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生命的托举》观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命的托举》观后感 篇1
《生命的托举》,一听这个题目,我就想,莫非这是说教篇?一走进放电影处,我还是疑问成筐。看完电影,我才知道这部电影是讲的汶川地震的故事,讲述了老师救人不顾己的精神,他们用爱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影片中,地震来临,周老师正在上课,她果断地指挥同学逃生,自己拌住门框,不让门倒下和学生的拥挤,她虽然是乡长的妻子,但她不顾自己的'安危,用爱救了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
周老师说的一声又一声撕心裂肺的“快点”,让人的心不觉揪了了起来。真是:地震无情人有情,为人师表尽芬芳。舍己救人不为利,幼小生命出死海。周老师发扬了舍己救人的精神,在危难中抛弃自己年轻的生命,用爱托举出一个又一个明天的太阳。
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大悲大难,但老师的爱也温暖着我们的心房。记得有一回,我学完数棋,匆匆走进教室,错过了老师讲题的时间,老师轻轻走到我的身边,耐心地给我讲解,不厌其烦地一一回答我不懂的题目和提出的问题。
一点点灾难算不了什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也是对那“一朵朵白花”最好的安慰。
《生命的托举》观后感 篇2
今天,我有幸观看了反映汶川地震的影片——《生命的托举》,其情节感人至深,让我终生难忘。
在学校的礼堂里,我心里非常地难受。在一个半钟头的时间里,我始终在泪水中度过。我为地震发生后带来的不幸而伤心地流泪,我时刻为尚老师、周老师、袁老师他们为了救出孩子们,能够无悔地献出宝贵的生命而高歌。
走出学校的礼堂,我心里暖融融的。一方面,为学校的倒塌而惋惜,为这么多人失去生命而痛心;另一方面,我又为袁老师、熊镇长、常校长的高尚行为感到安慰。他们展示了人类共同追求、共同需要的东西——爱。不是吗?袁老师为了救出自己的学生,宁愿牺牲自己,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熊镇长由于爱他的人民群众,能够在生死考验面前临阵不慌,镇定自若地指挥救援工作,常校长为了救护其他的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孩子……他们是美的使者,是一首壮丽的赞歌。
现在,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是生命的守护神——在危险的时候扛下一切重担;老师,是生命的'保卫者——用自己的双手拯救了无数的生命;老师,是生命的延续者——因为他们拯救的生命会把这种精神无止境传播。
地震中失去生命的老师们,您们是光荣而伟大的。虽然现在远离了我们,但您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们的学生世世代代想念您们,因为您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怀念,更多的是闪光的精神财富!
老师,我们向您们致敬了!
《生命的托举》观后感 篇3
今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学校组织我们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一部名叫《生命的托举》的电影,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触。
故事发生在四川绵阳的一所小学。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四川省发生了里氏八点零级的大地震,四川的许多地方都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绵阳市也不例外,许多学校也难逃这次大灾难。在灾难中,在教学楼坍塌的一瞬间,老师们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保护学生。影片中常校长为了救其他孩子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孩子的生存机会,真是令人敬佩。
常校长是向阳小学的校长,他在地震后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救援。他在救援时没顾上喝一口水,没顾上吃一口饭,就这样在废墟中不停地挖着,不放弃一丝生的希望。当他发现废墟中的儿子常斌,正准备奋力营救时,却发现了另外一双小脚裸露在废墟外面,他陷入了艰难的抉择:是先救儿子还是先救这个孩子?情况的危急不容他有过多的`思考,最终他选择了那个孩子,当他把那个孩子从废墟中救出后再救儿子时,此时的儿子已停止了呼吸。观看到这儿,我的心里好难受,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这是怎样的一种大爱啊!常校长是多么的无私,我想他的儿子在天堂里会理解他的爸爸。
影片中有太多常校长这样的事例:老师在灾难来临时舍生忘死先救学生、学生逃生后回来救老师、废墟下互不相识者相互鼓励……他们都是凡人,但是他们做出了非凡的事,在这里我要向他们致敬!
《生命的托举》观后感 篇4
星期二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到了电影院,我们按照座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突然,灯都灭了,在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大字“生命的托举”,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上面写着:此片献给在汶川大地震遇难的同胞。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中心小学的师生们准时来到学校上课。下午2点28分,一场里氏8.0级大地震袭击了汶川地区。中心小学的老师们紧急疏散正在上课的同学们,让他们集中到学校操场上。但有些老师和同学来不及跑,就被埋在了倒塌的废墟下面。被埋在下面的老师鼓励他身边的同学,不害怕,要坚强。其中,有一位老师特别感动我,她是一位音乐老师——袁老师,当发生地震时候,她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她和她的同学们一起被埋在了废墟里,她不断地鼓励身边的同学,有一位学生拿出了一个被压扁了的生日蛋糕,她十分抱歉地对袁老师说:“对不起,送给您的生日蛋糕被压扁了。”老师问:“你们的生日蛋糕是怎么来的?”同学们告诉老师,原来在下午上学的`时候,他们给老师买了这个生日蛋糕,他们都知道这天是袁老师的生日。袁老师对学生们说:“我们一定要活着出去”。在救援人员发现他们的时候,袁老师让同学们先出去,等同学们全部被救出去以后,一场余震又发生了,袁老师还没来得及出去就被压在了废墟下面,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看到这里,我们有许多同学感动地哭了起来。
生命是美好的,是无价的,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