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月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九月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九月的散文1:品读九月

文/刘春利

九月如歌,教师是动人的旋律;九月如诗,教师是永恒的主题;九月如画,教师是最美的风景

……

白色的粉尘坠落在教师的发间,也刻画着他们清白的品性;黝黑的黑板反射着窗外的阳光,也铭记着教师挥洒青春的痕迹;沉默的讲台留下了教师奋斗的足迹,也矗立起他们人生的海拔。

你们用无私的奉献建设着祖国的教育大厦,用心灵的火焰照亮学生的希望,用青春的经纬编织着蓝色的憧憬,用生命的歌声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你们怎不站在共和国的殿堂上,戴上光荣的彩色花环,听世界为你们奏响一曲饱含深情的嘹亮赞歌呢?

你们是真正的雕塑家,在塑造别人的同时,也将优美线条刻入生命的轨迹之中,给自己的背影留下最完美的造型。雕塑家用刀锤凿出来的是一尊尊塑像,可你们用心雕塑着的却是一个个生命的灵魂!你们是真正的诗人,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你们都把它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诗人用缕缕柔情书写着人世间最美的诗篇,你们却用丝丝心血默默地谱写着教书育人的巨着!

是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心血催开学生知识之花的同时,也浇灌出自己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抽丝剥茧是蚕的追求和价值,燃烧是蜡炬明亮的生命过程,谁能否认燃烧之后的灰烬是另一种形式的光芒四射呢?

记得曾读过宗璞的《弦上的梦》,其中有一段文字写到大提琴教师慕容乐捃:她终生与大提琴为伴。多少年来,她只要一拿起琴弓,自己就化作了大提琴的一部分,和琴一起发着声音,抒发着乐曲的各种感情。对于教师来说,每一节课都是一段与学生生命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室这特殊的空间里,思想与思想撞击的火花,情感与情感汇流的潮水,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都能逶迤出一道道生命亮丽的风景线,时间在这里凝滞、永恒。

诚然,教师也是平凡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要以圣贤视之。但是,这种平凡不是索然寡味的平淡,更不是碌碌无为的平庸,平凡中的崇高,有时更难以做到。当他们教会学生飞翔的时候,自己也获得更广阔的翱翔空间。他们清贫但不寒酸,他们清高但不高傲,他们清澈但不肤浅。他们平凡的生活,却用自己的心灵歌唱,用无怨无悔的付出实践着不变的诺言。

教师——一个历史一样厚重的名字,一个天空一样崇高的名字,一个秋水一样澄澈的名字,一个硕果一样香甜的名字,一个夜不能寐的名字,一个和蚕一样憨厚的名字,一个和烛一样清瘦的名字,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欢笑和泪水,拍打着九月的肩膀。

品读九月,我们沐浴着温暖的春光,感受着坚定的信念与理想。九月是人性中最精美的光辉,把心灵的天空照耀得透明坦荡;九月是精神王国里最滚烫的呼喊,将蒙昧的烟雾驱赶得无处遁藏;九月是田间最饱满强壮的种子,播洒期待的目光与丰收的希望。

品读九月,我的耳畔传来阵阵清脆的呼唤——“亲爱的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谁的称呼如此深情?谁的祝福如此真挚?谁的笑容如此绽放?九月,打开激情的胸怀,打开心灵的窗户,鼓励着最为鲜活的铺展与释放。这样的铺展无边无际,这样的释放经久不息。如同九月的上空银亮的云朵昼夜飘荡,如同九月的原野健壮的庄稼吐着清香。

品读九月,我想告诉千千万万的人民教师,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可以忘记,唯有你们,留给世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愿你们挥舞着有力的胳膊,扬起理想,唤起希望,留住激情,向更丰稔的收获跨越,为灿烂的明天点亮五彩缤纷的中国梦!

关于九月的散文2:青皮核桃

文/爱上诗歌恋上你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距离核桃成熟还有一段时间,就开始有商贩们上门要收购了。家里种了四亩核桃,今年果实挂满枝头,着实喜人。父母乐颠颠地带上蛇皮袋子,开着电动三轮去核桃园采摘,本来要采摘60袋子,谁料,天公不作美。十袋青皮核桃刚装好,大雨瓢泼而下,把他们浑身浇了个透。想着满树繁茂的青皮核桃在风雨中摇曳,许多的往事也在此时清晰起来。  

家里没有种植核桃树前,母亲会到邻居家“打工”——清理核桃的青皮。邻家的“上门女婿”军仔是个很能干的后生,他从外地收购回来几卡车半熟的青皮核桃,把它们浸泡在盛满了药水的池子里,让这些核桃的青皮尽早腐坏脱离;要想剥离干净,自然需要人手,于是母亲和几位在家的婶子大娘被“招聘”去了——劳动报酬当然少不了。

从浸过药水的池子里把核桃捞出来,趁着湿润,母亲和婶子大娘们戴上塑胶手套,用自制的小刀片将核桃发黑的外皮剥掉,并将残存的皮肉清理干净,直到完全露出鲜亮的木质外壳来,再放置阳光下晒晾。不知道这些去了青皮的核桃为什么受城里人的喜爱,反正自己没有品出什么好吃的味道。  

那次母亲带回几个有些变形的去了青皮的核桃,让我尝尝味道。起先看到的是母亲的双手,已经被药水和核桃腐烂的青皮给浸成了黑褐色,接近指尖的地方颜色根深。虽然她在去青皮时戴着胶皮手套,但还是阻止不了长期的“浸入式”污染;如果仔细嗅嗅,那种气味还是相当的刺鼻。当时的第一直觉就是,这样下去,肯定有些毒素会顺着双手进入身体,而看不见的“毒”也会浸入核桃内部吗?  

