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工作总结

欢迎阅读区域活动工作总结(精选8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区域活动工作总结 篇1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幼儿在这个学期中,明显进步了不少。就拿区域活动玩的情况来说吧。以前和现在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第一,玩区域活动时的主动性。现在孩子一到教室就知道要开始玩区域活动了,基本上不需要老师的提醒了,都能自己主动去选择区角玩了,至于有几个新来的就另当别论了。以前,孩子还处于稳定情绪的情况下,个别还要老师的安慰等,部分幼儿还有点害怕,一进来就坐到椅子上,有的自己坐一会儿就去玩了,而有的`则要老师叫了他以后才去玩。

第二,玩区域活动时的意向比较明确。以前,孩子玩区域活动时,基本都是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特别是喜欢到人多的地方,还有就是比较依赖老师,看见老师在哪里就去哪里,玩的时候随意性也比较大,很容易摸不着头脑。现在,孩子在玩区域活动时,最大的区别就是男孩子喜欢搭积木、串珠等建构材料,女孩子则喜欢扮家家。在玩的时候,他们选择了自己喜欢去的地方,并能简单的摆弄一些玩具,为自己提供一定的帮助,有时候还会和自己的小伙伴进行简单的交流商量。建构时也有了方向,要给谁搭建一所房子,朝着这个方向搭建成功,并有了喜悦的心情。

第三,玩区域活动时的耐心也渐渐养成。以前,孩子是很容易被别人给打扰的,一有什么新奇的马上放下自己玩的玩具,去玩别人的玩具了。所以也造成了玩具到处乱放。现在,孩子虽然也会有所走动,但不会像以前那样把玩具拿来拿去,如果实在是没什么好玩的才去别的地方玩。像搭积木那里,几个孩子要玩很长时间,先是个别幼儿自己的搭建,后来变成大家一起搭建,但是也难免会出现乱玩的现象。这个要以后慢慢培养的。

相对而言,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孩子都在进步,老师也为他们高兴。区域活动也是在一天一天的摸索中,让孩子成长的,毕竟有太多的东西要让孩子学会。

区域活动工作总结 篇2

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的立体化育人环境,它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呢?

一﹑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保证安全

1.首先为幼儿提供活动的材料应精挑细选,选择“三无”材料,即无味、无毒、无伤害。制作前应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应注意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比较坚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装盒可用彩纸、丝带、海绵纸、绒布、包装纸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使其在具备教育功能的同时又具有安全性。

2.教师要做到勤检查。在每次开展活动的前后,副班教师都要做到检查区角活动材料是否有破损,并及时修补或更换,以保证幼儿安全。

二、活动前讲清要求,保证安全

1.在幼儿即将活动前要为幼儿介绍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如剪刀、小刀、筷子、铅笔等尖锐物品是成人最担心会伤到幼儿的工具,为了幼儿能正确使用材料并保证安全,我们可以提前给幼儿示范。如:进美工区活动要使用剪刀时,先示范,让幼儿用手紧握剪刀柄,还要提醒他们使用剪刀时,剪刀尖必须朝自己的正前方且不能把剪刀尖指向别人。还可在使用剪刀前教幼儿做手指游戏:大拇指是爸爸,食指是妈妈,中指是姐姐,小剪刀,向前伸,两个山洞竖起来,上面山洞爸爸钻,下面山洞妈妈姐姐钻进去,小剪刀和宝宝乐开花。以此巩固剪刀的使用方法。

2.在操作角活动时,幼儿最喜欢摆弄豆子、别针等一些小东西,这些小东西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放进口中、鼻中、耳朵里,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我们可在开展活动前给幼儿讲清危害,提醒他们该如何做才安全。

三、活动时教师应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适时介入,保证安全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在活动时难免会发生争吵,抢夺玩具的行为,还有的幼儿好奇心强,无论什么都想尝试一下,在尝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安全行为,为了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我们可以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如:可以通过讲一则故事,让幼儿从中学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懂得如何与别人分享玩具,礼貌待人;看录像视频,让幼儿了解这样做的危害;设计一堂安全课,让幼儿了解区域活动中的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怕幼儿受伤就限制幼儿的某些活动,而应该给幼儿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只要教师做到活动前常规范,活动中常组织常整顿,活动后常清扫。这样就能减少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区角活动成为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场所。

