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散文

请欣赏诗歌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诗歌的散文1:诗意的生活

文/李晓春

对诗歌的喜欢,与生俱来。

少年时,也曾做过诗人的梦。那时,囿于古文底子的浅薄和格律知识的匮乏,对中国的古诗词多少有些敬而远之,而更多地去喜欢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的自由诗。他们飞翔的想像,瑰丽的语言,优美的韵律,让我沉迷,带给我无以言说的欢愉和快乐。记得自己十五岁那年,偷翻了姐姐借来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疯狂地爱上它,并把诗集偷偷带到学校,在课堂上着了魔似的誊抄,直到被数学老师抓个现行。下课后,数学老师把我揪到办公室,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冲我拍桌子,“你要先把该学的学好,然后,再去做诗人的梦。”我承认当时自己的数学成绩很糟糕,且性格内向,老师的当众斥责令我无地自容,内心产生了极强的自卑感,诗人梦想因此破灭。

诗人梦想的破灭,并不妨碍我对文学继续的热爱。

我十六岁进厂当学徒后,利用工余时间大量阅读中外文学名着。记得自己当时最喜欢的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喜欢的作家是屠格涅夫,我几乎精读了他所有的作品,《猎人笔记》、《前夜》、《父与子》以及精美的《屠格涅夫散文诗集》。从青年时代至今,我阅读最多的是小说和散文,空余时间,也尝试写点小说和散文,也有一些变成了铅字。但观己半百人生,诗歌始终伴随在侧,不离不弃。从北岛、顾城、舒婷到艾略特、聂鲁达、勃莱,从朦胧诗到深度意象,我在书店看到自己喜爱的诗人作品,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只是动手分行的非分之想却一直不曾再有过。

再次与诗歌结缘是去年4月,《星河》杂志在东阳举办“中国好诗歌”研讨会。我作为主办方自始至终参加了这个活动,短短二日,我结识了不少诗人,如《星河》主编、中国诗歌理论泰斗骆寒超老师,东阳诗坛的前辈洪铁城老师,东阳诗人炎子、胡永清、陈益林,山东诗人上官南华,浦江诗人云溪唱晚、蓉儿,兰溪诗人林隐君等,许多后来成了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说心里话,即使在与会期间,看到诗人们意气风发,赋诗吟词,我的心里也没有产生过动笔写诗的念想。但现在细想,那次诗会,还是在我的心里播下了一颗诗心,或者说,诗会给我久埋心底的诗的种子送去了雨露滋润,它不知不觉地开始生根发芽。

诗会后的有一天,我的心里倏地萌出想写诗的冲动,当这个念头下意识地在我脑海中出现时,连我自己都感到十分的吃惊。油菜籽——怀孕的姑娘。这个诗的意象很奇特,我自己觉得很诗意,兴奋不已——诗会之前,我曾组织婺源采风活动,去时,遍地的油菜花已经凋谢,油菜已全部结籽,当时,我颇为遗憾,觉得错过了大好时机,没想到,是缪斯把这份遗憾变成了一颗熠熠生彩的珍珠,助我写出了第一首分行《结籽的油菜》

……

谁会来捡拾凋谢的花瓣

在乎素颜一袭青衣

宽松的孕妇装

遮掩不住

你高高隆起的小腹

你丢掉了舞蹈藏起灿烂

转身把清风阳光的邀请

种进心底

……

当这些分行从电脑的屏幕上跳出来时,我既兴奋,也心怀惴惴,高兴的是自己终于也能用“诗”来表达思想,惴惴不安的是不知这首“诗”能否得到诗友的认可。我将“诗”私发给诗友炎子,让他把把脉,没料到他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赞,发到朋友圈,也得到许多的好评。最后,还在《浙江工人日报》的人间版得以发表。诗友的肯定,使我对诗歌充满了期许,我渴望自己能像真正的诗人那样写出优美的诗歌来。

过了知天命之年,我的心态已日趋淡定成稳,按理诗歌似乎应该远离于我,而现在我却再发少年狂,读诗写诗,热衷于诗友聚会,是诗歌让我的心再度年轻,充满激情活力,是诗歌让我的生活多彩多姿。尽管,当别人称我为诗人时,我会脸红,毕竟,我离诗人差得太远,也许,一辈子也成不了一个诗人。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爱诗写诗。记得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诗意的栖居。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而美好的时代,没有理由不诗意地生活!

诗歌的散文2:渴望成为献祭者

文/龚菲

爱上诗歌,源于渴望成为诗坛献祭者!

