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的散文

请欣赏日记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日记的散文1:八十三岁老人的春节日记

文/马广良

进入腊月门,孩子们进进出出多起来了,家里开始热闹起来了,进门一声“爸,妈”,临走一声“再见”!声声亲情温暖了这个家。

腊八开始,他们往家置年货,大到鸡鸭鱼肉,小到香纸码子,天天往家买。冰箱满了就往小北屋和地下室放。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以前叫辞灶,意思就是灶神在人间工作一年,要上天汇报工作,人们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来降吉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给他送行。从这天起,大媳子4点就起来了。她在车站工作,年终最忙。这天,她是下午的班,上午就把饺子包好了。年前烹、炒、蒸、炸还有一大堆活在等着她。腊月二十七那天,她在伙房炸年货,整整站一个下午。第二天我到伙房去,油烟味仍很大。我感到有些心疼。因此,我想再过年不炸年货了。其次酱牛肉,蒸馒头等节日用的、吃的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做的。二十八日晚上,她忙完了之后,又给老伴洗洗澡,理理发;因为老伴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为此,她买了套理发工具,多年来老伴理发、洗澡她全包了。车站过年只放两天假,除夕那天下午,她下班后没回家,就直接到我这里来了。一进门就忙起来了,包饺子、办酒菜准备年夜饭,一直忙到八点,晚会开始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也上齐了,大家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碰杯、敬酒相互祝福。在笑声欢语中,守岁到深夜。在临睡前,她把老伴节日的新衣、鞋帽以及袜子,全找出来放在床头上,并嘱咐如何穿戴,耐心细致令人感动。我老家是西马家沟,在村里我的辈大,每年拜年的人多,她一早起来摆上糖果和茶具,烧好水。五点多钟拜年的一波接一波,她端茶倒水忙个不停,一直忙到中午十二点。初二下午又忙着包送神饺子,晚饭后陪着老伴打麻将玩,初三忙完年也到上班时间,六点以前赶到岗位,开始新的一年工作。

孩子,你辛苦了。爸爸代表全家谢谢你,祝你工作顺利,平安吉祥。

日记的散文2:缤纷日记,令我百感交集

文/周金华

本学期,我班学生日记有百花齐放的奇景。每次批阅,我总有舍不得批完之感。

张同学的日记写了自己帮助同桌补习的事情:“老师找我帮助王业磊,是对我的信任,也是给予我尝试和锻炼当小老师的机会,我当然乐意接受这样的好事。可是没有想到,我是兴致勃勃地上阵,却垂头丧气地败阵了。我归罪到了这只“歪喇叭”,十分难教。当我把这情况向老师汇报时,老师微笑着与我分析问题。老师还鼓励我要更耐心。想想也对,只一个王同学,就把我折腾成这样,老师要管的远不止一个啊!”

我想,这就是爱心的感召力量吧!那么文静柔弱的小姑娘,却知道帮助老师做事情了。于是,在她的日记本上,我写下了这样的批语:聪明的“张老师”,继续努力地干下去吧,我随时与你合作帮助这位王同学。相信你会成功!

吴同学和陈同学都写了父母吵架的事情,但是日记中反映出两个孩子面对不同状况采取的态度。吴同学写道:“我家服装店生意越来越忙。今天,爸爸妈妈为账面金额的差错争吵不休,我哪里还有心思写作业?我一遍又一遍地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只要钱而不顾我……”陈同学的日记中写道:“吃完晚饭,爸爸妈妈的房间里传来刺耳的吵架声,完全打乱了我写作业的思绪。我左右为难,在白纸上信手乱画起来:一个是张开大嘴,露出两颗大板牙的爸爸,唾沫芯子四射;一个是怒目圆瞪,披着乱发,双手叉腰的妈妈。我把这两幅画在爸爸妈妈眼前慢慢地乱晃,爸爸侧转身子,偷笑了一下;妈妈先是怒目圆睁,随后是扑哧大笑起来。”

读了这一类日记,我不禁佩服小学生的机智。我在吴同学和陈同学的日记本上写道:建议与xx同学互相讨论:该怎样面对家里爸爸妈妈的吵架,才能使爸爸妈妈最快停止战争,恢复和谐幸福。