母亲倒是没有理会的我的“疑惑”,轻轻夹起一个核桃,稍微用力一捏,核桃就分开了。我和母亲一道将核桃肉分离出来,将覆盖的那层微黄的淡膜扯掉,继而白嫩的果肉便显现而出。整个核桃刚从药水中被取出不久,不显干燥,从外到内一副“温润”的模样。当核桃肉放入口中之时,起初是脆脆的,嫩嫩的,完全没有先前核桃的滑爽的油香,而是略微的涩苦溢满唇舌之间。  

不知道城里人为何如此喜欢过早地尝鲜,或许他们总是对新鲜的食物乐此不疲,永远期待吧?也可能从尝过青皮核桃开始,母亲便盘算着在自家地里种上几亩核桃树。得知她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只有表示支持。家里地多劳力少,核桃树好管理,每年不愁“销售渠道”,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四亩菜地被重新修整,找亲戚联系好脆皮核桃的苗木,父母就动手种植了。一千多株核桃树经过他们的辛勤“打理”:施肥、浇水、灭虫……居然都存活下来了。第二年,就有几棵小树上挂了青果。母亲毅然地将那些可怜的小果子给摘下扔掉,她说,这些小核桃长不成样子不说,还会破坏树的养分……一副专家的口吻——母亲与土地,与庄稼,与树木打了多年“交道”,加上她能够谦虚向别人请教,有些常识自然比我们精通。到了次年,核桃树上零星挂了一些果子,母亲等着这些核桃青皮即将脱落之时,把它们采摘下来,放到院子里晾晒……不满的一筐子核桃,被母亲放到了阁楼上。那年冬天,到家里玩耍的亲朋好友都品尝到了久违的核桃味——浓郁而不油腻的鲜美味道!不知道母亲为什么对核桃的小小“丰收”搞得如此“隆重”,或许是出于长久以来对土地万物的敬畏与感恩之心吧!

第三年,这些核桃树结出了更多的果实,趁着青皮核桃热卖,母亲以一元一斤的价格卖给了来地头的收购商。望着几塑料袋的青皮核桃被装上大卡车,手里握着千元的母亲欲言又止,布满沧桑的脸上没有露出丝毫微笑。  

原本希望这些核桃树一年会被一年挂得果实多,这样才不算辜负辛劳后的渴盼。谁料第四年的暮春,一场意外的霜冻,将四亩地的满树核桃花和枝头的新芽全部“拉黑”,好多新枝也在这场霜冻中“夭折”了……母亲依然显得很淡然,本着“靠天吃饭”认同,她的语气里很是免不了些许的无奈,以及对这些核桃树的怜爱。  

面对霜冻中冻坏的核桃树枝,父母逐一修剪清理。有十几棵的主枝需要截开,重新嫁接,母亲带上工具,亲自上阵,从邻居学来的技术在这里得到施展。她心思细腻,手法严谨,又那样小心翼翼,唯恐伤着了树皮,像是对待生了重病需要手术的孩子……  

去年七月回家一趟,在核桃园见到忙碌的母亲。她的身影掩映在枝繁叶茂的核桃树间。枝头硕果累累,好多都顺着树枝垂到了地下,一颗颗翠绿的青皮核桃像调皮的孩子在随风舞动。母亲告诉我,经她嫁接的核桃芽子全部成活了,而今年挂的果子特别多,以后这个园子就小成规模啦!

从母亲欣慰的语气和宽厚的笑容里,再次感受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从母亲决定种植核桃树开始,就已经知道要经历“风雨”,接受意外的挑战,而坚守希望,努力改变“颓势”,定将收获勃勃的生机。质朴的母亲用实际行动,在书写一个真理:真心付出的土地,总不会辜负您辛劳的汗水。  

当满园的青皮核桃和父母一起被大雨淋湿,父母嘻嘻哈哈地赶回了家里。内心没有丝毫抱怨,母亲还乐观地说,今年难得遇到一场好雨,就当在核桃园里祈雨了吧……

作者:赵小强

电联:15110464394

赵小强,笔名盛强、为爱而歌,太原富士康厂部记者站工作。90年代开始在《山西日报。农村版》《运城日报》《读者指南》《中国教育报》《女友》《山西工人报》《中国工会》等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百余篇,“今日头条”“百家号”等自媒体撰稿人。

关于九月的散文3:那年雪来早

文/邢台史雪坤

那年,一进九月,便下了一场稀世罕见的大雪。正赶上母亲瘫痪在床,天突一下变得这么冷,娘就有点儿受不了了,就赶紧把煤火炉点着了。那个年代,没空调没电暖,也没电褥子,唯一取暖的工具就是煤火炉,那时的煤火炉都是用砖和泥垒成的。火旺了,屋里煤味儿太浓,把人呛得不行,火蔫儿了,屋里有点儿冷。母亲鞧在被窝里,身子哆哆嗦嗦,见母亲冻成那样真是不忍心,那可咋办?哥蹙着眉头,搓着手,在屋内踱来踱去,束手无策。见哥那样,我就有点儿来气:“哥、不走来走去,坐下想办法不行啊?怕脑子冻住了呀?。”哥瞪了我一眼:“你倒好,不想办法,还光知道说风凉话。”我看哥冲我眼珠红红的模样,赶紧避开了。

