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文章

请欣赏得失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得失文章1:得失之间

文/东来的船

年初,与龙溪生会于筑城之“鉴云阁”,鉴云阁主人置茶相待。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正是“小院观春景,一盏茶香飘环宇;闲庭品世道,三杯酒味厚众生。”不亦乐乎?闲谈中,众人谈到了得失的话题,争论不休,龙溪生便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撰此小文与读者分享。

龙溪生手握一把紫砂茶壶,给大家演示茶道,提了一问:“若各位喜欢鉴云阁主这把壶,很想得到它,会用什么方法?”一时间众说纷纭,产生了两种回答:

其一:花钱买下来。

其二:拿自己的心爱之物交换。

龙溪生摇头说,都不可取。即便花重金,人家未必卖给你,你喜欢,人家或者更喜欢;拿心爱之物与之交换,你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为什么要和你交换?所以你还是得不到。我有一法肯定可以得到,而且不用花一分钱。满座都洗耳恭听,龙溪生接着说道:我是鉴云阁主的朋友,我只要常来他家做客,和他一起饮茶,这茶壶我既然用它泡茶,也就算得到了。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这段话是透着禅机禅趣的。得,并非霸占,一把茶壶,主要是为了饮茶用的,你能用它泡茶,满足你饮茶的需求,便是得。好比鉴云阁主家中挂满了名家字画,其中有范曾弟子、旅法画家慧谭的《江南烟雨图》,以及全国书协会员严君手书的《满江红》,都是很有分量的作品,若他自己是一个不懂字画的人,这墙壁上的精品又何异于十个手指头戴满了钻戒一般,除了庸俗,还剩什么呢?那他就没有真正得到。反之,一个艺术家如果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一个附庸风雅的人,便是一种“失”。

对于得失的理解往往影响一个人的悲喜。我们一直困扰于患得患失,凭空生出许多烦恼,却不知可以永恒的只有一颗平常心,这一点古人境界就很高,譬如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的不朽名篇,其中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讲的平常心。再如苏东坡,可谓史上的全才,诗书画都是登峰造极的,只是在围棋上的造诣并不高,但他在《观棋》诗中留给后人一句境界很高的人生哲语:“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讲的还是一种平常心,排除技术的因素,他已经是大国手的境界了。直到今天平常心依然是竞技体育中的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记得2000年的奥运会,一名中国射击女选手,因为国内选拔没有进入公费比赛的圈子,自己又十分想体验奥运会,于是自费参加了比赛,这位没有思想包袱的选手,发挥出色,意外夺金,爆出当年最大冷门。在之后的2004年奥运会,我又看到了她的身影,但她没有能卫冕成功。我想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胜负的平常心,得失放不下而已。

得失,在道家看来就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祸福是对立统一的综合体。在佛家讲就是“随缘”,认为有些东西,你想得到,即便尽最大努力地伸出手,也未必够得着。龙溪生的一番论述,精妙之处,在于把佛家与道家对得失的看法都兼容了。他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却又四处逢源的人,比方说他身上从不带钱包,身上有多少钱自己经常不知道,他可以随意解囊接济朋友,也可以坦然接受别人的接济。奇怪的是他这种行为并不会受到朋友的反感,反而受到追捧。他给学生讲课也常把自己的思想贯入教学中,且每收到奇效。他是学生们精神上的导游,可以把你的思想引出狭隘,走向开阔。他的众多弟子中不乏佼佼者,在鉴云阁我就幸会了两位,都是八零后的青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两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都是资本过亿的商界新星。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这两位青年俊才保持着谦虚厚道的作风,身上不带一丝金铜之气,与其师龙溪生有着同样的风范。

还是回到茶壶上去说,若失手把茶壶打碎了,或许是与另一把壶有缘了,因此不必烦恼;若得了一把更精致的茶壶,也别大喜过望,注意茶壶是容易摔碎的。得与失,最不能永恒。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这便是得失的哲学。

得失文章2:人生得失

文/孟岘嶙

人生的旅途伴随着成功与失败;人生的得失酿造着痛苦与欢乐。

因为有失败才有痛苦;因为有成功才有欢乐。

谁都期望成功,成功却迟迟不来;谁都不愿失败,失败往往在人们意料之外。

闲暇时,总幻想成功;奋斗中,又无需顾忌得失。迟到的成功无法预测,期待却一天天增长……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现实的残酷终于把幻觉击碎,失败的痛苦竟在满怀希望中光顾。