陈鹏同学的日记中写得很惊险:“在‘江南春’用餐时,我发现有一个穿黑皮衣的叔叔,越来越靠近一位年轻阿姨的背包,我停下筷子盯着这个镜头,哪知他向我狠狠地瞪了一眼,我反应过来了:他不许我暴露他的举动。哪知,天不助他,当他快要得手时,年轻阿姨包里的手机响起来,阿姨马上开包接电话……”

这复杂的社会现状,小小年纪的学生该如何面对?我在陈鹏同学的日记本上写下了:机智少年,既要勇敢无畏,又要自我保护,千万不要莽撞行事,以免遭到不测啊!

孩子们的日记内容精彩纷呈,每读一篇日记,就像走进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读到他们的日记,我真是百感交集,原来,他们的内心世界竟是如此丰富!

日记是学生对老师的悄悄话。我庆幸自己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平等和谐的关系。我班学生能写出如此精彩纷呈的日记,源自于我对学生信任、爱护、赏识、鼓励。我想,也只有这样让学生打开心扉,才能让学生文风自然、纯真、朴实、动人!

日记的散文3:老槐树的旧日记

文/王世佳

2007年9月1日 星期二

又是一年入学季。

清晨,鸟鸣声声,在操场上飘飘荡荡,震落了清晨草木上的露珠,唤醒了看门的老人。厚重的大铁门哼着“吱吱呀呀”的小调一点点开启。孩子们背着花花绿绿的书包,像群快乐的小鸟, 连蹦带跳地冲进了校园。

我站在教学楼旁,看着那群仿若向日葵般欣欣向荣的孩子,朝我奔来。我摇一摇手,那片片金箔就当是见面礼吧!亲爱的小孩,我看着你们踩着落叶,步入这所学校;我看着你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人生第一步路;我还将看着你们走完这六年来的每一步路。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记得有个小孩曾问过她的老师,我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会开花。得知答案后,那憧憬的神色——像是星光落入眼里,灿烂生辉。从未有人这般认真等待一朵花开。为此,每一天,我啜饮着一滴滴七彩的露水,努力地伸展身体,汲取更充足的养分。亲爱的小孩,今天,如果你路过我,一定能看到我举一树繁花如雪,只是不知能否醉了你那少年的心?

我告诉风儿要轻轻地吹,别让孩子们还没看到,便花碎满地。风轻轻,我听见铃声叮叮当当地碰撞,流淌向尚未开垦的时光。我心满意足地看着孩子们欢呼着仰着头,望着朵朵洁白的花儿。我有意等到上课铃将响未响,才晃悠悠将花打包成礼物丢下去。许是出于私心吧,我想让这短暂的热闹多停留一会儿,好让我剪那么一段凉如水的时光,缓缓流淌在心际。孩子们长大了不少,如同一朵朵含苞的花,等待穿过漫漫严冬,绽放最美的笑容。孩子,孩子,你听见了吗?那是一朵花开的声音。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以前,总听见教室里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念书:“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去不返,一去不返。”转眼间,那群孩子已经长高了许多,搬到了另一栋楼,仍有那么几个会在课间透过窗户远远地瞅我几眼。我看着他们眼中那璀璨的星光一点点碎成一片一片,再慢慢淡去,我知道他们在一点点离开,渐行渐远,渐行渐远。我不知道他们心中还有没有那份坚定的信念,一如当初。我唱起一首首泛黄的歌谣,托风儿捎去他们身旁。我站得很直,希望能为他们撑起一片小小的天。亲爱的孩子,别怕,勇气是前行的动力!