这时候,当村的二姐进门来了。说天一下变这么冷,母亲肯定受不了的,我的邻居病情像母亲一样,人家垒了一个取暖的土炕,用柴和一烧整个炕就热了起来,被窝暖和了,屋里也有了温度。我一听这是个好办法,到屋里我和姐跟哥这么一说,哥不但没停下行踱的步伐,反而踱得更欢,还扯开了嗓门:“都傻了不是?这么大的雪封着地,到哪儿去弄垒炕的材料,譬如:土、砖、什么的。”倒也是不假,这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人行走倒能,可车就没办法了,其实,土好弄,到处都是,可砖就不一样了,家里没有,只有到砖窑厂去拉。那时候,我们附近只有一个砖窑厂,离我们村至少有15华里,就是能去拉,未必就能拉回来,一般砖窑厂到这个季节都不会有砖了,只有春季和夏季有,而春季最多,这个季节雨水少,空气干燥,砖坯又容易晾晒。就是春季砖多也多不到哪儿去,在当时那个年代,人生活毕竟不太殷实,一般人们修房盖屋只是房屋的基础用几层砖,到上边儿都是用泥垛起来的土墙。其实,别看是土墙,看着不雅观,倒住起来冬暖夏凉。哥又说了,别看到处是土,土也不好弄,大雪封地,土跟石头般地僵硬,恐怕弄不动。二姐说了一个办法,咱就在院中取土,烧一大锅开水,往冻僵的土上浇,等浇开了,不就能用了。这倒是个好办法,那就差砖了。我踏着厚厚的积雪到村外通往砖窑厂去的路看了看,确实没办法,一尺多厚的积雪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路面,一动不动。心说,你倒是融化啊!可哪能呢?零下十几度,它们根本无法融身。回到家里,二姐见都没办法,就说:“我回去下,问问人家邻居的砖在哪儿搞来的。”

半晌的功夫,二姐回来了。说:“人家大雪前把喂养的猪卖掉了,把院中闲置的猪圈拆掉了,垒炕用的砖就有了。”我一听高兴了,忙说:“那咱垒炕的砖也不用愁了,干脆把我居住那院的猪圈拆掉不就成了?”哥说:“能行吗?你那猪圈里还养着猪呢!”“无所谓的,”我说,“满共就三头猪,用绳索拴住不也一样。咱火烧眉毛顾眼前呗!”二姐说:“那妥吗?咱农户家,平时没啥收入,这一家人一年到头就指望着卖猪过年呢!万一让猪挣脱掉绳索跑丢了,这年可咋过?”二姐说的不是没道理,当时我居住的那所宅院没有院墙,空旷的院中只有一个猪圈。要是把猪圈拆了,用绳索把猪捆上喂养,万一不留神,猪还真能逃脱掉。那可咋办呢?一下便没了办法。

哥说:“咱先拆了东墙补西墙吧!把院里的影壁墙拆掉,不就有砖了?”“那可万万舍不得,”二姐瞪着眼说,“再有一个月你就要结婚了,好好的影壁墙说拆就拆,说什么也不能同意。”

第二天一大早,当我来到母亲和哥居住的这个宅院时,发现完好的影壁墙已被哥拆掉了。既然拆了,说什么也枉然。砖有了,就差土了,我们烧了一锅开水,按照二姐说的,在院中清理出一片儿裸土的地面来,开始往上面浇开水,一次次地浇。一开始,有开水跟冻土撞击发出的嗤嗤啦啦的响声,再后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只有腾腾升起的热气,再后来冻土就完全被开水征服了。要垒土炕了,我试探着问:“哥、你垒过土炕吗?要是垒不好了,炕不但不热,柴草燃烧的烟雾还不能顺着烟道排到屋外去。”“一个破土炕,有啥垒。”哥胸有成竹地说。我和泥,哥都垒。这个一米半宽两米见长完全用泥和砖垒起来的土炕,不到一天的时间竟垒好了。哥不会瓦工,还别说,垒的还够平直,就是有一样,等垒完用柴草试烧的时候,问题出来了——燃烧柴草的烟雾根本不能顺着烟道排到屋外去,全部缠绕在屋里,并且柴草燃烧的火苗也不够旺。旁边床上躺着的母亲呛得够呛,我赶紧说:“哥、赶紧把火弄灭吧,你瞅把母亲呛得。”其实,也把我和哥呛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哥说:“没办法了,我去找个师傅来。”没一会儿,哥把村里一个论辈分叫表叔的领来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表叔是我们村垒土炕的专家,可是,别看表叔那么能,长得也不赖,高高的个子,白白的皮肤,到头来却没讨上一个媳妇。听老人们说,表叔没掏上媳妇,要怪就怪表叔的娘。表叔的娘一辈子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根着她去山西逃荒的时候,三个窝窝头,把大儿子换给了人家,卧病在家的表叔爹知道后,一下气死了。表叔娘见没了依靠,就领着几岁的表叔在外面到处流荡,流荡几年后,她领着表叔回来了。听说,她在外面跟一个女人争男人,干不过人家,还叫那个女人把她的左手小拇指咬掉了半截。回来后,家中一贫如此,房屋也倒塌了,就住在村里的破家庙里,吃的也靠邻居们接济,她实在吃不了这份苦,一狠心,背着表叔,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偷偷跑掉了,这一跑就再也没有音讯了。剩下表叔一个人,东家吃一顿西家吃一顿。后来,表叔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跟村里一个比他大二十几岁的寡妇姘居了,姘居多年,他们无儿无女,有说是表叔的事,还有人说那寡妇是两性人(又男又女的意思)。没过几年,那寡妇染上风寒便死去了。又一年,我们这里发了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水,大水过后,这里的房屋全部倒塌掉了,表叔一气之下,就走了,这一走就几十年,可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那年,表叔回来了,他是提着一个大包进村的。有人说,表叔在外面挣了钱回来的。没多久,表叔就把那片儿闲置多年空宅儿,盖起了房子,还在房里垒了一个土炕,表叔说:“自己岁数大了,有了土炕这个玩意儿,过冬就不用挨冻了。”说的不假,一到有冬来临时,那些怕冷的乡邻便会跑到表叔的家里,坐在炕边儿享受着温暖。表叔看着他们惬意的神色,便有些显摆:“我这垒土炕的手艺可是从外面学来的,可以这么说,目前为止,咱们村连一家有土炕的都没有,往大里说,别人也不会垒。”表叔说的没错,确实没有,可后来有几家仿着表叔家的土炕去仿造,可都没有热的效果,无奈,只好好酒好菜地把表叔请到家里招待一番,然后听从表叔的指挥。说实在话,我家用表叔,根本不用好酒好菜,只要一句话,表叔就到,这是表叔以前的承诺。有回,表叔闹高血压摔倒了,是哥把他送进了医院,还守着他把病治好。回来后,表叔拉着哥的手落着泪说:“孩子、你表叔老了,也没什么能给你帮得上忙的,啥时候家里垒土炕时,只要一句话,我准到。”

