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乐趣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乐趣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乐趣的文章1:挂在胸前的弹弓

文/何少强

小时候的乐趣之一,就是在胸前挂一把弹弓满山跑。弹弓这种玩具,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村男孩来说,人手一把是标配,有的是两三把。农村的天地广袤,童年时光蝶飞蜂舞,携一把弹弓出门,不知寂寞、无聊为何物。

弹弓的两根橡皮条一端连着杈,一端连着轻质裹片。轻质裹片是包裹“子弹”(即石子)的革质或帆布材料。弹弓杈都是自己做的。我们到树林里挑选匀称的杈丫砍下,用绳子将杈丫拉拢到适当的弧度固定,挂在墙壁风干。几经雕琢,弹弓杈塑造成型,弧度优美,比天然的要好看得多,手感也要更好。橡皮条是从自行车内胎剪下来的。邻家大哥有一辆自行车,我竟无端地希望它早点爆胎,好让我和小伙伴有机会向他讨要破轮胎,剪下橡皮条瓜分。橡皮条断了,我舍不得扔,就用缝纫线左缠右缠接着玩。橡皮条逐渐变得又短又粗,使用效果大打折扣。这时,我就把弹弓送给比我小好几岁的弟弟。地处深山野岭的老家穷得叮当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童年的我胸前不挂钥匙,只挂弹弓。挺神气,有点江湖侠客的味道,发现目标立马拉弓瞄准射击。世上功夫唯快不破,打弹弓也是这个道理。

如此心爱之物,常年不离身,睡觉的时候也被我压到枕头底下。小学围墙外,有棵鸡公树,秋蝉声声聒噪于耳,压过琅琅书声。放学后,我们拿着弹弓,瞄准树上残留的黄叶、果实,或寻找趴在树冠的鸣蝉,练习打弹弓技术。核桃青皮的时候,我馋得不行,瞄着核桃实弹射击,有大人路过也不跑,因为家家都有几棵核桃树,不在乎几个核桃的得失,而且我一直相信大人们小时候都像我这么干过。有时打到枝条,石子反弹偏离方向,听到“当”一声落到人家屋顶上,这时得赶紧跑了。

年龄稍长,可以做到打弹弓弹无虚发了,我就经常跑到田间地头消灭山麻雀,美其名曰“雀口夺粮”。那时,麻雀被认为是糟蹋粮食的害鸟。一位老爷爷守一坡荞麦地。山麻雀偷吃荞麦很贼,隐蔽聚集在荞麦地周边的大树上,零星地、悄无声息地沉降到荞麦地里。守地的老爷爷用一副抛石绳驱鸟,石子一抛上百米远,呼啸着飞进荞麦地,鸟群遇袭飞起,遮天蔽日,异常壮观。惊飞的麻雀慌不择路,落到老爷爷窝棚前的沙松树上,落得那个密,即使射术不精,也能射落它几只。后来,老师教育我们,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消灭害虫,让我们多得粮食;它们唱歌,让世间有了欢歌。我们便再也不向小鸟开火了。

鸟不尽弓已藏,藏进裤包,只为防身。我小时候被狗咬伤过,对狗怀恨在心。放学必经之路上,有一条似狼犬的狗,盘成圈,躺着挡道,我悄悄从它身边过时,它竟张嘴扑向我,咬到我的小腿。父亲揉碎一把烟草末,试图抹平我小腿上的伤口,疼得我龇牙咧嘴。再走这条路时,我远远观察狗在哪里,拿弹弓瞄准了它,石子打在狗背上,它嗷嗷叫着逃遁,那才叫一个解恨。小鸟不能打,于是我重新锁定目标:打马蜂、恶狗、黄鼠狼……家里的鸡隔三差五少一只两只,我觉得很奇怪。村子周边是森林,黄鼠狼特别多,我心想肯定是它们干的,真是罪大恶极。一天夜里,我蹲点守候,果然发现一只黄鼠狼从灌木丛中跑出来,扭着柔软的腰,鬼头鬼脑朝木楞房鸡圈靠近。我屏住呼吸,将橡皮条拉长,照着它的屁股瞄准,“嗖”地一下让石子飞出。只听见一声惨叫,闻见一股焦臭味,黄鼠狼不见了踪影,一连几天不再出现。

