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文章

请欣赏十八岁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十八岁的文章1:十八岁,我为自己唱响未来

文/东京的樱花在哭泣﹌

十八岁的天空,每天的阳光是那么的耀眼,每天的空气是那么的新鲜,总感觉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梦幻的轻纱…一眼看去,我看到的是希望,是明天,是未来,风吹树动,微风轻轻拂过每一片洁白的云彩,虽然高三的记忆记录着每天都重复的路线:宿舍-教室-食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忆中只留下了起床和睡觉两个记忆,唯一的区别是一个痛苦的一个是幸福的,新的开始新的生活新的启程,在这里我从不害怕从不孤单从不渴望得到什么,因为我知道我不需要。

就算只有一个人的世界我也要微笑着活下去,我不会逼迫自己刻意去寻找消散的记忆,正如我不能为了一棵小草放弃整片森林一样,即使曾经的我会想要那么做。我都无法知道现在的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我,还是以前那个爱哭爱闹的小女孩吗?心竟然能够这么静,静得连我自己都无法看透。每当当看到一些不该看到或许应该说是不想看到的事,我都会不免有那么一丝忧伤,但更多的是我选择微笑,那并不是我用来伪装自己的工具,从来我都是最真实的自己,没有对谁伪善过,只因为我想活得现实一点。

或许以前的我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即使是被别人看为小丑,我也不在乎。现在,我终于长大了,我知道了什么事才是我现在必须做的,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去表达我自己的想法,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对很多事很反感?我只想为别人活一次,这是我内心最深的想法…或许没有人会相信吧!

我只希望每个人都能幸福的生活下去,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十八岁的殿堂,很美很美,但却充满了未知与迷茫,我没有想过会害怕什么。我好像做错了好多好多事,或许根本不是我的错,但是我选择了惩罚自己:我让恶梦来折磨我。它总是反反复复的围绕着我,但它最近却不见了踪影…曾经的我总是很傻很傻的想要得到完美,可更多的是失望。我的朋友们是我最骄傲的,不管到了哪里我知道至少我不是一个人,我对人冷漠无情,那不是我的骄傲和清高,也不是我的引以为傲。

即使我曾经堕落过迷茫过,但我知道那一切都已经过去了,那只不过是一个已经消失的梦而已,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当失去了才想要抓住,世人就是这样。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人总是要向前走的,即使错过了沿途的风景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必缅怀过去。现在和未来才是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吗?过去只不过是一个影子而已,并不是让我们引以为傲的资本。

高考结束了,我们自由了,我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了。我要去追逐我的梦想,那个不曾远离我的梦想。那个属于我的梦想,终于不用再为了家族使命而担忧,因为我成功了。好像开心的大笑,再大哭一场让泪水洗净所有的辛酸,从此以后,只有我们的骄傲,为了梦,不停留。

十八岁的文章2:纪念过去的自己

没到十八岁之前迫切期盼着,到了十八岁呢,满是无奈着,希望和现实之间永远都有一段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都无法逾越的距离,发现之后,便开始难过。

我不再是小孩,有很多的无奈,曾经爱笑的我已消失不见,不是我善于伪装,只是现实让我不敢坚强的去面对,选择做一只鸵鸟把头扎进沙子了,对一切视而不见。

以前我可以一段话对着一宿舍人不停的重复,舍友装作很讨厌我的话多,却还是陪着我,谈天说地,那时的我们太过幸福。

现在的我可以一个人塞着耳机,听着单调的音乐一句话不说,一小时,甚至一天,我终于安静下来了,不知道这样的我是不是妈妈眼中的淑女呢。

我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不知道美好的将来在哪里,甚至有时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在这里,做着那些无所谓的事。

有的人在临死之前觉得,还是活着好,我不知道我活着的意义在哪里,更可悲的是,我根本就没有勇气活着,可是我又很恐惧,不敢结束无意义的生命,或许我还是有良知的吧,怕爱我的人伤心。

我希望明天醒来我还是那个懵懂的小孩,和朋友在操场边谈天说地吃糖块。

十八岁的文章3:母亲的麻花辫

文/杨远辉

1953年,十八岁的父亲背着一捆简单的行李踏进了宁夏农业学校的大门。两年后,留着一对美丽的麻花辫、比父亲大两岁的母亲也走进了同一所学校。

在那个百废待兴、生活艰苦的年代,知识不但改变了父亲母亲的命运,同时也成全了父亲母亲的一段爱情,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美满婚姻。