哥把表叔领来了。表叔看了看土炕,问题出来了,笑着说:“是炕里各个过洞(注:过洞是土炕上表层过烟火的通道)的问题,经表叔稍微的改动后,哥又把柴草点着了,这回烟一下不见了,火还着的很旺。等把潮湿的土炕烧干燥后,便把母亲抬到了上面。

母亲笑着说:“有了这个暖暖和和的土炕,你就是雪来的再早再大,我也不用怕了。”母亲真的不用怕了,这个土炕确实很暖和,就像春来了一般。

关于九月的散文4:九月九日忆兄弟

文/隆如

三国时代的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名重阳。

于是,秋月微盈的重阳之夜,月光洒在山坳的竹林间,洒在山巅的松涛上,一切是那样的柔和而又恬静,秋蛩声声,更添了一层薄凉的况味。

夜深,窗外一株桂花树,满枝桠拢不住的芬芳。又是一年重阳,我在兄弟情深里陶醉着,感慨着。虽说只是一封书信,但并不妨碍我去遐想,那样一个好友相聚的夜晚,我看到了朋友间真挚的情义,以及兄弟们难得的际会。

王维曾在九月九日写下了思亲的千古绝唱,于是重阳被赋予了纯真的内涵,年年岁岁,兄弟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在这个日子里凝集、升华。今又重阳,清秋光景,想起了许多的好兄弟,好朋友。往事历历,虽说天各一方,但是我坚信曾经的情义不老,那些岁月,那些日子,在岁月深处久久贮藏。

堂哥家的儿子,只比我小一岁,我们一起上学,一起长大,虽是叔侄,却像兄弟。我们一起看小人书,一起背诵课文、默写词语,有时他赖在我家吃饭,有时我赖在他家睡觉,可以说形影不离,片刻不分。后来他去南京上大学,我在苏州灵岩山,虽然人生轨迹不在一条线上了,但偶尔还有书信来往。现在他留在南京工作,年初在南京买了房子,也许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就是见面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许不再相同,但是儿时的友谊,和一个人的故乡一样,是终生不忘的。

张姓同学,活泼开朗的一个人,从小也是健康挺拔,不想得了白血病,年前竟抛下父母妻儿,撒手而去。在他生病期间,我去探望,好好的一个人瘦得皮包骨头。化疗使他痛不欲生,可是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同学,他还是笑了,那微微的笑容,像一朵萎谢前夕的花,苍白而又无力,却有种释然,有种解脱,让我永世不忘。我想,人在生死面前,最终是镇定的,因为他相信他来过,他拥有过,相信他是富有的。

这个重阳,他一定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注视着我们,注视着他的父母双亲,注视着他年幼的儿子,也一遍又一遍重温着我们昔日的友情。我想起了他,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延续,至少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幸福的,都应该无憾。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我的这些兄弟呀,今生今世茫茫人海中你我相逢,那些曾经的点滴,在我的心里生了根,就像一蓬繁茂的常春藤,时时给我以绿色,给我以弥足珍贵的爱的希望。

关于九月的散文5:九月的记忆

文/李绍洪

金色的九月,丹桂飘香,田野金黄,在这丰收的季节。伴随教师节的来临,又勾起了我对恩师的记忆。学生时代,教过我的老师很多,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都已淡出了我的记忆,可是教我小学的李方应老师,他那高尚的师德,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梦想的追求,刻苦好学,不耻下问,严谨治学,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循循善诱的作风,使我在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受益难忘。

记得是在1964年9月,他初中刚毕业,因特殊年代,未能继续上学。那时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们上学都要到路途遥远的邻村去,他就主动请求村里办学校,得到了允许后,便在自家的的堂屋,用自家的木板搭起桌凳,办起了第一个耕读班,这也是村里的首所学校,他也成了一名光荣的民办教师。因我和他是邻居,也成了他的学生。从此,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献身山区教育,追逐教育梦想,成了他终身奋斗的事业!