我也曾玩弹弓误伤自己。我和小伙伴逞能,换左右手开弓。哪想平时捏石子的右手换成握杈,习惯性地一放,弹弓杈弹回来打到脸上,眼冒金星,鼻涕眼泪一起下,疼了几天。

每当拉开童年的弹弓瞄准,远方的目标由摇曳模糊变得清晰可见。犹记得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夺奥运会首金,我在校门口小卖部看着电视,梦想着,奥运会要是有弹弓比赛,挂弹弓的胸前兴许会挂上金灿灿的奖牌。

童年的弹弓已成遥远的记忆,那份快乐的心情仍在。

关于乐趣的文章2:骑自行车的乐趣

文/杨丽清

最近我喜欢上了骑自行车。清晨,沿着海边观海长廊,心情欢快、自由自在地蹬着车,习习的海风迎面扑来,湛蓝的海水映入眼帘,碧绿的树叶和小草,色彩斑斓的花朵迎风招展……海滨公园晨运的人很多,有的在海里欢畅地游泳,有的在岸上跑步或散步,有的在绿地上打太极,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练瑜伽……

下午下班了,骑车又是另一番心境,心情更悠闲了,少了上午赶时间的匆忙,可以如痴如醉地欣赏身旁的画景:海鸥在海边的红树林上空飞翔;一排排的渔船静静地躺在岸边,湛蓝的海水和蔚蓝的天空海天一色;小孩赤着脚在沙滩上玩耍,有的在捡贝壳和挖螺,有的在堆沙……

晚上,观海长廊更是一片欢腾,有的在跳广场舞,有的在唱歌……我一边慢条斯理地踩着单车,一边聆听着舞曲音乐,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在海边骑自行车,我觉得很惬意,再也不用担心塞车和汽车尾气;在海边骑自行车,还可以避开马路的拥挤和喧闹。

坚持骑自行车上班几个月以来,我发觉腿的肌肉更结实了,体力和气色也比以前更好了,人更有精神了,也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去哪里都方便,路上可以舒心地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去了以前没去过的地方,对湛江的大街小巷算是做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最近因要更换家里“地宝”的轮子,而湛江只有一个售后服务部在赤坎南桥,我突发奇想,决定骑自行车去赤坎南桥。

傍晚,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已过,马路上的车较少,沿着宽敞、干净的海滨大道轻松自在、心情舒畅地蹬着车,凉爽的海风轻轻地拂过脸颊,两旁矗立的高楼大厦擦身而过,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不停地眨着眼睛,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画境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南桥,沿着南桥河慢慢骑,又可领略到赤坎独特的夜景。

周末的清晨,我则喜欢骑自行车去湿地公园。沿着弯曲的红色自行车道畅快地驶进公园,清新、纯净的空气迎面扑来,置身于翠绿的树木和鲜艳的花丛中,夏季还可欣赏到辽阔的荷花池,粉嫩、娇艳的荷花星星点点散布在青翠欲滴的荷叶间,花枝招展的“花姑娘”在旁边的荷亭上尽情摆弄各种姿势,似乎要和荷花争奇斗艳……

如果时间充裕,也可顺便骑到旁边的银帆公园逛逛。银帆公园的面积很大,连接海滨大道、人民大道和椹川大道,里面有很多宽敞的跑道,跑道呈弧形且有点坡度,骑的时候感觉有点吃力,但这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累得恰到好处。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骑自行车了,它不仅是我上下班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同时还能让我锻炼身体、开阔视野和增长见识。湛江是中国十大低碳生态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近年来,城市环境综合质量连续4年排名全国环保重点城市前5位、广东省首位,是名符其实的“花园城市”。在全国重点监测的城市中,湛江空气质量状况之好极为罕见。

我爱湛江美丽的蓝天白云和静谧湛蓝的海湾,为自己生活在坏境如此迷人的城市感到自豪和幸福!我已决定骑自行车游遍湛江,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开心和惬意的事情!