痛苦替懦弱者寻求解脱,让人丧失信心,妄自菲薄,从此一蹶不振;痛苦又给勇敢者赋予责任,磨砺意志,催人振作崛起,结果愈挫愈奋。

失败的阴影还未褪尽,成功已悄然降临。

追求后的成功更珍贵;失而复得的成功更久远。

成功须努力争取,失败则唾手可得。最终胜利总属于那些败而不馁奋斗不息的强者。

人生就是不断的期待和希望;人生就是不懈的探索与追求。

每个人都应准备着——

迎接成功,收获失败。

孟岘嶙

得失文章3:得失的意义

文/我欲乘风

得失的意义

原文地址:http://user.qzone.qq.com/273779028/blog/1332030668

2012,深圳。

夜深,未眠;忆前事,乱思绪;忧伤小调,万物皆空;时空交错,道法自现。

注:21世纪的今天,笔者相信各位读者因该能在很多地方看到关于“得”与“失”的文章,在此笔者不做过多讨论,只简要说明笔者心中“得”、“失”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待“得”、“失”正确的心态。希望大家在看过这篇文章之后能够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学会从事物本身所存在的客观角度出发,祝各位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

众所周知--人类是自私的,任何人在看待任何事物的时候呢,首要出发点必然是自己,所以就会以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事物。当然,主观并没有错,可以说世间万物对待事物的出发点都是自己。只不过,主观意识往往会让我们在看待事物时会忽略很多事物本身存在的客观因素,让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变得无比复杂,使人觉得扑朔迷离。

在“得”与“失”的对比上,很多人认为“得”要小于“失”,或者说是“回报”小于“付出”吧。那为什么会这样的认为呢?因为在这些人的想法中,“付出”是为了“回报”,他们比较看重“得”。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得”要大于“失”,这部分人更看重的是“失”。所以,在此笔者希望大家能先暂时放下“付出”与“回报”之间的等号,跟随些许事例来正确看待“付出”和“回报”。

事例一:想像一下自己正站在一个路口上,在你的面前有两条路,可你并不知道这两条路哪一条能通到你的目的地。好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思想来走这两条路:

1)当你走在一条平坦的道路上时,你觉得这条道路如何?是不是很顺利呀,是不是感觉很轻松,你会不会认为道路就是如此的平坦呢?

2)当你走在一条崎岖的道路上时,你又觉得如何呢?是不是认为很艰难呀,是不是感觉到很疲惫,你是不是了解到原来道路会是这样的崎岖呢?

相信换了是谁都愿意走那条平坦的道路,包括笔者也不例外。现在请把我们自己抛开,从客观的角度反问一下自己:

1)当你走在平坦的道路上时,你能想像到道路有多么的崎岖吗?你能想像道路上会有很多石子、很多水沟、很多陷阱吗?你以后要是遇到了这种崎岖的道路,自己该如何去面对呢?

2)而至于走在崎岖道路时,你能想像到原来道路可以很平坦吗?虽然这条路很难走,但你是不是比走在平坦的道路上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呢?

3)最后再让我们问下自己,你知道到达你目的地要走多久吗?可能我们会被眼前的崎岖所吓倒,但如果你走过去了呢,你看到的还会是崎岖吗?

事例二:想像一下自己正在做一件事情,比如工作或爱情,而你非常的努力着。当你很简单就完成工作或得到爱情时,你会不会认为工作很简单、爱情就是这样呢;而当你最终付出很多之后,工作没有做好、爱情也没有得到,你是不是会认为“回报”给你的远远比不上自己所“付出”的呢。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结果和过程哪个重要?其实,结果就是我们想要的“回报”,所以对大家来说,结果很重要,不然就没有动力了。而“过程”就是大家的“付出”,笔者认为过程比结果更加的重要,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过程,又如何能够保证结果就会是你想要的呢。

当我们在为了“回报”而不断“付出”时,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的,关键是你能不能看到。我们需要学会把自己过多的目光从“回报”上面收回来放到“付出”上,因为在你不断“付出”的时候,“付出”也在不断的向你反馈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才是你真正需要的,你需要从这些信息中去学会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客观原因。

