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平凡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不平凡的文章(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不平凡的文章1:清代一条街

文/郑长春

这实在是一条不平凡的老街。

说它不平凡,是因为它脱颖于赊店古镇七十二道街,是全国现存的清代街市中独一无二的“霸主”;说它古老,是因为街随店生,店随街转。赊店诞生于春秋战国,得名于光武刘秀,中兴于明朝万历,鼎盛于清代康乾。论资格,这条街当属“后来者”,但在两百年前的赊店城里,却占有得天独厚的地位,曾经辉煌百年之久。这条老街,在经历风云变幻之后,也慢慢地布满了历史的烟尘,隐退在遥远的落寂中。这条老街就是现在的赊店瓷器街。

瓷器街当然少不了瓷器。民间有传:家藏金银万贯,不如瓷器一片。中国疆土辽阔,产瓷之地却寥若晨星,到今天能叫上名字的也就那么三五家,但在赊店这个“弹丸之地”,全国有名的钧瓷、耀州瓷、景德瓷、磁州瓷、龙泉瓷,为什么一下子会像英雄豪杰一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呢?有人说,物以稀为贵,赊店这地方不产瓷,所以把外地瓷器运来就能挣大钱;有人说,赊店交通便利,水陆交汇,南船北马,有着得天独厚的运输优势;有人说,赊店人富贵,能买得起这些高档品,消费空间大,解商家燃眉之急。如此茶余饭后之闲谈,为这条老街更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据史料记载:大清顺治年间,赊店瓷器街全长三百余米,满街汇聚着官窑、汝窑、定窑、钧窑等几大名窑的产品。从普通的家用碗盆碟盘,到流光溢彩的花瓶古董,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春夏秋冬,不分昼夜,熙熙人流,珠宝填咽,穿梭其中,妙若仙境。一街两行车水马龙,楼房鳞次栉比,门楼与山墙摩肩接踵,远望似山峦起伏。高宅深院延伸其中,狭巷线天,粉墙黛瓦,既有中原民居的古朴雄浑,又具江南水乡的精致典雅。当然,赊店毕竟不是江南水乡,谈不上清秀飘逸;也比不上西北高原的豪迈旷达。赊店就是赊店,一个中原文化与秦楚文化的交汇点。进门有照壁,门下卧虎石,门前青石阶,门旁列厢房,门后诗书藏。房房客爆满,夜夜灯笼照;红灯照碧云,街头客纷纷。

这街的不远,便密布着寺庙、镇衙、牌坊、豪宅、店铺、城墙、寨门、石桥、会馆、戏台、祠观……林林总总,唯独找不到遗存的书院。耕可显富,读能荣身。书院是中国传统耕读思想的体现,更有寄托理想、光大门户、传播知识、教化黎民、激励人生的作用。据说,赊店城外的赵河南岸有一处敬祀文曲星的文昌阁。因地方上未出过什么文才超群、声名显赫的人物,所以并不起眼。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过去说荡然无存就荡然无存了。这些“表面文章”用现代的眼光看,多少有些附庸风雅的味道。消失了就让它安安静静地消失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群俗人挣扎在封建礼教的浸染中,能有多大的寄托和使命?他们关注的,永远是他们没完没了自以为荣的物质占有和享受,哪管什么民族复兴和社会和谐呢?且看这个地方红火一时的“数字经济”:乾隆二十一年为创建春秋楼而捐资的山陕二省商号达423家;同治六年至光绪十八年,为重建山陕会馆而捐资的山陕商号达509家;仅城南和城东两个大码头日泊船有500余艘;50多间花布行,日成交棉花10万余斤,土布7000余匹,九家大染行,一家日染青蓝布300余匹;数十家酒馆,年销酒20万斤以上;21家骡马大店朝夕客商不断,3家接待蒙古而来的驼队的“驼厂”天天驼峰相连;60多家瓷器店铺,形成展销一条街;48家“过载行”日夜不停装卸……这就是叫人不敢小觑的昔日赊店。

可悲的是,那些当时“先富起来的人”为何就没有超前的“知识经济”头脑?为何始终走不出“钱是万能”的思想束缚?如此这般,怎能把生意做大,把事业长久?经济是骨架,文化才是永恒的灵魂。看来,一个地方物质再富裕、商业再繁荣,如果缺少文化根基,眼光受到局限,心胸不够宽广,知识层面狭窄,那么,一切光芒都是短暂的浮华和脆弱的支撑——富不过三代,恐怕说的就是这个症结!

