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难忘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难忘的散文1:难忘母亲的腊八粥
文/于忠明
陇东的腊八粥,不是平时喝的稀粥,而是那种特别制作的稠粥,当地人叫黏煮饭。
记得当年母亲做腊八饭,提前一天用水泡豆子,第二天做的时候,开水煮烂豆子后再下黄米熬粥。等豆子和黄米烂熟后,舀取清粥汤,剩下稠粥。然后把事先在锅底擦点清油烙烤过的豆腐块加上,再切些葱末子、撂点调和面子,再用一个小铁勺子里倒点清油,把勺子头伸到锅灶的灶门里烧热后,浇到葱末上,一股特有的油香和葱的芳香便逸散开来。接着出锅,用木勺刮在碗里。老村人盛饭,尤其是盛腊八粥,叫“刮饭”。因为很粘稠的东西,一定要使劲用木勺刮起的。刮好饭后,锅底刮不起来的残余物,在灶火余热的作用下,就干却成一个锅底大小圆圆的锅巴了,老村人管这叫“刮刮”。掌握好火候的“刮刮”,色黄味脆,很是好吃。有时候孩子们会把“刮刮”带上到村小,算是一种时髦的零食哩。大片的刮刮当然被我们兄弟抢食了,烤糊了的碎末状“刮刮”,母亲用抹布从锅底刷上来,自己用手在锅边接住,倒进嘴里吃,还不忘在锅台上抖抖抹布,把掉下来的渣渣也捡起吃了。那时候听孩子们说,吃了焦“刮刮”拾钱哩,所以每次我都缠着母亲,要吃最后烤糊的焦“刮刮”。母亲说那是骗人的,小孩子吃烤糊的东西不好。有时候拗不过我,偶尔吃一回,巧遇在路边捡到一两分钱,欢呼雀跃地向小伙伴炫耀后,不忘缠着母亲做腊八饭,只是为了吃一次“刮刮”。
但是,对于那个年代来说,腊八粥也是很奢侈的农家饭。因为本身粮食紧缺,再加上黄米就更少。生产队一年看起来要种植半架山的谷子,但是谷子的产量很低。再说那个年代,首先要保证上交的粮食,剩余的才是农民的口粮。所以分到村人的谷物很少,等碾成黄米,越发稀贵了。黄米在那个时代更多的是熬米汤,而做一次腊八粥,等于熬四五次米汤的,所以很稀贵。
那时,腊八饭最好的配菜就是炒“浆水白菜”。母亲从浆水缸里,用手捞出一朵秋季泡制的白菜,剥几个叶子洗洗。然后在案板上用刀切碎,再切一段大葱,又在窗棂上挂的火红的干辣椒串上揪一个,切成细丝这才开炒。母亲用“油盒子”里的油布布,在锅底擦擦,算是倒清油了。然后等锅热了,把准备好的菜倒进锅里,不断翻炒。扑鼻的菜香,随着袅袅的炊烟,氤氲升腾,笼罩着整个农家小院的每一个角落。
一小碟腌韭菜,一盘炒“浆水白菜”,就着金黄色的腊八饭,不是过年,胜似过年。
如今母亲走了多年,我离开老村也已经多年了,再也没有机会吃到这香甜可口的腊八粥了。逝去的,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关于难忘的散文2:难忘的小过客
文/莫流焜
几年前,一个为柴米油盐发愁的冬天,我用自行车载着两筐桔子,拉到老城区的小巷子里面卖,当自己找到位置停歇后,时常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拉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在小巷子里面来回闲游。小女孩穿衣甚少,上身T恤套T恤,下身一条起毛球的裤子搭配一双旧布鞋,而小男孩穿着厚厚的棉衫棉裤和会亮灯的时尚鞋子,这一鲜明的对比,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有一次,小女孩拉着小男孩路过我的摊位时,自己忍不住问小女孩,“小朋友,你穿那么少衣服不冷吗?”小女孩看了看我,没有回话,她拉着小男孩快步走开了。小女孩谨记家人的教导,不与陌生人说话,但是经此一问之后,那个小男孩便盯上了我的桔子。
隔天,小女孩带着小男孩经过时,小男孩嚷着要桔子,可惜小女孩没钱,一阵小闹后,我慷慨地递了一个桔子过去。小女孩起初不接,但随着小男孩嚷声越来越大,她最后还是接了。
当小女孩接过桔子后,一个满脸胡渣的醉汉出现了。醉汉走过来拍掉小女孩手中的桔子,拧着她的耳朵大声说,“死丫头,不能随便拿陌生人的东西!”小女孩痛苦地挥动小手求饶,“爸,痛痛……”原来醉汉是小女孩的父亲,我一时无措,只懂心里怜悯,不懂如何帮忙解围。看到小女孩眼眶闪烁着泪光,旁边卖袜子的大爷看得心酸,喃喃道,“遇着这样的父亲,娃儿命苦啊!”
