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佳节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佳节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佳节的散文1:秋天的怀念

文/娟子

秋天是桂花飘香的佳节;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季节;秋天亦是悲欢离合,拨人心弦的季节。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你头戴红纱,身着艳装,踏着新“永久”被一群人簇拥着走进喧闹的唢呐声中——你成为哥哥的娇妻。从那时起,我在心中期待:但愿你是爹娘的好儿媳,我的好嫂子。也许就从那一刻起,你看到了爹娘的憔悴,弟妹的幼小,暗暗下定了挑起家庭重担的决心。从此,不管是风啸啸,还是雨绵绵,总有你忙碌的身影。邻居称赞的话语不绝入耳。像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绵绵不断。

又一个中秋月圆之夜,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夜的宁静,你喜得娇子笑开了颜,爹娘更是合不拢嘴,做姑姑的我更不用提心中的欢喜。我曾发誓,要金榜题名为小侄儿做一盏指路灯。那时,你笑了,笑得很开心、很幸福。你笑的时候很美丽,就象秋天那轮圆月一样!

在秋忙收获的季节,你不忍看到爹娘弯曲如虾的脊背,硬是支撑着虚弱的身子,挑起红薯篮子走向回家的路,怎耐雨刚过,脚下滑,你一个跟头载倒在石桥下,竟再也没有醒来。山村的那座孤坟是你的栖身之所。从此,村野大地,再也看不到你忙碌的身影;侄儿的呼喊,再也唤不回你微笑的面容;小妹的努力,再也听不到你夸奖的话语……

嫂子,瞧,今晚的月儿多圆,今晚是你和哥结婚三周年纪念日,一家人坐在桌边呼唤着你的名字,侄儿的呀呀学语中都有“妈妈”的回音。嫂子,你可曾听到?

秋雨绵绵,秋雨涟涟。嫂子。不管时光如何改变,也带不走全家对你的深深的思念。如果苍天有眼,就让我们姑嫂梦中相见!

关于佳节的散文2:难相思

文/小先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多情自古伤别离,只得独自守着窗儿,金樽对月。

所记当年,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只可惜我一生清贫怎敢入繁华,两袖清清又岂能负佳人,你我两小,满心遗憾,原以为岁月会生成情谊,却不想这情谊因为岁月却有了间隙,此去经年,便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我时时在思考,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变故,承载着的既是沧海桑田的凄凉,东风恶,欢情薄,爱情虽然承载着美好,但其中的变故,又有几人可以轻松脱身?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然山盟虽在,但锦书难托,只道是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莫,莫,莫……正当佳节之时,且月与灯依旧,虽不见去年人,但也应当举起酒杯,不思身外无穷事,只饮生前有限杯,把酒言欢,苦中作乐,只是,我也有希望自己可以有如此洒脱…也许再相见,也只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又或许,是我自作多情了呢?沉思往事立残阳,只见得山河已暮,不曾想,却也带不走心中愁苦,只觉得微风拂过,不曾想,却也吹不散眉间忧虑,可谓是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这世间说长便长,来往百余日,日夜守相思,这世间说短便短,遇你才入夏,离别却寒冬,一切都是如此匆忙,让我来不及相迎,来不及相送,何为孤寂?清风,艳日,无笑意;左拥,右抱,无情欲,具体而言:便是不得你。放眼望去,只见得来日方长,长路漫漫,而我,只得是就此罢休,痛饮杯中酒。

清风对扶柳,相思对星辰,何为情爱?一日三餐,晨暮日常,良辰美景,与你为妻。但如若一去不回,那便一去不回吧……

关于佳节的散文3:故乡的晚霞

文/钟百超

国庆中秋佳节,我回到老家看望母亲。傍晚,坐在院子里,一边读书,一边看母亲用扫把将晒在水泥地上,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番薯藤归拢到一处。小时候,番薯藤是用来喂猪的,如今时代变迁了,家里不再养猪,只好用来喂鸡。番薯藤喂鸡,恐怕只有母亲才会想出这样的主意。如果浪费了,着实可惜。其实,岂止番薯藤,连南瓜叶,丝瓜叶,母亲都想方设法喂给鸡吃。就是靠这些饲料,加上米糠和剩饭,一群群鸡都长得健康肥大。

