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留言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留言文章1:青梅竹马的回忆
看到小宝的留言,那儿时的回忆一股脑浮出水面,以至我什么事都做不下去了。
小宝是我大姨家的儿子,也可称之为我幼年的青梅竹马,因为有很长时间我们两个人都以为是要永远在一起的,直到上学后明白了 “近亲不能结婚”,我还失落了很长时间呢。
小宝小的时候顽皮的很,带着我干尽了坏事。去花生地偷拔过人家还未成熟的花生,拔了不够,还就地取材,拣了树枝生了火,大大咧咧的烤起花生来,结果被人家看到,大喊一声:小兔崽子!抄起树枝朝我们挥舞过来,只见小宝如同丧家之犬,哧溜一下逃得就不见个人影,剩下我又惊又怕,只在原地哇哇大哭。当然淳朴的乡邻自不会为难我这个小不点,反而给摘了一大抱熟了的花生送我回了家。可即便小宝待我如此薄情寡义,我还是整天屁颠屁颠的做他的忠心小跟班。
而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却是在那蚂蚱飞溅的草丛里,小宝带我抓蚂蚱,只见他上蹿下跳紧忙活,我还没看见蚂蚱在哪,他就已经抓在手里递到我眼前了,我赶紧找个小草棍,从蚂蚱脖上的硬壳处穿过去,一会儿的功夫,一根小草棍就密密麻麻的穿成了一个蚂蚱串,我不甘心只做“库管”,也想过过抓蚂蚱的瘾,看到蚂蚱跳我也跳,本以为很简单的事,哪知道我就这么衰,一不小心让一个小草棍儿把脸给扎破了,为了安慰我,回家后小宝卖力的把蚂蚱腿都卸了,放火上烤的香香的,一个也舍不得吃,都送了我。而那个扎破的地方在不久之后成了一个美丽的酒窝。
留言文章2:我认为的爱
文/胡兵兵only-one
看你空间,给自己留言的,什么是爱,给别人空间也留言过什么是爱,我就不停的思考这个问题,尽管你没问我,近几天受到外界因素的点拨,我或许可以给出一些回答!
什么是爱?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而我的认为的爱,爱是包容,诚信,责任,付出……!
包容: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确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喜欢一个人,没得到之前,很多人都觉得对方都是很完美的形象,因为在这过程中,对方的优点把所有的缺点给掩盖,随着时间坠入爱河的人慢慢清醒,这时候对方的缺点就会显现出来,直到缺点逐渐放大掩盖对方的优点,这时候一段爱情即将结束!如果都能包容对方的缺点,彼此间都会有缺点,你包容我,也等于在包容你自己。所以很多人说恋爱容易,相爱难。恋爱可能是是三分热度,但爱是永久。这时候爱是包容!
诚信:很多人,曾许下多少令人可笑的诺言,夸下连自己都觉得是梦话的海口。多少情侣间,说出多少无法做到的话,今生非你不娶(嫁),我一定让你幸福,不管怎样我愿意跟你一辈子……呵呵,醒醒吧,很多都是恋爱前的花言巧语。身边不乏有多少已婚朋友,都抱怨自己婚后的生活,他们用自己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课。婚前,可以说的天花乱坠,女,我不会做饭唉,男,我做给你吃吧。女,我不想做家务,男,那以后让我来吧……谎言总是漂亮的,婚后回想起曾经说过的这些令人“感动”话语,就会觉得,他(她)变了!反过来,婚前,女,我不会做饭唉,男,你可以慢慢学呢,谁也天生就会做饭。女,我不想做家务,男,以后我们一起做吧。这样话语虽然或许有点不是非常满意,但是这都是最真诚的话语,婚前说的是这些,婚后,你会觉得这男的还是和以前一样,这时候还会抱怨变了吗?很多时候人还是要学会去听着不那么好听的忠言,少被一些花言巧语给捧上天。这时候诚信很重要,说到做到!
责任:我们很多时候只知道把责任挂在嘴边,随口说出,但又多少人真正领悟它的真谛。曾经我也说过XXX的例子,她男友与她发生关系以后,逐渐冷淡,直到分手。这时候爱是责任。玩完被抛弃这不是爱,这只是一样被当做泄欲的工具,我相信,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轻易离开你!
付出:什么是真正的付出,真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现在有多少人心里所盘算这自己小算盘,我今天为了她(他)做出了什么,今天买了这个明天送了那个,就感觉雷锋同志一样,把做过的好事全部记录在本子上,把本子放在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不好意思黑了下雷锋)这类人属于带有目的性的付出,因为她(他)们只想得到她(他)们想要的。被拒绝之后判若两人,这时候爱的是心甘情愿的付出。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片面理解,不是什么真理,本来爱就没有标准答案!之所以结合身边现实的例子把我所认为的给诠释出来,因为我觉得这样回答的更贴切。
留言文章3:乡村的留言
文/禾 源
断墙
这还是一个村吗?没有炊烟,没有犬吠,没有鸡鸣,更没有晒在太阳下的衣被……
我知道这一切于村子的意义,炊烟的飘升比起一炷香的点燃更加丰富。至于一个村庄,那是活着的祈祷,至于一个家又是充饥的感恩,至于一个家族则是繁衍的祈望。鸡鸣犹如晨钟,犬吠则像敲响警醒的木鱼,衣被中没有褪尽的汗息,隐隐约约能透着村子的气息。可如今在这个村子这一切都消失了,找不到这些活灵活现意义的村子,还是村子吗?
