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院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大院的文章(精选7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大院的文章1:大院情怀

文/杨淑梅

乔迁新居,全家高兴,我和老伴搬进了高楼大厦。两室两厅的房子,装饰一新,宽敞明亮。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舒适惬意,退休后的我俩多美啊!可闲下来,又觉得这高楼大厦里有点太寂寞了。邻里之间,很少往来,只在电梯里见面点头微笑。这使我更怀念过去住过的大杂院了。

清楚地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家住在桥西区北小街53号院。院内六户人家,北屋三家,南屋三家,这院子虽说不是特别大,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是那样的亲近、和睦、友善!

大院里的人们都按年龄按辈分称呼对方,大院里的人就像一家人一样。我家五口人,挤在16平米的房屋里,虽说房小地窄,可住在这大院里,心宽舒畅。我家隔壁是一位老奶奶,无论谁在单位加班,下班晚了,孩子放学后,隔壁的老奶奶总会把孩子叫到她家吃饭。大院里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先给老奶奶吃。下雨了,晒的被子、晾的衣服,都会有人替你收起来。北屋的青年工人许同钧,聪明能干,谁家的桌椅板凳坏了,同钧兄弟,二话不说,一准拿下。有一次,南屋的汽水厂工人小李子发烧,他爱人在棉七上中班,我老伴和邻居们送他去桥西区医院看病,经检查,体温39℃。大夫开了药,说还需要输液,我老伴和邻居们取了药,给小李子喂药,陪着小李子输液……小李子爱人下中班后跑到医院,看着小李子病情好转,眼里流下了感激的泪水,并连声道谢!可大家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住在一个院,就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说‘谢’就远了。”

夏天的夜晚,更是有趣。晚饭后,大院的人们,有的提着马扎子,有的扛着躺椅,到大院外边马路边大柳树下乘凉;年轻人高谈阔论,喜笑颜开。住北屋的刘师傅,一会儿给大伙讲故事,一会儿吹口琴:《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泉水叮咚响》,一曲又一曲,优美动听。晚风吹来,大柳树下,笑声、琴声飘荡在夜空。真的,住大杂院的感觉太好了!让人陶醉,让人难以忘怀!

我留恋大杂院,怀念往日的大杂院,更渴望今天高楼大厦里的人们更加亲近、和睦、友善。

关于大院的文章2:海南侨乡第一宅——蔡家大院

文/杨桃花

去年8月8,我们和父母、哥哥妹妹一家到琼海市一个乡村的亲戚家做客,经过亲戚的介绍,才知道他老家附近有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家大院。

蔡家大院被称为海南侨乡“第一宅”,位于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委会留客村,建于1934年,是印尼富商蔡家森等四兄弟共同建造的一个建筑群落。我们把车停靠在并不宽敞的村口停车场,村民们在一块雕刻着蔡家宅石牌边摆卖着刚摘下来的番石榴,海南人喜欢把辣椒盐洒在切好了一块块的石榴上,那种咸咸甜甜有点辣的独特味道,是海南人的所爱,妹妹随手买了一小袋。我们沿着一条蜿蜒的水泥路前行,在葱郁的林荫中赫然见到一棵八百多年前的重阳木古树,枝干虬曲苍劲,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古树傍边有一间简易的遮阳棚,地下摆卖着一堆嫩椰子,在炎热的夏天,坐在网兜里喝上鲜香可口的椰子汁,是多么的悠哉!

没多远,布满沧桑的宅院出现在眼前,行走在蔡家宅里,人们禁不住被这座保留着快百年原始古朴风貌深宅大院的气派所吸引,更为大院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所惊叹,这是一座青砖大瓦、中西合璧青砖彩墙自成一体的大宅院,由一座庞大而完整的二层楼房组成,外观酷似城堡,内是封闭式的天井,楼下有个小院,仰头一望,二楼上的雕花围栏绕天井一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尽管色彩斑驳,墙上长了青苔和植物,仍不失昔日的威严和庄重,可以看出当年蔡家四兄弟在南洋商贸繁盛的影子,院内房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宅院四通八达,上下连通,还能看出当年的气势,同时也突出了主人的尊贵和地位。引人注目的还有每幢宅院的厅堂都设置了供奉祖先牌位的“公阁”、摆设着雕刻精致的八仙桌、椅子,这些雕刻独具匠心,工艺精良,造型优美,具有海南的风格,蔡家宅内依然保留更多的民族特点,古老的土灶和一堆柴火让人倍感亲切,因为乡村最温情最恬静的时候,就是炊烟飘起的那一刻,如今炊烟袅袅只能是一种永远的记忆了。

