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文章

请欣赏池塘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池塘文章1:春天的池塘

文/陈子怡

春天到了,明媚的春光沐浴着大地,校园的池塘又是另一番景象。

走进校园,一眼看到的就是多姿多彩的池塘——

池塘边各种植物可多了。有碧绿的柳树、葱绿的小松树、金灿灿的迎春花、迎风跳舞的狗尾巴草……

碧绿的柳树,抽出了柔嫩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微风拂过,柳树舒展着身姿,像是一个个曼妙的少女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

生机勃勃的小松树,叶子还是长得那么茂盛,它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好像是一个个小刺猬穿着绿装在站岗呢。

柔柔的春风吹来,金灿灿的迎春花像一群群黄色的小蝴蝶,穿梭在繁茂的枝条之间,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喜讯。

一棵棵狗尾巴草露出了它那软绵绵的尾巴,在柔柔的春风中扭动着身躯,跳着舞,对春天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走近池塘边,还可以看见清澈见底的池水里有欢快的鱼儿在玩耍、嬉戏。

春天的池塘,真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我爱春天的校园,更爱美丽的池塘。

池塘文章2:画一轮圆月在池塘

文/鸿赢天宇

月儿像一位羞涩的少女,被夜晚轻轻捧出,拉一根无私的凝望在天上……

于是,这世界里便有了彼岸;有了甜甜的忧伤;有了深深的挂念;有了诗意的飞翔;有了浩淼的清辉。

月儿像一个飞翔的天使,高高地飞过诗人的目光,飞过思念的云梢,也飞过她梦绕的叠叠山梁。

我用心看着月,我用心画着月。这是在画月吗?我轻声问自己。

我的心,随着月儿的东升西落、阴晴圆缺,在每个阶梯变化的夜晚,涨满了思念的圆晕,这圆晕,让我体会了朦胧的唯美,体悟了变化万端的诗情画意。

月儿的梦里,外婆叮嘱的遥音,微风送来的童话,母亲纳凉时低声哼唱过的歌谣,那一个个孩子对着皎洁的月光绽放的笑脸,遐想和幸福溢满了家的庭院。

梨儿被小妹摇落了几个,熟透的枣儿让弟弟敲响了额头,儿时的月夜,有多少种画月的方式,早已忘却,只记得画月能让我们与贫淡道别,画月能让我惬意,画月是童年最美的禅意。

那月夜里清澈的池塘,是我老屋边的池塘。

我任由自己的想象,把池塘像一张纸一样平平整整地铺开;我用手展开这卷绸帛,她细腻柔软,我只需轻轻一点,月的轮廓就力透纸背,深入纹理,素净生辉:三间高高的老屋,五六株茂密的槐树,几亩秋田,一条通往村外的小路……

你看,老屋边的池塘活了,光亮、生机、涟漪、淡墨的倒影,还有少年懵懂的梦。

我看见了池塘、蓝天、鱼儿、月儿,但是,宇宙却不曾抵达我画笔的视角,它只是我心底完美的幻影。

我小心地把池塘的月画得波澜不惊、浑然一体,我就是池塘里拥抱月儿的清水,我将自己变成一根无私的线条,变成一幅水墨色的构图,变成一个静物,临摹在月的视野,点缀如水的灵感;点缀秋蛙的寂寞;点缀萤火的亮色,我和月融在一起。

我的月,我的池塘,让我的幽深远离浮云,悬挂在老屋的堂前,悬挂在往事的头顶,轻轻投影在肺腑。

今夜,画一轮圆月在池塘,早已不是梦;今夜,画一轮圆月在池塘,早已成为梦!我知道,静静的思念能烘熟一个人内心的寒冷,哪怕这思念象月儿一样透明。

池塘文章3:池塘

文/孙长乐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女人的丈夫失去了一条腿,成了一个残疾人。他们有两个双胞胎儿子,已上三年级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下后,生活就变得异常窘迫。

看着已然衰败的家,女人的丈夫似乎也绝望了,时常自言自语,自己下半生走路都得拄拐杖,还有啥奔头呢。他才四十来岁,原本是一个龙睛虎眼的壮实汉子,如今却是蓬头垢面,满脸愁苦,常常一天不说一句话。几个月后,他也可以拄着拐杖慢慢走路了,便时常来到距离他家不远处的一个池塘边,呆呆地坐在那里。有天,他在池塘边坐了半天后,便一头扎进了池塘里。人们把他打捞上来时,他已身亡了。

