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正月初一散文(精选4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正月初一散文1:正月的回忆
文/陈振林
记忆中,儿时的正月初一,清晨,母亲会拿了香和纸钱插在门前的水塘边,并不点燃,因为这是祭河神的。这一天,母亲会反复叮嘱,所有的生活用水不要倒在地上。家里扫地了,也不用将垃圾撮走,只堆在大门后就行。这恰好给了偷懒的我们一个合适的理由。早餐,照例是九个食碟,全是昨晚卤好的菜,冷的。上边洒着一层鲜红鲜红的水辣椒,红黑分明,好看,也好吃。这九个食碟,我最喜欢吃的是卤鸡肉,还有炸鱼。但没有长辈开口,我们小孩儿是不轻易动筷子的。早餐不只有冷的卤菜,还有热的汤圆一同上来了。母亲不叫它“汤圆”,叫它“元宝”,这是一种吉祥的说法了。这些天,长辈们担心孩子们乱说话,就在堂屋的左右墙上写下“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字条。
这新年的头一天,子女是不外出的,得拜父母,向家中族中的长辈问安。刚结婚的夫妇,在这一天早起后第一件事是端着糖茶去给族中的长辈拜年,讨得些许赏钱。那些长辈们,还缩在被窝里,被敲门声叫醒,也不恼。开门了又钻进被窝,被子也还盖着,翘起脑壳接过新婚夫妇的糖茶,咕咚一声喝个精光,在茶杯里塞进几张纸币,算是给晚辈们一点交待。这叫“喝翘脑壳茶”。也有外出走亲访友的,起得很早,那是去烧亲香。在上一年里,有亲人去世,逝者为大,活着的亲人就得在这一年的正月初一去为逝者烧香,是祭奠,也是最早的拜年了。
到了初二,这是拜见岳父岳母的法定日子。年青的夫妇,是不敢违抗这条法规的。我始终记得这个镜头:在去外婆家拜年后回家的路上,满眼银色的雪地里,我蹦跳着在前头,父亲的头上顶着弟弟,母亲悄无声息地走在最后。这应该是我儿时最幸福的回忆了。过了初二,在正月初三或初四,我总会去舅舅家看看。那里,是我和弟弟们的乐园。
等到初五初六时,年味就慢慢冲淡了。有时,会有舞狮子的或划彩龙船的经过,讨一包烟钱。亲戚朋友少的,已经开始下地干活了,村人们勤劳的本色总是不会变的;兄弟姐妹多的,还在忙着走东访西。我们家只有三兄弟没有姐妹,母亲也常常将家中的菜留着一些,预备着姑父家舅父家的几个表兄来访。这时,外出打工的早就走了,上班的也上班了,上学的也准备着要上学了。偶尔,从哪一家会传出麻将声或者骰子声,这是有人在打麻将或赌博,让人感觉到年的一些其他气息。
正月初九,俗称“上九日”。这一天的清晨照样鞭炮轰响,这是在送年。拜年,以未出上九日为亲厚,过上九则为拜迟年。这天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母亲和村里的婆婆婶婶们早就约定好,今天得去最大的万佛寺去敬菩萨。不能坐车,得走去。那些年迈的婆婆们,一个来回,一走就是一整天。这是一种虔诚,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吧。
初九之后,人们似乎要忘记了年。但“年小月半大”,正月十五总是要庆祝庆祝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这些是合家团聚同庆佳节最好的节目。封建社会里,这一天是君王微服出巡、与民同乐的最佳时机,也是青年男女的美妙的情人节。有一首作者有争议的《元夜》诗说的就是这个情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正月十五元宵节,很多地方吃元宵,但江汉平原吃“团子”,有着全家团圆之意。团子这种食品,是江汉平原的特产。团子的做法,先将大米浸泡几个时辰,然后碾压成粉。米粉粗细要适中,太粗则口感粗糙,太细则没有嚼劲。碾好米粉,再放进锅里炒至半熟,用水和成半干不湿的状态,捏成一个个孩子拳头大的窝形,再将早已准备好的馅料包进去搓成圆球形——那些馅料有腊肉豆腐干、榨菜肉丝、胡萝卜丝、白糖等等,根据个人口味来定制。当然,也可以不加馅料,直接做成石磙样,叫“石磙团子”,没有味道,不大好吃。团子做好后,放进蒸笼里去蒸。不到一个时辰,屋子里便飘满让人垂涎三尺的香味。将蒸熟的团子端到桌上,一家人围坐着,每人挑上最满意的一个,笑呵呵地,吃出自己想要的圆圆满满。晚上,天上一轮满月,还是忘不了去给逝去的亲人送盏灯。
