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聚文章

请欣赏团聚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团聚文章1:与父母团聚的中秋

12年前的这个秋季我真正的离开家乡踏上了求学之路,那时不知道前途是什么,农村娃没有太高理想,更没有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抱负,只是被跳出农门的喜悦所包围。北方的秋季是个美好的季节,有人眼中的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映入眼帘的都是金黄色的硕果累累,有人眼中的就是是个调零的季节,伴着瑟瑟的秋风,看到的是落叶满地和枯黄的小草。这次的秋天更我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和更深的感悟。

12年后的这个季节我又回到了家乡,为的是陪父母过个中秋,回家和父母说我有12年没有在家过中秋了,父母说不止12年,其实是15年,读高中的那几年都不在家,说的我心里一颤,原本在我们心里不重要的节日在他们心里家人团聚是何等的重要,儿女不在身边是何等的想念,也许只有到了那个年纪我们才能体会。

在我看来回去过了个中秋无非是请几天假花点路费的事情,可在父母眼里真的是奢望。

中秋的夜晚,看着皓月当空,其实我心里在想,月再圆,如果我们不在家父母心中的那轮月仍是残缺的,短短的几天母亲变着花样弄着喜欢吃的每一餐,我同母亲开玩笑,我不是在坐牢我是在外工作,都吃的很好,作为农村老太太的母亲说:你们回来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你多吃点好的。说的我泪只有往心里流,我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短短的几天便离开了,其实离开的一刹那我心中充满了不舍,伴随车子的离去,从倒车镜看到父母依然站在路边,我知道他们心中的不舍,就如同读书的那几年,每当放假从县城回家的时候,父母都会早早的在外等候,我知道儿女是他们的心头肉,我们更应该把亲情看做恩重如山。

我不勉强父母选择的生活方式,在农村也许是他们最大的快乐,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想法固然是不同的。这次回家到了大草原,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看着漫山遍野的鲜花心情是如此的舒畅,可小时候天天在草原上放羊,就想早点考上大学里开他。地还是那片地,草还是那片草,变的是人心,是人的感受,桃花依旧笑春风,但人面不知何处去。

企盼父母身体安康,阿弥陀佛,愿天下的父母吉祥。

团聚文章2:晒年饭

文/胡铁民

过年团聚是中国传统,年饭更是团聚、团年的重头戏。

过年回家三件事:敬老磕拜、聚集团年、拜年访亲。过年,热闹在路上,辛苦在路上,花销在路上。老母常说:“过年也要体谅儿女,上半夜替自己想,下半夜替儿女想。”

这几年老人家“下岗”了,年饭轮着转,都是在儿女家团年吃年夜饭。今年,不能回家的姐姐、弟弟不甘团年冷清,在网上约定同日团年。他们把电脑提前连接,采用QQ上视频团年。各家频频拿出真功夫,“亮”出得意的团年饭与家人共享,也让老人家“潮”了一把。如今的年饭家宴,都是兄妹们在爹妈那“偷艺”学来的,当丰盛菜肴搬上桌面,两地三家“晒”年饭时,大家眼前一亮,全是老爹、老妈手艺的翻版。电脑前二哥问:“四妹做的菜真好,不知味道如何?有何讲究?”

“正宗爹妈手艺,正宗爹妈口味,道道年菜有说法,寓意深深报吉祥。”

那就开考了,我问你答:卷尖春卷。香酥可口。鱼圆肉圆。全家团圆。鸡汤线粉。长寿寓意。腊肉年糕。学业攀高。油淋青菜。亲热和谐。红烧全鱼。年年有鱼。

还有家乡山药、豆果、油面、土菜……每道菜都祈福家庭、祈福老人、祈福事业、祈福学业等,吉祥谐音,寓意幸福。小弟的年饭解说词有特点:“爹妈,团年啦!请上坐,遥祝大吉大利!健康开心!”

网上“晒”年饭,也是网上赛年饭,“晒”得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还作出温馨提示:筷子只能多备不能少了,寓意锦上添花,添增口;增菜增饭、或添菜添饭,禁说要饭要菜(有乞讨之嫌);碗碗菜点上青葱,一是调味点缀,二是祈盼聪明……

“晒”年饭,来个家庭网络大餐,换个法子过年新鲜又快乐。只要爱在心中,孝在心中,聚在平时,笑在平时:年一样的圆在心里、家一样的圆在心里。

团聚文章3:期盼假日好团圆

文/谷悦武

望假日,盼假日,假日与儿女团聚日。人们遇节假日,往往考虑的是如何外出游玩,这也是人之常情。平时年轻人上班上学,两点一线,时间空间有限。一旦遇节假日,可以随团或自驾游,到名胜古迹参访游玩,放松心情。