桔子原本是想要给小男孩吃的,现在没了,他随即大哭。小男孩的哭声让醉汉手忙脚乱,他放开小女孩,抱起小男孩哄话。醉汉一开口,酒味窜出,小男孩哭声更大了,酒味蔓延过来,我闻之欲呕。醉汉走时瞪了我一眼,可能把我当人贩子看了。
往后几天里,小女孩每逢经过我摊位时,总故意挡住小男孩的视线,不让他看见桔子。但是,有一天午后还是让小男孩看见了,他嚷道,“果果……”小女孩没办法,只有强行把小男孩拉走,没想到一拉,小男孩一下子便哭了,哭声又大又揪心。我实在看不下去,又递了一个桔子过去,小男孩看见桔子,立马不哭了。小女孩经过前几天那件事,成了惊弓之鸟,怕被父亲看见,桔子递到面前迟迟不敢接。我正想把桔子放回果摊时,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一直盯视桔子,自己于是硬塞过去。小女孩拿着桔子慌张起来,左右张望小巷子,担心看到父亲的身影,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她向我道谢,脸上挂起笑容。我之前从未看见小女孩笑过,原来她笑起来是如此可爱,令人难以忘怀。
小女孩把小男孩抱到果摊对面的台阶上,接着开始剥桔子,她从果子底面按下指甲,一下接一下,如画虚线般按了一圈。小男孩则伸出双手在下面等着,生怕果子掉地上,同时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色。剥开桔子,小女孩把果皮放进自己的裤袋里,接着点了一下瓣数,再从中间对半分开,她走过来递其中一半给我。我摆一摆手,指一指果摊道,“你吃,叔叔有。”自己与小女孩互推了一会儿,最后还是让回到她手中。小女孩回到对面台阶,她从其中半边的桔子扯一瓣递到小男孩口中,继而问,“好吃吗?”小男孩品尝过后一个劲的点头。小女孩自己也扯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地细尝。午后的阳光洒进小巷,恰好给这一幕添上了温馨的色调,台阶上,小女孩和小男孩你一瓣我一瓣甜滋滋地吃起来。
那个冬天,有一段时间特别冷,但迫于生计,我仍然拉桔子来小巷子里卖,那段时间小女孩并没有出来闲游,自己以为她待在家里避寒,后来听小巷子里的老住户说她父亲走了,在家陪办丧事。临近春节的前些天,我在小巷子里再次见到了小女孩,她依旧穿衣单薄,牵着穿棉袄的小男孩。路过我果摊时,小女孩停下来向我打招呼,“叔叔好。”我注意到小女孩的脸蛋起皮了,回应她“真乖”后,关心问道,“你不冷吗?”小女孩又摇一摇头,但看她把小男孩抱得紧紧,我知道那是一种取暖的方式,她的谎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小女孩走之前,她问我,“叔叔,你可以送给我一本书吗?”我反问道,“你认识字吗?”小女孩摇摇头。我接着问,“那你要书做什么呢?”小女孩低下头来,小声道,“我想在父亲坟前埋一本书。”我惊讶极了,连忙追问下去,“你为什么要在他的坟前埋一本书?”小女孩回道,“听老爷爷说,死人要用一些值钱的东西陪葬,在下面才能过得好。我听说,书里面有好多好多黄金。”小女孩的话让我想起那句格言:书中自有黄金屋;
我从自行车的篮子里拿起一本刚看完的小说递给小女孩,她接过书本激动地向我弯腰行礼,连声道谢。看着小女孩天真的脸孔,自己想起她父亲生前对她的画面,心里轻叹了一句:“唉,如果上天不赐予她幸福,那还会赐予谁呢?”
