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上学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上学的文章1: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文/龚娅妮
每天上学,当我抬头仰望蓝天,总会看见鸟儿在自由翱翔;每次放学,当我踏着大步回家,总能听见,小鸟在放声歌唱。多么美妙和谐的景象!
地球离不开鸟儿,但是,当我们还在默默地欣赏着这些展翅高飞的鸟儿时,却不知它们正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个人私利,随意猎捕、毒杀、出售、收购鸟儿,让它们再也不能在天空中飞翔。他们不知道鸟儿是整个动物界中益处较大的类群,例如:一只大山雀一天捕食的害虫相当于自己的体重;“森林医生”啄木鸟一年能吃掉1500多条害虫;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可捕食1000多只田鼠。
可想而知,地球上如果没有鸟类,人类将遭受更多的灾害。没有鸟儿捕食害虫,害虫就会繁衍更多的后代,它们将会把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碧绿碧绿的草原一食而空,整个地球都会遭到袭击,我们岂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灾难上演?
朋友们,鸟儿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保护鸟类,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
上学的文章2:背影
文/王华松
天天早上送儿子上学,已将近两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今天早上(2014年10月20日),7点43分,车至黔江区人民小学后校门外。由于7点50分必须进教室,所以车刚停下,儿子便匆忙背起书包跳下车迅速往校园跑。我正将车调头,却发现刚跑进校门的儿子突然折回,跑到车门外看着我:“老爸拜拜,你开车慢点,听到没?”
对于刚满七岁的儿子来说,那个书包还显得有点大。正是进校的高峰期,学校门口很挤,大人小孩密密麻麻。我专注于倒车,没太注意儿子搭话,好不容易才于人群中终于将车调头摆正。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儿子连同那个大书包,在那个很不容易才有的人缝里,不断地被进出的大人或孩子们碰得摇摇晃晃。
他一直没走,站在那里看我倒车。
“我怕你撞到别个,所以给你看倒起。”“不过我觉得你不会,因为你开车技术好。”儿子先是说了一句,又补充了一句。
儿子的话,让我一直急于赶路的情绪瞬间停了下来。他的突然折回,他的一句“老爸拜拜”和“开车慢点”,还有担心我倒车时会撞上别人……父子连心。尤其是一句“不过我觉得你不会,因为你开车技术好”,何尝不是对我的一种绝对信任和敬重。
无法控制自己,我特地下了车。将儿子轻轻搂在怀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心跳与体温。儿子看着我,没说话。我注意到,儿子那虽幼稚但却懂得担心爸爸的双眸,蕴藏的同样是一种多么厚重的爱。儿子这份爱,也让我足以领悟,他真的就是我生命的延续。当我六十七十岁的那一天,他就是我的现在。
马上就要到7点50分了,我催促儿子快点去教室,不然要迟到了。
儿子转过身,快步向校园走去。在和值守的阿姨打过招呼后,他继续往前走去。由于个子还小,霎那间我就看不见他的身子,只看到他的书包不停地在人群中左晃右晃,最终消失在人群中。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上了车,关上车门。
不知怎的,我的眼泪瞬间在眼眶里打转,内心深处也升腾起一种莫名的冲动。
18岁外出谋生,独立闯荡,做了许多的事。但如今处境,却依然并不宽松,我不能自已。但我知足了,有这么贴心的一个儿子,何尝又不是上天给予我最大的回报?儿子好好读书、快乐成长,老爸也会顶住,不轻言输,哪怕再大的风浪亦是如此。
