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人传》有感

多美网

2025-08-11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名人传》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名人传》有感 篇1

三位艺术家,一位是音乐家,一位是雕塑家,一位是文学家。他们虽说干着不同的职业,环境也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在各自行业内的佼佼者,他们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罗曼·罗兰紧紧地把握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路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显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谈起《名人传》,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的人生绝对是当时的时代状况的缩影。他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市民家庭,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是他在精神上却比贝多芬更受折磨,承受了更大的压力。然而他比起同时代的艺术家,他不满足于宗教艺术,更是追求表现尊严与意志。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之一,就像中国的“五四运动”一样,打破了人们的封建思想,在黑暗中寻求新出路,然而这就决定了他终生为理想无法实现而痛苦的悲惨命运。

俗话说,精神上的伤害比肉体上的伤害更痛苦。俄国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就好比中国的鲁迅,用文字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企图让人们改变固步自守的思想。而他也很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他在《战争与和平》里所说的:“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她)的芬芳。”而这句话让很多人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话就犹如沙漠中的一泓甘露,滋润了许多濒临干涸的心灵。

而我觉得,《名人传》中最有感触的还是《贝多芬传》。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在28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贝多芬从小就酷爱音乐,有很高的音乐天赋,但是命运却无情地摧残了贝多芬的听力。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来说,失去听力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就好像鱼儿离开了水。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贝多芬不向命运屈服,而是选择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对待一切困难。就正如贝多芬自己所说的:“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失聪后,他拿一根木棒叼在嘴里,让木棒接触钢琴来感知声音,他的很多经典着作都是在失聪后所创作的。可以说,是音乐让他坚强地活着。

名师点评:

这篇读后感先对《名人传》作了整体的评价与介绍,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然后对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音乐家贝多芬逐一介绍并议论,结尾提出希望。

三位不平常的名人,在个人成就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成功的背后有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蕴藏着一个个悲惨的身世、无数的坎坷以及曲折的命运。他们在逆境中成长,在逆境中磨炼意志,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人生基础。俗话说得好:“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假如当初他们向命运低头,那么他们能做的也只是任天由命,绝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现代化社会的我们,生活比以前富有了,但是我们年轻一代的意志力,那种老一辈的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优良传统却被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上海一小女孩吴怡铮,因医疗事故双目失明,对于一个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小孩来说,双目失明无疑使她的生活失去色彩,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遗憾。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使铮铮屈服,她没有放弃生活,而是很乐观地面对一切常人难以容忍的困难。铮铮从小酷爱音乐,音乐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用音乐来讲述自己的心声,用音乐来发泄自己的情绪……音乐就像是铮铮的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是音乐让她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她在一个电视台节目中演唱了一首《天亮了》让全场潸然泪下,感慨万千。在舞台上铮铮忘我地唱着,在那一刹那,我觉得一切的一切在她面前都是那么地微不足道……我想,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她打开另一扇窗。她那发自内心的天籁般的声音,滋润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一曲终了,掌声经久不息,谁也没想到在一个弱小的身躯里竟能够发出如此感人肺腑的歌谣。铮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她的那种对生活充满希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

海明威曾说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但是,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克服不了的。我们比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的条件、环境更优越,他们能干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肯努力,遇到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读《名人传》有感 篇2

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

忍者永不言弃

“我窥见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标,我每天都迫近它一些……如果我摆脱了这疾病,我将拥抱世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绝不能让我屈服……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是多么美! 这是贝多芬发自内心的呼喊。

从1815年开始,贝多芬就只能和别人在纸上交谈了——一只无形的手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拿走了o这对他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他曾想放弃作曲、离开祖国、过隐居生活o但经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思考,不知多少次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开始面对命运、顽强耕耘,写出了交响曲《英雄》《田园》《命运》,钢琴协奏曲《皇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钢琴奏鸣曲《华伦斯坦》《热情》,歌剧《菲德里奥》……

与贝多芬相似的人还有很多,海伦凯勒——一个同样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样是很不幸的,儿时的一场大病,让她变成了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命运的不公没有让她失去希望,她渴望了解一切,于是她加倍的努力,最终成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

勇者无所畏惧

米开朗琪罗的性格可真不是太好:软弱、胆小、多疑、优柔寡断、做事有始无终……但在艺术上呢?为了寻找好材料,他在采石场一呆就是几个月;为了运送精心挑选的石料,他亲自带领工人开山筑路;为了使壁画保持鲜艳不脱落,他摸索颜料配方,一有差错就得从头再来,于是尝试了又失败,失败了再尝试;为了建造陵园、铸造铜像,他不得不从头学习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炼铜术、建筑学;为了掌握人体的结构,他用尸体来解剖,不仅惹来人们反感,还累得大病一场……他在生活中也许不勇敢,但在探索艺术时,他从未胆怯过!

