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青铜葵花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1
这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女孩来自城市,男孩来自乡村。一个特别的机缘,让青铜和葵花彼此相识,并以兄妹相称,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葵花12岁那年,命运却又将她召唤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书中有两处,是我最为感动的。那便是葵花的爸爸去世的时候和奶奶去世的时候。葵花的爸爸是一个艺术家,他异常喜爱阳光下成长的株株葵花,也非常喜爱自己的女儿,因此给女儿取了个乡下女孩才有的名字。可是最后他死了,为追寻艺术而死了,还没来得及再见女儿一面。我感到惋惜,深深的惋惜,同时又有一种凄凉,涌入进来。奶奶死的前头,青铜家那只忠实的牛也倒下了。它和奶奶一样,是太老了,就倒下了。但是我还是会哭,还是会感到深深的痛。这种痛,使我不敢再翻到前面看,怕自己又会哭,会难过。但是又不知道为什么,看完了这本书,又会舍不得,希望再看一遍。
作者在书末有一段文字,写得很好,也正是我要说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后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2
暑假里我看了3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书是《青铜葵花》,这本书主要讲了男孩青铜与女孩葵花之间在苦难中的生活。
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在葵花二十岁的'那一年,命运又将她召回城市,青铜从此遥望着葵花所在的地方,思念葵花。这就是这本书的大概意思,这些可爱的文字在曹文轩叔叔的笔下变得生动有趣,有时候让我哭,有时候让我笑。它们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了人类天性中的关怀与情意。在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冰项链”这个章节,它讲述了青铜为了帮助葵花顺利表演节目而不顾寒冷,采集冰凌,用锤子敲碎,挑选出合适的冰块,用芦苇秆把一个个的冰块吹出一个个小洞,直到他的两都吹麻了,一串晶莹剔透的冰项链才大功告成。看完这个章节,我有许多的话想对葵花说,也有许多的话想对青铜说。我想对葵花说:“在你的心中,这项链一定是无价的,它饱含了青铜对葵花的亲情,它是用青铜的心血凝成的,葵花你是多么幸福啊!有了这么一个关爱你的哥哥。”我想对青铜说:“好人有好报,你这你的妹妹付出了这么多,一定会有回报的,你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我要向你学习。”
我也十分敬佩青铜的奶奶,她是一个勤劳、有爱心的老人。她为了供葵花上学,卖掉了自己心爱的首饰,又到外地采摘棉花。最后因为劳累过度而一病不起。葵花为了给奶奶治病,孤身一个到江南采银杏。最后奶奶还是因病去逝,多么伟大的祖孙情啊!多么伟大的老人啊!她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里,还坚持等葵花从江南回来。我想,一定是爱的力量让这个老人变得这么顽强。可我不是这样,我看完了这本书才好好地反省了。我的奶奶从小就很宠爱我,我要什么她就会给我买什么,但是我还是不知足,嫌奶奶太烦人了,问我东,问我西,不给我一点自由。现在我知道了,我对奶奶说话总是大吼大叫是很没有礼貌的。我以后不再这样了,对奶奶说话要有礼貌。
奶奶总是问东问西,说明她关心我,我不会再讨厌她了。奶奶什么东西都给我买,我看什么好就买什么,现在我想了想奶奶赚钱不容易,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乱花奶奶的钱了。在这本书的深深感动之下,我长大了,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孝心,在这茫茫书海中,我长大了……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3
作家曹文轩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也许,这正是他创作《青铜葵花》的初衷。所以,《青铜葵花》中的人物,在苦难面前,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诗意和淡定的姿态。
首先是青铜的奶奶,一个清贫的老人,却把自己拾掇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生活再穷再苦,她都保持着一个老者德高望重的尊贵和雍容:
