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文章

请欣赏初九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初九文章1:那夜细雨无眠

文/史雪坤

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们邻村一个很古老的庙会。

这个时间,也是红彤彤的柿子上市的季节。俗语说:“七打核桃八打梨,九月柿子红了皮。”我们这些八九岁的孩子都疯了似的急着往庙会里赶,目的就是想吃上这甜甜的柿子。

在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时节,你就是争先着去赶庙会,家里也不会拿给你多少钱,给你个毛二八分的都算不错了,毕竟家里的“钱库”也不太充裕。

那年庙会,我没有给家里要钱买吃的,我最大的期望是能给我买件新秋衣。我的要求一出,父母一笑,欣然允诺,说:“在你姑姑家居住的奶奶想你了,正好穿上新秋衣可以去看她老人家了。”

我买了一件浅红色的秋衣,颜色很妖艳,父母看后笑着说:“跟个假姑娘似的。”我听后脸一下红了,红成了柿子皮。

姑姑家离我们家有十几里地的路程,我是独自骑自行车去的。

一进门,姑姑没说话,奶奶倒开口乐了:“这一头长长的头发,再配上这红艳艳的秋衣,小伙子一下变姑娘了。”奶奶说得没错,我平时经常留着长长的头发,不是我最爱,关健是我这头型没长好,就像坷垃缝儿里生长的地瓜,有些歪偏了。我羞得脸火辣辣地烫,一旁的姑姑只是抿嘴笑了笑,然后,把我叫到屋里递给我一个红红的大柿子。未等张口,浓浓的甜味便一下钻入了我的鼻孔,随后渗入了我的心肺。那次,我一连吃了五个柿子,奶奶见我还想吃,便阻拦说:“孩子家,别那么贪吃,吃多了会伤胃的。”到吃晚饭时,胃里不舒服,我不想吃饭了,奶奶说:“这都怪你一下吃的柿子太多,以后遇到爱吃的东西别太贪就好了。”天有些冷,我早早地拱进了被窝,奶奶便给我倒了一碗热水,然后从她那裤兜子里掏出一块儿半拉烧饼大小焙干了的猪肝儿,笑着递给我说:“这是我特意留给你的,都在我兜子里放了好几天了,可香哩,吃了吧!”那块儿猪肝儿我没有吃完,吃到一半时便想起了家中常年被疾病缠身的母亲,我把那一半儿背着奶奶偷偷藏了起来。记得清楚,回家后我把剩下的那块儿猪肝儿拿给了母亲吃,可母亲说什么也不吃,她说吃了会对她的病不好,其实我懂得,是母亲不舍得吃,最终还是打发给了我的胃。

第二天,我醒来后发现奶奶已经起床了。我要起,奶奶便阻拦说:“外面冷,又有霾,在被窝里呆着吧!”我没听奶奶的话,从被窝里爬起来,发现姑姑家不大的院落已被雾霾填得满满的。好顽强的雾霾,遮盖着大地一整天还不肯离去,直到天擦黑时,有了风的扫荡后,才心有不甘地散去了。吃了晚饭,我又拱进了被窝。在那个年代,既没电脑又没电视,要是街上再没场电影,或是再不做作业什么的,那吃了饭只有拱进被窝睡觉等天明了。我刚拱进被窝,奶奶告诉我,天开始飘雨了。我问:“你睡不?”奶奶说:“你先睡吧!我还有事。”我咋就那么好睡,睡梦中有人把我叫醒了,是急促而猛烈地叫,是姑姑。昏暗的油灯下,姑姑的眼神充满了慌乱,声音夹着悲切与沙哑:“快起来、快起来,你奶奶出事了……”我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怎读懂出事是啥意思,我睁着惺忪睡眼问:“奶奶出啥事了?”姑姑答:“你奶奶没气了。”这回懂了,我边穿衣服边哭着说:“我睡前奶奶还好好的,咋说没气就没气了呢?”姑姑边帮我穿衣服边说:“你奶奶去厕所时不小心被雨水滑倒了,晕了过去……”

那夜,是姑姑找人用一块门板把奶奶抬回我家的。

那是个漆黑的深夜,细雨绵绵不断的深秋夜。我们一行人貌似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急匆匆地赶往我家的路上。那时候的乡村没有柏油路,全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土路。