索伦·克尔凯郭尔说,在每一代人中,总有一些人注定要为其余的人做祭品,“我相信自己是要被献祭的”。这位孤寂的天才做的够彻底。他将自己逼到了一个无法退缩的境地。一个人一辈子一条路——被献祭。

我渴望成为这样的诗人,渴望成为诗坛献祭者!

爱上诗歌,还源于诗歌的世界我摸不到它的底限,如此辽阔。李白的豪放飘逸,李清照这个婉约宗主更显鬼斧神工,苏轼的豪放从容,又不失婉约与创新;海子用自己的敏感力和生命之光将黑乎乎的实体照亮,郭路生的痛苦吟哦只为追问光明,徐志摩的善于勾勒,巧于传情……

爱上诗歌,它如沉重的鼓点,铿锵在历史的痛处。杜甫的沉郁顿挫,关心民生疾苦;辛弃疾的爱国情结,在干云豪气中升华;陆游的诗词悲壮宏丽、雄浑奔放而又清新圆润、明朗流畅,始终不离爱国爱民;蔡克霖的诗歌,是早春的鼓点……

一直在等一首诗,一个回眸的诗人。我知我此生做不了被献祭的诗人,但我愿意这样的人出现在生活里。在《散文诗》里,我遇到了额鲁特·珊丹。

她说,我策马扬鞭,日夜蒹程,可草原,依然在远方。仰望星空,疲倦的我,多么渴望能像你的羔羊一样,安然入睡……

她说,与其哭着活,不如唱着死,即使迎着白灾黑雪,也会倾其歌喉,这就是蒙古人的洒脱与豪迈。

她说在游牧文化逐渐消失的年代选择歌唱。

她说自己是额鲁特部落游吟诗人的女儿,懂得什么是真诚的赞美。自己是长生天的子民,是圣主成吉思汗神圈里的一匹自由之马。在现实面前愿意握着族血,以血性穿透黑暗。我爱这个唱着自由天歌的女诗人。她是我想要成为的模样。但我知此生做不了在草原笑看世间百态的巾帼须眉,我愿守候着珊丹,终此一生听她歌唱。

诗坛献祭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钟爱自己的诗歌。

我无法写就属于自己的诗歌,我爱上的文字无法站立成行成为大美的诗歌。诗歌,是我抵达不了的神圣领域。但是,我愿意虔诚膜拜。

做不了诗人,但可以爱诗人。这就是我。

写就不了诗歌,不能成为诗坛献祭者,但愿自己的生活是一首成行的诗歌!

诗歌的散文3:古诗中的劳动

文/张宏宇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很多关于劳动的诗。其中《十亩之间》是一首采桑的歌,写几个小伙子相约去看采桑姑娘的情景,体现了青年人劳动的乐趣;《椒聊》是描写一群采花椒的妇女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周南·芣苢》则是女子采摘车前子草的乐歌。还有《伐檀》、《七月》等等都是描写古人劳动的诗作,诗里描绘的劳动大多是轻松愉悦的,极具生活情味。《诗经》其实就是劳动的创造,人们在生活中积累很多的劳动经验,才产生了这些伟大的篇章,同时劳动创造了人,也是人的自身需要。

劳动在古诗中处处可见。唐人李绅《悯农》中有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教育我们从小热爱劳动的同时,更要珍惜劳动成果。晚唐诗人罗隐有《蜂》云:“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其实是一首寓言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寓意着劳动光荣。

白居易的五言古诗《观刈麦》这样描写劳动:“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姑妇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诗中描写了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野去,给正在割麦劳作的男子送饭送水,这些农民在麦田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诗中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辛勤劳碌的生活情景,浸透着对劳动者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劳动创造了美,美在劳动中产生。古诗里的劳动是丰富多彩的,从古人的诗韵中,勤劳质朴的人们充满着对劳动的热爱,充满着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向往。古诗中的劳动,让我们在劳动中感受着快乐,收获着幸福,劳动最光荣。

诗歌的散文4:在冬天,当诗歌遇见爱情

这个冬天,我的关节依然在作无休止的疼痛状。

风 水先生说:“现在这个节气,属寒。再加上你的生辰就在寒霜季节,寒气逼入,定将络于筋脉,遂痛矣。”

