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读后感

多美网

2025-08-11读后感

欢迎阅读《中华美德》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1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读《中华美德颂》。我在平时没有事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日积月累,我逐渐的把这本书读完了。看完了最后一个句号,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

《中华美德颂》这本书,把中国让人最感动、最敬佩的人和事编在里面,这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在这些好人好事里,我最欣赏、最敬佩是高存英阿姨:“胜似亲情的友情”这篇了。

高存英和张瑞霞是高中同学,她们在上学时十分要好。高存英见张瑞霞家境贫寒,便和她一起吃饭、抢着买菜,还常常接济她。

然而老天偏偏总是捉弄人。高存英和张瑞霞毕业后一起回老家工作。工作不久,张瑞霞经常上班晕倒,在医院里做了检查,被诊为糖尿病,还十分严重。当时家境困难,她又下岗了,根本没钱治病。高存英知道后,义无反顾的挑起这个担子。这一挑,便是12年。

我被高阿姨的精神震撼了,只是为了同学,阿姨有这样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体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助人为乐、智慧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慰藉的宽容,在拥挤的车上为老人让座……这些传统美德正在一点一点的积赞。

让我们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传承下去吧!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2

在星期三的故事诵读课上,我津津有味地读着一篇《羲之墨池》。我非常佩服书法家王羲之,他每天都很早起床,漱洗完毕就开始练字,一练就是好久,他不知写坏了多少笔,洗笔的水像墨一样黑。

我看完这篇故事以后,深感惭愧,我做事情就经常半途而废。记得又一次,我看到电视里的小朋友们在漂亮的舞台下跳着优美的舞蹈,羡慕极了,也让妈给我提了一个舞蹈班,结果只学了一个学期,之后就觉得摆一字开太累了,就不想学了。

从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勤奋就不可能成功。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个水池,隔岸便是成功。

——《卧薪尝胆》读后感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但优越的物质条件却并不完全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助推器”,有时候反而是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因为,安逸会使我们只求享乐而不思进取,不知不觉中原地踏步或落到后面。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3

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我很喜欢端午节,却从来都没听说过它的来历。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屈原先生的故事,才明白妈妈给我包的好吃的肉粽子也有它深厚的历史故事。屈原先生不愿意同流合污,他认为世界上的人都醉了而只有他还保持着清醒,他很绝望,最后投了汨罗江。

世人为了感念他的忠烈,害怕他的'尸首被过往的鱼儿吃掉而向河里扔粽子。从此包粽子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读完了故事我很难受,在感慨屈原先生对于国家的忠心的同时,也渐渐明白了他的伟大与孤傲不屈的品质,他那忧国忧民的气度让我很是敬佩。

赤诚本是我国传统美德。岳飞的精忠报国,范仲淹先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让我感受到了他们那颗坦诚纯真的忠心。

我希望我长大也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保有一颗坦诚的心看待这个世界。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4

自从我在语文课上学了《冬阳·童年·骆驼队》后。我就对林海音情有独钟。尤其对《城南旧事》产生极大的兴趣。暑假来了,这就趁着假期好好品读起来。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情节。但那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生活记录,足以打动所有的读者。这本书虽然只有没几篇作文,但每篇都是精华。这本书虽然没有《爱的教育》这么感人,但像《惠安馆》、《我们看海去》等等真实而朴实的故事足以代替那些感人的情节。这本书是凝聚了她数十年心血的成名之作,难道这不是美吗?

例如《惠安馆》中的疯子,整天站在惠安馆之前,让人心惊胆颤;还有那个作者的朋友妞儿,她是那疯时作者唯一的朋友了;还有总穿着一条恶心的大黑棉裤的宋妈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你不觉得在作者的笔下都活灵活现吗?这也是一种美。

生活如一本书,如一场戏,也如同一部电视剧,遇到困难,只要勇敢便能克服。生活有可能很精彩,也可能很无聊,但是只要细细的体会,便能得到快乐。

读了《城南旧事》让我明白了:真实平淡的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需要有发现美的心灵。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吧,那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