那时学校里女生比较少,性格开朗的母亲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一米七的个头,一张北方人特有的圆脸,两条美丽的麻花辫,篮球场上有母亲的身影,文艺合唱队里有母亲的歌声,吸引了不少男同学的目光。

父亲也不例外。那时父亲高高的个子,清秀的面庞,按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在学校,那也是一枚大帅哥。

由于家庭条件和各方面都比较适合,毕业后父亲和母亲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多年以后,父亲还给我们讲:当年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你母亲的两条麻花辫,那个年代最朴实、最动人、最美丽、最时髦的就是女生留着两条麻花辫。

1962年毕业工作后的父亲母亲终于走到了一起,在北京旅游的途中,他们留下了这张见证爱情、见证那段历史和记忆中永恒时光的照片。

母亲依旧美丽,父亲依然帅气,那美丽的麻花辫更是散发出了母亲独特的知识女性的魅力。而父亲清秀的脸庞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从那以后,五十多年的风雨人生路上,父亲母亲始终相濡以沫。五十多年的婚姻给了我们这些儿女很好的榜样,五十多年的相互扶持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坚贞,五十多年前母亲美丽的麻花辫依旧留在父亲老去的记忆里。

如今母亲已经去世一年多了,翻开旧相册,打开记忆的闸门,耳边突然响起了郑智化的那首老歌“你那美丽的麻花辫,缠呀缠住我心田,是谁解开了麻花辫,让我记起了诺言”—— 母亲,麻花辫。我今生永远的记忆。

十八岁的文章4:十八岁,怎能后悔

文/繁华逝,谁陪我看烟火

岁月静好,心里却泛起淡淡的忧愁,时间在慢慢的流逝,我一直努力安慰自己,时间的流逝不是消失或变老,而是某些事情的尘封和心态的成熟。

来到这里已有几月,也离开了校园几月,刚开始的时候心中有着逃离束缚的解脱,也有得到自由的兴奋。却在这时想起了你们,也许是无聊的,也许是那一抹的忧愁与寂寞。本该记忆深刻的你们在文字里却无法下笔,你们与我太重,提笔千斤难安。

学车的日子不是那么好玩,今年的夏天本就反常天气居高不下,在车里很是受罪,却不能像学校一样不想学就不去,不听。那样只会害了自己没有一点好处的,不去钱照样给一小时56不在我的承受范围,对于那些教练来说,只是说一下做一遍,会不会就不关他的事了。

考试越来越严了,一点错都不能错重考又是几百,心里很是担心啊,在等待的时间却是最难熬得,在闲余时间想起你们,想给你们打电话却拍打扰。有时我会想自己选择的路是对是错。我怕没有信心走下去,但看到励志的话语、文章,总会静下心来想一想。

旧时光,皆少年,总到年老才发现。以前的岁月总爱抬头看窗外什么都不想就静静的发呆。现在却爱完成以前没有实现的动作,昂首,45°角看天空,有人说那是一个幸福的角度,总会在闲时或沉闷的时候做,那样我会看到天空,我会知道天还是那么大,还是那么蓝。我又怎么可以放弃,我又怎么可以退缩。

独自走在雾霭笼罩的前路,独自踏上属于自己的征程。前路是何方,谁有伴我闯荡,寻梦想扑火,谁一起疯狂?既然选择了追求的权利,那么后果也只能承担,赌输了就要学会承担输的后果。

我的人生,总会面临着许多的选择,有时候一旦选择错误,就再也回不了头了,即使是选择对了,眼前却也未必看得出来,想要看明白,只有回顾过往,怎么做人生的选择,无所谓对错,既然做了,就要一直坚定的走下去,哪怕撞得头破血流,也不能后悔,一旦后悔就连唯一的选择也会失去。成人的我,又怎能后悔。

十八岁,一场美丽的音符,哪怕谱写错误,也会谱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一生难忘,十八岁,又怎能后悔。

斜倚云端酒千壶,年华虚度人荒芜。纵使他人空笑我,独饮寂寞赴归途。

十八岁的文章5:十八岁的记忆——初恋那点事

文/不悔的星辰

爱情是什么?初恋又意味着什么?