人生百年,匆匆而过。相信没有哪一个人是可以不需要经过磨练却能一成而就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经过不断的“付出”才能换来一些“回报”。但请不要忘记,你的人生还很漫长,道路上的崎岖为的只是磨练自己、改变你自己、成就自己。

试问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认为是事业或是爱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事业和爱情,正是那些你所认为的远远比不上你所“付出”的“回报”啊。正是因为这些“回报”你才学会了工作因该怎么去做才有效率,而不是盲目的工作;也正因为这些“回报”你才懂得什么爱情,怎样去对待爱情,才能换来你想要的真正属于你的爱情。

每个人最宝贵是其一生的人生经历和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悟,因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伴随你一辈子的。经历不同,你所领悟到的也不同,最终你所成就的“回报”也各不相同。

事业、爱情可以暂时得不到,只要这些经历和感悟还在,相信你也能再找回来;但如果你丢失了经历和感悟呢,就算你有事业、爱情那又如何,只怕你还是要重头再摸索一次。

注:当你认为“得”小于“失”时,说明你太过于主观的看待“得”、“失”;当你认为“得”大于“失”时,也说明你太过于主观,只是你把目光从“得”转到了“失”;而当你明白“得”等于“失”时,说明你学会了客观的去看待“得失”,才真正明白“得失”的真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注:真正“回报”给你的必然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注:“得”、“失”-----“得、失”-----“得失”;“得失”即“因果”。

注:站的高,才能看得远。试着把自己从惯有的思维中退出来。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源一物,何来尘与埃。

黄焰锋

3/17/2012 1:55:22 AM

得失文章4:对爱情的看法

文/silence雨点

对待感情,应当得失随缘。

当彼此相爱的时候,彼此是自己心里最美最帅的人,当彼此不再爱的时候,彼此便是再普通不过的人。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爱上,你会觉得她的一颦一笑都那么动人,当你不爱她的时候却都是很多的缺点,不堪。

我曾经很爱一个女生,虽然我朋友见过,说并不好看甚至不配我,可是我却感觉,是我不配她在我心里,她很美很漂亮,时过境迁之后,我依然觉得她挺好的,只是是否美,那并不算。只是当初,我爱她是因为在我悲伤的时候,她就像天使,我对她的爱,让我坚强,让我勇敢,不得不佩服爱情的力量,从始到终我都觉得她心里美好,因此我依然觉得她是美好的。

分手半年之后,我们再聚,虽然没有确立男女朋友关系,却情同男女朋友,那时我依然觉得她很好,可是在她眼里我却并没有那么完善了,虽然依旧的疼爱她可是,嫌隙之词,虽然看似玩笑,可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不得不承认,我的自信心,慢慢的减弱了,只是,我还是很希望守护着她。直到她真正的有了男朋友。

所以爱情,真的很神奇,可以让一个人勇敢,奋斗,也会让人悲伤,深陷泥潭,只看你自己如何选择。选择之后就该无怨无悔。我从来不后悔爱过她。甚至很感谢她让我爱上她,因为爱一个人,真的可以让人懂得很多,懂得承受,懂得包容,懂得体贴,懂得如何去关心一个人。

曾经,我抛弃所有,疯狂的想挽留住这份感情,可是结果却适得其反。我的冲动我的悲伤反而把她吓到了,让她觉得悲伤了。后来才知道,既然真正的爱一个人,她过得好就好了,自己并不重要,努力不让她悲伤,你就要承受住所有自己的悲伤,努力不让她哭泣,你就要有宽阔的肩膀。陪护着她,静静的不要求太多,守护她,她想哭给她肩膀,想安静,找一个无人的角落默默注视她别让她做傻事,别让她忘记吃饭,其他的就让她静静。别给她压力,你对她的好,她一定会感受的到,只是能否重回自己身边,那就要你自己选择了,是否无怨无悔的守护,守护一段逝去的爱情,说不定你运气好,时间长了感动了她。那就只能祝福你们啦。