初中毕业的他,自觉知识太贫乏。在工作中,他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负家长的重托,只有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掌握好的教学方法。为了这个目标,他借来相关的业务书籍,开始自学,挑灯夜战,不懂就问,不懂就钻,实在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放学以后,跑到十几里外的公社完小向行家请教,向能手学习,常常是空着肚子打着火把赶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刻苦自学专研,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所教班级成绩逐步上升,深受家长和学校领导好评。

1969年9月,兴隆村修建了第一所木房学校。他就把耕读班从家里搬到了新建的学校,桌凳依然是用自家的木板搭建。因当时刚建好未装,在教室内上课,到了冬天,天气寒冷,学生缺席大。为了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他白天上课,放学后就把本生产队的旧晒席搬来装修教室,自家的用完了,就到其它生产队去找。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战,学生有了一间能够避风的教室。教室装好了,缺课的学生又返校学习了,到了数九寒冬,天寒地冻,每当看到一个个穿得破烂的学生冻得发抖时,他就把家中的干柴搬来,下课给学生烧火烤。

我小时候家里太穷,弟兄姊妹多,穿得太单薄,冬天还打赤脚,脚上冻起了冻疮、裂口,他就把自家兄弟的旧衣旧鞋袜拿给我穿,还叫他的妻子给我缝过几双新布鞋,真是师恩难忘呀!夏天炎热时,他就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打了一个简易的泥巴灶,把自家的锅搬来给学生烧开水喝,学校附近没医院,他利用自己一个月仅几元微薄的工资,到乡卫生院给学生备一些治头痛肚子痛的药品。

学校新建无操场,学生没有活动场地,他就带领着他的弟侄们在皎洁的月光下挖操场,每天都要挖到深夜才回家休息。经过一个月的苦战,一个两百多平方米的操场就挖好,从此,学生下课就有了活动场所。

兴隆学校地处河边,河上无桥,每当春夏涨水季节,学生上学不得过河,他就把学生一个个背过河去,三十多年里,未出现过大小安全事故。却因长期被冰凉冷水浸泡,他双脚落下了风湿的病疾。

兴隆村偏僻边远,交通闭塞,文化经济落后,有部分学生家庭缴不起书学费,为了不让学生辍学,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学生捐赠书学费达两千多元。

他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放弃家里的一切,曾多次遭到家人的埋怨,他只是一笑了之。他常说:“我想,谁心中有梦想,谁就有无穷的力量,教育好农家后代,改变山区教育落后现状,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就是我执着的追求目标,做一个人民教师,就是我一生的梦想。为了这,他曾多少次披星戴月走访学生家庭,到学困生家中补课,送去春天般的温暖和慈母般的爱。”

他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劳动必有丰硕果实,每年的金色九月,定是收获的季节。他历年来所教的学科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所任毕业班升入重点中学人数位全乡之冠。1994年所教毕业班成绩获当时黔江县第一名,曾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学校表彰奖励。

每年的九月,退休的他都要到工作过的学校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关心学校的发展变化,给学校提合理化的建议。他常说: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当教师,再回到兴隆村小任教。

关于九月的散文6:走进九月,走近了秋

文/旭姗166

走进九月,走近了秋。

她脚步轻盈小心翼翼,不知何时在哪儿褪下了夏衣,感觉夏一直在延续,延续着蝶舞花间,延续着蝉鸣葱郁,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她,这时她已完全出落成最美的秋。

小院里,不知从哪“搬移“来的各类植物,造型美观,品种繁多,四季常青,让人感觉不到秋的萧瑟。每每推窗远眺,满目苍翠,令人神清气爽。今天,从早上开始,天空就一直是愁云密布,象是预谋或是酝酿着一场意外惊喜。果然,刚过了中午,一阵喧哗打破了静寂,雨幕拉开,准有好戏。雨,在无风的空中垂直落下,从窗口望去,浓郁的绿雾映衬下,那是一幕闪着珠光的雨帘。它细碎如织,不象夏季里的雷电交加,狂风暴雨,所以也显得婉约如诗。当地面上有沽沽流水的时候,明显感觉由脚下升起的凉意,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凉,秋意浓了。

雨,落在瓦砾上树叶上遮阳棚上地板砖上,无不碎玉飞溅滴答作响,自顾自地演奏秋雨浑厚的交响曲。喜欢这样静听雨声,任思绪象鸟儿划过雨空,驰骋秋的原野。

秋如诗,字字珠肌粒粒饱满,堆砌成抑扬顿挫的篇章,在流水般的音乐烘托中,每晚准时来敲响你渴望之窗。

秋如画,她用春夏存留的原色,调成各种颜料,不仅描绘出凡高画里的向日癸,还用思念饱蘸最浓的色彩,填充无数梦幻般的长卷。“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秋更深层的写意,是一幅勾勒完美,还未着色的画。

秋如歌,送走了婷婷玉莲,留下听雨的残荷,而没有雨的秋夜,她和《月光曲》是醉美的组合。黄土高坡那翘翘的佥畔上传来《走西口》,那是对情的呼唤对爱的叮嘱:莫忘回家,莫忘妹妹,莫忘秋凉添衣裳。

……

春华充满生机,秋实令人陶醉。夏花绚烂,秋叶静美。秋,比任何一个季节都不逊色。难怪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成为众多人人生的坐标。

当繁华已成过往,绚烂已成昨天,秋风中谁最美?