春节过后,我没有再去小巷子卖桔子,那次是自己最后一次看见小女孩了。
关于难忘的散文3:难忘的经历
文/虎宝艳
前几天石林县组织艺术节活动,我有幸参加了绘画比赛。参赛的人有二十几个,有画儿童画的,有画素描的,有画线描的。我们都准备好了,等着比赛开始。
距离比赛还有十几分钟,我的心情是又紧张又害羞又迫不及待,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老师在一旁鼓励我:“艳子,没什么的。这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你可以当别人都不存在,专心画画就行。”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只听主持人宣布:“绘画比赛现在开始!”每一个参赛者都迅速地、认真地画了起来。当我犹豫画什么的时候,我抬起头,耳边早已响起“沙沙沙”的声音。我看了别人一眼。呀,糟了,他们都快画好啦。我的心一下子又紧张起来了,手也情不自禁地抖了起来,手心湿湿的。“不要紧张,你就把它当作平时的一次作业,以平常心对待。你已经非常厉害了,要相信自己。”我想起出门时妈妈对我说的话。于是,我放下笔,在裤子上擦了擦手上的汗,深深吸了一口气,又重新拿起笔,全神贯注地画起来。我先在纸上画了一大片荷叶,再在叶子旁边画了一朵盛开的粉红色的荷花,旁边还有一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最后在水塘里画了两只正在追逐嬉戏的可爱的小鸭子。终于画完了。钟声响起,比赛结束了。望着自己的画,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比赛结束后,主持人拿着统计出的成绩单走上台,开始念获奖名单了。我获得二等奖,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经过这次画画比赛,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紧张,要有一颗平常心。
关于难忘的散文4:师恩难忘
文/张兰允
小时候父亲在外工作,哥姐都上学,我像个小尾巴似的围着母亲打转儿,母亲烦了:“丫头上学吧,有人和你玩儿,我就放心了。”我只得背上姐姐淘汰的补丁书包,揪着母亲衣襟来到学校。看见那么多孩子可怜巴巴坐着写字,我才感到自由疯跑一去不复返了,“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别哭,你的花裙子真好看。”一位年轻女老师蹲在我面前和风细雨地说。小时候最高兴有人夸自己衣服好看,我不哭了,看她那齐腰甩动的两根长辫子,顿时充满了喜欢和温暖。就这样,我上学了。女老师姓辛。我最小,但个子最高,老师就让我当了班长。每天辛老师一进教室,我便全神贯注亮开大嗓门喊:“起立!”辛老师总是用她的月牙儿眼环视一下同学们,点点头,翘翘那闭拢了也像在微笑的嘴角,两个酒窝儿跟着一动一动,像神话里美丽的仙女。
一年级读完,我拿了班级第一。母亲把我的奖状贴在墙上,逢人串门就指给人家看,大有“无意插柳柳成荫”的窃喜。二年级那个秋天的上午,辛老师的长辫子突然变成了短发,看着她红扑扑的脸蛋,我预感到了什么。果然,她要去结婚了。看着她在办公室门口与老师们道别,我故意大声咳嗽,希望她看见站在门口拐角的我。终于,她朝我走来。“辛老师,你还回来吗?”我哽咽了。辛老师从兜里摸出几根铅笔,说:“丫头,好好学习,长大才有出息。”我依依不舍怯望着她,她蹲下来,用手梳理着我额前的刘海儿,眼睛也湿润了:“有时间一定回来,我也想你们。”
辛老师,后来才知道你去了青海。人生辗转,你早已记不得我了,但你仙女一样迷人的微笑深深刻进我童年的记忆,你讲课时甜润的嗓音至今萦绕在故乡那所小学里。
没想到辛老师一走,温暖也伴随她逃向了遥远的大西北。接替她的是新调来的一位李老师。这位李老师三十来岁,干瘦的小个子,总是眯着的眼突然一睁,射出十分吓人的光,令人不寒而栗。
李老师天天圈住我们苦读。男生完不成作业或踢一脚,或拧耳朵;女生则面壁。到三年级下半年,屡遭皮肉之苦的一些男生蓄谋“起义”,但一遇上那双眼睛的凝视,全都蔫了。连续两年的呕心沥血,全县统测,我们班拿了冠军。四年级后,添了作文课,李老师仍教语文。他见缝插针,今天一个日记,明天一个作文,完不成无一例外训斥加体罚。后来居然别出心裁让我们学《新华字典》,每天掌握几个字。一年下来,《新华字典》陆续让我们啃完了。小学毕业,百分之一中考率,全乡十个村只考上三个,我们班就占了两名!我的作文居然满分!后被印成范文发给全县的小学生们。
李老师,算一算你已是年逾古稀的高龄了,但愿你仍健康长寿!你当年的教学方法已遭淘汰,但你严厉的行为今天回忆起来,已变成一种特别的爱,没有你这位园丁无情地修理、剪枝、浇水、施肥,我不会长成还算茁壮的一棵树。
如今,我已发表了一百多万字作品,出了好几本书。回想起来,我的作品总在呼唤最美的真情,这与辛老师在我幼小心田播下的爱的种子是分不开的;我的文字基础扎实,这得益于李老师最初超量的日记和作文练习……
师恩,永远也不会忘记!