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女人在家中待了两日,一口饭也未吃。那天她来到池塘边,坐在那里静静地望着池塘里闪着波光的水面。回到家中,她领着两个孩子去了住在邻村的娘家,她叫父母和兄嫂替她照顾一下孩子,她告诉他们,自己待在村里,也找不到挣钱的门路,难以养家糊口,她决定出去打工,挣一点钱或是学一门手艺,以后回来做点事。

来到城里,女人才知道出来打工也不易,很难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这天女人在劳务市场转悠,有个招工的说他在郊区有一个鱼塘,要找一个人到那里去干活。这样的活,也没什么人愿意去,最后女人跟那人去了。到了那里,那人就安排她跟一个老人养鱼。有天听说这个鱼塘是由一个池塘改造的,她就想起了自己家跟前的那口池塘,心里就有了一个打算。此后,女人在那里边干活边向人家讨教养鱼经验,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养鱼知识,也结识了一些鱼贩子。在那里干了一年多后,女人便揣着自己的血汗钱,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中的翌日,女人便找到村里的干部,把自己家跟前的那个池塘承包下来了。办完相关手续后,她又借了一些钱,凑齐了设备,修整完池塘,清塘消毒后,便买来鱼苗,投放进池塘里。

养鱼是个非常繁杂的事情,好在娘家人时常来帮忙,女人也不觉得太难。她勤快、细心,又是内行,养的鱼长得都很快,5个月后,池塘里的那些鱼已达上市规格。到了该起捕上市时,女人联系上以前认识的鱼贩子。鱼贩子开车来到村里,把捕捞上来的鱼全都买去了。拿到自己第一次卖鱼赚到的钱,女人的心里既高兴又有几分酸楚。

第二年,女人雇了两个人,开始一年放养两茬鱼。几年后,女人有了可观的收入,便把两个孩子送到县里最好的一所学校读书,她也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异常艰难的日子里,女人和丈夫都走向了那个池塘,她的丈夫用那池塘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她则凭着自己聪慧的头脑和坚韧的性格,用它摆脱了困境,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池塘文章4:相濡以沫

在一个草原的池塘里,这里生长着鳄鱼、青蛙、泥鳅,它们依靠池塘里的水生存着,依靠它生存的还有几头大象,一群狒狒。

在某一个夏天特别的干旱,池塘在一天天的缩小,几天后,池塘的底部的淤泥开始露出了水面,这里的动物们开始感觉到了生存的危机了,开始了为水而战。首先是异类相争,后来是同类相斗。他们最大的敌人是干旱,先是大象倒下了,然后是狒狒,接下来的是池塘里的动物们了。几条鳄鱼静静的蛰伏在粘稠的淤泥里,它们没有了往日的凶猛与暴戾,干旱带来的死亡威胁让它们软弱到连伏在嘴边的青蛙和鱼类都无暇顾及。天空中依然没有一丝乌云,没多久鳄鱼与其它水生物便随池塘里的淤泥一起干硬了。残酷的干旱夺去了它们的生命,四个月后,当这些生命已经风干了,雨水才姗姗而来。

然而,就是在这生命已经全部灭绝的池塘里,人们竟然发现了泥鳅的踪影,这可谓是生命的奇迹,它们是如何逃过这场生命大劫的呢?

一位研究者还原了这段传奇。那是在干旱到来之时,池塘里的所有泥鳅便开始聚集在一起,尽最大的努力钻向淤泥的深处,随着外面的酷热越来越近时,它们也钻的越来越来深。就在外面的生命一个个的倒下时,在这泥土的深处黑暗的世界里,一场最悲壮的生命之歌正在上演。每两条泥鳅,都会自然的嘴对嘴,其中一条泥鳅,会主动的把自己的唾液吐到另一条的嘴里,直到生命终结,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幸存下来的泥鳅,有会面临干渴的威胁,而它们马上就会与身边的同伴重新接成对子,继续把有限的唾液传递给另一些生命。就这样,它们以口相传,用有限的唾液滋养润泽身边的同伴。

尽管池塘泥土龟裂干硬,一切生命都被烈日烤干,但是,泥土深处的这些生命,还在顽强的存在着。或许这是个拥有几千几百的泥鳅群体,但为了种族的延续,它们用自己的唾液来滋养另一些生命,这是何等的一个壮举!