2013年6月25日 星期四

当初,我许下要看着你们成长的诺言,六年后的今天,我看着你们背起沉甸甸的书包,走出校门。此情此景,依稀恍若六年前的光影,跨过时间,重叠在一起。只是我知道,终究有些东西变了。

你们不再似六年前那般如快乐的小鸟,但也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长大的脸庞。今天你们背着书包各自走出校园,明天却不会再像六年来的每一天一样再踏上这片深爱着你们的土地。你们将会踏上不同的征程,各自演绎不同的人生。

那一句句“再见”还没来得及说出口,便散在雨里,化作云雾茫茫。我睁大眼睛,想要刻下你们每一个人的模样。去吧孩子,你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我曾幻想过无数次,睁开眼,再见那帮曾经嬉闹的孩童。我站得笔直,又踮起脚,奢望能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缝隙中看到你们明艳的笑容,只是实在太远太远了。我曾扯住一两朵游云,托它们看看如今你们的样子。那几朵云哪,便化作雨滴落在地上,幻化成一个个明镜似的小水潭。潭水里描绘下你们每个人的模样,讲述如今你们可否安好,讲述着那一个个光阴故事……

亲爱的孩子们,如果哪天累了的时候就回来歇歇吧!我还能投片绿色的曙光一如当初。时间是个可恶的小偷,我好怕它会偷走了太多属于我们的童话。我将那过去的点点滴滴写在片片泛黄的叶子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品味细细斟酌。我好希望有一天,你们归来时读给我听,好不好?

日记的散文4:童年相册

文/罗海文

童年是一本充实的日记,里面记录着童年时的点点滴滴,童年是人生列车上美丽的风景,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回的珍贵镜头。嘿嘿,多亏我那英明的阿姨,把我那一箩筐的回忆定格成了相册。来翻翻看吧!

镜头One——怒

瞧我那爱“先发制人”的老妈,听说最近小姨的女儿天天去上学前班,说什么学习要从娃娃抓起,于是天天逼我写字画画算算术,搞得我连自己的名字叫什么都差点忘了。所以照片上的我小嘴撅得老高老高,拿着笔在墙上发泄呢!为这事我还吃了顿“竹笋炒肉丝”,现在,屁股还疼呢!

镜头Two——喜

还好,我那民主的叔叔一回来就和老妈打了场“官司”,最后,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从家庭“法西斯”手中解放出来。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天花板都差点被掀翻,只听“咚”一声,我撞到了墙上,书本也震“飞”了起来,想不到这么经典的画面也有呀!

镜头Three——糗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一直想要一条公主裙,可我一穿上去,那扣子就想让我出丑——弹掉了。我顿时窘得耳面赤红,心里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可表面上却若无其事地说:“这口子太松了,我这种妙龄少女穿上显得太土了,得大一点才能显得漂亮、端庄。”卖衣服的阿姨强忍住笑说:“对不起,小姑娘,你穿的已经是最大的了,还有,那扣子很紧的,可能是身材问题……”话音刚落,我就夹着尾巴跑了,真丢人!

童年的相册是酸甜苦辣。如果说当我们长大时,快乐已经变味了,那么至少,我们还有童年的快乐可以回忆。至少那纯真的快乐还会在心弦荡漾,那圈圈的涟漪和一页页的相册里,时间老人正在编织我们无邪的童真和回忆的快乐。

日记的散文5:抗战日记

文/韦羿廷

秋日的黄昏,我和爸爸散步在行人寥寥的街道上,发现一个正在整理旧书摊位准备回家的老人。我停下脚步,随意翻看还没有收起来的书籍。一本笔记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个老式的笔记本,有着牛皮纸包裹起来的封面。我好奇地打开来,原来是一本日记,全是竖排的钢笔繁体字,字体刚劲有力,纸张泛着黄色的光晕。我问老人多少钱。

“就三块吧。我收来快一年了,你爱就拿走吧。”老人说。

带着笔记本,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打开来,我发现这本日记全都使用的是民国纪年法。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克服了字体、历法和语法上的困难,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1935年3月6日

今天又是一个大雪飘飘的日子。虽然已过惊蛰,哈尔滨的春天到来得仍然特别晚。

穿着厚厚的棉衣,蜷缩在货车厢中,望着周围几张陌生的面孔,我不由悲从中来。三年前的今天,哈尔滨沦陷,我就读的工业大学校成了日本人宣传满洲独立和大东亚共荣理论的前沿阵地。我的恩师岳子林先生因为拒绝用日语授课,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我渴望报仇,渴望国民政府能够收复失地,但满耳听到的却是“攘外必先安内”的谬论。四分五裂的中国啊,何时才能强大起来?