对于赊店来说,瓷器街的悲剧还不止这些“隐形病变”。现在,有不少人把赊店的衰败完全归罪于“交通不便”,这是一种偏激。君不知,在当前公路与铁路、航空、水运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今天,仍有一些缺电少水的偏僻山区,幸运地存在着大量的“世外桃源”。它们就是因为山高路远,才远离兵火和践踏,更好地保护了自己原始的面貌。远的不说,就说离赊店不远也不近的安徽黟县,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连为一体,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因而自古以来极少受到人为破坏。公元十六世纪鼎盛一时的徽商,为这里留下的民居、祠堂等,至今仍保护完整,约有3600多幢,为皖南之首,被人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啊!

在赊店城内,龙盘虎踞着七十二道街,瓷器街只是其中之一,是中国地方上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商业街。它离雄伟壮观的山陕会馆最近,却没有享受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滋润,而常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灾。不过,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齿唇关系,生死共存;肝胆相照,风雨同路,这可以理解。令人不解的是,关于这条街,人们对它过去奇闻轶事的关注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它现在及未来命运的解读。

老街其实很简单,是那些“过来人”破坏了它的规律,才使我们至今不能平静地看清它的本来面目。这条街原本是属于“瓷器”的,但后来有很多商贩看到它处于赊店的黄金位置,于是鸠占鹊巢,就把服装、药材,布匹、小吃等“引进”到了这里,跟瓷器商一块儿抢生意,以致于“歪打正着”——瓷将不瓷也。瓷器街富庶华贵,该是藏龙卧虎之处,却不见贵族绅士来往,但闻嘈杂充耳。这与街头庄重肃穆的山陕会馆相比,俨然两个世界。

同样古老,都是历史遗迹,为什么给人的视觉反差那么大呢?一个是庄重而高贵的典雅,一个是破败而古朴的沧桑。这条街,这座庙,连起来,在我心里打下一个沉重的叹号!

当我拜谒山陕会馆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向身后的这条老街投去深深的一瞥。她像一位饱经沧桑的母亲,用满头的皱纹展示着岁月的沧桑与遗韵,诉说着不屈的情怀。多少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它承载着刀光剑影与金戈铁马,它流淌着血泪情仇,爱恨交加……当匆匆过客,踏过她苍凉的脊背,都会不由自主发出激越的感念,把悲壮凝固成力量。

在赊店街头,我听一位白胡子老大爷说,县里正与美国环球帕克斯基金合作,共同搞好总投资约四亿元的古镇开发建设,来修复赊店七十二道街。此举,已列入《社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消息从这位长者口中说出,想必也不会是开什么玩笑,只是我很担心将来的“仿真”效果,能否达到与历史“和谐统一”的程度,这条街上的居民能否拥有“天下第一店”的风度与胸怀?现代技术是否绝对过硬,工程资料的掌握是否已经充分?但愿这样的担心是一种多余。

现在,我们还可以透过残缺的视线,喘一口气,从一条没落的老街上找到一个时代的脉络,感受一个厚重、古老民族在夕照下的坚守与尊严;将来,我们是不是依然能够从老街一角读到新的生命与价值?这真是一个颇值期待的答案。

峥嵘岁月,老街无语。

关于不平凡的文章2:平凡生活看出不平凡人生

过中秋佳节,今年头一次过这样的节日,原来每年的这个时候,都只有我们小孩在家,父母呢?都回家给奶奶拜寿,因为奶奶的生日是阴历八月十四日,头一次很欣喜,父母精心的准备,迎接十五,我买了月饼,爸妈买了好菜,家里一下子热闹好多,真是难以相信,我们也可以满怀笑容的过着属于自己的中秋节。