关于乐趣的文章3:读书的乐趣

特别喜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概括了我一生中的两大乐趣,即一个是读书,另一个是旅游。其实行万里路说的不仅仅是旅游,而是泛指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把行万里路当作旅游,严格地讲是有点断章取义。

读书是走别人走过的路,学习别人已获得的知识,而实践则是走自己的路,是自己在社会活动中加以充实,二者不可偏废。明万历年间的东林学者顾宪成,曾为东林书院撰写了一副对联,叫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想顾宪成先生的这一名联,就很好地阐述了读书和实践的关系,家事国事天下事是什么?我觉得那就是社会实践。

读书好,那是真好,可那时候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家里除了锄头就是铁锹,睁眼就是柴米油盐,闭眼就是犁耧锄耙,想有一本自己的书,那的确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没有书读并不等于不知道读书的好,祖祖辈辈和土坷垃打交道,在用得着文化的时候,也只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在肚皮上划道道,在墙头上划道道。每当遇到这种没文化的尴尬时,一个个黑脸汉子,就会无奈地说,没办法,谁叫咱是睁眼瞎。这不明摆着是对读书的向往吗?我没机会接受学前教育,更别说是从小就读什么唐诗宋词,最早接触书是上小学一年级,一本是语文一本是算术,薄薄的两本。正是这很不起眼的两本书,把我带进了读书人的行列。一年又一年,书逐步地厚了起来,但是几年下来仍然是那两本叫做语文和算术的书。那时候家里穷,根本买不去课外读物,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书。说起来可笑也可怜,我是上了三年级以后才有机会读课外书的。说是课外书,其实就是小人书,也是薄薄的,但上边有人人马马,有故事情节,那时还不懂什么叫图文并茂,就是读起来感觉特别特别地舒服。我喜欢读小人书,可是我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小人书。

读所谓的大部头是五年级以后的事了,记得先是读了《西游记》,后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接着是《敌后武工队》,再就是一些历史小册子,如此而已已经初中毕业。这些书都是借同学读的,因为是借来的,生怕被人家半路要了去,所以只好连明昼夜地赶。赶着读书着急是着急,可很有意思。心里既想着别人的期限,也急着书中人物的命运,两头担着心总是火烧火燎的,有时候会半夜半夜地读,一个情节过去了,想着下一个,一个故事完结后,赶快再追着下一个。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那种读书就象是急匆匆地赶火车,生怕误了点。有意思吧?上了高中学校有了图书馆,但是图书馆里可读的书不多,文革洗劫过老师清理过,剩下的大都是革命书籍。不过有几本小说还是值得一读的,那时候有《激战无名川》、《牛田洋》、《艳阳天》、《欧阳海》、《雷锋》等。问题是十几个班千把名学生,谁逮着了都不愿意撒手,那是真正的僧多粥少。好在高中两年总有轮到自己的时候,一旦从图书馆借到手,那就非啃个稀巴烂不可。尽管后来说那时的小说是“高大全”的模式,可我们并没感觉有啥不好,照样读得如醉如痴,照样被书中的人物命运牵动着神经,照样读得乐不可支。

上大学后可读的书多了去啦。别说是学校图书馆书多,就是书店里的书也多得让人目瞪口呆。读呀读呀,真希望把过去落下的都赶回来。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当代的,有一种书海里遨游的感觉。可四年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充其量只能是冰山一角,甚至连那一角都谈不上。在大学里读书真还有点紧迫感了,恨不得把图书馆里的书都翻个遍,而且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的知识贫乏,越读越感到时间不够用。四年中读了多少书自己不清楚,只知道自己快变成了一条书虫子,那真是一条快乐的毛毛虫。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买书。一个穷书生的确拿不出多少钱来,于是就开始抠牙饿嗓,从伙食费中一点一点地节约,星期天就去逛书店。好在那时候一本书,多则几元少则几角,就是一套书也就十元八元而已。买了读读了买,乐此不疲。