当朋友们夸夸其谈初恋的时候,我一向都三缄其口,从不言语。因为初恋对我而言是苦涩的,是不完整的,更是我不愿意提及的,如今时过境迁,我可以坦然面对曾经的人和事,也可以用文字来叙述我十八岁那一年,那一段尘封的记忆。

中考结束,我因为成绩不佳,没有去高中就读,而是通过同学介绍去她准备就读的一所师范类院校读书,可恶的是我交钱报名后,她却因为家庭的一些原因放弃学业,而我木已成舟,无法反悔,只能一个人在这所学院度过未来的五年时光,我也曾幻想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大学干净纯粹的爱情,只是没想到,我所谓的爱情却来得这么突然……

新生入学报到,当我进入一个陌生的新环境,感受那与中学完全不同的氛围,坐在教室中,看着身边来自不同县区的同学,顿时觉得无比的新鲜,同龄人之间从不缺话题,不一会的时间,大家从拘束的状态变得活跃起来,教室渐渐的被喧闹的声音淹没,而有一个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的相貌是与众不同的,当然并非“秀色可餐”,因为它与这些形容词都背道而驰,而且着装很low,我便给它起了个绰号叫“阿丑”,之后我也结交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为伙伴, 整天形影不离,我们在这种新鲜与未知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了一个学期。

新年结束,我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了,假期完结,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去学校报到,曾经的新鲜劲早已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厌烦。又恰逢年级调整,班级解散,我们面临着重新分班,我的几个伙伴被分配到它处,而我仅与几个不算太熟的同学被分到了一班,那个“阿丑”也在其中,对于其他同学而言,我与阿丑还算略熟,所以我选择与它成为新同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那些伙伴的联系越来越少,而阿丑始终都一人独行,之后阿丑便经常叫我一起去吃饭,说实话我打心底不想与它过分接触,但是我又难以启齿不好与它说明,所以当时也就存着凑活的念头,为了避免与它过多接触,每天下午我都去阅览室上网,这网一上就是1个多月,终于我与班里的新同学熟悉了,很快我们又组建了一个小团伙,大家整天腻在一起,而我也就很自然的撇开了阿丑。很奇怪的是,我与阿丑的相处少了,但是我却不在排斥它了,我也会在上课的时候与它交流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它当成我的朋友,甚至在我的心中,它的地位还在我那些“兄弟”之上。我与那些兄弟的好景也不长,也就几个月的光景,也不知什么原因我们我们之间已然产生隔阂,大家虽然还是朋友,但是再也没办法像以前一样整天腻在一起,而这时我又重新与“阿丑”相处在了一起,这一次我在也没有以前的敷衍,而是真正将它当成了朋友,我俩的关系也是与日俱增,它也会告诉我它的一些故事,使我对它的故事充满了好奇,俗话说好奇心害死猫,我便想着好好的了解它的故事以及它这个人,可是我忘记了,喜欢一个人往往是从好奇开始,可是当时我竟然毫无察觉;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假期,在假期中,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因为我的脑海中时常会出现一个人的身影,那个身影总是萦绕我心头,它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仿佛自己都是不完整的,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好像喜欢上了它。

俗话说“少年初恋总是痴”这句话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在之后的时间,我便与它一直腻在一起,只要它在我身边,我觉得什么都是美好的,它开心,我会开心,它不开心,我会难过,我仿佛是为它而活着,在最初的那一段时间,我确实是最快乐,最难忘的。

渐渐地我就不那么开心了,因为我发现它有了些许变化,在它那朴实的气质中少了真诚。自从与它腻在一起后,我的花销可以说是直线上升,为了它,我甚至可以不吃不喝,可是它还是不满足,经常用一些小手段算计我;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一起去校外吃饭,可是随后,它却懒得连教室的门不想出,而我却彻底沦为一个外卖仔,不仅自掏腰包出门给它买饭,还要尽快将饭端在它的桌子上,我对它是慷慨至极,无微不至,而它却将我当做佣人、冤大头,我请它吃早饭,它为了让我多花钱,而吃的腹泻了一个上午;我送它的礼物都是我自己舍不得买的东西,而它五年中仅送我一份礼物,还是用毛笔随手书写的几个字,如废纸般的东西,我当时却如获至宝,礼物不分贵贱,可是它的礼物足可以表明它的态度,可怜我当时情根深种,难以自拔。

