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饼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月饼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月饼的散文1:纸月饼

文/刘关张

每年旧历七月十五一过,堂哥总是会给我打电话,一起合计中秋给我们集团公司多少月饼票,一般来说,我都会要上10万块钱的。大型国企嘛,总是要把关爱职工放在重要位置。我是这个公司的工会主席,有这个权力和义务,说句官话就是让广大干部职工过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

其实,堂哥那里就是一个空壳公司,根本不生产月饼。只是每年中秋前印制大量精美的月饼票,通过关系专门批发给大集团大公司的工会,当然了,主要以国企为主。一般来说,人家是按照面值开票,八折收钱,这一下子就可以送给工会领导们20个点的回扣。

堂哥第一次推销他的月饼券是在4年前,他亲自上门给我讲述其中

的奥秘:老弟,咱们是自己人,你又正好是工会领导,所以我才来找你,你看我这券,面值198元,我给你10万块钱的怎么样?

我忙回答:我不是不信你呀哥,你们的月饼好不好呀,我们可是大型国企,职工要求高,你得保证质量和口味。

堂哥微微一笑:我们不生产月饼,我们只印券,这就叫做纸月饼。

我愣住了:那我们的职工拿着票去哪里兑换呀。

堂哥递给我一支苏烟:奥妙就在这里,月饼票根本不要发到职工手里,最多从你们集团发到各个二级单位工会,事先和大家打好招呼,一切签字领取啥的手续齐全,让他们放到自己手里,过两天我派人悄悄地来你这里,找到这些基层工会主席 ,从他们手里半价收回月饼券,给现钱。主席们把钱拿到手里,这神不知鬼不觉的,你我他们都得好处,这叫三赢,何乐而不为呀。

说实话,第一年我真是战战兢兢,怕出啥问题。但是堂哥是个老江湖,他给我讲了好几套出了问题的防范预案。自然,这些预案根本没用上过。底下的工会干部也都配合,大家心照不宣,有福同享。

自然,这个过程是以多年培养起来的默契为前提的。所以,我才说,每年堂哥总是给我打电话,今年也不例外。七月十六堂哥径直来到我的办公室,寒暄几句后,我拉着他走进小会议室。

关上门后,堂哥开门见山:兄弟,怎么样,今年是不是按惯例来呀。我听说你们单位今年效益不错呀,要不要多来点儿?

我面露难色:老哥,今年真的不行了,一点都不敢办了。你说为啥,唉,这不现在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嘛,纪委还转发了市里的一个关于节俭过节的通知,别的不说了,今年真不行。

堂哥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怎么今年都这样呀,你这是第三家,那两家机关事业单位也是不敢要了。看来世事要变了,我这纸月饼生意做不下去喽。

堂哥边说边站起来,摇了摇头说道:也好,兄弟,不为难你了,我到咱哥那个集团看看去。

关于月饼的散文2:“挨骂”的月饼

文/申宝珠

我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天没吃饭。我想不通,父亲和母亲感情那么好,母亲生前对父亲不好么,他就那么急着另娶继母。一边想一边落泪,不时有人敲门,我始终也没有打开房门。

15岁的我两个月没回家,在学校的开销都是父亲托人捎来的。8月的时候,姐姐终于小心翼翼地对我说,小妹,咱爸的人明天就来家住。

第一次见继母并没有如我预期的那样——我会十分厌恶她。方方的脸,短短的发,一双眼睛说起话来就眯成一条缝。她带来的孩子,父亲要我喊红姐、小哥,我用自己也听不见的声音喊了几声,就朝小屋溜,父亲要喊我,她挥挥手,算了,小孩子。

重新组合的家庭,别别扭扭过了一个礼拜。父亲砖瓦窑打工,哥哥理发店做学徒,姐姐上班,家里只剩下了她的两个孩子和我。有一天,村里突然停电。我在门口溜达,忽然瞅见对门五爷家灯亮了,就忘情地喊,妈。妈。电来了。她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一怔。继而看我的眼神柔和了许多,不似以前的客气与冷漠。其实,我是忘记了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我喊的不是你,我在心里说。