我的守护是没有结果的,虽然说是守护,但是她一直都是很坚强的人,与其说是坚强不如说是倔强。她怕黑,可是她很倔强,宁愿一个人坐在角落,抱着自己在黑暗里哭泣,也不愿意让你知道的人,除非你是她的男朋友。除非你自己注意到,看到了她的脆弱,她也不会来抱着你,但是当你走近她,将她揽入怀里,她,不会躲闪。

我和她刚分手的时候,她表现得很无所谓,很放开,那时候的我,竟然因为她的表现,相信了,后来才知道,她只是不想看我那样悲伤下去,故意刺激我放弃,忘记她。那时候的她,只是一个人在深夜里哭泣。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让我心疼,很想关心,可是又无能为力,因为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悲伤,除非,你自己知道。

曾经,黑夜里,她睡不着,我和她聊天,我便说我去找她,那时我家于她家只隔一条街,不过百米。当我找到她时,两个人在楼梯口,静静站着聊天,后来聊着聊着,有些累,便靠近我的肩膀,就那样不知不觉她很快就睡着了,我轻抱着她,她就那样站着睡着了,那个时候我心里很感动,很心安,我希望,我能就那样,一直陪伴着她。守着她。后来我怕她着凉了,就轻轻地拍醒她,我就离开了,她回到房间,我刚到楼下,她就发给我说:“一躺到床上又睡不着了”。顿时我也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就只是陪着她聊天。(那时我们已经分手了)

因为她内心脆弱,却故作坚强,这样的女生,让我很心疼,很想爱护,我不得不更加注意,更加小心的照顾,去了解,去关心。直到大一寒假,她有了新的男朋友,我才慢慢彻底的放下这段感情。

如果你真的爱一个女生,请了解她,理解她,要是遇到像我女朋友这样的女生,更要加倍去爱护去关心。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会离开你了。因为你不懂她。曾经我不懂,我以为爱情就是彼此有什么嫌隙都该说出来,而她却只隐忍着,委屈自己。后来我努力去陪伴她,努力去思索,去想她的喜好,慢慢我自认为我是比较懂得她了,可是爱情已过,那份曾经的爱的感觉,已经失去,这段感情就不复存在了,没有了感情,做的再多也没有什么意义,就像你爱一个人,她给你一句关心,比你不爱的人,给你一百句关心都来得稀罕。最终都没能重新开始。不过既然爱她,在她还没有新的感情之前,选择陪伴她,就不该有任何的后悔或怨怼,让她自由。

相信我,在长久的执着里,只要你真心,即使收获不回她的芳心,你也会收获很多的心情。

得失文章5:每个人的新年

文/安庆李声波

匆匆又一载,得失莫忘怀。抚却奔波苦,笑看好运来……,蛇年到了,我顺诌了上面短信,发给朋友,也留以自勉,等到这个冬天的几场飞雪中探出头来,满眼就灿烂起鼠年的阳光了。

短短又一年的好时光。一年,不足以沧海桑田,却可以变迁很多事物。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得像电子流动,电源一通,正极、负极、电阻、用电器……来去匆匆,不亦乐乎,一年的变数流量,抵得上古时若干年。日子越过越琐细,总是越解越迷惑,用着近于苛刻的青春考核,兑现年迈之后的点滴幸福,人们每日摸爬滚打,日理万机,真正积淀下来的又有多少呢?

可他们总还能体会到,人生的行程毕竟太过漫长,即便用尽所有的激情壮志也不能一口气走完,总还得走一段停一停,找个路口歇歇脚……可是春节,便照旧扮起这样一个角色,一个还算不错的休憩之所、情感驿站,毕竟千百年来,它已停泊过无数颗装满各种滋味的心灵。过年,不论乡村、城市,空气里都漾起一种不可言说又挥不去的奇妙情愫。

人们的生活可能不比从前那样过于留恋美酒佳肴,但吃喝毕竟还是一大项。大快朵颐之间,仿佛在卖力昭示“过年”的永恒意义之一种。印象中,粗茶淡饭似乎可以使人清心寡欲,其实不然,珍馐美食才更容易刺激嗅觉,诱发食欲。