我们沿着一道黑暗的楼梯爬上二楼,放眼望去,四周苍翠入眼,宅院安卧在田园和摈榔、椰子树之间,此时,仿佛从中读出古宅曾经的沧桑,听懂古宅久远的悠古回声,感受到古宅的灵魂所在,感悟古宅的内在精神,体会到那种原始的质扑之美,又宛如回到悠悠百年时光。蔡家四兄弟在筹划建这个宅院时,把安全和坚固想得很到位,这就是为什么经历70年风雨,许多老房子都被台风毁坏,惟独蔡家大宅屹立如初的原因所在。

蔡家宅的建筑装饰以中国传统风格为主,屋顶既保留海南民居的屋脊翘头,又大胆融入了东南亚的艺术元素,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明清时期海南侨乡中西建筑相结合的优秀典范,更是中国近现代华人华侨创业的重要史迹之一,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价值。

关于大院的文章3:姚家大院

文/张慧

清代至民国时期,南院门一带是非常繁华的商业区,许多达官贵人、商贾富豪都在此购置宅院,那阵势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平遥古镇。姚家大院便是坐落于其中的一户宅院。

其实,姚家大院最初的主人并不姓姚,具体是谁已经无从考证。后来,这座宅院被当时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姚文青买下,就是现在所看到的南院,后又续建了北院,南北院占地近两亩,可见当时的气派。南院为三进四合院(五开间),是内宅和待客之处;北院为三开间三进院落,是女眷休息和主人书房之地。南院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样式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风格。北院续建于民国时期,出现了江南园林建筑回形花廊和北方窑洞相结合、西洋拱形窗户和东方手工木雕相映衬的特点,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顺着北侧的木梯拾阶而上,便来到主人的书房。当年主人姚文青曾和于右任、吴宓等文化名流在此议论国事,杯盏交错,谈笑风生。说话间,走出书房站在露天看台上,向北可眺望繁华的西大街,向南依稀望见巍巍秦岭,心情能不畅然?

姚文青不仅是一位有名的秦商(他的生意做到全国各地,远至东南亚),同时还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走进这所宅院,你便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人情调。且不说假山嶙峋、花木扶疏的秀美,雕梁画栋、游廊曲折的典雅,青砖灰瓦、楹联匾额的厚重,这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片砖瓦无不在诉说着主人的意趣和情怀。姚文青书斋题名为“吟风叙雨轩”,使我想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有名的对联。姚先生是否化用其“读书不忘救国”之意?我也只能揣测。但是姚文青先生对家国的热爱之情确是不一般的。解放后,他将全国各地十七处房产和所有商铺全部捐给国家,只留下芦荡巷这座宅院颐养天年。抗美援朝时期,他又向国家捐赠了八百两黄金,爱国之情可见一斑。

这座被姚老先生留下来养老的宅院最终也难逃厄运。文革时期,姚家大院也像其他的深宅大院一样被抄家、洗劫一空。当时红卫兵在这座深宅大院里吃住一个礼拜,抄家可谓彻彻底底,就连花廊梁柱间的木雕几乎全被拆下来烤火取暖,墙上的砖雕也全被砸掉。“黛玉葬花”、“夜战马超”、“空城计”、“三英战吕布”等木雕、墙雕上的传统经典图案现在也只能想象而无缘目睹了。姚家大院第二次遭遇毁坏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逢城市改造大拆大建时期,许多民宅都被拆毁,姚家大院就是第一批被拆毁的古居民宅。当时所幸只拆了半个宅院,当然这里有个中原委,才使它能有部分保存。而西安其他的名居古宅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西大街以南至城墙根这一片被拆除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姚家大院这座古院孤零零地坚守着它的风烛残年。直到2007年,新的国家文物保护法颁布后,一批古旧民宅才得到了抢救性保护修缮。姚家大院的房舍得到了加固,花廊按照原样重新修建,经过这次整修,曾经衰败的老宅院落终于复现出原有的古朴风貌。