人上了岁数,与年轻人过节假日有一些异样的心思,即此文开头的一句话。平时,儿孙工作学习紧张,不能经常看望老人,只好在电话上慰问一下;遇假日就不同了,老人可以与儿女欢聚了(当然,不少年轻人借假日之机去看望老人,这与老人心思相同)。即使出游,不去凑热闹,以免淹入人海中,心中扰攘,哪有赏景抒情之心境?而是一家人出游无名野山,有险崖绝壁,有涓涓溪水,有丛草树木,有鸟语花香,有清新空气,有静谧环境,可享,可赏,可感,可悟,舒爽身心,清神怡脑;一家人围坐一起,自由享受野餐美味,好自在也!即使不出游在家欢聚,天南海北,一起聊天,又说又乐;一起玩电脑,一起看电视,享受天伦之乐,老人笑在眉头,喜在心头,好乐呵也!假日,真好!

团聚文章4:母亲的元宵

文/钟芳

“闹元宵,煮汤圆,阖家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元宵佳节,小巧玲珑、香甜可口的元宵汤圆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寓意一元复始,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每年过正月十五,母亲都会亲手为我们包上一碗碗热乎乎的汤圆。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元宵前夕,母亲开始忙碌起来。母亲先把糯米淘洗,放在水盆里泡胀,用石磨磨成米浆后,用布口袋把米浆吊起来慢慢地把水沥干,放进盆里揉匀成糯米粉团。然后炒花生、炒芝麻、砸核桃、煮绿豆,加入白糖、桂花等制成甜的馅心。开始包汤圆了。只见母亲用手拿起一团糯米粉,用手指边捏边旋转着,像变戏法似的捏成了汤圆皮,包上备好的各种馅料,又用手捏拢搓圆。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小汤圆就这样在她的手上,慢慢地往下滚,入锅了,那些可爱的汤圆在沸水里欢腾地嬉闹着,待漂浮起来后,再往里加米酒和红糖。

当香气四溢的汤圆端上桌时,全家人都很快乐,那种热腾腾、暖融融的幸福感在每个人心中荡漾。醇甜醉人的米酒飘香,晶莹剔透的汤圆漂浮在上面,个个圆如珠,白如玉,惹人喜爱,泛着柔和的光泽。这种香喷喷的美食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很难抵挡住诱惑的,所以急吵着要吃。我顾不得烫,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顿时鲜嫩软糯、香甜润滑的味道在唇齿间弥漫开来,一碗下去,直到把碗沿舔得干干净净,不解馋还想吃。这时调皮的小弟见状,扮着鬼脸高兴地唱道:“汤圆,汤圆,卖汤圆,一个汤圆,三毛三。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惹得一旁的母亲笑弯了腰,并慈祥地笑着说:“多吃点,多吃点,锅里还有呢……”当时觉得汤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感觉自己实在太幸福了,那时的心情特别愉快。

“圆”象征团圆、美满,元宵节赋予更深的文化底蕴也就是亲人的团圆。南宋姜白石对此有过生动的描绘:“元宵争看彩莲船,宝马香车揆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读来别有一番生活情趣。清代诗人丘逢甲写道:“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而现在的闽南歌谣里唱道:“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闹元宵,煮汤圆,叶落归根是正理。”元宵之夜吃汤圆,寓意月圆人圆、家庭幸福美满,更是表达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

年年元宵,今又元宵,全家人围桌而坐品尝着母亲亲手制作的香喷喷的元宵,道一声暖暖的祝福,享受母爱的芬芳和醇香,真是其乐融融,幸福而美好。

团聚文章5:“逆迁徙”团聚年味浓

文/单凤婷

年年岁岁“春”相似,岁岁年年“地”不同。大年在即,在外打拼一年的儿女是春运的主角,回家和父母团聚过年是一个温暖的符号。而今年,老人“逆迁徙”到孩子家过年正在悄然兴起。

年前这半个多月,同事金力神清气爽,工作起来也特别有干劲。我要去下属公司取样板,他挣着说我替你去吧,天冷路远不说,样板也太沉了;美女小刘准备下楼取快递,金力跟着拎上来大包小包的东西。每个同事几乎都在受益着他的好心情,就连经理都点赞金力这段时间表现得太好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金力的喜是今年的春节,他的父母从河南“逆迁徙”来自己家里过年。11年了,每年的春节,金力都在为回老家与父母团圆费劲心思。精心选购礼物和春运一票难求不说,回家后还得去亲威家串门、拜年,更不好意思推托和同学的聚会,而实际与父母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今年,金力请已经退休的父母赶在春运高峰前来沈阳过年。父母的到来,他们家的年味也渐渐浓起来,每天他下班回家和父母、妻儿围坐在一起吃饭后拉拉家常,其乐融融。金力父母的“逆迁徙”,让他有了与往年不同的好心情,也给我们办公室带来一片喜庆,一片春色。