人们的观念变化了,可能不再把过年看得多么隆重,守岁也不再是神圣之举,但祖辈造传的基因不容许他们对年过于轻狂,人们的骨子里,就连小偷也歇手,尽管头几天里还曾大显神通,但在这一夜,他们猫身不动,乡人谑之曰:小偷也过年,而更多的佳愿在年夜得以彰显。积攒了一年的豪情,不能喊,好在有鞭炮,轰轰烈烈炸响心中那份痛快;羞于说,就用庄严的祭礼表达内心那份虔诚。

也可能,古老的年已跟不上现代人疯长的思维和飞快的步伐,正气喘吁吁,尴尬狼狈,看着人们把自己一点点弄得面目全非,变味了。不能否认,那为数不少的人当中,可能有你,可能有我,一个“迫于生计、身不由己”的堂堂借口,就可以教我们在年的衣襟前后奔波穿梭,比往常更忙碌更徒劳地为前程抛砖引玉,为后路铺金设银,把好端端的年煎熬成一团焦灼的欲望之火,却照不见自己日益流向更甚的庸俗和卑微。也许,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还是会渴望借用缝隙间一点幸存的“年味”为自己打点行装,修茸烦恼,整理头绪,沉淀思想,预备在下段行程里走得顺一点,把风雨、得失、苦乐看得从容一些……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都强调“新的一年,是关键性的一年……”其实无论高官小民,每个人的新年都弥足珍贵,充满希望和未知,哪一年不是他们生命之链上无可替代的一环呢?

俗说早就说:年好过,日子不好。于是就有希冀和憧憬翩翩而至,那是年轻人开之不败的花;就有回忆和怀念悠悠而来,那是老年人嚼之不尽的果;我想这就是生命孕育的花和果。 ■李声波

(新安晚报安庆记者站)

得失文章6:人生,总在得失之间

文/青青子矜

薪资下调,没有了工作的兴致,生活一下子回到了从前。

闲下来,竟然不知道怎样打发时间,这段时日一直忙于工作,疏忽了生活空间。于是静下来,打扫自己的生活圈子。这个周末,一直处于环卫工人的状态,才发现这段时日,生活已经蒙尘了,儿子终于按捺不住,几次进厨房,看我在干什么,最后发问:“妈妈,咱家是要来客人吗?”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听来的来客人一词,但是很少见妈妈扎在厨房里搞卫生是真的,很享受这样的时光。曾经一度只想做个小女人,去年暑假,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每天带儿子出去玩耍,然后进厨房给自己和儿子做享受的饭菜,再就是整理好房间,清净的解放自己,拥着儿子入睡。可是,半年来经历了太多的东西,人生总是不断的充满取与舍,你得到了多少就要失去多少,同样,失去了多少也会获得多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吧!

这两日的晨练收获也很大,算是深入生活吧。沿着长长的火车道走向远离小城的地方。田野里,有好多农人在春耕,却发现种田的多半是女人,也许是郊区,男人都外出打工了。一个老妇人,吸引了我的脚步。她一个人在种玉米,一个人拉犁,一个人点种,一个人做了春种的所有工作,突然觉得她挺伟大。她说家里的人都出去工作了,就她一个人,我特别想帮她干点什么,却不知道从哪里做起,聊了会就返程了。每个人生活的担子都不轻松,珍惜自己的所拥有的吧!

回来时路过一个大房子,外面的玻璃窗里全是盛开的花,和花房一样,我放慢了脚步。慢慢欣赏这弥足珍贵的风景,我特别渴望也能有这样的一个大房子,全是玻璃的,白天可以晒太阳,夜里可以躺在床上数星星,然后在房前屋后种满鲜花,可以芬芳所有心事。正想着一个阿姨向我招手,喊我过去,我停下脚步,询问什么事,她邀请我进里面去看花,尽管很渴望,但是在这陌生的地方,一个人进到陌生的人家,我还是心里打鼓。于是向她竖起大拇指,告诉她花很漂亮,她灿若鲜花的微笑,和阳光一样明媚。

不管你处于怎样的生活,只要心向阳光,就依然能开出花朵。

得失文章7:一生得失总是零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总是有一得必有一失。爱情能够给你欢乐,但它同时也给你痛苦;财富可以给你享受,但它也会带来苦恼;成功使你快乐,但是当失败之后痛苦将变得强烈而无法忍受。