座座断墙,断了遮风挡雨围筑成家的夙愿。在这块地方,算是早早登场,可最舍不得谢幕,留下一截截不规则的墙体,立起一家一户的碑坊。我站在她的跟前,想读碑文一样读读她,了解些有关村子的记载。可是,任凭我如何的努力,都无法辨认和组合出一个完整的书写。
满墙体的留痕,风过雨过,是夯土回归这块土地留下的路。我把土墙迎着太阳一面,叫阳面,映照灯火的一面,叫阴面。在这阴阳之道中,我感觉这墙是被太阳推倒的。土墙的阳面阳光一天不少一刻不减,而屋内的灯不点了,曾经灯光下缝缝补补的女人,伏案写作业的儿童,摇扇驱蚊的汉子,那养儿育女的生动场景,随灯光和灶火不燃而熄灭。而依附墙体上阳光,看惯了这一切,突然一天不见了,在天天的等待中,着急接着急,一浪盖过一浪,破墙而入看个究竟的情感催促,这墙能不被推倒吗?
断墙没有告诉我这个原因,这是我主观臆断,村里的人也没这个说法,而说的是土墙被风雨侵袭浸水多了,土松质垮而坍倒。村里人的话在理,理在土墙成了土之后,土遇水自然松垮成泥,当土是墙的时候是不怕风雨侵袭的。许多人在屋檐下躲避风雨,土墙擎瓦如伞,是一个伟岸的大丈夫,把一家家的人守护得安然自在,就连机警的看家狗,也静静地趴在厅前,听着风声雨声,感受着墙内檐下的这份自在,墙没怕过风雨。狂风遇墙,呼呼间乱了阵脚,有的窜入村弄巷道,有的吹过屋檐卷走烟尘,暴雨遇墙哗啦啦化作沟渠流水濯洗村弄,何惧风风雨雨。如今人去楼空,土墙是英雄末路,挺拔的身躯脱去那片片黑瓦缝制的礼帽,一丛丛苇草如同杂乱的蓬发,这还是墙吗?墙是倒不下的,倒下的只是曾经为墙的土。
落地的是土,站立的是墙,哪怕只是一截断墙也依然是墙,在我用心阅读中知道这土墙的碑文不是读出来的,是用各种感觉去体会的,我用握过锄柄也握过笔的手和她交流。土墙并非全土,有瓦砾,有碎瓷片,还有那松松绵绵的苔藓。粗糙的瓦砾,也就有着粗糙的记忆,这土墙并不是第一次夯筑,土墙是倒了再立,村子之前就是村子,经过多少次的轮回说不清楚,曾经的主人都是谁,更没人知道。或许是代代相沿,或许走了一批又来一批,粗糙的记忆没详尽记下这些,但记下了他们有共同的秉性,粗糙,粗糙!滑溜溜的瓷片,也许就是这个村子丝丝灵光,当然这灵光远不及照射四方,就如当年土墙内一块瓷碗光芒一样,辉耀出最多只是一家人的笑容。或像村子里人的故事,祖婆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才传下了这一脉,这一脉又繁衍出一个村。土墙里的瓷片大概也只闪出这一点点的光芒。软绵绵的苔藓,春来泛绿,夏秋枯黄,吸取着断墙残留了人间五味,慢慢地让土墙松塌,草又赢回这块地。断墙不再言语,也实在无话可说,人与草相克相生中,最终都被草收编,爷爷、大爷爷、太爷爷的坟头坟边长得尽是草。乡村的史话还不如一截草根长。这草民的土墙碑记也就一样短暂。我有些不甘愿,村子里的人早已说过,村子的兴衰,村子的贫富,村子的平庸风雅等等都记载墙上。我抺下苔藓,想找几样能与草根相匹敌的文化根脉,就如“云蒸霞蔚”、“喜鹊登梅”、“松鹤延年”“瓶镜(平静)相护”,等等等等的墙饰。断墙没有,一样也没。墙立起的碑,跟我爷爷墓碑一样简单,记下的就是一个名字,一个村名。我知道在某一天,连这个名字也没人记住提起。到了那一天,土墙就会失去最后一点点站立的尊严,安静地归土。
就在我在断墙边感叹时,唰唰锄地的声响,还有人聊天的声音,我向墙内探头,看见一个老人,在管理烟叶。他抬起了头询问:“你怎么会来这里?你是谁的孩子?我习惯抽自己种的烟叶,别的地方没地种,就想起了自家的老宅。来,门墩还在,你也坐下,抽口烟吧。”我终于明白了,刚才聊天的人是老人与村子说话。
我别过老人,边走边想,他抽着烟叶还有村子的味吗?他说的话这断墙在乎吗?老人锄头下的园地不就是坍倒的墙土吗?我想告诉大爷,不用努力,锄头翻出的只是泥土气息,立起的土墙才能守住乡村一些记忆。
废井
闽东北山区的山多了些柔情,这柔情并不是体现在山体峰形,也不是满山遍野的绿,而是在山里总有许多的流泉,就是一尊尊石心岩体的峰下,依然能听到叮叮咚咚的泉水声。这经年不息的流泉不仅仅丰富了天籁之音,也让这块土地增添了母性孕育的天性。
不管是逐水而居,还是随草而来,只要人们选定一个地方落址,到后山转悠一圈,不难就会在石缝间或山弯处找到泉眼,而后随意伐根毛竹,就能把泉水引到灶堂前。挖井取水仿佛有些奢侈。但是,生儿育女,盖房娶媳妇,是村子人天经地义中最重要的事,只要人丁兴旺,才有着家大业大希望。村子里人说,金人仔,银人仔,不如自家活人仔。
人繁衍多了,村庄长大了,有了村头村尾,有了村东村西,竹管引来的水绕不到每一家每一户,他们砍下一棵大松树,凿下一个个大水槽,把泉水引到水槽里,几户人家一同享用。可是树大不过地,水槽大不过井,村子的人记起来,曾经祖上的大村庄就有井,没井的村庄一定缺失什么,若说村前种下的风水树,是一个姓氏在这块土地扎下的桩,这井应该就是与桩阴阳和谐的眼。有榫就得有铆,有桩就得有眼。村里人就查看山情走势,水脉去向,这井一定得凿在乡村来龙的活穴上,不可伤害了来龙的筋骨。如是慎而又慎的举止,落旨井中的不仅仅是取水蓄水,饮沐之功。井成了一个村庄的活眼。仿佛这个活眼既能透底地看到天地玄机,又能随井蒸腾升上云端高瞻远瞩看到村庄的未来。这么重要的井,这么神奇的井,村庄能没有吗?