修缮后的姚家大院因为没有供暖设施,再加上地势东高西低,常年积水难以排出造成屋内潮湿使人无法居住,这个院子就多年被闲置了下来。古话说,人养屋屋养人,没人居住的房屋日子久了就会出现问题,这成了房屋现在主人姚云郎先生的心病。姚云郎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祖辈留下来的这座宅院保护好。他告诉我,姚家大院不只是一处私人民宅,它更是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属于个人,它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它里面承载了秦商的历史、文化的印记,需要有人去挖掘和传递。令人欣喜的是,姚家大院现在已是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的文化接待处,同时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文化研究会的活动场地,院子里新添了很多古玩家具,和这所宅院极其协调。这座院子也不再寂寞,经常有三五成群的人来往此地,品茶会友,切磋技艺,给这座院子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

关于大院的文章4:善待生命

文/钟长江

我上班的大院除了人行步道,目光所及就是养眼的茵茵草坪。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茶花,秋天的桂花,冬天的梅花,一年四季草木芳华,鸟语花香。院子西侧的两棵白果树,树干端直挺拔,树冠团团如盖,两座绿色的宝塔,高过了四楼。白果树的叶子像极了微缩版的芭蕉扇,叶柄细长,风过处,绿叶婆娑,子实闪烁,鸟雀跳跃期间踏绿浪而歌。大门的一侧照例是有着一方竹林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竹子有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许多人家的客厅或书房就挂着“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志同山。”的条幅。竹子常常被古人借以明志,养德亦须像竹子,每前进一步,都需小结一次,正所谓“有节乃韧,有结乃高,结而后实”。

四月的一天,初夏的阳光明净热烈但不燥热,穿过窗安静地落在地板上。我正在案牍劳形,忽然什么影子一闪,我抬眼环视,原来是一只小鸟落在了屋子中央的茶几上。我屏声静气,生怕惊扰了它。小鸟比麻雀稍大,嘴壳和头羽呈褐色,翅膀黑白两色相杂,腹羽赭色,脚爪棕色,尾翼鲜红鲜红。小鸟身体微微颤抖,一双眼睛骨碌碌乱转,生怕有什么意外伤害了它。我从小在乡间长大,老家的门前是小河和竹林,屋后是郁郁葱葱的松柏和桦栎。无数的云雀、麻雀、喜鹊、阳雀儿、黄豆雀儿、绿豆雀儿、黄鹂、画眉、啄木鸟在其间跳跃鸣唱,筑巢安居。但眼前的小鸟确实未曾见过。正在我搜肠刮肚苦思冥想之际,小鸟扑哧一声飞走了。

此后的一天清晨,我和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只见窗台落了一团草絮。我每天上班下班,都要把办公室内外收拾得窗明几净,这样不但自己舒服,来这儿办事的人看着也舒畅。我找来抹布,把草絮清扫干净。下午上班,窗台又落了薄薄一层干的树叶和树枝。一连几天,天天如此。我疑惑不解,抬头四顾,两只小鸟倏地从头顶飞过。原来小鸟在空调的室外机上面,不知何时筑了一个鸟窝。我找来笤竹,正准备动手扫除,单位一位同事对我说:这鸟儿不在别的地方做窝,却偏偏跑到你这儿来,连小鸟都知道你是一个面慈心善的人。我听了满心欢喜,鸟巢自然高枕无忧了。

时间长了,小鸟没有了先前的胆怯和小心翼翼,每天上午和下午,它都要跑到办公室叽叽喳喳叫上几声,然后跳到玻璃茶几上把爪子磨得嘎吱嘎吱响。一天,一位搞音乐的朋友来看我,他儿子刚3岁,双手抱着一个大大的面包啃着。把朋友送出门口,我转身正要清除洒落一地的面包屑,两只小鸟扑哧飞了进来,欢快地啄食,不到一分钟就吃得干干净净。其中的一只站在地上,圆圆的黄褐色眼睛看着我,好像在问:还有吃的吗?我还没吃饱呢!而另一只,则跳上茶几,把头伸进朋友的水杯,喝足了,晃晃脑袋,眨眨眼睛,抖抖羽毛,一声唿哨飞走了。