就这样在天堂与地狱般的生活中度过了三年,我对它的感情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愈演愈烈,有一次它来我家做客,我以开玩笑的方式去逗它,而它并没有反对,我的情感终于冲破了理智的束缚,随后我与它做了一些本该是恋人之间做的事情,当然我们不是接吻,也没有越过道德的底线,或许是羞涩,它之后选择了落荒而逃,而我坐在沙发上静静的看着天花板发呆,第二天去学校时彼此都有些尴尬,从那一刻起我们的关系已然变得微妙,对我而言它不只是普通的朋友,而是一个不完整的恋人,只是因为一些不得已的的原因,我无法表达对它爱意,而它始终佯装不知,之后的我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凌驾于朋友之上,恋人之下的关系。并非是我胆小如鼠不敢表白,只是我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或许是我的热情让它产生了厌烦,它的态度越来越差,对我敷衍了事,我受不了它的冷淡,与它经常发生争执,闹得不欢而散。对于它,我也曾黯然神伤,我也曾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我更想彻彻底底的忘掉它,可是我做不到,我试着用我的真心去感化它,哪怕它对我的态度稍微好一些,我也心满意足,可是就连这点愿望,我始终都没有得到过,为了这所为的爱情,在这几年中我成长了许多,也承受了许多。

五年的校园生活一晃而过,我们也都走出了校门,由于它的冷漠,使我的情感逐渐降温,迈入社会,我们彼此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工作繁忙,无法像曾经一样经常见面,而我也慢慢走出感情的牢笼,逐渐放下对它的情感,俗话说“忘掉一个人的最好办法是喜欢上另一个人”,在我离开校园的第三个年头,我终于喜欢上了另一个人,至此我终于放下了对它所有的记忆,为此我付出了七年的时间。

如今十年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社会的渲染,我已非昔日的纯情少年,对于初恋,总是难忘的,即便时过境迁,它依旧像烙印一样,烙在人的心底。如今的它已经脱单,虽然我已经放下了对它的情感,但我还是在它结婚的当晚,一个人喝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瓶白酒,不为别的,只为祭奠我的那一份最纯粹的爱情。对于曾经的种种,我并不后悔,但是如果可以回到从前,我会选择与它成为,陌路人。

一段没有公开的情感,一个是非难辨的它,一个情不自禁的我,我的初恋,就这样开始,就这么结束。

十八岁的文章6:十八岁年华本纪

文/尚子熠

二零一零年,我走的辛苦,举步维艰;二零一零年,我走的随意,无所顾及;二零一零年,我走的圆满,硕果累累;二零一零年,我走的匆忙,丢了青春和梦想……

二零一零年,岁末了,我用细小的声音把这一年,诉说给自己听。我轻轻打开记忆的阀门,往事潺潺流水般泻到眼前,仿佛水幕电影一般宁静温柔,却使我的眼眶里盈满泪水。我伸手掀开窗帘看看,今天好像没有太阳升起,天是阴的。宿舍只有我一个人躺在被窝里,享受这没有阳光的早晨。他们,昨夜未归。

年初的时候,那些日子里的事情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印象。我想不起,也不去想。也许在某个寒冷的夜晚我回了老家,走在未清积雪的庭院,睡在老屋良久未见烟火的土炕。我一言不发,默默经历着,感触着。那天是我的十八岁生日,那天有爸爸妈妈,姐姐姐夫陪着我。我安静的躺回家乡的心脏,放一放纷扰的感情,放一放淫乱的俗世,放一放喧嚣的过往。我在凌晨一点半的时候依然拿着手机,写入一行文字,然后写入一行数字,再然后文字和数字一起在夜晚的空洞中消失。我也不会再想起那行文字的内容和那是谁的一行数字。那一切,就随着那个夜晚的过去过去了。

当所有人都在为高考大战日夜兼程的时候,我毫不紧张、毫不匆忙、毫不在乎的穿行在家与学校的两点一线之见。我堕落了。我可以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发信息,上QQ,写文章,我全然不把老师和一天天迫近的高考当回事,准确的说我是不把自己和人生当回事,但那永远称不上游戏人生。我可以理所应当的把数学考到四五十分,然后理直气壮的说数学(这里的数学指函数等高难数学)没用。

曾经我是一个多么喜欢回忆过去的人,在高考日渐迫近的那段时间,我陷入了对往昔的痴迷。我迷恋于过去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这些关于过去的片段时时刻刻在我的眼前闪现,我开始幻想,我的生活开始变得虚幻,全然放下了学业,甚至放下了生活。至于梦想,坦白相告,从来未曾有过。

