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文章

请欣赏养老文章(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养老文章1:“时间银行”好养老

文/陈锦荣

如今,老年人如何在“生活不能自理”(包括失忆、失智、痴呆)时如何得到有效的养老,是一个既现实又难于解决的问题。要儿女解决,不仅影响他们的工作与学习,而且往往出现“病久无孝子”的现象,要付出每月数千元的“护工费”,实在不堪重负,这两种实在令老年人一想起就会心寒。

解决失去生活能力老年人的养老,除了进入养老院,或是以自己房产与保险公司签订《养老协议》外,近日笔者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瑞士开发一个“时间银行”,即将一些刚退休或中年人自愿到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家当“护工”,其护理时间可以存入“时间银行”,当自己已老也成为需要护理时,可以将这些“时间”(即工时)在银行中支出,由银行安排以上人员给予护理。如果至老死仍然不需要别人护理,死者生前存入的时间可以换成钱付给其家人。

这种“时间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银行,并没有单纯以货币的存取为方式进行交易,而是以“互助养老”为形式,进行存取,这在客观上,比起从前单纯由“志愿者”择时服务比较有保障;而比较那些花巨资请“护工”,比较经济。

我将这种“时间银行”理解为老年人在养老上的一种“互助组”,也充分利用了一些刚退休而“年富力强”者贡献社会,而这种贡献是会得到有偿的回报,其“名声”比当个护工好。

这种在养老上的“时间银行”,诚如目前提倡的“无偿献血”,其实是“有偿”的,可以由家里的年轻人到血站“献血”,以让自己或家人在需要血的时间,优先获得供应。

当然,笔者认为,这种“时间银行”也可以兼营一些“养老储蓄”项目,即老年人或子女将自己多余的钱存入“养老储蓄户头”,以备在需要支出时使用。养老储户可以吸取社会一些福利捐献,提高“利润”,使这笔者存储足够于应付可能出现的养老经费。

参照“时间银行”的理念,笔者认为也可以由保险公司进行一项“养老保险”,规定多少岁以上(最好是60岁)就开始收取保险金,等到出现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时,由保险公司出资请护工对该老年人进行护理。

当然,民间也可以试行一些“集资养老”的方式,即组织一批刚退休的人员,每月缴纳一定养老金,谁先需要就先由谁领取。

当然,以上诸项都是权宜之计,等到国家经济好了,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与“全民免费养老”之后,以上措施都没有必要,但毕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而眼下提出的“时间银行”,的确有新意。

养老文章2:养老是个工程

文/马治权

母亲过完年就97岁了。父亲去世时她85岁,自己单独生活了两年,我们就开始陪伴她。我侄子说,奶奶比许多农村老人好多了,身边总有人。

养老是个工程。在母亲的问题上,我们兄弟姐妹七人,三个女儿随意去陪伴,四个儿子有分工:在外的两个出钱,在身边的两个出力。

这个计划写在纸上当然轻松,但要真正落实到实际中,而且一坚持就是十年,不容易。母亲是强性子人,虽然97岁了,虽然有儿女陪伴,但仍然自己洗内衣,有时还提水,扫地,种菜。去年母亲节网上流传一张照片,题目是《九十六岁老母为儿子能吃上亲手种的菜翻越围墙》。围墙是菜园子的,其实只有1米高,进菜园子也有豁口,可她老人家不愿意绕,便翻墙过去为我拔菜。

如此强健的母亲,必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当年父亲被打成右派关押起来、全家遣返农村时,她怕回家乡让人笑话,径直领七个孩子到南老山(今天的延安市甘泉县)开荒种地,自力更生将七个孩子养大。

性格是有遗传的,有这样的母亲必然有这样的孩子,我们兄弟姐妹七人个个要强、独立,日子也都过得很好。然而在母亲的问题上要统一行动,那还是要有点原则的。十年来我们的原则就是民主。用土话说,有事多商量。

母亲原来住土窑,年久失修,经常往下掉土疙瘩,有一次竟然掉下了一只跑窑顶上吃草的牛犊子。加之在山坡上,到街上赶集也不方便。我们就动了为她换地方的心思。

母亲反对重买一院地方,说她年龄大了,将来地方空下没人回来住,浪费掉了。我们觉得也是。母亲有点钱尽量让她吃好喝好,不要破费在地方上。后来便说租,但又考虑母亲性强(母亲一生是“受罪不受气”),怕她寄人篱下委屈,不自在。