小鸟给我平淡无奇的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它欢快的叫声,是天籁,是自然清音,仿佛缕缕花香萦绕心房,仿佛丝丝甘泉流进心田,让平凡的日子变得鲜亮和鲜活,让浮躁的心变得安逸和超脱,让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和舒展。窗外阳光灿烂,汉江碧波万顷,两岸草木蔓发,青山逶迤,鹤舞白沙,鱼翔水底,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生命的美好。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认为“道通为一”,道在万物,万物平等。自然给了我们如此丰厚的馈赠,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我们理应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与自然万物彼此尊重,惺惺相惜。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建设绿色家园是我们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的向往。善待自然,善待生命,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关于大院的文章5:周家大院

文/杨广虎

关中西府至今流传着:“岐山的郭宋家,凤翔的周郑家。”凤翔周家先祖周恕在明朝中叶因少年读书家资不济,遂远出扬州经商,苦心经营,获利千金,成为周家经商创始人,历经几代人努力,清时达到鼎盛时期。同治年间,周家生意遭遇冲击,于清末逐渐衰落。民国初年,周家在凤翔县城的商号遭到军阀的巨额勒索而破产,汉口、广元、成都、重庆等地的分店也因战乱山匪等而凋敝。可以说,“西府大贾”的周家史,也是一部秦商的历史缩影。

周家大院位于凤翔县城的文昌巷内,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现面积仅有原来的十分之一,房间数以百计,建有占地十余亩大的周家花园和大型养马场。大院坐北朝南,有三座相连的四合院子,砖木结构,是北方典型的民宅古建,经保护性修缮,焕然一新。漫步其间,恍如隔世。大院门前的石鼓门墩上刻有狮子和孝子,体现出家风既威严又和睦。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黑色石户,户楣中央刻有“勤俭恭恕”四字,这四个字分别代表勤劳、俭朴、恭敬、宽恕,反映了主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其东院“府城人家”为民居陈列、后院为生产工具陈列,西院“通衢市井”为西府民俗陈列。东西两院按民居和民俗场景分别有婚房、闺房、厅堂、后院、私塾、酒坊、油坊、药铺、当铺、凤翔非遗陈列等若干功能展厅,生动再现了旧时西府大户人家的生产生活风貌。相传一条神蛇卧在周家的粮仓里,无论每次取多少粮食,粮包翌日都会自动补满,周家的粮食因此“年年取不尽,月月有剩余。”周家的药材生意更是日进斗金,为了感谢神蛇的帮助和庇佑,将其药铺改为“长春林”,(陕西方言称“蛇”为“长虫”,谐音即“长春”)。今天凤翔东大街的长春药店,据说因此得名。

清末文人郭嵩焘说过,“中国商贾夙称山陕,山陕人之智术不及江浙,榷算不及江西湖广,而世守商贾之业,唯其心朴而心实也。”史载于明初,周家初居县城文昌里,明中叶经商发迹,其后科甲数十人,周家遂成为西府名门望族。周家人不畏艰险,不惧困难,励精图治,不断扩充着自己的“商业帝国”,清咸丰年间,形成陕西最大的糖庄。周家开设的长春益、长春丰专营糖业生意,在关中居垄断地位。每年四川糖商发货至凤翔,均下榻于周家商号,然后批销西安及关中地区,远销甘肃、宁夏、青海等地。还有药材铺长春林、长春和商号、银楼,以及周邓两家合办的当铺“敬太当”和酒庄“曾祥昌”“大德丰”等。无论生意做得多么大,周家人都懂得钱财来之不易,保持着勤俭恭恕、廉洁清正的良好家风。

“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凤翔古称雍,秦孝公在雍城设雍县,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离汧渭之会很近。长期处于边塞和贸易交流之地,凤翔之地的秦人其实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特别的宋金交战,构成了这里的居民成分较杂,有汉人,也有“胡人”的一些特点;屯兵、作战,这里的人行事也有一些“军人”的风范和作风,做生意也有果断、刚毅、坚忍不拔的精神。