这种相濡以沫的生命接力一直传递到雨季到来,而此时一个曾是一个庞大的种群,可能会只剩下最后的一个。

就这个依靠池塘的而生的生物来说,身躯庞大的大象,强悍好斗的狒狒,凶残暴戾的鳄鱼,它们都可称之为生命中的强者,但是,在超然生命的自然灾难面前,它们相互争斗最后竟会脆弱得如同一粒草芥,无力的倒下,不如纤弱微小的泥鳅。生命的存亡其实都缘于生命的处世方法。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生命之间都不应该是莫不关心的疏离,尔虞我诈的争斗。相忘与那些江湖的超脱吧,因为那些坚强而伟大的生命,往往都是习惯于付出。

读到这里,想想自己这五个多月的委屈与不甘,与这些能相濡以沫的生命相比又能算得了什么呢,人生中应学会放弃与宽容。

池塘文章5:一池碧玉入梦来

文/骆浩

门前的池塘,似一块碧玉,依稀闪烁于我对老家庞留村的记忆里。

整个冬天,风都满满的,从天的大口袋放出来,肆意地吹拂大地。积雪依着地面连绵到远方,银白耀眼。池塘穿着冰灵灵的绿色盔甲,像躺在我家大门前的战将,亦或是一条恹恹卧龙,默默地被冰封了起来,歇息了,好似陷入梦境,然而我知道她终未沉睡。

几个孩子踏着冰层,敲冰嬉闹打破村子的寂静。整个池塘睁着一只冻僵的墨绿眼睛,凝视天空,等候着温暖的春。鸟儿已储食归巢,一家子依偎取暖,封门闭户。池塘周围,只有铁青的树,他们相互凝望着对方。雪落悄然,覆盖大千。雪住的时候,奶奶会带着我们兄妹拿着铁锨和扫帚铲雪扫雪,总要把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前路子打理得畅畅通通。随着周遭地面的裸露,池塘更显得聚焦惹眼。

春天如期降临,大自然充满了欢笑。水藻事先激昂地铺陈开来,摛成一塘碧玉。鸭子破开漂浮在水面的余冰,群群徘徊,欣然搅动着涟漪,呱呱抒发春情。长脖子的白鹅,不自觉地高傲起来,鹅顶红在这大块绿中摇晃着,愈加醒目艳丽了。在太阳最好的时候,会发现一只深藏在塘中淤泥里的老鳖钻出水面,伏在南岸悠闲地晒着太阳。如果你足够幸运。那些塘子周围的杨树,满身疙瘩抽出新芽,油油地,嫩嫩初新。岸边梧桐退掉老枝,撑开苍穹,带来了春天的绿意。一匝不知名的小花杂草很有眼色地围上池来,拼个色彩,凑个热闹。池水如此清澈,隐隐腾一股灵性。三三两两的村妇,蹲在塘口青石边,家长里短地抡着棒槌洗衣。整个池塘托着红润温暖的太阳,在微风里荡漾着金色的光。这时的池塘如同怀春的少女,纯净、鲜活,富于青春的生命力。

夏中的蛙鸣是一天燥热的落幕。

凉风阵阵相送,萤火虫聚集在池塘壁上,发着幽幽的绿光,给夜色涂抹一层神秘。那时我们坐在院子乘凉,未围墙,风无阻挡。夜里的池塘化为一片玄色。唯有蛙的和鸣以及间或跃入池水的卟嗵声,愈增添了池塘的深沉。然后,白天会又一次打破这深沉。

生命律动起来,绿色大蜻蜓是少年的最爱,个个小小的直升机绕着池塘循环往复地飞来飞去。这时,孩子们放学扔下书包,或逮一只飞蜢守在池塘边钓蛙,或用竹竿绑上铁丝圈,再粘上蜘蛛网,绕着池塘临岸捕蜻蜓,蜻蜓投网,翅膀便会被蜘蛛网黏住,这是在儿时伙伴玩耍最快乐的游戏了。而那些耐不住暑热的大人们和爱戏水的孩童也下水解暑,水性好的憋足气,一猛子扎下水,像鱼雷一样,一溜屁泡抵达对岸,赢来围观者一片叫好。