关于难忘的散文5:难忘的柘林瀑
文/薛怡洲
早就听爸爸说,浙西大峡谷被誉为“华东第一旅游峡谷”,又有“浙西神农架”之称。因此,这个暑假,我就跟随爸爸妈妈去游览了浙西大峡谷。这个人间仙境般的地方,使我心中的杂念都因此被抛之脑外。
听导游说,大峡谷好玩的景点有鸬鹚潭、柘林瀑、剑门关、嬉水滩、老碓溪、狮象湾……我们先来到了柘林瀑,远远地,耳畔便传来隆隆的声音,似闷雷滚动。走近了,那清脆悦耳的瀑布声就更清晰了。我抬头仰望,瀑布清流激湍,似银河从侧峰飞泻。导游介绍说,由于是夏季,水量较为丰富,所以此时观赏柘林瀑,是最佳时机。我仰起头,任清凉的水珠溅落在脸上,开心地哇哇直叫。虽说它没有庐山瀑布那样长,没有黄果树瀑布那样宽,但是它那流水击打石头的声音,又动听又清脆。登上山头,瀑布宛如一条绸带一泻千里,再加上现在是早晨,山谷间云雾飘渺,让我感觉到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柘林瀑——真是人间天堂!
啊!柘林瀑真是壮观呀!有机会你可一定要来看看哦!
关于难忘的散文6:神奇难忘的黔西南之旅
文/王建利
我是喜欢旅行的。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嘛!老梁是我多年的文友,看了他很多写家乡山水风光的游记散文,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和好感,我一直渴望到他家乡地区旅游。
通过阅读文友的散文作品,我知道黔西南是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群山环绕,草木茂盛,堪称天然氧吧,环境得天独厚。在我印象里,云贵高原,天地氤氲,山川大美,烟岚翠嶂,幽壑流泉,钟灵毓秀,地杰人灵。
带着对云贵高原奇山异水的神往,我踏上了南行的列车。
神奇险峻的大峡谷
北盘江大峡谷大名鼎鼎,早有耳闻。
从朋友的口中,我得知北盘江大峡谷是盖世奇观,是亚洲之最,深不见底,非常险峻。
我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前去大峡谷观光,一路上不时翘望车外的风景。只见远处山恋起伏,连绵不断,山顶白云缭绕。山谷间非常幽静。
这大峡谷到底有多深,我一路上在猜测。我家乡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深沟对我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但是,这里的沟到底有多深,比我家乡的沟要深几倍,几十倍,开车需要多少时间,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
车子疾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山,两边都是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路边山花摇曳。田地里麦苗青青,油菜花金黄一片,如云似霞,非常美丽。朋友家是一个四面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非常古朴清幽。朋友家后院就是高高的山峰,山坡上丛林密布,飒飒风声过处,树林摇曳,似乎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朋友家院子已经建起了一栋漂亮的三层楼房,前面门头也建起了而成小楼房。朋友每天对着山峰读书写作。
第二日,我们一道去了北盘江。北盘江大峡谷真是叫我大开眼界,深感震惊。车子疾驰,在山路见不断绕圈子,打回环,一直向下向山谷底部疾驰。山路曲曲折折,仿佛麻花一样绕来绕去,叫人头昏目眩。车子怎么疾驰,对面总是看得到高峻的山峦,看得到前面的深谷,山坡上的摇曳的草木。险峻的山坡,就在山路一侧,一直延伸到一个看不见的谷底。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始终看不到谷底,车子始终在山路上在向下奔驰。这个大峡谷真是深不可测。我的一颗心砰砰直跳,心想,万一不慎出事,车子掉到沟里,那可是万劫不复。
幽美静谧的北盘江
终于到了谷底,车子停下来了。我们沿着荆棘丛生、草木密布的山间小路,小心翼翼地走下去。扒开一些挡道的茂林密竹,抓住一些斜垂下来的树枝,费力攀上一些横在面前的磐石,绕过去一些从旁边陡峭的山峰石壁缝隙流下来的小溪,终于到了北盘江边了。