中秋节到了,在城里工作的姐姐捎回来一块月饼——有一只小盘子那么大。在物质匮乏的八十年代初已经相当珍贵了。她把月饼分成四份,一份给砖厂做活的父亲,一份给红姐,一份给小哥,另一份给我。

父亲要等晚上十点多种才回来,她要我们先吃。她递给红姐时,贪婪地闻了闻,递给小哥时也享受地伸出舌头舔了舔,递给我时放到鼻子前,犹豫了好一阵急促放到我掌心。她晓得我有一些习惯不同于她的两个孩子。

我忽然可怜她,那么贪婪,却没给自己分一小块。我强忍着口水掰了一小半递给她。不料,她起身,稀罕的月饼抹到她的裤腿。她惊诧了片刻。你这笨蛋,你这蠢货!她大声用训骂她的两个孩子的粗话指责我。我惴惴找来抹布,帮她擦裤子。慢点吃,噎不死你们!她骂红姐、小哥。她回头忽然一把抱住我,抹了我一脸鼻涕一脸眼泪。小丫头最乖,知道心疼妈。很久很久没人这么抱过我,那一刻,我心里很坚硬的东西变柔软了,我知道,那是一个人真正爱上另一个人!

关于月饼的散文3:最昂贵的月饼

文/蓝狐

一个穷苦孩子的一个小小心愿,有时竟会是那般的昂贵。

虽然她可以背着二十几斤玉米,走上十几里乡路,只为变卖到一盒火柴;虽然她可以把政府接济给家里,料理父亲丧事的六百元钱再次送到村上,只是觉得“借人家的钱一定要还”;虽然她可以拒绝好心人的收养,甘愿留在智障的妈妈身边一直照顾下去……但是她却依然希冀着,用人们捐助给她和妈妈的六万元钱,去买两块月饼。

两块月饼啊,成了这个穷苦孩子一个天大的心愿。

她说,月饼是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自己也喜欢吃,那么甜。

她说,以前,都只是买一个的,自己吃一口,剩下的就给了妈妈。

她说,现在有钱了,可以买两个了,我和妈妈一人一个。

一边这样说着,八岁的倪东艳笑了,像是已经吃到了月饼,那么甜。

八岁,似乎连天真都显得那么简单的年龄,在倪东艳心里却不得不变得繁杂起来。爸爸突发脑溢血,那么匆忙地走了,她不得不去照料一直瘫痪在床,并且患有智障的母亲。每天,天还没亮,她就起床了,做好了一天的饭,再去唤妈妈起床,等到妈妈吃下了早饭,她才又匆匆往学校里赶。中午一放学,她又得急匆匆返回家来,再为妈妈弄些吃的。下午,放学之后,她也同样要重复着燃起一缕炊烟……

然而,炊烟里没有月饼,只有爸爸的叮嘱:照顾好妈妈!

这叮嘱该是多么的酸涩,而她那心愿又是多么的甜美。

偏偏,在酸涩和甜美中间,小东艳掩藏下了一个孩子天真烂漫的笑脸,反而把爸爸的一句叮咛和妈妈的一日三餐四季平安,做成了一块大大的月饼,时刻高高地悬挂在自己的心空上,那么圆,那么甜。

或许,那该是世上最昂贵的月饼。童心的面,亲情的馅,她和妈妈一人一个,品咂到永远……

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被小东艳打动了,纷纷向她和妈妈伸出了援手,人们捐款捐物,真情满满。可是,八岁的小东艳并不晓得数钱,她惟独时常盘算的,仿佛只是照料妈妈的日子,还有柴米油盐的如何打点。甚或,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即便拥有再多的钱,也要最先买下爸爸临终的叮咛,最先买下妈妈最爱的甘甜。

她的心愿如此清贫,却又如此昂贵。只因为啊,只因为不是所有的月饼都值六万,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舍得像小东艳那样,以六万的价格去为妈妈买回几口日子里的香醇和甜美……

两块月饼,要你出资六万,肯么?

