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读后感 篇1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讲的是:前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有一年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10岁的儿子来看望他。儿子来到爸爸身边以后,顾不上休息,忙着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儿子回去了。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放了。
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地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一只只蜜蜂飞来了。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读着这些美丽的词句,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多么美好,多么感人的故事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记叙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一件小事,即载花赏花,
反映了他们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感人至深,同时文章也揭示了“给”永远比“拿”更愉快的主题。
儿子没有向父亲索要任何东西,而是种下了许多鲜花留给爸爸,给爸爸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同时他也得到了父亲更深沉的爱。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到:如果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把美好的东西留给人们,向人们提供美好的一切,
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非常愉快,整个世界也会变得无比美好。我们绝不能学那种只知道向社会伸手索取的人,他们的行为只能是可耻的,他们也永远得不到幸福,感觉不到愉快。
只有奉献才是最美好的,也才是最能让你愉快的。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应该像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样,永远记住,“给”比“拿”更愉快。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读后感 篇2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课文是说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去看他。儿子到了岛上后就一直种花,假期结束后妻子便带着儿子回家了。到了春天,儿子种的花都开了,高尔基很高兴,立即写信给他的儿子。
信中除了表达自己看到盛开的花的喜悦之外,还教导了儿子: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
学完课文,我感受到了高尔基父子俩之间浓浓的爱。他们之间的爱,不仅体现在父子间的亲情,更体现在父亲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教给儿子做人的道理。
这种父爱可以称之为“大爱”,除了疼爱之外的爱,教会儿子如何做人,为儿子以后的人生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这就是“父爱如山”吧!
这让我感受到,我的父亲也还是这样爱我的。一般,我有什么要求爸爸都会答应我,但有时也会跟我讲条件,以激励我取得更大的进步。他教给了我许多知识和道理:教我写字、教我数学题、教我玩游戏的策略……就拿写字来说吧,爸爸告诉我,字就好比人的第二张脸,见字如见人。
正直的人字里带着正义;坚强的人字写得笔直。人写字就要这样,尤其是男人,写字就要这样刚强,就像做人一样。所以我也不会让爸爸失望,会做一个正直坚强、努力奋进的男儿。
爱就是教育。在爱中进行教育,在教育中融入浓浓的爱,这就是《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给我的启示。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读后感 篇3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通过讲述两件生活小事反映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多读这样的文章,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反映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听了老师上的这节课后,我颇有感触。我重新读了一遍,突然发现高尔基的话就像是我的人生指标:“给永远比拿愉快”“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是的,就像高尔基所说的那样,”给永远比拿愉快”。在一件小事中,我能够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和妈妈躲在空调间,谁也不愿意走出房门半步。可是,电视里那一根根冰棍的广告把我的馋虫也给勾出来了,于是,我便央求妈妈让我买根冰棍,妈妈抵不住我的“死缠烂打”,只好给了我五块钱,打发我自己去买冰棍,可是我又不想去接受烈日的“煎熬”,但是为了能吃到冰棍,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跑向超市。正当我要跨进超市时,突然听到一声声哀叹声,我好奇地循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隔壁眼睛失明的爷爷跪倒在了地上,双手不住地在地上摸索着------我想:我还是先走吧,好不容易才磨蹭到钱出来买冰棍吃。可是,我一听到盲人爷爷那无助的声音,又不忍心不顾她,在百般犹豫之下,“见义勇为”还是战胜馋虫。
于是,我飞快地跑过去,扶起了倒在地上的盲人爷爷。原来盲人爷爷丢了五元钱,如果没有这五元钱,他就回不了家了。我想:好人做到底吧!于是帮盲人爷爷找了起来。可惜的是,找了半天仍一无所获。盲人爷爷急得脸通红,我见状,摸了摸手中已渗汗的五块钱,心中矛盾重重:是买冰棍,还是------反复斗争之后,我决定将自己的钱给盲人爷爷。于是我装作高兴地喊起来:“找到了,找到了------”我把钱塞到盲人爷爷手里,他高兴地笑了,连声感谢我。望着盲人爷爷渐渐远去地的背影,回忆着盲人爷爷那甜甜的微笑,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终于真正体会到给予的快乐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读后感 篇4
读完高尔基的这几篇文章,我觉得高尔基很聪明,很有目标,很有爱心,他是苏联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他写下了大量的小说、剧本、传说、政论,还留下了许多散文作品。
高尔基聪明在于他巧装蛋糕,当食品店里的员工都无奈时,高尔基他想出了办法,在众人下只有你一个人想出了办法多光荣啊!你说高尔基聪明不聪明。
高尔基他有目标,从《小摄影师》看出,便跑回家拿,一天晚上有来了一位摄影师,可高尔基却对自己的秘书说,我只见一个男孩,你看高尔基多有目标,只认定一个东西。
高尔基他非常有爱心,一次一个男孩借图书馆的一本《童年》的书,可却弄丢了,于是,请求高尔基帮忙,高尔基把他一本珍藏多年的《童年》给了那位男孩,高尔基多么有爱心,把他一本珍藏多年的书给了那个素不相识的男孩,是啊,高尔基以他全心的爱,关心着孩子的成长。
真的,“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将也成为我的人生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