江面不是很宽,上面有一座浮桥。江水青碧,仿佛丝绸一般光滑细腻,仿佛碧玉一般在阳光下闪着光泽,无声无息地流动,很快就穿梭到前面江岸两边遮天蔽日的丛林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两岸的山峰高耸入云。江水在谷底这里的两边不远处,都是非常峻峭的山峰,一侧两岸山峰相对而依,挨得很近,几乎要亲吻了。看来,这里的江水的河道很窄,很面很阴暗。如果进去,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朋友说,每年夏天,都是在这里划船,乘凉,非常舒服。
山谷里非常静谧,一切外面世界的喧嚣,市井之声,都一点也听不到,静得仿佛只能听到自己心底的声音,曾经被都市喧嚣麻木的感官,顿觉澄澈许多。真是世外桃源。
职场的勾心斗角,工作的漂浮不定,事业的起起落落,人生的失意落魄,都市的喧嚣繁华紧张压抑,使得我常感疲惫。在此,我真想暂时停下脚步,在临近山村的客栈住下来。白天里踏石板,攀岩而上,采野花,嗅花香,任凭山野的清风吹拂我满头的散发,对着千年山峰无语呢喃,或只是在半山坡的寺庙里沏一盏清茶,看风起云涌,花开花落,江水奔腾,听鸟语啾啾,山风轻语,数山峦跌宕,便是一道美丽的人生风景。
在我的遐思之中,一阵飒飒风声,顿感心旷神怡。
我们一行在谷底纵情高歌之后,开始烧烤,非常尽兴。
红红火火的农家光景
房东也是饭店老板是60多岁的村民老梁夫妇,在他们三层楼的农家小院的客厅当中,和我们闲聊起来。
文友和这个老梁夫妇也是一个家族的。因而说起话来很亲切。闲谈中,瘦小但是身板结实外相憨厚的老梁说女儿在市区当老师,儿子也即将技校毕业了。
老梁一边不停地抽烟,一边不停地往炉子里加碳,炉火熊熊,房子里顿时如阳春三月般温暖,丝毫感觉不到寒冬腊月的一丝寒意。老梁老婆不时给我们每个人添加茶水。老梁的脸上始终都带着憨憨的让人感觉很安逸的淡淡的笑容,仿佛一池波澜不兴的池水,那么平静,问他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比较变化大吗?
老梁憨憨地笑着说;“我们山里人以前就靠种地吃饭,没有什么收入,现在搞旅游了,公路也修通了,从山顶一直通到谷底来了,地里、山上都种成花椒和果树了,山上各种药材以及野生动植物也可以很快运输出去了,每年的收入加上政府的各种补贴大概有3万多,小饭店每年也有5、6万的收入。”
顿了顿,他接着说:“路修通了,村里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剩下就是老弱病残幼了,有的连家搬到城市里,几年都不回来。”接着,他又显得兴致很高地说,我们这里还要进一步旅游开发,现在游客是越来越多,我们饭店的收入也会更多。”咂了一口茶,老梁站起来说:“我们山里人很热情,欢迎外面的人来我们这里观光旅游。人活一辈子,短短几十年,不就是到处走走看看,开开眼界,见识一下才好嘛。”我随即也回应道:“谢谢大叔。你们这地方真是清净幽雅,是养生休闲的好地方,我以后有机会每年都要来这里放松下,常来你这里做客的。以后我们就是老朋友了。”老梁听了,呵呵地笑起来,连声说欢迎欢迎。
说话间,从外屋又进来一个二十左右相貌清秀的年轻女孩,老梁说是他外甥女走亲戚来了。接着,老梁另外一个沉稳的外甥女进来坐在我们旁边的椅子上悠闲而又饶有兴致地吹起啸来了。那悠悠的啸声一下子吸引住我们,老梁说他这个外甥女从小酷爱音乐,大学艺术系毕业后,很快就在县里一个中学当教师了。
绿色环保的农家饭菜
这次贵州黔西南贞丰之行,可以放心大胆地大饱口福了。再也不必担心所谓的地沟油,有害蔬菜,添加各种化学成分的食物,伤害我们的胃口。
时间不长,老梁的老婆和他的那个亲戚女孩子就给我们张罗了一桌地道的农家菜。随即,上来的是热气腾腾的火锅。不一会,老梁的亲戚那两个女孩子和老梁的老婆就用扁平的深口的竹簸箕不住地给我们端来各种青绿色湿漉漉的蔬菜,老梁自豪地说,这是从他们家菜园里才采摘的最新鲜的蔬菜,让我们放心吃。他说他们家的蔬菜自己吃,从来不打农药,也不用各种催化剂。老梁还在一边说,蔬菜不要煮的时间太长了,这样会损失一些营养的。吃饭间,隔壁客厅又传来那悠扬动听的啸声。那是那个在重庆一个艺术学校读大学的老梁的外甥女在起兴为客人助兴,
这个耄耋老人很和蔼地对我们聊起了村里的情况。从文友和那个老者和文友用当地方言的呜里哇啦的交谈当中,基本听得出这个村子这几年考学出去的人很多。“那个我们这个村子,最近几年出去的都在重庆和成都,贵州上大学,那个村子你换成叔家的女儿去年大学毕业在我们县上当教师了,儿子前年技校毕业去广东一家私企了,一个月五千啊。”啊,我心里暗暗吃惊。透过窗户,我抬头望着窗外重重叠叠高耸入云的大山,感到无限压抑。这个村子真是和锅底一样,真是井底之蛙。我想,别看这里是群山环抱,这么偏僻和落后,也许正是这里的山高山多山大吧,也许正是由于这里偏远,才更加激发了这里的人们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的的强烈愿望,才更加激发他们奋发学习。