书读多了人就有点呆。但是呆呆的反而很好,面对各种权力利益,不争不抢不夺,吃得香睡得好心安理得。书真是个好东西,读书真是个好事情。烦了就把自己埋在书堆里,坐下来读进去,一切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累了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那就是一种最好的休闲。老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曾被批判过,而且被批得体无完肤。批得对与否姑且不论,但是真的把读书当作一种功利,当作一块获取某种利益的敲门砖,那书读得一定是很累很累,一定没了乐趣。问题是现在的应试教育走的正是这条路,学生们把读书当成了负担,不产生厌学情绪反而是件不正常的事了。

关于乐趣的文章4:摄影乐趣多

文/蔡金海

退休后,我几乎是疯狂地迷上了摄影。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我常常背着沉沉的摄影包,不是到公园,便是到有景色的地方,捕光捉影拍片子,可谓乐此不疲。

其实我年轻时就喜欢摄影,但那个年代,照相机还是奢侈品,一般人买不起。只有赶上单位搞活动时,我才能拿起单位的相机拍些照片。但这样实在是不过瘾,后来我便省吃俭用,咬咬牙,花200多元钱,自己买了台国产小相机,这才算开始迈进了摄影天地。

刚开始,我对什么光线啊、快门啊、光圈啊、焦距等,可谓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但一回生,二回熟,我摸着石头过河,渐渐也找到了摄影门道,便开始背起相机行走天下,不惧辛苦,喜欢啥就拍啥。泰安的泰山、南京的中山陵、上海的外滩、太原的晋祠、哈尔滨的太阳岛……一路风景,一路拍摄。

后来我意识到,只要有双敏锐的眼睛,美景处处有,何必远处寻。近些年,我沉下心来,一心一意拍摄身边的景和物,如净月潭的秋色、长春公园的郁金香、牡丹园的国色天香的牡丹、儿童公园的花展、百花园的花花草草……尤其是南湖公园,几乎成了我的摄影基地、摄影宝地,春夏秋冬,百拍不厌,越拍越有劲儿。

玩摄影几十年,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可谓有喜有忧,也曾闹出不少笑话。记得刚学摄影时,一次,我高高兴兴东跑西颠地拍了一卷照片,可到照相馆冲出底片后一看,顿时傻眼:满卷白板,根本没有影像。原因是上卷没挂牢,不走卷,闹得我懊悔了好一阵子。吃一堑长一智,后来,我到书店买回一摞有关摄影的书籍,还订阅了《大众摄影》等杂志,不断地埋头苦学,不断地拍片实践,为提高摄影技术,可谓使出了“洪荒”之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我已经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100多幅摄影作品,赢得了20多本各种摄影大赛的获奖证书。每当打开电脑,欣赏自己拍摄的16万多幅照片时,不由得欣喜不已,浮想联翩……

记得刚退休时,整日赋闲在家,“一天三个饱一个倒”,虽然自由,却也无聊。多亏有照相机的陪伴,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提高了我的审美水平,强健了我的体魄。

关于乐趣的文章5:这里也有乐趣

文/马瑜羚

对于音乐迷来说,乐趣是一首首缠绵耳畔的歌;对于科学迷来说,乐趣是一口稀奇古怪的钟。对于我来说,乐趣则是那一声声平凡的吆喝。

“磨剪子嘞——锵菜刀——”,走街串巷的老伯,操着流利却令人费解的家乡话,骑着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后座夹着条长板凳,伴随一路“嘎吱”“嘎吱”声,已成为多数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可随着如今越来越多的钢筋水泥大楼的拔地而起,这吆喝,竟慢慢变得只剩下回忆。于是如今,每当我听到这吆喝时,都会急匆匆地冲到阳台边,仔细聆听上一阵子。老伯的声音浑厚而嘹亮,和那朴实无华的“台词”相映成趣。那悠长的调子,似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山,那山,就这么曲曲折折的延伸进了我的记忆深处。厚重的吆喝,这里也有乐趣。

