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虎娃金叶子》有感

多美网

2025-09-24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虎娃金叶子》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虎娃金叶子》有感 篇1

有一个村子十分迷信,认为手掌上多了一根手指头的婴儿是琵琶鬼投胎,要将其活活烧死。可怜的六指头只得从小进入深山生活。长大后的六指头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虎崽,就起名为金叶子,视她为亲生女儿,相依为命。他为金叶子斩金雕,金叶子为他驱野象,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很多难关。然而,在当地恶霸莫爷凶狠的黑衣兵丁的威胁下,六指头被迫交出了金叶子。黑夜中,六指头骗过了守门人,救走了金叶子。但六指头却最终被计所骗,被抓走绑在了断魂桩上。当行刑的烈火开始点燃时,金叶子冒着烈火与枪弹,救出了六指头,自己却不幸中弹。

金叶子只是一只老虎,一只普普通通的老虎。然而,它重情重义,是一只有人性的虎,她记得六指头为她所做的一切,所以怀着对六指头的感恩和忠诚,不惜生命帮助六指头化险为夷。谁能说金叶子只是一只老虎?是一只牲畜?是“它”而不是“她”?

贪婪好色、利欲熏心、自私自利、妄自尊大、贪图享乐……这是人性吗?在这个星球上,有这样的'一群人,把人性扭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当我们呼唤真正的人性的时候,在一只动物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不含杂质的人性的光芒。

沈石溪说得好:“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人类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生命。”

沈石溪用文字寻找人性与美丽,我想用画笔描绘人性与美丽。呼唤现实中的虎娃金叶子!

读《虎娃金叶子》有感 篇2

这个暑假我读了好多本课外书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沈石溪写的《虎娃金叶子》。说起沈石溪,大家都知道,他是有名的动物小说大王,不仅描写的动物形象传神,而且富有深刻的哲理启发着我们新一代成长的亲少年。看完这本书,我不自觉的'拿起笔写了这篇读后感。

其实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人和动物之间也同样会发生情感,彼此关爱、信任、感恩。而现实更多的是人人之间的冷漠、迷心、却在动物身上发出了不一样的光辉,为了与自己一起生活的六只头牺牲自己。在金三角地区有个古老的郎雀寨因为迷信凡是六指头和双胞胎一律是琵琶鬼,会带来不幸,可怜的六只头在刚出生时便被阿妈带着逃到了深山老林变成“野人”在六只头二十岁时阿妈死了的一人在山里生活,在一次机缘下他找到一只刚出生的老虎取名为金叶子,在生活中他们相依为命。

在他们身上发生了许多事情,这对父女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有一次六指头深入象宅被象群追杀金叶子为了救六指头险些丧命;莫爷的人抓住六指头问六指头:“你要命还是要虎,虽然他指出卖了金叶子,但六指头趁莫爷的人打盹的时候救了金叶子,为了不让金雕攻击金叶子在险崖峭壁上和金雕对抗,六指头被抓到了郎雀寨金叶子在枪林弹雨中救出了主人自己和人类搏斗拼尽所能死在了死神的镰刀下。

看完书我被这对父女给感动了,人和动物也有亲情,要回感恩,在被别人帮助,要会感恩也要会帮助别人;在他人有难,要伸出援手,不能因为害怕而胆怯不前,因为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坚固的铁链。

读《虎娃金叶子》有感 篇3

和独眼大象搏斗,为六指头赢得逃生时间,六指头趁机逃跑,救了六指头一命。

金叶子只身斗象群,机智勇敢,不畏艰难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这本书虽然我没有读完,可是我觉得它非常好,你们也去书店买一本吧。

读《虎娃金叶子》有感 篇4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虎娃金叶子》,这本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文章大概写了: 一位农妇产下一个长有六个指头的婴儿,一出生就被人们称为“琵琶鬼”,由于要被村里人处死,六指头和***妈只好躲进了深山……一天夜里,六指头随着母虎的脚印,找到了一只小虎。从此,这只小虎便成了六指头的女儿,并被取名:“金叶子”。金叶子随六指头走过7个春夏秋冬,和六指头有着深厚的“亲情”……但是后来,因为六指头的不小心,村民就抓到了六指头和金叶子,他俩被送往刑场。眼看六指头就要被处死了,金叶子奋力挣脱绳索,把六指头救下,自己却被射来的箭射穿心脏……金叶子叫六指头赶紧离开,自己却要冒险战斗来保护六指头

“没走出几步,便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气势磅礴的.虎啸,传来黑衣兵丁喊爹喊娘的叫声,传来好几声枪声……他抹了一把眼泪,加快脚步,在林子里飞奔着。他要尽快赶回葫芦洞,抱着蒲公英和绣球草,远走高飞,尽心照顾它们,把它们抚养大,让它们成为呼啸山林的猛虎。”

一只老虎,就是这么一只老虎,一只普普通通的老虎,三番五次救六指头脱离危险,甚至连生命都不顾,我不想说这只老虎有多伟大,我只知道这是一只有人性的老虎,甚至比人还要有人性。

人与动物之间的友谊,就是这样的,比亲人还要亲,甘愿为你赴汤蹈火。思绪随着青烟飘了过去……在动物面前,人类常常范着自高自大的错误。人类根深蒂固的偏见,总认为自己是高等,其实,生物都是平等的。只要我们对他们好,它们就会对我们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