这时正好大哥搬到延安了。他的窑条件好,是石窑。我们便与大哥商量,看能否让母亲住?大哥说行,但窑顶露过水,须内粉一下。我们其他几个孩子便集资粉刷了窑洞,让母亲住了进去。母亲住新窑时有些不习惯,我们尽量按原来的家给她复制,创造一个怀旧的感觉。过了一段时间我们问她住惯不?母亲说,好着哩。离街上近,窑也敞亮。这仅是十年中的一例,其实家务事婆婆妈妈,多着呢!但只要民主,有事多商量就能解决好,不能一言堂。我虽然在外工作,也为兄弟姐妹们帮过忙,但在母亲的问题上,大家不让步。认为一码是一码,帮助办事不能代替尽孝。有时开会时还要让老大老二先说,并尽量尊重他们的意见。看起来我是核心人物,但最后行动还是要按大家议下的办。

事物总是在变化着,在伺候老人的问题上也不可一成不变。尽管在外工作的出钱,但在精神上还是不能完全脱离,必须每年回去一两次,陪陪母亲。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情感寄托,你给她一千元不如陪她住两天。村上还有几个类似的老人。多年来,我们形成了一个互探父母的传统。不管谁回去,都带点东西,走走其他几家。实践证明这种办法很好。只要有人去看母亲了,她就会给我打电话。从电话声里,可以听出母亲的快乐与自豪。

现在情况又有了不同。我今年退休了,大哥二哥就让我来伺候老人。他们说,老人需要和每个儿子厮守。过去你们工作着,脱不开身,不得已求我们代劳。现在你们有时间了,就不能只给钱不亲自伺候。对于你们,拿点钱让我们伺候老人比较省劲。但对老人则不同,你们亲自伺候,她便可以与每个儿子近距离相处一段时间。这比每月给母亲钱还要重要。

听了老大老二的建议,我和弟弟便自己尽义务,轮到我们了就回去陪伴母亲。“家有老母是个宝”,真是一点不假。她让我们兄弟姐妹其乐融融,也让一大家子人有了向心力。

不过,文章的结尾,我还是有自己的建议:我希望国家在养老问题上要大力气研究、扶持,像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福利一样,予以高度重视。我母亲这样的养老不足以做榜样。她是在那个年代,生了七个孩子,因此可以享受“豪华养老”。试想现在独生子女,两个孩子四个老人,能养得过来吗?因此,我老了还是选择去养老院,或者三五好友住在一起,自助养老。我不是不希望与孩子住在一起,我是心疼他们啊!

养老文章3:养老院里的“朋友圈”

文/翟杰

那天逛街,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由远及近,原来是大军。大军的朋友本来很多,但前段时间,他在一片非议声中把老父亲送入了敬老院。从那以后,大伙对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大家一致认为,不论再有本事,只要不孝敬老人,这样的朋友也绝不可交。

我佯装没看到大军,可他早就看见我了,站在马路对面喊:“哥们,干吗去?”看到他那一脸的笑,我心里很不舒服,正要开口敷衍他时,他却从马路对面跑了过来,把牛奶和一大包营养品放在地上。我问他:“你这是去干什么?”大军嘿嘿一笑:“去看我爸啊!”“你心里还有你爸啊?”我没好气地说。“看你说的。”大军顿时尴尬起来,“没事的话陪我一起去吧!”

我倒要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和他一起前往。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进敬老院,健全的设施,豪华的装修,满院的红花绿树,环境一点儿也不亚于度假村。在一个名为“怡然阁”的亭子里,几位大爷像孩子一样,正为一步棋而争论不休;喷水池边,几位头发花白的婆婆,在优美的旋律中闭目养神。

大军见我看得出神,得意起来:“怎么样,不错吧!”我回过神来:“这里再好也不如家里好!”很明显,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比刚见到他时善意了许多。

在大军的引领下,来到后院,我老远就看到了他父亲,正和几位老人在一棵大树下神侃呢!看到我们,老人兴奋地朝这边挥手。

“爸,聊什么呢?”大军蹲下来。“跟你几个伯伯说话呢!”老人回答。“爸,上次给你带的牛奶喝完了吗?”“没呢,你来了才几天啊!”“嘿嘿,没事就喝两袋。”“这几天怎么样,业务顺利吗?别太累。”老人关切地问。“还成,爸,你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已过不惑之年的大军说出这话来,像个孩子。

聊了一个多小时,我们起身告别。没走几步,身后传来几个老人的赞叹:“老弟,你这儿子确实不错,不超3天准来看你,唉……现在这么体贴的孩子难找喽!”

