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吃苦文章(精选7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吃苦文章1:吃苦人生
把吃苦当成“吃补”,必须有理想信念支撑。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取得好的业绩的精神动力,是立身做人的精神支柱。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精神振奋不起来,贪图安逸,得过且过,就难以完成任务,更不可能有所作为。信息化条件下无论从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上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员工,要把争取荣誉、扞卫荣誉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自觉在平凡的工作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着眼工作需要,自觉磨砺过硬的意志和作风,尤其要坚定立足现有条件取得更好业绩的决心,自觉把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融入工行的建设事业中,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始终以高效的工作状态。
把吃苦当成“吃补”,必须有本领恐慌意识。本领恐慌实质上就是一种忧患意识。未来的员工必将是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因此,作为人要常怀“本领恐慌”和“知识危机”感,清醒地认识到昨天的能力素质已适应不了今天的需要,今天的能力素质也难以完成明天的任务。在当今信息化建设大潮中,在审视自己能力素质时,应该切实查找差距,找准正确方向,确立奋斗目标,不懈刻苦训练,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努力学习知识、熟练掌握技能、深入研究法规,不断为干好工作做好充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把吃苦当成“吃补”,还要有积极主动作为的姿态。吃苦,是成功必经的过程,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埋头苦干、勤劳苦作。如果不经过苦学、不经过苦练,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要把吃苦当作磨练自己意志的磨刀石,自觉投身于工作中,在磨练中积累精神财富,自觉地找苦吃,并有意识地与苦为伍,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一个勇于吃苦的人,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一往无前,永不退缩。敢吃苦的人先苦后甜,是因为他们能吃苦而不会再吃苦;怕吃苦不吃苦的人,先甜后苦,是因为他们怕吃苦而偏偏难逃吃苦的命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欢乐与痛苦相伴,艰辛与甜美共生。今天的苦涩和艰辛就是明天的辉煌,人要在吃苦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力和品质。
吃苦文章2:你不怕吃苦,生活才不会苦
文/小鱼叔
1
之前带过一个实习生小范,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加上专业对口,领导对她的期望还是挺高的。可实习期结束时,学校第一个辞退的就是她。
平时,小范上午跟着我听课,下午参加学校新人的教学研讨磨课。每周四,所有实习生再各自准备一节公开课,学校领导挨个儿听课评课。只要紧跟学校进度,自己平时肯再下点功夫,到实习期结束,转正肯定没问题。
可小范的问题就出在听个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备个课也不愿多下功夫。该做PPT时,偷懒不做;该查的资料不查,导致知识点领悟不透,每次讲课都磕磕绊绊、效果不好。
经常听到小范在办公室抱怨,工作太累了,又得备课、又得磨课,一节课得试讲好几遍,还有各种杂事,简直要命。偶尔加个班,小范更是找各种理由推脱。最后,别的小伙伴都留了下来,只有小范被辞退了。