关于月饼的散文4:面月饼

文/马永红

小时候,每到中秋节,正值村子里秋收大忙。但无论多忙,农历八月十五下午,母亲都要放下地里的活,专心做月饼。做月饼用的白面,上午已经掺了酵子粉和好在盆子里等着它发酵。母亲先准备做月饼的馅料,她把芝麻炒熟,浓郁的香味在房间里像长了翅膀一样飘散四溢,很诱人。她一不留神,我们就偷偷地抓来放在嘴里,找个她看不到的地方,“咔哧咔哧”嚼得欢实。再回来时母亲已把花生芝麻在蒜臼里捣成碎末,用盐调好放在碗里,这就是“芝麻盐”,另一个碗里备有白糖和大枣。面已发好,“白白胖胖”胀满整个盆子,母亲把面块取出来,放在案子上揉来揉去,反复地揉。母亲说揉得遍数越多越透,蒸出的月饼就越软而好吃。直到把面团揉得光滑,上面冒出许多小泡泡才好。接着把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一个个小圆片,不薄不厚,这时母亲把“芝麻盐”均匀地摊好在一个面片上,把另一个面片盖上去,用手把四周拍紧压平,这下就包得严严实实的了,母亲说这是“咸月饼”。等把芝麻盐包完,再用同样的方法包白糖,这就是“甜月饼”。所有的馅料用完,面也没有了,母亲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瓶盖或从地里采来的圆麻花,在月饼的四周按来按去,像盖章一样,月饼上就有了一些好看的花纹,再把大枣摁上去,月饼就做好了。它们又扁又平瘦不拉几的样子,像发育不良的女子,一点也不中看。母亲说,这是用发酵好的面做的,它们在蒸锅里会变大的,你等着看吧。

母亲把月饼包完,大锅的水已经烧开了,放上蒸屉,把月饼挨个放进去。不能挨得太近,否则一会儿发大了会挤在一起,不成形的月饼才愁人呢。盖上锅盖,大火熊熊燃烧,我们的热望也如灶膛的火,红彤彤地在心里闪亮。着急地围着灶台转来转去,听见肚子“咕咕”地叫了很久,像藏了一只鸟,馍香味才悠悠地从锅盖四周蜂拥而出。锅盖一掀,果真,变戏法似的,刚刚还瘦瘦的月饼,现在个个“丰满”而骄傲地躺在笼屉上,饱鼓鼓的“扛腰凹肚”,很富态,很有意思。我们不能自已,手就伸进馍筐里,母亲一边嘘着气从热锅里往外拿月饼,一边轻轻地拍了我们的小手制止:“等等,热馍吃了会噎着。”尽管香气浓郁,垂涎欲滴,但还是乖乖地把口水咽了回去。母亲又拿出几块白布,每个白布里包几个月饼,吩咐我们姊妹几个送往东邻西舍。这是我们最不情愿的事,自从过了春节,大半年都没有见过白面馍了,刚蒸出来的白月饼,还没尝上一口,就要给人家送去,这不是太傻吗?母亲却说:“好东西就是要大家都尝尝,光自家人吃有什么味道?”我们只得噘着嘴儿,抱着热乎乎的月饼,挨门挨户地送了个遍。

等我们回到家里,却发现馍筐里又多了很多形态不一的月饼,原来我们前脚刚出门,四邻送月饼的孩子就小跑着送来了他们家做的月饼。母亲说:“这么多花样的月饼,都是巧手的婶子大娘做的,换着吃不是更有味吗?”我脸红红的,一定像树梢上缓缓升起的月亮吧?