头一天,为了打发时间,父母早早的吃饭后出去打牌去了,我们呢,就我在家里看碟片,世界末日、阿凡达,只是感觉,虽然没有影院震撼,至少了解了大致的中心意思,不失为一部好片子。一天的光景很快就过去。有时间去上上瑜伽课,和老师,朋友讲述很多我从书里看到的新鲜事,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传奇人物,终于看完那本书,酥油,我很是惊讶,朴素,却很有原味,真实而不做作。充满了伤感,让我的内心深受其影响。这本书的震撼是在很大,文化的差异,促使我们不得不走进那个地方,神圣的主题,西藏,喜欢那里的天,热爱那里的高山,草原,有机会,我一定要一睹其芳容。

寒冷的风吹进我的身体,身体不尽一颤,在这样的季节,我们除了缅怀秋天的寒冷,还有那无比皎洁的月光,我想再也不会有什么别的新鲜话题。还是经不住热烈好评,带着小妹去看了那部史上最纯真的爱情电影(山楂树之恋),如果说豪放是一种宣泄,那含蓄就是一种干净,值得回味的悠长。静秋和老三的爱情,好到让人羡慕,那个年代的人群,还能这样的精彩,平凡而又真实。为什么有情人,却没有感人结尾,只有令人身心俱皮的伤感,会流泪,会傻笑,会随着情节的变动,仿佛走进故事里。让人心碎。主人公很纯真,不算漂亮,但是很秀气,很干净,男主人公呢?衣服傻傻的摸样,白白的牙齿。痴痴的爱着静秋,为她耗尽自己最后的心力。看后心情很是承重。我到底要的是什么?想要拥有什么?深深的思虑。

十一原准备上西藏的,可是因为天气的因素,必须让我改变方针政策,去云南,一直也是我很向往的地方。如果可以如约而至,今年的我就圆满了,目标基本都达成了。把想法告知他,却获得一副埋怨,说我不知节俭,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没有心眼,容易受骗,刺耳,更让我寒心,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心变得宽阔,需要毫无犹豫的释放自己内心的压抑,获得自由,也只是为了眼前的他,孤单的感觉,肯定是难过的,我要让自己可以适应,让他没有牵挂,可是换来的确是不理解。不想争执,执拗的还是想按自己的意愿,趁自己还有梦想,就尽早的实现它,未尝不是件好事。管他呢,也准许自己任性一回吧。

关于不平凡的文章3:敢于追求不平凡的人生

文/蔡文海

《简爱》是着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之作。它讲述的是一位灰姑娘的奋斗史。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简爱的姑娘。简爱自幼父母双亡,投靠冷酷的舅母,舅母把她送到慈善学校。后来,简爱来到桑菲尔德府做家庭教师,认识了主人罗切斯特,两人相爱了。就在结婚那天,简爱才知道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但是个疯子。简爱知道自己不可能拥有平等的婚姻,就离开了。后来由于太想念罗切斯特,就又回到了他身边。

简爱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没有平等可言。而简爱,一个平凡的女子,却成了追求平等的第一人。正是她不甘平凡,勇于追求理想生活的举动造就了她不平凡的一生。虽然饱经磨难,但她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她的生活却过得非常充实。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从表面看,我们过得充实、美满。其实呢?优越的生活条件使我们安于现状,没有追求,甚至习惯了得过且过,庸庸碌碌。

让我们以简爱为榜样,追求不平凡的人生吧!

关于不平凡的文章4:陪伴——最不平凡的美

文/轻风流水程维

日前随意翻翻读书笔记,看到了几年前抄录的一段话:陪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好的爱,无论是对父母、孩子,还是爱人和朋友。当某一天有些人注定要走出我的生命,因有那些平淡却美好的回忆,便会少了些许遗憾吧。而曾共度过的时光,将伴我在风雨人生之路继续前行。