看着儿子教室的方向,我心里默默念叨:儿子拜拜,放学后打电话,老爸来接。
上学的文章3:边缘人
文/拥抱一棵树
这些年上学一直在外面,寒暑假偶尔回家家里也就我一个人。很少有机会能跟家人在一起好好的待一段时间,但是当这样的机会来临的时候,又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毕竟这几年一个人在外面,每天感受着不同的思想文化,养成着不同的习惯,跟父母之间的矛盾有时候总会无法调和。我想我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独来独往,有时候他们问起我会不会想家,我只好小心应付过去。因为从心里,我已经不怎么恋家了,但是对他们来说,好像说实话就意味着背叛一样。
家人里唯一联系最多的是大姐。我上次给姐姐打电话,她因为不喜欢我说的事,直接对我说,我不想跟你说了,然后就挂断了电话。我当时也只是无奈的看着手机屏幕发了半天呆,那是母亲跟她说了什么她不喜欢的话之后,她不再接母亲的电话,母亲央我打电话问问我才打过去的。今天在群里跟人说话,她突然出来问我,我莫名其妙的很烦燥,跟她顶了好几句。她那次挂我电话不过听不进我的意见。她一直偏爱儿子,女儿让爷爷奶奶带,在那个学校只有一个老师的小山沟里。儿子跟着她们夫妻在外面上幼儿园,我有次去她那,她那儿子撒起泼来连自己爸爸都打,虽然只有四岁。跟她真是特别亲,我想大概因为都不喜欢她老公吧——那个在她眼里窝囊到一无是处的男人。我在电话里劝她别太宠着儿子,女儿在那样的学校都不管,她反说那也比她好。
大姐小时候很想上学的,父母不许,而且她的腿自小留下的病根现在还在疼,据说那时候父亲在外面,爷爷奶奶不管不问,所以耽搁了。因着这些,她其实一直是怨着父母的,或者她自觉没人比她更惨了,女儿跟她一比,其实过的很幸福?这才是问题所在,农村一直充斥着这样奇怪的观念:大家教育儿女的时候都是那自己做对比。尤其是为了让儿女觉得自己很幸福的时候,直接跟自己比较,全然不顾他们生活的是怎样的年代。我一直知道母亲是这样有着传统而迂腐的观念的,因为她常常说你们已经很好了,我们当初怎么样怎么样。只是不知道,我的大姐,好歹也在外面生活这么多年了,竟然也拿自己女儿跟自己比较。我有时候也分不清,这样的比较视为了比出女儿的优越,还是比出自我的同情。因为那种语气,其实也是带着抱怨的,她怨着父母在这些影响她一生的事情上那么随随便便。
中午的时候,父亲打电话给我,本来那个点上班时间,家里在这方面都很默契,因为长期要电话联系,所以总在晚上才打。那时候办公室还来了上级的上级,我慌忙的跑出去接电话。父亲上来就说,你工作顺心吧,现在要发挥你的才能什么的。我一直觉得家里人说话不该有这种客套,或者看起来得体但是没有半点感情的问候。所以听到他那么说我是有点不高兴的,何况今天穿的鞋子割破了两只脚,中午吃饭都是勉强走过去的,这几天一直咳嗽不停,今天还咳出血了。我在外面受任何委屈,都不可能在电话里哭给他们听的,但其实我心里肯定带了这样的期望,我希望我可以在父母家人面前哭出来。所以,大概是我自己不顺心因为不敢哭,所以说话抱怨了几句,他叫我买什么买什么,好像我有很多钱一样。我从学校出来工作,买床,买日用品,体检,买月卡,买饭卡之类各种各样躲不过的花钱的关口,那次小心翼翼的跟母亲说打给我三百就好,但其实只体检就有一百五了。后来她打给我一千,虽然不够,但是也不敢再开口说钱的事了。那段时间花了朋友一千多,加上我的一千,才勉强在这安顿下来。钱再省着花,对还没有半点收入的我来说,依然是很紧张的。所以他说叫我买桌子买厨具的时候,我抱怨了几句,他非常不高兴,说了我几句,我没办法继续跟他说话,他直接挂断。下班的时候,因为要去赶车,而我脚疼的厉害就提前出来,想着打电话回去道个歉,毕竟我态度不好。结果父亲一接就开始冲我吼,吼了我两句,我说你别生气了,他说晚上回去跟我打,他在买开斋的东西,然后又挂断了。
开斋是我们这些少数民族最大的节日了,小时候在家,每年过节母亲都会做很多这个民族独有的好吃的东西,然后亲友间互相走动带着。我估计父亲也不会注意,他对一个人在外面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女儿说这些的时候,她会怎么想,估计也来不及想,因为他说完就挂断了。