仁者悲天悯人

有这样一个人,他来到人世间后,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奉献感和拯救感。他为许许多多的人做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却从无所求。他为心中的真理而奋斗,屡遭误解也毫无怨言。他写了不少书,展示了历史的广阔画面,谱写了民族之魂,塑造了一大群鲜活的人物形象。慢慢地,他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书被人们称赞,他的善行被广为传颂,他的名字被人们默默敬仰。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他们不仅让我敬佩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社会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我们的功课越来越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面对重重的困难与压力,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是!在遇到难题时,在学习成绩下降时,让我们他们的光满,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理想!

这就是这三个巨人。他们遇上挫折时表现得勇敢坚毅,沉着地与困难抗争。他们所表现出的坚韧与勇敢感动了所有的人。

读《名人传》有感 篇3

不行啦;我们一起从未搞过什么恶作剧除了那次你不满我前坐男生欺负我的样子。英雄交响曲--读《名人传》有感作文在我的世界里,美好的未必是美好的,很多时候,它其实是丑陋的。650字作文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呢!今天早上看到一条新闻,莫言说:。)渐渐地,我开始懂一些初装了,补刀效率也慢慢提上来了,只是还是不会用快捷键。

《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有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难,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但他们靠着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在对抗磨难中爆发了自己的“小宇宙”,登上了艺术创作的最高峰:贝多芬用“痛苦”换来了“欢乐”的音乐;米开朗琪罗用一生的心血献出了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在“痛苦”和“哭泣”中追求真理,并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名人传》犹如像我们谱写了一首“英雄交响曲”,使我们感受到: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每个人的身上都会降临苦难,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坦然面对;与其羡慕那些伟人,不如脚踏实地来点实在的,学习他们的伟大品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与其靠急功近利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不如坚持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跻身于不朽者之列。

我们渴望成功,有时候却不想奋斗,终日幻想着一夜成名,面对小小的挫折,就丧志了前进的动力。《名人传》就像一面镜子,把我们的懦弱卑劣都显现出来。我们都清楚:只靠幻想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真正的认识自己,真正有敢与挫折对抗的决心,真正要脚踏实地的去做,真正向他们一样去“战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重要是我们的心态,我们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首“英雄交响曲”,享受英雄们的呼吸吧!

读《名人传》有感 篇4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介绍了3个著名的人物: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他们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另一个是小说家,他们却都是卓越的艺术家,生活在乱世之中,心中充满了对真善美的希冀,同样承受着生活的磨难和命运的不公,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勇往直前,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

贝多芬,19世纪杰出的音乐家,创作了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像《田园交响乐》,《热情奏鸣曲》······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天才的音乐家,竟如此饱受命运的折磨,就在他的工作步入了正轨,就在他刚刚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的时候,他的听力开始慢慢衰退,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由于他害怕被人知道,他一直独自承受这个秘密,他避免与人交往,他一直瞒着这个秘密,这让他越来越痛苦。除了这种痛苦,还有一种痛苦:来自爱情的痛苦。

他对爱情一直充满了憧憬,他渴望得到爱情,却被爱情抛弃了。不久,他完全聋了,他变得孤独又贫穷,他不得不为生计奔波。他的一生,没有得到欢乐,但他却给人类制造了欢乐。他生前没有得到人们的拥戴,死后却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他为了艺术,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米开朗基罗,著名雕塑家,作品有《大卫》等。他是一个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被命运压得喘不过气来。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基督教的统治之下,而他对于这个社会感到深深的忧患。不仅如此,他的家族,也给他增添了负担。他的家人以他为荣,只知道向他要钱。他不得不拼命工作,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

在那之后,他成了一个又一个教皇的奴隶,他被迫完成一个个工程,陷入了繁忙的工作和日常的琐碎中,浪费了他的生命,他被闷住了,喘不过气来。他为了减轻痛苦,拼命的工作,他感到痛苦和苦恼,但却不被理解。他不堪精神上的重负,病倒了。他的希望破灭了,他不停的工作,耗尽了他的精力。在他老年,他只相信神,他开始向往死亡。他开始喜爱大自然,开始在夜晚工作。在他临死时,他的朋友、他的侄儿,还有教皇,却只关心他的财产继承问题。终于,在一天下午黄昏,这个天才般的艺术家,终于飞向了天国。

托尔斯泰,俄罗斯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被人们抢购一空。他的著作照亮了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给人指点了前进的方向。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的童年,却没有太多光彩。他2岁时母亲去世,9岁时父亲去世,他开始恐惧生命,开始对人生感到迷惘。他不断反省自己,希望获得全世界的拥戴。但他的面貌却令他苦恼。他在高加索开始创作,开始成功,也开始了对人民的爱。在战争中,他开始展现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真理的追求。他在人间无法看到爱,却表达了对大众、对普通人的爱。

英雄,总是比平常人更期望卓越,想超越人类的平庸,找到真理和真正的美,他们追求真善美,创造杰作来体现人间的美和爱。他们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才能成为我们所敬仰的伟人。

读《名人传》让我明白了,即使是伟大的人,也不一定是幸福的,思想高于旁人,就会受到与别人不同的痛苦和排挤,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财富却是无法估量的。只有面对挫折从不低头的人才会成功,因为,世界上从不存在那么便宜的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