最美是雨期,密雨侵袭。池涨秋水,塘落珠玉。这时的池塘换去瘦骨,俨然身着一席碧纱的丰腴少妇。一群小伙伴你追我赶,卷起裤腿赤脚挑沟引水,四面的积水混着黄泥汩汩泄入池塘里,孩子们陶醉于治水的欢乐。

难忘老家门前的池塘,岁月将她凿成一块碧玉,深深地收藏于在我的脑海里。她是一道风景,她有灵性,汇集一村人的精神,是鉴照村子的精神之镜,她明亮清清,是村里观望周遭的眼睛。她是村子空气湿度调节器。是孩子们的欢乐场,是旱天滋润庄稼的水源,是涝季吸纳雨水的储存器。

数年未归,当我再一次站在老家门前的时候,那个曾经让人魂牵梦绕的池塘,如今已经堆满水泥建筑垃圾。往昔不再,那个楚楚如玉的池塘啊,恰如一个被埋葬的故人,再也找不到儿时那心里一块圣洁的碧玉了!

故塘难觅,一声叹息!

池塘文章6:村前的小池塘

文/火山

目前居住在小县城,离老家朱山下并不远。这种生活状态曾一度让我觉得张狂,逐渐平静下来,竟然发现是另类的幸福。那些鼓吹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我也委顿了下来;好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是懒惰,实际上思考观察研究太久,几乎将自己的情绪和情怀,都陷进去了。趁着有时间停顿一段,我的思绪不免延伸回老家村前的那小池塘。

池塘现在算是够现代的了,水泥结着的大石头齐整地壁立千仞,站在傍边的人一不小心就掉下去咯。是的,看起来你很严整的,接触水面的有个别的层层梯级。不过怎么还是觉得缺少点东西。缺少啥呢,这种挑剔和批判的毛病又出来了。恍惚的想起,原来是缺少一块泥地直通池塘。小池塘和村口接壤处,原来是有一泥地直淌过去的。村口向南,这块地相对池塘来说,应该向北了吧。每年的涝水漫村口时,池塘水沿着泥地和附近的沟渠倒灌,有时用捞鱼网会捞上几条土鲫鱼。这时也是池塘承包者的痛苦,倒也成为我们童年的乐趣。那些鱼的鲜味至今难寻,关键是自己有份参与抓的。

春夏之交,离泥地不远的池塘边,靠近岸边的木棍上有些滑滑的丝带,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青蛙或蟾蜍的卵带。我们常拿着小枝条把那些滑丝带卷起来,再将就地旋转小枝条,将滑丝带卷成小团,抛向塘中央;有些人好奇的,就把这些滑丝带晾在岸边,仔细观察。我嫌弃它恶心,一般是走避不及的。后来,这些卵变成蝌蚪之后,我们就经常兜来玩,甚至装在瓶里。家里的猫不知咋回事,好几次扑倒瓶子,蝌蚪又从四角的围屋沟渠里,通回小池塘中。有些就直接被鸡啄,蝌蚪样子很难形容,还是觉得恶心,不忍看最终还是另外的玩耍代替了。这不算啥,特别它们快成蛙的时候,我们这些顽皮鬼经常在泥地附近巡逻,手里拿着软竹子——坚韧、抽打的时候会让人很疼的;我们之间就拿过这东西互相打架,打得手脚都是伤痕。如果看到两个青蛙或蟾蜍匍匐在一起,我们就觉得它们有伤风范,对它们猛抽;后来池塘泥地边一片都是死蛙死蟾蜍,读书上学后才知道它们是益虫。年龄太小,很快就忘记这些,不过现在倒是觉得越来越沉重,只能默念不断忏悔。哪怕现在是生物科学老师,只不过这层皮也得扒下来了。毕竟罪孽深重,有时想如果不是奶奶天天念持佛号保佑我们,估计我都不知去哪里了。

童年的一些玩伴,有人在山塘赶牛上岸牛上来了人却被淹死,有人长大了去作奸犯科被抓,有人终日赌博喝酒混沌过日;当然,也有人成功做起了小生意,有人做了公职人员,而我相对喜欢持续看书、多愁善感的缘故做了一名生物科学老师,面对的都是少年为主。看到他们的渴望眼光,有时我反而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无限的希望和动力。