我信,就像命里的劫,总是在劫难逃的。

那么,就在属于我的季节里,请允许我有这样的假设:在这么一个冬天里,当诗歌遇见爱情,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我想,当诗歌遇见爱情,在那一刻,所有的事物都应该是柔软的,软得像冬天里飘落的雪花,紧随着它,就想手舞足蹈起来;又或者,该是记忆里那一团团的木棉花糖,即便只是尝一小口,也是甜甜的。

当阳光照进来的时候,诗歌就被爱情唤醒了。它们会在蓝天里追逐着快乐,并做着无字游戏。这一刻,它们是贪心的小尤物,尝到了一个甘甜的果实,还想要第二个,第三个……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她们也都很晚回家了。它们会在大海边紧紧地依偎着,并手指天空数星星。这一刻,它们是上帝的宠儿,只在银河里为牛郎织女搭桥引线,充当起了媒人。

如果还有第二个假设,或许,我该为自己许下一个愿望:在这么一个冬天里,当我遇见爱情,那又该是一种怎样的境地呢?

我想,当我遇见爱情,在那一刻,所有的事物都应该变成坚硬的,硬得就像是刻在石碑上的碑文,一行行,就是我写下对爱的誓言;又或者,该是墓碑上写下的名字,只有这样,我就永远地住在爱情的心里了。

这样想来,我的关节莫名地就不疼了;只是,两只眼睛却被弄湿了。

但现在,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莫非是那些症状转移了?

那么,谁来为我重新诊断?

诗歌的散文5:读黄义

文/鹿志锋

诗歌是灵魂的音符,是精神的乐曲,是思想的旋律。它最能表现一个民族的心灵解放、时代嬗变与信仰追求,也能表现诗人的人文情怀、价值追求与哲学思考,具有崇高的文化价值、优美的表现形式与不朽的艺术魅力。在这个灵魂飘落、精神堕落、信仰失落的时代,偶读诗人黄义的诗歌,让我又一次感受到诗人的存在、诗歌的存活与诗意的存续,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爱情、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时代、社会的思考,对生死、尊严、命运的忧虑。

作为青春期的女性诗人,诗人黄义以特有的敏感心灵、细腻情思与轻柔语句,写四季风光,写天空海洋,写花草树木,写风花雪月,写爱梦情幻,写乡情城景,表达了诗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爱情、青春与梦想、生活与人情的美学审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命运的哲学思考。在《白玉兰》一诗中,诗人从自然生命的花开花落,抽象出人类生命的精神境界;在《不是》一诗中,诗人写出了爱情纯粹的战栗、坚贞的胆怯与去留的忧惧;在《永远的故乡》一诗中,诗人抽身红尘回归故乡,表达了生命叶落归根的哲学认同。从春花初绽到秋实飘香,在生命四季美丽而忧伤的过程中,诗人为花朵而惋惜,为生命而悲叹,为爱情而吟唱,为命运而忧思,为大海而祝福,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景一象,都在诗人的笔下从意义经意象至意境,化作优美的诗句,读来犹如灵魂之手击打生命的琴弦,弹奏出诗意的音乐。

诗人深受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人北岛、顾城、舒婷们的影响,在《陨落的诗魂》一文中,她说:“中国当代,有几颗亮星,闪烁耀眼的光芒,照亮黑夜的宁静,陨落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吃惊、遗憾、伤心、回眸……”她对诗人蝌蚪、顾城、海子、戈麦、乐冰的生命悲剧寄予深切的同情与关注,让我看到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挣扎,也许包括对神圣爱情的怀疑。她说:“诗人们一个一个走了,让人怀念,让人深思,他们美丽的诗篇让读者涌起莫大的感动之后却拯救不了自己,这是诗歌的悲剧所在。”

哲人与诗人二者,哲人的使命是寻找回归故乡的路,诗人的使命是沿着路回归故乡,前者是理性思考,后者是情性体验,其实二者具有相同的灵魂诉求,最终殊途同归,都是在超越时代、世俗、社会,走向了生命的精神家园。但对于诗人来说,只有具备了哲人的理智,才能成为伟大的诗人,诗人不仅需要个人的生命激情、审美体验与价值追求,还更需要人类的博大胸怀、生活理智与信仰精神,唯其如此,诗人才不至于陷于狭隘的生命沟谷、自私的爱情闺阁与极端的精神绝地,这也许就是诗人黄义给我们的最深刻的理性启示。

诗歌是灵魂的音乐,真正的诗人应该超越历史、个人、时代的精神悲剧,举起诗歌的旗帜坚守在精神的高地,完成自我的精神救赎与拯救人类精神的使命。恰在这个令人充满期待的春天,读诗人黄义的诗歌,让人重感生命激情与文学精神,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诗歌的散文6:诗歌引领我们走向春天

