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总结

欢迎阅读小学音乐课总结(精选8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课总结 篇1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根据学校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钢琴音色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篇二:音乐教师的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 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 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

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 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转载于:i、fa、sol、la、si七个音符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展示,彩条谱是把五线谱的五条线变成五种颜色。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学生十分喜欢彩色谱,通过有趣的游戏,轻而易举的认识了各个音符的名字及位置,解决了识谱难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识谱教学成为一年级学生的乐趣。我们将使用彩色谱的实验,并将逐渐推广。

②中高年级先唱歌后识谱的教学尝试,对于中高级的识谱,是难度较大的曲谱,我们摒弃了以往先识谱、后唱歌的学习,大担地实验,对于识谱中跨度大的音符演唱,我们是这样尝试的:部分歌曲采用先识谱、后唱歌,而对于较难的歌则采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教学。通过实验,我们归纳出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让学生分析歌谱、识谱、填词唱歌等过程,使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歌曲的演唱更加准确,达到能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内涵的目的。

第二:先唱歌、后识谱是先让学生欣赏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视同儿戏中解决歌谱中的难点,在学生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

不管是先识谱、后唱歌,还是先唱歌、后识谱,其教学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来完善他们的演唱水平,只是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不同而己。

通过先唱歌、后识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识谱难度,提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效率,既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训。

③小组合作尝试创作的乐趣

从低年级的音乐教学起,我们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展开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从小体验团结、合作的乐趣。

一、二年级的唱游课:通过歌舞表演来表现出歌曲,让学生边唱边发挥想象力,使学生的音乐思维通过歌曲尽量的展现。同时,我们引导喾一采取小组合作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歌曲创编动作,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开发了智力,并使学生体验了合作的乐趣。

中、高年级则通过节奏练习、节奏创作、自编旋律来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多数班级以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学生乐于接受,且提高很快,多数小组以音乐能力强的配以稍差一点的同学,这样搭配进行,使学生乐于参与。尤其是音乐兴趣差一点的同学,他们大多数乐于参与,且提高很快。

(二)、优势互补,在合作中国共产党同进步

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各教开组之间的合作,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只有优化教研组团体,才能优化团体中的每个个体——教师。

我们音乐组与美术组构建了特色小组。

(三)、与时俱进,弹奏音乐教育的新篇章

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鼓励与支持。

1、每次评选优课,每堂课教务主任都耐心指导,反复听评,提出好的见解,让我们精益求精。

2、在课件的制作方面,校领导给我们提供最优越的条件,筹备购置硬件,制作软件。

小学音乐课总结 篇2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爱好多,情趣广泛,艺术感觉才好。只有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的看,注意的听,耐心的体验、观察、感受。兴趣是情感的基础,“情趣情趣”,“情”和“趣”是分不开的,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对它的感情就会越深。兴趣广泛的人感情就是丰富。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少年儿童呢,一次积极热情的感兴趣的练习将比任何机械的、不假思索的重复练习有意义得多。基于这一理念,我想到了在“玩中学”的学习方法,其方法就是在于把学生从强制被动地位中解放出来,努力使学生把对基本技能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对音乐技能的向往和渴求当中。在“玩”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学生不断的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的超越自我,学生就不再感到枯燥和乏味,兴趣就成了最好的老师。

例如,刚开始学习时,学生了解每个“音”在乐器上的位置和基本演奏方法之后,往往迫切地想利用所会的那点方法和技巧来演奏自己所熟悉的旋律,并且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我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演奏《西游记》、《哪吒传奇》、《葫芦娃》等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的主题曲,学生对流行歌曲、所喜爱电视节目的主题曲以及书本上的歌曲都非常愿意进行尝试。每当他们奏出某一句旋律或某首乐曲时,都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一种成功和满足感。因此,把握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万万不可在此时过分的强调演奏技巧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应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不必强求学生去练习枯燥的练习曲;应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放手让学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只要对学生好的表现给予肯定,并加于正确的引导,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兴趣是不歇的动力

西洋乐器,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当我们把乐器分发给同学们时,他们都非常激动,按耐不住地想摆弄乐器,并想尝试地吹奏一下。这时教师往往会告诉同学们不准乱动,由教师来示范、讲解怎样演奏,然后让学生从单音开始练习。教师让学生干什么,学生就得干什么。我认为这样不好,因为这样往往会削弱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不妨先不讲,把乐器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玩弄,去探究,以满足同学们对新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我是这样做的:学生拿到乐器后先让他们自己随意地摆弄一阵后,然后随便的弹奏,这样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尝试会发现音高、音阶等没规律,这样吹奏和那样吹奏不一样,嘴唇的松紧程度不同,气流强弱不同吹出的声音也不同等等。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很多问题,便急于向老师请教,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技巧的培养