路上,一个汉子在前面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其他几个抬着我奶奶。在郊外的深夜,一个煤油灯的亮度跟一个萤火虫发出的光有啥两样?天又黑,又飘着雨,再加上水和泥调和的道路,几个抬我奶奶的汉子累得实在走不动了,就歇一歇停一停。

等把奶奶抬到我家时,天已经透亮了,可细雨依旧。

那几个抬奶奶的汉子不仅累坏了,全身都湿透了。不难懂得,他们身上不只是雨水还有冒出的汗水。可奶奶的身上连一点儿雨滴都没碰上,像置身于天外。原来奶奶身上盖着好几件雨衣。姑姑全身也湿透了,而我身上不但湿透了,还让泥巴裹得严严实实,简直成了活生生的泥塑。

那夜,细雨无眠,而奶奶,却与世长眠。

初九文章2:九月九,让心醒来

文/丁亚红

每一年的九月初九,我们家都要隆重庆贺一下,不仅仅因为这是敬老孝老的节日,更因为这一天,也是我女儿阿宝的生日。所以对我来说,重阳,也是我的九月九。九月,告诉我生活如此美好;九月,也让我懂得了感恩。

还记得那年的九月九,一大早,院子里那棵当年已盛开过一次的金桂再次怒放,满院飘香。好兆头!老人连声说。我们猜想,金桂倾情地绽放,或许是为了迎接我的阿宝。公公婆婆说,要不,就给孩子起名叫桂花吧。我们都掩了嘴笑,这名字直白得有点儿土气。或者,叫九九吧,九,是“久”的谐音,寓意好。我们又笑,九,也是“酒”的谐音啊,这是指着她以后变成“小酒鬼”哩。阿宝甫一出生,就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

她牙牙学语,她蹒跚学步,笑了,哭了,睡了,醒了……我们众星拱月般地围绕在她,阿宝完全成了家里的中心。我们一起感悟生命的璀璨,于是,所有的日子都因为有了阿宝而变得更加明丽绚烂起来,跟她有关的点点滴滴,都变得越发有诗情画意。九月,分明是谱写生命华章的季节!

养儿方知父母恩,现在,我终于明白,父母之爱,就是时时刻刻的牵挂,如冬日暖阳,又如陈年醇酒,历久弥香。

我也终于体悟:虽然有时候父母不能为你提供什么奢侈的衣食住行,但他们一直用心在做。他们每天思考的大多数事情都和你有关:什么菜健康又有营养;什么衣服漂亮又大方……

他们总是唠唠叨叨,甚至会在假期的清早打来电话:“放假了,来吃饭吧!特别为你买了爱吃的……”但是对着越亲近的人,我们就越不会掩饰自己的心情,心里想着什么往往脱口而出——“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也许我们在无意之中伤害了他们。

常常是这样,我们忘记了自己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只看到自己抚育孩子的苦和累,忘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辛酸。总抱怨自己工作忙碌,以及工作、孩子不能兼顾而又必须兼顾的为难,忘记了自己曾在父母的注视下一路前行;总是嫌他们唠叨、嫌他们烦,可是静下来心想想,原来他们的心,一直系在你的身上!他们关注着你的衣食住行,关注着你的学习工作,关注着你的点点滴滴……

父亲有父亲的表达,母亲有母亲的表露。让心醒来吧,看懂父母重如山、深似海的爱。我们一直是他们的“阿宝”!或许,这个九月,我们可以为父母做点儿什么。

初九文章3:在加拿大过老人节

文/韦良秀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佳节,这个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节日,主要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如今的重阳节,已被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使它成为尊老、敬老、爱老以及助老的节日。

在渥太华旅居期间,我曾亲身感受过加拿大别样的老人节。和中国不同,加拿大的老人节被定在每年的6月21日。那天一大早,我乘公交车外出买书,刚坐上公交车,我就选择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靠近玻璃窗的位置,因为这样可以看到外面热闹的街景。汽车行驶到了站牌,突然上来几个穿着怪异的“小丑”,他们在车厢里不停地手舞足蹈,口中还念念有词。这时,一个“小丑”向我这边走来,我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不料他停在了我身边的一位老妇人面前。“小丑”先是彬彬有礼地把右手放在自己胸口,紧接着对其鞠了一躬,随后脸上变化出各种表情,惹得我身边的老人哈哈大笑。我同时注意到,其他的几位“小丑”也分别找到了车上的老人,在他们面前表演各种杂技绝活。车厢里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其他乘客也都跟着鼓掌。