不知道是自私,还是为了方便,村中井慢慢多了。张家有井,吴家不能没有,长房有井,三房也得有井,后来大户人家居然家中藏井。井的地位与村庄一样崇高。背井离乡,井,比起乡仿佛有着更深的情。村里长辈遇到一些不驯的顽童,往往会说,这是喝哪口井水长大的,怎么会这样?仿佛在井里还能打起一个家族的宗风家声。井,深隧的井,不停出水的井,一桶桶打上来的真不仅仅是水。
一个个村走过,一口口井拜谒过,井的形态差别万方,有方有圆,有精有粗,他们映照在井里影子也就形态各异,井水折射的光茫里,则体现村子的差别,姓氏文化底蕴的差异,各房当年财力的相差。有的井边有景,狮首石栏相护;有的整石凿洞如箍罩井;有的只能简单石块铺坪,井口裸露;有的号为龙井,有的称作镜井,也有的称作某某家井,有的就是一个井字。这井也因凿井人的背景不同而有了尊卑。然而井心公平,我还记起了一位老人指着井对我说过的一件事:“说是很早很早以前,当时发生了一场瘟疫,村里的人非常慌张,处处求药,本家祖上就坐在井边,对着井倾诉,当天晚上祖上做了梦,梦里有位仙女告诉他去采一种草药,要采很大很大的一捆,而后浸泡到井中,让村里人挑井水既喝又洗,全村人就会平安渡过。不过你可要盯着每家人都挑上水了,你才能挑,这样才灵验,不然没用。祖上真的这样做,村里人前面骂他疯了,住井里扔草药,可是怕瘟疫还是靠做了,最后果真灵验,全村平安。”这井心是多么公平。
如今这些井一样缄默,井中虽然有水,但水上漂的是些枯叶断草,甚至还有一些矿泉水瓶和一些塑料袋。井还充满活力,只是人家不要他了,用进废退,他退居到村庄最冷落的地方。背井离乡,说是为了生计,还有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而在乡背井,那方便二字,谁都理解。
方便,很方便,家家自来水,那随手可调节的开关,打开时,流出的是方便,关上时,堵住的是井的内涵。没井了,乡村就要没井了,以后离乡再也不必负上背井离乡的愁绪了,关好水龙头放心地走吧。
荒弄
村中的巷道有如藤条,一家一户如同结在藤条上的果实。村弄只是这根藤条上长出的一根根丝。不在乎它能延伸到哪,不在乎能延伸多长,也不在乎它能否开花结果。但有了这一根根的丝,村子的前门后巷更加亲密,村子情感就是让这一条条小弄给缝合。
村子住久的人都知道,穿行在这小弄里的不是柴薪,不是浇园地的粪土,也不是秋收时一担担稻谷,而常是一碗装在提篮里的泥鳅汤,或一把新上的小笋。前院婶婶让孩子穿过弄子送到后院伯母家,后院的奶奶让孙子送到前院二奶奶家;孙子牵着裹脚的奶奶或拄拐的爷爷到族亲的家里喝碗刚弥月孙子的喜酒,阿土用衣角兜着还在冒气的马铃薯去与伙伴分享,……小小的弄子弥漫着家家美妙的五味。
村弄有直有弯,绕来绕去连着一家家,穿行在其中让人晕头转向,感觉中相当紊乱。但这不是紊乱,它有如我们身子的经络,紊而不乱,它就是村子的经络,乱中有序。这里一折,那里一拐,不是谁家设计安排的,完全是一家家在起居时寻求地情合局中形成的。村子没有平面的规划,但讲究风水,一饼圆圆的罗盘定下村子乾坤大局,这就是村子人的心中规划。依山择址,依人建宅,各有所向,一切都在罗盘测绘的格局中,村弄就是划在这样大格局里一根根红线,不管怎么绕,都有着宗风相传,家脉相沿的路数。
村里人也喜欢笔直的弄巷,也喜欢宽敞通达的路,但这由得你喜欢吗?天地玄机虽难以定夺,若说有冲有害,重到破财损丁,谁能因为图得一时之便而贻害后代。弄子小就小,弯就弯,大道在,不计小弄,这弄子的用处更多是在私下里的沟通。一家容许,大家容许,大户人家容许,小户人家能不容许吗?再说这村弄没什么不好,高高的土墙隐藏着许多故事,村里一些人做些见不得阳光的事就是喜欢走在这隐蔽村弄里,走来走去,村子也就有了许多歪歪斜斜的足迹。
一条条村道水泥化,这些弄子行不了车,走不了大型的东西,一家一户的泥鳅汤和那一小把鲜笋再也溢不出当年亲情的芳香,这弄子可以不走了。水不流动而腐,路没人走而荒芜,弄子虽然有着石铺的结实身躯,可此时已化作一条僵硬的长虫躺在墙根前。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荒草率性地长,狗急急跑到弄中翘起一边脚撒尿,村中的阿二也站在弄口拉着小便……弄子中小媳妇不见了,拿着线篓想到前院拉家常的婶子也不见了,弄子僵硬得毫无知觉。任何糟蹋弄子再过没人打理了。
他乡来的,城市来的,这幽幽的弄子倒招呼他们,他们倒成了弄子离散好久的亲人,就在弄子自古亲情的诱惑里他们移步弄子,双手按着老墙,撅起屁股,嘟着嘴,有的不管墙有多老,满背一靠摆着各种姿势,拍下一张张照片,装萌也行,撒娇也罢,在村弄里他们仿佛并不陌生,那幽深的弄子,仿佛行走着她前世身影,是她今生华丽的古根。弄子许多人确实像一条根,对于村子则像一根捆着乡村故事的绳,这根会不腐吗,这绳会不烂吗?弄子再坚硬的石头,也不敢表示那坚定的信念。