文/严晓霞

生活在诗经的故乡,但我不会写诗,于是我仰慕所有的诗人。幸运的是嫁给一个会写诗的老公,柴米油盐之外我们还可以漫不经心地谈论诗歌;幸运的是拥有这么多写诗的朋友,一如玫瑰遇见海棠,我们可以诗意地互吐芬芳。喜欢躲在雪莉姐的诗行里避难,释放内心的恐慌;喜欢在娜娜的诗行里流连,一起留下明媚的忧伤。曾经穿过秦巴子的诗行走进《中药房》,明白我们一生的阅读是为了消除痛苦;曾经和白麟一起细数《风中的独叶草》,感受音画里的暗香;总想去看望在脚手架上写诗的鲁翔,还有在田野边写诗的叶子,总想听亚军小风英辉陈朴小波张静红梅和那么多写诗的小弟小妹透过诗行轻轻地唤我一声姐姐。当世界进入午夜时,他们的诗句是最后的守更者。那些隔山隔水的诗意问候,让荒芜的日子灿烂起来,生命旅程中那些漆黑的路段会被诗歌的光芒照亮。读着他们写给我的诗,是人生莫大的幸福,时光总会在他们的诗行里慢下来,暖起来。

因为喜欢诗歌的简洁和谐与从容,不会写诗的我总会乐此不疲参加宝鸡诗人们的聚会,一些沉睡的记忆总会被诗歌唤醒,一些远去的节日带着诗歌的芬芳回到我的身边。一如今天,在零下 10摄氏度的宝鸡,诗歌引领我走出慵懒的日子,身着盛装穿过刺骨寒风,和怀揣春光的文朋诗友一起在丝竹鼓乐中吟咏经典,呼唤春天,用诗歌的火焰互相取暖,然后一起期待,宝鸡诗歌的伊甸园春暖花开。

诗歌的散文7:土地母亲

文/刘云

中国诗歌话语中,把土地比作母亲的多,但在中国的神话中,土地却不是母亲,而是公公。

我很小的时候,看童话书,便知道,土地是有人执掌的,一切地方的土地,都有一个白胡子的老汉管理,他们大多身形矮小,顶着个硕大无朋的肉肉的大脑壳,或手拄棘杖,棘杖上挂一只造型怪异的葫芦,但不知他那葫芦里装的什么药。他们通用的名字叫:土地老爷,土地公公。《西游记》中孙猴子把土地神叫做“土地老儿”,有轻蔑的意味。我自小不喜欢孙大圣的理由之一便在于此:土地如此广阔而深厚,承载五谷,山林与河流,有土地的地方意味着温饱和活力,因而最伟大的词给予土地,都不过分。

好像有种说法,在天空大地之间,在万事万物中,土地的角度最低。因此掌管土地的神仙也是矮小的,仿佛随便一口吹气,都把他们吹得缩小,一眨眼工夫便消逝在地表以下。《西游记》中的土地老儿,永远是仰看齐天大圣,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现身与消失都是一道轻烟。

什么都是向上的:山峰,海浪,流云,植物,房屋建筑,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动物,它们一生都在计划接近天空。植物用花朵接近天空,鸟用翅膀接近天空,海浪用涛声接近天空,流云用霞光接近天空,山峰用险峻接近天空,房屋用窗户接近天空,人呢?用无限的想象接近天空。

土地永远安静地匐在“脚下”,山峰的脚下,海浪的脚下,流云的脚下,植物的脚下,建筑的脚下,人不仅把土地踩在自己脚下,还把这个理念教会了其他的种类,它们用一生的努力超越土地,高过土地,并发明了“脚下”、“地下”、“踩踏”、“底层”这些词。

这样说来,土地的矮小是天经地义的,它们不能把别的什么踩在自己脚下。如果硬要想象,那就是土地把石头踩在自己脚下。常常在中国的概念里,石头与土地是一个整体,石头是土地的骨架,土地靠石头呼吸、伸缩、并发生肉眼看不到的位置移动,没有石头的土地是干巴的,所以民间说:一个石头四两油,没有石头吃狗球。

为什么诗歌一再把土地尊称为母亲呢?