我一时被弄糊涂了,暗自猜测这一定是某商家在搞什么促销活动,于是我向旁边的一位乘客说出了自己的不解。他向我解释道:“今天是老年人的节日,我们认为,在这一天,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莫过于使其开怀大笑。”

到了书店,我更是傻了眼,原来书架上的大部分图书都已经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幽默杂志,书店里的顾客很多都是老年人。正在疑惑,身边两位年轻人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买这一本吧,我敢保证,里面的内容会让母亲笑破肚子的。”“哦,我来看看。”另一个人接过对方手里的书,“嘿,不错,我有同感!”两人选好了书,排在了结账队伍的后面。

后来我才知道,加拿大的老人节也叫“笑节”。在这一天,加拿大的每个书店,都会摆出各种幽默书刊,供老人选购;加拿大全国的很多喜剧明星都会主动到老人院里义演,并陪同老人们载歌载舞;电视台也会专门制作推出一档节目,内容主要是为了博老人一笑。不仅如此,更有不少年轻人三五成群,陪着家里的老人参观国内的各个城市景点。

看着周围老人如花的笑靥,我忽然有种感动:是啊,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让老人舒心一笑更珍贵呢?想到这里,我拨通了国内父母的电话,我要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声。不仅如此,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更要用自己的细心,让他们天天都过老人节。

初九文章4:高原之春

文/潇湘

一、阳光

正月初九,从衡阳坐车去贵州,淅淅沥沥的春雨洒在华灯初上的雁城街头,一个人彳亍在江南的春雨,料峭春寒,平添几分离愁别愁,提着行李,走进候车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找一小块地方坐下来,耐心等待三个小时,坐上开往贵阳的列车。 第二天早晨,列车己在贵州大地疾驰,窗外高原的春天阳光灿烂,桃花、李花、野生的樱花在山野上开放。

正月十五,阳光明媚,一个人走到大桥蔬莱基地,河边的柳树已经绽开绿色的叶子,水曲柳才刚刚嫩的叶芽,树枝扎进泥土、侧倚斜横在河面上,又长出根来,砍断的枝桠躲在河滩上都萌发了绿芽。村庄在河两岸的山丘上,田畴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村庄的人很多,正在拱桥旁边的村广场举行篮球赛,村里的人住在市里的都开车回来看的,有三、五个成群结队来的,几十个商贩在桥面上和广场旁摆起了小摊,看热闹的人有几百人,几乎全村男女老少基本都来了,农村大部分人都在耕种土地,不象湖南农村十室九空,一片荒凉。我在乡村的水泥路,返回小镇。

春天下过几场雨,有几次是傍晚和夜晚下的雨,早晨起了薄雾,上午依然是阳光,那怕是我坐在办公室,阳光从山岫升起,从门口和窗口照射进来,很和煦、很温暖,很妩媚。阳光驱散我心中的孤独和阴霾,人在他乡,在蓝天下,特别是从黑暗矿井深处上来,看见太阳,深深地体会得生活在阳光下真好!

在阳光的照耀下,高大挺拨的攀枝花树绽放一树碧绿,十分璀灿,山也绿了,一畦畦的耨过、平整过的土地,等待一场下得透的春雨,播种土豆和玉米。

二、春雨

窗外响起“沙沙……”的响声,是雨点打在铁皮棚顶上,大雨来了,这是贵州高原的春雨,在静悄悄的夜晚下起来了。白天太阳很大,气温二十多度,湛蓝的天空,晴空万里,春天就象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起风了,天上乌云密布,天色暗下来,太阳在云朵后面,在努力挣扎,天空飘洒一小会雨,阳光又穿过云层,又是阳光又是稀稀疏疏的雨丝,雨丝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一阵风把乌云吹走了,依然是阳光普照大地,那处的青山飘起一层轻飏的雾霭,变得有些朦胧,大山上那些绿树掩映下的村寨,如空中楼阁,寨孑里飘起了炊烟,地里烧荒的烟也升起来了,风一吹,烟几乎贴着地面,夕阳把云彩镀了黄色、银白色的边,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是平添几分凉意。