区域活动工作总结 篇3

这学期本班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为主的,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鼓励幼儿自我发挥、便于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是根据我班特色以及幼儿水平等实际状况来设置的,同时,为幼儿带给了具有多用性和开发性的游戏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对幼儿加以适时的点拨指导,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及本班幼儿的发展状况,我们为幼儿创设了音乐区、语言区、科学区、美术绘画区、数学区等,户外区域活动区和一个“棋类”公共区域。

本班的游戏活动目标是:

1、创设一个幼儿喜欢的、自由的、开放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培养幼儿用心主动、活泼开朗的个性,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幼儿观察和分析的潜力。

2、透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多动手制作“变废为宝”的活动,培养幼儿粗浅的环境意识,明白许多废旧材料还能够再利用,并能制作出很多漂亮的作品。

3、数学区:了解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数量、方位等明显特征,尝试简单的比较、分类、喜欢操作、搬弄、尝试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4、“棋吧”: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学会玩不通的棋,能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从而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潜力和自制力,发展手脑的协调性。

5、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性。

6、透过自主游戏,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潜力和探索潜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7、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学会谦让、礼貌地与同伴交往、合作,乐意共享自己和别人的快乐,进而构建和谐的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

具体开展如下:主题环境下的区域游戏

第一主题:“个性的我”创设了美术区域、阅读区域和科学区域。

1、在美术区域中展示幼儿的《手指印画》、《脚印画》、火柴拼画《木偶娃娃》,让小朋友在日常活动中也能进行观察、欣赏、找一找自己的作品,带给机会让幼儿与同伴交流和学习,并为幼儿带给丰富的操作材料。

2、阅读区域:准备了各种“”、“口”、“足”字旁的汉字以及动作的图片若干,幼儿能够自由地取汉字图片卡并根据图片阅读汉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特点。

3、科学区域:带给了各种可拆装的玩具、圆珠笔、钢笔等启发幼儿拆装玩具,探索玩具和笔的奥秘。

第二主题:“我们的家园”创设了语言区域、科学区域、表演区域和美术区域。

1、在语言区域中投放幼儿用书,及看图朗诵诗歌的图,资料有《家》、《从小爱祖国》、《我们的祖国真大》。

2、科学区域中,展示各种各样的标记,让幼儿能在活动中阅读各种标记,培养幼儿度阅读标记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经验。

3、在表演区域中带给音乐磁带、绸带、服装及道具,让随着音乐表演《快乐的阿依古丽》《让爱住我家》《大中国》,让幼儿在表演活动中体验快乐。

4、美术区域中展示各种泥贴作品,并带给各种橡皮泥,让幼儿自主地进行泥塑装饰活动。

第三主题:“四季畅想曲”

1、美术区域布置《秋叶》《美丽的树林》《彩色的菊花》供幼儿交流欣赏,并带给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排水画和油画棒创作活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和简单的泥工板,让幼儿进行自主的搓长、团圆、压扁、连接等技能,塑造出各种各样的花朵形象。

2、阅读区域中带给幼儿用书,鼓励幼儿看图夹文资料、朗诵诗歌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带给“木”字和“雨”字的汉子和图片,感知汉子的结构和好处。

3、科学区域中投放师生共同收集的各种花草、叶子的图片、资料和书籍,鼓励幼儿自己阅读,丰富幼儿的经验,培养观察的兴趣。

4、自然角中用自作的纸盘若干放入各种各样的水果和干果,并在纸盘上写上水果的名称,这样幼儿在自主观察水果的`同时进行配对游戏阅读相应的汉子,并师生共同收集花草和植物带到自然角写上植物的名称,制作班级植物调查记录表,让幼儿来记录这些植物名称、外形特征、生长的过程等。

第四主题:“彩色幻想曲”

1、在美术区域中带给各种纸、笔、颜料、剪刀等材料,让幼儿进行折叠、印染纸花活动,感知搞笑的印染玩色活动。带给油画棒让幼儿进行蜡染刻画创造活动,进一步感知蜡刻画的奇特效果。