——太有同感了!上了年纪的我,总是极容易如此这般受到触动。

我是在一个或许并不多见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和阿公阿婆(爷爷的兄嫂),在曾经位于休宁县城草堂巷巷口的那座徽型四合老屋里生活,一直到高中毕业才离开他们。成年之后,我又从外地调回休宁工作,陪伴照料爷爷奶奶和阿公,使他们晚境温馨无忧无虑——遗憾的是阿婆已经不在了。近年来,怀念爷爷奶奶和阿公的文章,我都写了;再补上一篇怀念阿婆的,这一份感恩就算完整了。

阿婆矮矮的个头胖胖的脸,裹着小脚走起路一步一步不慌不忙;她姓章名囡,娘家是万安的,说话就是万安口音……这些记忆都是刻骨铭心、永不磨灭的。

我小时候,奶奶和阿婆妯娌两家,一直是一锅吃饭。那时候爷爷在海阳供销社商店,阿公在群益百货商店上班。奶奶和阿婆家务分工明确:奶奶买菜阿婆烧饭。她们一直相处和睦,我从没见她们吵过架。阿婆身体不好,有尿频的毛病,几乎从不出门;奶奶一直注意护着她。那年月,奶奶是街道干部。每逢居委会组织居民开会学习,她总是想方设法把阿婆照顾在家里。奶奶管教我很严——做了坏事便会挨打。不过每逢挨打,总是“奶奶打,阿婆帮”——配合非常默契。

奶奶性情急躁,阿婆则悠性。因而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我爸爸和我这两代人,孩提时都乐意亲近她。我有两位姑姑是跟着阿婆长大的。她们实际上是我的堂姑母,是阿公和爷爷的长兄——我的大伯公的女儿。两姐妹尚年幼时,大伯公和大伯婆就先后去世了。所谓阿公阿婆,亦即二伯公二伯婆。他们不曾生育,视侄儿侄女似亲生;而侄儿侄女也待他们如亲生父母无二。我的爸爸、叔叔和两位姑姑,彼此间也与同胞兄弟姐妹无异。我爸爸小时候,曾与两个姑姑一起,跟着阿婆生活过一段时间。阿婆跟我讲过,我爸爸的同学来了,她的厢房便是他们的乐园:他们经常在那里谈天说地写文章,吹箫排戏学木刻。我深深地记得,在阿婆房间的照相镜框里,有我爸爸妈妈同阿公阿婆的合影,也有我叔叔婶婶同他们的合影——里面还有一个五岁的我,半侧着身子靠在阿公阿婆膝前。

阿婆对我的喜爱呵护,丝毫不逊于奶奶。

我九岁那年夏天,回家探亲的爸爸妈妈和叔叔婶婶带着我下乡走亲戚。一向不出门的阿婆居然也一同去了——担心人家做的饭不够软,会让我吃坏肚子。她一双小脚走了五六里砂石路和田间小道,一路不知如何克服了自己的老毛病。到了人家家里,阿婆说明了几句便直奔厨房,拿起竹水筒舀了小半筒水,揭开饭锅就洒了下去。

阿婆护起我来,简直就是溺爱。也是在九岁那年夏天,我的一个表哥来我家玩。他是我大姑的小儿子,只比我大四岁,正是“野”得最欢的年龄:到他自己姑姑家去玩,逮鸭子满院子跑。一逮到则揪住脖子提起来,甩个三下两下,那鸭子小命就没了!表哥在我家也很不听话。阿婆生怕我被他“带歪”,于是不知给大姑撂下了什么样的话,这位表哥连续好几年都没进过我家的门。

与阿婆对我的溺爱相比,阿公对我的喜欢,就比较深沉了。

1976年春夏,十年“文革”的最后一浪席卷全国。我经常晚上写文章,完了就用毛笔抄在大白纸上,第二天再贴到学校的专栏里去。每当我在厅堂八仙桌上聚精会神奋笔疾书,摆开阵势“激扬文字”,阿公总是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眯着眼静静地看——就像他在胜利台灯光球场看篮球赛那样,饶有兴趣滋滋有味。终于有一回,我听到阿公看罢回到房间轻轻地跟阿婆说,“跟他老子一个样!”他很喜欢翻看我的作文本,嘴角时常露出那种不易察觉的微笑。