月亮像月饼一样圆圆的时候,父亲也从地里回来了。一家人坐在院子的桂花树下,桌子上摆放着圆月饼,还有石榴、柿子等瓜果。满树的桂花绽放,清香宜人,拿起月饼吃一口,软香素朴的味道里平添了几丝淡淡的芬芳。

又是一年中秋节,超市里的豪华月饼摆得琳琅满目,我却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吃了十多年的“面月饼”,那股香味似乎还在舌尖流连,一家人乐呵呵的欢笑似乎还在桂花树间穿梭,只是父亲,早已不在身边。

关于月饼的散文5:没有馅的“月饼”

文/傅俊鸿

七岁那年,中秋佳节,母亲磨不过咱们姐弟几人的强烈要求,买了一大袋“月饼”回来分给我们。

那年,父亲不知道啥事惹到了我那些舅舅,等把父亲从死神那里拉回来,家里便一贫如洗了。再加上养猪失败后,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记得麦子成熟后,三姐就用石磨碾碎和着剁细的洋芋蒸,这便成了一家人的主粮。挑食的我,往往会想方设法要求吃点粥之类的,等到吃饭时候,象征性吃点应付了事。记得有一次,在吃了两天的炒洋芋蛋后,我守着母亲哭了,央求要吃饭。“好好去读书,等放学回来,娘做白米饭给你吃……”倔强的母亲转过身后,我分明看见她抹了一下眼睛。那天下午,果真吃到了米饭,不懂事的姐弟几个还抢着吃了个精光?

“中秋节到了,娘,不买点月饼吃吗?”我们姐弟几人都争着向母亲要月饼。磨不过我们,母亲答应买了。年少的我便紧跟其后,向街上走去。走到月饼摊前,哇,好多月饼堆放着,我禁不住咽口水。“这月饼多少钱一斤?”母亲轻声问道。“这种水果月饼8块钱一斤,那种火腿月饼13块钱一斤……”还没等卖月饼的介绍完,母亲便拉着我在大家异样的眼光下逃离。

最后,沿着街道走到最末尾的一家小店,母亲买了五十个“大月饼”,好划算,才一角钱一个。当母亲把那张皱巴巴的五块钱拿给那店主时,店主的手颤抖了一下,那慈祥的老人便又递给我一个“月饼”。

“月亮堂堂,下河洗衣裳,洗得白茫茫……”我们每人分得八个,各自搬个小凳子,围坐在门前院坝里,欢快地唱着歌儿,吃着“月饼”,母亲还给我们讲“月亮么么”(后来才知道那叫嫦娥)的故事。玩到大半夜,眼皮子都开始打架了,我们才磨磨蹭蹭地回屋去睡。

“他二奶,这久没钱了,在你这里拿两包盐巴回去,过阵子给你钱。”母亲走到二奶奶的摊子边小声说道。“一家人嘛,多拿两包去,等方便的时候再给钱。”二奶奶随手捡了四包盐放到母亲的背篓里。我才明白过来,母亲把买盐的五块钱都买“月饼”给我们了。

时光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吃过的月饼种类无数。但,不知为啥就是吃不出当年那味,那甜甜的没有馅的“月饼”的味。

关于月饼的散文6:记忆中的月饼

文/郭雪强

人生至今,我只吃过两块好月饼,确切来说,让我感觉月饼这东西实在是好吃,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在小时候,大约七八岁左右。那个时候,村子的小卖铺里还没有月饼卖,每逢中秋节,各家自己做月饼。因为条件有限,并不是家家都做,即便是有条件的,可以凑够原料,也不会做太多,几块而已。

那天,奶奶从邻居家借来一个做月饼的模子,它有点像木锤,只不过是空心的,看起来挺好玩。不知道奶奶什么时候从哪里弄到的葡萄干、花生仁、核桃、芝麻,它们藏在一个小纸包里,像是一包传世的珠宝玉器。我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它们被放进和好的面团里,像一个个包子,但又不是。这时候月饼模子闪亮登场,奶奶把“包子”放进去,在案板上使劲一压,像模像样的月饼就出来了,这太神奇了!可是还不能吃,要在炉子上烤熟。

坦率讲,我已经不记得月饼是怎样烤熟的,但一定是一个令人煎熬的过程。一个垂涎三尺的孩子守着火炉,闻着月饼香,等待,等待,不敢离开半步,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闻,等待月饼烤熟的过程漫长而有趣。