2、科学区域中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加工食用的花,例如:做菜吃的花:菊花、西芹、百合、桂花、干贝、西兰花等,让幼儿能了解这些可食用的花。

第五主题:“动物大观园”

1、在美术区域中展示幼儿制作的纸工《螃蟹》和《蜗牛》,并带给彩色纸和剪刀,鼓励幼儿剪贴各种动物形象。

2、科学区域中:收集各种动物卡片,鼓励幼儿看动物卡片并根据谜语儿歌的格式讲述动物腿的数量等特征,尝试仿编儿歌。

3、音乐区域中带给磁带、乐器及道具,引导幼儿在表演区歌唱《张大爷爷家的小花狗》《三只猴子》《龟兔赛跑》《动物猜谜歌》。

第六主题:“海陆空总动员”

1、科学区域:展示各种带有轮子的图片以及轮子的统计表,让幼儿观察、感知各种圆形的轮子,收集各种交通工具的玩具和模型,并投放废旧纸盒,各种材料的彩色纸、冰棒、瓶盖、胶水、单面胶带、剪刀等材料,鼓励幼儿制作各种交通工具。

2、美术区域投放制作纸版画的材料,运用纸版画的表现技法,创作轮船等其他交通工具。

3、音乐表演区:投放乐器磁带、小红旗等材料,幼儿进行演奏打击乐《抬花轿》、演唱歌曲《公共汽车的轮子》《小海军》,表演舞蹈《火车舞》等。

户外区域游戏:

本学期户外区域游戏能带领幼儿进行走的游戏“熊和石头人”等,跑的游戏:“邮递员、鸡毛信”等,跳跃的游戏有“摘果果、小马运粮”等,平衡的游戏有“小飞行员、不倒娃”等,投掷和钻爬、攀登的游戏有“夺球、打狐狸、猫捉老鼠、小猴摘桃”等。

我们还和幼儿家长一齐制作了“小飞碟”、“小辫子”、“纸足球”、“三角多用器具”等多种户外活动游戏器械,都是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

公共区域游戏

本学期公共区域我们新创设了一个“棋吧”专供幼儿进行棋类游戏,让幼儿和教师共同收集各种棋放入这个区域,同时还带领幼儿进行“羊羊火锅楼”、“羊羊美发屋”、“茶吧”等游戏,而又在这些公共区域中能遵守游戏规则,从而提高了幼儿动手动脑的潜力和自制力,发展了幼儿手脑的协调性。

区域活动工作总结 篇4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相比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使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主动学习,也是幼儿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的学习是否快乐?是否主动?是否投入?环境的创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幼儿发展的条件,它对幼儿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幼儿每天都要开展的区域活动中,已经能渐渐突出在材料提供上的多样性、层次性等问题。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样的环境创设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经验调整环境,不断深化或调整区域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表现,倾听他们的想法,敏锐的觉察他们提出的问题、困惑和需要,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引导和帮助,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在环境创设中的角色定位,使环境成为引领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让环境引发幼儿思考,使集体活动内容与区域活动内容相互协调和渗透。

在以往,我们往往过分强调了对教育过程的精心设计而很少考虑创设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环境,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操作材料、游戏玩具等,都非常重视其“教育的目的性”,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环境创设的作用,却只在活动开始前几分钟才将与活动内容有关的图片、挂件等布置在教室的四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量”的积累过程,这样的环境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支持性”。《纲要》指出:“环境不仅是物质的、精神的,而且还是活动的”。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重视环境的“活动性”,让环境引发幼儿思考,使环境与幼儿互动对话起来。记得在中班下学期的“逛商场”主题中,有一个“设计迷宫”的内容。孩子们都喜欢走迷宫,因此我提前将收集到的现成的几副迷宫图经过加工,分散贴到手工区的墙面上。一到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就三五成群的来到迷宫图前走迷宫。几天过后,我又在墙上增添了教师自制的迷宫图,并告诉幼儿这是老师自己设计的,这一下孩子们的兴趣又来了“原来迷宫图还可以自己画呢”。有的孩子当即就说这种迷宫图我们也会画的!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没有立即组织活动,而是让幼儿再次分散到图前,了解设计的方法、可呈现的不同主题等问题。待时机成熟时,我就组织了设计迷宫图的活动,在活动中由于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经验,创作中孩子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可以说没有一副作品是雷同的。许多孩子设计迷宫的创造性被激发,一个集体活动远远不能满足与他们,于是在充满神秘和布满“迷宫”的科学区域中,总是座满了设计迷宫的孩子。孩子们对自己的创作是非常珍惜的,于是我又和孩子们一起将一副副作品取代了原来的现成图片。孩子们在作品墙前相互欣赏、相互比比划划,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被关注的快乐。