如果你期待某件东西,而你得到了,那是一种快乐。然而相对地,当你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受到等量的悲伤。得到时是八分快乐,失去也会有八分的痛苦,那个总数几乎是一样的。

有人得到了财富,却可能失去了健康、家庭或感情;而有人在事业和成就少了三分,则在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或时间自由方面多得到三分。有些东西看似不公,如果你细想下去,其实是公平的。

有人认为有钱人比较快乐,这是错的。一个穷人用几百块就能得到的快乐,等他有钱后,可能要花几万块,甚至几十万才能得到同等的快乐。当你口味越重,那些东西的口感就越差;当你钱越多,那些钱的价值就越小;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给你一颗馒头那是美味,但当你吃了五颗馒头,你就会食不知味。

钱太多的人怕被偷被抢;房子太大的怕打扫;吃太多的怕胖,吃太好又怕死。你看,现在有钱人都吃些什么,都在吃生菜水果、蕃薯,根茎五谷类,在喝牧草、小麦汁,这些其时都是以前穷苦人家或给动物吃的。

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有一只狐狸,看见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枝上结满了诱人的果实,狐狸垂涎欲滴,牠四处寻找入口,终于发现一个小洞,可是洞太小了,牠的身体无法进入。

于是,牠在围墙外绝食六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后来牠发现吃得饱饱的身体,让牠无法钻到围墙外,担心园主抓到自己。于是,又绝食六天,再次饿瘦了身体,才从原来的小洞里钻出来。所以我说,那个总数是一样的,不是吗?终点又回到起点,起点原来已是终点。

鼹鼠是一种寄居在下水道的老鼠。一只在大河附近,天天饮滔滔江水的鼹鼠,和一只在下水道饮水的鼹鼠,并没有两样。事实上,一只小鼹鼠的腹中又容纳得了多少水?饮水过量,除了撑死之外,又有何益?

即使我们拥有了全世界,我们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就算你拥有一百张床,你也只能睡一张床;就算你拥有一千双鞋,你也只能穿一双。就算你可以点上一百道菜,但你能吃多少?最多就只能撑饱一个胃,不是吗?

人来到人世本来就是来体验的,每个人的财富地位或许有高低之分,但对快乐和幸福的体会并没高低之别。只是有钱人的快乐比较复杂,穷人快乐比较单纯,就只是这点差别。同时拥有几个男人或女人,并不会比较单纯一个的人还幸福。

当你是快乐时,悲伤便在一旁窥视;而当你是痛苦时,那随之而来的就是欢乐。到了最后,你会发觉,每一样都配得好好的,每一种痛苦与快乐,每一样你所得到的和失去的,好的与坏的,到了最后,你仔细去算算看,加加减减之后,那个数字将会是一样的。

或许有人早一点得到,有些人晚一点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但那个总数将会一样。你曾经有多少快乐,当你失去就会有多少悲伤。到了死亡每件事都会变成一样。

死亡会让一切都变得公平,在死亡当中,没有富人或穷人之分,不会说有钱人死的比较舒服,穷人死的比较痛苦。死亡会显露全部,它一直都是十。有人得到十分,到他离开时候,他就必须失去十分,那将是「十分的痛苦」,这是绝对公平的。

有人得到三,有人得到七;得到三的,只要三分幸福,就可以得到七分快乐;得到七的,拥有七分幸福,却只能得到三分快乐;有人先得到,有人后得到,有人什么都没得到。

先得到的可能先失去,后得到的后失去,没得到的就不会失去。那个总数是一样。所以,人生真的不必太计较,不必刻意去算计,只要去体验就好。

得失文章8:得失之间

文/海底金鱼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去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路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年轻人痛苦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怎么能登山呢?”大师道。

年轻人一愣,忽然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就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其实,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学会放下,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顶峰。

我们很多时候羡慕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人,其实也该像这鸟儿一样,欢呼于枝头,跳跃于林间,与清风嬉戏,与明月结伴,饮山泉,觅草虫,无拘无束,无羁无绊。这才是鸟儿的生活,也是人类应有的生活。

然而,这世上还有一些鸟儿,因为忍受不了饥饿、干渴、孤独乃至“爱情”的诱惑,从而成为笼中鸟,永远地失去了自由,成为人类的玩物。

与人类相比,鸟儿面对的诱惑要简单得多。而人类,却要面对来自红尘之中的种种诱惑。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中,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跌入欲望的深渊,把自己装入一个个打造精致的“功名利禄”的金丝笼里。