高原的夜晚很凉爽,春天的雨也几乎在夜晚下,有时春雷滚滚,把你从睡梦中惊醒,有时悄无声息,早晨起来看地己经湿了,而且天上还飘着雨丝。

高原的春天很温暖,没有那种“: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江南春雨那种哀愁与缠绵。

初九文章5:"发神经"的初九夜

文/玲珑鱼儿

在厦门过春节,这是第五个年头了。一直觉得厦门人似乎不那么重视这个举国共庆的日子。或许也是移民城市的特点吧,每到新春,总是街头冷清,人烟稀少,车行路上,道路格外宽敞,腊月里的人头掾动与喧嚣繁华,一并荡然无存。

安静中度过了正月这头几天,初八晚十一点半了,向来坚持睡好"美容觉"的我,钻进了被窝。正欲入梦。一阵猛烈的鞭炮夹杂着震天雷的爆响, 接着更多的爆竹陆续响起,远处的近处的,绵延起伏,大有排山倒海之势;那些一度深眠的轿车们,也被震醒,争先恐后地发出一阵阵惊慌失措的尖利到令人心悸地叫喊……除夕夜还没这么闹腾呢!

彻底惊醒,我起了床。还在书房的老公笑着说:初九了!

哦,过了十二点,就是初九了。

走到阳台,扑鼻的硝烟直入喉底,熏得泪要流出来。掩面捂鼻,四处观望。空中礼花弹此起彼伏地璨然绽放着,有幢楼下还有好几个大人小孩在弄着什么。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披上睡袍,顾不上理会身后老公甩来的"发神经啊!几点了!…"的吼声,径直下楼。一到院落,便见地面上一层层红屑,走到那几个大人小孩近前,几个孩子正欢快地玩着小烟花呢!原来,厦门人不是不玩烟花,而是要在这个日子玩的呀!再往四周楼上张望,基本有挂灯笼的家里,都点亮了。有的还点上了蜡烛,上了供品。阳台上装了彩灯的,也亮闪闪的了。

回到家里,电脑前百度了下,更多地了解了关于年初九的一些典故。原来,传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日。在闵南地区和台湾,每月逢初一十五都要祭拜,而这个日子是最重视的。在他们心目中的意义,或许高于除夕之夜。因为寄予了太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望。每逢这日, 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自午夜零时起一直到当天凌晨四时,都可以听到不停地鞭炮声。祭拜天公的仪式,相当隆重,在正厅天公炉下摆设祭坛,一般都是用长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纸再迭高八仙桌为「顶桌」,桌前并系上吉祥图案的桌围,后面另设“下桌”。“顶桌”供奉用彩色纸制成的神座(象征天公的宝座),前面中央为香炉,炉前有扎红纸面线三束及清茶三杯,炉旁为烛台;其后排列五果(柑、橘、苹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斋(金针、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绿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鸡、鸭、鱼、卵、猪肉或猪肚、猪肝)、甜料(生仁、米枣、糕仔等)、红龟粿(像龟形,外染红色,打龟甲印,以象征人之长寿)等祭玉皇大帝的从神。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斋戒沐浴,初九当天,更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内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鸡、不能用母鸡。若是要还愿时,必须用全猪或全羊。友些虔诚的家庭以为在家里祭拜还嫌不足,会连夜赶往各地的天公庙礼敬,像台南终义路的天坛、高雄的天公坛、木栅指南宫等,每年的农历大年初八便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今天白天可惜没空,初九日的庙宇,定必聚集着大堆大堆的人们,本地村里的美人们,帅哥们,漂亮的娃娃们,此时都可以大出风头,什么舞狮子啊彩帘船啊,龙灯什么的等等,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终归不是本土长大,来了七八年了,其实在厦门过年的每个初九都是这样的,只是我们还没象当地人一样,把这天当成重要节日来记住。每每要听到鞭炮声响了,才能想起来。今日虽有心获悉,也是无法依样儿学样儿了,入得了乡却没法全然随俗,于是,再发下"神经",把阳台上的灯笼和彩色灯带都插上电,让它们亮到天明,来迎接玉皇殿下吧,并虔诚祈祷,恳请天公:垂顾下我家吧!您就是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神啊!