这一晚也会舞龙,但场景没有除夕的热闹,从村头到村尾,要不了两个时辰。然后,一把火点燃,将龙头给烧掉,明年再做一个更雄壮的龙头来。如今,好多的青壮年都外出了,不单是元宵夜的舞龙要消失,就是除夕的舞龙也少见了。零星的有些舞龙的队伍,大多是为赚取彩头而来,我跟着看了几次,没有多大趣味。
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无论是过年,还是元宵节,都只在回忆里才充满了那种味道。
正月初一散文2:正月初一,梅花树下红茶香
文/彼岸蒹葭
今年的春来得早。除夕前两日,看到朋友在大坪山上拍的照片,满山乌梅尽已绽放,一朵朵、一树树、一片片粉白娇艳的花朵,细看袅袅婷婷,远看云蒸霞蔚,我心动了。如若在梅花树下举行一场茶会,在花海里烹茶品茗,岂不风雅有趣?
丁酉年正月初一,梅花茶会如约举行。韩先生等一拨茶友专程从成都赶来,“为了赴一场风花雪月的茶会,值得!”他笑着说,从城市的噪音和雾霾中突围出来,一脚踏进大坪山,心都醉了!一下车,扑面而来的是山野清新的空气,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举目四顾,山坡上到处是盛开的梅花,红的,粉的,白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它们开得素净纷繁,粉嫩娇俏,星星点点,清芳幽冽,香气里带着一丝丝冷韵。
从停车场下行数百米,即到天谷洞道观。这是一个小小的道观,相当干净,距离天谷洞不足一百米。关于天谷洞,历来有诸多神秘的传说。天谷洞也叫天师洞,是创五斗米教的张道陵天师当年修炼的岩洞,后来仙师张三丰也来此修炼。去夏我曾来过这里,满山草木葳蕤,虽骄阳似火,但人一走近洞口,便有森森冷气袭来,眼镜的镜片瞬间模糊。洞内深不可测且幽黑,我们一行人躬身前行十几米,便告退了。
天谷洞道观前有一个悬空搭建的木头平台,这是一处开阔的场所,大约两百平米,背靠大山,面朝空谷,天气晴好的时候,对面的山峦树林清晰可见。当日云遮雾锁,群山笼罩在白茫茫的浓雾之中,恍如仙境。道观左侧有一株虬 枝伸展的老梅树,好像修行多年的隐士,斜伸出繁花满枝的手臂,长长的拂尘一甩,声音飘飘渺渺隔空传来:“老道这厢有礼了!”我们遂决定就在树下设茶席。因为是新年,我特意选择了深紫色的丝绒茶席,案头一枝恣肆的梅花斜插着,春意知几许。“水是从天谷洞汲来的,水质清甜,可以泡茶。”管理道观的黄诚超道长走出来,轻声问讯致礼,并细心地为我们拉来电线插座,接通电源。
天谷洞的山泉闻名久矣,而我还是第一次尝试。第一道茶,冲瀹峨眉紫笋,此茶系峨眉高山紫叶红茶,滋味醇和,温文尔雅。开汤之后,我发现,以天谷山泉沏出的紫笋,汤色金蜜透红、清澈艳丽,细细啜饮茶汤,分明更有活性,更柔滑、温润,回甘更快。虽是初相见,但我一下子便爱上了这水。
茶聊中,大家说起了天谷洞。天谷洞是在峭壁上天然形成的岩洞,洞中有洞、曲径通幽,据说有大洞二十四个,应二十四气;小洞七十二穴,应七十二候,洞内岩壁及岩顶凝结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花。听黄道长说,他曾入洞探寻,洞深几百米,尽头处有一小洞直通山顶,阳光可以照入洞中,幽阴吸阳,天地交合,是修炼圣薮的洞天福地。如此说来,在道教祖庭鹤鸣山鹤之背所在的大坪山赏花品茶,且用天谷洞的泉水冲沏,这一盏茶真是意味深长了。
不知何时,太阳从云缝里探出头来,露出微微的笑脸。细碎的阳光通过梅花漏影到茶席上,透视出山野特有的光阴之美。虽剪剪微风、漠漠春寒,但一盏紫笋喝得大伙儿身心俱暖。不能辜负了这树花蜜香浓的梅,我起身摘了几朵粉白娇艳的梅花,丢进盖碗里。茶汤里的温婉,陡然多了清冽的幽香。细细品来,竟是从未体验过的清凉甜香。