其实我和我的同学们都不怕死,都想抛头颅洒热血,求得国家的完整和独立,可现在我们是有劲使不上,只能藏在货物旁的角落中,逃离东北,先入山海关,再到陕西老家去。

1937年1月7日

我变卖了家里的一切值钱东西,来到山西太原投奔表兄。表兄待我很好,这让我感到欣慰。在他的帮助下,今天我在一所中学谋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我终于可以养活我自己了。也许我的人生从此会有所不同。

我没有其他的亲人了。一年前,父亲联合地方文化人士,向国民政府上书,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却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身中三枪而死。我看不到中国的未来,也看不到我的未来,我只有选择灯红酒绿的生活来麻醉自己。

好在茫茫黑夜里亮起了一盏灯,虽然光线黯淡,但足以让我们欢欣鼓舞。一个月前,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发生了,国共两党握手言欢。西安事变对我个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国家来说,也许是获得新生的关键所在。

希望我们的祖国能够抵御外侮,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37年11月24日

离开山西已近半个月了,今天我们终于来到了武汉,现在我可以歇口气,写写日记了。

11月8日,太原沦陷。我和表兄一家夹杂在难民中向南逃去。一路上,我们遭到了日军飞机的数次轰炸,伤亡惨重。表兄一家四口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炮弹飞落下来,正落在表兄家躲藏的一棵槐树下。他只有两岁的小女儿,被炸得尸首全无,只在槐树枝上找到了一条血淋淋的胳膊,腕上还带着表兄给她买的一只小巧的玛瑙镯子。

我打算今天晚上在这儿歇歇脚,明天再乘船东下,去南京避难。很多人一路上唉声叹气,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国。但我并不气馁。半年前,平型关大捷让我明白,只要不打内战,团结一致,局面就可以扭转,我们可以反败为胜。

1944年5月24日

我病了好几天,今天才有所好转。自从南京沦陷,全城军民惨遭屠戮之后,我就离开南京,辗转来到云南昆明。一晃几年过去了,我也由当初离开哈尔滨的弱冠之年步入了而立之年。十年呵,整整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即将走向尽头,一个和平的时代即将来到。

因为这几天好消息不断。在国外,欧洲战事进展顺利,盟国英、美、苏紧密团结,取得节节胜利,德国法西斯已是穷途末路。在国内,在美英两国的大力协助下,滇西反击战取得胜利的消息像一阵风,迅速吹遍了全中国。小日本就像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胜利在望,我辈还需努力。

读完这本沉甸甸的日记,窗外已是万家灯火,一片和平宁静的盛世景象。不远处广场上传来大妈们跳广场舞的音乐声:“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我突然意识到,面对威胁,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只有摒弃成见,团结一致,才可以以弱胜强,取得最终胜利。

日记的散文6:母亲的日记

文/周艳红

父亲刚去世时,母亲伤心欲绝,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常常难过得忘记吃饭、忘记钥匙在哪儿,就这样,她得了胃病,养成了出门走很久也要倒回去看门有没有锁好的习惯……母亲的心伤一直都有,但表面上的伤心已随着时间慢慢淡化,变得坚强,为了记住更多的事儿,她在父亲去世几个月后开始写日记,1997年至今,笔记本厚厚的一沓。

母亲的日记,每一篇的字数都不算多,长则上千字,短则几十字,但寥寥数语中,有很多都记着父亲生前的好。母亲笔下的父亲,是一个温柔、体贴、会做饭的好男人,她说:“他在世时,我甚至不知道盐是多少钱一包。因为他会把家里的柴米油盐全包干、买好。”其实,在我们的记忆里,父亲不温柔,反而有些大男人主义,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不会让其他人操心;他偶尔会发脾气,会和母亲吵架,会和朋友打牌喝酒……这些,在母亲的日记里,全都变好了,父亲的大男人主义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照顾家人;父亲每一次发脾气变为了她的错,是她无理取闹惹了他;父亲和朋友喝酒打牌成为一个男人应有的交际。或许,这就是母亲说的:“人啊,在一起会吵吵闹闹,不在一起了,就算曾经为他流过的泪也是甜的。”