二、让环境促进幼儿间的互动交往,使同一区域的内容在目标层次上得到深化。

《纲要》同时指出:创设环境的能力和内涵应包括“促进儿童间的互动与交往”,同伴极其交往是儿童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孩子们到了大班,对知识的苛求欲望明显增强,他们逐渐喜欢上了图书,而幼儿园为孩子订阅的杂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了。为此,我们结合“我喜欢看的图书”这个主题,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和家长沟通,动员孩子们把家中优秀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和同伴共享,设立“班级图书馆”。让每组幼儿将自己的图书进行分组摆放,让幼儿为他们自己小组的图书总数进行统计,然后每周为他们进行数字更改,幼儿的借书情况用“幼儿借书登记表”来登记,定期为幼儿的借书情况进行评价,评选每月的“明星图书”和“爱书明星”,让幼儿成为图书的朋友,爱看书、爱借书、爱护书。同时把幼儿园里订阅的图书用文字进行标识,让幼儿整理的时候将书名与书袋上的汉字对应起来,发展了幼儿的良好看书习惯,发展整理图书的良好规则。我们班级的“小小图书馆”已经设立了整整半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每天放学的时候借阅图书的孩子总是围得水泄不通。我想,正是我们为孩子们所设置的这样一个环境,促进了幼儿间的互动交往,使同一区域的内容在目标和层次上得到深化。

三、让环境支持幼儿的探索活动,生成区域活动内容。

幼儿园《纲要》强调:“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来学习知识技能、发展认知能力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性等。因此,创设积极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来支持幼儿的探索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自然角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是很普遍的事情,以往,我们总是在空地上或在几个瓶罐中种上一些容易发芽、容易管理的植物,然后任由其自由发展,幼儿的观察也全是自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对这些植物极其生长变化熟视无睹。为了改变这个状况,当我与孩子们一起收集好各类种子后,组织了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是什么种子?会发芽么?怎样才能让它们发芽?在讨论中,有的孩子认为有的种子会发芽,有的看去黑乎乎的不会发芽;有的幼儿认为种子只有在泥中才会发芽,水里就不行。对幼儿的这些分歧,我没有当场做种子发芽条件的总结,而是鼓励幼儿一起找来透明的瓶子和小罐子,让他们自己把各种种子分开分别放在泥中和水中种植,并在区域一边投放了白纸和笔,鼓励幼儿观察并记录。孩子们在每天的区域活动时间都要去“探望”这些“种子宝宝”,并不时的传来惊喜的话语,“黄豆发芽了”“黑的种子也有小芽眼了”“云豆的叶子真大呀?”“水里的种子也开始长牙了”“快来看这种种子的根与那一种根不一样的呀”……他们在那里观察讨论后记录了种子的生长变化。期间,有的孩子为了活动更丰富,还动员家长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并带到幼儿园中给同伴介绍。可以说自然探索角的这些材料环境的创设,很好的支持了幼儿的探究活动,并由此生成了系列丰富的、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四、让环境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整合主题活动内容。