记不清那次吃月饼是平生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却十分清楚地记得,奶奶做的月饼就是好吃,舍不得吃。咬一小口,嚼一嚼咽下去,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我没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美味的食物,之前我一直以为江米条是最好吃的东西了。这么好吃的月饼,如果想要再吃,要等一年,再过中秋节才能吃到。遗憾的是,后来奶奶没有再做过。小卖铺里有了月饼,一包五个,草纸包着,草绳捆着,油浸透了纸和绳的那种。

第二次是1996年,我16岁。第一次离家到外地求学,那个秋天注定是忧伤的,空气里满是思乡的情结。为期两周的军训,踢正步、唱军歌,身心疲惫又斗志昂扬,每当休息的时候很自然地想念家,想念家里的亲人。军训结束了,恰逢中秋节,学校食堂免费赠送新生每人两块月饼。这是食堂自制的,看上去特别朴实,像极了小时候奶奶做的那种月饼。

其时,我对月饼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了。可不知怎么回事,这两块月饼拿到手里,忍不住眼睛湿润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有亲身体会才有那种浓浓的乡愁。我吃着手里的月饼,想着此时此刻,皎洁的月光下,秋意渐浓的院子里,母亲在做什么,父亲在做什么,甚至我都能闻到秋天里村庄外玉米叶的味道。月饼非常好吃,一点儿也不腻,那种香那种甜恰到好处,叫人终生难忘。我真想留一块带回去给母亲尝尝,但还是禁不住诱惑,一口接着一口,不知不觉吃到了最后。

从此,记忆中我再也没有吃过月饼,甚至一看到月饼,大脑第一反应:不好吃。我没有去想过为什么,不想吃不吃就罢了。现在,特别喜欢吃月饼的人也不多了吧?而月饼也只是作为一种礼品被人们送来送去。至于好不好吃,没人在乎了。

每当中秋节来临,街上蛋糕店都在门口摆上了各式各样的月饼,所有的超市都腾出一大块空间,摆上花样繁多的礼盒,烘托出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气氛有了,可月饼的使命还没有完成。看着那些包装得漂漂亮亮的月饼,我总觉得里面的馅料好像还缺少了点什么。

关于月饼的散文7:别有一番滋味在月饼

文/江瀚

前段时间去外地旅游,当我们全家人兴尽而归时,看见防盗门的门把上挂着一个黑色方便袋。里面是什么呢?我打开一看,竟是两盒包装精美的月饼!仔细查看包装,却未能发现可以证明赠送人身份的东西,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妻子连连示意让我丢掉,她说天上不会掉“月饼”,这里面肯定别有玄机,万不可图一时之利而追悔莫及。儿子也撇撇嘴,“爸,我们老师说来路不明的东西,千万不要招惹,这年头谁会如此好心,还当无名送礼人?”

这时,我想起了一则读过的段子,说的是一对夫妇在门口捡到两张当晚的电影票,并兴致勃勃地去看电影,当他们意犹未尽地回家后,才发现家里已被盗贼洗劫一空了。这两盒包装精美的月饼,会不会也是不怀好意之徒设的圈套呢,莫非在里面下了毒药?我越想越诡异,赶紧拎起来扔进垃圾桶,又怕累及他人或流浪猫狗,便又掏出来,找了个更大的方便袋套紧系牢,然后狠狠踹上两脚,方才罢休。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岂料,两天后乡下姨父打来电话,问我月饼的滋味如何,我这才知道表弟最近和别人合开了一家食品厂,那两盒月饼就是他们厂生产的,特地带给我品尝。我埋怨道:“表弟也太粗心了,怎么就直接挂门把上了呢,也没留个名。”“谁还随身带纸笔呀,家里没人时,咱这不都是直接把东西挂大门上吗?”姨父反倒有点儿疑惑。