无论想入哪一行,都少不了付出时间和精力。一味害怕吃苦,选择抱怨和逃避,被淘汰就是迟早的事。就像小范,看似逃避了工作上的苦,可她的每一次投机取巧,都将限制她的成长。到头来,不仅自己丧失了斗志,还距离人生目标越来越远。
生活的确有苦的时候,可真正的苦,在于不愿意吃苦。只有不怕吃该吃的苦,才可能收获该收的果。
2
在我老家附近,有一对夫妇是出了名的吃苦耐劳。印象中,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他们就骑个三轮车,挨个村落卖蔬菜,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到我家门口时,时间都不超过七点。
我们老家离蔬菜批发市场比较远,来回需要两三个小时,要想批发到新鲜蔬菜,就要早上两三点钟起床往市场赶。
原本以为,蔬菜批发回来直接卖就行了,多简单。后来我才知道,蔬菜批发回来,还要整理成易卖的小捆,把好的差的分开来卖。很多蔬菜容易蔫掉,还需要不断打理才能卖上好价钱。没有一点吃苦精神,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可他们一坚持就是十多年,这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前段时间回老家,正好碰上他们家新店开业,我去捧了场。看到夫妇俩满面笑容,我终于明白了:吃得了生活的苦,才能尝得到生活的甜。那些吃过的苦,后来都变成了生活对他们的馈赠。
3
其实,谁真的愿意吃苦呢?不过是知道每一分苦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或是让我们更强大,或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当然,很多时候也并不是说非要吃多大的苦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当我们还能为自己的人生搏上一搏的时候,就不要让自己过得太安逸。
一个人越是想着如何少吃苦,越是会吃更多生活的苦。
生活向来是公平的,过早为自己选择一条安逸的道路,只会让自己越来越习惯于平庸。如果能在该吃苦的时候选择不畏惧吃苦,生活才会越过越精彩。
请相信,你不怕吃苦,生活才不会苦。
吃苦文章3:吃苦偶拾
文/高立群
与苦瓜的初遇,是个惊艳的印象。童年时候的菜场,气象比起现在要瘠薄很多,于是一旦稍有特别之物,便会分外夺目——那只苦瓜便是,况且那是个响晴红日的清早。它被剖开横陈于艳阳之中,外面是累累丰厚的绿,内里是一团浓郁的红。其实苦瓜的长相就是这样啊——皮是绿的,籽是红的,可那时的我何曾见识过?那只苦瓜像用玉石玛瑙制成的宝物一般,价值连城的感觉。
我惊叫着奔过去,一定要外婆给我买。外婆叹息着说:“这是苦瓜,苦瓜!”说着眉头也皱出一丝苦意。剖开的苦瓜其实是“样品”,但人家新拿出一条,在我看来暗淡很多,非要那只“样品”。外婆拗不过我,只好把这只苦瓜买下来。
然而,当我刚刚满怀热望地把它捧到手上,心就凉了一下:怎么是软的?苦瓜在阳光下璀璨的假相,给了我坚硬的幻想。后来,更别提吃它了,仅一小口,就把我苦出泪来。
这小小失望就此成为我心里深埋不去的细刺。这只苦瓜,像是人生早早给我的一个警示,此后所遇的人或事,果然有幻灭者,如那只苦瓜的幻象和真味之间的距离那么深长,不可通融。
然而失望真的不算什么,甚至幻灭也难以让人真的死心,比它们强韧的东西有很多,如同恋爱是失恋无法阻挡的,馋嘴更是吃坏肚子无法阻挡的。我开始比较多地吃苦瓜是在年轻时独居城西的日子,那时开始自己买菜做饭,买苦瓜,仍是屡屡被它的皮相吸引。平心而论,苦瓜的长相,在蔬菜里算得上漂亮而且独特。苦味要人去尝,总需有特别的引诱。那时我喜欢用西红柿炒苦瓜丝,我经常吃这个菜,且真心觉得挺好吃——其实,苦味就像一种智慧,只需稍稍提点或陪衬,就能变成最奇特的回味。
吃苦文章4:人生哪有不吃苦
文/侯国平
侄子考上了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学费发了愁,因为爹妈都是下岗工人,还有病,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于是,侄子就决定外出打工挣学费。先是跑到了东莞,在一家电子配件厂干流水线,开钻打孔,又脏又累,工资每月五千多,侄子干了不到一星期,工钱也不要,就跑到了郑州,在大街上发传单,活不累,每天只挣50块,还不够吃饭的。又去应聘辅导班老师,这活不太累,但人家说侄子就会照本宣科,不会互动,拒绝录用。无奈就去一家商场应聘了保安,每月只要两千块,除了吃用,攒不了几个学费。
