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观后感

欢迎阅读辛亥革命观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辛亥革命观后感 篇1

20××年夏天,我观看了影片《辛亥革命》。学过中国近代史的我,对这段历史已经不陌生。但看过这部影片后,虽然正值夏日,但心中的浮躁却被一扫而光,心中却多了些思考:究竟什么是革命?

中国本是一个泱泱大国,但在清政府的统治下,国家开始变得日益衰落。昔日的光辉也被封建制度所掩盖。一次次侵掠,一份份条约,已成了清政府统治下的家常便饭。这时,朝廷腐败无能,腐朽不堪;官僚们揽财纳贿,无心朝政;百姓痛不欲生,愚昧无知,中国一副萧条凄凉之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革命一触即发,清政府危在旦夕。

电影开头讲述的是革命志士秋瑾上刑场的场景,为了能让天下的孩子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她毅然决然决定革命,也成为了中国为第一个为革命献身的伟大母亲。这部影片中还介绍了许多英雄,烈士,革命志士。他们当中,有些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但他们有对革命的信仰,对祖国的热爱,对民主的渴望和不畏牺牲的精神。印象最深的就是广州起义失败后尸横遍野的山坡:清政府为了维护皇权,镇压百姓,竟将参与起义的.八十多位同盟会会员枪杀,为了毁尸灭迹,又残忍地将它们抛入海中。革命志士冒死在海滩收拣烈士尸体时,那一天正好下着大雨,天色阴沉。在那个泥浆遍地的地方,没有应有的美丽,没有应有的生机,只有尸横遍地,只有狂风呼号。一具具尸体上都沾满了泥浆,令人痛心不已。最后,一位女同盟会会员发现了曾与自己战斗过的男英雄躺在冷冰冰的泥浆中时,竟一把推开了照相师,一个箭步来到他的遗体前,将他抱在怀里。当时仿佛已没有了生与死,只留下了人性的温暖和革命必胜的决心。

广州起义后,武昌起义随即爆发。它的爆发只源于军官与士兵偶然的口角,满心怒火的士兵当晚就攻占了总督府。不久,许多城市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管辖,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可见,在清政府的统治下的中国,阶级矛盾是如此之大,人们多想过一个平等,无皇权,民主自由的生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隆隆炮响声中成立了。建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清政府迫于压力,宣布退位。

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就结束于清帝退位,而革命的结果也正是像秋瑾一样的革命志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细细想想现在的生活,就觉得历史其实离我们并不远。然而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一个国家要想不受列强的欺凌,侵略,就要自己强大起来,从而避免历史重演。

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又浮现出秋瑾和革命志士的身影,这时看看书桌前鲜艳的五星红旗,顿时理解了“革命”的含义:革命,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在任何一个时候,在任何一个人的心里,永远,永远都不再惧怕列强,都不再有封建皇权,使全国之人无一贫者,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东方!

辛亥革命观后感 篇2

本周四下午,单位组织第三党支部部分成员集体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具有深刻革命意义的地方,但这一次参观后,我对它的认识有了加深,对革命先烈"抛头颅晒热血"的精神再次给予深深的敬意!

据该馆专业讲解员的介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靠近黄鹤楼与蛇山,又因为旧址主楼呈现出的是红墙红瓦的'景致,我们大家都俗称它为"武昌红楼".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湖北革命党人蓄势起义,为天下先,打响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后,260余年的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0xx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随之终结。1961年,武昌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维护,这里成为了武汉市、周边城市,甚至全国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受到无数人民的敬仰与关注。

该纪念馆内主要有两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两个基本陈列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专题展览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览》和《湖北咨询局史迹陈列》。

虽然旧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在"白色恐怖"时期,物质生活非常简陋,武器装备也跟不上武装需要,但是革命前辈们却时刻不忘历史使命与革新的紧迫性,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与志同道合战友们的互相配合,硬是掀起了这一伟大的起义。由此可见,物质平乏并不可怕,只要意志坚定,富足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让我们的思想与灵魂充满能量,让我们的行为具有无穷的爆发力!它指导着我们的步伐,向着前方不断前进!

站在伟大领导人孙中山的铜像前,回头看一眼"红楼",有种沧海桑田之感,讲解员那仿佛身临其境的介绍让我似乎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不畏炮火,只希望将革命旗帜插上高台的雄壮身影。岁月匆匆,光阴流逝,辛亥革命起义早已随着历史洪流远远流去,但革命者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深深的扎根在每一个党员的心中,并由我们继续传承下去。生命虽逝,精神不倒,让我们继承先辈们的优秀作风与光荣传统,为党员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不断贡献自己的光与热!