“今天,小妹帮忙给两个孩子买衣服了,听说孩子们穿上新衣很高兴。”“今天,女儿额头摔伤了,她爷爷奶奶一直陪在她身边。”“今天,儿子上初中了,听说他又长高了一大截。”“今天,母亲过生日,听说她头上的发都已经白完。”……迫于生计,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她的日记里,亲情,大多是靠信件或电话听来的。她把对孩子对家人的思念一笔一划刻在了她的日记里,2008年,我第一次到母亲所在的城市,她把日记本搬出来,兴冲冲地一边翻看一边给我讲那些我们未记住的童年、少年,还有我们小时候未曾在意欣然接受了亲人的关心、关怀。日记中,母亲对我们诉说了很多很多看不见的爱,还在眷念着那些过往;她也将亲人这些年对我们的付出融化为感恩,一点一滴的累积在日记里,母亲说:“任何人对你们的关心和疼爱,都值得我用一生去感恩、去铭记。”

就在昨晚,我一岁多的女儿和母亲视频聊天时,第一次叫她“外婆”,母亲在电脑的那边,激动得一个劲儿的喊:“宝宝,再喊几声,再叫外婆。”等到夜深人静,我们都睡了,母亲还未睡,她在qq上给我留言说:“我太高兴了,宝贝第一次叫我外婆,我要认真记下来,记住宝贝的每一个第一次。”如今,我和弟弟都已长大,母亲说她的眼睛已经大不如前,好多日记都写得不好,甚至有时候忙得忘了写,但是外孙女成长的点点滴滴她还是会写下来,放在日记里,等老了,有了空闲再细细读、慢慢品。

母亲的日记,犹如泉水细流,清润着她生命中那些温暖的爱情、亲情、友情,同时也让她细腻的感情在时间里慢慢流畅。这,何尝不是一出精彩的人生剧本,又何尝不是一份爱的史册。

日记的散文7:囚人日记-致肺炎疫情期间可敬的人们

文/坦诚相对

囚犯看看外面飘雪的天,一如既往地抬笔,长长地呼一口气。

“2020年2月15日,星期六

至于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日记,还要从一只蝙蝠说起……”

囚犯停下笔,盯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飘雪出了神,这个冬天已经很久没下雪了。他平时爱极了那漫天纷飞的雪花,可这次的大雪却让他的心冰凉冰凉——新闻里专家说过,等到了春天天气转暖,病毒就不会这么危险,疫情就会好转很多了。

“本以为今年都不会下雪,春天能早点来,可这今儿这场大雪又让温度降了不少。唉,什么时候春天才到啊!”

囚犯又停下了,手里转着笔,不知为什么回想起今天趴在窗边向下望时,路过的清洁工脸上那只边缘磨得掉色的口罩,还有口罩的主人,一身褪色的橘黄制服,皲裂而苍老的手拿着被风吹得冰冷的工具,孤独地徘徊在这片茫茫的大雪之中。

“今天那环卫工戴的还是旧口罩,他应该是买不到新的了吧,听说最近好多超市药店口罩都断货了,偏偏我们这里又有几例确诊患者……”

忽然起了一阵大风,夹着小片的雪花从半开的窗户缝里灌进来,囚犯的手冰凉,他起身关掉窗户,伏在窗玻璃上观察着外面的万家灯火,那些透过窗户的灯光,或明亮或昏黄,交织在一起映射在飘飞的雪花上。只有一点灯光格外寂寞,那是门卫处的小夜灯,红色的霓虹灯光在风雪中模糊地一闪一闪,像是一颗跳动的心脏。

“我想起来前段时间出去放风时,出去做了趟义工,去给各个小区执勤卡点的工作人员送姜汤,送鸡蛋,那些工作人员在大风里冻得脸和手都通红,还在登记出入车辆,检查出入人员。我们小区的门卫处,应该也是和他们一样吧。”