凤翔周家,以敏锐的眼光,超前的思维;以忠厚为本,诚实不欺,不尚空言的品格;诚信经营,耿直仗义,不投机取巧,不拐骗坑人,稳健持重,取得了生意上的大发展。

周家先祖周恕,紧紧地抓住了商机。明朝时期,政府为了巩固边防,在陕西等地实行“食盐开中”“茶马交易”“棉布征实”“布马交易”等一系列的特殊经济政策,厚重质直的周恕抓住历史机遇,闯荡“秦蜀古道”,输粮换引,赴扬州贩盐,赢得人生“第一桶金”。清初为恢复川盐生产,清政府实行“招商引领,计口受食”的食盐产销政策,为秦商“弃淮入川”,挤入川省贸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周家又携资入川,开拓商贸经营的新天地,在四川等地设立分店。

“周正谊堂”是周氏家族的宗谱堂号,“正谊”的文字含义就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名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周家富而好义,热心公益,敦诗书重礼仪。清《光绪朝实录》记载:周家人不仅富有,且富而有德、乐善好施,冬施棉衣、荒施粥米。光绪年间,周鼎为凤翔通判,时逢关中遭灾,他带头捐银八千两、小麦数百担,赈济灾民,在当地传为佳话。周家创立的正谊书院,筹添膏火,刊印先达著作多种。

“闲观世事如修史,细嚼方俗始信书。”透过历史的烟云,从儒从商,到延师重教的周恕、再到周家数代人以及周家大院,就是一部秦商(西商)“尚气概,先勇力”而“忘死轻生”的奋斗史,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反思和借鉴。

关于大院的文章6:乔家大院

文/周永红

生活中的日子,离不开“衣食住行”。乔家大院这一座独具北方民居风格的古宅见证了历史中的生活。让我依稀看到了清朝乾隆、光绪年间的繁华。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光绪年间,占地10642平方米,共有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呈双喜字型。整个院落为城堡式建筑,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水磨砖墙,建筑工艺精细,处处是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形成了一座有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建筑艺术宝库,被称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一进大门,面前是一条长约80米,宽7米的甬道。这叫外跨院,车马可以进入,地面用青条石铺就,迎面是大型砖雕“福德祠”。进入福德祠,旁边是综合展室——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展出的内容主要有:农事习俗、当时节令、衣食住行、人生仪节、商业习俗、乔家珍品、民间工艺、乔家历史等八大部分。其中,格外引我注目的要算与人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

走进西屋展厅,这里主要收藏的是清末民初的服饰。从大人到小孩,从男人到女人,衣、帽、鞋等品种繁多,一应俱全,样式新颖。在一件男子穿的石青对襟大褂面前,我站住了,这件衣服不但做工精细,质地讲究,而且袖口特别宽大。细问才得知,过去山西民间有“男人看袖口,女人看脚手”的说法,指的是男人穿的衣服袖口宽大表示其有钱、有权、有地位。那“女人看脚手”又指的是什么呢?在一双小小的三寸金莲面前才找到答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结构是体现一个地方民俗地域差异的主要方面,同样是山西,南北不一样,东西也有差别。由于这块北与蒙俄靠近,东北通满,西北通疆的中转地带蕴藏着极大的商机,商业的崛兴也使山西特别是晋中腹地的饮食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商人们走遍大江南北,把各地饮食风味带回了山西,并融入当地菜肴。我们在餐厅展室墙上看到了传统宴席“八碗八碟”菜谱,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可以说山西菜是南北菜系的集大成者。还有山西的面食,更有“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山西的面食数晋中”的说法。

在乔家大院有一个建筑模型供游人参观。从这里可以知道:山西民居跟我们南方不同,讲究以北为上,所以北边的建筑明显比南边的高大,是当地典型的里五外三、三进四合的穿心楼院,由长辈们居住;南院相对低矮,是二进双跨四合院,由晚辈居住。而且所有的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瓦房主人住,偏院平房仆人住,这样居住符合封建礼教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思想。同时,他们对居住的房屋建筑十分讲究。从模型上可以看到那些歇山顶式的房屋结构,坡度先缓后陡,不但曲线优美,而且设计精巧。这种单坡体的屋顶其意为“肥水不外流”,实际是日常礼法制度下的自我约束,不侵犯他人,自己范围内的事自己解决,也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另外房屋构筑附件的砖、木、石雕,处处不但透露着装饰之美,而且富有吉祥、和谐之意。