初九文章6:重阳·观霞

文/牧阳春上

九月初九,重阳,微旦即醒,久不能寐,行一刻,至小丘山,拾阶而上,四顾无人,与山石草木语,观霞,日出即归,作下此文,思亲咏怀。

天抹微云,山峦叠翠。鱼雁无书,跫音不响。宣明微露,金波流转。清溪萦绕,沐浴华香。时有鸟雀婉转,时有秋蛩嘶鸣。清风吹我襟,晨露映天明。薄雾袅袅,近旁两三棵寒树;轻烟暝暝,远处五六盏孤灯。白鹤数点,交颈玉梢头;孤鸿单飞,哀鸣黄昏后。高楼通云雾,枯树绕寒烟。残月不隐,玉绳犹在。琼楼宫阙,飘渺梦中。日出东方,云开芍药。风过渐息,万籁俱寂。

双九佳节,时维秋晚。登高望远,不见茱萸之友;踏石访道,但闻丹桂之香。霞光万里,枕托东南之美;云雾迷蒙,尽显琉璃之色。明珠吐华,晶莹剔透。朝云弄彩,美不胜收。日华耀而天将明,雾消隐而云将散。轻吟语,高歌声。观苍穹,叹无穷。目极千里,海市蜃楼重现;乘风归去,蓬莱仙境人间。紫树不昌,红花不飏。挥袂抚袖,窃玉偷香。晨曦与鸳鹭齐飞,低云共峰峦一色。扁舟一叶,争渡滨江之漪;烟波老叟,垂钓四海之醾。

微风凛凛,短衣乍寒。浮华初显,云收雾散。璀璨夺目,明晃晃之金光;绚丽耀眼,红彤彤之赤练。焚香礼拜,炮竹齐响。行人停驻,车马凝缰。童子呼声,老妪摆唱。祭重阳之宗祖,得福禄之庇荫。沉檀渺渺,上直云霄。金兽销魂,下游九地。西风紧蹙,赏南园之黄花;东榆零落,念北国之亲朋。怎思量,自难忘。远观羡其驰骋,近眺悲其独行。穷末路而志高远,恨离愁而人消瘦。十年羁旅,漂泊离栖堪嗟;百尺阑干,胸中苦闷难填。世浑浊而不见,期翘首以何年?

呜呼!韶华易逝,流年似水。千悲万绪,掩泣回肠。东坡赋诗于赤壁,浪淘沙尽;孟德讴歌于樽前,人生几何?卧龙伏于隆中,得其明主;姜公隐于渭水,待其贤君。白言天生我材,必当其用。雄鹰高展,不失仙鹤之心;燕雀低飞,安知鸿鹄之志?濯山涧而不清,恻井渫而不食。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秦敬并儒,匡衡成相。宁静致远,常叹伯乐难有;厚积薄发,岂非江淹才尽?

泽,湘中游子,迷途书生。千里辗转,求学江南。投笔无门,望京都之雅苑;请缨无路,悲高堂之白首。二十三年他乡客,颠沛流离弃置身。效黄香之温席,访孟宗之竹哭。青山不老,绿水长流。舸迷津渡,雾锁帘珠。阮籍啸台,咏五言以传世;嵇康扶琴,奏广陵之绝响。

呜呼!人生苦短,浮生若梦。良辰美景,喜尽悲来。天高地远,寄离情于绚日;填词作赋,托心志于青云。短句参差,不论诠次。长歌相接,不论妍媸。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初九文章7:收藏在冰箱里的母爱

文/张心杰

腊月初九,因心力衰竭,妈妈走了,寿终八十三。

从那一天起,全家人都处在撕裂心肺的伤痛和寒彻透骨的悲恸之中。忙乱之中都不知自己整天做了些什么,日子也不知是怎么过去的。紧接着,就到了年关,兄弟姐妹们分别从北京、南京等地再度返回,但并非为了团聚,而是因为思念。