母亲还在扫的时候,我突然抬头望着天空,只见天边飘着一大片云,在夕阳的照耀下,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较突显的部分,形成一个箭头似的V字形,尤为炫目。过了一会,云层变成了血红色,如同火山爆发一样,那通红的岩浆,不断地翻滚,荡漾,拍打,飞溅,流淌,转动,似乎要喷薄下来。

这晚霞实在太美了,于是我就对母亲说:“娘,你看看这云,真是漂亮极了。”母亲举头望了一下,笑着回应道:“早起红云晚下雨,晚起红云晒冈渠。”没想到母亲说出了这么一个谚语来。前面一句还好明白,后面一句就较为费解了。我问母亲:“晒冈渠是什么意思呢?”“天晴”,母亲解释道,“冈就是山冈,渠就是水渠。”这样的谚语,可是闻所未闻,今天总算又长见识了。但是,作为农家的孩子,竟然没有听说过这个谚语,心里颇觉内疚,果真忘本了。

说着说着,云的颜色慢慢淡了下来,变成了赭红色,分明是我们家后山上泥土的色彩,简直可以用来做颜料了。也许哪一个神仙画师,在那里挥动着大笔,尽情洒脱地画着画呢。或者是太阳的光芒在减弱,赭红色渐渐退去,最后抹成了一片稀疏的黛色,像回眸顾盼的仙女那一绺绺飘逸的长发,妩媚极了。

故乡的晚霞,竟是如此的美丽,从前怎么就没有看到呢。人类的感悟,或许就是因一时一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吧。自从家搬到镇上之后,二十年多来,就基本上没有在老家住过。每逢过年过节,回到老家祭祖后,又匆匆赶回镇上。高楼林立,哪里有闲心去观察周边的一事一物,就更别说晚霞了。

去年,在母亲的大力倡导下,把老家的旧房子拆掉,建起了一栋三层楼高的新房子。门前是一个小院,母亲在围墙的下面种上了各种蔬菜,还搭了凉棚,植上葡萄和南瓜,叶子郁郁葱葱,开花的时候,引来蜜蜂蝴蝶,别有一番农家的滋味。如今,坐在院子里,才有了这份闲情逸致。

母亲今年七十有六,还能种地,打理家务,精神矍铄。看到母亲的气色,我打心里感到安慰。母亲是勤劳的化身,坚强的象征,也是母爱的典范。一个家,有了这样的母亲,便是幸福的家。我为母亲骄傲自豪。能做这样的母亲的儿子,我感到荣幸并感恩着。

在外地工作,虽说也时常回家,但在家呆的时间毕竟有限,这几天趁着长假,没有出去旅游,就安下心来陪着母亲,看着她做事,陪着她看电视,和她聊天,心情无比的舒坦。在母亲身边,即是儿子最大的幸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谐的时代,能够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和母亲一道观赏晚霞。

第二天早上,果然又是一个朗朗的晴天,坐在院子里看书,仰望天空,一碧如洗,在和煦阳光的普照下,更加蔚蓝壮观,如同母亲一样,充满朝气与活力。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刘勰的话时刻勉励着我。这些年来,我开始从事诗歌与散文创作,但愿我的文采,也能一如这绚丽的霞光,点染文学天空的一角,献给故乡,献给亲爱的母亲。

关于佳节的散文4:元宵汤圆

文/柳哲

元宵佳节吃汤圆,团团圆圆过大年!客居京城的我,一想起家乡的糯米汤圆,顿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糯米汤圆,一般是实心不放馅。其质感细腻,柔软可口。随着时代的发展,汤圆的做法,也不断推陈出新。

每一年的春夏,父亲都要在自家的田里,种上几分田的糯米,为的是元宵能吃上汤圆、端午能吃上粽子。

在没有碾米机之前,只能将糯米放进石臼里,用石槌或木槌,使劲地一下又一下,将糯米碾成粉。父亲告诉过我,他年幼的时候,经常在过年前夕,帮助他体弱多病的母亲碾糯米。在昏黄的油灯下,在昏昏欲睡的瞌睡中,用心地一下一下地努力着。