我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把老父亲送到这里来?是不是因为这里条件好?”大军憨憨一笑:“这些不重要,关键是我想给老爹找个‘群’,以前他在家的时候,整天一言不发,更别说有个笑容了……”

大军告诉我,进敬老院是老父亲先提出来的。刚开始,他也是死活不同意,就怕落个“不孝顺”的名声,但看到老人整天在家长吁短叹,无所事事,并不快乐。于是,打算把老人送到这里来试试,没想到,来到这里,父亲马上像换了个人一样。

我回过头,几个老人正笑得前仰后合。看着老人们如花的笑靥,我不禁思绪万千。毋庸置疑,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究竟什么是孝顺呢?一般人的理解,孝顺就是让父母长辈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行了。这当然是对的,我想,还有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顺从”老人的意愿。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人的需求除了吃穿住行之外,还有一个最基本的自由。

人这一辈子忙忙碌碌,绝大多数都是到了晚年才得以从生活和家庭的重荷之中解脱出来。作为子女,我们只要有时间,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有那份孝心,就要尽最大努力帮助老人去实现一生中没有实现的理想、心愿。

养老文章4:养老院里的静逸时光

文/吴涛

她叫曾宛如,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80岁。从2004年3月12日入住宜宾夕阳红老年公寓算起,她已在养老院里度过了11年半的闲散时光。

她和老伴李忠杰育有一儿一女,她至今记得,儿女小时候,因为物资匮乏,在中秋好不容易买来几个月饼,一家人团团围坐,月饼吃得小心翼翼地,落下来的馅渣被早已摊在嘴下准备着的一只手接住。如今,儿子在宜宾江北上班,女儿去了北京,月饼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节前节后都能吃到。

老伴比她先进养老院三个月。那是在2003年底,她去北京看女儿,老伴因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瘫痪了,需要人照顾。老人也不愿意自己拖累儿子,一大家人合计后,就把老头子送进了夕阳红老年公寓,请了专职护工来照顾他。

她在北京时,打电话给他,他只是哭,说没有她,真的不习惯。三个月后,她从北京回来,每天都去公寓看望他。他仍是哭,说这里没有她,就没有家的感觉。于是,她也搬进公寓,为他找回了家的感觉。

在公寓里,因为他和一名专职护工住在一起,便于护工日夜照顾他,所以他和她只能各住一间房。每天清晨,她都熬好蛋花儿、藕粉等,端下楼去他房间里喂他。有时,他发脾气不吃饭,也是她去哄着他。她体贴他,让着他,因为他是病人,糖尿病晚期。

2008年4月14日,他病逝了,这个日子她记得很清楚。起初她想,他病了11年,她陪了他11年,他走了,她也解脱了。但后来,触景生情,每次下楼都会有意无意地看到他住过的那个房间,想到每天清晨她都惦记着给他做早饭,现在却空了一大把没有用处的时间,所以她掉泪了,抹着眼角说:“我们1954年结的婚,一起生活了54年,风风雨雨都经历过了,他如果一直都在,那我还有串门的地方,但他却先去了。”

当初她进养老院,是为了照顾瘫痪的老伴。老伴去世后,儿女们要她别住养老院了,但她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回家住反而生疏了,儿女们都有各自的生活。老伴去世不久,女儿接她去北京过了教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然后她回到了老年公寓。儿子、儿媳也经常来看望她,给她买来一个小冰箱,但她把它当作一般的碗柜用。女儿也三千两千地汇钱给她,并在来公寓看望她时送给她一台洗衣机,只因她说过喜欢自己洗衣服。

中秋节又要到了,公寓里又开始像往年一样忙着准备老人的大聚餐和文艺节目的演出。她对晚报记者说,虽然老伴去世7年多了,但她一直记得和他一起在公寓里生活的情景——她和老人们打麻将时,他坐在旁边的轮椅上笑呵呵地看着她;过中秋节,她把公寓负责人送给他们的香包挂在他脖子上,他嗅着嗅着,脸上就有了微笑……

养老文章5:那些去养老院的日子

文/王博恺

那是一个春日,带着对老人们的爱心和对初次社会实践的不安,我们来到了这所隐藏在城市角落中的天合养老公寓。

整个养老院采用了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古朴而又清静。每一扇房间的门都是木制的,很有旧时代的气息。从庭院可以直接看到天空,呼吸新鲜的空气,很适合老人居住。墙上挂有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以及老人儿女们送来的感谢信,温馨地映衬着这个祥和的四合院。