在过去交通不发达之前,出远门主要靠步行。晋商也不例外,最初闯关东、走西口,也只是依靠两条腿。在乔家有两辆实物“轿车”,但不是今天说的轿车,它的辕杆、车轮及鞍缠附件都非常精致。轴是紫檀木质地,走起来咣咣当当的清脆响声,以显示主人的气派,据说乔家有这样的轿车11辆,要有11匹同色的骡子,还要有11位精干的车夫,夏天有撑棚,冬天有暖阁,车沿有踏脚凳,车厢有靠背垫,一车可坐三人。在那时,其舒适程度可堪比当今的“奔驰”、“宝马”。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当我从乔家大院出来后,细细回想所见所闻时,才知此言不虚。

关于大院的文章7:大院

文/天地沙鸥

不经意间,大院老了,大院里的人们也渐渐老去了。尽管,菜园里依旧四季分明,花圃里依旧鲜花怒放,但斑驳的白墙,生病的古树,以及日渐稀少的热闹,无不显示着这里旧日的美好时光已渐渐远去。

阳光下明媚的笑脸,孩童们愉快的戏耍声……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淹没在时光里,成为大院的记忆,大院的承载,也成为了定格的永恒。温润了时光,也温柔了岁月。

此刻,独自一人静坐窗前,怀想曾经的大院种种,忆起曾经的美好,不禁潸然泪下。

一、 可爱猫咪

在所有的小宠物中,猫并不是最讨喜的,慵懒、乖张、孤傲、冷清的性子,让它与人甚至是主人也不是很亲近。不过,我的心里,猫却是一种可爱狡黠活力四射的小宠。

最初的记忆里是阿公家那只无事也能找出事的嚣张淘气智商超群的黑花猫。它每天无所事事就是想方设法找吃食。

过去,普通人家是没有冰箱的,剩余的饭菜就放在碗橱里,这对黑花猫来说就是一种特别的诱惑。如何把橱门打开,品尝里面的美食,就是它每天和阿婆斗智斗勇的必修课。在一次次认真思考和摸索后,黑花猫终于可以轻易地将碗橱外面的搭扣打开后,碗橱外的防备也逐步升级,最终一把剪刀牢牢地倒扣在搭扣上。黑花猫又开始了它的探索之路。用爪子反复换着角度去挠,锲而不舍,终于有一天,它再次成功,又一次打开了橱门。因为年代有些久远,黑花猫后来有着怎样的境遇,我已经记得不是太清楚。只是当时幼小的我,每天傻傻旁观着猫咪的一举一动,好奇着它的如此聪慧,成为童年时光里的一种乐趣。

时光流转,不知何时在大院里安家落户的黄花猫,成了我的女儿和侄女俩童年生活的温暖点缀。懒猫咪,是她们口中对那只黄花猫的称呼。在我注意到这只猫咪的时候,它已是一只成年的猫咪。每天都习惯在吃完东西之后,找一个温暖的角落,安静又懒懒地睡去,日复一日。也许是大院里我们家这块的邻居都比较喜欢猫,每次都会喂它吃得饱饱的,而且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孩每天都会围着它转,让它很有成就感,懒猫咪最后就将它的大本营安在我家屋外的窗下。母亲于是找来纸盒,垫上一些旧衣服,再找来木板、钉子,让父亲在墙角处搭成简易的遮檐,这样一个简易的猫舍就大功告成了。

猫咪的落户,大概让它的天敌老鼠很是不适,渐渐的,家中无比嚣张,大白天敢于在我的脚边大摇大摆悠闲漫步的鼠类没有了踪迹,夜深人静时再也听不见吱吱啃噬东西的声音。这一功劳毫无意外地记在了懒猫咪的头上。它的待遇自然是越来越好,每天都会有它固定的口粮,遇上家中改善伙食,它也跟着改善着。鱼卤拌饭、肉汤拌饭┈┈懒猫咪日益丰润起来,毛发也顺滑光亮,阳光下发出油油的色泽。

懒猫咪来到大院时已是只成年母猫,所以每隔几个月都会生下一窝小猫。也许是天性使然,它在生小猫之前,会找到一个自认为安全又合适的地方,这就导致我们附近几户人家不常用的杂物间成了它的最佳选择。当然,它最觊觎的是我们干净温暖的床铺,所以偶尔也会发生它在床上生下小猫的情况。被发现后,不理会人们的训斥,懒猫咪只是赶紧叼起小猫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自己再若无其事地按时出来觅食,一直到小猫不需要喝奶,可以自己吃食时,才会带着小猫一起出来转悠。阳光下,吃饱喝足的猫咪们,依偎在一起酣然入眠,让人感觉到岁月静好,心底温柔一片。不过也很奇怪,当小猫咪渐渐长大后,它们都会离开最初成长的地方,不知道去哪里流浪了,只剩下懒猫咪依旧与我们一起守着大院,慢慢度过悠长时光。