池塘北面是泥地,南面是一条黄土堆的公路,经常沙尘滚滚;东面是一些长满青苔的麻石混沙的防水堤,其中一半是缺的,黄土硬底延伸到靠近晒谷场;西面相对好一些,防水堤较长,不过也千疮百孔,有次不小心踩空,左脚背被划伤,可见白白的骨头。秋冬干塘时,池塘南面的那个水闸出口处,就是我们的乐园。某次不知因何原因,忽然对抽水照明的灯头感兴趣,直接伸手去摸,谁知给一电,几乎晕厥;幸亏灯头是悬挂的,手一被电,在地球重力的指引下,手自动和灯头的接触处分离。也许是那次经历,初二一学到物理,涉及关于电的,特别来劲,还一路参加过物理竞赛。有时,可能是天作之合。

干塘后,全村小孩一起去拾漏网之鱼是必有节目,因为那时谁捡到,就是谁的啦。冒着被玻璃渣子刺伤的危险都去拾鱼,现在想来真傻,可谁会想到傻劲有时会辅助一个人成长滴。不知道现在的小孩,还有这些傻节目吗?如果某人老家有小池塘,那里肯定会是儿时的一大乐事。

池塘文章7:春风吹过池塘

文/空白

家住三楼,临窗是一口池塘。池塘里长着一些水花生,东一块西一块的。还没到发青的时节,这些水花生依然缩在水下,就像是跟春天捉迷藏的小孩。

前两天刮了风,不知从哪里吹来了不少白色垃圾,有塑料袋,有包装泡沫盒,都散乱地浮在水头上,给本来干净、素雅的池塘带来了一种不协调的元素。就像白净的脸上沾了一点污泥,美妙的音乐声里夹杂着噪音。

前几年,这口池塘里面没长水花生,或者长了也被承包的村民给消灭了。因为它连着一条流动的小河,塘水清澈,经常看到旁边村庄的妇女在水边浣洗,也能看到垂钓爱好者在岸边钓鱼,野生鲫鱼黄黄的、瘦瘦的在钓钩子上跳跃。这两年,不知从哪里飘来的水花生像雨后春笋般疯长,很快便侵占了大半个塘面,唯有中心地带还有一点白水,像是池塘在喘一口气做最后挣扎。如病入膏肓者,虽一息尚存,但终究难以维继。按水花生如此攻城略地的速度,相信不出两年,它将成为这口池塘的唯一主人。

岸边的野草和杂树胡乱地长着,看不到村妇排队洗衣的场景,也听不到垂钓者欢快的笑声了。

近十年来,很多工厂陆续落户在公路两边,村民的土地被征收,没有土地的村民变成了穿着制服的工人,过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乡镇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带来了繁荣也留下了很多环境隐患。最明显的就是水质变差了,附近池塘里的水变黑、变臭了。被污染的池塘不治理无法开展养殖业,治理起来又需要很多费用,自然没人愿意承包,就任其污染下去。

还记得小时候,没有自来水,吃的用的都是池塘里的水。每家一口水缸,挑满了,一吃就是好几天。在田里干活渴了,就着田头塘里的生水喝了也不生病。夏天就泡在池塘里游泳,那水草青青的、软软的,一个猛子下去,捋一把上来,扔给猪吃,猪吃得摇头晃脑。池塘里种着菱角,绿绿的、肥肥的,摘一个拨开就吃,脆生生、甜丝丝,透着的是清新的水气。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池塘里的水质差了,就开始吃小河里流动的水,等到河里的水不行了,就开始吃自来水,自来水是从长江里抽出来的,再经过过滤消毒处理应该算是放心了吧,还是不行,有人做实验把自来水进行检测,结果依然不达标,这就需要安装净水机,以确保吃水干净、放心。

是我们对生活质量要求高了,还是越来越糟糕的环境让我们变得草木皆兵、无法安心了?