“奶奶是大麦地村最有风采的老人。高个、银发,很爱干净,一年四季,总是用清水洗濯着自己,衣服总是仔细折过的,穿出来带着明显的折印,没有一处有皱折,虽然很少有一件不打补丁的,但那补丁缝补得十分讲究,针脚细密,颜色搭配得当,使那块补丁显得很服帖,与衣服很和谐,让人觉得,那衣服上要是没有了补丁,倒不好看了。大麦地的人,任凭什么时候看到的奶奶,都是一个面容清洁、衣服整洁、满脸和蔼的老人。”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遭受洪水后全家人为盖新房一筹莫展的时候,默默地当掉戴了一辈子的耳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遭受蝗灾身体虚弱的时候,因惦记着为青铜葵花做一套暖和的冬衣而累倒在棉花田里;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当知道好学的葵花以故意考砸的方式退学来减轻家庭负担时,拖着病重的身体颤颤巍巍地来到学校,向校长下跪求情让葵花重考……
最动人的当属故事的主人公青铜,一个在别人看起来有些古怪的哑巴,对孤女葵花倾注了所有的爱,那是一种至纯至美的大爱。因了这种爱,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由此展开:
芦花鞋——为了让来到他们家的葵花不再受委屈,为了给贫困的家庭增加一点收入,青铜全家一起动手,编织了一百双芦花鞋。接下来的日子,青铜天天背着十几双芦花鞋到油麻地镇上去卖。最后只剩下十一双芦花鞋了,那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大家都劝青铜别去卖了。可他坚持要去,妈妈就让他穿了一双芦花鞋去。那天,青铜卖完了所有的鞋,可是还有一个顾客想买鞋,青铜竟脱下自己新穿的芦花鞋卖给对方:
“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的一双脚被雪擦得干干净净,但也冻得通红通红……”
冰项链——刘老师说报幕的葵花要是脖子上有条银项链就更好看了,贫穷的青铜家买不起项链,但是聪慧能干的青铜却制作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冰项链:
“他挑其中不大不小的、最合他心意的冰凌,然后将三四寸长的一根细细的芦苇管,一头衔在嘴中,一头对着它,用口中的热气,不住地吹着。那热气便像一根柔韧的锥子,在那颗冰凌上慢慢地锥出一小小的、圆圆的洞来。”
“那些被他从大盘中挑选出来的冰凌,大小、形状,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正是不完全一样,它们堆放在一起时,才更见光芒闪烁。那光芒带了一点儿寒意,但却显得十分宁静而华贵。”
“灯光下,那串冰项链所散射出来的变幻不定的亮光,比在阳光下还要迷人。谁也不清楚葵花脖子上戴着的究竟是一串什么样的项链。但它美丽的、纯净的、神秘而华贵的亮光,震住了所有在场的人。那一刻,时间停止了流淌。”
南瓜花灯——家里穷得点不起灯,葵花先后去两个同学家做作业,都被拒绝了。青铜为了让葵花能够在家里做上作业,竟到芦苇荡中捉萤火虫,把萤火虫装进十几朵南瓜花里,连起了一串奇妙美丽的南瓜花灯。
此外,还有痴守的纸灯笼,甜甜的芦根,还有让葵花骑在肩膀上看马戏的那个夜晚,青铜对葵花的呵护闪现着人性最温柔美丽的光芒。
除了青铜,还有青铜的父母、村里的人们,还有城里的两个阿姨,他们都让我们看到:苦难并没有摧毁人,反而使他们呈现出人性熠熠的美丽的光辉。这就正如作者曹文轩所言:“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惊不变的优雅态度。”
苦难,往往是美丽的。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4
《青铜葵花》这本书讲述了城市女孩葵花和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一次意外她的爸爸被水淹死了,葵花被寄养在青铜家里。青铜一家人都很善良,对葵花很好,青铜更是十分爱护她。为了能让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让自己上学的机会,为了能让葵花照相青铜茂冒着大雪去卖路花鞋,为了能让葵花看马戏表演青铜就让葵花骑在自己的脖子上当葵花要被城里人接走时,葵花哭泣着不想走,而妈妈、大麦地的人都舍不得葵花走,他们早已把葵花当成青铜家的孩子,在最后,青铜没有哭,也没有闹,他只是整天的发呆,并且喜欢独自一个人钻到一个角落里。青铜无声无息地躺在地上,不知过了多久,他醒了,他看到了葵花正向他摇摆着手,他张开嘴巴,用尽了平生力气,大喊一声“葵—花!”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三月蝗》,它写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扰乱了大麦地人们的安稳温馨的生活。孩子们从兴奋到害怕到无助,大人们从烧香拜佛到恐惧到无可奈何。灾难之后,一切都没了。可青铜和葵花在遭遇了水灾、蝗灾之后却变得更加坚强、乐观。青铜逮到了一只鸭子,嘎鱼家少了一只鸭子,嘎鱼以为是自家的鸭子,大闹了一番。后来,青铜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和青铜葵花相比,我感觉自己真的太幸福了,我不必去卖芦花鞋挣学费,也不必在南瓜灯下写作业,更不必为填不饱肚子而苦恼。和青铜葵花相比,我感觉自己真的太软弱了,青铜葵花面对各种苦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乐观正是我缺少的,感谢青铜葵花,教会了我面对困难时要做一个坚强、乐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