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精选8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1
暑假,我到我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帮忙,进行社区服务。从八月一日到八月七日,一个七天,我每日都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
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到社区里的老人那里慰问。x爷爷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x爷爷年轻的时候喝酒喝得太多,导致了中风,现在,每天他都会推着婴儿车在院子里练习走动。我和x大叔到他家帮他收拾完家之后,就和他一起去散步。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纪都不会像他这样日日不停,风雨不住地锻炼,可见他的毅力有多么坚韧了。我以前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天天锻炼,他告诉我说,这是必须的,如果不天天锻炼的话,就永远走不动了。他还告诉我说,自己年轻时贪杯好饮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果,现在社会上,好多小孩x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辙,要健健康康的成长。听了这些话,我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2
耳边还回响着鞭炮的劈啪声,20××年的寒假却已经在一片忙碌中悄然溜走。检查着学生们交上来的各项寒假活动作业,觉得寒假一下子变得充实起来,也感觉到学生确实不容易。将各项材料稍一梳理,简单总结如下:
一、学生们度过了一个安全、文明、快乐、节约、感恩的寒假。
让我非常欣慰的是,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孩子们整整齐齐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且个个容光焕发。在学生们的《素质报告书》的回执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表现是比较满意的,孩子们在家里能够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活动,及时认真完成各项作业,每日作息时间有规律,并能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
二、认真完成各项综合实践活动作业。
根据学校要求,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创编“节日小报”,了解传统文化,热爱民族节日;阅读中外经典,培养道德观念,增强爱国热情;做好事献爱心,树立实验小学好少年形象。
节日小报做得非常好的同学有:
做好事献爱心:
亲子共读做的好的`同学有:
《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完成优秀的同学有:
三、作业上交及时。
这次寒假中,因为各个可是都有任务,如亲子共读、作文大赛、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感觉比较零散,但在收交作业时发现学生们基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没有拖拉,显示了较好的学习能力。
四、出现问题:
1、假期比较贪玩,作业到临开学时恶补。
2、假期中有的孩子早上起床太晚,晚上睡得太迟。
3、有的迷恋游戏,沉迷于网络。
4、家长们提出一些建议如:多提问,增强学生自信心;多表扬,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希望孩子写字可以更好一点。
通过假期活动反馈可以看出,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给予了沉沉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化作了对老师的期望,新学期,我将和学生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更加优秀的五年级二班。
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3
一、师生高度重视,活动内容安排扎实到位
为了保证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学校认真总结了过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得与失,汲取了以往工作经验,在安排工作之前,组织教职工充认真学习了县教育局《关于我县中小学生开展寒假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有关要求,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本校实际,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结为9大主题。
一是积极参加“感恩”回报活动,利用假期在家中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冼衣、做饭、打扫卫生,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懂得如何去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
二是在节假日向亲朋好友积极宣传“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坚决拒乘酒驾车。
三是看一场好的`电影、欣赏一次画展、参观一座博物馆,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
四是坚持体育锻炼,选择一两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每天坚持锻炼。
五是继续开展“读好书,写读后感”活动。
六是通过网络书籍,进行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学习,做一名“慈孝”学生,并刊出一份以“感恩、慈孝”为主题的手抄报。
七是学习普法等有关知识,并刊出一份以“学法、守法”为主题的手抄报。
八是开展“感受家乡新变化”活动,去家乡标志性的、变化最大最有影响的地方游玩,写一篇游记记录下发现的变化,还可用镜头记录下来,期初在班级中搞一次影展。
九是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做一些义务劳动,做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份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各班均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扎实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
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有集体性的,也有单个开展活动的,通过查看活动反馈表和各班活动总结,反映出学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比较丰富。一是要求四、五年级学生利用寒假利用网络等资源写一篇读后感、完成一幅手抄报。通过阅读书籍、收集资料写(画)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和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这样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是开展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做人道德;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社会实践篇