渐渐地我开始喜欢上越来越深的夜晚,尽管以前只是偶而喜欢。我也越来越多的写诗,或者是写一些像诗但又不是诗的东西。一直在想,哪一个深到尽头的夜晚,我写了一首好诗。然后这首诗就成了我的名字,你们都忘了我以前的名字。我也越来越喜欢夜晚,我成了夜的孩子,我有夜的细胞,夜的血液,夜的姓氏。我安睡在夜的怀抱中,仿佛我的母亲更加的爱我、懂我。

十八岁的文章7:十八岁的纸墨飘香

文/萧芷竹

一方书案,一架笔,一尺砚台,一张纸。

蘸着调好的水墨,毛笔在落在宣纸上,一幅墨竹图在纸上晕开。古色古香的红木书案上,饱含中华文化的水墨画袅袅显现。若书案上再有一盏香茗,角落处再有一架正轻轻弹奏的古筝,那是最美不过了。

十八久岁的年纪,我们有对现代信息物质社会的好奇,更有对古典文化韵味的憧憬;我们有对阳光物语的欢欣雀跃,也有对细雨缠绵的惆怅落寞;我们有对电子稿键盘的依赖,更有对笔墨纸砚的独特敬畏和喜爱。

十八九岁的我们,习惯在一排排整齐密集的书架里,嵌插一本日记本。它可能不在最隐秘的位置,但也不显眼,自己却能触手可及。我们习惯把心情写进笔记本里,让喜怒哀乐静静地在纸上流淌,留给自己一份安宁,一份沉静。一页一页越显成熟的笔墨,是我们青春的印记,散发着青春的味道,飘着墨香。

听说,爱情可以让人变成诗人,其实青春更能使人变成诗人。油然而生的忧郁气质总有抒发不完的情意,关于与亲情的叛逆,关于友情的离别和新交,还关于憧憬而懵懂的爱情。情窦初开的青涩年纪,喜欢用诗歌的形式来诉说,用文字的方式来表达。一字一句地在纸上晕开,心情在纸上升华,飘着墨香。

十八九岁的我们,在周末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捧着一本纳兰容若或是仓央嘉措,旁边放一杯清茶,让墨香和茶香交融环绕我们整整一下午。也可以蜷在寝室的被窝里,抱一本几米漫画或是安妮宝贝,手里握一杯奶茶,让墨香和奶香温暖净化我们的心灵。我们在大学里有闲适的心情看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书,练习自己喜欢的风格的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们有更饱满的热情去追求,去创新,去寻找曾今在中学时期暗暗决心并郑重地写在纸上的梦想。这些飘着墨香的梦,提醒着我们不要在飞速的物欲社会中将它们忘记甚至遗弃。

十八九岁的年华,是最美的朝阳,是最甜的雨露,是最醇的墨香。总是喜欢在书本上随手涂鸦,课本上常有几段小小的文字,几幅小小的图画,信手捻来,随心而写。更喜欢笔尖划过纸面时,阳光直射晕开的一圈圈光影。窗明几静的教室里,这样的姿势,美得像一幅画。或许是好闻的墨香让心醉了。

十八九岁的年纪,若是自己的文字被用铅字整整齐齐地排列出来,那是多么欣喜的事情!浓郁的墨香味,还错以为是印刷的墨迹未干呢。十八九岁的我们多么容易满足啊,只要有墨香、书香,我们就能快乐很久。珍惜现正拥有的这一份满足,这一份快乐。留住我们中华文化独有的水墨香。

一方书案,一架笔,一尺砚台,一张纸。让十八九岁的年纪,纸墨飘香。

十八岁的文章8:心祭

文/林奇敏

十八岁那年盛夏,我因工作需要,沐着青春朝气,来到离家十里的一个约百户人家的小渔村,住在一渔村村干家里,有幸认识了她的母亲:一位脸庞黝黑、刻满沧桑、刚度古稀的渔姥。别看她上了年纪,可还精明能干着呢。她那勤快的性格,一副待人炽热的心肠,十里八乡驰名,尤其是对我,犹胜亲祖母,让我久久难忘……