秋风里飘散着丹桂的香,梧桐伸展的枝叶依然郁郁葱葱,象数千万双手在挥舞在鼓掌,迎接秋的到来,那样热烈。其中发黄的叶片不慎震落,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飘落,恋恋不舍地在风中旋转、翻飞,久久不愿离开伙伴,舞动的叶子没有鲜花映衬却美过春天花丛中的蝶,没有人欣赏却依然舞步翩跹,一片接着一片,一片又一片最后堆成最美的秋色。

秋天迎来丰收,也牵起缕缕思愁,来得自然而然,而且日惭浓厚。这个季节雁已南飞,有伤感有别离,但我们还是可以迎来每个有鸟鸣的清晨,转身已入秋之怀抱,伸手就能“摸”到秋。

关于九月的散文7:九月泪雨

文/梦断魈酆

七夕,我又与单行道接轨。爱情如烟花,漫天飞舞后是一堆灰。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挎着单肩包,猛然觉得左肩很困。原来我已经不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九月的西安渐渐转凉,雨也来得勤,来冰冻我的心。拥挤热闹的大学校园没有我容身的角落,我再也进入不了这个世界。我逃走,大街的喧闹反而有了一个属于我的安静的世界。瞬间,路灯的闪烁刺击了我空洞的眼睛,我应该何去何从……

似乎已经迷恋上指尖在键盘上敲打的感觉。看着视屏上姐姐的问答,指头僵冻在半空,任泪水泛滥在脸颊。我是个不爱哭的人,却是个爱流泪的人。这泪是为我杂乱的生活而流的吧!朋友说,一个人要做到“无欲则刚”,可是说者易,做者却难!

生活的列车已经脱离了轨道,再也刹不住车。内心的压郁,孤寂让我恐慌,我害怕见到熟悉的人,害怕他们的眼光,感觉他们在鄙视我的生活。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景,熟悉的声音都让我害怕。我只能逃跑,只想逃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陌生的你,陌生的我,陌生的他,陌生的一切……

雨依然下着,越来越冰,冰冻了整个城市。站在九月的雨中,任它冲洗着身体,冲洗着记忆,冲洗着泪水……

雨是一首不是诗的诗,似乎秋季的雨更有一种力量,让人心醉的魔力。在这个深秋的雨夜里,我突然有了一种思索。那是对过去的,逝去的人和事的感悟吧。

雨依旧淅淅沥沥的下着,偶然夹着雷声和闪电。似乎构成了一首曲子,而我把这首曲子叫做回忆。想起了那个喜欢雨的女子,那段曾经如秋雨般诗意的爱情。

曾有一袭秋雨,飞过鱼塘,穿过柳梢。窗前,谁在痴痴的张望,不是为了唤回什么。时光中逝去的东西,本来就不应该强求。就让那几许秋雨、几许秋风,带走所有不该留下的。

寝室楼是如此的安静,静静的只能听见雨声。独自走上一楼的长廊,带着些诗意来欣赏这场难得的雨夜。也许是因为心事所扰,在凌晨的夜里还是毫无睡意。放眼望去,唯一能看见的不过几盏孤灯。就如我一般,无人过问。似乎很希望,突然有一个电话,轻声的问一句:你还没睡啊?可,这不现实。至少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人,对我如此的体贴。或许在此时,应该说一句:我命犯天煞孤星,注定一生孤独。来对应此情此景。但话语也只是话语,除了自嘲之外,别无他用。

世间的感情,往往就是这样奇怪。当我们拥有时,从来都学不会珍惜,也不知道它在心中有多重。直到有一天,彻底的失去后,因为痛彻心扉而泪如雨下,因为前缘难续而黯然魂销,才会明白曾经拥有的竟是生命中不可割舍的最重!心痛,只因唤不回逝去的感情。泪水,终也抹不去甜蜜的回忆。如果爱,来生爱!擦肩而过后,在他,在她,那渐行渐远、最终消失的背影里,无奈的把期望寄托来生。

雨,还在继续。随着雨飘来的是有些醉人的桂花香。或许,在夜的另一端也会有像我一般无法入睡的人,孤单的徘徊。我感受着近处的风景,想着远处的人,仍是毫无困意。什么时候有了如此多的感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夜夜无眠?原来我已是这般的多愁善感。

其实我已无诗了,已经写不出沁入心扉的句子。只是我还固执着,最后的坚持。想用这最后的精力去感动谁。当我已无诗的时候,雨也许成为那一首诗,代替所有的孤单与寂寞。在无人问津的雨夜,独自徘徊。

有一种感情,你越想忘记它,它却如蛆附骨侵咬着你,并随着时光深入骨髓里。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也许你还能忆起与她最初的相遇。那种感情叫做初恋,一生只有那么一次,最初的苦涩的甜蜜的一次感情的奉献。