年夜饭时,一切都是按照当地习俗进行,做祭品、摆鲜花、烧纸钱,然后才是吃年饭。沉香在一边燃烧着,但愿升腾的缕缕青烟能把我们的哀思带到天国那边,捎去对母亲、还有父亲的深情眷念。就这样,我们在深情眷念中过了一个悲痛的年。

等到外地居住和工作的家人陆续返回单位上班,我才静下心来,想起应整理一下一度独居的妈妈家里的一些杂物并搞搞卫生。

打开妈妈的冰箱,感觉实在是有些脏乱,气味难闻,油渍斑斑,东西摆放杂乱无章。本来我是准备年前替她清理的,意外发生之后,也就根本没心思做这件事了。

冰箱里食物放得比较多,我从冰箱冷藏室的最上层开始,移去物品,玻璃隔板上就有很多油污,且已经凝结很久。这是个双门大容量冰箱,箱体很高。妈妈个子不高,年纪大了,手脚也不灵活了,况且放置超过她视线高度的食物,泼洒肯定是难免的。就是身体正常时,妈妈也难以自己清理这个高度的冰箱里的卫生,况且自去年底她一直拖着有病的身体,就更无法完成这件事了。

冰箱冷藏室里清理出来的大包小包的捆着紧紧的生的或熟的食物很多都是过期的,有些已经生霉变质了。这些食品不仅有妈妈不会加工的,也有一些“稀贵”的滋补食物,如海鲜和山珍等。这些都是在外地工作的儿女邮寄回来或节假日带回来孝敬她老人家的。不会加工的食品,妈妈是不会轻易做的,怕做得不好,浪费了好食材,辜负了孩子们一片心意。那就放着吧,等儿女们回来,他们会加工,做好了大家一起吃。一些瓶罐装的补品妈妈也不舍得吃,她总是想着不仅自己需要,还有个别孩子身体不太好,也需要补一补,留着吧。

可是,等到过年过节儿女们回来的时候,妈妈只知道将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或精心备好的土货、新鲜货拿出来,以最大的量满足孩子们的胃口。她只晓得让孩子们多吃些乡村里的新鲜绿色食品,只知道用这些食品给长期在城里吃人工制作食品的孩子们洗洗胃,哪里还顾得上冰箱里的“陈年旧货”?哪里还记得起来当初在冰箱里留存那些货物时的想法?

眼看着拿出来的大包小包一堆需要被清理的食物,我的眼前一片模糊。我哪里舍得扔掉它们,这哪是霉变食物,这分明是孩子们的一片孝心,这分明是妈妈殚精竭虑呵护我们兄弟姐妹成长的信仰和习惯呀!

冰箱冷冻室里一年四季始终有一种食物,那就是我最爱吃的土猪蹄子。平常妈妈听说哪里杀了家养的猪,就想办法买来猪蹄,去毛净洗后放在冷冻室里,到了周五下午就烧好了,等着我过来吃。有时候因为有事周六没过去,周日准有妈妈的电话,问我去哪里了,也不说让我过来吃什么,而是叮嘱注意安全,不能太过劳累。其实那做好的猪蹄她还是不舍得吃,又放进了冰箱里。

一层一层清理下来,两个小时过去了。我感觉满身心疲惫,两眼都是泪。更让我心塞的是,我每周都有几天来看望妈妈,怎么就不晓得经常为妈妈清理一下冰箱,搞一下冰箱卫生,那也是为了妈妈的饮食健康呀。怎么就不能安下心来自己动手做一份拿手的好菜,或学着将冰箱里的“稀贵”食物烹饪出来亲手端给妈妈,看着她笑盈盈地吃下呀。现在一切都迟了。不是妈妈没有给我时间和机会,而是自己对妈妈的孝心迟到了。

妈妈走了,我陷入迷茫。我再也没有机会让她叫我去修补家什,再也没有机会替她端茶倒水,再也没有机会为她做一顿喜欢吃的饭菜,再也不能向她当面诉说工作和生活中的收获和喜悦,再也不能在外地时打电话给她报个平安了。她永远地走了,成为了我永远的深深的思念。

