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保教一体教师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保教一体教师心得体会 篇1
今天在线上认真学习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使我受益良多,也让我对保教常规管理有了新的感悟。《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是我们学前领域第二个《指南》,第一个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而《评估指南》依据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及影响保育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围绕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五个方面提出了15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
科学评估中重视过程评估、自我评估、观察评估。指南中写到“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不居于某一方面的学习和发展”,这些要点是引导我们教师要将观察、记录、分析作为日常保教常态化的工作,持续化的观察和个性化的指导。不能只存在某时、某地、或某一刻,尤其严禁对幼儿贴标签。注重过程评估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只看结果。
这次学习也让我了解到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幼儿教育与保育要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教结合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这次学习收获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提升,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幼儿园保教一体教师心得体会 篇2
聆听了侯莉敏教授带来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直播课,我有以下的一些感想:
身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懂得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保育教育结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保育教育全过程,注重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当然也要注重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潜移默化贯穿于一日生活和各项活动,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集体生活氛围,建立积极和谐的同伴关系;帮助幼儿学会生活,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育幼儿爱父母长辈、爱老师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国的情感。
幼儿园保教一体教师心得体会 篇3
11月15日晚上7点,我们名师工作室成员相约云端“腾讯会议”,在德莲老师的主持下,一起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中“教育过程”的“活动组织”方面进行学习研讨。通过学习,结合大家的发言,对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组织,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保教计划的制定
在平时的工作中,每年的保教计划,大多是在网上下载,略加改动就变成了自己的计划,这样的计划年年相同、班班相似。看似制定了计划,但又好似形同虚设。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第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领悟透彻《纲要》《指南》关于保育教育方面的精神和要求,按照要求结合本园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本园保教计划,班级再结合本园、本班实际制定本班的保教计划;第二,保教计划一定要细化和具体,不能太笼统,要像表格一样,由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每天具体的活动,这样制定出来的计划就具有可执行性、持续性、递进性,才能循序渐进的进行并落到实处。
二、一日活动的安排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中指出“一日活动安排相对稳定,合理,并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活动需要做出灵活调整,避免活动安排频繁转换,幼儿消极等待。”反思自己的工作,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看似非常严谨,时间衔接的特别紧凑,哪个时间点幼儿该干什么,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盥洗、如厕、喝水……老师忙忙碌碌,幼儿跟着老师的指挥紧赶慢赶,这样除了造成幼儿较多的消极等待外,还不利于幼儿专注性、自主性、计划性的养成。
三、幼儿园课程
说到课程,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一本本的书,照着书上的内容按部就班的去讲了,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完成了课程的安排。
幼儿园课程和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相应的学习方式决定的。幼儿是幼儿园课程永恒的起点和归宿,只有真正关注到每一个真实的幼儿,课程才会散发出持久的生命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中指出:“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案例:教室的地板上出现了一只七星瓢虫,孩子们高兴的围拢过去,有的甚至趴在地上非常感兴趣的观察着,老师走过去,把孩子们赶回到座位上,拿起笤帚把七星瓢虫扫到簸箕里,而后倒进了垃圾桶。与这个案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案例:午休时间,一个小女孩突然指指窗外,告诉老师窗外有妖怪,老师看了看,原来是树的影子,她没有敷衍或者直接的告诉幼儿那不是妖怪,而是以这个为契机,从孩子有趣的发现出发,创设出了以《幼儿园里有妖怪》为主题的从小班到大班的一系列园本课程。
课程是从幼儿的发现和兴趣中来,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与亲身经历中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真的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在今后的课程探索中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挖掘班级现有资源,踏踏实实地做课程,做一个孩子背后有智慧的助推者,成为一名幼儿的追随者,让课程自然生成。
不及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成长不负时光,静心学习,为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积蓄前行的力量。
幼儿园保教一体教师心得体会 篇4
《评估指南》有五大维度(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环境创设、教育过程及教师队伍)、十五项指标以及四十八个考查要点。《评价指南》还强调以下几个要点:坚持儿童立场,聚焦教育过程,师幼互动及强调科学评估。
坚持儿童立场是基于“儿童视角”支持儿童,我们应给予儿童更有效,更适合的影响,同时还要关注到孩子的“自我贡献”,孩子是有独立自我构建的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到学前儿童教育本身的特殊性。
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我们要聚焦教育的过程,提高教育的质量,孩子的成长是动态化的,过多的注重结果,会使教师工作中心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教育质量。
在《评估指南》中,着重强调师幼互动,教师即是幼儿成长的助力者,也是幼儿交流的伙伴,我们要为幼儿营造积极的氛围,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支持幼儿的探索,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能够“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与他们打成一片。还要注重幼儿的同伴交往,为幼儿社会性发展做准备。家庭、幼儿园、社区三者合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家园共育形式的多样化是促进幼儿成长的有力保障,同时也应避免“单边主义”,家长在家园共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做好科学的评估工作,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内部评估可以完善自身的不足,并通过分享交流的形式相互促进;外部评价可以让我们发现“死角”并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