这是人类的悲哀。然而更为悲哀的是,正如鸟儿被囚禁于笼中,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仍欢呼雀跃,放声高歌,甚至于呢喃学语,博人欢心;人类在功名利禄的包围中也是自鸣得意,唯我独尊。这是多么不幸啊。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不断放弃的。在仕途中,放弃对权力的追逐,随遇而安,得到的是宁静与淡泊;在淘金中,放弃对金钱无止境的掠夺,得到的是安心和快乐;在春风得意、身边美女如云时,放弃对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美满。

苦苦地挽留夕阳的人是傻人;久久地感伤春光的人是蠢人。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懂得放弃才有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能够放弃是一种超越,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放弃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弃就会得到的更大的痛苦。

放弃是一种境界,大弃大得,小弃小得。

得失文章9:不畏将来,看淡得失

文/念念

到了一定年龄,回望过去,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仿佛还鲜活如昨,历历在目。然而故事却再也无法重演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唯有剩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无奈感伤。

没有人喜欢失去,但失去感这个东西就像一个黑洞,你越盯着它看,它越会不断放大。大到足以使你忽略手中所拥有的其它一切。

为此,你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失去更多。

你也忘了快乐的滋味,每天只做一件事,掰着手指头细数过往所失去的种种,然后自怜自伤。可真相显然不全是如此。

在失去的同时,我们其实也有所得,只是已拥有的东西往往不会被珍惜被重视罢了。

所有汗水都有收获,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真正使人感觉哀伤与难过的,也并非某人某事的结束,而是心头留存的欲望与不甘。

为什么别人轻易可以得到的,我却偏偏要失去?为什么留在原地的人总是自己,为什么满腔期待换来的都只有辜负?

这些问题当然不会有答案,它只会把人绕进执念的牢笼里,不肯放下过去,也不肯迈向未来。

生活不会向人们许诺什么,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会在自己的世界中,为了存在而努力拼搏。

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所学校,接受失去就是一堂必修课。

经历了风雨和阳光,才懂得人生真正的意义。得到的要珍惜,失去了不强求。

最后会发现,我们得到的永远比失去的多。

我们在失去中经历痛苦,也在失去中走向成熟。

我们渐渐懂得,有些东西很美,但它就是不适合自己;有些人很好,但他就是与自己无缘。

过于执着,只会适得其反,自我折磨。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回不去的昨天,带不走的遗憾,都是已成定局的事,任你再怎么勉强也是徒劳。这样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会转念。

看到在年华流逝的同时,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所谓得与失,本就是相伴相生的。

当你愿意换个角度想问题,多关注身边所拥有的,其实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也正是他人所羡慕的。

很喜欢一句话:“别贪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有;别灰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没有。”

有些事本身没有那么糟糕,只因我们的心态太糟糕,才患得患失。愿往后余生,你我都能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看淡得失,活好每一个现在。

得失文章10:得失寸心知

文/徐义平

《枣舍心语》是胡忠伟转增的散文集。作者郑智贤,愚某并不认识,故没有必要拔高或诋毁的必要,实话实说而已。“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悦读此书,不由得想起杜甫的诗句,遂以此为题记之。

品读《枣舍心语》,基本理清郑智贤的人生经历——毕业于六六级彬县中学,务过农,从过医,任过村干部,当过民师,后转正,现已退休。郑智贤先后任过主编、副主编、总编、编辑等,致力于散文写作,《枣舍心语》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二〇〇八年八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十五万字,定价二十三元八角)。

《枣舍心语》分为四辑,收录一九九七至二〇〇七年创作的散文九十八篇,前有代自序《无悔的追求》,后有《后记》。作者极其低调,自序言及出书愿望萌生于二〇〇四年,“既然自己随着苦难的母亲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得为这个世界留点什么”,并在《后记》说“敬请读者诸君原谅我的无能,没有献给大家一篇有分量的名家序言”,“尽管这次我未从散文名家那里得到珍贵的批评,我仍渴望从读者那里得到各种形式的批评;哪怕这种批评尖锐到足以揭掉我迟钝、麻木的画皮,亮出我散文创作中的深层伤疤,我也热烈欢迎,真诚接受,以便在批评推力的催促下寻求散文创作的新突破”。读到此处,愚某颇为感动,奔七之年,只为“寻求散文创作的新突破”,“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何其难得也。