父母对我其实一直是怨着的,或者家里人都是怨着我的吧,就像姐姐怨着父母一样。这有一个奇怪的生物链,姐姐怨着父母,因为她没有上学,因为她那条腿。父母怨着我,因为他们的四个儿女中只有我上大学了,他们怎样愧对着姐姐,就怎样的怨着我。我寒假回家的时候,跟朋友去敦煌玩了几天,父母每天催我回去,怨我不想家。我初中开始住校,我记得那时候母亲去外面打工,父亲和弟弟在家,我每个周末回去返校之前都要蒸好多馒头才能走。后来上了高中,高一的时候没办法适应一个人那么远的呆在学校,想起家里处处都是好的,老是上课上一半就去市集赶车回家去,因为一直成绩都不差,老师也很包容我。那时候父母会很惊奇,我竟然会想家想到直接跑回去?在他们眼里,上学一直是很幸福的事情,因为至少不用干农活。所以每次回去都要问我好几遍,到底为什么要回去。后来慢慢的不回去了,有时候周末也不回去,父亲开始经常在电话里恨恨的说我。农村人骂人很难听,父母亲也不例外。说我怎样的心狠,对他们太毒辣,怎样的不体谅他们,怎样的花他们钱,实际上就是没回去干农活。那时候真是想死的心都有,高三的我简直活的没有人样,大冬天的穿一双布鞋,鞋带还老是漏在外面。我那时候唯一的想法就是考个大学,毕业了还够他们的钱就***。他们从来不知道在钱的事情上给我怎样的压力,只知道我心狠毒辣。
后来上了大学,父亲送我去学校,他也是个懒人,不愿带太多东西。结果去了学校发现什么都要买,铺盖、日用品、校园卡充值等等的。后来索性就不买了,第二天他就回去了,我送他到校门口,自己哭的跟个狗一样,看着他离开。
说起来我当初要报的志愿是医学,我翻遍了那本书,好一点的医学都是5年或者七年。可我是想着早点还够他们的钱就***的,所以随便选了个学校的四年的专业。再后来后悔了,大四的时候想要读个研究生,跟父亲电话里说了下他说可以,研究生也可以贷款的,我应付了几句,就再也不存此想法了。本科四年贷款,每年我自己回去满世界找担保人,研究生再贷款,我这辈子都用来还债好了。那次回去我就再也不看考研的书,买的资料都送给别人。感觉又掉回了四年前一心想着还完贷款就***的我。
后来每次提起,父母都说你怎么不读研呢,人家说你这专业读研好找工作。就像之前他们问我,你为什么不读医学呢,出来当个医生多好。我有时也抱怨几句,不过道理永远是说不通的。
我就这样一直活在这样的矛盾里,一边是生我养我的父母,一边是难以释怀的梦想。好像永远无法调和,所以一再妥协,一再放弃,终于,成了这副狗模样。父母也没办法心无芥蒂,梦想也触不可及。
上学的文章4:我们要和他一起上学……
文/路惠民
三年前,一名叫张恒的残疾同学,来到铜川市第五中学2013级一班。张恒同学自小因为疾病导致下肢不能站立,个性要强的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克服种种困难,随同同龄人一直读书上学。上学对于一个下肢残疾不能行走的同学,是多么难得一件事情,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现在即将完成初中三年的学业。
张恒同学家住印台区南关,按照学区划分隶属于铜川市第五中学学区,从家到学校有相当一段距离。刚上初中那一年,为了上学,他的家人用手推轮椅推着他上学,天阴下雨更是苦不堪言。张恒同学的家人以及邻居为了支持张恒,点燃他生活的希望,总是克服种种困难,背着他上下楼,保证他按时上学。
张恒同学所在的铜川市第五中学2013级一班班主任——朱淑琴老师,多次为他做思想工作,经常与他谈心,鼓励他鼓起生活学习的勇气;2013级一班全班同学也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让他感受到学校、班级的温暖,社会的关爱;班里部分男生看到这一情况,在薛晨同学的带领下,主动担负起每天帮助接送张恒同学上学的工作,他们自行安排,轮流接送,从未因任何原因而耽误张恒同学的上学,薛尔利、李紫昂、王世雄、李钊等同学彼此团结协作,悄然地担当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张恒同学初中三年的上学路走得很是平稳、安全、温暖。