吃饭完毕,老者叫我们一行人去他家喝茶。路过一处农家时,只见屋门前的空地上,一群孩子正在无忧无虑地跳皮筋。欢快的喊叫声不时传开。在路边一家墙壁上有一个美丽的宣传画,介绍北盘江大峡谷和谷底这条河。我只记得其中两句诗歌颇为动人:“雄奇盘江大峡谷,多情布依小花江。”
他的茶叶都是自己栽种的,他说自己栽种的茶叶虽然不及外面的茶叶那么口感好,那么醇厚,但是没有污染,很放心。说着,老人双手捧着盘子,迈着私塾先生的方步从里屋走出,给我们端了满满一盘子黄花梨,圆圆的,大大的,馒头大小,金光闪闪,闪烁着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咬开一口,甜津津,香喷喷,肉白脆嫩,沁人肺腑,口味明显比一般梨要佳。
饱经沧桑的老人
我面前的这位清清瘦瘦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有着怎样的过去?透过他脸上密密麻麻的皱纹,我猜想他过往的人生岁月。
从文友口中得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老人,不是一般普普通通的农民。
老人在旧社会就有正式职业,在望谟县政府当科员。解放后,曾经在村小教学。老人是一个很优秀的教师,在讲台上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正当老人想着把自己的满腹才华贡献给教育事业的时候,文革爆发了,文革当中老人受到错误批斗,被当成是贯彻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黑线人物,被当做是五类分子狠遭批斗,受尽磨难。
文革结束后,春回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黔西南的山山水水,老人再次返回学校从事教育工作。遗憾的是,虽然老人壮心不已,可是廉颇老矣,力不从心。再次在教育岗位上没有工作几年,老人就到了退休年龄,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自己喜欢的教育岗位。如今老人已经是耄耋高龄。
而今,老人每个月还按时可以领到5000多元的退休工资。老人显得很满足,连连说自己已经很知足了。
我问及老人的子女,他自豪地说,自己的三个子女日子都过得不错,老大在贵阳市区做生意,老二在县里一个单位干事,小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在广州一个学校当教师。几个子女都先后飞离了这群山环绕树木丛生的家乡,在城市的水泥林子里安了家。他们也试图在那儿给老人安个窝,可老人住不了多长时间,就感到不习惯不舒服,就牵挂着老家。
老人说,守着乡下这个“窝”,心里踏实。儿女们也没办法,就隔三差五地回来看老人。这次他的侄儿来看望他,老人有说不出的高兴。文友说,老人年轻时就喜欢舞文弄墨,退休后更是情有独钟。我们一边拉家常,一边无所不谈。谈及国家大事,外面世界,本地发展,风土人情,感慨世道变化之快。谈话间,我得知老人也爱好文学写作,他还参加县上和当地的文学协会,一些文学会议都积极参加。他再三地要求我的这个文友也是他的远房侄子给他一些本地北盘江方面的资料,他说自己眼睛不好,腿脚不便,不能上网,只有让侄子给自己查找一些,自己正在准备写一个这方面的文章,参加县上的一个会议。
老有所为——新时代老人重拾书画爱好
谈话间,老人指着墙上的那些一幅幅书法作品,让我们看,说那是他的书法作品。他还问我们有没有练习书法。
看着墙上的一幅幅龙飞凤舞、俏俊飘逸、豪放酣畅的书法作品,我们入迷地欣赏起来。
它们漫无定律,如行云流水,又如烟雾氲氤,流畅生动,丰富多变,极富动感而又层次分明。我们感慨不已,不由对老人肃然起敬。
老人对我们说,他过去在当教师时候一直爱好书法,但是当时生活艰难,尤其是文革当中遭遇迫害,随后工作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老人一度拾不起练习书法的兴趣。老人说,文革后,他一直是按照临时聘用人员对待,也就是按照代课教师对待,拿着最低的工资,却是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只是到了新世纪后,老人这种历史遗留问题才逐步解决了。
提起自己曾经遭遇残酷迫害的文革,以及随后遭遇的不公正待遇,老人并没有咬牙切齿,没有怨天尤人,脸上看不出愠色,只是那么淡淡地说,仿佛是说别人的事情,是说前世的事情。老人的豁达,让我们感动。
