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词句游戏:有趣的线路图
一、游戏目标
1、幼儿对线条图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促进幼儿发散性、求异性思维的发展。
2、幼儿能清楚地将想象出的'词语运用到语言活动中。
二、游戏准备:组合图两人一幅,木珠两人一筐。
三、游戏方法
1、两人一组,轮流看线条组合图,说出像××,并利用××词汇说一句完整的话。说对者可得一枚木珠,得木珠多者为胜。如:我看这幅图有点像“骆驼”,骆驼喜欢在沙漠中生活。
2、猜拳决定看图说的先后次序,轮流进行。一次只能说一个词,一句话,说对者才可获得木珠。每次所说的词与句子都不能重复或雷同,每次所说的词要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将沙子堆高、拍紧、挖深等动作技能和拎沙袋负重走的能力。
2、在玩沙活动中感受同伴间相互合作的快乐。
3、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头饰(小猫、小狗、小羊若干),玩沙衣服(红、黄、绿),帽子,鞋子。
2、玩沙工具:铲子、耙子等,尼龙大口袋(人数的两倍),树(用小树枝代替)若干,地上堆好一条低低的堤坝,堤坝不远处用积木搭房子作为动物新村。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口吻引出主题:"据动物新村防汛指挥部通知,洪水要来了,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怎么防汛抗洪?"
(1)加固堤坝,阻挡洪水。
(2)开沟挖渠,分流洪水。
2、引导幼儿分队练习。
(1)加固、筑高"防洪大堤",学习将沙筑高,拍紧的技能。
(2)装沙袋比赛。可两人一组,比一比,哪组合作得好,沙子装得又快又多又好。
(3)开沟挖渠,进行引流准备。指导幼儿挖得长、挖得深。
3、游戏:洪水来了。
(1)请幼儿扎好沙袋袋口,两人一组抬到"防汛坝"前,整齐地叠到"大堤"上。
(2)分流排水,指导幼儿把沟渠挖长、挖深。
4、游戏:种树。
(1)"洪水被我们挡住啦!我们的家园保住了!怎样才能保证江边的泥土不被洪水冲走?"
(2)引导幼儿讨论减少水土流失的办法,让幼儿明白最好的办法是植树造林。
(3)幼儿在河流两旁"植树造林"。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还有许多不足之处:1、在分组传西瓜时,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西瓜传到自己位置时,还在看其他地方,有的传掉了,孩子不知道怎么办,我在活动前没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导致游戏活动失去的激情。
2、在洪水来了活动中,教师分组考验他们团队协作能力时,教师应该对表现好的`队伍给予一定的奖励机制,这样孩子们会更快体验如何才能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3、如果下次在上这样的课,我想一定比这次要好,我会更全面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感知其主要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辨别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美丽的窗户”;
2、操作学具;
3、《操作册》P45—P46。
【活动过程】
走线、线上游戏《积木房》
1、以“小熊设计房子”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森林设计师笨笨熊给小动物们设计了好多房子,这些房子快装修好了,只有窗户还没有装好,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2、集体活动(出示挂图)
——小朋友来看一看,笨笨熊它设计了几间房子啊?
——那你们发现这些房子的窗户一样吗?
——谁能告诉我怎么不一样的?(有五条边的、有六条边的……。引导幼儿说出每条边相同的是正五边形、正六边形……)
——我们一起来给这些窗户装修一下(一边数一边给每条边涂色)
3、集体操作
——今天老师把这些漂亮的.窗户都带到了我们大一班,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呢?
——呦,看老师记性多不好,只把窗框带了过来忘了把窗户上的玻璃带来了。那我想请小朋友帮我把这些窗户根据他的形状装上玻璃好吗?
[老师示范做一个]
——我给小朋友也准备了小窗户,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小窗框拿出来放好。
——现在请小朋友给它们装上玻璃吧。
[老师个别指导]
——装好的小朋友坐坐好,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装的漂不漂亮。
[请两个小朋友展示作品]
4、分组活动
——多边形不仅是小动物们的窗户,多边形还能玩很多游戏。大家想不想玩?
第1、2桌:玩“种花”游戏在不同的多边形纸样里面画上数量与边数相同的花,如五边形里中5朵小花……。
第3、4桌:玩“做花伞”游戏,在不同的多边形的伞面上装饰上漂亮的图案,做成小花伞。
第5、6、7桌:做《操作册》第45页。
5、评价
现在我要请做的最快最好的小朋友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分享一下。(每组一个人)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帮笨笨熊装好了窗户,也认识了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多边形的物品,今天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多边形,并且把它画下来,明天带到幼儿园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掌握X、 XX节奏音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有意识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与集体相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1、课件-采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词下载
2、铃鼓四个、碰铃两对、园舞板四对。
3、图片-园地和孩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们高兴吗?
他们高高兴兴的要去干什么呢?
(启发幼儿想象。)
二、感受音乐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
(音乐中的主人公是谁?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样?)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小姑娘是怎么采蘑菇的? 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听完之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让幼儿深入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及音乐表现的内容,锻炼幼儿的听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结构,讨论编配方案。
1、根据音乐,引导幼儿分析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几个部分。
教师分段弹奏乐曲,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节奏音型。
(1)把节奏谱贴在黑板上,提问有没有小朋友能打出这个节奏,进行指正。
(2)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用自己的小手把节奏打出来,接着换用其他身体部位在乐曲适当处跟着老师把节奏打出来(跺脚、抖手腕、拍肩等),
使乐曲节奏更加生动有趣。
(3)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身体语言。
四、设计配器方案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手拿自己的乐器齐奏这首曲子的节奏,探究齐奏好不好听。
2、讨论乐曲该怎样配器,跟幼儿逐句逐段分析。每种方案都用乐器尝试一下。
五、根据指挥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师指挥,小朋友尝试进行乐器演奏,演奏完毕。
教师点评,小朋友演奏的时候由于对乐器的不了解及对乐曲结构掌握的不够,在音量、音色处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师对三样乐器进行介绍及在乐曲中该如何配合才好听,并着请小朋友们尝试演奏,看看是否比刚才的好听了。
3、提醒小朋友们要带上微笑,音乐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表演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