时下,老人“逆迁徙”到儿女家过年已成为时尚。前几天,二姑二姑夫和他们的亲家,一起去上海的儿子家过年。相比而言,沈阳去上海的机票量宽松不少,标价也经济实惠。在我们这里,乔迁新居时,有一传统习俗“燎锅底”。去年,表哥在上海买了新房,这次二姑和家人去那边过年,顺带着也把迟到的锅底燎了。一家老小七口人三世同堂,新屋新喜气、新财气接连起来,生活自然会更幸福美满。

上海的情,上海的风景令二姑心情大好,这几天,她玩得不亦乐乎,在家庭微信群里陆陆续续传给我们地标景观东方明珠,观光隧道的美景等,也把新房的视频发给大家分享。

生活不但有亲情也有远方,“逆迁徙”团聚过年,父母对儿女居住地的环境有了直观的感受和了解,眼界随之开阔了,年味想不浓郁都难。

团聚文章6:曾经的羡慕

文/杨宜勤

星期天,家人团聚,儿子拿来两瓶外地酒,我正看酒盒上的酒精度和产地时,外孙拿出手机,扫了一下二维码,瞬间就告诉我,这酒168元一瓶。看看外孙功能齐全的iPhone5s, 望望我那只能接打电话的“老年手机”,久违的羡慕油然而生。

细细想来,许多行为的选择,都源于羡慕。羡慕,犹如心中荡起的道道涟漪,难以忘怀。

孩提时,我曾羡慕邻居家的孩子夏天吃冰棍,撕开带花纹的白色包装纸,上下来回吮吸,心想,咽到肚里一定是甜甜的透心凉。家庭条件所限不能买,为此,每当看到有人背着冰棍箱子叫卖“冰棍,3分钱一支”时,就迅速转身离去,把涌到口腔的唾液咽到肚子里。

上学时,我曾羡慕同桌的书包,是他外地工作的舅舅买的。浅黄色的帆布料,中间还有个夹层,一侧有两根2厘米宽的带子,与书包另一侧的黑色金属环系上,背带的长短还可以伸缩。我的书包是母亲缝制的,由多块布料拼接,上下长左右宽,像个半成品的布口袋。对同桌书包的羡慕,一直心底藏着。

毕业后,做了一名教师,学校有的老师戴上了手表,有人问“几点了”,人家会潇洒地抬起手腕作答。那时,买手表不仅要经济条件允许,还须千方百计弄张购表的票证。初登讲台的我,上课有时讲练都完成了,下课铃声还不响;又有时为完成本节教学任务,被迫拖堂。我想,如果有手表,这些现象就不会发生了。于是省吃俭用,从31.5元工资中每月省出几块钱,一年后,托人在县城买了一块30元南京产“钟山牌”手表,羡慕变成了现实。

住上了新房,可时间不长,就羡慕同事买的房子面积大,大客厅、宽阳台,还有书房。后来,换了面积大的,方便了许多。可没住几年,又觉得城区的住房不如河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房子环境好,空气清新,羡慕又一次产生。

其实,羡慕之心,人皆有之。如今,回忆那些曾经的羡慕让我产生许多思考与启迪。曾经的羡慕锻炼增加了我的自控能力;曾经的羡慕让我努力地学习与工作;曾经的羡慕让我勤俭节约发奋图强。羡慕可以产生动力,让你自强不息,它不仅是人生历程一段段难忘的回忆,也是人生阅历中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耳顺之年开始,似乎羡慕心少了淡了,比如,那些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经济能力可信手拈来,可现代文盲的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头几年,想买一辆老年代步车,从交警队退休的一位老同学听说后,专程来我家给我做工作,权衡利弊后放弃了这个念头。出行就靠公交公司发的“老年卡”,既方便又不花一分钱。

近期,常想起活到90多岁的郑逸梅先生说的一句话:“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就常处乐境,于身心有益。”老年了,还是少一些羡慕,“不比为贵”的好。