“从2020年1月27日到2020年2月15日,我已经在这里关了二十天,这二十天里我每天忐忑不安地接收各种各样的消息,有捷报有哀讯,有真言有假话,内容总离不开这疫情。在这二十天里,我见过医生护士勇上前线的无畏无惧,也见过疑似患者自觉禁足在家的自律负责;见过病毒携带者千方百计只为回家的心酸,也见过不法商家天价口罩谋取不法利益的龌龊。现在的我,算是真真切切的与整个社会同喜同悲了。”

结束这段话,囚犯再一次向窗外望去,雪小了很多,不知是谁在雪地上踩出了几个大字,在灯光的映照下格外清晰“中国加油!”囚犯不禁轻声念出来。打开手机,无数公益短信和朋友圈里的“不要出门”“戴好口罩”刷了屏,囚犯笑笑,一条一条的标上已读,又拿起笔。

“其实所谓牢笼也只是我自己并不形象的比喻罢了,这门窗墙壁虽然让我无法出去,但也使我远离了外面的危险。为什么我不用去面对这些?因为有些人揽过了这些重担,挡在我的身前。就像一句很老套但永远不会过时的话:哪里来的什么盛世太平,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那么,请让我以现在的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来报答他人的负重前行。”

囚犯是你,是我,是每一个被社会危机困在家中这方寸之地,却仍然满怀希望,满腔热血的年轻人。但寒冬不会永续,春天终将来临,只待春回大地,东风送暖,还我家国一片海晏河清。

日记的散文8:夏日记

文/王祥夫

夏天之难过在于动辄要让人出汗,而且容易长痱子。记得那年在峨眉山报国寺,一时肚子痛起来,老和尚命喝风油精,喝下去居然很快就好了,那是第一次知道风油精居然可内服。夏天让人难受的事还有就是胃口不好对付,吃什么都不香,而且很热的饭吃下去就要冒汗,而大量吃凉的也不是好事。冰箱现在是普及用品,买一大堆冰棍放冰箱里想吃就拿一根,这事让古人看见必会叹为大奢侈。

其实冰箱古已有之,春秋时期吧,因为手头没有图谱可翻找,我平时没事总是爱翻看各种的图谱,知道春秋时期的大墓就曾出土过冰鉴,也就是古时的冰箱,把冰块放进去,再把要冰的食物放在冰之外的那一层里。在古代,乃至现代,为了对付夏天的炎热,都是要储冰的,那年在北戴河,就看见工人们从一个坡底的洞里往外取冰,拉了一车又一车,据说那是一个很大的储冰之所,冬天把大块儿的冰一块一块存进去,到了夏天再取出来食用。北京这样的冰窖想必不少,但储存在冰窖里的冰到底能存放多久?据说是可以保持一年都不化,一是冰窖要深,二是冰窖里储满了冰,温度自然是很低,尽管外边是烈日当头,但里边的温度一定只能是零下。现在到处都有冷库,各地储冰的洞还有没有鄙人不得而知。但我想还是应该有吧,天然的冰洞储起冰来起码还会省下不少钱。新疆那边储冰,是先在地上挖很深的长方形的坑,然后把大块大块的冰放进去,在上边再苫上草,然后还要覆上土,到了夏天再把冰一块一块地取出来到集市上去卖,叫“冰果子水”,“冰果子水”也就是杏干和葡萄干泡的水,再加上一些刨成沫子的冰,来一杯这样的“冰果子水”很是过瘾。

夏天之难过,有一个专用名词是“苦夏”,但你要是看一看专门割麦子为生的麦客你就不会以为自己的夏天是怎么苦了,麦客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首先那热你就受不了。但我们可能谁都不准备去当麦客所以不说也罢。苦夏之苦首先在于人们都没什么胃口,与鄙人同乡的邓云乡先生说到了夏天最好是喝粥,粥菜便是咸鸭蛋,当然腌制过的咸鸡蛋也可以,但你不可能一日三餐都喝粥,所以还要吃些别的,比如面条,那就一定要是过水面,面条煮好捞在凉水里过一下,然后拌以麻酱黄瓜丝再来一头新下来的大蒜。