大约在我十六七岁时,有一天,我无意间听见阿婆跟奶奶在厨房里一面烧饭一面谈天——似乎在谈论我。别的都没听清,只有一句听清了:“我包他以后讨个好老婆”。她是一面望着我笑一面跟奶奶说的。……可惜阿婆去世太早,没能看到我“讨个好老婆”。

1977年秋天,阿婆突发脑溢血送医。经抢救治疗后出院。大家都为她庆幸。孰料次年开春复发,且病情渐重。这一年夏天我高中毕业,而高考不利。为了前程,我不能不离开休宁去江西父母身边。秋日里一个阴沉沉的清早,我告别跟随了十八年的爷爷奶奶和阿公阿婆,登上了西行的长途汽车……

1979年年初阿婆去世——父亲因为工作原因走不开,我因为复读迎考很紧张,都没能返乡奔丧;只能由妈妈带着妹妹回休宁为阿婆送行。我因此而内心深处始终有着一种隐隐的痛。

……尚能聊以自慰的是,六年之后我回到了休宁,回到了阿公和爷爷奶奶的身边。

此前,为了配合政府拓宽南北大街,四合老屋拆掉了;三位老人已经住进新屋——在原先的菜园位置上建成的一座两层曲尺形小楼。

我回来后,果真找了个“好老婆”,随同我住进家里与老人们一起过日子——单位上的福利房都放弃了。后来我们的女儿来到了老人们的跟前,给他们添加了许多的乐趣: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滚壮的手脚,只爱笑不爱哭——洋娃娃一般,好玩极了。

我们把结婚时我父母送的彩电放在了阿公的房间里——爷爷奶奶都没兴趣看电视,而他则非常喜欢。一连好几年,我们晚上有空就陪着阿公看电视。这样的特别温馨的一幕,我们至今都深深地记得:1990年年底,电视连续剧《渴望》风靡全国。我们当然也是每天晚上都在阿公房间里看。一旁的摇篮里,睡着出生才三四个月的女儿,安安静静的。说不定什么时候醒了,打一声哈欠,“咿呀”两声,——我们赶忙蹑手蹑脚起身照看,却只见她的大眼睛并没有睁开,在小被窝里扭动两下身子,又睡着了。“真乖啊,一点都不耽误我们!”我俩轻声嬉笑,阿公也望着孩子抿着嘴笑了,满脸的慈爱……

那时候我常想,我的“好老婆”、我的这么可爱好玩的女儿——阿婆要是活到了今天,该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幸福和满足呢?

如今,尽管阿婆已经离去四十多年了,奶奶和爷爷、阿公也都离去二三十年了,但我依然常常怀念他们,常常回味跟他们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

——在这份永久的怀念之中,在这无数的极为平凡的点点滴滴之中,亲情的自然、道义的境界、人性的光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萧伯纳说,“永远记住这点: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庭的美。”我想,最为平凡的陪伴——无疑当在这“最不平凡的美”之列吧。

关于不平凡的文章5:浅议平凡中的不平凡

文/冰心无尘

昨晚因应邀帮一个朋友修改一篇纪实通讯,弄到半夜5点多才下线,从来没有这么辛苦的改过稿子。

这几天一直感觉精神不佳,总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想到明天人家要发稿子,昨晚只能强打精神帮助修改。

还好,一修改起稿件,精神就来了。

这篇纪实通讯主要是追记一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生命助燃着绚烂焊花的焊工,在集体企业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最终因患肝硬化晚期而病逝,终年仅40岁。

可是改来改去,最终已经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一半以上成了红字,到了最后我简直改不下去了。

一篇专访,首先要有感人的事迹,要有亮点。其次写出来的东西要有扇动性,要让读者为这感动,受之鼓舞。然而,看来看去,连我自己都感动不了自己。

碍于情面,也为了让朋友“交差”,我硬着头皮在文章中找亮点。很努力地寻求可以“发挥”的场景与事迹,希望找到突破口,借以渲染。然而,一个工作了十多年,却连本单位“先进工作者”都从未评上过的人,让我从哪儿去找“亮点”?