我曾经问过侄子,在东莞干一个月五千多,咋跑了。侄子说,太累太苦了,干不下去。我听后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说什么呢,眼下大学生就业难,有些人就归咎于大学生挑三拣四,怕苦怕累,造成的。其实,这样的指摘理太偏。试想一下,一个学了四年计算机的大学生,毕业后,你叫他到建筑工地搬砖活泥,虽然干一天两三百块,一个月能挣八、九千。如果他们不愿意干,你就大着面孔训斥他们,怕苦怕累,这是歪搅胡缠不论理,不对的。
然而,象侄子这样的贫困大学生,为了完成学业,吃点苦,还是应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自己努力了,别人才会帮助你,吃点苦,未必就是坏事。
学会面对现实,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如果你改变不了现实,就要学会改变自己去适应现实,埋三怨四没有任何用处。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有些人已经把有些岗位和行业打造成了繁衍子孙的根据地,几千个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消息,不断浮出,屡见不鲜。留给穷家子弟上升进步的通道越来越狭小。知识改变命运已经不很靠谱。然而穷苦人家的孩子要想混出个模样来,该经历多少烦恼啊。
我还是给侄子打了个电话,讲了一番人生哪能不吃苦的道理,除非你是富二代,因为我也讲不出别的道理来。
宗教里有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人生就是一片苦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就是对读书的年轻人说的。因为吃了苦还有希望在,读书是可以做事,能做大事,就能成为人上人了。
记得小时候,母亲就常对我说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当干部,挣大钱,以后就不用吃苦受累 了。这话,是母亲用她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得来的人生道理。可惜,赶上了十年动乱,读不成书,当干部也成了梦想,浑浑噩噩几十年,一事无成,穷困潦倒,真是愧对了母亲的殷殷希望。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这也是一碗心灵鸡汤。人生不过百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金钱、自由和个性受到追捧,但吃苦却不大被人提起了。然而人生不如意本十之八九,谁都不会一帆风顺,谁都会吃点苦的。
在一次成功人士的聚会上,著名的汽车大享约翰·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讲起了他的苦难往事。他父母早逝,是他的姐姐帮人洗衣服,当钟点工,辛苦挣钱,才把他养大的。姐姐出嫁后,姐夫把他赶到了舅舅家。舅妈也不喜欢他,每天只让他吃一顿饭,还叫他收拾马圈,剪草坪,干得不好,还要挨骂。他十五岁就外出当学徒,租不起房子,只好躲在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听完后,差点要流泪了,他惊讶的向艾顿,这些事,怎么没听你说过。艾顿笑道,有啥好说的呢?正在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力诉苦的,因为在别人听来,这无益于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是乞讨。
艾顿的一席话,让丘吉尔顿有所悟 ,也改变了他过去对于苦难的认识,他一直认为人们应该热爱苦难,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今他说,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只有一个标准,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苦难当然不好,谁也不愿意吃苦,可当苦难来到你身边,你无法的逃避的时候,那就勇敢的面对,一定要千方百计的战胜苦难,让它成为你的财富。我对侄子这样说。
不要做在苦难中唉声叹气的人,那样做于事无补,对自己伤害更大,即使吃苦,也要微笑面对,那才是正确的选择。