渔姥卞氏,生于1906年,是一个纯粹的渔家苗裔。她父母早故,姐弟数人幼年过着海上漂泊的渔家生活,处境艰难,十几岁便经媒人介绍,与连家船翁姓渔夫结为伉俪,连生五个清一色男子。不幸的是,在她三十多岁时,丈夫便撒手人世,扔下她和五个儿子。她坚强不屈、勤劳能干,拉扯着最小还在襁褓中的五个儿子,又是打鱼又是织网,供给全家衣食,还送两个儿子上私塾读书。

除了坚强不屈、勤劳能干,为了生活,渔姥还善于经营人际关系,不仅跟贫穷邻里关系融洽和谐,还跟当时富甲一方的荷屿刘家财主交契甚密,经常送去各种海鲜,以换取粮食等物品,以致今日,刘家嫡裔还与她一家人世交,礼尚往来。刘家当年有一前辈,曾对渔姥说:“你的八字极佳,将来儿孙满堂。我呢,虽是财主,但命不如你,将不久人世。”这说着玩的话,居然应验了。没过几年,全国解放,闽东随之实行土地改革,这位前辈被镇压了;而卞氏古稀时,儿孙总数已逾三十多人,可谓“儿孙满堂”了。

渔姥待人心肠尤炽,爱憎也分明。看不惯的人,她总是嫉恶如仇;看重的人,她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在她家居住的三年多时间里,她待我胜似亲孙子,不但在衣食住行上问暖嘘寒,关照有加,而且在精神上也给我带来祖母般的温馨与厚爱。

记得我在渔村工作时,有一次因业务外出一段时间。那时候,没有电话、手机,渔姥便天天念着我盼着我。一日,她忽听邮差上门递信,以为是我的信件,喜得急跨门槛,摔了一大跤,幸亏伤情轻微。事后,邻里告诉我,让我心里充满了无限的不安和感激。三年后,我因工作需要,离开那片充满深情的热土与依依不舍的她。因为时刻惦念着她的爱,二十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密切往来。我一有空,便会托人捎些礼品给她,或亲往看望;她来城里,也总是不忘来看我。1999年,九十四岁的老人因年事已高,撒手人寰。弥留的前两月,我听说她身体越来越虚弱,便赶紧去探望。望着她那萎缩的身体与憔悴的容貌,我哽咽难言,欲哭无泪。归来不久,她便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我无限悲哀,含泪写下了“想当年一段慈情,问暖嘘寒如祖母;看此日千行泪雨,瞻容仰德恸孙男”的挽联,亲往吊唁。

韶光荏苒,转瞬间三十多年过去了。而今,中年的我,常为生活与琐碎人情世俗而感喟,经过人生淬炼,更深刻体味到炎凉世态与冷暖人情。不过,纵然光阴易逝,往事如烟,但渔姥的形象和对我的深情慈怀,已永远锲进了我的记忆,时不时就会在梦里出现。

十八岁的文章9:爱上穿旗袍的自己

文/付小方

十八岁那年,有天我出去逛街,马路对面出现了一个穿旗袍的女孩,虽然街上熙熙攘攘,但我却一眼看到了她。女孩穿了一件长款碎花改良旗袍,气质淡雅,有种特别的韵味。女孩身材窈窕,低着头默默地走在人群中,像一枝行走的莲花。

从那以后,我一直想买一件旗袍。在我们这个中部地区的小县城里几乎没有卖旗袍的店家,不过我并没有灰心,每次逛街,我都会在各个服装店里仔细寻找。终于有一天,我在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店里发现了一件家常旗袍,中款、斜襟,水红色格子,朴素大方却不失婉约。我高兴极了,顾不上讲价钱,直接买了下来。

第二天我就穿上了这件旗袍去上班,一路上许多人回头看我,到了公司,我遇到的每个人都一脸惊喜,大家都说我穿旗袍很好看。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再没有买到第二件旗袍,直到淘宝网兴起。当我看到淘宝网上的店家有很多旗袍出售时,我心花怒放,挑来选去,最后买了我最钟情的绣花改良旗袍。现在,我已有十几件旗袍,短款、中长款的都有,样式多为小立领斜襟改良款,颜色以素淡为主。

旗袍是国粹,很多人觉得它遥不可及,但我却更愿意把旗袍当成平凡生活中一份独特的美。形态上,旗袍展现了女性的婀娜与娴雅;精神上,旗袍是一种对传统的回归与表达。穿上旗袍,人会不由自主身直肩正,步履变得轻盈缓慢,心情也沉静下来。旗袍,既是含蓄的,又是浪漫的,它是一个远古、清芬的梦。