哎呀,在城里住久了,我竟把乡下的处事习惯忘记了,老家的农活较重,特别是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玉米的日子,十有九家都遇不见个闲人,有时候访亲碰到“铁将军”把门,带来的礼物往大门上一挂便拍拍屁股走人,这事儿真是再平常不过了。

到了晚上,我站在阳台上凝视月亮,凝视着城里的月亮,凝视着这轮二十年前的乡下的月亮,忽然感觉它受了委屈似地一颤一颤,像极了那两盒被我扔掉的“莫名奇妙”的月饼。

几天后,我买了几盒高档月饼去送给爷爷,顺便也给对门一位年逾八十的孤寡老人送了一盒,老人接过月饼,抚摸着精美的包装,眼眶不禁湿润起来。她拉着我的手哽咽道,月饼可是好东西呀,我又想起我娃他们小时候了——

那时候家里本来就穷,我刚刚病逝的丈夫更是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中秋节时,别人家的孩子都美滋滋地啃着月饼,我可怜的6个娃呀只有咽口水的份儿。后来我帮村长老婆纳鞋底,她见我还没吃中饭,就给我一块月饼。我哪里舍得吃呀,揣在怀里就兴奋地拿回家了。

当天晚上就是中秋夜,月亮升起来后,我叫孩子们围坐在一块儿,用刀把月饼切成6份,递给他们说:“每人一份,一共是6份,六六大顺,也祝咱家今后能一帆风顺!”他们6个都馋得直咽口水,却没有一个人伸手接,他们都说:“娘,我们一点儿也不喜欢吃月饼,您吃吧。”小孩子哪有不喜欢吃月饼的,几番推让之后,我发起了火,喝道:“不行!一人一份都必须吃,就算是吃药也要给我吃下去!”他们这才接了过去,只是每个人都把月饼掰成两半,一半放到我跟前,那晚数我吃的月饼最多,他们知道心疼娘啊!老人已是泣不成声。

我安慰完老人,见她情绪激动也不敢细问,回去对爷爷讲:“对门的那位老人好可怜呀,她的6个儿女怎么都不在了呀?”爷爷叹了口气说:“她的儿女都挺好,只是全部在国外,每次过节都会寄来很多钱,但这人老了,有些东西可是用钱买不到的啊!节日想起来了,寓意却忘了。”

关于月饼的散文8:等待

文/骆安123

等待月圆,等待中秋。

月饼早就备好了,家人却不肯提前吃,从心理学来说,这叫“延迟满足”,它的真髓就是忍耐和等待。等到真正的月圆之夜,沐在如水的清凉月光之下,沐在如诗般的温馨亲情之中,一家人放下所有的尘世的烦累,月饼、瓜果、甜酒,彼时彼刻,才别有滋味。

正如若是有个人告诉你,一定会有好的前程在远方等你,那么你会有信心和勇气坚守前行吗?人的一生总要等待点什么,信守点什么,这不是因为别人的要求,而是人的一种自发的本能。为人母,我坚定地信守孩子会健康成长,实现志向;为人师,我坚定地信守学生会自主学习,励志成才;步入中年,我信守岁月流转,终有馈赠。

春意盎然,秋意正浓。青春人生旖旎,中年人生饱满。每个人都有一个魂灵,心灵充盈与美好,人生才有绚丽多彩。没有人给你真正的承诺,流逝的是岁月,孑存的是信念。每个人的人生似乎渺远,但维系意志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岁月的仰视。

“九·一八”的警音刚刚拉响,历史沉重,往事不堪回首;但历史终于等来了国人的觉醒。天宇又一次来找我,执着地要拿回数学课上被没收的手机。我等待他的成熟进取,等待我所有的学生站在历史的肩头说,我的梦,在远方,我一定奋勇前行——

做一个幸福的人

做人是一件有希望的事情,做一个幸福的人,是让心灵的星空光芒万丈的幸事。

光,一直被人们赋予高尚温暖,无所不能的力量。阳光、月光、灯光……光,是生命的华冠,点一盏心灯,生命便有了光明和安全,生命便有了感动和敬畏,生命便豁然开朗。生命,我用智慧去开启它的门窗,并控制好欲望与情绪,就能感受到快乐与幸福。

