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盼望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盼望的散文1:雪忆
文/伊芸
下雪了。今冬第一场雪,在我不再盼望的时候。
久违了,这片银装素裹的世界。看到一个小孩在楼门口自己玩雪,我不禁有一股和他一起堆雪的欲望。但是不行,我必须先去上课。
孩子,雪,一直在我的脑海中闪现着。我明白自己对那种不加修饰的东西永远喜爱,正因此,我也容易满足,就像心情不好时看到朝阳初生,我会顿时涌起希望,接着不快立刻被晨曦驱散干净,心情便好了。
自行车压在雪地上,一路欢歌。路两旁银条披挂的树木在冬日尤为醒目,灿烂的阳光使我想起了往昔的岁月。虽然寒冷,我心里却没有一丝寒意。一幅幅画面出现在眼前,什么呢?先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是冰天雪地独行上学的小姑娘,但印象深的还是后者。因为那个小姑娘就是我自己,是儿时的我。
那时的雪可真能下,厚厚的一地,好像要把所有的坑洼沟壑都填平。一大早推门,噢,下雪了。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又下雪了。没有惊奇,没有迟疑,没有犹豫,脚步继续向前迈。院子里是比较好走的,没膝的雪一踏一个大坑,拔出脚后看看一串自己的杰作,心里快乐了许多。走到大门口,栅栏门却已被雪埋住,推开是不好办了,只好使劲拉开没被雪埋着的上半截,斜抓住把手,半爬着出去。回头看看被自己拧得斜歪着的门,不禁有些得意,于是拔腿往学校走去。上学的路上,一切一目了然,白茫茫的世界。我要破坏这纯净的世界吗?一下子,看到了雪地上那或深或浅的小脚窝,才知道我的同学有比我更早去学校的,于是兴起,追逐着那些脚窝,尽快向学校奔去……
如今,已经找不到那个独行上学的小姑娘,却有一个同样去往学校的我。鲁迅说,雪是雨的精魂,我为之震颤,更为之感动。魂之诚,洒满天空,掩盖大地,一色的世界,也希望带给人们一色的祝福吧。
走进教室,学生们也很兴奋。雪带给人们的欢乐是不言而喻的。看来,我要上一堂忆雪的课了。
关于盼望的散文2:抓阄
文/赵子健
盼望已久的羊年如期而至,一只只小绵羊那毛茸茸的卷发好似是为了庆祝新春佳节特意而做的造型。
过大年既是对人们忙碌了一年的安慰,也是对来年美好前程的希翼,是中国最热闹最隆重的风俗,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情地享受这休闲愉悦的美好时光。
吃饺子、放烟花是庆祝人们团聚的大年俗,而各家也有各家不一样的小年俗,我家的小年俗就是年年雷打不动的特色节目“抓阄”。每年这个时候,爷爷都会准备很多几元、十几元、几十元的红包,让小辈来抓。无比疼爱我们的爷爷不偏不向,红包不但我们这些孙辈有份,我们的父母也有份,且每次爷爷都会设好几场让我们来抓。压岁钱是压岁钱,红包是红包,爷爷为的就是看我们玩得高兴。
如今已是一名大三学生的我,还经常会被爷爷紧紧攥着手给我讲我小时候的事情。过年的特殊意义对我来说,就是进一步加深我们爷孙之间的亲情。
关于盼望的散文3:杀年猪
文/守望2017
小时候,在农村,最盼望的是过年,只是兴奋;最爱看的是杀年猪,不知道害怕。
进了腊月,便天天念叨,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杀年猪。知道年还远,唱着说着,只为玩乐,心头上倒没那么急切。
喝过了腊八粥,心情就急迫起来。口中的叨叨碎也改变了内容——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好像已嗅到了香香的味道。
杀年猪,要早些时日。
腊月二十前后,嗷嗷的哀号,愤怒的尖叫,便满村子络绎不绝地响起来了,那就是岁尾年猪的最后祈祷。
那时农村杀年猪,绝对的原始小农经济时代,连正经八百的屠夫也不肯找。
那时,农人里也有多才多艺的,有会些杀猪劁猪的,不多,算是宝贝人材。因为此道干得尽是绝户事,大多人腻烦。腻烦的是杀猪这行当,猪肉还是要吃的,家里要杀猪了,便请人。
给姥姥家杀年猪的这个人,姓王,50多岁,也是姥爷家族里的外孙子,却管我叫小叔。进了院子,先去姥姥那儿,叫声老祖宗,再招呼其他人。满院子姥爷舅姨地乱叫一阵。谁都比他大,包括襁褓里的孩子,新鲜!