有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们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客观看待幼儿教育现状,不禁让人生出几分感慨。孩子们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即便是在卫生间,也有老师看着,不能玩水、不能大声说话。这样既定的教育模式怎么能让孩子们去创造一百种世界呢?因此,教师要给予孩子完整的感觉,恢复他们快乐、富有个性的童年生活,使他们积极参与自我的发展和建构。进入秋季,是昆虫世界最斑斓的时节,孩子们在草丛中玩耍时发现了昆虫的世界,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讨论的话题从“战斗陀螺”逐渐转为“奇妙的虫子世界”。于是,我将整个走廊变成探索区域,把一些昆虫的图片张贴在墙上,并鼓励、支持幼儿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虫子图片、标本带到幼儿园中,或把捉到的虫子养在自然角中。这一阶段,探索区中的孩子们对虫子世界的兴趣空前的高昂,每天都有孩子从家中收集图片带来,也有的是孩子们自己画的,自然角中昆虫盒里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在老师、家长的共同参与指导下,幼儿逐渐了解了昆虫的特征,并能主动提出要将昆虫和其他虫类分开来,要将益虫和害虫分开来,在探索区中,孩子们相互讲述着自己了解到的不同昆虫的奇异的特性,有的孩子则娓娓地说着自己捉昆虫的趣事。现在,整个走廊成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孩子们在由此而展开的手工区中用各种废旧材料把制作昆虫的装饰品;在绘画区中绘画昆虫;语言区中,他们又相互讲述着昆虫的故事……在这一阶段,孩子们围绕着“昆虫”而展开着主题活动的各个内容,并使主题活动的各个内容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延伸和发展。

区域活动工作总结 篇5

我们班幼儿通过两个月的区域活动,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相对性地得到了提升。本月我们开展的区域有:美工区、图书角、表演区、建构区、小超市等。在各个区域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

在材料的准备上,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小超市里的饮料瓶、各种各样的盒子、都是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的;为了丰富班级的植物角,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利用各种废旧瓶子在里面种植各种种子、花卉等,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发挥想象、把废旧瓶子装扮地很有创意。幼儿对自己自己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投放以后,都纷纷参与到其中。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同时我们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1.但是在区域活动开展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2.在材料的提供上还不够周到,材料单一,幼儿活动时兴趣不高,积极进去工作的幼儿不多。2.和同伴合作性不是很强,活动中幼儿对于美工区、建构区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择了这几个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但体现不出合作行为。

3.区域材料更换不是很及时,因此幼儿在区域工作的持续情况不好,部分幼儿不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

4.区域活动的正确指引有时不到位,也就是幼儿在区域工作时的目标不够明确,这也说明了老师的引导欠缺。

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真正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首先,在活动中,我们要相信孩子,将角色转向幼儿的合作者及引导者。其次,在幼儿的活动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当前已有的经验,观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来要求孩子。注重幼儿能力差异,安排适当内容。在区域活动的实践和观察中,我们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只有做到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开展区域活动的才有它的真正意义。

区域活动工作总结 篇6

我们班幼儿通过两个月的区域活动,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相对性地得到了提升。本月我们开展的区域有:美工区、图书角、表演区、建构区、小超市等。在各个区域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

在材料的准备上,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小超市里的饮料瓶、各种各样的盒子、都是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的;为了丰富班级的植物角,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利用各种废旧瓶子在里面种植各种种子、花卉等,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发挥想象、把废旧瓶子装扮地很有创意。幼儿对自己自己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投放以后,都纷纷参与到其中。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同时我们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1.但是在区域活动开展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2.在材料的提供上还不够周到,材料单一,幼儿活动时兴趣不高,积极进去工作的幼儿不多。2.和同伴合作性不是很强,活动中幼儿对于美工区、建构区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择了这几个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但体现不出合作行为。

3.区域材料更换不是很及时,因此幼儿在区域工作的持续情况不好,部分幼儿不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

4.区域活动的正确指引有时不到位,也就是幼儿在区域工作时的目标不够明确,这也说明了老师的引导欠缺。

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真正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首先,在活动中,我们要相信孩子,将角色转向幼儿的合作者及引导者。其次,在幼儿的活动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当前已有的经验,观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来要求孩子。注重幼儿能力差异,安排适当内容。在区域活动的实践和观察中,我们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只有做到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开展区域活动的才有它的真正意义。