逝去的感情,往往被遗弃在新人的欢笑和柔情中。可是在生命的寒冬里,人们常常又会回味它曾经带来的温暖,并为之伤怀。

伤已成诗,雨也成诗。

关于九月的散文8:等你,无约而至

文/胡宛如

【忆】

九月,带着丝丝凉爽,卷着绵延秋雨,轻轻地漫过了心海,没有明媚阳光的天空,布满了阴霾,写满了寂静。而我,独倚窗前,于记忆里滤洗你的容颜,枕着一汪缱绻的思念,任由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一颗晶莹剔透、夺眶而落,心却浑然不觉酸涩与疼痛。

我曾说过,要在秋雨时分,等你,无约而至。念此,轻移莲步,锁好房门,驰奔下楼。不喜欢撑伞,独自一人带着一份纠结不清的情愫,行走在雨巷里,细细纷扬的雨打在脸上,有一种冰冷、落寞、忧郁的感觉,缠绕着纤柔敏感的心。心,总是这么脆弱而易伤,总也学不会冷漠与淡然。

伸手抚开一脸的雨水,我恍然忆起,那许多日子以前,你的温情脉脉,我的柔情万种。当我们灵与肉抵达巅峰的那一刻,你向我索取无限,我便也给予多多。抵死缠绵的那一夜又一夜,在往后别离的岁月里,成了你我温婉记忆中最为完美的篇章。

你不说,我也知道,我们贪恋彼此给予的温暖,在对方温存的目光里,我们已陷得太深太深。想过,不再去追寻你的脚步,任由风将关于你的一切带走;想过,沿着我来时的方向,回到最初的从前;想过,就那么宁静的呆着,不喜不悲,你的到来或离去;想过,忘记了过去,整装待发,轻装上路。

只是哦,我们都无法轻易抹去记忆里那一丝一缕的温馨,那些深入骨髓的眷恋,那些寂静相守的快乐,那些明媚如阳的温暖,已经在我们的生命里,划过了长长深深的一道痕迹,哪怕岁月流转,却仍然记忆犹新。鲜明的印记,铭刻了初时的感动,而今,仍让你我眷恋不已,念念不忘。

【念】

念起,因为一场雨、一阵风、一缕阳光,又或者,只是因为我心里那一缕纯粹的没有杂质的想念。思念,总在日出日落的时候,带着清新或安静的气息,唤醒关于你的点滴记忆,然后,在那些美好的记忆复苏之时,我流泪,或微笑。

思念,有的时候是一种花开绚烂般美好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轻笑在唇;思念,偶尔也会是甜蜜的伤感,想见不能见的那份心情,让人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思念,很简单的两个字,却有着太多复杂的感觉。

而我,在念起你的时候,总也有诉之不尽的话题,我的眼里,也一定写满了心悦与欢欣。我爱你,爱得极致温柔,爱得极致缠绵,你想要的,我能给的,都在那些短暂的时光里,不留余地的付出。而你,也是这般,回报我以更多。

听说,爱一个人便像傻瓜一样。是的,我们俩便是爱情里的傻瓜,给予多多、付出多多、索取多多,爱到极致、爱到刻骨、爱到铭心、爱到忘我。爱之于你我,是阳光,是雨露,是空气,是我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

【等】

爱上你的时候,我便知晓,你我之间,于我而言,最多的光阴,只是需要等待,等待相约见面的狂喜,等待你温暖的给予,等待你风清云淡的来、轻描淡写的走。等待,间或是个令人急燥的字眼,在难以自制的焦虑里,我总告诉自己,你我之间这场惊艳的相遇,是值得我用一生来等待的。

初识时,你浅浅淡淡的笑恰似一阵和风细雨,吻过我的脸颊,也许就在那个时候,我就确定了,在我的生命里,从此将永远记住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你。只是我永远不会知道,无法交集的两个人,将以怎样的疼痛,来结束这一场绚烂到了极致的风花雪月。

车流如织的街头,我的等待是焦虑而心急的,怕一不小心惊惧的目光掠过了人群,遗漏了你,便再也搜寻不到你的身影。且,如此害怕一个人在陌生的都市里,面对陌生的人群,遗失这颗患得患失的心;更害怕我们擦肩而过的际缘,淹没了我一生的幸福。

我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呵护着你我之间脆弱的情感,用我所有的青春年华来等待一个最为圆满的结局。不是不怨、不是不恨、不是不恼,怕只怕我的埋怨、我的悔恨、我的恼怒,让你褪却了爱的勇气,如果你都不爱了,那么我所有的等待,还有什么意义呢?

【恋】

我贪恋你给过的温暖,我喜欢你用掌心抚平我眉心里的叹息,我喜欢你的温言软语,我喜欢在你的臂膀放下我的疲倦,我喜欢你用细碎的胡须在我光洁的脸上轻轻摩擦,我喜欢看你专注的眼神里那一汪深情厚意,我喜欢你柔软的发际扫过我的脖颈。

我喜欢你的太多太多,我眷恋你的太多太多,因为这些喜欢和眷恋,我愿意,带着一颗柔软的心,在这个细雨飘纷的日子里,安静地守望你的归来。你来时,我喜上眉梢;你走时,我默然送别。只是,我已懂得,收集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温暖那些一个人的夜。

恋你,并没有太多的理由,只是心灵一种深切的感喟。雨,不知不觉停下了,在我记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雨停下来的空隙,阳光透过云层,甜甜的露出了笑脸,我看见,一道明媚的彩虹,高高地悬挂在天际,我不禁欣喜若狂。