先前,我奇怪。姥姥告诉我,咱家辈分大,没啥奇怪的。由此,我也就知道了一个理儿,天大地大,不如辈儿大。铁证如山,一个50多岁的人,管我叫叔,我还没到上学年龄。
王大侄儿随身所带,三件东西。一把杀猪刀,尖尖的,薄薄的,亮亮的,看着让人胆寒;一根三尺多长的铁条,手指粗细,乌乌的发亮,无一斑锈痕,说叫通条;一块厚铁皮板,比小人书大些,卷圆一面,另一面是一道白刃,像刀似的,像刮山东大煎饼的镪子,也像现在大白工打大白的刮板。
年猪,头一天就不喂食了,一为省些粮菜,二为打理时干净些。
王大侄儿一来,猪圈里便有些骚动,那些猪似乎嗅到了他带来的死亡信息。待王大侄儿站到猪圈中时,猪便发狂地远躲他,越远越好,猪也通灵性。
大舅妈便端些猪食来,倒进食槽中。
猪是认吃不记打的,见吃,那点灵性就没了,顿时安静下来。就净往猪槽子那边观瞧了,倒是疑疑惑惑的。终于,诱惑战胜了疑惑,几个猪全跑来了,吃饭!甚至还有的哼唱起来,很快活。
王大侄儿一直没动,很淡定地站在那,脸上好像有些蔑视的神情。
正当猪得意忘形的时候,王大侄儿悄悄地靠了上去,身子只一动,一只手便薅住了那头年猪的一只后腿,都没看他那只手怎样伸出去的。与此同时,他那只手顺势往上一提一掀,那年猪便侧卧地上了。王大侄儿顺势用膝盖顶在猪的肚子上。旁边俩落忙的也冲上来,按住了猪头、猪蹄子。
一根细绳,随王大侄儿的两手摇晃,先是两后蹄聚一处,绕腾几下,缠紧,再前两蹄,如是。最后前后四足,拢一处,绑个结结实实。所谓四脚蜷蹄,就是这样。
年猪一直在号叫,凄厉而悠长,无奈而绝望,让人听得心抖。
一根杠子伸进四蹄里边,一声喊起,晃晃悠悠地,年猪被抬到院中的低案上。
年猪也无大力了,只是哼哼,口中尽是白沫,只管往外吐。猪侧卧着,脑袋探出了案头,有些下垂,脖项下面便展露出来。王大侄儿拍拍猪的喉咙处,嘴里念叨着,老猪老猪你莫怪,你本阳间一刀菜——噗哧一声,刀子便进了猪的喉咙下,直取了心脏。刀子拔出来时,那血猛的蹿一下箭儿,便汩汩而下,流落在下面的大盆里。
大盆里有些水,水里有些盐,可以防止猪血凝结。有人用两根秸秆,不停地搅,怕猪血凝出块儿来。一口猪的血,可以灌出好多血肠来,糟蹋不得。
年猪最后一声长号,便歇了气,甚至没蹬几下,去得很痛快。王大侄儿刀术好,可谓稳准狠三要件结合得完美无缺。猪落到他手中死,真算是幸福的。
记得当年老驴头,为反抗政府的猪头税,便自己偷偷杀猪。猪死得妥妥的了,可往滚水中一放,猪明白了,起身就跑,四处疯蹿,把老驴头和闺女春兰折腾够呛,只怪老驴头手艺太差。这样的杀猪匠,谁敢请。
王大侄儿给年猪松了绑,在年猪后脚处割个小口。把铁通条插进去,顺着猪皮下一阵乱捅,直捅到年猪的脖根下,为的是给年猪松皮。接下来,便捧起猪脚,嘴唇压着那小口子,给猪身上吹气。这活是杀猪的程序中,最累的一道。得要把猪吹得胀胀的,鼓鼓的,像个大大的皮球才行。为的是,给猪褪毛时,方便省力,快捷干净。
给猪吹气,最累,人要歇气的。歇气时,王大侄儿一边手紧紧地攥着那个进气的小口子,怕吹进去的气跑出来,一边大喘着气。如是十几次,才能把年猪吹鼓了,吹硬了。真是够累的。
年猪吹鼓了,大锅里的水也刚见滚,把年猪搭在锅边,往猪身上浇水。王大侄儿抄起那块刮板,迅速地在年猪身上刮来刮去,极有规律。年猪身上,便一条一条地露白。