想起一位朋友,他住长江边,沿江一条公路,行人很多,经常丢下垃圾,还有被江水带上岸的白色垃圾,这些垃圾就散落在公路两边。朋友喜欢去江边吹风、散步,看到后,觉得很不舒服,便自发充当一名志愿者,经常推着塑料桶去江边拾垃圾。附近的村民对他的行为纷纷点赞,陆续有人参与过来。问起,朋友轻松地说:“现在江边很少有垃圾了,我们志愿者捡垃圾的范围扩大了,就当是锻炼。”改变一下环境,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我觉得,这才是朋友自觉行动的真正意义。

想到这,我脱掉上衣,换上球鞋,快步走到小区前的马路上,马路边有三台塑料垃圾桶,我看到一台里面是空的,便推着它沿着一条砂石路向后面的池塘走去。

池塘的水面上,春风悠悠地吹过……

池塘文章8:末秋,故乡的那方池塘

文/大漠初日

踏着末秋的小路,往昔两旁郁郁葱葱的白杨,而今已是面目全非,皱纹累累的树干横七竖八的插着密密麻麻的枝条,为数不多的那些黄了又白,白了又枯的顽固树叶摇摇欲坠,无可奈何的等着下一次冷风来袭。远远望去合拢与小路的尽头灰茫茫一片。偶尔燕雀飞过,以往叽叽喳喳的“莺歌燕舞”却变成有气无力的哀鸣,预感到末秋已末,对它们生命又一次考验的寒冬已跃跃欲试,走在这即陌生又熟悉的故乡小路,走在这落寞悲凉的末秋季节,平添几分惆怅,几分萧索,几分思绪的无奈。

没有清道夫,脚下的落叶叠积成厚厚的独具一格的天然地毯,经过一场场秋雨渗透,一直铺到小路的边际。还有那些可怜的落叶未来得及被秋雨留住,就被那无情的秋风卷走,至于吹散到池塘化作污泥,还是吹落到田园焚烧成灰烬,都已成了落叶的归宿。路旁的小溪没有了潺潺流水,溪水浅浅的,细细的,缓缓的“慢条斯理“的流淌着,从一块块凸露了一次又一次的卵石四周流过,一片落叶被泥土压住一半,另一半叶在水的流速中不休不止的抖动着。断断续续的溪水就像一个失去儿子的老妪,几乎哭干了所有的眼泪,还在拼命的挣扎着,难以逾越辉煌的过去和现实的残酷。被焚烧过的茅草埂黑乎乎光秃秃的一片,秋对田园里庄稼的掠杀过后,即便田埂上茅草也未能幸免。

走到小溪的尽头,就是我几欲相思的地方,儿时经常嬉戏的乐园,池塘的面积大约两三亩左右,走到近处,已半人深的池水,池水不清但能见底,眼前这番凄凉脑海里没有一丝印象。当年如诗如画一方池塘,四周长了一圈婆娑修长蒲草,阿娜多姿占去池塘的半壁江山,池塘的中央长着好多鸡头莲,(学名叫芡实的中药材,别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刺莲藕)野生荸荠草,水葫芦叶,米菱角叶,一团团青水藻,夏天的暴雨过后,红彤彤的蜻蜓点在长长的蒲草棒上纹丝不动,坐在鸡头莲上的绿皮青蛙眼睛直愣愣的不知看着什么,难以理解的是长满硬刺的鸡头莲叶上,那些青蛙的屁股是怎么悠哉游哉的坐在上面的。偶尔还能看见一阵小鱼游动,瞬间即消失的无影无踪。一两只白蝴蝶时隐时现,一切静静的,唯有偶尔滴答嘀嗒水声。青青蒲草条,黄黄蒲草棒,夏季采回去,蒲草条编成软软的草席,蒲草棒点燃后驱赶蚊虫,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无疑是最环保了最节能的资源了。

末秋冬初果实成熟,我和姐姐拿着竹竿绑上镰刀去割采鸡头米,一不小心刺猬球一样的鸡头米会扎了手,又疼又痒,好多天都不会消除,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拿到集市上换回一叠小票子,买来本子铅笔小人书,顺便还能捎来一点糖果,吃的用的都有了,真是耐人寻味的日子。