许,安之若素地等待一场雨停,就能够看见美丽的彩虹。那么,我带着淡淡的微笑,守望在天的这一边,等你,无约而至,应,也是一个美好的契约。如果是这样,我愿意,就这样,安静地等待你遥远的归期……

关于九月的散文9:九月的旅途

文/袁琳琳

秋天,是一个通体鎏金的季节。我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里,收拾好行李,踏上了九月的旅途。

假期有限,我们几个同学不能到太远的地方,便在兰州市周边的乡村中逛了逛。虽然身上都沾满了灰尘,也饱受了中巴车一路颠簸的辛苦,但是在这些人流疏松的地方,我们玩的很是怡然。第一站到的是永登县,这是我们旅途的开始。

历史的叹息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站在了鲁土司衙门旧址前。鲁土司衙门位于兰州市永登县城的连城村。历代土司苦心经营,造就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古香古色,并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建筑遗址群。

上午的天阴沉沉的,空中夹带着一丝丝清冷的风,从我们身边拂过。牌楼便在这样的映衬下,静默地矗在大门外。牌楼后面就是大门,飞檐微翘,巍峨宏壮。我对古建筑了解不多,但是看着这暗红色古旧的大门,映着暗灰色的高远的天空,以及门上面“世笃忠诚”四个清晰可见的大字,让人一下子产生了时空交错感。穿过大门,便是精雕细琢的六扇门。六扇门上细细的涂染了不知是什么身份的人像,面目凶恶,隐有煞气。透过大门,可依次看到大堂、燕喜堂、祖先堂等,绿阴朱户,层层递开,真是庭院深深的宅门大户,还未进去,一股穿越了历史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大概是地理位置的原因,游客很少,当地的村民除非特定的节日一般不会进来的。所以,在这个偌大的建筑中,几乎就我们一行人。没有平常景点的喧哗,在这个平静又古旧的庭院中,只有簌簌抖动的叶子,随风摇曳的可怜的花,枯驳暗红的窗栏,静谧又流动的空气,以及远处传来的深深的历史的叹息。身处其间,抚过粗糙冰凉的石雕,干枯的犹如裂开的树皮一般的木柱,没有打扰,静静地端详,感受,这个遗世独立的地方。

与鲁土司衙门比邻而居的是一个寺院,仅有一墙之隔,与曾经去过的塔尔寺充满庄重巍峨的建筑截然不同,这个名为妙因寺的寺院小巧别致,酥油的香气混合着檀香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寺院的僧人也是穿着红色的僧袍,安安静静的,透出一种说不出的天然的禅味。寺中的花很多,八瓣梅,黄菊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被圈在篱笆里面,斗色争妍,自成一景。寺中游客依然很少,僧人也不是很多,倒有几个小孩子,大概是周边的村民,在寺院中玩耍。其实我很钦佩那些与世无争,慈眉善目的僧人,他们好像总是在尘世间安安静静的修行,不为名利,无欲无求,青灯古佛渡流年。

森林的呼吸

今年的白露恰巧赶上了中秋节,在阴气渐重,露凝而白的节气中,老天爷很应景的下着小雨,给空气中添上了不少凉意。但当我们进入吐鲁沟森林公园并坐上观光车后,就凉风刺骨了。

吐鲁沟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腹地,属祁连山脉的东麓,是以奇山秀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旅游区,地貌奇特,风光迤逦。“吐鲁”是古代蒙语,意为“大、好”或“美好的果园”。主景有驼峰岭、天窗眼、藏龙洞、通天门、灯杆石、石壁泻珠等20多处,造型奇特,有集“青城之幽,峨嵋之秀,华山之险,九寨之奇”的誉称。

我们乘观光车进入吐鲁沟的大门,清冷的风猛地扑了过来,没走多久,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沿着盘山公路向上走,途中风景一览无余。一边是嶙峋起伏的山岭,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林木,偶尔看到一两只不知名的小动物飞速闪过,他 们说这是猞猁,浑身是宝,可入药,大补。另一边是碧绿恬静的草原,上面零星突兀着几块潮湿的巉石。如茵的草地上洒满了冷绿杂黄的树叶,在细雨的洗涤下盈盈闪闪。不过我最喜欢的是草地上潺潺涓涓的溪流,汩汩地流动着。把手伸进水里,冰冰凉凉的,清冽透明,就像一条蜿蜒涌动的银亮的带子。

我们来到山顶,是一片无垠无际的草场,莽莽苍苍,高低起伏,有黑色的牛群散落其中,悠然舒适。历史上的吐鲁沟为多民族杂居地区,现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藏族人家,恬静温馨,炊烟袅袅。雨越下越大,我们便走进了一家藏族的院子里避雨。主人热情的把我们迎了进来,领进屋子里,屋子中央燃着炉子,暖意融融。我们向主人讨了酥油茶来吃,带着淡淡的咸味以及一点黄油味,感觉怪怪的。我们同行的有一位藏族姑娘,她在金黄的酥油上倒入泡好的热茶水,再在上面加上大量的青稞面以及白砂糖,像和面一般揉成团,随意分成几个形状不同的团子,分给我们吃。这叫做糌粑,她说很有营养,是藏式的经典食物之一。吃进去,喷香甜糯的,再配上冒着热气的奶茶,温暖又幸福。

我们徜徉在或古老或自然的风景中,三天的假期就一晃而过。九月的旅途到此为止,天边的厚云缓缓散去,天晴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