“西瓜,蜜瓜,便宜卖啦!不甜不水不要钱!”水果摊主是个约莫三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常年系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围腰,趿拉着一双脏兮兮的塑料拖鞋,再开一辆风尘仆仆的面包车。我最爱在秋天的时候看她卖瓜,她的脸圆圆的,眉毛,眼睛,嘴巴却都弯弯的。每当我放学归来时,都是夕阳最恋恋不舍时。夕阳忙着给云朵换上五彩的霓裳羽衣,也没忘给她的脸扑上一层金色的光辉。四周翩然而至的落叶和她热情似火的笑脸有种说不出的贴切。她的吆喝几乎从不间断,一声接一声,且气力足。每当她那亮而脆的吆喝声响起时,树上的鸟儿都噤了声,怕比不过。那吆喝声是传播极远的,50米开外的家中,我仍能听见那个清冽的“瓜”字。清脆的吆喝,这里也有乐趣。

“咯咯咯,咯咯咯,鸡宝宝,开饭咯!”表姐生长在乡下,家务农活样样精通。每次我到那个富饶的小乡村去看她,她都会昂着那张充分吸收太阳之精华的脸,领我当村姑。白天在草地里捉蚂蚱,晚上到山顶上看星空,偶然间落下一个毛茸茸的东西,用手一摸,才发现是一株小小的蒲公英。但是我最爱的,还是跟在她屁股后面喂小鸡。明明是很普通不过的吆喝声,却被她独特的娃娃音诠释出了别样的味道。她的吆喝是软糯糯的,粘粘的,像刚刚新鲜出炉的糍粑。甜美的吆喝,这里也有乐趣。

吆喝声里有生活的味道。这里,也有乐趣。

关于乐趣的文章6:忙是一种乐趣

文/万有利

前些日子的清明小长假,上大学的女儿说不回来了,要温习功课准备第二专业的考试。于是乎,自己摒弃了想女儿的念头,在空间里写了这样一句话:“当知道为自己而读书时,你长大了;敢于面对生活时,你成长了;勇于创造人生时,你成材了。不要怕忙,忙是营养;不要怕孤独,这时才是真正的自己。人若低能,满目悲催;懂得欣赏,才是天成的无畏。都知道人生是一个圈,但要努力把它变成一个圆融的圆。奋斗,是一种乐趣;挫折,是一种磨练。”忙,是好事,是一项高雅的艺术,是一种人生延续的可能。我一直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最近,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学着很多人那样丢掉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扶着眼镜遍地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我除了写写文章之外,又喜欢上了篆刻,虽然是笨手笨脚倒也是一种享受。

在这惜时如金的年代,好友们有的练书法、有的学茶道,我就特别欣赏。既不能考级,也不能变现,就是自己玩儿的,丢弃闲暇,忙中取乐。

“有幸难得忙来福,有钱难买忙里乐”。忙,是年轻人的专利,闲,才是老年人的流行色。现在不忙,等着老到拿着马扎晒太阳时,你就离挂在墙上不远了。

我很欣赏那些已进入耄耋之年,老之将至,但竭求新知识,关注新事物,体验新生活的老人们。根据个人的特长及爱好,有所作为,孜孜追求,忙起来就感觉不到时间在脚下悄悄溜走。有“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之感。忙,会远离寂寞和空虚;忙,是事业的追求;忙,是精神的寄托;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忙,更是奉献的延续!我认为一个人只有追求,才有希望,只有爱好,才有快乐。

