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哪吒闹海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哪吒闹海读后感 篇1
当我一看完哪吒闹海的这片文章时,我立刻被书中的主人公——小哪吒的机智,勇敢,为民着想的精神感动了。
他刚生下来是个肉球,他父亲误以为是个妖精,就一剑把他劈开,劈开后却跳出一个男孩,被太乙真人收为徒弟。取名哪吒。并送他俩件法宝哪吒七岁那年,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抢童男童女,哪吒见义勇为,打死三太子,制服老龙王。
四海龙王水淹陈塘关,哪吒为了救百姓,表示自己的行为与父母无关,割肉给母亲,剔骨给父亲,他师傅用藕为骨,荷叶为衣。把他变成三头六臂的小孩。本领也更强大。打败四海龙王。
我要学习哪吒,不怕困难。见义勇为。为祖国做功献。
哪吒闹海读后感 篇2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经典动画《哪吒闹海》是一部纯手工动画,制作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以今日眼光来看,技术上或许有些落后,因为它完全不是当下大行其道的3D立体画面,乍看之下甚至让人颇不习惯。可是过不了多久你就会被片中浓郁的民族元素和非凡的美学造诣深深折服。是的,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动画。
影片讲述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哪吒闹海的故事。人物形象虽然平面化,却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简单勾勒的人物线条,配上鲜明饱满的色彩,竟可以如此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动作场景明快流畅,极富视觉美感。然而最重要的却是各人物表情变化丰富,有层次感。哪吒的英姿飒爽,龙王的凶神恶煞,李靖的痛苦挣扎以及太乙真人的慈祥睿智都让人印象深刻。
《哪吒闹海》虽然只有短短的58分32秒,但却有着颇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带领观众一次次经历情感的跌宕起伏。片中最为动人的一幕发生在哪吒决然赴死的时刻。在巨大压力之下,哪吒环顾四周,陈塘关的百姓遭受着四海龙王的肆意惩罚,无家可归的小伙伴,啼哭无助的婴儿,掩面啜涕的仆人,进退两难的父亲,少年哪吒眉头紧锁,他饱含热泪,神情坚定,毅然提起落地的宝剑,向爹爹做最后的告别。他面朝大海,大喊一声师父,英勇自刎。这一幕的画面处理极为简练精妙,生动准确地传达出哪吒临死前的内心挣扎,是全片精华所在。
整体来说,本片构图讲究,色彩浓烈而不艳俗,每一帧画面都充满极致美学享受。情感简单质朴,叙事明快直白,毫不拖泥带水。叙事主线之外,又不乏令人会心一笑的绝妙细节。四海龙王庆功宴上海洋战士的特技表演生动有趣,显示出主创人员在动作编排上的独具匠心。片尾的终极大战更是全片亮点所在,死而复生的哪吒身怀绝技,将四海龙王打得落花流水。在这里有着十足的戏剧张力,它极富灵感,妙趣横生。
哪吒闹海读后感 篇3
寒假期间我看了一部童话故事,那就是《哪吒闹海》,这个童话故事讲述了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欺压百姓,害的渔民不敢出海打渔,哪吒决心教训一下他们。在和龙王三太子的打斗中,哪吒把三太子给打死了,龙王知道自己的儿子死了,非常伤心,就叫上四海龙王一起来给儿子报仇,龙王来到陈塘关哪吒的家里,找哪吒的父亲李靖要人,要李靖把哪吒交出来,不然的话,龙王就要把陈塘关全部淹没了,为了不连累父母和百姓们受伤害,哪吒自杀了,后来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用法术救活了哪吒并传授给哪吒三头六臂等法术,最终哪吒靠太乙真人传授给他的法术打败了龙王,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百姓们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哪吒是一个有爱心,有正义感,能舍己为人的小英雄,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得榜样。
哪吒闹海读后感 篇4
《哪吒闹海》是根据《封神演义》取出来的片段故事,是中国的经典电影,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可是我小时候没有看过这部动画,直到今晚才看。
特别是去年《魔童降世》大火之后,很多人对于哪吒这样的形象似乎又有了新的解读。
我说一下,对于我来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是什么感想?
首先,对于看过了各种特效电影之后的今天,看四十年前的这部动画,的确是有点吃力。不管是里面的动画效果还是配音等,都觉得非常奇怪,但好在只是奇怪,不是尴尬。
尴尬就是说,即使是今天很多特效和投资很大的情况下,很多人拍的电影依然能够让你觉得尴尬。但《哪吒闹海》不是尴尬,而是奇怪。
这就是说,对于里面的很多设置,其实只是没见过,所以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比如里面的很多动作设计,音效等,其实都是为了符合那个时代的特性,比如龙宫舞蹈的那一段,其实就是来自于戏曲。这些都是时代产物,很好理解。
本来,对于四十年前的电影,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苛责。所以,我们重点要说的就是里面的故事核心。
《哪吒闹海》的故事很简单,相比于后来的很多改编版,其实这部电影才是母版,后来的很多改编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增加,比如去年的《魔童降世》加入了大量的幽默细节等。
故事核心其实很简单,就是两股不平等的势力,因为矛盾引发战争,然后矛盾越来越大,战争也就越来越大,于是你打我,我打你,最后正义战胜了邪恶。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全片60分钟,基本上就讲了个这。
你要说简单吗?似乎这已经是最简洁了,基本上把故事讲清楚了。也不是当时的人们不想做得更长,或许是因为成本吧。比如几场大战,其实完全可以做得更加好看,更长一点,但是随便打几下就完了。因为实在是成本有限。
所以,最后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个58分钟的电影。
想想那个年代,能看到这样的动画,的确是很了不起了。不过,我也不知道当时的小孩子看到这部动画,是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