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有感

多美网

2025-08-13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昆虫记》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昆虫记》有感 篇1

我从未想过虫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每天,我们来来去去,可曾注意过这些小小的东西?答案多是否定的。可有一个人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天天都在观察它们呢。他是谁?他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我之前从未读过它,直到xx岁的一个午后,我才第一次拿起它。那天的阳光很暖和,照在我和书上。不知是不是因为这样,我感觉书中的文字也是暖暖的。我感觉它把我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我们平时从未注意过的虫子竟有这样的秘密,毫不起眼的它们竟有如此神奇的技能。

随着阳光和法布尔,我进入了昆虫的世界,目睹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我见过了红蚂蚁的行军、蝉的悲哀、蟋蟀的住宅、漫天飞舞的大孔雀蝶和小条纹蝶、致命的蜘蛛和张牙舞爪的蝎子……我很惊讶,也很兴奋,我从不知道它们的世界也是这么丰富多彩。直到夕阳西下,我才合上了这本有趣的书。脑子里全是书中的情节。

这个暑假,我又读了一遍《昆虫记》,一样的书,却读出了不一样的感觉。一个人能用一生的时间来观察和研究昆虫,已属不易,而又将观察到的现象写出一本著作,更不能不说是奇迹。《昆虫记》反映了法布尔对自然界的无限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昆虫记》不仅是一本描写昆虫的著作,更是一本描写得生动有趣的故事书。

“不,它仍然没有停止劳动,它还在用它微薄的余力守护着这个家,它已经不能再做母亲了,可是它依然能够为家人守门,抵挡不速之客。”这是书中的一段文字,这是一段科学的描写,也是一段故事啊。

这是一本科学的故事书。

读《昆虫记》有感 篇2

有这样一个人,30多年呕心沥血,只为一部名著。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在“荒石园”中度过大量的时间。

他,就是“昆虫界的荷马”——法布尔。

翻书,细思。我们是否真正研究过一种昆虫?我们是否曾停下奋进的脚步,去倾听自然界独特的声音?我们常常只顾着前进,而忽视了那么多身边的美。而这一本书,却将大自然的独特,以清新的语言记录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

《昆虫记》,“昆虫的史诗”,不朽的巨著。

品读,细想。自然界中,我们究竟遗漏了多少精彩?圆网蛛的织出的网,蟋蟀从不随遇而安的性格,螳螂修女般具有迷惑性的外表,蝉短暂的歌唱。若不读这本书,我又会了解多少呢?这的确是一本神奇的书啊。它包容了自然界中蚂蚁、萤火虫等熟悉而又陌生的动物,展现出自然界独一无二的魅力。

《昆虫记》在不经意间,打动我。

读罢,细品。在法布尔朴素的笔下,这一本巨著变得独特,它没有像普通的科普名著那么枯燥,而是充满了活力与诗意。似美文,如诗歌。一书读罢,那旖旎的墨香氤氲在空中,我心中也漾起了点点波纹……

《昆虫记》,一本科学巨著,亦是文学著作。

品读着圣甲虫爬坡时反复跌倒的情景,我仿佛看到了他在不断失望后又振作的样子,仿佛听到了他内心中坚定的呐喊。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是圣甲虫永不言败的精神;阅读者昆虫驱赶蝉,想要霸占“清泉”时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那群昆虫贪婪的面目,仿佛感受到了蝉乐善好施的'品质;品味者圆网蛛织网时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它织网时灵活的转动,仿佛看到了那天衣无缝的网。此刻,我不得不为他们的精神而赞叹,不得不为大自然的奇妙而惊讶。

读《昆虫记》,随法布尔在园中欣赏昆虫之举,欣赏自然,欣赏美。

读《昆虫记》有感 篇3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十分宏伟的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称号。

我很喜欢法布尔优美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写蝉向蚂蚁乞讨食物的文章,他是这样描写的: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放着大袋的麦粒,正掉着脸去背对着乞讨食物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这样的描写真是惟妙惟肖。读着这些奇妙的文字,我不由自主地对法布尔产生了莫大的敬佩之情。

我敬佩法布尔的顽强,他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的知识乐园。可他为了完成《昆虫记》,牺牲了一切。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是家人的偏见中度过的,是在贫穷中熬过的,但他从未放弃对昆虫的研究,安于清苦,坐尽了冷板凳,最终成为杰出的昆虫家、文学家。

法布尔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本传世巨著,还有“追求真理,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

读《昆虫记》有感 篇4

最近我迷上了法国著名生物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这本书里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昆虫们的特征习性都写得活灵活现,难怪连“进化论之父”达尔文都称法布尔为“无语伦比的观察家”。

比如,我总是很喜欢在下雨前看蚂蚁成群结队地搬家,以前我以为蚂蚁都是用嗅觉探路的。法布尔也针对这个问题做过几次实验,为了改变路上的气味,他将石灰、黄沙、报纸、水流等障碍特一一放在蚂蚁回家的路上,来探寻嗅觉是否是唯一的关键因素。虽然蚂蚁们每次都有点犹豫,但每次都选择到了正确的路线。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原来蚂蚁是依靠视觉和超凡的记忆力找到回家的路线,并按照原路返回的。

法布尔这么细致的观察和实验,写下了洋洋洒洒数千字,读起来引人入胜,使人一页接一页,一篇按一篇,徜徉在昆虫的世界里,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读了这本书后,我受益非浅,特别是法布尔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投入钻研的精神,是我认为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向他学习,爱做一件事不光只是投入一时的热情,而更要探究其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