辛亥革命观后感 篇3

一百年前的那一夜,广州起义的第一声枪声,划破了夜的长空,它引起了全国各地各部起义军的积极响应,拉开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序幕,吹响了中国人民,崛起反抗的号角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早己生活在和平新时代,富强新中国的我们,又一次在电影的荧慕上,回顾那段历史壮歌,重温那段革命沧桑,这不禁使所有人都感慨万千,辛亥革命观后感800字。

在孙文的精神支持下,在黄兴的英明领导不,起义军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战!一个个无畏的战士奋勇地战斗着,枪弹击垮了一批又一批清军部队,一位位果敢的英雄,英勇地献身了,鲜血塑就了一个又一个不朽传奇!广州起义失败了,却唤醒了更多中国个的自由意识,更多的人开始为了共和的统一目标而奋斗,随着各路豪杰的浴血奋战,终于,那个统治了中国200余年的满清王朝被推翻了,那个称霸了中原20xx余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了!

在这期间,无数战士为之浴血,千万英雄为之献身,正是有了这些爱国、救国的勇士,才促进了辛亥革命的成功,是他们用汗水和鲜血,为我们铺设了前进的道路,为我们奠定了共和的基础!那么,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战士,愿为了革命而献岀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呢?片头秋谨生前的`一句话、便点明了这一点,她为了革命而死,为了让更多孩子有幸福温暖的家而死!中段黄兴战败后的一席话,也曾激起我分入的深省,他说:这只手,我还要留着它抓枪!这句话若深入理解,便可发现,黄兴是为了革命而战,为了遇难的弟兄而战,为了天下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战!细细思索,其实每个人都是在为了革命而战,为了信念而战!

辛亥革命,每个人都怀有同样的信念,为了革命战斗!

信念的力量是强大的,是崇高的!它就如一根坚立不倒的柱子,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支撑着每一个生命,坚强地迎对人生的挫折与劫难!有了信念,才有成功,信念,坚定我们人生的方向,鞭策我们不断地努力,洒一些汗水,付出一些努力,没什么大不了,重要的是你为了信念!信念将支撑你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步入人生,最美丽光华的顶端!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高尚的信念,将支撑着我们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支撑我们笑看失败,潇洒生活!

革命,为信念而战!生活,为信念而努力!

辛亥革命观后感 篇4

今天是10月9日,这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就在100年前的今天,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伟大祖国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在这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我观赏了《辛亥革命》这部影片,心中不禁对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充满了敬意。

《辛亥革命》这部影片,记录了那一段早已被世人所淡忘的历史:同盟会发起了一场为清王朝覆灭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战役——广州起义。虽然,这次起义牺牲了无数的革命战士,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场战斗还是给清政府迎头痛击,也奏响了清政府灭亡的乐章。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我真正地体会到了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为了革命,献出一切。我想,也正是因为每一位革命者心中都有这样一个信念,才使得我们有了现在这个安定美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全都是来自于革命先烈们的付出。先烈们付出了许多:时间、精力、金钱、家庭,甚至是他们那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生命。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呢?我想,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宝贵生命换来的,是为了后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可是现在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事呢?社会治安不安定;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市民们随地吐痰,说脏话;社会上也没有了那种互帮互助的情景……

请问: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谁又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是什么呢?难道非要再来一次那种血与火的革命,才能重新唤醒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股正气呢?我想这是谁也不愿意再看到的。

我曾经读到过一遍文章,我把它收藏在我的空间里。这篇文章记录了让我感到非常心酸的一些事情:一个富二代开车差点撞到一位年迈的老人,还对老人大骂:“老东西,挡什么挡。”那位被骂的老人低声说了一句:“年轻人,当年我开苏制T—34坦克时也没有你这么冲。”听了这句话,不知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每当我想起这句话,心中总会涌起一丝愤怒。一位革命前辈被一个堕落的富二代骂了声“老东西”,你认为一个只知道贪图享乐的富二代,有资格骂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吗?答案当然是没有资格。

还是出自同一篇文章,一幢政府大楼造价3000万人民币,而就在距政府大楼仅8公里的一个小山村,一间用泥浆垒起的小屋,仿佛风一吹就会倒塌,就是学生们的教室,看上去令人感到心里非常难过。我倒想请问一下,为什么政府舍得花高价来建造一座只能看但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大楼呢?为什么就不肯节约出一小部分钱,为祖国的花朵建一所可以遮风挡雨的坚固校舍呢?

所有的中国人啊,我们要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定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请不要让幸福成为你们最终“丧命”的地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