进门以后,就看见几位爷爷奶奶坐着长椅,在院子中享受着阳光,布满皱纹的脸上尽显舒适与祥和。第一次见面,院长大妈将十余位老人聚集在了娱乐室,并向我们一一作了介绍。老人们年龄最小的也有六十岁,最年迈的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爷爷,他们的岁数加起来估计是我的一百倍了。那一天,我们唱歌跳舞弹琴,尽展才艺,老人们的欢声笑语为我们第一天的社会实践落下了帷幕。

之后的数次社会实践中,许多人退出了,又有许多人参加了进来。只去找寻对自己而言轻松而又快乐的事物,麻烦的事交给其他人去处理,90后的世界就是这样简单。而正因如此,出色的人才会凸现出来,这不就是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吗。这也让我看清了身边哪些人是值得我去交往的,哪些人不是。

有一次看望老人时我们举办了故事会,老人们向我们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的所见所闻。“我就听见防空警报突然响起,然后爸妈就带着我们赶快跑,啥都顾不上。”一位老人慢慢说道,好像那一幕就发生在眼前。“那辆卡车装满了似曾相识的家具,但她一进家门,看到家里是空荡荡的。她立马追下去,卡车早就携着家具逃之夭夭了。”一位老奶奶叙述着听说的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未曾经历过社会坎坷的我们虽然无法体会这些似乎离我们很远的生活,但坐在我们面前谈着过去的一位位老人,就像一个个历史的叙述者。

后来的半年中,我们又来到这个养老院好几次,教老人们英语,帮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唱歌等等。因为有许多老人患有痴呆症或听力有问题,沟通起来总要费一番口舌,但看到老人们的笑容,却感觉没有那么累了。而对这样一群快乐的老人们来说,时光的流逝也许不再是那样的重要了。

然而,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去养老院的人数和次数逐渐下滑,而有的同学也再也没有来过。到了最后一起去的也不过三四人了,虽然陪伴老人的时光是那样快乐,但我们仍挣脱不了学业的压力和自身的怠惰。这个夏天,我的一位好朋友就要移民去美国了,他是这个社会实践的核心人物,也是最享受这个社会实践的人。他的离开令我无法想象之后这个社会实践要如何延续。很多人劝我们停止,因为继续下去不会对留学带来更多的好处。难道我们的作为最终只是准备留学的工具吗?那样我们和那些世俗又功利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但是,在又进行了几次活动后,我们终于因为考试压力而结束了没有结尾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甚至没有向老人们道别就这样离开了。两个月再没有进行过社会实践,今后也不会再有。然而,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关爱身边的老人,他们都是我们的宝藏。

养老文章6:读写养老健脑力

文/梁曦

退休生活,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读书之快,令人忘我。读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好书,就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生活中的所有烦恼与不快都被忘得一干二净,不知不觉就把自己融入了书中。坚持读读写写,赢得健康快乐。

退休前,我对玩扑克、摸纸牌、打麻将,素不感兴趣,人家鼓励我当个“股民”,我却无缘分,被“风险”吓住了,不敢迈进“招财进宝”的大门,唯一的嗜好是读书看报,以及陪伴我几十年的笔杆子。读书之重就如吃饭。一日无书,心便觉得空落落的,好像悬浮着,没有了方向,没有了依附,精神总是难以集中。书报是“良药”,让我心态亮丽;书报是智慧,点亮了我的思想火花,让我年轻;书报是“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为我的写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精致的“粮食”、优质的“弹药”。一句话,读书看报,为我铺设了一条五彩缤纷的夕阳路。

写作,我有40多年了。在职时为了工作,是一种责任的担当;退休后为了享受,是一种嗜好。退休以后,闲暇的时间多了,每读完一篇文章,深有同感却意犹未尽,乃至浮想联翩;有时则对作者的看法和观点不能苟同,便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奋笔疾书。可见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继续,读写是分不开的。

我们天生都有说的欲望,只是说的范围总是有限。我更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乃至一些杂想感悟,通过文字的方式抒发出来,那是一种怎样的畅快。然后是稿子寄出后的焦急期待和刊登后的喜悦。读着变成铅字的文章,与看原稿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如此多年,晚年生活倍感充实快乐。偶尔闲着没事,翻一翻从报刊上剪裁下来的几大本个人作品集,成绩虽然不大,却也滋生出少许的满足,这些“萝卜条、豆腐块”,毕竟是自己心血的结晶。有人认为写东西,动手动脑,费神费时,太辛苦了。我倒觉得写完一篇文章,比看一场NBA球赛还带劲,比听一次音乐会还过瘾,是一件心情愉悦的快事,促进身心健康的好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