后来,印台区残疾人联合会得知这一情况,多方联系努力,为张恒同学支助了一辆残疾人电动车,使得张恒同学的求学之路,由困难走向更加简单。每逢天阴下雨雪,因为帮助他的同学都要为他打伞,护送他上学、回家。张恒同学告诉我们:“我是被保护得最好的人,大家都顾不上自己。”。
“如果我我能够站起来,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快乐生活。”这是张恒经常对妈妈说的一句话,面对困难他也曾灰心过、迷茫过。但现在,他的座右铭是——折断翅膀心也要飞翔。
薛晨和他的团队——帮扶张恒同学的一群“小伙子”,每天帮助张恒同学上学、回家,在校期间的生活细节,他们考虑的很是仔细,工作做得也很细致。张恒扶助小组的薛晨同学说:“我们没多想,我们是同学,不能因为他身体患病就抛弃他,我们要跟她一起念完初中,一起考上高中。”
铜川市第五中学校长雷辽宁说:“我们一定要克服种种困难,帮助张恒同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我曾担心这名轮椅新生会因为身患残疾而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
“学校作为育人之处,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思想也很重要,学生们自发帮这位残疾男生,从中体会到的真情,比百遍千遍的口头教育效果还要好。”德育校长惠哲如是说。
一个持续三年而且还将继续下去的行为,源自“我们是同学,要一起毕业”这样简单的话语。
朴素的话折射出“互爱互助”的信念,践行着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年,是一种追求;1000多个日夜,是一种自觉;关爱在彼此的心底。教育所致力于的普世价值观得以实现。影响的不只是某个人,是一个群体,我们更希望是一代甚至代代相传……
曾经绝望的张恒同学,社会、家庭和学校、班级同学的关爱给了他人生的希望,是他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上学的文章5:我用时光孵太阳
文/绿柳如丝绕沙堤
“姑姑,我上学去了”
随着“咣当”的关门声和帅儿“嗵嗵”下楼的急促脚步声的远去,房间里立刻安静了下来。
来为侄子帅儿陪读的两个多月间,每天都是这样,他一走,这个近60平方的小屋,便成了我一个人的天地,除去我的心跳和呼吸声,就是那小卡通闹表的“咔咔”声了,间会有冰箱的“嗡嗡”声和隔壁偶尔传来的关门声,好不寂静。
这是弟弟为帅儿在学校附近租用的一套房子,面积虽不大,装潢也很简陋,但却不失整洁,也还温馨。小小的的两个房间,每天都会挤进大面积的阳光,把房间里照射的明亮亮,暖融融的,有时竟让我忘记了外面是零下30度的严冬。
我从家里带来一盆吊兰,是租房子的第一天拿来的,那时是新栽培的,还只一个小叶片,嫩嫩的,稚气的挂在一节插入泥土中的枝条上,我把她放置在帅儿的房间里,帅儿上学的时候,她便会静静的陪伴我,偶尔在阳光下对我微笑一下,我便会心旷神怡,没了孤独之感觉。她成了这个房间里我唯一的一个有生命的伙伴。有时,我会怜爱的注视她,为她松土,浇水,或用手触碰她的稚嫩,她好像有感觉似地,顿时精神起来,叶子也油绿光鲜了许多。
两个月过去了,她和帅儿一起成长了,已经长出七八个叶子。我用一条白色塑料带子将其悬吊起来,她欢喜地向上生长着,攀爬着,在阳光的照射下,为这个寂静的房间带来了不少生机,每每望见她可爱的样子,我便会很期待春天快些来临,我寄希望于她能在春天里快快长大。
与之一同寄予希望的,还有帅儿的成长和学习。
帅儿正在读高三,今年6月将参加高考,每天看着他早出晚归疲惫的样子,我很心疼,有时还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暗自为他流泪。我有过高考的体验,理解那种身心疲惫的感觉,所以,对于帅儿,我从不多说话,我相信18岁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在这个非常时期,他会把握好自己,把握好时间的。多说话,有时或许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都会有叛逆思想。每晚他9点钟放学,我便为他端上一盆热水,看着他洗漱、泡脚,然后吃我为他削好的水果,我心里别提多温馨了。