如今我身旁的这方池塘,孤寒凄凄,瘦水粼粼,昔日一池美景早已化为乌有,即便同样是末秋季节,也未必苍凉悲戚到如此地步,那些贪得便宜的人植入一池莲籽荷采摘莲子。繁殖力极强的莲籽荷在一年之中繁衍满池,在莲籽荷与其主人一起掠夺侵袭下,于是池塘里的“芸芸众生”便成了一枝独秀。末秋,残荷败枝,枯寂幽暗,即将化成淤泥的霉烂荷叶,水上水下似浮似沉。古人说”荷残藕正肥,“非也!出淤泥的未必是藕,据说泥下都是枯藕断枝一般的都是须根。三两年过去满池贪婪的莲籽荷吸尽了泥塘里它所需的营养,来年就没有几粒莲籽奉献给主人了,便是满池萎靡的荷叶,到了这个季节水面上光秃秃的发黑的荷叶秸秆,或折断,或弯曲,东倒西歪,满目疮痍,一方清秀的池塘失去的不仅是季节的变换,而是人们为了利益彻底的删除这张风景,四季里再也没有哪个季节能以复制出她从前的美丽。多年来池塘四周禾田里农药化肥各种除草化学药剂的滥用,流入无辜的池塘造就了名副其实的一潭死水。

儿时,雨后我和姐姐挎着竹筐来到池塘四周宽宽的草埂里拾捡地皮(地衣)爬到岸边的榆树枝头喜鹊窝里收鸟蛋,暴雨过后小溪里堵网捉鱼,姐姐牵着水牛我坐在牛背,不会吹起悠扬短笛,但总是扯着嗓子唱着姐姐教我的“日落西山红霞飞--原以为一切的记忆都还在故乡珍藏,殊不知除了记忆,故乡已没有了记忆的痕迹,虽然远处座座小楼一片银白,眼前已人是物非事事休,让我触目伤怀。

池塘文章9:乡村池塘变迁记

文/大路长街z

一个池塘的消失是一件十分稀松平常的事情,就像走在路上随手丢弃一个并不可口的面包一样。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这个坝子以种植水稻为生。蜀中多山,尤以川西为胜,大山和河流将地表分割成了一个个地形相对平缓的坝子。我们这个坝子三面环山,另一面是河,河水绕着弯弯曲曲的河床流到大山后面,汇入更大的河流中。每到清明前后,雨水充足,坝上的水田在旭日下反射着亮闪闪的白光,而三五聚集的房屋,则像是漂浮在一片波光粼粼上的小岛。

在房屋与水田之间,往往零星分布着一个个池塘。这些池塘看似分散独立,实则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它们一端和水田相连,一端和沟渠贯通,起到了保水防涝的作用。

那时我家屋前正好有一个池塘。池塘一头细而长,一头圆而大,像一只蝌蚪。大的那头水深,池边有些裸露的石头,方便人们洗衣和取水;细的那头水浅,长满了不知名的水草,里面藏着鱼和青蛙等动物。池塘成了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劳作一天后,进屋前会在池边清洗身上的泥土、草叶和汗水。吃完晚饭后,又会聚到池边的树下一边纳凉,一边闲话家常。

池塘里养了很多鱼,冬天放下去的鱼苗,到秋天稻子成熟时,就已经长得相当肥大了。初秋的天气仍然十分燥热,连池塘里的鱼也受不了,浮到水面上来大口喘气。我站在水草丰盛的一边,感觉水面上的鱼触手可及,便拿了一个小网潜到池边去捕鱼,然而往往刚一放网,鱼就猛地一下沉到水底。路过的老人看到后哈哈大笑,告诉我捕鱼的时候要从鱼的头部向后网,可是我试了好多次仍然没有捕到,却把衣服都打湿了。

靠屋的这一边种了一排橘子树,约有小腿粗细。树干长到一米高便分为很多手臂粗细的枝桠。这些枝桠刚好和我的头一样高,自然成为了我的天然游乐场。每天放学后我都要爬到上面去,在一棵棵树间不断地穿梭,直到我爬上了最粗的那棵树,站在它最高的枝桠上,穿过顶部的树叶眺望远方。那时候我想,这棵树好高啊,站在上面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橘子树中间还种着栀子花,花瓣洁白素雅,香味清新怡人。池边还有一棵李树,但是结得果实苦而涩,所以并不引人注意。