如今,老人是按照正式退休教师对待的。工资待遇上去了好多。几个子女也都争气,光景过得好,没有老人操心的地方,于是,老人就又捡起了扔下多年的书法爱好,并且还外加了对绘画的爱好。老人给我们指点他的悬挂在靠门边墙上的画作,还从桌子上拿出他最近的画作让我们看。画面上那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图形,便如一群扎着小鬏鬏的孩儿向你挤眉弄眼做着鬼脸,童稚天成,自生雅趣。庄重却不呆板,活泼不流于浅薄,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配上那飘逸的书法作品,就有了厚重的美学意境。看着那些细小柔美栩栩如生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小植物,我们不禁啧啧称赞。
稍做休息,老人带我们到屋后看他的园子。“扑扑啪啪”,一只野山鸡从草丛当中惊飞而起,只向前面高峻无比的山峦上飞去,将我们的惊奇眼光带到了野外高高的山顶。回望身边,发现老人打理的后园生机盎然。黄花梨树一字排开,果树下是一畦畦的菜。文友说,老人舍不得离开这田园生活,吃着自己种的菜,多了还搭到城里,给临近的子女亲戚和过往的游人吃。看着枝桠交错密密种植的果树,看着绿油油的一地蔬菜,老人一脸的温馨和怡然自得。临走时候,老人拿出自己果园里的黄花梨和自己栽种的茶叶送给我们。
离开北盘江的返程路上
走在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上,只见村民们有的开着自己的小货车,有的骑摩托,在坚硬光滑的山路上疾驰而过。
路边有在野外放牧的牛羊自觉地缓缓地往回走。
文友告诉我,这个公路由于太长,太崎岖,所以虽然上面一再要求村村通公路,政策支持,但是由于资金缺口太大,最后才修通,才几年,但是给这里带来很大的实惠。
回去的路上,在极其陡峭的地方,我们一行人先慢慢地走上坡去,减轻车的压力和危险系数。我们站在路边的草木丛里,俯瞰脚下的北盘江,只见远方,北盘江仿佛一条美丽的银白色的银练一样从重重山峦之中冲出,在崇山峻岭之中环绕和回旋。“动若脱兔”又是此时此刻的北盘江的写照和画像。我仿佛听见了哗哗哗的流水声。
回眸一梦惊惆怅。与北盘江相遇,匆匆而过,皆是因缘偶然。多少次,北盘江和大峡谷都浮现在我的梦想里,只是可惜忙于谋生,闲暇日少,但是,百忙之中,我还是难忘那次的北盘江大峡谷之行。我想,日后,我一定要再回到北盘江大峡谷的身边,看望我这念念不忘的老朋友。
雄奇险峻的大峡谷,秀美温柔的北盘江,和谐淳朴的黔西南,我一定常常来看你。
关于难忘的散文7:一次难忘的消防演练
文/熊文静
记得那天,我们听到要消防演练这个消息,个个高兴得又跳又叫,兴致勃勃地期待着。
上午第二节刚下课,随着警报声响起,我们立刻弯着腰,捂着鼻,鱼贯而出地跑出了教室,然后迅速地跑过走廊,一个挨着一个地下了楼梯,奔到操场上蹲下,抱头。老师在我们后面,像一位指挥员不时提醒我们要小心,不要拥挤。
这时,马老师告诉大家:“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消防用的器材和设备,以及用灭火器的方法,学校特地请来了消防员们。”我们热烈地鼓掌。
消防员叔叔都穿着绿色的军服,很整齐。仔细看那消防车,要比一般的卡车高大些,大红的外衣;车身中间像一个货物柜,整齐地排放着灭火用的工具;车身后段像个集装箱,可以装好多东西。
消防员叔叔向我们介绍了消防车上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各种各样的喷水枪、折叠梯、灭火器、氧气瓶、防毒面具和头盔等,还介绍了消防员头戴消防帽和腰间别着的警报器。
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现场灭火。消防员走上司令台,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这时,另一位消防员叔叔拿了一个大盆,点燃了里面的油。顿时,一米多高的大火熊熊燃烧着。消防员不慌不乱地拿起了灭火器,对着大火猛地一喷。“哧——哧——”顿时黑烟弥漫,火苗乖乖低下了头,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消防员叔叔请我们现场学习灭火。只见几个同学小心地拎起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只手握住喷射喇叭筒,对准火源,几下猛射,火焰迅速熄灭。台下又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次消防演练真是太有趣了。我们不仅学会了大火时逃生的技巧,还学会了用灭火器的方法,真希望这样的活动学校多多开展呀!