吃苦文章5:能吃亏,能吃苦,方能跟成功说Hello
文/小冉zi
吃亏,积累的是人脉,吃苦,积累的是能力。只有人脉与能力成为亲家,成功才显得理所当然,才让人心服口服,这样的成功简直是锦上添花。
可惜很多人既不能吃苦,又不能吃亏,还幻想成功。
无论你天马行空的道理讲了好多,也要适当的付诸实践,不然没有实践衬托的话语,就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吃亏不是软弱,不是傻傻的等待,而是积极努力的争取自己应得的,扩大人民币蛋糕,不计较芝麻小事,对朋友对同事对社会有吃亏的资本。
吃苦不是没长眼睛没用心的重复,而是用心做事,做好分内事。
我姑姑就是能吃苦但不太能吃亏的人,她不仅对他人舍不得,也对自己舍不得。她一个人长年累月的在CQ建筑行业打杂。有次五一我和姐姐去看她时,她工地上的同事都调侃我们说:“妹儿,你姑姑真省钱,早上连一碗面条都舍不得,肉更了,早上就吃两个馒头就管一上午,你看,她现在瘦得像一个猴一样。”姑姑只在一旁咯吱咯吱傻傻的笑,她说:“我们这些人挣钱又不容易,不省钱,钱从哪里钻出来呀!又不像你老汉那样有个手艺。”我作为侄女,除了心疼,还有就是替她瞎无奈。她在我们这一大家人中是节约出名了的。我有时就想不清楚,都五十好几的人了,为什么还要那样拼?拼的这些赚的这些就仅仅是为了儿子的话,那样自己这辈子就活得太不值了。
她辛苦的挣钱,努力的节约,都是为了孩子有个更美好的家,可是孩子听是听话,就是太没有了自我,我不知道哥哥能不能吃亏,但是哥哥不能吃苦我是知道的。很多年前,他辍学了,那时找工作应该是很好找的,可是他一直就寻求轻松安稳,就一直在电子厂里面将就,我爸爸作为他的幺舅,看不下去了,就喊他跟他一路去学做砖,成为一名砖将,这样找钱更快点,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他是没有去,又过了好多年,听说他跟着别人搞粉水,但是又不到两个月,他有做回了老本行。每个月拿着两三千块钱的工资,还能踏实安稳心安理得的看着年迈依旧为他劳累的母亲在建筑工地上给别人扯钉子,我就不知道他是在怎么想的。
以前,别人说他,我还想替他辩驳,因为确实姑姑他们没有给他好的物质环境,但是他出来混那么多年了,工作依然是电子厂重复流水线上的工作,我就有点看不惯了。人都三十好几了,媳妇都还没有着落,房子也才刚买两年还没有装修,一年挣的钱还没有***妈一个人多(这里说明一下,姑爷已经不在了)。对于哥哥,我真的是有点无奈加上气氛,无奈的是我根本不能影响改变他,我也没有能力给他找一份更有后劲做头的工作,我无法改变他的现实;气愤的是他是怎样能够忍受他人的白眼,看惯了白眼依旧没有努力换向的想法,气愤的是他怎么能看着年迈的母亲还在为他辛苦吃劳而不心疼,而不一股做气,拿出一股男子汉的气概,创业或者改头换面的找一份能看见未来的工作,扬自己的士气,长自己的脸。
姑姑一开始就秉承传统小农理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特别的对自己吝啬,把自己节约出来的东西都统统留给儿子,殊不知让孩子养成了拈轻怕重的性格,而日后,自己老了,该孩子出力时,孩子还是害羞的不敢见生人,不敢大胆的闯荡,最后找了个一日重一日的流水线工作。
对于哥哥,你能说他不挣家吗?不能,他也没把挣的钱拿出去乱花,也没有染上什么恶习,只是挣的少而已,少到自己省着花之后还是所剩无几。
吃苦文章6:吃苦,是一种资本
文/小浪
没有经历饥饿的历史,你便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不知道哪些被太阳晒黑了皮肤的耕种者的可敬,当然更无从感觉饿得头昏眼花或者伸手乞讨的可悲和可怕;终日打着饱嗝的人,除了需要一两根牙签剔剔牙齿,爱心和同情心对他们来说都是多余的东西。
没有受过寒流的抽打,你的血液里、你的骨髓中不能孕育生长出抗争的细胞,你必然是非脆弱,容易发抖,容易胆寒,周身缺少足够的热流和火焰,靠什么温暖爱人冻僵的脸庞和手指?
没有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听不到风凉话,看不到冷脸,过多的奉承让你长出发育不全的性格。突然某一天,你背靠的大树倒了,你开始失宠,在坑坑洼洼的路上,你绝对不如别人那样行走自如。
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吃苦,可以让人的生命力更加强健。这个道理,我深有体会。
小时候,我家贫,家里四壁萧然,唯独一台收音机和几本破旧的书籍,而我,却以此为乐,发奋读书,在博大的书海里遨游,如同和一位位可亲可敬的着名学者交流,读书增长了我的才智,锻炼了我的学识。