后来坝子里开始种植茶树,茶树生长不需要太多的水分,于是田里面的水都被放干了,沟渠未经梳理也渐渐荒废。池塘没有活水流入,开始慢慢干枯。先是细而长的尾巴逐渐变短消失,后来索性将池塘里的水全部抽掉,再也没有蓄水,只是在大雨过后,地面上会留下一弯清澈的水洼。再几年后,原来池塘的地方杂草丛生,只有隐约可辨的沟渠表明这里曾经是一个池塘。

至于池塘周围的树木,竟也未能幸免。因为要拓宽道路,那排橘子树全被砍掉,仅有一棵离路稍远,保留着树桩。想不到那树桩后来重新发了枝桠,近来长到一人多高,还结出了果实。栀子花直接埋到了泥土里,李树缺少水分,渐渐干枯。后来整理了杂草树丛,在原来的池塘上重新移植了桂花、山茶花和紫阳花等植物,一时间也是鸟鸣花香,生机勃勃,然而之前生长在那里的植物,基本上都找不到了。

最终,一个池塘就这样慢慢消失了。这种消失就像山峰耸起、海水陷落一般寻常,没有什么值得悲喜,或者让人肃然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甚至不值一提,如果非要说明一下的话,那最多只能说这里曾经发生了某件事情。

然而,如果曾经生活在那片池塘里的蜉蝣目睹了这一切变化,有了关于时间的概念,怕也会油然生出一番沧海桑田的感慨吧。

池塘文章10:春天的池塘

文/汤静

穿过小区的一段路上,有个依地势而建的人工池塘,我每天都要从池塘的木板桥上走过。

冬天的时候,物业工人会把池水放光,把各色的鱼儿送到暖房。池塘没有了水的滋养,就好似人少了灵魂一样。看到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水泥池底,总会不由自主地心生冰冷的感觉。

三月出差几天回来,远远就见池水盈盈,池边绿柳嫩嫩的枝条飞扬着,好像在向我招手一样。我脚步加快,飞奔到池塘边,迎春花丛生的枝丫,鹅黄的小花密密绽放着,给波光粼粼的池水镶上了一圈黄色的丝巾,三两鱼儿并排慢慢地游动,仿佛池塘灵动的眼睛。

下班回来时,在池边的木椅上坐了下来。

夕阳的余晖射到水面上,宛如一件橘黄色的纱衣,轻轻地裹住了这个不大的池塘。

我忽然发现,在距离我十来步远的长椅上,也坐着一个人,并且他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我不知所措起来,如果他是个年轻人,我想我不会去触碰人家的心事。但是我发现那人的旁边放着一根拐杖。

等待,还是走开,我在心里矛盾着。

终于那人慢慢地站起来了,拄着拐杖蹒跚而行。我看看他的方向,过一段草地就是水泥台阶,默默地跟在了他的身后,伺机好扶他一把。

再次遇到那个人,是几天以后的晚上。我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在健身器材的场地上,他正按摩后背,我笑笑,他也点了一下头。他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他10岁那年,还是东北西部山村里一个很顽皮的孩子。那年的春天来得早些,晴朗的日子,他和两个小伙伴儿在村头的池塘边玩,解冻的池水,鲜嫩的水草,游来游去的小鱼儿,那天他们捉了好多条小鱼儿,好开心呀,可是就在眨眼间,一条大黑狗窜了出来,疯了似地向前奔跑,一下子撞在他的腿上,他站立不稳,立即跌向池塘的深处。

另外两个伙伴儿愣了一下,稍大点儿的孩子让另一个赶紧回村喊人,自己也就跳进了池塘。

他得救了,而那个伙伴儿却永远把生命定格在池塘里了。

“3月30日,这是铭刻在我心上的日子呀!”他说,嘴唇颤抖。

“也就是那天,我在池塘边见您的那天吧!”

“是,50多年了……我到池塘边和我的兄弟说说话,告诉他,我们的父母都还好。”他把他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都接过来了,像一家人一样……

每天再走过池塘的时候,在木板桥边,我都会稍停下一会儿,向那从未见过的少年默默地致敬!我想他也应该含笑于天堂了吧!他的生命已经依托在他的兄弟身上,他们共同续写着人间最质朴善良的故事,同时也感谢那位满含歉疚的老人,50多年的风雨岁月里,承担起两个人的责任和孝心,他给注入了希望和温情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