由于音乐是技术性很强的艺术,离开了技能、技巧,美丽动人的音响便无从谈起,音乐也就不复存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乐器的技能技巧是极其重要的。对学生演奏技巧的训练主要在于激发学生自己练习的兴趣,换一句话说就是让他们自己渴望自己“玩”得更好,比如:在练习怎样运用气息时,我让学生先练习吹蜡烛、火柴,让同学们每个人吹出的气流能聚成一条线,才能把蜡烛、火柴吹灭,这样既练习了口型又练习了气息,同学们的兴趣也提高了。然后我们再指导怎样吹奏吐音、断音、和连音等等,由浅入深,水到渠成。在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运用中,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相互学习很重要。当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自己先摸索或先学会了某种技巧后,就先让他们展示一下,并介绍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共同提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群体合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企业家们大声疾呼: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是存在很多的弊端的,比如,我们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天生好动,喜欢聚在一起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演奏的基础知识和独奏的基本技能后,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去合奏。

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把旋律乐器,如小号、单簧管、长笛、萨克斯等旋律乐器所吹奏的主旋律吹奏出来,其次,加入第二主旋律或第主三旋律。然后在熟练演奏的基础上加进伴奏乐器圆号、长号、大号等。不过在加伴奏乐器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要逐步的、一件一件的把伴奏乐器加入到旋律中,每加一件乐器音响效果就不同,让同学们自己感受,最后把打击乐器加入到旋律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最初的音响效果,最后再一个乐句、一个乐段的细细进行处理、排练。在这一排练的过程中同学们知道了自己所演奏的乐器该什么时候进入乐曲中;什么时候休止、什么时候是后半拍进入;什么时候前半拍进入;什么时候强;什么时候弱等等。

最终使学生体会到要演奏好一首乐曲,必须是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协力的结果,一个人演奏得再好也不行,因为自己只是乐队中的一小部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的合作精神。

五、情感的培养

在器乐教学上我们不仅要注意学生演奏的技能、技巧是否正确,同时还要注意准确地表达出乐曲的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要努力创设出与所演奏的乐曲相吻合的音乐情境,把自己和学生融入到特定的音乐情景之中。

同时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让学生走进音乐,丰富情感体验,亲自吹奏乐曲,尽可能把自己心中的感悟演奏出来,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当学生演奏得比较熟练的时候,我们再开始合奏,这样学生就能知道怎样运用情感来吹奏乐曲。当我们进行歌曲处理的时候就容易得多了。

六、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学家英格里希说过:“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状态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而我们正是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心理素质健康的学生,因此,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我看过这样的一则报道,某校接待一批美国留学生的访问,应美方的要求,该教师的音乐课堂上临时的加入了20名美国小朋友,中、美学生同时学习了用口琴吹奏《雪绒花》这首歌曲。

在能熟练的演奏的基础上,该教师发现,美国留学生在演奏乐曲时强弱有序,乐曲的情感表达细腻,个人的演奏非常的投入,完全陶醉在音乐的旋律中。而中国的学生只是平淡的、机械的演奏该乐曲,个别同学演奏还显得紧张、僵硬,甚至演奏完后有如释重负的表现。这说明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七、培养学生坚定、顽强的毅力

学习乐器不仅能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同时也能培养出学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学习乐器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同学们往往在刚开始时还能坚持住,但随着难度的加深,有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同学都相继退出了乐队,严重地动摇了整个乐队的“军心”,这时我把退出的同学召集在一起,给他们讲“铁杵磨成针”、“滴水穿石”等故事,使同学们树立信心、坚定信念。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有80%的同学又回到了乐队中。现在整个乐队的队员干什么都有一股“钻”劲和“韧”劲、持之以恒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学生文化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器乐教学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教师只有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的进行钻研、创新,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最优的发展。

