传工作。在疫情封控时期,救助顾问团队特别关注老人的身心健康状况,针对个别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助医代配药等服务。
针对重残无业人员、含有残障人士的低保家庭,街道架起“助残连心桥”。救助顾问团队与残联条线保持积极的业务沟通,打通政策“组合拳”,促进残障人士就业,保障残障人士权益,确保困难残障人士基本生活无虞。街道、居委与救助顾问团队心贴心、面对面地为其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把助残工作做到残疾群众的心坎上。
针对支出型贫困、低收入等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街道架起“助困连心桥”,帮助救助对象链接生活、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培育和引导其他专业力量和志愿者为救助对象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对象的急难愁问题。
汇编救助政策和经典案例
为了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根据现行救助政策文件,救助顾问团队制作漫画版救助政策宣传手册,文字内容通过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社区居民一目了然,更加清晰和直观地了解现有救助保障体系的情况。团队还撰写经典救助案例集、总结工作经验,通过典型帮扶案例集来记录困难家庭受助后发生的变化,回顾帮扶困难家庭的过程,总结救助的思路、模式与心得,推动救助工作行业交流与研究。
社区救助顾问工作,是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的兜底性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大桥街道社区救助顾问团队将用心抓好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链接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救助合力,帮扶救助对象形成动态管理,关怀困难群众衣食冷暖,架起与社区困难群众一道又一道的“连心桥”。
多元化慰问,丰富困难家庭生活
除了经济和学业帮困,精神层面的协助也非常重要。对于含有儿童或青少年的家庭,救助顾问团队定期举办室内与户外的亲子活动,积极开展小组工作,在关注儿童或青少年学业情况的同时,也丰富其课余生活,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增进亲子间交流与沟通,改善家庭关系。
热闹有趣的户外亲子游戏,考验大家的肢体协调能力与相互配合能力,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与耐力,提高其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自主探索的户外玩沙活动,让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得到了满足,使其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较好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红歌活动,引导孩子们重温并铭记历史,使其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起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热情;曲奇烘焙活动,使孩子们体验到动手、制作的快乐;安全教育活动普及安全常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和健康意识;手工制作送祝福活动,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培养孩子对美的认知……
在社区救助服务工作中,大桥街道救助顾问团队强化政策与理论学习,与服务对象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专业关系,构建个案管理系统。顾问团队将继续推动社区救助顾问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推进、创新化深入,进一步打造智能化“线上”救助顾问和有温度的“线下”救助顾问团队,健全分层分类的陪伴式救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