我想到一个句子:有脚的地方,就有土地。还有一句,有土的地方就有故乡。很多年后,我对中国神话中关于土地神的描写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土地什么时候有了权力欲?土地除了承载,接受,产出,坚守或萌动,还有什么心思超越自已?土地的想法是,一生做定自己的本分,不要把自己变成变幻莫测的天空。

变成风也不成,雨也不成,虹霓也不成,更不用说是翅膀了。

土地公公,土地老爷,包括土地老儿之类的称呼,一定是对土地的误读了,土地把炫耀交给花朵,把高度交给山峰,把名声交给英雄,把舒适交给生活,说土地在做梦也成:那一定是一个冬天里长长的梦想,在土地歇息下来的时间里,土地用静寂的梦想为下一个春天尽可能地敞开空间,把表现的舞台打扫得干净彻底,为什么冬天要卸下所有的负担、包袱,这就是土地的心思,土地在为春天的萌芽、夏天的成长、秋天的收获准备。

与孙悟空比,我喜欢贪吃贪睡的猪八戒,尽管也有三十六变化,但他总喜欢在一个山窝窝里,一棵树下,一堆乱草里,睡觉,打呼噜,他的目标并不远大,很多时候都是尽本分,成猪事,他有人情味儿,这样的形象更接近凡人。猪八戒是最能凭力气吃饭的了,理想实际,知足而乐,他在高老庄的幸福生活,尽管短暂,然而无比温馨。

民间大量存在着富丽堂皇或简陋的土地庙,供奉着土地老爷。此外还有山神庙、水神庙、火神庙、财神庙、药神庙,所供奉的一律是男性。他们一律有自己的管辖领地、范围。唯一的女性庙,是娘娘庙,她不管天,不管地,管人的心思,管伸手抓不住的东西,比如生育,她存在民间,但并无具体的地盘。

如果拥有中国式的话语权,我愿意像诗歌那样,把土地称做母亲。二者太过相象,母亲把生命交给儿女,把权威交给父亲;把幸福交给家庭,把名声交给家族;把风雨关在屋外。母亲什么时候考虑过在家族中的位置呢?正如祠堂或宗庙里,从来没有女性的正位。这还不够,如果有可能,就颠覆关于一切与土地相关的神号罢:土地婆婆,或者,土地娘娘。或者,山神娘,水神娘,火神娘,财神娘,药神娘,一律在娘娘庙的垂荫下,在无限广大的神性下,我想象着母亲是天下最大之神。

诗歌的散文8:岁月如歌

文/何庆良

岁月是最动人的诗歌,跌宕起伏。曾记否,年幼时躺在妈妈的怀中,嘴角浅笑且安稳;曾记否,当年父母期待的眼神;曾记否,在茫茫人海中偶然遇到人生另一半的朝思暮想;曾记否,在外独自打拼中的荆棘与坎坷一路,成功与笑语相随的青春岁月。

人生中充满了许多的意外,许多人,在我们没有丝毫防备时,突然闯入,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许多事,在别人看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却因为意想不到的插曲,与自己失之交臂。可生活是公平的,它会在你失落消沉时,给你一个怦然心动的意外……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世事的变迁。我们是否应该更加认真把握好生活,眼前的一切,以后定会成为回忆,难道我还要留下遗憾吗?多年的痴狂与哀伤,今天是否该释然了。昨天的欢笑与泪水,我将它们收集在字里行间,偶尔翻起,也不会觉得多么悲伤惆怅了。因为回忆,不失不忘。因为真心,所以泯然一笑。

曾经,仰望苍穹,模糊了双眸。曾经,我们也如飘零的秋叶,在风中的那一声叹息。多少无奈与悲愤,在渐渐老去的时光中被冲散得所剩无几。昨日的年少轻狂,再也不复。留念,终会是囚禁自己的枷锁。如水的时光,缓缓流淌,消逝的是痴狂与感伤,得到的是成熟与沧桑。

似水流年,花开花落。此情此景,只为曾经绽放。

诗歌的散文9:四岁儿童的诗歌

文/王凯利

“诗言志,歌咏怀”。诗歌历来是人们抒发胸臆,表达情感的一种文体。多少年来,失意者以诗感叹,得志者用歌兴奋,雄才大略者指点江山,才子佳人们情意缠绵。在我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千古佳句,为后人久久传唱。

现实生活中,四五岁的幼童有没有诗歌呢?那种天籁之声传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呢?