我知道,父亲是在用他那幼小的身躯,尽他微薄的孝心。相信那一年的元宵汤圆,经过父亲的汗水和奶奶纤弱的手,肯定会更加香甜如蜜。

儿时,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母亲做汤圆的全过程:母亲把两三斤糯米粉放进陶盆里,然后放进适量的冷水,经过反复的搅拌和揉捏,一二十分钟后,就做成了一大块糯米团。母亲在糯米团上,捏下一小块后,放在两只手掌间,经过母亲神奇的手,有条不紊地精心制作,一颗颗滚圆的汤圆,就此诞生。

母亲将做成的汤圆,先放在米筛上。煮开水后,汤圆从米筛上,像跳水的运动员一般,争先恐后地跳入沸水里,等到它们浮上了水面,说明汤圆已经烧熟。一锅热腾腾的汤圆,就正式出炉。母亲把汤圆装进盘中,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红糖,小心翼翼地端上团圆桌,一家人开始美滋滋地尽情享用美味的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人“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元宵节这一天,最辛苦的当然是母亲。母亲忙碌了一天,一桌美味佳肴,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荤素搭配,应有尽有,各种酒类、主食,还有一大盘滚圆滚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糯米汤圆。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筷子,将汤圆一颗一颗地送进嘴里,品味着一家人团圆的幸福。

家乡的糯米汤圆,牵系着游子的心。漂泊的我,想起你,总会感到无比温暖!

关于佳节的散文5:有这样一位老人

迎来了中秋佳节,我期待着再一个月圆之夜。

入夜,我冲出门外,幻想着如盘的银月,不断挥洒清辉撞上我的身体。然而我的梦境被雨点无情地冲垮了。屋外荒荒凉凉潮湿的水泥地贪婪地吸收着水分,雨点还在砸向地面,渐渐地渐渐地越来越小,原来重而大的雨点现在慢慢地融成了一条条细而长的银丝滑向地面。我的头发有点湿了我下意识地举头望明月,然而见到的只有发黑的天空,一个亮点也没有,光秃秃的,如年久失修的电影屏幕一般,每一朵乌云都是一个黑洞,仿佛月亮就是被他吞噬的。

远处,雨丝中,我恍惚看到一位老人和一个小顽童,那老人面相和蔼正在教那小孩练毛笔字,看得出那毛笔是他珍藏多年的狼毫。顿时,远处雨丝织成一个个时钟指针旋转,形成漩涡。待安定下来,又是另一个场景,还是那位老人不过那孩子已俨然成熟了几分,他俩在长满苔痕的青石板上漫步,老人的嘴巴配合着手势似乎在介绍这古城如诗如画却深沉厚重的历史,青砖青草绿树以及重叠的苔痕似乎也在诉说那难以释怀的曾经。他俩消失在绿色的尽头奔向另一个时空。那老人从黑洞中出来,离我越来越来近伸出那沧桑的手邀我神游天地回顾历史。然而那黑洞却硬生生地将其拽进去,难道你吞了月亮还不够吗?

蓦地,我想到,那不就是我外公,他博学多闻,是我的启蒙老师。说来,自开学以来就再也没打电话给他过,不知他头上是否又多了几根银丝,那狼毫笔是否又盖了几层灰尘,我无法知晓,能做的只有在这无月的月圆之夜思念远方的亲人。

雨一直下,我不知道何时能停,除非思念能填满那黑洞。

关于佳节的散文6:磨百刀

文/常书侦

中秋佳节,在我的故乡冀中平原,农家不但要吃月饼、拜月亮,还有磨百刀的民俗。

磨百刀的民俗来源于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也称月圆杀鞑。故事讲述的是,元末统治者惧怕民众反抗,对其他民族实施残酷的镇压政策,举个例子,菜刀要一百口人才允许使用一把,故称“百刀”。人民忍无可忍,便趁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面放一个蜡丸,蜡丸中则裹着纸条,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起兵反抗元朝统治。为了多杀元朝统治者,起兵前,家家户户把菜刀磨得锋利无比,这就是“磨百刀”的由来。