帅儿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喜欢多说话,虽然180多的个子,却还是张娃娃脸,只是鼻子上那副深色眼镜,才让人感觉他已经是大孩子了。他白净帅气的样子,很招人疼爱。每每望着他,就像望着那株吊兰,我把自己那种天性中的母爱,全部施放予他,虽然他不是我亲生的孩子。我已习惯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吃我做好的饭菜,他吃得很香,很多,我便会很欣慰,脸上就会挂起笑容。吃少了,就会很着急,生怕我做的饭菜不好吃,而影响了他的成长,有时还要急切的打电话给他的妈妈,询问该怎么办,因为我从未照顾过孩子。
我在努力地寻找着那种做母亲的感觉,虽然我知道,我永远达不到做母亲的标准。
帅儿每早六点半钟上学,我每天五点半钟起床,为他准备早点,他一边吃,我一边整理房间,他一走,我便没了事情可做。于是,我有时就会呆呆的坐在那里想心事,或琢磨下一顿该做什么,想好了,就立马着手准备,然后就是把那个小闹表,放置在自己目光所及的地方,无论做什么,还是继续想心事,都会时不时的望它一下,生怕错过了最佳做饭时间。
我也带来了一些书籍,很想杀下心来好好阅读,可那闹表的声响,总让我不能安分的阅读下去,时时地了望它,竟成了我一项机械执行的程序,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向它望去,那分分秒秒的嘀嗒声,总是在熬煮着我的神经,我时刻准备着,就像一个武士,等待着那场搏斗。
偶尔遇到一顿现成的,比如我上一顿蒸了包子,那么这一顿就会简单得多,热热,熬点粥或汤,再弄点凉拌就可以了,不会用去很多时间,这样,我就有很多的自由时间来打发了,也会挑本自己喜欢的书来读,虽然心神还依然会有些不定,但多少还是能读进去些的。
也有时,自己什么也不做,只呆呆地坐在沙发上看满屋子金灿灿暖融融的阳光,看她照射的窗棂影子,由斜躺在右侧的墙面上,到一点点移至地板上,目睹和感受着光阴流逝的速度,有时会生出些许感慨,但大多时候是麻木的。
帅儿还是争气的,这次考试就向前跃进了37名次,让我和他的父母的心里着实欣慰了一番,我想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上学的文章6:过河
文/李虹
花开花落,瓜田李下。他们一起上学,一块儿长大。父母相中他,她成了强扭的瓜。
他对她疼爱有加,鞍前马后。
她对他百般挑剔,三天两头找茬。
强扭瓜儿不会甜,千年铁树难开花。
这天,战争终于爆发,她向他提出要离开这个家。他依她,心如刀扎。
翌日,天刚露鱼肚白,他们就起床,朝着县城出发。前面,一座小桥被山洪冲垮。地上蚯蚓滚沙,似有雨下。
照以往……可眼下……她眉紧锁,将珠泪洒。“来吧!”转身,他已褪去鞋袜,蹲下,示意她快往背上趴:“在没有换本前,我还是你老公王大发。”
她涨红脸颊:“他爸,走,咱们回家!”“咋啦?”
她伸出玉指戳他一下:“我怕返回时,没了背趴……”
上学的文章7:书包的故事
文/邓子瑶
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是一件和幸福唱歌跳舞的事情。每天漫步在闻一多大道上,望着宽阔平坦又似乎不见边际的刷黑路面,感觉像驾着一叶小舟,游弋在浩淼的蓝色海洋里。五年前,这条大道还没有刷黑,也没有这么大气的名字,那时路面狭窄又坑凹不平,泥泞会随着交通工具和鞋子随时带回家,出行极为不便,市民叫苦不迭。
某天,我骑车接孩子放学。雨刚过,天气阴霾,路上行人不多,只有少数麻拖还苦候在路边的树脚下,等候载客。孩子正是如猴的年龄,背着书包,跟着我,蹦蹦跳跳地往前走。突然,孩子停下,专注地看着一个人。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佝偻着的身影,近乎扑下整个身子,在坑坑凹凹的泥泞路面上拉着板车,板车里装的是满满的一车蜂窝煤。可能是因为超出了体力极限,老汉拉得很吃力,一步一滑。孩子看见这一幕,像小鸟一样飞过去,蹶起屁股帮老汉推车。孩子见自己推不动,就用寻求援助的眼光看着我。我被这份稚嫩的爱心打动了,也加入了推车行列,板车于是变得轻快起来,一会儿就爬上了坡顶,余下的路,老汉不会再那么吃力了。回家后,孩子发现书包没了,急得直嚷。原来,刚才鼓劲推车时,孩子取下了钳制他释放能量的障碍物,把书包放在老汉的车上了。