小学音乐课总结 篇3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爱好多,情趣广泛,艺术感觉才好。只有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的看,注意的听,耐心的体验、观察、感受。兴趣是情感的基础,“情趣情趣”,“情”和“趣”是分不开的,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对它的感情就会越深。兴趣广泛的人感情就是丰富。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少年儿童呢,一次积极热情的感兴趣的练习将比任何机械的、不假思索的重复练习有意义得多。基于这一理念,我想到了在“玩中学”的学习方法,其方法就是在于把学生从强制被动地位中解放出来,努力使学生把对基本技能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对音乐技能的向往和渴求当中。在“玩”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学生不断的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的超越自我,学生就不再感到枯燥和乏味,兴趣就成了最好的老师。

例如,刚开始学习时,学生了解每个“音”在乐器上的位置和基本演奏方法之后,往往迫切地想利用所会的那点方法和技巧来演奏自己所熟悉的旋律,并且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我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演奏《西游记》、《哪吒传奇》、《葫芦娃》等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的主题曲,学生对流行歌曲、所喜爱电视节目的主题曲以及书本上的歌曲都非常愿意进行尝试。每当他们奏出某一句旋律或某首乐曲时,都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一种成功和满足感。因此,把握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万万不可在此时过分的强调演奏技巧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应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不必强求学生去练习枯燥的练习曲;应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放手让学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只要对学生好的表现给予肯定,并加于正确的引导,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兴趣是不歇的动力

西洋乐器,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当我们把乐器分发给同学们时,他们都非常激动,按耐不住地想摆弄乐器,并想尝试地吹奏一下。这时教师往往会告诉同学们不准乱动,由教师来示范、讲解怎样演奏,然后让学生从单音开始练习。教师让学生干什么,学生就得干什么。我认为这样不好,因为这样往往会削弱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不妨先不讲,把乐器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玩弄,去探究,以满足同学们对新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我是这样做的:学生拿到乐器后先让他们自己随意地摆弄一阵后,然后随便的弹奏,这样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尝试会发现音高、音阶等没规律,这样吹奏和那样吹奏不一样,嘴唇的松紧程度不同,气流强弱不同吹出的声音也不同等等。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很多问题,便急于向老师请教,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技巧的培养

由于音乐是技术性很强的艺术,离开了技能、技巧,美丽动人的音响便无从谈起,音乐也就不复存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乐器的技能技巧是极其重要的。对学生演奏技巧的训练主要在于激发学生自己练习的兴趣,换一句话说就是让他们自己渴望自己“玩”得更好,比如:在练习怎样运用气息时,我让学生先练习吹蜡烛、火柴,让同学们每个人吹出的气流能聚成一条线,才能把蜡烛、火柴吹灭,这样既练习了口型又练习了气息,同学们的兴趣也提高了。然后我们再指导怎样吹奏吐音、断音、和连音等等,由浅入深,水到渠成。在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运用中,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相互学习很重要。当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自己先摸索或先学会了某种技巧后,就先让他们展示一下,并介绍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共同提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群体合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企业家们大声疾呼: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是存在很多的弊端的,比如,我们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天生好动,喜欢聚在一起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演奏的基础知识和独奏的基本技能后,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去合奏。

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把旋律乐器,如小号、单簧管、长笛、萨克斯等旋律乐器所吹奏的主旋律吹奏出来,其次,加入第二主旋律或第主三旋律。然后在熟练演奏的基础上加进伴奏乐器圆号、长号、大号等。不过在加伴奏乐器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要逐步的、一件一件的把伴奏乐器加入到旋律中,每加一件乐器音响效果就不同,让同学们自己感受,最后把打击乐器加入到旋律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最初的音响效果,最后再一个乐句、一个乐段的细细进行处理、排练。在这一排练的过程中同学们知道了自己所演奏的乐器该什么时候进入乐曲中;什么时候休止、什么时候是后半拍进入;什么时候前半拍进入;什么时候强;什么时候弱等等。

最终使学生体会到要演奏好一首乐曲,必须是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协力的结果,一个人演奏得再好也不行,因为自己只是乐队中的一小部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的合作精神。

五、情感的培养

在器乐教学上我们不仅要注意学生演奏的技能、技巧是否正确,同时还要注意准确地表达出乐曲的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要努力创设出与所演奏的乐曲相吻合的音乐情境,把自己和学生融入到特定的音乐情景之中。

同时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让学生走进音乐,丰富情感体验,亲自吹奏乐曲,尽可能把自己心中的感悟演奏出来,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当学生演奏得比较熟练的时候,我们再开始合奏,这样学生就能知道怎样运用情感来吹奏乐曲。当我们进行歌曲处理的时候就容易得多了。