愚某生之也晚,愚钝至极。悦读之,只想吐一吐心中的“咿呀”,遂分辑谈一点浅薄的理解。

“枣舍鸿爪”,三十二篇文章涉及面广。既有香港回归的欣喜,也有感谢名家的真诚;既有描述搏击的精灵,也有无法忘怀的思念;既有孤独的自述,也有人生失误的探索;既有逆境挣扎的写作,也有早日出书的圆梦;既有如火的奥运情怀,也有炽热的遥望非洲;既有了解庄子的意向,也有仰视丛飞的泪痕;既有同学聚会的致辞,也有底庙访友的感叹;既有索兰、得画的惊喜,也有缘分文体的探究;既有阅读的愉悦,也有购书的艰难……这些行云流水的篇什,朴素中见真情,灵动中见活泼,颇合苏轼“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之意境。

“春海流韵”篇幅最少,多为写景抒怀之作。十八篇短文,如同十八颗珍珠,值得细加品咂。仅就其中三篇略加探讨:《灯山走笔》极力描绘灯山美景,长短句相间,凸显悬崖峭壁“恶森森黑魃魃刺入茫茫夜空,给人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其真谛在于揭示“灯山奇观,石韵火魂,花萼相辉,天下绝伦”;《石龙窝溯源》刻画家乡“清幽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遗迹”,从历史、地理、民俗、文学、文物等角度溯源,尽显“千年古字会说话”的渊薮;《龙王溪》本一条五百余米小溪,作者从近年源泉日渐枯竭感悟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只有接受警告,直面挑战,迎难而上,战而胜之,才是对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炎黄子孙最负责的抉择”。

“凤台画廊”与友人、与景物、与书画有关,其间夹杂诸多怀人篇什。《虫声新透绿窗纱》由G君猛醒和Y君壮举看到故乡的希望,《回忆三海友》因三海仙逝而顿生锥心刺骨的痛苦与怀念,《为君一哭》勾画友人命运多舛、清廉直正、埋头苦干,《王伯鸣先生的书法》评点德艺双馨、人书俱佳的书家王伯鸣,《《/FONT>养心诀>心得》解读养心良方……其余篇什均有可圈可点之处,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赘述。

“兰斋心语”诠释“书卷多情似故人”的真谛,三十二篇均与书籍有关。此辑涉及古今中外大家,其中有陶渊明、范仲淹、陆羽、安徒生、东山魁夷、爱默生、鲁迅、冰心、孙犁、巴金、张爱玲、丰子恺、吴冠中、季羡林、袁鹰、林非、南怀瑾、余秋雨、贾平凹、梁衡、王充闾、张中行、朱增泉、阎纲、李存葆、余光中、卞毓方、巴荒、周国平、周海婴、王冰剑等人,此外还涉及《辞海》、《现代诗词鉴赏》、《散文选刊》、年度散文牌行榜,等等。正因为读得越多,郑智贤才能从中窥见自己散文作品的“浅薄与平淡”,“愈感受到向大气风格奋然挺进之重要”。

掩卷思之,郑智贤以最大的热情与精力致力于散文写作的精神的确令人钦佩。

若从精益求精的角度而言,《枣舍心语》似乎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年长者基本以纸笔创作为主,录入者可能因为笔迹不清楚或者忙中有误,以致“问渠那得清如许”误植为“向渠哪得清如许”,可能因为望七之年的郑智贤委托他人校正时疏忽所致吧,此其一;其二,书中少许标点也值得推敲,主要是引文为短语时,标点应在引号外,而引文为句子时,标点应在引号内;其三,作者早起作品,似乎有拔高主题之嫌,虽然少许篇什借寓言笔法,但给人书生气浓的错觉。是耶?非耶?留与他人评说。

前文已说明“愚某生之也晚,愚钝至极”。也许愚某的胡言乱语,言不及义,未能品出《枣舍心语》的精华之处。敬请郑智贤及各位大方之家批判!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