我喜欢身着一袭旗袍,在静谧的秋日午后,独守一室,读书、品茗、静思,体会“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人生况味。寻常的日子,在旗袍的映衬下,也变得朴素如棉、静好似锦。我喜欢穿上旗袍的自己,在旗袍的装束中,我也如梅似兰,活成了自己最渴望的那个样子。

十八岁的文章10:十九岁出门远行

文/静静的白月光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曾经学过的一篇文章,也是曾经的一个梦,一种期望挣脱束缚的冲动。

在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城镇中直至读完高中,我所认识的世界不过那条弯弯曲曲绵绵长长的城郊路,一道不算干净也不热闹的陶瓷街,还有那至今忆起依旧怀念的三高校园和充满诱惑的批发街。记不起高中的学习有多么紧张,只是到现在依旧不能徒步找到一高二高,更不知道所谓的体育场和植物园和彩虹桥。记忆中,这些地方仿佛是去过的,但太过路痴的我肯定没有去过几次,否则便会记住的。记忆常常断片的我不记得高考之后,也就是十八年来第一次挣脱书本的束缚是怎样的激动,似乎还是无所事事地在家做蛀虫,当一只坐井不观天却依旧异想天开的蛤螅

十八岁的时光,如果充斥着等字,是一种季节的苍凉。于是十八岁的我,在那个歌里繁华,梦里烟花的月夜,彻底抛却那段萦绕我十年的莫名懵懂的牵挂,让那不高不低的分数带我挣脱那不紧不松的家庭的怀抱。踏上北上的征程,迷茫在前,怀念在后,最初那个远行的梦被我搁浅在渐行渐远的幼稚与天真里。

大一的生活,在循规蹈矩的乖乖外表和离经叛道的叛逆内心的交替中拉开序幕,按时的上课却不见得在课堂上听到了多少,这便是大学。北京大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并没有将我同化,反而坐落在京南的小校园却给了我慵懒的理由。从蜷缩在那一隅净土开始,我的生活便简单却也迷惘,不曾知道,大学有那么多无关风月却又那么多花前月下,而这似乎又是所有的存在即合理。这些所有的疑问和不知道对不对的答案占据了远行的冲动。如果不是那个男孩的出现,或许十八岁远行的冲动便会一直蛰伏在慵懒的习惯中,却也是因为他的出现,十八岁远行变得美好迫切却也成为永远的不可能。

那是一个被我形容为像风亦像水的男孩,一场偶然的巧合,我溺毙在他澄澈如水的眼神中,沉醉于他暖如春风的笑容里。仿佛一切顺理成章,却又像在看偶像故事,狗血的剧情总是在你兴致盎然时出现,正当我想用‘浮生若水月半弯’这句话来形容我们那有着白月光的醉花林荫时,一切顺理成章却戛然而止,最是那一回眸的温柔的初恋夭折在落花有意水无情的午后。我终于知道,无论是水,还是风,都是只有触感却不能紧握的存在。没有理由的时候什么都是借口。我已知深秋,寒风却还是迫不及待地钻进那等待在几点凄凉的背影。那是我最后一次等着他出现,而他却像我生命中十八岁那年的春风,始终不再来。或是心性使然,也或是我终于厌倦了这个都有着关于初恋记忆的地方,于是我情愿把自己尘封在书本里,别人休息的晚上才是我畅快呼吸的时刻,只可惜,仿佛所有的书对我来说都像是开导,又像是嘲笑。突然有那么一刻,我有一个强烈的念头,我要离开这里,我要完成曾经的渴望,我要出门远行,远至不同的天空,行至无路才肯停。

曾经,说过很多次,想去看大海。只是十八岁的时光不会随着你的愿望没有实现它便会停下脚步,十八岁的生日终于在一片月光一个闹剧一场宿醉中成为可笑又可恨的只能缅怀却不堪回首的过往。当天空依旧徘徊着寒风的踪迹,我只想在这咋暖还寒中离开,哪怕只有一天,即便只有一次,我也想去看看大海。

青春最不乏活力与悸动。当我和两个好友在一个周末临时决定说走就走的时候,我有些明白,什么是年轻了。踏上天津的旅途,没有计划的计划着,没有目的却不失目的地走着,也曾一天步行天津四个区只为在晚上看到所谓的幸福摩天轮,也曾敢在没有身份证的情况下三个女孩夜宿肯德基轮流值夜,却又在全身酸痛中想象着第二天的大海笑得没心没肺,苦中作乐大概是这个样子,或许这才是十九岁的固执与执着,历经艰辛也不肯选择捷径,毕竟到达幸福的路途亦不是一帆风顺。

天津的天很蓝却也很小,亦如天津的车与路。当我们到达海边的时候,已是第三天的中午。

我看到了大海!一个没有看到过大海的人终于看到了大海!