弃石臼
碓房退役了,若不是那几个遗弃在边的石臼,我认不出这里曾经是碓房。那块地成了菜园,曾经的瓦楞没留下一瓦一砖,就连那根十几个汉子一同抬来的水车轴梁也不知道转世到哪。只有那几个石臼左歪右歪地躺在园地边,张着圆圆的嘴,含着半口的阳光,告诉我,它依然吞食着一天天的日子。
村子里的人在巷弄捡猪粪牛粪,上山捡枯枝断木,进园捡菜叶败藤,据说这什么都捡的村里人有两样东西肯定不捡,那便是没用的与不吉祥的。石臼本身没有不吉祥,可是它为全村共同的财产,捡回家也许就有许多不吉祥的碎语,犯口舌的事村子人还是不想做的。可我想到碓房的柱椽、砖瓦都不见了,就连那水车中的大轴梁也不见了,这些就不犯口舌吗?许多东西能随而时光而化,不吉祥也能化为乌有,看起来没用是最安全的,石臼没人捡大概就是这个吧。
碓房不一定村村皆有,但这石臼一定是村村都有,天天食用的大米要舂,逢年过节的糍粑,敬神祭祖的米粿不能不做,这些东西都得在这石臼中杵击而生。山里一两户人家,没有能力扛起那根大梁,抬动那么多石臼,他们只好在自己房舍边或家居的堂边置下一个石臼,制作一把石杵,用脚踩着,舂下一家人一年要食的大米。有的干脆打造一个相对雅致石臼放在厅边,木杵代替石杵,双臂抡杵,舂米、做糍粑、制米粿集于一臼之中。不管什么情形,石臼那张圆圆的口朝天张着,只要它有得品,这家才有得尝。石臼如鼎,它的大小多少,昭示着村子的实力大小财富多少。
如是又如是,简单笨重的石臼也就承载着与自身一样厚重的内涵。五六个石臼并排而列,水车一转,五六个碓杵此起彼落,突突作响,叩下的起身,起身的又叩,把一村人谢天谢地的跪拜之礼行到极致。落址在村头碓房中的石臼,吞下风调雨顺送来的丰满谷粒,吐出喷香的日子。村尾的石臼呢,不也一样吗?天地玄机,尽在水车转动之中,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意味。顺水而来,送福送财,逆水而转,留福守财。村头的水车顺水而转,村尾的水车逆水而行,这一送一守相互呼应着,石臼总是满满盛着乡村美好祈望的日子。
水碓在别的动力进村时慢慢退役,碓房也就在水碓退役中渐渐消失,石臼张着口不管是在等待还是呼唤,但再也没人给它进谷进粮了。遭弃的石臼,躺在园地也好,撂在敞口的院坪里也好,它的无奈就像自己没办法去翻动重重身体的一样。
一些村子的碓房又回村了,像一个失散媳妇突然又回村一样,村里的人都认识它,依然以从前的名字招呼它,然而再也找不回当年的那份情愫,有了古意对新潮陌生的感觉。石臼返回原来的位置,碓杵一样归位,水车如从前一样依依呀呀转个不停,催化着当年碓杵扎进石臼的那份情感。它们陌生了,高悬的碓杵,俯首看着石臼,少了那份一样大米同养起来的亲近热情,再也捣不起当年舂米过日的温馨岁月。
失忆路亭
曾经乡村进进出出的山路,牵扯得很多很多,是乡关,是乡愁。如今这些路成了古道,与古诗词一般,留着意境,留着思绪,留着深深的眷恋。绿树当封,芳草当缄,路边修路的碑记是一枚方形的邮戳,岁月当差,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一直寄到今天。
虽然不见有人撩去落叶,踩过杂草,用脚步重新丈量一路的情长;不见有人拨开树枝,劈开苇丛,用双手重新捋取一路的意韵。但十八弯的山路,迂回荡气,呼呼作响的山风仿佛就是当年离愁哽咽的回音,路亭中结在各个角落的蜘蛛网,仿佛还在摇晃着依依惜别的身影。路在,亭在,这一切依然都在,只不过如今忙忙碌碌的人们没时间把她们记起。
不曾经历,不曾听说,何曾记起?他们虽然也在吟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曲,但在他们的感觉里是那么那么的遥远。曲子成了一曲送葬哀乐时,古道、长亭则来自天国。自古亭台楼榭都是典雅一笔,而以亭居首,亭可在山间,可在路中,可在桥中,也就是说亭于山水之间。木椽擎瓦接天水,闲云自在与人随。再说亭边常有一眼清泉,歇歇脚,喝一口清水解渴消暑,雅俗同在。文人骚客得此境便有诗,留下许多诗言:“为爱亭幽敞,行人过暂栖。斜看花蕊放,漫听鸟声啼。”“晚山相对青如滴,亭上闲云自去来。”……亭并不遥远,就在身边。亭,还能邀得神仙与会,“檐牙高啄碧云天,韵事曾传会众仙。谱得霓裳同日咏,幔亭一宴至今传。”这就是留在“会仙亭”上的古人诗作。