社会实践活动10月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社会实践活动论文寒假篇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学生语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4
当今社会就业的压力很大,在校大学生都愿意在暑假的时候深入社会去体验生活,从中获取一点工作经验,从而可以在以后的就业时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减少就业的压力。并且教师们也鼓励学生们深入到社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拓展本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习题记得教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虽然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所以这个暑假小舅介绍我去他们公司部门做些最初级的工作,所以我就去了。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八面玲珑的,而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更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习题,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你会抱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的那么吃力呢?也许教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不像在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有了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认真消化,有平常作业的补充,我们比别人具有了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知识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习题。
虽然在实践中我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教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占主体,而我对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公司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公司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平常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但在工作里,数字绝对不可以错。因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只需会解一道习题,算出一个程式就可以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没有实际,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社会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慎重,而且一旦出错其实不是像学校里一样教师打个红叉,然后改正来就行了,在工作里出错是要负责任的,这关乎公司的利益。
总之,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又有意义,一些感悟和领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单单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收获,是对有经验者优先的感悟。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逼迫、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别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虽然被批评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
因为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铺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我也从工作实验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本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假如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管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四周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5
七月四号下午一点整,收拾好行装的我们踏出离开对外经贸大学的一步,这一步同时亦是掀起我们这赵社会实践历程的第一页。刚好,这也是我们头一次在硬座的情况下坐超过二十六小时的火车。大概是夏季的关系,火车站里人气极旺,我们手持着通往贵阳的火车票背着背包穿越挤拥的人群,就这样,我们开始了由始发站北京站坐到末站贵阳站的二十六小时火车硬座旅程。
在火车里,我们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怀着不同的`目的,向着同一个目的地,也有的在中途下车。到晚上,站着的人都各自找空地盘踞而息,不过组长李磊碍于行李安全问题,所以决定了轮流睡觉,好让行李安全得到保障。不过到最后,还是剩下李磊跟澹台同学坚持到天亮。由于是在陆地上行走,所以在这廿多个小时的火车行走过程中,可以明显区分出不同地理形势的分别,如高原、山脉、平原等,途中的山水景色令人赏心悦目,途经城市时,隔着玻璃的火车里,亦可以享受着有如隔绝烦嚣般的恬静。
到翌日晚上,我们终于到达了贵阳站,拍拍身上的灰尘,整理一身倦容,离开了贵阳火车站,迈向住宿的地方安顿好一切,就这样,贵州,你好!
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6
我们很平凡,我们只是一群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在校学生;我们不平凡,这个夏天,高喊着“我的青春我做主”,我们走出校园,挥洒汗水,激扬青春。今年恰逢建国周年,南京解放以及渡江胜利周年,三喜临门,不得不引起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的关注。利用假期,我们深入民间,探访当年的革命战士,那些为解放流血负伤的英雄,从他们零碎的记忆中,打开历史尘封的大门,去探寻当年的激情燃烧与心酸血泪。这个活动,目的是让今天的大学生揭开当年历史的真相,也从中体味当中的艰辛和不易,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part1:参观渡江胜利纪念馆