如果一个人只想在想象中看大海,大海就是很蓝很大,等真正看到大海时,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大海,更像是一滴巨大的眼泪,来不及等不起被谁拭去,它落在了地球上。

我们在海边追逐着,打闹着,快乐着也悲伤着。赤脚踩在柔软的沙滩上,以脚代手,在沙滩上宣示着自己的心声,留下那一行行幼稚的却饱含深情的语句。只是那么一会的功夫,那些字迹却已被相互追逐的海浪吞没殆荆坐在海边,很难说那是一种什么心境,我想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想到了幼时便传唱的歌曲《大海》,可能是从这时开始,我无比迷恋大海,在海边我才可以看清,人生与海潮何其像,进进退退,不会一直后退,却也不会一直前进。我心清明了,放下不该固执的坚持,华丽的转身才能让心飞得更高。

十九岁那年在春寒料峭的三月,我感激十八岁远行这个梦。如同感激一个人伤害我之后会有另一个人珍惜我一样。

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或许这句话是对的吧。十九岁柳絮纷飞的阳春时节,我这只癞蛤蟆终于走出严寒的冬季,不再冬眠。伴随着一场樱花落两意共决绝遇到其貌不扬的他,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没有山盟海誓甜言蜜语,没有催人泪下缠绵悱恻,有的只是相貌平平的他陪我甘心给我当搬运工,有的只是我工作之时持之以恒骑车接送的身影,只是忍受别离却相互鼓励共同奋斗……他不是富二代,在我之前没有谈过恋爱,我们也有过争吵,也有过不快,但当我坐下来默默回忆时,房间里,书桌上,衣柜中,到处都有证明他存在的痕迹,偶尔闲下来,整理了一下,那些记录着我们的故事的小物品,整整一小箱子,拿出来,好像每一件都是一个故事,故宫院内的手链,是你送我的第一份礼物;北戴河边的挂坠,是我们幸福欢笑的见证;去年七夕的音乐盒,那月光下变魔术般的惊喜让我感动;今年夏季的小风扇,图书馆恶作剧般的非要写上我的名字……曾经的我以为所有的爱情都是诗香墨浓跌宕起伏的,曾经的我不相信一见钟情却渴望一见钟情,曾经的我或许怎么也接受不了平淡如烟的恋爱,现在的我才明白,在我们的生命中,大多数都是平凡人,琼瑶式的一见钟情是可遇不可求更不能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日久生情不壮烈但真切,

我曾认为,旅行就是一次次地寻找,直至一个让你死心塌地停下来的地方,其实爱情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过都是一种死心塌地的感觉罢了。

十九岁之后的我,有过很多的远行,有为工作驻足大上海的疲惫不堪,有为新爱留恋北戴河的短暂幸福,有因公事去过河南,也有因私事停留湖湘,每一次的出行还是会激动万分,但是过后很少的场景还能回忆起,反而,记忆最清晰的却是一次近距离的“远行”.那是一个难得闲适的傍晚,男友骑车带我沿着校园围墙外的马路散心,天空的晚霞像是笑红了脸的娃娃,我们停留驻足,相拥而坐,来时,天边,仰头看斜阳正浓,归去,心中,也无风雨也无晴。现在回想起,这也算是平淡中的浪漫,繁忙中的奢侈吧。

前些日子,几个好友见了一个群,一好友取了一个很有哲理的名字,为“跑跑、慢慢”,看的第一眼,还不理解,专门问了朋友,才知道竟是‘人生该如此’这样的含义。人生如此,爱情亦如此。以前的我特别喜欢徐志摩的这句话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在我最美的年华,我该是经历过这句话了,所以现在的我依旧喜欢这句话,却已不崇尚这种境界,或者说已没有作者的那种无私和高尚。青春无关年龄,在乎心境,却也在一次次折腾中老去。有人说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奔跑,但弦绷得太紧也不是什么好事,我倒愿在学习工作中跑跑,在感情生活中慢慢。

久不写文章,愿与君共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