路,总是从村子出发,又总是走向村子。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把木柱黑瓦家的情结一路延伸。不管作揖别过多少短亭,昂道走向个个长亭,家乡情结总在亭中思量。坐在亭子里,摁摁包袱,又一回重温媳妇的叮咛,摸摸行囊,再一次体会老母亲那无力的双手。“长亭回首短亭遥。过尽长亭人更远……”最后拍了拍亭子的柱子,那是毅然别去的抉择拍定,还是回乡心中契约手印,或者说是亭如亲人最后的道别……亭,长亭,短亭,别过后何处是乡关,何处有乡音?何处还有这能遮风挡雨,沐风消去旅途疲惫的亭子,还有这能寄托种种思乡的亭子。写到这让我记起“叨福亭”,叨福叨福,唠叨来福,在家父母,媳妇想念远行的亲人,只要在这叨福亭里,轻拍的亲人所往方向的那根柱子,边拍边叨,过数日便得亲的人消息,或是亲人远归,或是书信而至,多有福气的亭。
公路进村,车子代步,友人相别,一条短信,种种相思,一个视频,“海上升明月,天涯若比邻。”折柳赠别成了莫名其妙,十里相送成了故事,这长亭短亭谁还提起,一代代的年轻人又有几人长亭相望。路亭啊,不曾相识的不想相识,曾经相识的不肯相忆,她将成一首首古诗,即便偶尔读起也总体会不到那种古道心肠,那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乡关情结。
我有梦想,也喜欢梦境,我在梦中,树有梦,草有梦,它们四季花开花落,这古道也有梦,路亭也梦,梦如丝绸之路,又会唤起世人的记忆,很多很多的人又来讲述她的故事。
留言文章4:给父母的温暖留言
文/刘卫
像大多数家庭一样,每天子女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两位老人留守。除买菜和做一些基本的健身活动外,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老两口有时看看电视看看报,有时摆弄一下花草,再就是聊聊天,打发时光。
即使深居简出,可老人在家里不出门也会上当,真是“躺着也中枪”。我们上班很忙,有时公司还派我出差,心里却放不下,抽空打电话回来“查岗”。没曾想,父母阴错阳差地被人骗了好几回。
那次,我到广东出差,忙得晕头转向。五天的行程结束后,父亲欲言又止。最后,母亲吞吞吐吐地讲了实情。
在我走后的第二天,他们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对方声称是国家安全局的,说有人在外地复制了他的借记卡转移毒资。父亲接电话时手直哆嗦,问该怎么办?要不要去当地报案?对方把电话转给了“吴警官”。接着,“吴警官”称不用,已帮着立了案。还说电话会被录音。叫父亲把借记卡上所有的资金转到所谓的安全账号上去,立即去办。“吴警官”会打电话指示父亲一步步地操作。老两口一下子慌了神。为早点撇清与“毒资”的关系,他们赶紧去银行。
因为神色紧张,又不会操作,引起了大堂经理的注意。问清来龙去脉,大堂经理说,这完全是个骗局!不要理他。事后,父亲心有余悸,好悬啊!卡上三万多元呢,险些打了水漂。我听后很生气,问他们为什不及时给我打电话?这种老骗局是小儿科。可您二老还蒙在鼓里。母亲红着脸喃喃自语,情况太紧急了,又怕你忙。所以他们自己“处理”了。
随后,父母还上过几次小当。一次是被人忽悠,自称天然气公司的人,花四百元买了个“减压阀”。还有一次叫人进门收旧货,正好电视里没信号。那人又叫来个“内行”,摆弄了几下,要收二百元的“修理费”。这些吃了亏的事,老两口在心里压了很长时间,不敢声张。
我和妻子分析,为什么老人在家也吃亏上当呢?一是他们信息量少,长期不接触外界,孤陋寡闻,以至于没有火眼金睛,识破骗局;二是心善,胆子小,怕惹是生非,花钱消灾;三是怕耽误年轻人的工作,自作主张,不吸取教训。
为此,妻子跟我协商,拟定了几条老人在家的注意事项写下来贴在醒目处:不是熟人或亲戚,不要轻易开门;在屋里与来人大声对话,从猫眼里判断其身份;莫名电话不要接,更不能顺其思路交谈下去;最重要的一点是,碰到拿不准的事,可说儿子就在附近上班,打电话叫他回来。以后在家处理问题,把这些须知多看几遍。
自从给父母留言后,二老头脑清醒多了,遇事不再六神无主。这期间,我接到几次他们的“报警电话”,及时做了处理。有了子女隐形的“保护神”,二老生活安稳,我们也更放心了。
留言文章5:祖母的留言牌
文/牧徐徐
抗战结束和叔叔失踪的消息是同时到达祖母的耳朵里的,但祖母不相信她的小儿子小宝是战死或者走失掉的,她坚信,叔叔一定会回来的。
为此,每天到了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刻,祖母都要在饭桌上多放上一碗米饭,冬天吃到中途时,还要将那碗饭拿到灶上回温一次,好不让它太凉了。
那时我还很小,觉得祖母每天这样做太烦,于是一天便问祖母:“奶奶,这一碗饭是给谁吃的呢?”