这时候的水,不可以太热,太热,便伤了肉皮;也不能不热,不热,便刮不干净,有细毛遗落。尤其是猪头和四个蹄子,坑洼褶皱的,最难收拾。遗下的毛,凉了,再难清除,让人瞧着胳应。
王大侄儿褪的猪,白白胖胖,干干净净的,让人看了,觉得很顺眼。
接着,开膛破肚,将五脏下水倒入大盆中。再割下猪头,将整个年猪,分劈成两个拌子。王大侄儿便大功告成,去堂屋里喝茶歇气了。
照例,二两小酒,三两个炒菜,喝好吃好。再割上一条血脖,或软硬肋,穿上一截小麻绳,拎着,悠悠荡荡地,唱着小曲回家了。
王大侄儿厨艺也好,吃不得东家给炒的菜,讲究。便自己下厨,选自己可口的,弄上三两个。血脖那块肉,回去给全家人包顿酸菜饺子,皆大欢喜;软硬肋冻上,留着过年。
王大侄儿就这样给人家杀年猪,没有例外。他家,有好多年不杀年猪了。
关于盼望的散文4:盼望一场雪
文/李成林
俗话说,“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冬至一过,“九天”就来了,这预示着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来临了。冬天来了,雪也就不远了。再暖的冬,也总会有那么一两场雪的。那种银装素裹、天地一色的壮丽景色,总是在人们的祈盼中姗姗来临的。
小时候,虽然缺衣少穿,但铺天盖地的大雪,却是我们的天堂。下雪时,刺骨的寒风仿佛有所收敛;白雪覆盖的大地,变成了我们的游乐场。
我们家乡的大雪,通常都是在傍晚时开始的,先是下着小雨,或是飘着鹅毛片一样的雪花,纷纷扬扬,不急不慢,随后,雪花的密度和频次逐渐加大。当天色渐暗时,房顶上、草堆上、树木和竹棍的枝丫上,都逐渐变成了白色。
第二天清晨,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突然听到父亲的声音:“好大的雪,都把门封上了!”躺在床上的我们,一个鲤鱼打挺,便稳稳地站在了地上,全然不顾冬日的寒冷,当看到一片雪白的世界时,我们欢呼雀跃。门不但封不住,而且,这样的大雪简直就像厚厚的棉被,温暖而惬意。
左邻右舍的小伙伴大成子、老友子、扣住子,不用我去招呼,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我家,约我们一起进山抓野兔。我们在门口的草堆上开始拧草要子,用草要子把自己的脚和腿一圈一圈的扎起来,这样,雪不但进不来,还让我们每个人都精神抖擞,英武异常。我们手拿棍棒,一路吆喝着:“抓兔子喽……抓兔子喽……”向附近的山场跑去。
如果雪下得足够深,兔子的腿短,在厚厚的雪地里跑不动,我们通常都不会空手而归,但那样的大雪不是每年都有。但只要积雪能盖住大地,那天地一色,纯净洁白的雪花就能让人激动万分。我们打雪仗、堆雪人、垒雪山、挖山洞、扣麻雀,各种利用积雪展开的游乐活动层出不穷。
现在,我们已近花甲之年,抓野兔、扣麻雀的事情当然不干了,但只要下起了大雪,依然让我们非常兴奋。我们不顾年老体衰,踏着积雪,顶着寒风,背着相机,拍银装素裹的世界、拍冰雪装点的树木、拍千奇百怪的雪景,不厌其烦,乐此不彼。
如今,寒潮一波接一波,气温也一天比一天低。好盼望下一场雪,不仅为了美丽的雪景,更为了农作物的生长。农谚说:“瑞雪兆丰年”,于人生而言,不经风霜,何以见彩虹呢!
关于盼望的散文5:盼望春天
文/夸父追梦
是那样急切地盼望着,焦灼地等待着,深情地呼唤着2011年春天!