六、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学家英格里希说过:“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状态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而我们正是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心理素质健康的学生,因此,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我看过这样的一则报道,某校接待一批美国留学生的访问,应美方的要求,该教师的音乐课堂上临时的加入了20名美国小朋友,中、美学生同时学习了用口琴吹奏《雪绒花》这首歌曲。

在能熟练的演奏的基础上,该教师发现,美国留学生在演奏乐曲时强弱有序,乐曲的情感表达细腻,个人的演奏非常的投入,完全陶醉在音乐的旋律中。而中国的学生只是平淡的、机械的演奏该乐曲,个别同学演奏还显得紧张、僵硬,甚至演奏完后有如释重负的表现。这说明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七、培养学生坚定、顽强的毅力

学习乐器不仅能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同时也能培养出学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学习乐器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同学们往往在刚开始时还能坚持住,但随着难度的加深,有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同学都相继退出了乐队,严重地动摇了整个乐队的“军心”,这时我把退出的同学召集在一起,给他们讲“铁杵磨成针”、“滴水穿石”等故事,使同学们树立信心、坚定信念。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有80%的同学又回到了乐队中。现在整个乐队的队员干什么都有一股“钻”劲和“韧”劲、持之以恒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学生文化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器乐教学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教师只有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的进行钻研、创新,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最优的发展。

小学音乐课总结 篇4

转眼间,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又渡过了忙忙碌碌的一学期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也有一定的不足。这一学期我担任的是三年级的音乐教学,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涵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备教案。《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把学习还给学生”。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中我开设了“小舞台”“教你一招”等小栏目,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表现欲。低年级的孩子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带有幼儿的特征,音乐的兴趣应侧重激发和培养。同时我还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让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但是,有时候学生音乐课上总是乱糟糟的,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肯定是我的评价语言没有用在点子上,过于频繁反而失去了他的威力,我担任6个班的音乐教学,每个班的情况都不一样,没有“备”好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有所改进。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积极参加组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扬长避短,不断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

小学音乐课总结 篇5

本学期我兼任三年级的音乐课,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性格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好动、好玩、好奇和好胜。他们上课时不能一动不动的"安分守己",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一切感到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他们常常会争胜好强不肯落后。这一切都是儿童期性格特征的表现。本学期我在针对小学生性格特征去进行音乐教学上做了一定的工作,并收到了初步成效。现把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针对儿童好动的特点,音乐教学要注意律动性。

儿童天性好动,我在音乐教学中把"动"引导到课堂上来,改变传统的坐着不动上音乐课的单一形式,强调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节奏入手,以语言、动作、舞蹈、表演、音乐游戏等方式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去解释和再现音乐。如我教《卖报歌》这一课时,我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知道这节课的重点是解决新知识音符的认、读、拍、唱、奏,难点是按乐句统一换气并要求用轻松活泼的歌声去演唱。为了解决这些重点和难点,难免因单纯乐理知识教学所带来的枯燥性,我在教学中尽量让所有学生"动"起来,创造一个愉悦轻松、人人参与的课堂气氛。一开始,我就设计了"比看谁模仿动物最形象"这一活动。

二、针对好玩的特点,音乐教学要重视情趣性。

针对小学生好玩的特点,寓音乐教学于各种游戏中。如教《小猫钓鱼》这课,由于内容比较抽象,我便编了小猫钓鱼的故事,并根据这个故事组织学生扮演角色。

三、针对好奇的`特点,音乐教学要提倡探索性。

好奇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门径。音乐教学要不断向学生提供新的刺激,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对未知因素的探索。例如,为了让学生想象哪些动物能形象地比喻七个音?同学们展开想象,自由地探索。同学们是这样想象的:啄木鸟,好医生,飞到树上吃虫子,啄啄啄(dododo),下加一线来唱do,小猫唱歌咪咪咪(mimimi),喜鹊喜鹊比作si……。大家积极地思索,七嘴八舌地讲了许多动物来比喻五线谱线上的音。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歌词,定出节奏并编上曲。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把个人编的儿歌唱出来。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所编的儿歌,使他们知道好的儿歌好在哪里。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儿童的好奇心理,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四、针对好胜特点,音乐教学要突出主动性。

"人的因素第一"学习知识或干好工作也只有发挥人的主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小学音乐教学如何突出主动性?我认为针对儿童好胜特点,发挥他们争胜好强、不甘落后的心理优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具体办法很多,而"竞赛"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以上是本人根据小学生性格特征去进行音乐教学的一点做法和体会,事实上,儿童的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特点在课堂上的反映并不是单一和均等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所要注意的律动性,所要提倡的探索性和所要突出的主动性也必须有所侧重,或相为互补。如教学上采用的方式,同时也跟儿童好奇、好玩、好动的特点有关。