花间一壶茶,席上饮清雅。对花品茗,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珍惜的呢?梅花树下暗香浮动的这一席茶,让茶友潇湘竹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遂吟诵起《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 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古韵悠悠,清趣无边。林歌尔姐姐也诗兴大发,当即为大家诵读了她刚刚写的诗。你一首、我一首,诗情在茶香里飞扬。清亮金黄的茶汤里,有花影荡漾入盏,也映着茶友们温暖的笑容。这一刻,茶沟通了天地自然,也连接了心灵与友情。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丰子恺的漫画里所描述的,我们“小桌呼朋三面坐”,是该“留将一面与梅花”,携山水共饮,与梅花同笑,这正是我喜爱的诗境和茶境。
此时,若有一床古琴或一管洞箫就更妙了。可惜,正逢春节,善于弹琴、吹箫的王师弟和桃子妹妹回家探望父母未能赴约,不过,留点遗憾也好,正如佛经所言,娑婆世界不完美,喝茶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寻求片刻的完美。
第二道茶,我为大家冲泡了腊梅紫笋。这是一款由成都榜上有名茶庄研发的花茶,用小寒初候刚开的腊梅与春天制作的峨眉紫笋精心窨制而成。好茶自当恭敬以待,烧水,烫杯,投茶,摇香,注水,出汤……玻璃公道杯中,蜜黄通透、璀璨如宝石的腊梅紫笋引来茶友们一片赞叹。细细饮之,茶香花香合二为一,香气鲜灵,喉底沁凉圆润,回味幽长。细嗅杯底,是绵长的梅之冷香。茶香在口舌,花香在鼻目,众茶友无不欢喜自在,笑呼:“梅花树下品梅花茶,这个梅花茶会实在是名副其实!”
对花饮茶,原本清雅之极,更何况是梅花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有了梅的疏影横斜,喝茶的情趣便大不相同了。我很认同明人田艺蘅《煮泉小品》里的说法:“若把一瓯对山花啜之,当更助风景。”携手清心淡泊之人,野外寻芳,于幕天席地中,花前树下品茗,可谓浮生一大快意之事。大年初一,由茶与花开启新一年的帷幕,想来便极具诗情和韵味。
天色渐暗,山风渐紧,该回家了。我们收拾起梅树下的茶席,辞别了黄道长。走在被风吹得干干净净的山径上,看到路两旁数株花开洁白的野茶,我们忍不住又停下来,驻足观赏。山坡上有大片李子树,忆及去年盛夏,来的时候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满树李果郁郁累累,光是看着就令人口齿生津。眼下,李树们还在沉睡酣眠中,哦,不,应该说,它们正在安静地积累力量、蓄势待发,依往年的经验,料不出一个月,它们必定蓓蕾满树,繁花满眼。想到这里,我内心暖如阳春,荡起温柔的涟漪……
正月初一散文3:正月初一早上吃汤圆
文/贾载明
川东一些地方大年三十守夜,人们睡的很晚,有的甚至守个通宵。第二天迟迟起床,庄严肃穆,言举谨慎,更不准说“死”、“病”之类的话。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开始做汤圆了。
汤圆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与粳稻米相比,糯米的产量较低,所以生产不多。价格也比粳稻米贵。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生活贫困,物质匮乏,为了节约钱,在磨汤圆面之前,就在糯米里掺杂一些粳稻米。掺得少无妨,多了则做出的汤圆很硬,没有糯的感觉。某匠人到某家做活,吃了这种不糯且硬的汤圆,回头对别人说:“王麻子家里的汤圆可以甩过屋梁。”这意思是说汤圆硬得象石头一样。
没有掺杂粳稻米做出的汤圆,柔柔绵绵软软,一口咬开,犹藕断丝连状,甜蜜的馅和柔柔绵绵软软搅和在一起,不需要牙齿的动作,滑溜溜进了胃肠。不糯且硬的汤圆,需要牙动作几下,进到胃肠沿途似乎是一路迟滞,好不容易去到目的地。
汤圆中的“圆”字,在传统文化里表示做人要圆通。不是“圆滑”,而是面对具体情况时要在原则范围内灵活应变,不呆板,不拘泥。所以古时候的铜钱铸成“内方外圆”状。铜钱里面的“口”形孔眼意思是做人要方正,要正派、正道,要不放弃原则。但“圆”还有另外一个象征意义,“满”即“圆”,“圆”即“满”,也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实实在在的实现了,成功了,象头顶上的太阳那样圆满得火热,象十五的月亮那样圆满得温惠。我想正月初一早上吃汤圆应该是取这个象征意义吧。要的是从新的一年的开头到结束时都要美丽圆满、幸福。