经过了尤感漫长、萧索、寒峭、寂寥、单调……的2010年漫漫冬天之后,久违了的东风才牵着春天的纤手,和着大自然进行曲的曼妙旋律,姗姗然地摆着轻盈欢快的舞步,越过长江,跨过秦岭,蹦过黄河,闯过山海关,走到北国来了!
春天好似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拿着一只神奇画笔,蘸着绿色墨水,一路走着一路画着,留下的是满世界河湖碧绿、嫩绦拂堤,千树返青、草长莺飞……山崖的达子香开了,紫艳艳灿若朝霞!幽谷的泉水淙淙流淌,书写着大地复苏诗句!
太阳越来越大、越来越热地朗照起来,白昼日甚一日地绽开了笑脸。骀荡春风在桃树、杏树和梨树间热烈爱恋着,搅得树们争相不让地戴上红的若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的花冠。哦,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春天啊,万物都在以最盎然最妩媚最欢悦的姿态将你妆扮!
知时节贵如油的好雨,一下便是两三天,或淅淅沥沥,或细细霏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大自然春光旖旎图。原野上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初始的,嫩绿的枝枝叶叶儿,满沾着晶莹欲滴的水珠儿,如刚洗过澡的婴儿,浑身上下都透着诱人的舒畅!
鸟儿们穿着不同颜色的美丽羽衣,在树林里飞上落下地忙碌着,都不甘示弱地操着南腔北调的嗓音啁啾着,载歌载舞地哼唱着赞美春天的歌谣,招引着同伴的刮目相看。花喜鹊和布谷鸟,不和适宜不管不顾地间或发布着惊叹:“春来啦!春来啦!”“布谷!布谷!”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纷纷走出家门,走入春天,舒活着筋骨,抖擞着精神,怀揣着喜悦与憧憬,各奔各的业,各做各的事,谁都不想落在后头。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的感觉是暖人心脾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的步履是稍纵即逝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春天的格调是沁凉润透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的豪情和志向是蓊蔚碧透、欣欣向荣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朱自清说:“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是啊,春天让我们魂牵梦萦,“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又是一年春风绿,千株万朵属流莺。”2011年的春天马上就要登场了,她正行走在我们松花江开裂的江面上,她刚踏进我们心中那充满希望和追求的田野中。当我们在春天的美景中享受着春天的幸福生活时,更要用勤劳和智慧去留住那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的春天!
关于盼望的散文6:蒸年馍
文/吴建
儿时最盼望的事莫过于过年,过年的感觉是从蒸年馍开始的。
准备蒸年馍的过程很繁琐。先要准备面粉,进入腊月,母亲就开始趁晴天用大缸淘小麦,洗净晒干,用小推车推到磨坊磨成白花花的面粉。面粉分头成粉和二成粉。头成粉蒸的馒头雪白的,留待客人用。二成粉蒸的馒头黑黢黢的,自家吃。接着准备柴火,蒸馒头需要猛火,麦秆、稻秸之类绝对不行,一摞摞劈好的木材才是好料。父亲找来闲置的木头用大板斧劈成尺把长、胳膊粗的木块,堆在灶膛后。
蒸馍的前一天晚上要把面发好。发面是一项技术活,发好了的面盛在大缸里,上面捂上被子、大衣,凌晨三四点要起来接上新面。天一放亮,一家人就起床了。蒸馍开始了,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烧锅的、揉面的、打水的,齐心协力,各司其职。父亲往大铁锅里舀满水,盖上锅盖,然后在灶膛里引火烧锅。母亲和三个姐姐则忙着将发好的面搬出来放在桌上,掺入面粉,擀面、切面,做馒头。只见母亲快速地拿起一张圆而薄的面皮摊在手心里,用筷子夹些豆馅放入皮中,两手捏几下,一个圆鼓鼓的豆馅馒头就“诞生”了。姐姐们也个个心灵手巧,一张张面皮在她们手中迅速变成粉嘟嘟的“胖小子”。空笼里垫上布垫,把做好的馒头放在上面,一笼里至多放二十个。笼里满了就一屉屉架在铁锅上,此时灶膛里火力要猛。我给父亲递木柴,父亲不时加柴火,又奋力拉动风箱。蒸笼不断升腾出一团团雾气,厨房里被浓浓的雾气笼罩着,热气腾腾的,外面北风呼叫,寒气逼人,蒸房里却暖意融融,人们个个穿着衬衣,谈笑风生。屋内屋外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终于起锅了,父亲将一笼笼冒着热气的蒸笼端下锅,扣翻在竹帘上。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白馒头,顾不上烫手,张嘴就咬。大人们也放下手中活计,拿起一个品尝,欢天喜地地评论着。