7月15号下午两点,一个特殊的团队出现在位于郑和南路的渡江胜利纪念馆门口,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个团队是由南京市锁金村“万家帮”希望安养庇护所的部分学员、全体老师、学员们的家长及分别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志愿者所组成。虽然这些孩子被视为特殊群体,但是他们当天的表现一点儿也不亚于那些正常的孩子。在沿途参观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表现出极大的配合,他们遵循馆中的规定,不大声喧哗,排队前进。在这渡江战役胜利周年之际,这群孩子能够来到渡江胜利纪念馆,跟着讲解员回到了战争年代,倾听历史的脉搏,了解南京的过去,也许他们并不能完全了解讲解员口中的那段历史,但他们脸上的笑容告诉了我们他们非常的开心。
part2:dv拍摄
dv拍摄这一想法是由两位老师提议而来的,他们认为,这样的一种方式,既独特新颖,同时也引人入胜。虽然有经费等各方面的担忧,但我们还是采纳了这一建议。dv拍摄之前的准备工作可谓是历经波折。在剧本创作人员的创作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思维间的碰撞产生了数不清的艳丽的火花。我们原想效仿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拍摄模式,倒叙的叙述模式,通过对参与渡江战役的老革命的采访中,发觉可塑点引发3到4个小故事,以交叉蒙太奇的非线性剪辑方式,最后归于一点。但是由于费用、场地、时间安排等一系列的困难,我们最终采取了原构思的一部分,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整个剧本就成形了。剧本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几位同学坐在麦当劳里商量暑期社会实践的策划,当大家谈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他们的一个朋友恰巧也走了进来。无巧不成书,他们的这个朋友是万家帮爱心不放假小队的队长,经过多次的`商讨,他们最终决定两小队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完美的暑期社会实践。其后,两小队共同参观了渡江胜利纪念馆,其中运用蒙太奇的手法穿插了采访老革命军人的镜头。最后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的空镜头下结束了整个影片。
part3:dv放映
dv放映会是在8月23日这天进行的。经过一个多月的拍摄和整理制作,这部《南京南京》在先锋书店进行了首映。这是一部有关我们这群南师大文学院的学生,在这个暑假通过实践所得到的成果。发布会那天我们也请到了文学院的曹凯老师一同分享我们的成果与喜悦。在放映影片时,观众席里不时传出一阵阵会意的笑声。影片结束后,主持人对本次实践活动的主创人员进行了详尽的采访,随后还向现场观众提问,问题回答正确者均得到了一份精美的礼物。最终,首映会在一派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也为这次的暑期实践划下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通过本次的实践活动,队员们萌生出强大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老红军的采访,展现当年红军奋勇向前、百折不挠的红军精神,展现金陵丰厚的历史底蕴和老红军们的生活现状;通过本次的活动,呼吁社会关爱智障儿童,以消除这些儿童因自身条件限制而产生的自卑或抵触的情绪,让智障儿童从中得到快乐,从而产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和兴趣,树立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7
在很多人眼里,漫长的暑假似乎用“无聊”的眼神来概括。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毕竟暑假三个月。计划不好,真的会很无聊。周曾说:“人闲着不无聊,闲着没事干,干着不感兴趣的事就无聊。”。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就业困难问题日益突出。进入大学以来,“就业”一直在不断刺激着我们的大脑,似乎一直围绕着我们,成为一个说不完的话题。目前社会招聘会上各大报纸总是“经验第一”,但我们在校园里会有多少社会经验呢?更别提什么工作经验了。大学虽然是个小社会,但离所谓的大社会还很远。为了扩大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让自己一毕业就能在现实社会中轻松找到自己的世界,我在休息了两周之后进入实习单位《校园周刊》,然后在接下来的两周内进入兼职单位《丽中眼镜超市》。
实践无非是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作为一个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报社实习编辑,在理众做销售,好像没什么用,完全是专业不对。其实并不是这样。只要解释透彻,管理的范围极其广泛,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离开管理。所以我觉得管理专业的学生最容易找到实习单位。不管去什么单位实习,都可以把我们学过的专业理论应用到学习相关操作上。比如我们要试着去了解别人是怎么管理我们的,员工是怎么管理的,企业的工作是由什么样的管理来运行的,主要是由谁来管理。用这种思维去观察、思考、解读,形成自己的一套观点,是有意义的。
《校园周刊》是一家新成立的小企业,以福州所有高校为市场,强调创新理念,解读大学生及其感兴趣的事物。主要由编辑部、校园工作中心、业务部组成。它有一支非常年轻的工作团队,很多都是大学生或者应届毕业生,平均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几乎都是学校精英,或者曾经是,拥有丰富的校园资源。他们充满活力,追求专业、变革和团队合作的现代企业精神。
虽然公司规模不大,条件也不多,但以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业精神,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开拓学生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每次做策划的时候,所有的编辑人员都会聚在一起,一起放松,一起聊天,一起讨论。这也是他们最能学到东西的时候。思想会不断碰撞火花,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然后记下来。这样很互动,可以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开拓思维。吃饭时,我们有时会讨论工作情况。遇到有趣的话题,我们会一起讨论,从而形成一种渗透到群体和组织中的学习氛围。我在一家报社做实习编辑,主要是执行编辑带队,比较自由,但严格是必不可少的。
我主要在里面做一些校对工作,有时候帮忙想一些思路查资料,其他时间自己掌握。我每天早上八点半上班,晚上六点下班。虽然时间有点长,但并没有因为我的热情而感到丝毫的疲惫,主编带我,更不敢怠慢我。刚进校园周刊的时候,主编对我说:“很多时候,别人不会指导你怎么走,尤其是人生之路。即使有人引导你,你也不会快乐。所以,你必须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整个夏天做什么,完成什么,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这样整个夏天才会有意义。”另外,他让我做一个每日记录。和他在一起,你会感觉到一种进步的气息,人也会自信很多。因为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思维相当活跃,但又充满希望。虽然目前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是以他的自信和才华,谁能保证他很快就不会有大的成就呢?