无数的心理学家的调查证明,一个人的音乐能力的急速发展是从六岁开始的。因此,将要度过整个童年时光的小学阶段便是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期之一。作为一个小学音乐教师,如何根据小学生性格特征去研究和改革小学音乐教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我愿与所有音乐教育战线上的同仁一起,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而共同努力。

小学音乐课总结 篇6

时光飞逝,转眼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三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此外,打击乐器的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节奏训练不到位,今后还要进行强化。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之处是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尤其是几个学特长的孩子,总是骄傲,自以为是。本以为学生这样做没有恶意,只是幼稚、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

三、教学目的任务设定

1、依据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在音乐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在唱、动、认、听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与共处,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实施教学的收获

1、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加以德育教育。

这学期学校安排我上三年级这三个班的音乐课,教学中,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我比较多的运用范唱方式开展,通过讲解、描述、图画等方式,以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字,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的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乐”。所以,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用最自然的声音去歌唱,而不是比比谁的声音大,谁喊得响亮。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的发声得到了教好的训练,歌唱质量比之前有了教大好转。

在教唱一首新歌时,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五、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键盘。但不足的是出去听课太少,直接充电学习的机会不多。

本学期,三年级音乐抽测成绩优秀。为几个重要节日排练的节目收到好评。

孩子们喜欢上音乐,我衷心地希望今后在自身不断提高的同时,寻找一种合理的方式、方法解决面临的困难,那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有充足的动力和源泉,成绩得到大步提升。

小学音乐课总结 篇7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一、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三、对于五、六年级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识谱能力,自制力也相对提高,我采用“视唱教学法”,让他们在范唱的过程中体验歌曲的旋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识谱训练,让其在自学的形式下来完成教学,此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乐,热爱艺术。

小学音乐课总结 篇8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根据学校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钢琴音色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篇二:音乐教师的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 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 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

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 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转载于:i、fa、sol、la、si七个音符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展示,彩条谱是把五线谱的五条线变成五种颜色。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学生十分喜欢彩色谱,通过有趣的游戏,轻而易举的认识了各个音符的名字及位置,解决了识谱难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识谱教学成为一年级学生的乐趣。我们将使用彩色谱的实验,并将逐渐推广。

②中高年级先唱歌后识谱的教学尝试,对于中高级的识谱,是难度较大的曲谱,我们摒弃了以往先识谱、后唱歌的学习,大担地实验,对于识谱中跨度大的音符演唱,我们是这样尝试的:部分歌曲采用先识谱、后唱歌,而对于较难的歌则采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教学。通过实验,我们归纳出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让学生分析歌谱、识谱、填词唱歌等过程,使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歌曲的演唱更加准确,达到能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内涵的目的。

第二:先唱歌、后识谱是先让学生欣赏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视同儿戏中解决歌谱中的难点,在学生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

不管是先识谱、后唱歌,还是先唱歌、后识谱,其教学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来完善他们的演唱水平,只是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不同而己。

通过先唱歌、后识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识谱难度,提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效率,既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训。

③小组合作尝试创作的乐趣

从低年级的音乐教学起,我们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展开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从小体验团结、合作的乐趣。

一、二年级的唱游课:通过歌舞表演来表现出歌曲,让学生边唱边发挥想象力,使学生的音乐思维通过歌曲尽量的展现。同时,我们引导喾一采取小组合作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歌曲创编动作,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开发了智力,并使学生体验了合作的乐趣。

中、高年级则通过节奏练习、节奏创作、自编旋律来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多数班级以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学生乐于接受,且提高很快,多数小组以音乐能力强的配以稍差一点的同学,这样搭配进行,使学生乐于参与。尤其是音乐兴趣差一点的同学,他们大多数乐于参与,且提高很快。

(二)、优势互补,在合作中国共产党同进步

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各教开组之间的合作,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只有优化教研组团体,才能优化团体中的每个个体——教师。

我们音乐组与美术组构建了特色小组。

(三)、与时俱进,弹奏音乐教育的新篇章

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鼓励与支持。

1、每次评选优课,每堂课教务主任都耐心指导,反复听评,提出好的见解,让我们精益求精。

2、在课件的制作方面,校领导给我们提供最优越的条件,筹备购置硬件,制作软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