周而复始,懒猫咪一直陪着我的女儿和侄女7.8年的时光,在她们童年记忆里画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女儿上初中那年的冬季,懒猫咪不见了,找了许久,等了许久,我们都意识到它可能不在了,永远地离开我们了。大约一个月后,隔壁邻居在整修房屋时,在一处小屋平顶上看到早已失去生命迹象的它。怕俩个孩子难受,我们从此绝口不提懒猫咪。多年后,说到懒猫咪,才知道,她们俩也早就意识到猫咪已经不在了,只是怕我们难过,所以也没说。

当女儿和侄女也渐渐长大离开了大院,老宅里只剩下母亲固执坚守时,不知何时,又有一只怀孕的黑花猫流浪到我家门口,并毫无意外地选择留了下来。不久,六只漂亮的小猫咪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两只橘猫,两只黑花猫,一只虎皮猫还有一只黑猫。而我一直都挺纳闷,为什么它们的妈妈是只黑花猫,却能生出这么多不同样貌的小猫。

小猫们在妈妈的带领下,终于开始怯怯地从藏身之处钻了出来,小心地打量着眼前的陌生世界,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吓得赶紧钻了回去。渐渐地,小猫们开始适应了外面的世界,与妈妈一起觅食、嬉戏。后来逐渐开始围着我母亲撒娇般的叫唤,“喵喵”的声音,让人心底一片柔软。也许是觉得我母亲这儿是个安全的所在,可以让小猫们无忧的长大,在小猫三个月左右的时候,猫妈妈独自离开了这里,之后只偶尔过来转转。

猫咪虽然天生不与人亲近,但它们娇柔的小模样确实很容易激起人们的保护欲。所以,这几只小猫的到来,又得到了周围邻居的悉心照顾。后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哪家开始吃饭了,几只猫咪就围坐在哪家门口,等着吃上几口美食。甚至是猫咪在几十米外玩耍,听见你把碗筷敲响,立马就会飞奔而来。可能是从小就在关爱中长大,这几只小猫对熟悉的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亲昵着。围着你转圈圈,在你脚边用尾巴蹭来蹭去,对你引来送往(这在它熟悉的距离内)。对于我母亲,小猫们更是投入了最大的热情。每当看到我母亲,小猫尤其是两只橘猫会立即停下玩耍的动作,在母亲身后,像个护卫似的紧紧跟随。或跑在前面,似是给我母亲引路。

一年一年,猫咪们逐渐长大了,渐渐的有的猫咪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孩子,仿佛是约好了似的,当年的小猫咪陆续离开了它们成长的地方,而它们的孩子则留在这里慢慢长大,周而复始,现在留在这里的小猫我都说不上是第几代了。阳光下,微风里,花丛间,窗台上,它们相拥而眠,一簇簇一团团,由小变大,陪在母亲身边,以柔软的身躯,让母亲逐渐走出悲伤与无助。

二 寂寂老树

听母亲说,我们家所在地,原先有一座古庙,在战争年代被摧毁,只留下一些残垣断瓦。解放后,这里才重新建设,成为了如今的大院。如果不是大院里那几棵苍天古树,那曾经香烟缭绕钟鼓悦耳的历史将无踪可寻。我家门前和东边各有一棵古树,有多少年,大家都不清楚。不过,从我记事起,大树最起码要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起来,从这点来看,年代已是久远。大树是什么品种,是桢楠还是无患子,我也说不清楚。只记得树叶很像香椿树叶子。我少年时代,曾在一个狂风乍起的下午,与弟弟一起,抱了许多被风吹下的枝叶回家,只因误以为那是我们父亲爱吃的香椿头。

人们常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大树终年枝繁叶茂,尽管每年冬季会稍稍遮挡了点阳光,但夏季树荫下的阴凉却是无与伦比的美好。夏日午后,搬一张凉床,在树荫下,和着蝉鸣,伴着阵阵微风,浅浅入眠,是我至今怀念的孩童时代的一件美事。