“你小叔呀!”祖母温柔地摸摸我的头,语气坚定,仿佛她的小儿子正在田地里干活,马上就回来似的。
“可是,小叔已经不回来很久了呀,他是吃不到这碗饭的。”我不识趣地追问道。
“会吃到的,你想呀,如果有一天你小叔子在我们吃饭的时候,突然回来了。到时,他若是看到桌子上没有他的饭,或是给他的只是一碗冷饭,他该多伤心呀——他会觉得我们一家人已经把他给忘记了!”祖母如是说。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继续埋头吃自己的饭。
日子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祖母也随同日子一起,早晚都盼着某一时刻小叔能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可是,没有。
时间很快走到上个世纪90年代,我所在的农村实行城镇化改造,要求居民集体搬迁到几百里外的一个新居点去住,把原先的地方让出来建开发区,当其他村民都陆续搬走时,祖母却死活不同意搬,她担心小叔回来时找不到老家。
最后,在搬迁办同志的反复劝说下,并同意她所提出的条件后,祖母终于同意搬了。祖母开出的条件是,在我们家老宅的地基上竖起一块高高的牌子,上面写着:“小宝,我们搬家了,回来时请拨打新家的电话×××,妈妈留。”
1998年10月的一天,一个从台湾基隆来的,满身都是沧桑的游子出现在我们新家的门口。他穿的衣服和鞋子都很“复古”、“怀旧”,甚至到了有些落伍的程度。他说自己的小名叫小宝,是祖母60多年前生下的,已有40年没见到过亲娘的一个孩子。
小叔说,当他找到老家,看到了那块高高竖起的牌子时,便知道祖母还在挂念着他这个不孝之子。
小叔还说,他在台湾很好,经营着一个不错的生意,经济上很富裕,但为了不让祖母见面时认不出他,他特意穿上这套他参军时,祖母亲手给他做的一身衣和鞋……
可遗憾的是,祖母已经看不到小叔子的这身装扮了。因为她已在10年前去世了。而小叔子所不知道的是,祖母在临终前,曾反复交代我,一定要记得定期去老宅那看看,别让风把那块召唤小叔子回家的牌子给吹倒了,也别让风雪腐蚀了牌子上的字和电话号码……因为那是指引回家的路。
留言文章6:小温暖
今天下午我老公给我qq留言了,说想我了,晚上一下课就打电话回昆明给她,一方面想她了,另一方面今天心情不是太美丽,这边也很少有能聊得来的朋友,趁机倾那么个诉。
大抵也就是相互说了一下近况 放假时间 我什么时候回去等等,我和她貌似是有说不完的话一样,永远都说不够。
然后聊到感情方面,她说她男朋友终于带她回去见他父亲了,并且他爸爸很喜欢她,他们两也挺好的,偶尔闹点小矛盾关系融洽。
谈及到我,她说叫我过年带男朋友回去见见面什么的,我说他要在家过年,她说没事 以后机会多的是,我也就笑笑。
后来给她说闹矛盾了,她直接就说 我一天欺负男朋友我一直都那么霸道,这次肯定又是我欺负人了。呵呵。我哭笑不得。就她那么了解我,那么能忍受我的坏脾气小性格了。所以一来就咬定是我又欺负人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其中的缘由了。后来我们随便说了几句就一笔带过了。
给意见这种事一般都是我的事 她一直都是个很好的倾诉者和聆听者,现在反过来了,反到她没什么注意给我。 之后我们便转移了话题,谈了谈朋友八卦了一下 等等 也就挂断了。
不管我身在何处,都还是会有人思念的,我也满意了。
留言文章7:最后一缕思念
是QQ留言给你,还是发封E-mail,或是写篇文章发表在QQ空间亦或是博客……这最后一缕思念,真的不知如何给予你。
炎炎夏日,不知何事萦怀抱,欲睡无意,欲醒乏困。问否,思念扰人心!但这最后一缕思念,已没有相恋时那么热情似火、撩人心弦。它似一股暗流,平平淡淡,在潺潺流水间缓缓奔腾。
也许,当你看到亦或是感触到我这最后一缕思念时,会不屑一顾的摁下“delete”键,并在回收站中永久删除,使它永远不得恢复。然后长长的深呼吸,庆幸自己从此解除了心灵的枷锁,没有了感情的羁绊,重新成为一只自由的、脱缰的马儿,在广裹的草原上驰骋,一如当初。
因为在你看来,这最后一缕思念,不过是我对这份早已消逝却无法从容面对的无奈情感的解脱。这是一场倾城之恋,然而悠悠岁月,星移斗转,倾城之恋,早已更换了男女主角。我们的相识相恋,只不过是一场风花雪月的美丽邂逅。这最后一缕思念的本身,也不过是平静外表下那一颗波澜壮阔的心的最后一次汹涌澎湃。只是,我不知道,这最后一次的汹涌澎湃,是否会化为一种永恒。只知道,至最后一缕思念,好浓好真。白天,梦里,都如影随形。
其实,我何尝不知,这最后一缕思念,本该终结在那个春暖花开的四月,只是,我放不下,我不甘心。因此它便多存活了100余天。
在这100余天里,这最后一缕思念,苦痛、纠结、挣扎、彷徨、呐喊,终于耐不住北方的酷暑,于炎炎七月爆发。伴随而来的,便是终结。让我为这多存在了100余天的最后一缕思念,奉上一束娇嫩欲滴的百合,让它在鹊桥边、银河际,一瓣瓣飘零,化为永恒!