我的外孙女翘翘,满三岁以来就常常自吟自唱,颇为得意。去年“五一”傍晚,正是行星伴月的好天象。我领她外出散步,她抬头望月,大声朗读:“月亮月亮跟我走,我俩做个好朋友……”这份睹物生情,斗胆说,不是与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有同感吗?可以猜测,她要抒发的是独生子女对玩伴的渴求,对朋友的呼唤。

一天,随姥姥、妈妈游历过桃花盛开的花海之后,翘翘兴奋地朗诵:“桃花谁最美,大地生是谁,谁最小桃花,桃花浇水回。”这首“童体诗”虽词句牵强,似文理不通,但她却充分注意了音节韵律,牢牢把握了主题立意。

又一天,在姥姥给她讲完故事,准备入睡时,她朗声吟道:“小鸟小鸟飞不高,蜜蜂来了把它抱,轻轻放在鸟巢里,小鸟小鸟睡着了。”这是孩子将要入睡时的一种环境感受,她把自己喻作小鸟,抒发了彼情彼景中的想象和情思。而触景生情不正是诗歌创作的灵感之源吗?

诸如此类的“童体诗”,翘翘“创作”了十余首。我想,孩子有如此的诗情和兴趣,源自她对唐诗宋词的朗读背诵。孩子自两岁多至今,在家人的辅导下,能熟练地背诵唐诗和毛主席诗词多首。诗歌的优美韵律对幼童的影响是深远的。

由此,我联想到,随着网络、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大量应用,阅读纸质书籍的人少了,刷微博、玩微信的“低头族”多了,“片段性阅读”和“浅阅读”已渐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当前,国家提倡“建设书香社会”,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四岁儿童的诗歌,启示我们在建设书香社会中,更要加强对少年儿童读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这是关乎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

诗歌的散文10:梦的诗歌

文/心也

梦,从梦的汉字结构上看就像夕阳美好的愿望从茂密的丛林中升起。有夕阳的曙光,有生机盎然的森林,一幅美丽的景象,让每一个人都向往,更让在黑暗中犹豫的人向往一线曙光。

梦想,只有当自己相信自己的时候,梦想才能存在。梦想在引航着追梦者努力奋斗的方向。正如道路的含义一样,道路就是形容有方向的路。

我们要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因为那将是你一生的方向。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艺术家,但是又因为每个人成长的方向在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开始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走上不同的十字路口,走上不同的路。最终结果皆不一样。这样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结局。

梦是短暂的,且不存在记忆;梦是美好的,且无法实现;梦是愿望的展示;梦是恐惧的回放;梦是诗人的灵感。梦犹如雾一样朦胧,梦犹如海市蜃楼一样,可看不可得。梦是犹如网络一样虚拟;梦犹如刚刚发生的事情一样真实。梦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意识形态,你、我、他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却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有所感受!

但愿每一个人美梦成真,但愿每一个人梦想成真。但愿上帝可以在梦中成全每一个人的愿望。

梦,有无数种诠释,有很多种形式。但是,我个人认为梦就是人的意识形态和心中的所想以及另度空间的表现形式。

梦,就是一场游戏,人生就是在游戏中的梦。

梦想,追求你!追梦人一生的依靠!

梦,真的不简单。梦,真的不复杂。梦,真的让人捉摸不透。时好时坏,谁也无法预测。

有的时候我感觉我们就像活在银河系地球区的一群蚂蚁,其实我们只是更高一级生物玩的一场游戏中的若干个角色。游戏结束的时候人的生命就归于终结。人生的经历就是这个游戏的成绩,只是玩法不同,玩的人不同,导致每一个人的结局都不一样。

梦,呐喊着,你为何躲藏在那让人找不到的地方。梦,咆哮着,你为何时好时坏的让人不知所措。梦,你让人一生爱你,你让让真心为你。你让缘分无法离开你。就算是时间停止,你依然保持本色,永远不变。就让我默默的为每一个有梦的人祈祷祝福,早日圆梦。

亲爱的梦,莫要走远。亲爱的梦,莫要躲藏。亲爱的梦,莫要离去。

上帝赋予你多姿多彩,请你将最美好的梦赋予每个人。我只是一个痴情的追梦者,专一不二。犹如爱情。

走在梦的海洋里,走在梦的世界里,让我懂得,要想得到梦,就要努力奋斗,用实际行动去感动梦,来完成梦想的实现。

时间、机遇、行动创造那未来每一个美好的梦!因为梦是想和做的人才能体会到的,所以行动永远是追梦者的唯一途径。

我用简单的文字来表达对梦的思念,用诗歌表达对梦想的期待。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