蒸馒头大约需要大半天,蒸得多的人家甚至要一天一夜。蒸好的馒头除留一部分过年吃的,其余的冷却后封进坛子里,等青黄不接时慢慢吃。蒸好了馒头,年味儿就愈来愈浓了。
而今,故乡再也没有人家蒸馒头了。哪怕再小的集镇也有几家馒头店,馒头随时随地可以买到。但买的馒头无论多白多软馅多好,也难以取代家做的馒头那淳朴家常的味道。儿时蒸年馍那人、那景、那情,都已凝结在时光里发酵成一份独特的情怀,润泽一生。
关于盼望的散文7:阳历年
文/隆如
小时候,除了春节外,最盼望的要数阳历年了。
也许是带着一个“年”字,所以分外在意,有一份隆重在其中。但在大人们的眼里,元旦是阳历的新年,春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年。我们孩子的心中,哪里管阳历年还是农历年呢,只要有好吃好玩的就是过年了。平凡的日子里,总要有这样那样的盼头,生活才有那么一点滋味,端午如此,中秋如此,阳历年亦复如是。
阳历年在年脚下来了,它像一个打前站的使者,提前来探探通往春天的路径。
腊月天,花店里运来了腊梅、水仙、仙客来、富贵竹,满地满架的红香绿翠,这倒不像冬天的光景,是春天的况味。快过年了,节前买一盆水仙花回家养着,等到了春节,定是一屋子的馨香。阳历年买花,刚刚好,提前储备着的幸福,总是历久弥新。
红灯笼挂起来了。在店铺的檐角,在商场的门口,在超市的顶棚,在大街小巷每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地方。圣诞节刚过,接着阳历年,圣诞树还没撤呢,这大红的灯笼又挂起来了。这红红的灯笼,象征着红火、崭新,还能是什么呢,到底跳不出温暖和喜庆的圈子。
那些年,阳历年是要放假的。到家放下书包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家长宣布,阳历年,老师说了放假一天。心里那个乐呀,是看动画片,还是去赶集,或者走亲戚,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心里那个兴奋,怎么也捂不住,就快要漫出来了。
上街,满大街的人挤人,琳琅满目的商品,喇叭里播放着邓丽君的《小城故事》。人声,歌声,叫卖声,小小的街道,快要装不下了。城里人,乡下人,工人,农民,妇女,学生,大家一起欢度元旦。卖糖葫芦的,卖烤山芋的,卖彩色气球的,排成一溜,仿佛约好了一般,齐齐出动。
遇见一位卖挂历的老人,慈祥而又温和。满满一推车的挂历,闪着五彩的光芒。老人眯着眼睛晒太阳,也不吆喝,气定神闲。我立在小摊前,这个看看,那个摸摸,手尖流过的全是温暖。想起过去一天撕一张台历头的日子。撕着撕着,月月年年就这样翻过去了。那小小的纸片里,有流年似水的叹息,也有红尘烟火的熨帖。
阳历年,承载着那么多温暖的记忆,为生命留下了那么多完美的印记,像年轮,一圈一圈,缠绕着现世的安好。
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想说,阳历年来了,春节也就快到了。可不是,新的一年正打马扬鞭,驮着祝福和春天向我们走来。
关于盼望的散文8:每天的盼望
文/王俊
作为一名教师,职业的要求,我养成了读报的习惯。每天工作之暇,我就读读报纸,读了才感到浑身舒畅;每天睡觉之前,我就读一会儿报纸——睡前的必修课,如催眠曲,假如哪天睡前没有读到报纸,我睡觉就会缺了点什么,睡香就打折了。因此,报纸对于我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早已融入我的人生。
在众多的报纸中,我结缘最深的是《张家港日报》,初略算来,读她已然有近二十年的光景,可谓是她的超级粉丝。她是我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不是因为怀有什么私情,我就有如此之说,其实,道理再明白不过。她是一份多彩与启智的佳报,自然就深深地吸引我了;她是家乡的报纸,充满了家乡的气息,我作为港城人,情感的需求,自然就十分喜爱她了;我是文学爱好者,爱好的驱使,自然就煞是喜欢她了。