初九文章8:不辞

文/龚静

寒露已经过了,九月初九重阳了,霜降了,甚至立冬了,那丛八仙花的花朵竟然还未全然地凋谢。是的,它是萎谢了,低首俯就几乎委地,花朵之色早已驳杂,从粉蓝粉红粉白的粉嫩,渐渐色深、色芜,乃至如今已然无法确定颜色,花叶的边缘有如火烧过后的焦痕,可是,曾经花朵的形状就是在那里,就是不全然地离开,就是不好看也不回避,和也不那么沃若的叶子同在。

本来也就是开花时看到这簇绣球,对,绣球又名八仙花,簇簇拥拥粉粉嫩嫩的,和春天不消说很配,和夏天也搭,轻盈之色减弱了孟夏之酷热。于是,每天早晨从厨房窗口必然要望望它,煮饭烧水时也习惯性望一望,看它本分地粉嫩,是重建了粉嫩的纯粹,而不必涂脂抹粉或努力装扮。然而,也就是吾等单向度的凝望罢。八仙花并不会介意谁在关注它,连院子的主人都很少露面,落地门是每时每刻紧闭的,偶尔窗帘半开,已经算是主人目光的眷顾了,八仙花完完全全野蛮生长,只不过围栏一截使之仿佛圈养,实在是圈而不受养,唯有自疼自顾,以及上苍毫无偏爱的雨水阳光罢了。

本来也就是随意地看看。家里不种花。曾经莳弄过,茉莉月季米兰,栀子兰花石榴,然而心力精力所费不够,花总是开不好,不是降温照顾不周而冻僵,就是盛放一季而终了,或者肥料浇灌等各种不妥当,无奈看着一盆好生生的花日复一日地朱颜改。大概暂时和养花无缘,那就不勉强了,只种些简单绿植,绿萝好几年了,露草也多季了,有时切半截山芋开出绿叶,也能看很久。近年有送花上门的APP,也曾订过,价格不贵,每周一次快递送达,只是鲜花品种随商家组合。如此每周似乎也有个芳菲之期,不过数次下来,感觉花质一般,包装倒是一堆,塑料纸、牛皮纸、牛皮纸盒,还有麻绳小卡片之类,拆包、修剪,一瓶花,一叠废弃物,实在觉得不环保,就不再订购了。周遭绿树花草四季应时,当然不如植物园温室丰盛,也是够了,好花不在多,每天看看就好。其他的花看过了,也看过了,不住于心。曾经住在心里的那株桃花几年前销魂而去了,也就不那么让花草住进身心了(就是那棵像倪瓒画中的树也与之保持着君子之交,虽然每年冬天是必然常常去看的),免得挂心,也免得因挂心而心痛。

但,心无挂碍是修行之境,世间住,总有挂碍,还是牵挂了八仙花。看过它的最美,看过它一天天的憔悴和衰,本来颇不忍看它的败,但几个月下来,恰恰欣赏起它的败来,败得自然、应当、本分,败得不惆怅不伤感,败得甚至朗朗然。没人照料,无妨。乏人欣赏,无妨。自顾自地清丽粉嫩着,自顾自地衰微破败着,晚来风急,不必去敌,就让花色斑驳,就让花叶萎靡,一朵一朵凋谢着,不急不慢。

尝有诗言“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五代·冯延巳),此处“不辞”以“不避”解,窃以为更做“不惜,不关心”之解吧。其实不过正话反说吧,伤春病秋,借酒浇愁,也不管镜子里的容颜究竟如何了?怎能不惜呢?真正是更惜了呢。春来秋去,“平林新月”年年有,自然更要惜了容颜春夏秋冬,所谓愁也算是世事无常之喟叹。八仙花倒是真正“不辞”的,既不惜自身一朵花是娇艳还是衰败,也是“不辞辛劳”,定心做一株八仙花的本分,究竟如何运命,早已心甘情愿交给了空气、阳光、水。

也许因为这样的不辞,虽然八仙花的身体住在小小院落一角,它的内在却是不住的,既努力地开花,也安详地凋谢。不过,说到底这些都是人之挂碍,人之所思罢了。如果植物会说话,也许八仙花也会抱怨无人看顾?又也许朗然一笑,飘然而逝?谁晓得呢。

如何究竟何必究竟。就陪它到最后,看曾经粉团团的花到底几时彻底地零落成泥,几时埋下身子,猫冬,期待下一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