我懂得,若这最后一缕思念化为永恒,那么你,也真正的被我从我的生活中格式化。而你,也终究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过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已变。
这最后一缕思念,如夜晚寒山寺的钟声,余音悠长,凄婉的滞在我那已失去了热情的灵魂深处。
这最后一缕思念,原本属于你和我。而你却狠心的,将它遗落给我。
我也只能,任凭这最后一缕思念,在我孤寂的世界里栖息,宛若铺在水中央的那一道残红。
留言文章8:今天的不开心就止于此吧
文/茶茶
在留言里看到一段话:“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可能是太压抑了吧,没办法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就是会突然难过,头一低眼泪就掉下来了。”
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看喜剧也能戳到泪点。其实不过是借个由头默默发泄一下藏在心里的委屈和疲惫罢了,出了门还是要打起精神继续面对生活。
成人的世界总是很矛盾的。
我们有时好像变得有些麻木,处理不完的琐事,应付不断的交流,心里的海啸无人知晓,面上依然是云淡风轻地笑着。
我们好像又变得比以前更感性了,刚好赶上了车,下雨恰好带了伞,陌生人的一句谢谢,都够开心很久,共情、同理,热爱那些细碎的小确幸。
哭有时,笑有时,都是常态,但是别忘了,消沉和压抑只会折磨人,只有内心的理性和强大,才能帮助我们尽快理清那些复杂和混乱。
所以啊,正视完那些磨人的情绪之后,就要落落大方地从其中走出来。要耐心地让自己慢慢成长为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一个人对于困难的态度很重要。有人说过一段话,“今天你这儿划了一个口子,如果你觉得它只是一个伤口,过两天它就好了。但如果你觉得,我这里伤到了,以后会不会留疤啊,会不会很难看?万一发炎了怎么办,会不会截肢?如果无限放大,它就会变成一个困扰人的大伤口。”
情绪起伏就是这样的一个大伤口。
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也不要低估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承受能力降低期待,坚持成长,拒绝庸人自扰,更别杞人忧天,那么所有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说白了,幸福感和安全感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内心的强大和稳定,真的很重要。
我们要学会跳出情绪去看此刻发生的事情。作为一个旁观者劝解一下自己,又不是生死大事,不至于跟自己生闷气,也没必要因为几分钟的不开心,影响了一整天的好心情。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快乐,是因为心里想得太多。觉得心里有些烦闷的时候,不妨站起来走一走,或者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欢快的歌,或者在心里默数从一到五十,都很有效,立竿见影。
想得太多,也只能输了自己的人生。
时间有限,人生难得,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不要被情绪引导,哪怕世事浮躁。
心态越平和,生活越简单,人才会越快乐。
留言文章9:留言册上的流年
文/冯海鹏
收拾旧物的时候,从书架上发现了那本毕业留言册。留言册的纸张已发黄,塑料的封面中间有个窗口,镶嵌着我那时的照片,留着分头,羞涩而阳光,稚嫩而自信。看着照片上年轻的我,忽生感慨,岁月流转,弹指一挥间,二十年已过,曾经的翩翩少年如今年已不惑。
翻看留言册,同窗好友和老师手写的字体温柔地呈现在眼前。我的老师是剪纸艺术家,那时教我们剪纸,朴素亲切,穿着老布鞋,温和而儒雅,他给我的留言是:爱好伴随一生。是的,我虽无多大成就,但剪纸从未停止,逢年过节,举办活动,便舞弄剪刀,闲暇无事,便剪纸消遣,沉浸其中,于是,就收获了一段段惬意而美好的时光。
留言册中有几页相连,是我们“四大金刚”中其他三位的留言。一贯龙飞凤舞的字体,一贯没有正形的闹腾,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那时流行长发,我们四人便留了长发,晚上用水做造型,睡觉都不敢翻腾,一段时间下来,便成了统一的发型。