正因为有如此多的情愫,她就成了我每天的盼望。这份盼望,是望眼欲穿的,是情感的,是工作的,是爱好的,是自豪的。每天,我都迫切地盼望着,盼望着她的到来,让我一睹她的芳容,以解渴求。
每天,在一阵清脆的铃声中,随着邮差的到来,她姗姗而来,如仙女下凡一般,给人心中一阵喜悦,一丝激情,让我迫不及待,先睹为快,先读为乐。拿她在手,绵绵的,温馨的,阵阵墨香,新鲜而扑鼻,我犹如拿着一个宝贝,拿着一份喜悦,拿着一份爱恋,给人兴奋和慰藉。
她落落大方,光彩亮丽,是全国县市报中版面较多的彩报之一。她导向正,新闻短,照片亮,言论精,版式美,质量高,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她的栏目很多,有综合新闻、民生·热线、新农村……她的信息量很大,具有可读性、生动性、趣味性,甚至连广告,也制作得是那么精美诱人,那么惹人喜爱。
我最喜爱读她的头版新闻。那是关于家乡大事的报道,有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报道,有张家港精神的再教育、再弘扬、再实践的报道,有港城获得了什么荣誉称号的报道……十分及时,振奋人心,令我常常为之动容,让我喜悦不止,激动不已。
我最喜爱读她的《小记者园地》。读着孩子们的文章,我感到欣慰,看到了港城的希望。孩子们讲述着校园生活,表达着喜怒哀乐;记述着港城的巨大变化,抒发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诉说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远大的抱负……孩子们的文章,能通过家乡的日报发表,这是对他们多么大的人生激励啊!为此,我为有如此关爱下一代的日报而自豪。
我最喜爱读她的《暨阳周刊》。阅读《暨阳周刊》,就是在阅读港城的人情风俗、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加深了我对家乡的了解,什么沙上文化,什么香山文化,什么暨阳文化……我都是通过周刊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那刊登的一篇篇精美的作品,让我欣赏,给我美的享受。
每天的盼望,一天的激情;每天的阅读,一天的享受!这就是《张家港日报》给我的一份人生惬意!
关于盼望的散文9:留住过年的好
文/孙振佳 孙孜孜
忙碌了一整年,盼望了好多时,年到了。过年真好!
过年虽然只是短暂的几天,但留给人的记忆总是美好的。那么就让我们留住年的好,把它融入每季每月的每一天。
留住过年时欢快的好心情。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不可能万事如意,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亦或曲曲折折,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豁达乐观的心态。遇到不如意时,千万不要自怨自艾,长吁短叹。要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岸前自然直。想开一点,看远一些,抛掉烦恼,忘却忧愁,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散后有晴空。就像过年一样,让我们天天充满快乐吧!
留住过年时打扫卫生的好习惯。年对每个家庭都显得十分神圣,为了除旧布新,就连平时不怎么讲究甚至邋里邋遢的人,也会把家内外清扫打理得干干净净,布置得井井有条;男的去理个发、修个面,女的则会染个发、烫个头,每个人都要清清爽爽洗个澡,换上新衣服,抖擞精气神。就像过年一样,让我们天天多点体面吧!
留住过年时文明的好习俗。过年时,院里邻里,朝夕相见,都会主动向对方问候一声“新年好”!出出进进,来来往往,相识相熟的人老远就会热情地打声招呼,而不相识的人迎面相遇也会相互报以微笑。在街头路边,车站公园,动粗的、撒野的、无事生非的少了,讲理的、行礼的、宽容谦让的多了。就像过年一样,让我们天天保持友爱吧!
留住过年时真挚的好感情。平日里,大家各忙各的事,就是亲朋好友也难得凑在一块。过年就像一条感情的纽带,把天南地北的你我牵引到一起相逢相聚,寻寻梦中的相思,聊聊久别的牵挂,晒晒收获的成果,话话未来的憧憬。年过了,彼此虽又各奔东西,也许分别还有好久,但心却不应因此而有一丝分离。就像过年一样,让我们天天真情相拥吧!
过了今年盼来年,来年更比今年好。而当下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莫负光阴,把过年中这些好的东西留下,陪伴我们过好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