团聚文章7:过年

文/裴国华

年,是亲人的团聚,是亲情的融合,是365天的牵肠挂肚。一个“年”字,盘点着人生四季,在心中累积下了多少往事、多少畅想,在心中存留下了多少温馨、多少眷恋。

过年,是中国传统的盛大节日,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人寿年丰,阖家团圆,孝老、尊老、爱亲,是过年的永恒主题,牵动着无数人的渴望、期盼,寄予着无数亲人的关爱、教诲。

过年,是一首绵长回味的诗,是一本厚重多彩的书。

现在,马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年味越来越浓了。好多人都开始忙年了:忙着筹备年货、忙着买回家的车票、忙着准备礼物、忙着编祝福短信……商场里,人们熙熙攘攘,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精美的年货,诱人飘香的美食,煽情的叫卖声,闹热了小城。小城,活跃在人头攒动的身影拥挤里;小城,活跃在人声沸扬的叫卖与采买声的活络里。

数着马年的脚步,我看到了家的影子,听到了亲人的呼唤,闻到了团年饭的味道,品到了团聚的滋味……

过年了,一幅幅桃符,袒露了自己的心扉,粘贴在了过年的喜庆气氛中。一尊尊门神,衣冠整洁精神焕发,早早地立在了春天之上,引领人们捕捉好运气。除旧岁的爆竹声“啪啪啪”,绽放出了一串串灿烂的火花,纷纷点缀了人间崭新美好的一页。

过年了,一家人从各个角落汇聚到温馨的家中,团聚一堂,围坐一起,吃团圆饭,把酒言欢,拉拉家常,谈天说地,看看“春晚”……沉醉在团圆幸福的气氛里,享受着亲人相聚的温暖。家的香味在年的文火中煨烤,甜美的日子在欢声笑语中绽放。

过年了,亲朋好友相互拜拜年,送去问候和祝福,让亲情、友情不断升温。说说、聊聊,坦诚相待,真心相处,其乐融融。让年年岁岁的情,长久;让岁岁年年的心,相守。

过年了,地方文化更加活跃、浓厚,耍龙、舞狮、扭秧歌、唱花灯、唱大戏应有尽有,鞭炮炸响,礼炮声声,礼花怒放,热闹着村庄、城市,人们被这繁荣盛世所陶醉。

过年了,无论如何忙,总要放下手中的活计,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静下心来,好好的清闲几日;游山玩水、走亲访友,好好享受几日。

过年了,我长了一岁,你也长了一岁,父母却老了一岁。

过年了,龙腾、马跃、狮舞,闹活好大的一个中华。

过年了,心情像多彩的礼花涌出欢喜,心中的梦想悄悄点燃,站在新的起点上,我要捕捉甜美的未来。我将朝着新的征程,欣然踏去,相信崭新的前方,必定是芳草依依,蜂吟蝶舞,燕子呢喃,辉煌灿烂……

团聚文章8:相思与团聚

文/司婧

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白的云朵,天空像被水冲洗过一样洁净。辞旧迎新,蛇年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来了。

今年,市政府规定为全市的百岁老人免费拍摄全家福。当然,我那103岁高龄的老太太也接到了这样的通知。

大年初三,我们来到了老太太家。“老太太……”我凑在老太太身后大声地叫道。老太太转过身来,说道:“哦,原来我们家宝宝来了。”不一会儿,大家伙全来了。大家紧紧握着老太太的手,嘘寒问暖。老太太笑着说:“好好,一切都挺好的。”大家伙脸上都漾起了幸福的涟漪。

午饭时间到了,我们大家伙也都坐了下来。“吃啊,都是自家人,不要客气。”老太太笑着说,“恩恩,我们吃,您也吃啊。”尽管是简陋的房屋,简单的饭菜,但只要是我们大家团聚在一起,怎么吃都是幸福的味道。

终于到了拍照的时间。大家按照辈分围坐在老太太的身旁。“来,大家注意了,看镜头,微笑啊。”摄影师说。“好!”一张照片终于完成了。“茄子。”“哈哈哈哈。”大家一阵哄笑。“都已经照完了。”“哦?是吗?那就再来一张。”“好。”摄影师很爽快地答应了。“茄子——”大家齐声喊着。邻里乡亲也都过来凑热闹。这时,姑姑又突然叫道:“哎,等一下,等一下,我还没准备好呢。”于是,只好再来一张。“茄子……黄瓜……”叔叔们调皮着。“呵呵呵……呵呵呵……”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最后一张,搞定。”“啊哈,终于好了!”大家感叹道。临走时,老太太总是依依不舍:“以后常来玩啊。”“恩,一定一定。”

在老太太深邃的眼眸里,我看到了相思与团聚。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就应该多回家看看,为老人效劳,给老人希望,给老人温暖。春节就是相思与团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