区域活动工作总结 篇7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相比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使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主动学习,也是幼儿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的学习是否快乐?是否主动?是否投入?环境的创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幼儿发展的条件,它对幼儿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幼儿每天都要开展的区域活动中,已经能渐渐突出在材料提供上的多样性、层次性等问题。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样的环境创设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经验调整环境,不断深化或调整区域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表现,倾听他们的想法,敏锐的觉察他们提出的问题、困惑和需要,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引导和帮助,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在环境创设中的角色定位,使环境成为引领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让环境引发幼儿思考,使集体活动内容与区域活动内容相互协调和渗透。

在以往,我们往往过分强调了对教育过程的精心设计而很少考虑创设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环境,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操作材料、游戏玩具等,都非常重视其“教育的目的性”,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环境创设的作用,却只在活动开始前几分钟才将与活动内容有关的图片、挂件等布置在教室的四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量”的积累过程,这样的环境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支持性”。《纲要》指出:“环境不仅是物质的、精神的,而且还是活动的”。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重视环境的“活动性”,让环境引发幼儿思考,使环境与幼儿互动对话起来。记得在中班下学期的“逛商场”主题中,有一个“设计迷宫”的内容。孩子们都喜欢走迷宫,因此我提前将收集到的现成的几副迷宫图经过加工,分散贴到手工区的墙面上。一到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就三五成群的来到迷宫图前走迷宫。几天过后,我又在墙上增添了教师自制的迷宫图,并告诉幼儿这是老师自己设计的,这一下孩子们的兴趣又来了“原来迷宫图还可以自己画呢”。有的孩子当即就说这种迷宫图我们也会画的!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没有立即组织活动,而是让幼儿再次分散到图前,了解设计的方法、可呈现的不同主题等问题。待时机成熟时,我就组织了设计迷宫图的活动,在活动中由于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经验,创作中孩子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可以说没有一副作品是雷同的。许多孩子设计迷宫的创造性被激发,一个集体活动远远不能满足与他们,于是在充满神秘和布满“迷宫”的科学区域中,总是座满了设计迷宫的孩子。孩子们对自己的创作是非常珍惜的,于是我又和孩子们一起将一副副作品取代了原来的现成图片。孩子们在作品墙前相互欣赏、相互比比划划,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被关注的快乐。

二、让环境促进幼儿间的互动交往,使同一区域的内容在目标层次上得到深化。

《纲要》同时指出:创设环境的能力和内涵应包括“促进儿童间的互动与交往”,同伴极其交往是儿童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孩子们到了大班,对知识的苛求欲望明显增强,他们逐渐喜欢上了图书,而幼儿园为孩子订阅的杂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了。为此,我们结合“我喜欢看的图书”这个主题,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和家长沟通,动员孩子们把家中优秀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和同伴共享,设立“班级图书馆”。让每组幼儿将自己的图书进行分组摆放,让幼儿为他们自己小组的'图书总数进行统计,然后每周为他们进行数字更改,幼儿的借书情况用“幼儿借书登记表”来登记,定期为幼儿的借书情况进行评价,评选每月的“明星图书”和“爱书明星”,让幼儿成为图书的朋友,爱看书、爱借书、爱护书。同时把幼儿园里订阅的图书用文字进行标识,让幼儿整理的时候将书名与书袋上的汉字对应起来,发展了幼儿的良好看书习惯,发展整理图书的良好规则。我们班级的“小小图书馆”已经设立了整整半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每天放学的时候借阅图书的孩子总是围得水泄不通。我想,正是我们为孩子们所设置的这样一个环境,促进了幼儿间的互动交往,使同一区域的内容在目标和层次上得到深化。