老师把我们四个叫去,做思想工作,要我们剪头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毫无收获,我们依然我行我素,老师也摇头叹息,从此不再过问。留言册上的照片便是那段岁月、那些故事的见证。现在看来,那发型土不可言,可在那时候的心里,却是无上骄傲,骄傲着那段岁月,也骄傲着年轻的心。
在毕业留言册的末尾一个角落里,一个女孩娟秀的字体,写着她心中的秘密。是啊,我们相互爱慕,却从未开口,让一份纯真的情感在心里的某个角落扎根,一直到现在。再见面,无须言语,彼此都懂。这成了彼此人生的秘密,但没有遗憾,只有美好。
发黄的毕业留言册,承载着人生的一段光阴,温柔,美好。守护着一段情,一个故事,还有心中的一段真。
留言文章10:护士站留言
文/李步舒
家人有恙,漏夜值守,对住院部周遭便多了审视。也不知何方高人,竟将护士工作平台称之为“护士站”,既人性、妥帖又耐人寻味。使人想起南丁格尔、林巧稚,想起了生活的站台,人生的站点……
宁德新医院楼群的感觉实在好。面朝东湖,背倚环山,银灰的色调予人以庄重、高贵、典雅。如果不是楼顶那排着红的标署,更像一所科研机构。随着交通格局的改变,半径一个半小时内的中心城市,终于有了幽雅舒心的医处,实在是宁德人之幸。
医院若论条件当首推医家高明。医家高明该有两重意思:一者医术好,人当若鹜趋之;一者医心正,病者可如沐春风。宁德医院近几年的作为大有此等气势,假以时日,定能成就文明美好的医务环境。陪护期间,常听得外省人口音或闽东各地方言,这份信心也便更加坚定。当然,人对事物的印象,往往有先入为主的成分。比如,病愈者的愉快回忆,与护士、医生的真情告别,乃至院方的科学推介等等。其实予人信心即为招牌,对病者而言便是生的希望,两者相谐并举,医心为上,病也去了大半,可谓医之高境。老话说,医者仁也,医者如以济世为己任,声名渐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近几十年医疗的体制性沉疴,多少让医者蒙上了尘垢。医的神圣与崇高,被医闹,被不负责任地误导,似乎皆系医者之错。其实,医者定以功术务精为要,病者哭哭啼啼来,高高兴兴离开,这是他们最大的快慰。而每台成功的手术就是他们践行“救死扶伤”誓约的明证。
近几年,“红包”的话题日渐沉寂,当然与严格治理有关,不过,扪心自考,也有以患者群体为主的社会性缺失。是谁高举金钱万能,因利己而伪设所谓“潜规则”?有些问题实在让人参不透,设若病人仰躺术台上,一手捂住创口,一手高举红包祈求刀下留情,这场景的真实性多么滑稽。多年前,有一幅漫画就是这样勾勒的。当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病愈后对医者表示谢忱,乃人之常情,而这份真诚已然超出职业道德的范畴,上升为自然属性的美意了。遗憾的是,思维的贯性使然,如今人们并不想去甄别厘清,甚而推波助澜,不分青红皂白谴之为“索”或“收受”。如此,对于医者也实在有失公允。试想啊,术前有哪个医者不去研判成功的可能,将生死瞬间的毫发抛之脑后,而把明晃晃、冷嗖嗖的手术刀,贴在创口上等“红包”呢?给了,创口就小,麻醉精准。反之,则大卸八块,鱼为刀俎?道德良心告诉医者,珍爱生命是天职,杞人之忧纯属无知与误导。家人住院期间,曾有邻床病友征询此事,被好言劝阻了。我觉得,做好事的法子有千百种,维护医者清誉,安慰病者彷徨善矣!
因家人的职业选择,过去我曾在医院职工宿舍楼生活多年。听惯了夜半救护车鸣笛声,看惯了白衣天使的忙碌奔走,也常常被失去亲人的哀嚎惊醒。时间长了,面对这些惊扰也就淡定下来,不过,淡定并非对生命的漠视。医院终究是医院,医者不是神仙,毕竟也有回天乏术之时,只要尽天道,尽人道,皆可理直气壮。倒是伸手向死去灵魂榨取利益的“医闹”,实违“阴德”,终将损人不利己的。
生老病死人之四序,这是上天定下的规矩,任谁都无法跨越和摆脱。民间常把寿终正寝、无疾而终视为福,并以此劝人积德、惜福。事实上古往今来能达此境者可谓寥寥,也正因此,便成了做人的终极之修而心向往。有趣的是,也有人把这种“善终”与讳医忌疾混同,视医院为不吉、不祥退避三舍。有个老友,多年后道出当年不去我家做客的玄妙,我才恍然大悟。其实,去医院,看医生都是健康的需要,是人体这部精密装置进入保修期后,必需例行的程序。而护士站的功能和职责,就是把你引上铺满阳光的人生大道。当然,如果有这么一天,医生可以不坐诊,医院门可罗雀,则是人们最大的愿望了。
既然设置这个“站”,就请按照旅行的计划,停靠下车,加油加水,改签续程。站里天使们也会秉承良训尽心履职。为你,为了家人,也为这个必须负责任的社会,人们没有理由拒绝护士站给予的这份真诚!人原本就是这个世界的过客,不管是想走还是想留下,最后都将离去。既然知道这个结局,何不快乐地面对必经的人生站点。如此,虽无事业传千古,却得安闲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