关于难忘的散文8:最难忘的一件事
文/汪芮多
今年元旦,我经历了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记得那天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就连冬天的冷意似乎也在太阳的照射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上午10点,我和爸爸、妈妈约上爸爸的几位好友及家人一起去爬南五台山。到了山脚下,我们决定先补充能量。在一家农家乐吃饱喝足后,这才争先恐后地向山顶进发。
起初,我们走的是水泥大道,没过多久,我们小朋友就开始抱怨:“这样的路简直太没挑战性了,一点都不好玩。”这句话一呼百应,大家纷纷赞同。
老爸听了这话略加思考,便振臂一呼:“想挑战的,跟我来!”说完,就向几乎无人问津的羊肠小道走去。除了徐伯伯一家要照顾不到一岁的小宝宝以外,其余的人都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尤其是我们小朋友,各个摩拳擦掌,想一较高下。
只听老爸一声令下,我们都奋力向前冲去。由于前几天刚下过雨,羊肠小道异常泥泞,没跑几步,鞋子上就沾满了泥,而且一步三滑,好几次我都差点儿摔倒。见此情形,老爸就地取材,捡了一根别人丢弃的木棍三下五除二就做成了一根登山杖,及时解救了我。其他几位爸爸也都纷纷效仿。有了登山杖,我们再没摔倒过。没想到更有挑战的还在后面呢!又过了一会儿,难题就来了,只见一个陡坡横在面前,除非手脚并用,才有可能爬上去。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人想要放弃。大人们都不得不佩服我们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们都小心翼翼地选择可以借力攀爬的石头、树桩,手脚并用、费尽力气才爬上了陡坡。就在我们以为胜利就要来临的时候,才发现上山的路只不过走了一半!筋疲力尽的我们一下“瘫软在地”。凯越哥哥不禁哀嚎起来:“老天哪!不要这样玩我!”李瑞姐姐则当场宣布放弃:“我不爬了!!”只有我和方子愿意继续接受挑战,而我老爸自告奋勇充当起了我们的护航使者。接下来的路更难走了,有一次,我差点儿滚下山崖,幸亏老爸一把抓住了我。虽然如此,一路上有老爸的鼓励和陪伴,终于在4个小时后,我率先登上了山顶。老爸、老妈、方子、姬叔叔紧随其后,又过了一会儿,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地爬上了山顶。
从山顶向远处眺望,山脚下的农田、道路、建筑物都变得渺小起来,还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呀!我的心中不禁升起一种无以言说的成就感。下山时,我们选择了大道,一路欢声笑语、快乐无比。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几个月了,但我仍然难以忘却。因为它教会了我不怕艰难险阻,坚持就是胜利!
关于难忘的散文9:难忘的周末
文/毕彬
星期六的早上,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真是个钓鱼的好天气。
我和爸爸、外公开着车去大可的黑古塘钓鱼。在路上,我看到了小鸟在树上唱歌,还看到了在农田里忙碌的农民伯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过近40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鱼塘边。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们在水里游来游去。外公帮我拴好鱼线,穿好鱼饵扔下水底,我紧盯着水面上的浮漂。
突然,水面上的浮漂一下子沉了下去,我用力一抬,一条金黄色的大鲤鱼被我钓了上来。爸爸把它放进水桶里,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用同样的方法连续钓到了5条金黄色的大鲤鱼。
不知不觉就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鱼塘。
今天可真有意思,我不仅钓到了鱼,还知道了只要做事有耐心,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关于难忘的散文10:一件难忘的事
文/王子欢
转眼间,童年的大门已徐徐向我关闭。回忆往事,有苦有乐,有开心,有生气,但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一个星期天,因为要请客,所以妈妈让我到农贸市场买菜,市场上人山人海,由于我还要买钢笔。情急之下,我来到了路边一个卖菜的小摊上买菜。摊主是一位老爷爷,一看就知道是位饱经风霜的地道老农民。
我上前问了价钱,便开始与他讲价。可那卖菜的人斤斤计较,怎么也不肯降低半角钱。我一再和他讨价还价,可是这个死倔的老头就是不让步,我只好匆忙称上菜付上钱,急急火火地走了。谁知到了半路上,我才发现钱包不见了,怎么办?待会妈妈等不了会责备我的!想到这里,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肯定是忘在那摊子上了,丢了东西,谁会还给你,更别说那斤斤计较的老头了。自认倒霉吧!我想,可是里面的钱我还要买文具呢?
经过一翻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还是决定回去碰碰运气,于是我又朝市场的方向奔去。
到那里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市场上人不多了。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到了那位老大爷还在那儿,眼睛向四处望着,像是在等人。我走上去,老爷爷认出了我,他用那长满老茧的手把钱包递给我,并轻声说“小姑娘,你数数,看钱有没有少?”我接过钱包数数,钱分文未少。便向他连连道谢。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好久,但是却深深印在我心里,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