我不信佛,但我欣赏更认可星云大师的一句话:“忙也是一种修行。也许,忙会冲淡我内心的不悦,让更多焦躁不安也能如水般宁静下来。”

其实人不应该闲。闲了,你就会妄想,妄想得太多就会让自己走入另一个世界。其实忙碌时一种修行,虽然很忙,内心却可以静,对那些疑境、已经、已静。忙,可以净化心灵,我自己所谓的闲暇时我会重拾心情,让文字成为忙碌的一部分……

忙,更是一种营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每次收到些微稿费时,我总是拿去购买一些书,譬如:书法、篆刻、摄影等方面的书籍。忙着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实在比黄金屋、颜如玉、酒桌饭局、麻坛牌九更有价值。当然做好本职工作是你分内的事情,更是修来的福分,不要因为忙而牢骚满腹,别忘记了你还活着。正如一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不要嫌弃自己的鞋子不够漂亮,别忘了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脚的人”。

滚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蠹。忙,才能发挥生命的力量;忙,才能使我们身心灵活起来。如果能善于忙碌,“忙”就是一帖人生康健的最佳营养剂,更是一种人生延续的乐趣。

关于乐趣的文章7:乡村乐趣

文/陈长江

乡村乐趣

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来了!不用说,我这一次一定又要被派遣到外公的大本营里的,不管寒、暑假,爸妈都依然把我送到外公哪儿去的。

果然,几天之后,我被他们"强行"送到了外公的家里。

真舍不得家里那阴凉的空调房啊!这大热天的,没有空调就根本没法生存的呀!他们怎么就狠心让我去乡下呢?

在外公的家里,我几乎每天都闷闷不乐的,因为外公家里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电脑,就连电视也没有!为了让我开心,并爱上这里,所以外公决定:带我出去捉鱼,好好体验一次乡下的乐趣!

一开始我坚决不同意,赖在家里不出去,我心想:捉鱼有什么好玩的?又热又费力,反正我又不会抓鱼,跟去了也没用。

外公准备好了一切渔具,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握着我的手硬拉了出去。

我们从小路出发了,一路不断地有风吹过来,根本感受不到酷暑的炎热!我们越走越远,越走越远。渐渐的,我们走进了一条水路,不宽,水不深,才没到我的膝盖,而且这水不仅不烫,而且还很清凉!我甚至想在这洗澡了!我发誓,下一次来着时一定要带上游泳裤!

"外公,到了吗?"但是他没有搭理我,于是我把音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调高了二十分贝:"外公!到了吗1

"嘘……这里是鱼最多的地方,别吓着他们。"说完,外公提起了捞网,往下一捞,一条鲫鱼就落网了。

外公把鲫鱼塞进了水桶里,放在了一旁,再去找另外一条鱼。

我便急忙跑向水桶,望了望四周,随便折下了一根小木棒,用木棒戳了戳鲫鱼,鲫鱼便在水桶里游来游去,觉得蛮好玩的。

当我起身,准备想跟上外公时,却没注意脚下,所以摔在了水里,全身都湿透了。而外公听到响声后,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

"哎呀,这石头上全都是青苔,所以很滑,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1外公边说边帮我拧干衣服中的水分。

我看了看外公身后,心立刻被提了起来,原来是一条蛇,心想:糟了,怎么会碰上蛇呢!早知道不来了!

"外公,你别动!你……你身后有……有一条蛇1

外公沉默不语,很显然,他也被吓到了。

外公转了过来,松了一口气:"呼,还好是一条无毒的蛇1说完,外公小心地走上前去,而那条蛇却一动不动。

说时迟,那时快,外公向前一扑,抓住了蛇的脊椎部分。

"外公,快砸死他,它会咬你的1我大声叫喊着。

"涛涛,给我一块石头1外公说。

我四周望了望,随地建起了一块石头给了外公。

只见外公把蛇按在了大石头上,用石块砸刚才手指按着的地方,砸了好几次,蛇才死了,他把蛇放进身后的筐子里。

"外公,你干嘛?"