我小时候,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这个民俗还在流行。当然,人们磨的刀不仅仅只是菜刀,而是农家生产、生活用的所有刀具,像妇女做衣服用的剪刀、收割庄稼的镰刀、砍树木的砍刀、铡草铡秸秆用的铡刀,都在“磨百刀”之列。那时,就听老人们讲,百刀就是所有刀的意思。看来,“磨百刀”的含义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它已完全纳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般的,磨百刀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就开始了。不过,这一天磨的刀主要是秋收时用来割谷子、黍子、豆子、高粱、玉米的镰刀,以及铡庄稼秸秆用的铡刀。在我们村子南口的小溪边,除了放有若干块用来洗衣的洗衣石之外,还放着两块三尺多长的磨刀石,它们是从西边的太行山区拉来的,置放在小溪边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光景了,其中间部位已经被刀锋磨去了一指多厚。磨铡刀是壮年汉子的活儿,因为年轻人性子急,容易把刀刃磨伤了;而年老的则没有太大的力气。八月十四的早晨,有铡刀的汉子纷纷来到小溪边。他们先脱去褂子,然后在磨刀石上洒上溪水,再把刀在溪水里蘸过,拉开膀子,“哧啦哧啦——”便磨起来。很快,铡刀亮了,磨刀人脊梁上的汗珠子也亮了。

凡农家都有一条半尺宽、尺半长的磨刀石,这是专门用来磨镰刀和菜刀的。按照老俗,八月十四只能磨镰刀,菜刀要等到十五磨。八月十五一大早,街头就会传来:“磨剪子嘞镪菜刀——”的吆喝声。农家过日子历来讲究节俭,自己能够干的活儿,是不会破费的。只有自家磨起来难度大的菜刀和剪刀,人们才会拿出来让磨刀师傅去磨。我们村有个老汉曾做过“磨剪子镪菜刀”的营生,他磨的刀快且耐用。据说他的诀窍是:在磨刀的水里加了盐,这样,磨出来的刀不但快而且硬,就像加了钢。但用盐水磨的刀容易生锈,因此,他预备了一块油布,刀磨好后,就用油布擦上几遍,亮且不易生锈。

关于佳节的散文7:耍社火庆佳节

文/谢非

丹凤的社火有名,而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棣花的社火。在人们对过去新年的回忆中,社火是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如今看一场纯正的、精彩的社火,对很多人来说是过年的一顿丰盛大餐。

今年85岁高龄的刘荣老人,住在棣花景区旁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里。刘荣老人从十五六岁开始时就随着父亲在每年的春节期间玩社火。他回忆,当年一队精彩好看的社火必须有排头的门楼,上面写着社火是哪里出的。其中必有的是龙、狮子和小孩们扮演的各种人物造型叫“信子”。刘荣老人家里就是负责“信子”的造型和基座的。“那些做造型的架子都是用铁焊的,当年我父亲把同村的铁匠叫到家里来,做出来布置‘信子’的铁架子,然后再把架子固定在木头桌子上,下面有四个大人抬着。”

而至于小演员们的服装和打扮,全都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每个不同的人物手里拿的东西,头上佩戴的头饰,都要和人物形象匹配。每年的正月十三到十五,是各家的社火出门争奇斗艳的时候。当时,棣花街道分为三部分,每段街道都要出一台社火,大伙儿都在同一天上街,看看哪家的社火更精彩。当天中午,大伙吃过早饭,都赶到刘荣家里,从造型到服装他一手包办,其中大部分都取自古时的各种民间传说故事。花木兰从军、白蛇传等等都是经常扮演的角色。准备完毕,长长的社火队伍就会沿着街道,把周围的村子都要转一圈,整个路程长达十里。路过店门口,店主一般都会放串鞭炮,走到各家各户百姓的门口,人们都会拿点烟、糖、柿饼之类的送给社火队伍。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左右,一天的社火表演便结束了。