三、让环境支持幼儿的探索活动,生成区域活动内容。

幼儿园《纲要》强调:“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来学习知识技能、发展认知能力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性等。因此,创设积极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来支持幼儿的探索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自然角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是很普遍的事情,以往,我们总是在空地上或在几个瓶罐中种上一些容易发芽、容易管理的植物,然后任由其自由发展,幼儿的观察也全是自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对这些植物极其生长变化熟视无睹。为了改变这个状况,当我与孩子们一起收集好各类种子后,组织了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是什么种子?会发芽么?怎样才能让它们发芽?在讨论中,有的孩子认为有的种子会发芽,有的看去黑乎乎的不会发芽;有的幼儿认为种子只有在泥中才会发芽,水里就不行。对幼儿的这些分歧,我没有当场做种子发芽条件的总结,而是鼓励幼儿一起找来透明的瓶子和小罐子,让他们自己把各种种子分开分别放在泥中和水中种植,并在区域一边投放了白纸和笔,鼓励幼儿观察并记录。孩子们在每天的区域活动时间都要去“探望”这些“种子宝宝”,并不时的传来惊喜的话语,“黄豆发芽了”“黑的种子也有小芽眼了”“云豆的叶子真大呀?”“水里的种子也开始长牙了”“快来看这种种子的根与那一种根不一样的呀”……他们在那里观察讨论后记录了种子的生长变化。期间,有的孩子为了活动更丰富,还动员家长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并带到幼儿园中给同伴介绍。可以说自然探索角的这些材料环境的创设,很好的支持了幼儿的探究活动,并由此生成了系列丰富的、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四、让环境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整合主题活动内容。

有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们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客观看待幼儿教育现状,不禁让人生出几分感慨。孩子们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即便是在卫生间,也有老师看着,不能玩水、不能大声说话。这样既定的教育模式怎么能让孩子们去创造一百种世界呢?因此,教师要给予孩子完整的感觉,恢复他们快乐、富有个性的童年生活,使他们积极参与自我的发展和建构。进入秋季,是昆虫世界最斑斓的时节,孩子们在草丛中玩耍时发现了昆虫的世界,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讨论的话题从“战斗陀螺”逐渐转为“奇妙的虫子世界”。于是,我将整个走廊变成探索区域,把一些昆虫的图片张贴在墙上,并鼓励、支持幼儿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虫子图片、标本带到幼儿园中,或把捉到的虫子养在自然角中。这一阶段,探索区中的孩子们对虫子世界的兴趣空前的高昂,每天都有孩子从家中收集图片带来,也有的是孩子们自己画的,自然角中昆虫盒里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在老师、家长的共同参与指导下,幼儿逐渐了解了昆虫的特征,并能主动提出要将昆虫和其他虫类分开来,要将益虫和害虫分开来,在探索区中,孩子们相互讲述着自己了解到的不同昆虫的奇异的特性,有的孩子则娓娓地说着自己捉昆虫的趣事。现在,整个走廊成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孩子们在由此而展开的手工区中用各种废旧材料把制作昆虫的装饰品;在绘画区中绘画昆虫;语言区中,他们又相互讲述着昆虫的故事……在这一阶段,孩子们围绕着“昆虫”而展开着主题活动的各个内容,并使主题活动的各个内容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延伸和发展。

区域活动工作总结 篇8

每一天的午睡起床后,在孩子们吃过点心后,我都会组织孩子们坐下来稍作休息,安静以后为接下来的个别化学习做准备,顺便也检查一下自我和同伴的鞋子有没有穿反,衣服有没有塞到裤子里等等,帮忙幼儿整理好衣物。这时,辰辰喊道:"教师,子杰的鞋子穿反了。"子杰看了看自我的鞋子,立即换了过来。紧之后,灿灿又跑到我面前问我:"教师,你看我的鞋子对了吗"我说:"你的脚穿得舒服吗?"(其实,他穿的是对的)他便走开了,可没想到他回去后,竟然把正的又换成了反的。依依发现灿灿的鞋子穿反了,提醒他把鞋子换回来,灿灿把两只鞋子一齐脱了下来,在那儿比划了半天,可穿到脚上的却还是反着的。很明显,他对鞋子的正反根本分不清楚。

对于中班的孩子,大部分幼儿都能穿对裤子和鞋子。而对于这几个个案,我觉得原因有两个:一是家庭因素。家人过于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包办代替,帮忙而不是教会。二是客观条件。由于这两个孩子的年龄较小,阶段发展相比较较迟缓。所以,虽然是中班的孩子,但还是常会出现把鞋子反穿的现象。但毕竟只是中班的上学期,所以只要重视教育和引导,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最终,在自由活动中经过同伴互助,相互监督的过程,也让幼儿学习了如何关注自我的同伴,关心他人,培养幼儿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