在我看来,他目前只是在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被他“逼”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但是这种“逼”很有效,会让我激发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从中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此外,在业余时间,我经常和主编交流。他经常给我讲一些公司、企业、生活方面的知识,但我资历不够高,知道的也就那么一点点,受影响一点点,但还是挺有益的。很明显,在自信方面,我曾经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表情不清。很有意思的话题从我口中完全变了样,和上级说话也因为缺乏自信而感到不舒服。但是现在虽然表达的不够,但是我可以很自信的说出来,和上级说话也不觉得压迫感。每次观察总编和业务经理,为什么他们能和别人交流得那么从容如鱼得水,别人也愿意乖乖听?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足够自信,对事物有透彻的理解,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也可以跟风卖概念。但是我的解读不足导致表达不清。但是,在理众工作给我提供了锻炼自信和表达能力的机会。李中也让我看到了企业的另一面。
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8
握着一双双粗糙的大手,凝望一张张干涸的笑脸,启动的汽车在告诉我:别了,民勤。“让我欢心让我忧”当民勤的马宏师弟让我留下对民勤的最后一句话时,我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或许是从小在乡长大的缘故,也或许是在校园里的时间长了的缘故,从踏上民勤的第一刻开始,我感到了一种远离家乡的亲切。
去拜访全国知名的治沙英雄石述柱,很不幸,老人因为周末参加县人大代表会议而未能见面,但是在薛百乡宋和村的林场,我们了解到了不仅仅是石大爷,还有无数个未为人知的治沙英雄,听着老乡给我们介绍村民坚忍不拔地同肆虐的黄沙作斗争的事迹,我震撼着、感动着、佩服着……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人类意志力的不可战胜,当站在黄沙与防护林短兵相视的风沙线上,无需一言,我默默的感动着,我仿佛看到了排排防护林化作排排英勇的战士!
在建国初期建立的治沙所和植物园中,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了解到民勤生态环境变化的现状,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也了解到劳动人民总结的治沙经验,用草方格、草阵、石头、黏土压,防护林挡,方法简单,但是效果独特。
回到住处的晚上,我们在思考着、讨论着,各自的见解和想法碰撞着,就是希望能为民勤的治沙做点什么,但是我们很多从仅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阅历中碰撞出来的、自以为很科学、很前沿的相法,比如说教育移民解决生态移民问题,用经济的手段限额用水,劳务输出等等,很快就在第二天与当地人民的访谈中出现了,而且不仅仅是想法,政府已经在进行着这样的操作了!这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看来,实践出真知!
最后一天,我们深入到了民勤缺水和沙漠化最严重的湖区,也就是巴丹吉林沙漠,虽然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沙漠,但我明显没有预想到中的激动,因为我知道,在这之前认为沙漠的美就意味着它的无情,意味着我在为沙漠吞噬人类的家园喝彩!
在沙漠的边缘地区,我们看到了不尽其数的荒弃的房屋和寥寥几户人家,其中的一位年过六十的老汉,与我们谈论着可恶的沙漠。老人干涸的脸上,风沙的雕刻使他更加苍老,岁月的无情使他更加憔悴,以前与他并肩作战的同村村民大部分都已经搬走了,而他依然守候在风沙线上,见证着环境的恶化,或许有一种期待,期待着真正地有奇迹出现的那一刻:树绿了,草多了,水流了,人都回来了,人们再也不必为吃水而走上几十里的路,不必为吃上那点苦涩的咸水而发生矛盾。
实践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要说收获那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亲身感受到了民勤人民的朴实无华、热情好客,亲身体验到了那又苦又咸的地下水,亲身品尝到了民勤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西瓜、哈密瓜、紫瓜……
作为一个在东部沿海生长的我来说,沙漠对我只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般的美丽,但是通过这次实地的考察活动,以前对沙漠的憧憬化作了现在的憎恶,化作了对沙漠边缘同大自然作不懈斗争的人的无限崇敬!
民勤,让我欢喜让我忧。相信,我能做的,就是继续关注民勤、继续呼吁更多的人为民勤的永远存在而做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