第二天下午,我依然接孩子,经过之前那个路段,在一棵大树脚下,老汉见我们走来,忙从板车上站起来,老汉是来送书包的。老汉说,昨天他把煤球送到买家后,才发现板车上的书包,老汉联系不上我们,怕影响孩子上学,急坏了,这才守株待兔,在孩子上学的路上蹲了一天。
我的鼻子酸酸的,老人拼尽力气养家糊口,我们仅仅是帮了他一把,却让老人耽误了一天的工作时间,白白损失了一天的生活来源。孩子听到后,一言不发,眼睛似乎有些潮润,把我拉到旁边,悄悄地说:“爸,你帮我给爷爷赔点受伤费,好吗?”孩子当时太小,还不知道这种情况叫损失费。我为孩子的善良感染,照他说的做了,但老汉说“世上钱赚未尽,仁义值千金”,始终不肯收受。
黑色往往代表一个城市文明化的程度。现在,一多故乡,我们浠水县不只这条路变宽了,变亮了,市区也全部“黑化”。像老汉那样负重前行和泥泞不堪的年代已经过去,蜂窝煤也快要走出了人们的生活视线,孩子的书包变新了,亦变轻了,一切都在变化。每当我走到那个路段时,总能想起老汉那佝偻的身子,奋力前行的身影,总能想起孩子的书包和那潮湿的眼睛,还有老汉那句朴素的话语,如画在目,如鲫在耳。此时,苦涩、凝重和幸福的感觉同时包裹着我,心中别有一番情愫。
上学的文章8:儿子的短信
儿子上学三个月了。这三个月来,我无时无刻不在焦虑中度过。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再加上一直跟我在一起,从来没过过集体生活,几年的应试教育只是让他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考试机器,自理能力几乎为零。
从把儿子送到学校,手机24小时开机,即使夜晚睡觉也让自己保持警醒状态,对手机铃声格外敏感。可是三个月来,儿子的电话寥寥无几,短信也是屈指可数。从他的三言两语中,我感受到他的压力巨大:从生活到学习,一点点从零起步。信息越少,给我的想象空间越大,我每天像个精神病患者,在自己的臆想中惶惶不可终日。给儿子发短信,回答也是“嗯”“是”“知道了”之类。每次不是在上课就是在自习室,有次干脆给我发信说“最近很忙,有事给我发短信,不要打电话。”所以电话也不敢再打。
不上班的时候,我就挂在网上,看论坛,看5群的家长们热火朝天的聊天,聊得最多的是孩子,对那些经常能接到孩子短信或是电话的家长羡慕极了!愈是羡慕,心里就愈是失落。仿佛一个落单的孩子,看着别人的热闹,心里忽然生出无尽的委屈和悲伤!
好像有一个月都没听到孩子的声音了!无尽的担心和思念一点点膨涨,18号上午9点多,我终于给孩子发了个短信:实在太想你了!忙好了给我打个电话。过了一个多小时,儿子回“好,吃饭后。”再过一小时,再回“2点打。”就这样,我把手机拿在手里,等啊等。一点半时,正吃饭,手机响了,是儿子!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听到他的声音,我泣不成声。儿子在那边没有说话,我哭着嘱咐了他一些生活上的事,就草草的挂了电话。饭也没吃,躺在床上独自流泪。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儿子的短信来了:
我在向我想要到达的方向奔跑,不需要哭泣,再累有梦想我也能坚持。所以我过得很好!电话里我不知道说什么,我习惯了用文字表达情感,也习惯了把东西藏在心里。承受不住了我会告诉你,但这是成长。你在家好好的,不需要太记挂,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对方最大的安慰。总有一天我会越走越远。
看完短信,我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儿子长大了,尽管走得磕磕绊绊。
擦干眼泪,我想我不能再这样了。为了儿子,为了自己,我该快乐健康的生活。即使我不能为他撑起一片天空,最起码我不能绊住他飞翔的翅膀;当有一天他累了,我还能给他一个温暖的巢,让他安心的歇歇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