我家在农村,种田和种蔬菜是我必须做的农事。我小小的肩膀,瘦弱的身体,每天清晨挑着一担重重的水去浇菜,冬日清晨的风寒冷刺骨,池塘里的冷水给我的脚刺骨的寒。肩膀红肿疼痛,每走一节山坡就累弯了腰。每逢农忙时节,顶着烈日,饱受狂风暴雨的洗礼,或割稻,或挑草,或搬运,我总觉得很苦很累。那时候,我总是埋怨父母对我的不公平,小小年纪就要我承担家庭的责任,可现在想来,那种锻炼使我具备了坚强的性格和毅力,使我有一副健康的身体,练就了一副坚持不懈的好性格,我还真的应该感谢父母为我提供了这样的劳动机会。
正因为有勤奋劳作的个性,我也便在我生病时勤练电脑,从对电脑一无所知到快速操作,能熟悉电脑打字编辑并在网络上遨游,这些都是勤奋苦练得到的。很多因为程序复杂、工艺技法多,别人看了都头晕的事在我看来轻而易举,比如一副剪图《清明上河图》,一个立体的闹市场景,要别人做,别人马上会溜之大吉,而我却喜上眉梢,因为一刀一笔慢慢雕刻已经成为我的最爱,可以以苦作乐,更可以经过不断努力锻炼收获成功的喜悦。
看世界上很多伟人,都是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才成功并为后人歌颂。观街上那些油光粉面,纸醉金迷,滚滚红尘中一塌而不思进取,最后一无所成,我笑了,我觉得吃苦真的是成长的养分,我知道勤劳俭朴真的价值无穷。
吃苦文章7:妈妈的“苦”味
文/宗欣
看到网络流传“穷人吃‘苦'(野菜)在家,富人吃‘苦'在酒店”的调侃,我不禁想起妈妈的消暑系列苦菜。多年在外求学打拼,平时想吃口妈妈做的家常菜本就是种奢望,更别说酷夏妊娠吃啥吐啥的时候了。
妈妈常说:“苦尽甘来方知珍惜。”平日里妈妈爱做苦菜,更爱吃苦菜。我们家饭桌上常见的苦菜有“吕蒿”,这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野菜。说起“吕蒿”大家或许不太熟悉,它的学名叫什么我也不清楚,只是老辈人都这么叫它,我也就这么叫了。不过现在根据它的长相比对,好像是“蒲公英”,倘若真是蒲公英那可是大名鼎鼎呀。从春到秋,你都可以在田间地头找到它的身影。据说此菜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还有显着的催乳作用,国家卫生部曾将其列入药食两用的品种。它可以洗净沥干蘸酱生吃,虽略有苦味,但味鲜清香且爽口。若将洗净的“吕蒿”用沸水焯一下,捞出用冷水冲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凉拌,更是道独特的“妈妈牌”风味小吃,妈妈还可根据我们的喜好做出口味各异的蒸菜。
搬进城市里后,“吕蒿”菜就吃得少了,不过偶尔遇见有小贩卖,妈妈会多买些储存于冰箱。除了“吕蒿”,苦瓜也是我们家餐桌上的主打菜。苦瓜是人人皆知的最常见的苦味菜,新鲜翠绿的外表,单看卖相就足以让人食欲大增,垂涎三尺。苦瓜营养成分丰富,是瓜类蔬菜中含维生素C最高的一种,在蔬菜中仅次于辣椒。在医药上有增进食欲、明目、助消化、清凉解毒、利尿和治疗糖尿病等疗效。
苦瓜虽苦,但从不会将自己的苦转嫁于人,与其它配菜一同烹饪,各自都能保留原本的味道,这也是苦瓜博得“菜中君子”美誉的原因之一。妈妈擅长清炒苦瓜、苦瓜煎蛋、苦瓜炒肉丝、凉拌苦瓜等,尤其是妈妈的凉拌苦瓜最让我怀念。开水略焯后的翠绿,再配上蒜泥、麻酱、食盐、鸡精,其色、香、味俱全,尽取苦瓜消暑之效。炎炎烈日下,桌上摆上一碟凉拌苦瓜,仅那一抹翠意便足以扫去酷热,食欲大振。也曾效仿妈妈的做法自己做过,可就是找不回妈妈做的味道。
芥菜不但是一种平民化的苦味,更是一种神奇的、具有极强的抗癌功效的蔬菜。细品芥菜,苦味过后是一种独特的甘甜。因此,每年从春至夏,芥菜也是我们家餐桌的常见菜。芥菜适合做汤,包饺子,做蒸包,原料便宜,做法简单。几个鸡蛋,一把粉丝或少许肉馅,就能包成肚大皮薄的水饺或蒸包;几片生姜,几粒葱花,便做出消暑佳品芥菜汤。
“吕蒿”菜凉拌,苦瓜炒肉,配以苦中带甜的芥菜汤,辅以妈妈的巧手,堪称妈妈系列的美味消暑菜肴了。不但暑热尽消,还健康养身。古人曾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嚼得菜根,百事可为”。菜根大抵是苦的,古人微言大义,为我们阐述了一篇精彩的“苦”文化。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必然要经受“苦”之考验。恰如酷夏吃苦味菜一样,初入口时也许会感觉苦涩,待到回味细品时,却让人体会到它的甘甜。
喜欢妈妈的家常“苦”味。其实苦味不应该只是在夏天与我们相伴,更应该贯穿于我们的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