乡里正月间,亲朋好友之间要互相走动,客人刚坐下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端上前去。这叫“打点兴”或“喝口茶”。过了正月,招待客人就不用汤圆了。这种风俗,或许传承了数百年甚至超千年。
乡里正月初一早上吃的汤圆和招待亲朋好友的汤圆,做的有小广柑那么大,或正圆,或椭圆,需要数口才能吃完一个,哪里象成都市有名气的赖汤圆,一口便能咽下一个。
离开家乡数十年,在四川许多地方吃了各种不同的汤圆,最喜爱的,还是川东家乡上个世纪的汤圆。汤圆之不同,出了面粉的质量而外,更多的区别是馅子。有用肉作馅的,也有用以糖为主,多种原料加工成馅的。但我最喜欢的是红糖作馅的汤圆。家乡的就是这种。说也奇怪,只有红糖一种,就是个甜味,很单调,但我就是喜欢这个甜味,总感到这红糖甜的很爽,似乎心也被甜的透亮。不仅仅是我喜欢,出生在城里,成长在城里的女儿也喜欢吃红糖做馅的汤圆。这次从成都回到家乡,希望正月初一早上能吃到这样的汤圆。
这是不是生活习惯的延续呢?如果是,那么,某些习惯看来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方式,其生命基因、细胞已经形成了接受这些行为习惯的质地。
不过,现在住在大都市,更多的是回味、想象乡里正月初一早上吃汤圆那种场面清新的光景,端上一碗汤圆,站在房前依依翠竹下,一边吃着,一边听汪汪狗叫和噼噼啪啪的爆竹声。
正月初一散文4:春节
文/邓睿伟
每当农历正月初一,我们就会迎来一个盛大的节日——春节,也就是农历的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今年的春节过得特别早,在1月23日就迎来了这个热闹的节日,以往的春节几乎全在二月份。
说到春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外形狰狞,生性凶残,每当除夕时便会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除夕时大家都会逃往深山。有一年从村外来了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那年的除夕村中竟安然无恙,后来人们从老人那里得知,“年”惧怕红色、火光和巨响。以后的除夕,人们便都穿上红衣裳,挂上红春联,到处灯火通明,并加以鞭炮的巨响进行驱赶。这件事也逐渐传到了其他村,也就有了过年的说法。
今年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鞭炮声响彻云霄,随处可见一幅幅春联和一张张福字,每个人都很开心,所有的烦恼早就已经抛之脑后,到处都红红火火、热闹非凡。渐渐地,天色暗了下来,一朵朵礼花在天空中绽放开来,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翩、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银花,人们都深深地陶醉在了当中。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离24点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分钟了,很快又只剩下了几秒,我默默地进行着倒计时:五、四、三、二、一。新的一年到来了,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也希望我们能在这新的一年中,天天都像这样快乐,有更大的进步。
礼花再次绽开,鞭炮声也再次响起,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了节日的烟花爆竹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