我很想让马尔顿说的:“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这句话从专访中得以延伸,可是,业绩平平的事实,又哪儿来“惊人的事业”?

我实在弄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树这样的典型?难道就是因为因病去世了吗?我不想评价一个不认识、且已经到了天国的人。但我实在想说:既然人家生前就清清静静,安安稳稳地度过了一生,为什么还要在去世后再来折腾?一个从来就与世无争的人,我相信就是到了天国也一样喜好超脱与平静,不希望世人来打扰自己平静的生活!

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我想,一个平凡的集体企业职工,一个在平凡岗位上用生命助燃着绚烂焊花的焊工,他的不平凡,或许就正是他的平凡吧!

他的不平凡就是他用行动感激企业给了他一个生存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他以做好平凡工作为己任,以无私无畏和爱岗敬业的拼搏精神,充实着企业的经营理念,也充实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平凡中的不平凡!

我们都知道,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而当生命在弥留之际时,生命的每一秒种都弥足珍贵!或许,他的不平凡,就在于他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自己的生命化作一根永远迸发生命热情的焊条,久久不息地助燃着绚烂的焊花。

最终只能向朋友表示抱歉!

唉!人啊,人!

关于不平凡的文章6:最单调,最百态

文/笨笨的男孩

不平凡的周末,在接下来的正常生活中远去,我不经意开始回想。

就像以往,周五的阳光是那么的灿烂,只是一场篮球比赛,优哉游哉的就到了比赛的时候。气氛格外的轻松,大家打的很开心,无拘无束,开心快乐。也许是那不紧不慢照射的阳光,我总感觉有点不适。一样单调的周五,没有什么活动,听听歌,写一些东西,转眼就九点过了,于是准备歇息。再一次觉得头晕,一直都在持续,好像不会停止,也许这些天太累,真的需要休息。那个时候,真心晚安足矣。

清晨,阳光明媚,屋内是温暖的阳光。因为是早上七点过的原因,大家都还没起床,谁都愿意享受这宁静早晨的周末呢?寝室里的四个人,都安静的睡着。那么安静,一直到了八点二分,一切开始苏醒沉睡的大地像萌发的种子,想要怒放自己的力量,地震来的是那么的突然,那样的不逢时。天花板上的白炽灯开始摇晃,宿舍楼承受着突然地强大的外力,不停地抖动,发出恐怖的颤抖声,理智的逃生正在学校里面进行。一时间,学校的空地上挤满了惊魂未定的同学们,大家都没有平静下来,震感依然延续。那山上,好多的地方都是浓烟纷飞,久久没有散去。形形色色的各种百态的表现在那一刻,这是人的本能,好多的人都在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然后又都遗憾的摇头,我也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所有的电话都没法打通,那一刻,我才明白什么叫牵挂,那种爱,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

注定了今天要在外边度过,提心吊胆的等到了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心中悬起的石头落地了,然而面对的问题还是压抑着柔弱的心灵,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人草木皆兵,寻求心灵的安慰,又怕带给别人恐惧,那种感觉好累,至于我是那么觉得。外表的坚强,让我又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一天,虽然那不是享受。夜晚来得很快,却迟迟不退去。

害怕睡去,害怕一睡而去,因为这里不近,也不远。坚持的鼓励,在那一刻变成了安慰,彼此都渴望一点关心。生命是可贵的,也是脆弱的,漫长的一夜,在凌晨三点,开始有了睡意,于是开始休息,迷迷糊糊的睡到了早上的五点过,强烈的大地震颤再次唤醒我沉睡心灵。

遥远的思念,带走了所有的睡意,不再有任何困倦。句句关心,温暖着彼此的内心,又将是一个不平静的一天。

夜幕再次降临,所有的喧哗都淹没在黑暗中。疲惫的身心,已经无法再支撑沉重的躯体,倒在床上,什么都不再想,只有一张笑脸,带我走向光明的明天。

所有的一切,都又重新回到正轨,静静地走过河畔,那感觉——真好。

一样的事,没有第一次的感受了,却都是那样被人铭记,明天的太阳还会升起,而昨天,越走越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