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心护师培训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幸福家心护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幸福家心护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五月份,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东莞市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B证培训班,分别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志雄、陈彩琦等几位教授的讲座,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开阔视野,感受着收获知识的快乐

几天的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本次给我们培训的都是在这个领域中的大师级人物,让自己领略了他们的工作风采,对心理学的认识更深了一步,第一天的培训内容更多的是侧重心理咨询这一部分,弥补了自己对这方面知识的缺陷,初步感受到咨询的魅力。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正如刘志雅教授所讲,家长是原件,孩子时复印件,当复印件出现问题时,请在原件上找找原因,而不是将问题推卸在打印机上。人类的学习行为都是从条件开始,乔布斯说过:给小孩一个糖,在他的眼里,一个糖就是一个世界。心理咨询师的口头禅一般都是:哦、嗯、继续说等,最经典的一句就是“我觉得你一定行”。让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心理咨询流派确实不少,心理咨询技术也很多,我想,只要我们掌握了一种或多种方法,只要对我们的来访者有效,帮助他们解除困惑或痛苦,就是的体现。

二、健康与否,取决于每个人的心态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是本领。

三、虚心学习,学以致用是件幸福的事情

以陈彩琦教授的一个例子,主题是:“教师心理问题及对策”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措施,其中,陈彩琦教授的讲座——对积极语言的心理学研究——有助于延伸积极心理学的应有领域讲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40分钟的讲座中,她讲了不少应用积极语言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提高的实例,如昌平某学校,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积极语言的使用,校长要求教师使用积极语言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结果,不到一年,学校的教学成绩各学科全部排在第一名,让其他学校很吃惊,问校长,采取了什么恨招,教学成绩这么好?校长说,没有采取什么,就是让教师必须使用积极语言。

我想,教师使用积极语言方式,受益的首先是学生,也促进或转变或更新或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四、心灵碰撞,感动着我的感动

感动大家的学习热情,第一天的上午全体集会中,宽敞的报告厅座无虚席,1000多人,是我这几年参加培训中,见到人数最多的。在各个环节中,如在提问环节,大家积极提问,显示了学习热情的高涨,是在主持人一再控制时间的情况下才结束的,让我感动。

记得当天下午结束后我在等车,有三人一直在谈论着,听内容,我们都是刚刚参加培训同学的,他们三个人边等车,边讨论着会议的内容,看得出,他们的兴奋。我想,我们每个人,只要具有或保持这种不断、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精神,一定会进步成长的更快,教师的成长是学生的幸福,家庭的幸福,更是全社会的幸福。

幸福家心护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今天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能参加新心护师种子老师培训,在今天的学习中间,我收获很多。

第一点:高老师和各位助教的热心贴心服务讲师认真的讲解,都让我深深感动,被高老师和赵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同时,隋老师大爱无疆的态度,对教学的认真和饱满的热情,也让我非常的敬佩,我也产生一种想法,如果自己也能当讲师,把爱传递给更多人,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

第二点:团队建设

当我们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乘风破浪,有了自己的口号,我们团队的凝聚力顿时强了起来,在建立的过程中间,由于前期铺垫做得好,每个人慢慢的打开心扉,愿意周围的环境产生链接,下午的活动进展的`非常顺利,这让我觉得在以后自己的教学中也可以做到,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第1点首先不是去说教,而是让对方愿意打开心扉,愿意和这个世界产生链接,教育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第三点,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第一次有这么具体的行动去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缺点,让自己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最最重要的人。

今天让我认识了一个不熟悉的我,接下来我会更加努力用心,跟着老师的节奏,相信七天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幸福家心护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今天我收获到了信任和安全感。下午的活动也感受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充满感恩的人,一个具备爱的能力的人。但是,我有一个缺点就是我的内心缺乏安全感,以至于我处在不信任,怀疑的状态。

第一个活动,我的家人们用脚把我围住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温暖。随着波波老师的指引,脑海里一个个的画面,看到了我的女儿,我的爱人,父母还有我的朋友和亲人……其他的都让我很开心,唯独帮助过我的人,我想到他的时候,我的内心因为内疚而难过,我的心跳加速。老师说到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无法走出困境的时候你会想到谁?这个活动的过程,我想到了自己。最后,所有人中你最放不下的是谁?请你转向他,这时候我想到了女儿。我现在的状态是幸福的,唯一牵挂的是女儿,对不起的是帮助我的人,我无法回报他们对我的恩情,正因为恩太多,不敢靠近,不敢表示。当老师让我往后靠的时候,我总是找不到位置来靠。覃老师的示范,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无意中听到“你不信任我们。”我发现,我自己内心的问题,我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无法完全信任的人。这些可能跟自己的经历有关,但是,现在我长大懂事,有一个陪伴我,关爱我的人,又有我需要照顾的人。我应该从这些阴影里走出来。爱的力量会让我们改变自己的状态。

第二个牵手的活动就是信任,当我的同伴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老师叫我们蒙上眼睛,我看了看同伴,无非是想表达我的恐惧。她毅然决的挺身而出,她说我来。我的'内心平静了不少。这个时候我的感觉就是要保护她,让她安心,有我在没事的。我一只手紧紧的拉着她的手,另一只手扣住她的腰。没到一个危险地带,我要做的就是保护她,不让她受伤。