"这蛇是集多宝于一身,你看,蛇胆吃了补身体,蛇皮可以做成装饰!也可以做成药1

我是心服口服,外公不仅会捉鱼,还会捉蛇!是我太小看他了!

有了外公这捉蛇高手,我更加放心了。我随外公一路捉了下去,看来,今晚要吃一顿全鱼宴喽!哈哈!

在这暑假里,我在外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所不懂的问题,他都能为我解答。

我渐渐地爱上了外公,也渐渐地喜欢上了乡村的乐趣。

外公家里虽然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但拥有城市里所没有的,那就是--大自然!

关于乐趣的文章8:慢读的乐趣

文/柏红梅

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做任何事情无法再慢下来,阅读仿佛也不例外,“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很多人养成了快眼看书的习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式硬咽书中文字,常常难以品其味,读后也不知书中所云,匆匆过目,很快便会遗忘,很多时候快读等于没读,更不要说体会书中精妙之处了。

我读书比较挑剔,一向很慢,学生时代就是这样,宿舍同学借书,读得最慢还书最晚的就是我,没有一定的充裕时间,我绝对不去读书,宁愿不读,也不会快速翻阅匆匆了事。读就是要“消化”,给我们营养的,而这些就需要慢读,“慢读”是温柔的,绸缪缱绻,才能享受阅读的快感和极致。

当初读《平凡世界》这本时,其实早就看过这本书的介绍了,很多人拿到时便迫不及待快速翻读,以寻求故事的结果,而我却在假期的大量时间里,沉心静气地读它,读过一个章节后,我便会重新回到上一个章节,把内容连续起来,有时只是一个片语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有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我都会慢读体会,再三品味。重读时也许比第一次还要来得慢,在继续往下读之前,我会坐在书房里想象一阵子,以期融进书里的情节中。我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读完这部本。慢读让我收获很多,让我从中品尝到了阅读的乐趣,唯有慢,你才会更好地领悟,才能更好地渗透到书中,和作者达到共鸣。

我绝不相信可以用“快速”阅读法,就能从书中得到真正的益处。用速读法阅读,无异是在唱机上用错误速度去播放音乐。“慢”是文火细炖,既吊足鲜味又使骨酥肉烂,慢读就是这样,可以让我们吃透书中思想,烂于胸中,为我们所用。

有时慢读,我更喜欢把书里一些不解地方,通过查找其他书籍做更深地理解,一旦获取新知识和思想,我便会马上记录下来,触类旁通联系体会,有时为了一个生僻的字词,一段不明白的话,我去查阅新华字典,翻阅百科全书。慢读是最好的学习和理解书的过程,让你从中汲取多多。

慢读细细地品味,可以让我们从中好好地欣赏和回味,让我们拥有着怡然自得的闲适与咀嚼的快感,实在是读书的一种享受。读书应该是一种细嚼慢咽的过程,在生活加快步伐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珍惜“慢”的权利,从中享受。

关于乐趣的文章9:运动的乐趣

文/张雨欣

运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喜欢运动,但我更喜欢打羽毛球,因为通过打羽毛球,可以使我的注意力更加专注。

记得有一次吃完饭后,我拿起球拍和妈妈一起在小区打羽毛球。刚开始,妈妈先发球,不过妈妈发的球好高,我使劲地向上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球接到。正在我得意之时,妈妈打的球又飞了过来,哎呦,球直接打到了我的头上,然后我就开始反击,过了一会儿,我的气势又高涨了起来,不过,这一次我可不敢再骄傲了。就这样,我们一直抗衡下去,彼此不分上下,只要我稍不留神,妈妈的球就会打到我的额头上。通过打羽毛球,我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集中注意力,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运动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强壮,运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运动给我们带来了乐趣,它是一剂灵丹妙药,会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愉悦的心情。让我们大家一起运动起来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