北方在夏天要吃捞饭,那一定只能是小米饭,蒸好,过水,菜是新摘的瓜茄之属,这个饭也不错。南方人的大米饭是否也这样用凉水过一过再吃?起码是鄙人没这样吃过也没听人们说过有这种吃法。但咸鸡蛋确实是下粥的好东西,而这咸鸡蛋也只是腌几天就吃,不能腌久了,咸到让人咧嘴就让人受不了,常见有人一颗咸鸡蛋吃两回,在咸鸡蛋的一头先用筷子弄个洞,吃的时候把筷子伸进去一点一点吃,吃一半,再找一小片纸把这咸鸡蛋的口封好,下一次再接着吃,这大概就是这鸡蛋太咸了。

在夏天,天气最热的地方惟有一个地方能让人好受一些,不知是读谁的小说,像是李贯通兄的小说吧,主人公病了,发烧发得十分厉害,又是夏天,大夫就让人把他扶到家里的大水缸靠着缸坐着,这不失之为一种取凉的好做法。小时候,看王妈做凉粉,把搅成稠糊状的粉膏用铲子一铲一铲地抹到水缸的外壁上,不一会儿那粉皮就可以从缸壁上剥下来了,也就是做好了,买回来的黄瓜洗好了扔到大水缸里,拿出来吃的时候是又脆又凉,还有那种粉颜色的水萝卜,也是洗好了放在水缸里,还有西瓜,整颗放在水缸里让它凉着。这必须是那种大水缸,我的父亲大人,曾把买来的鲫鱼十来条地放在缸里养着,我对那水便有些嫌恶,父亲大人反说把鱼放在水里水会更好,而且做饭也用那水,虽然用那水做出来的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但我也不喜。后来那鱼终被慢慢吃掉。家里的水缸,一年也是要洗上几次的,那样大的缸,洗的时候只有放倒,这便是小孩子的事,钻到缸里去,里边真的要比外边凉许多。

那种大缸,现在在市面上已经见不到了,茶馆里偶尔还能见到,种几株荷花在里边也不难看。

日记的散文9:八十三岁老人的春节日记

文/马广良

进入腊月门,孩子们进进出出多起来了,家里开始热闹起来了,进门一声“爸,妈”,临走一声“再见”!声声亲情温暖了这个家。

腊八开始,他们往家置年货,大到鸡鸭鱼肉,小到香纸码子,天天往家买。冰箱满了就往小北屋和地下室放。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以前叫辞灶,意思就是灶神在人间工作一年,要上天汇报工作,人们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来降吉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给他送行。从这天起,大媳子4点就起来了。她在车站工作,年终最忙。这天,她是下午的班,上午就把饺子包好了。年前烹、炒、蒸、炸还有一大堆活在等着她。腊月二十七那天,她在伙房炸年货,整整站一个下午。第二天我到伙房去,油烟味仍很大。我感到有些心疼。因此,我想再过年不炸年货了。其次酱牛肉,蒸馒头等节日用的、吃的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做的。二十八日晚上,她忙完了之后,又给老伴洗洗澡,理理发;因为老伴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为此,她买了套理发工具,多年来老伴理发、洗澡她全包了。车站过年只放两天假,除夕那天下午,她下班后没回家,就直接到我这里来了。一进门就忙起来了,包饺子、办酒菜准备年夜饭,一直忙到八点,晚会开始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也上齐了,大家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碰杯、敬酒相互祝福。在笑声欢语中,守岁到深夜。在临睡前,她把老伴节日的新衣、鞋帽以及袜子,全找出来放在床头上,并嘱咐如何穿戴,耐心细致令人感动。我老家是西马家沟,在村里我的辈大,每年拜年的人多,她一早起来摆上糖果和茶具,烧好水。五点多钟拜年的一波接一波,她端茶倒水忙个不停,一直忙到中午十二点。初二下午又忙着包送神饺子,晚饭后陪着老伴打麻将玩,初三忙完年也到上班时间,六点以前赶到岗位,开始新的一年工作。

孩子,你辛苦了。爸爸代表全家谢谢你,祝你工作顺利,平安吉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