同村40多岁的李叙文回忆小时候看社火的情景,那时候只要听到社火的鼓点,就会上街等着社火队伍到来。等到社火经过时,孩子们就会跟在社火队伍的后面开心地跑上一天。“那时候,过年最高兴的事就是看社火。人多热闹,小孩子还能跟在后面捡鞭炮。”李叙文说,“但是最近几年的社火,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好看了,许多懂得会玩社火的老人相继去世,很多手艺都失传了。”

“现在每年村委会牵头搞社火,希望年轻人多参与到社火表演和研究中来,让这种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能继续传承下去。”刘荣老人说。

关于佳节的散文8:元宵烟火晚会

文/费思思

元宵佳节,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你瞧,猜灯谜、放烟火、吃团圆……各种各样的活动热闹非凡。现在我就带你去看看烟火晚会吧!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便到了波光粼粼的湖边,我们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人越来越多,最后挤挤挨挨,人群从南望不见头,从北望不见尾,人山人海,有的坐在石椅上,有的弯腰,有的前俯后仰,有的踮着脚尖望着。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眉清目秀的青年人,有四五岁的小孩。

过了许久,只听“砰”的一声,天空中出现奇花异卉,激动人心的烟火晚会开始了!人们顿时鸦雀无声。接着,天空出现了万紫千红、争先恐后、由黄变紫、由红变蓝、由蓝变白,美极了!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烟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美丽极了。

猜灯谜也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我看着花灯,猜着灯谜,高兴极了。

关于佳节的散文9:没有馅的“月饼”

文/傅俊鸿

七岁那年,中秋佳节,母亲磨不过咱们姐弟几人的强烈要求,买了一大袋“月饼”回来分给我们。

那年,父亲不知道啥事惹到了我那些舅舅,等把父亲从死神那里拉回来,家里便一贫如洗了。再加上养猪失败后,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记得麦子成熟后,三姐就用石磨碾碎和着剁细的洋芋蒸,这便成了一家人的主粮。挑食的我,往往会想方设法要求吃点粥之类的,等到吃饭时候,象征性吃点应付了事。记得有一次,在吃了两天的炒洋芋蛋后,我守着母亲哭了,央求要吃饭。“好好去读书,等放学回来,娘做白米饭给你吃……”倔强的母亲转过身后,我分明看见她抹了一下眼睛。那天下午,果真吃到了米饭,不懂事的姐弟几个还抢着吃了个精光?

“中秋节到了,娘,不买点月饼吃吗?”我们姐弟几人都争着向母亲要月饼。磨不过我们,母亲答应买了。年少的我便紧跟其后,向街上走去。走到月饼摊前,哇,好多月饼堆放着,我禁不住咽口水。“这月饼多少钱一斤?”母亲轻声问道。“这种水果月饼8块钱一斤,那种火腿月饼13块钱一斤……”还没等卖月饼的介绍完,母亲便拉着我在大家异样的眼光下逃离。

最后,沿着街道走到最末尾的一家小店,母亲买了五十个“大月饼”,好划算,才一角钱一个。当母亲把那张皱巴巴的五块钱拿给那店主时,店主的手颤抖了一下,那慈祥的老人便又递给我一个“月饼”。

“月亮堂堂,下河洗衣裳,洗得白茫茫……”我们每人分得八个,各自搬个小凳子,围坐在门前院坝里,欢快地唱着歌儿,吃着“月饼”,母亲还给我们讲“月亮么么”(后来才知道那叫嫦娥)的故事。玩到大半夜,眼皮子都开始打架了,我们才磨磨蹭蹭地回屋去睡。

“他二奶,这久没钱了,在你这里拿两包盐巴回去,过阵子给你钱。”母亲走到二奶奶的摊子边小声说道。“一家人嘛,多拿两包去,等方便的时候再给钱。”二奶奶随手捡了四包盐放到母亲的背篓里。我才明白过来,母亲把买盐的五块钱都买“月饼”给我们了。

时光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吃过的月饼种类无数。但,不知为啥就是吃不出当年那味,那甜甜的没有馅的“月饼”的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