当情绪兴奋的时候,内分泌中叫内啡肽的物质,会让人常常陷入各种情绪和成瘾的泥淖中;把自己从成瘾的伪快乐中拔出来,需要强大的自控力。迷《龙族》,迷恋情,迷网游,消耗着时间,吞噬着精力。凡事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节制,贪恋成瘾便是罪恶,便是灾难。毒瘾,贪污瘾,暴力瘾,消费瘾,网络瘾——当你被各种瘾所绑架时,便忽略了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忽视了生活本真的内涵。

人类最大的幸福,不是来自于物质的极大追求,而是来自于精神追索的升华。每日宝马香奈儿难驱心灵的孤寂,每日美酒大餐难填心灵的空落。你享受过瓦尔登湖带给你的静谧吗?你享受过翰墨丹青带给你的欢娱吗?你享受过丝竹管弦带给你的陶悦吗?你享受过清风明月赐予的清爽吗?你享受过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高格吗?精神丰富了,幸福便永驻。它不会随时间褪色,不会因岁月流转;反而愈久愈充盈,赠你无言的幸福。

情随事迁,幸福还在于学会制怒。“怒”是奴之心,怒之人忘却了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老庄之道在于养心,静观世道;静对人心,淡定处事。即使毋需谈玄悟道,亦可生出智慧。如此,人生的处境便有了光亮。正如苏轼因乌台诗案,反成就了他人生的一段赤壁奇遇;正如天台老人,因族人的反对,反创造了人间的爱情奇迹。

做一个幸福的人,让行为光明磊落,让容颜光彩照人。不沉溺,不虚空,不妄为,不滥怒;才会在很多不经意的瞬间,显出你的美德与高雅的细节,而这些恰好是感动生命的力量。

生命之窗,期待幸福叩响——

关于月饼的散文9:月饼里的爱情

文/王凤国

这是一个和月饼有关的爱情。

那是一个物质非常缺乏的年代,女孩家里兄弟姐妹五六个,家里是吃了这顿,没了下顿,从年头到年尾连一片肉也见不到。邻家住了户人家,因这家男人在矿上干,又只有一个孩子,生活就显得宽裕,经常还能吃点肉什么的改变一下生活。这家男孩和那家的一个女孩是非常好的朋友。男孩爱把家里好吃的偷出来给女孩吃。一次中秋节,这家男人的矿上发了月饼,是很好吃的那一种。男孩对女孩说好了,到晚上他偷拿一块给女孩吃,可那天晚上家人看管得严,又赶上天很不好,下起了雨。但男孩心里想着这件事情,到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才偷跑出来,但女孩没来。男孩相信女孩一定会来的,就在雨中等女孩。女孩很晚才来,说对不起,我来晚了。男孩把那块月饼给女孩的时候才知道,月饼已经让雨淋湿了。

后来,他们都长大了,做了夫妻。现在我们可以管他们叫男人女人了。那时候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男人因家庭成份不好,被拉出去批斗。女人那边的兄弟姐妹都来劝女人,和男人划清界线。可女人就是摇头说不。批斗男人的那天正巧也赶上中秋节,那天的月色很好,男人让人拉出去很远批斗了,女人就去看男人。尽管那天有月亮,但路很不好走,一路上女人摔倒了好几次,她赶到男人被关的地方,才知道脸都摔出了血。女人见到了自己的男人很激动,说知道吗?今天是中秋节,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当女人把包打开的时候,才知道月饼都碎了,女人当场就哭了。男人说,不要哭,没事的,不是还能吃么。我最喜欢吃碎的了。说着男人就用嘴舔起那些月饼碎片。

男人和女人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快到中秋节了,我回乡下,给父亲母亲买了上等的好月饼。母亲吃着月饼就给我讲了上面的故事。我问母亲,我买的月饼好吃吗?母亲笑了,说不如你爸爸当年给我的月饼好吃。我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那月饼里面有爱情的香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