大树像是一位仁慈的长者,看着我们从孩童逐渐长大再逐渐老去,见识了大院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更慈悲地以温柔的心对待树下它所庇护的人们。人老生病,树老生虫。最近几年,大树身上不知怎么长了许多虫子,树叶给虫子吃光了,树下全是黑色的虫屎,而那些虫子还像蚕蛹一样从树上垂吊下来,密密麻麻,十分恶心。每年春天,都会有专人过来进行防治,但收效甚微。大树一年比一年苍老,不复往日的苍翠。终于在去年五月的一个雷雨天里,怆然倒下。仿佛是有灵性一般,二十几米高的大树没有直接倒向我家的屋顶,而是斜斜地顺着门前道路倒了下去。树枝在扫过各家门前时,被各自门前的树木撑起,没有给住房带来损坏。不过,将老树锯断运走则是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沉沉的木头很是费了不少人力。

三 美丽花园

古城苏州,人们有着在房前屋后边边角角养花的执着;而我所在的这个小县城里,人们却是有着把房前屋后边边角角都变成菜园的狂热。就这样,大院里的房前屋后,在勤劳的各位阿姨手中,变成了令人向往的田野风光。一畦畦一洼洼,绿意招摇中,各色瓜果蔬菜散发着诱人的气息。母亲对种菜没有天赋,但却喜欢栽些鲜花。四季芬芳的月季、千姿百态的菊花、沁人心脾的桂花以及平凡普通的洗澡花、太阳花、指甲花、韭兰花┈随着四季的转化,房前的方寸之地,展现了岁月与土地所给予的最大恩赐,或绚烂张扬,或清雅低调,让过往的行人都会忍不住赞叹,这当然也引起了一些爱花之人的觊觎之心。波斯菊、墨菊、香水月季、变色月季,微月等比较好品种的花,在母亲精心打理下,逐渐展露风姿时,就会在不久的将来,遭到路人的染指,你摘一朵,我掐一枝,甚至在半夜被人连根挖走或连花盆一起端走。

后来的后来,实在是无力应对这种无奈的局面,母亲决定除了种点带刺的月季外,再种点比较实用的树。比如可以食用的香椿树,观赏性与食用性并存的杏树。杏树恰巧也是我的最爱。在寒冬过后,一夜春风之后,满树的星星点点的花骨朵就冒了出来,很快就张开了开心的笑脸,满树淡淡的粉粉的,比清冷的梨花多了点妩媚,比妖艳的桃花少了点娇柔,温柔中自有一种风情,风雨之后,落英满地,更有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杏树长得很快,短短几年,就从一人多高长成三四米高的大树,树枝四面伸展,为树下又营造了一个阴凉的世界。杏树第几年开始结果,我已经不大记清了,只知道现在每年夏季,杏子成熟时,满树的果实压得枝条都低垂了下来。酸甜可口的杏子令人尝过以后就欲罢不休。以前是家门口的邻居和过往行人会敲打下一些果子品尝,后来名声出去了,附近的小孩也会缠着家人带着竹竿篮子过来。坐在窗前,听着成熟的果子闷声落地和孩子邻里们采摘杏子的开心笑语,心里也是一种满足与欣慰。可惜,杏子成熟期不长,短短两个星期左右,杏树上就只剩下树叶了,树下热闹的场景也不复存在。

玫瑰和月季是母亲的最爱。记得小时候,每年春季,隔上几天,外婆总会在邻居家摘下大把的玫瑰送来。那是我童年记忆里对美丽的最初感受。不过玫瑰虽美,只是绽放一个春季,所以母亲种下的都是每月花开不败的月季。六七个品种的月季,渐次开放,将门前小花园点缀的倒也姹紫嫣红。虽然月季带刺,但也挡不住一些爱花人的觊觎。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几株月季在我家门前长成了标志性植物,高高地昂着美丽花冠,远远望去,与老屋相映衬,有着时代的交错感,形成了一道别样风景。

那年,一位画者,在大院门口,遥遥地画下了春季里在老屋斑驳墙体的映衬下,我家门前的美景。而我,则在他的身后,默默感受了别人眼中我家的美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