轮到我是那个盲人的时候,我的感触就比前面多了。虽然是第二轮,在心理大概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一路的平地,我一点也不害怕,也不紧张。我一直在猜下一个是什么,尤其是桌子那个环节,我一直走都没到,觉得好忙呀!怎么也不到,该到了吧,又没到。大概在心理有过三次这样的场景。作为一个看不见外界的人只有依赖周围的事物来获得安全感。一个是牵手的那个人,跟她走,相信她。还有就是自己的手,去摸去探索,是否有危险在前方。脚一步步的挪动,探索,这是否就是死亡焦虑?当我进入的停车场时,光线变暗了,这个心理的焦虑更严重了。还有走花坛上的时候,因为我的平衡力不好,加上内心的恐惧,我的脚一次次踩到边上,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脚下是不是万丈深渊。树枝和叶子触摸到手的时候,同伴紧紧的抓住我的时候,我感受到她的力量,因此,我又有了安全感。站在教室门口,我发现自己很累,我就开始打哈欠。我后面的同伴,不知道是谁?她给我按摩肩膀,我感受到了来自陌生的温暖,她的手法很娴熟,让我的疲惫减少不少。当老师叫我们找同伴时,有时候我一摸手就知道不是了,有时候在摸一摸别的衣服之类的。当我遇到我的同伴时候,我莫名的感觉是她,我嘴里不由自主的说了句“是她吗?”之前都是“不是”,现在我感受到她的温度。她紧紧抓住我的手的时候,我发现就是那双紧紧抓住我的手。我们做了下来,就是这种感觉。因为看不见,所以犹豫,当是,她紧紧抓住你的时候,你就感受到了。

第二个环节我的收获是:当外界发生改变的时候,人就会产生死亡焦虑。比如地板的平整程度,光线,以及障碍物,还有同伴发生改变的时候,都会焦虑不安。当是这个焦虑不是一直存在的,比如同伴改变,刚开始会焦虑,会想知道换来的同伴会怎么样。当这个新同伴一直在你身边,像之前的同伴一样关心你的时候,焦虑就没有了。最后,我的结论是:死亡焦虑产生于外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而这个焦虑可以随着对新环境的适应而改变。

幸福家心护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十次课的训练营结束了,内心的感受是复杂的,有对精彩课程的留恋,有对时间匆忙的感叹,有对现实的不解,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这样的课程每次都带来不同的感受,也赠送了满满的“干货”,正所谓传经送宝来了。是的,这样的课程是非常好的,对学生对我们都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这些课程都针对性的给我们指导了实施方法,也是我们常见问题的一种解答。每节课都非常有意义,我最感兴趣的是帮助孩子们戒掉网瘾,引导其走上正道。我更喜欢黄银燕老师的亲切和自然流畅的精彩授课,也较喜欢张晓燕的精彩案例视频指导课。

因为除了帮助学生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希望帮助我儿子从网瘾走出来,收心到学习中去。在这节课里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习戒瘾方法,而是自我反思。学习了这节课,我更多的是看懂了孩子的内心,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基本找到了孩子网瘾的根源。要想帮助孩子就得先解放自己,我要根据老师的`指导试着走近孩子,拉进与孩子心的距离,用更多的爱来感悟他,希望能早点帮孩子戒掉网瘾,重归良好的学习生活。

黄老师的声音很好听,人也很温柔亲切,在她身上总有一股魔力使我喜欢她,被她感染的更加热爱生活,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从而也爱上了自己。跟着黄老师去感受美好,我也学会了许多接人待物的技巧,不但自己感受到了幸福,也带给周围的人快乐,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变的美好起来!

张晓燕老师为我们展示了每一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视频,让我们很清晰的认识到具体该怎么去操作,怎么去实施。尤其是建立幸福的班集体,告诉了我们幸福的班集体建立应该具体从哪些方面入手,又如何去创造设计。我们一线的老师们大多数都是班主任,班集体能否是幸福的积极的,关键就看班主任的用心程度和能力如何。我想,只要用心去做了,就可以创造出幸福的班集体。

十次课有些少,但我们也都是边工作边学习,上课的效率并没有线下面授的高,希望今后在时间的允许情况下,我们能更多的接受些这类的线下面授课程。

我不敢保证能严格要求自己去落实课后的实操,但会尽可能的去尝试,更多的是锻炼自己,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更好的服务学生,奉献社会!

幸福家心护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最近,我学习了《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一书,读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竟然有那么多的人关注我们教师。

在现代社会,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压力,既然无法避免,我们不妨学会面对、控制或利用它。其实最大的压力还要数职业压力。社会上对我们教师职责的高要求,我们平时承担的许多非教学任务,有时需要抽出时间来上课。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寄宿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想想一桌子的语文作业,想想班里的这样那样的琐碎小事,再想想还有许多需要完成的工作,我的头都大了。唯一的感觉就是忙,每天都在忙着哪些应接不暇的工作,同事之间连十分钟的交流也成了奢侈。我也曾抱怨过,发过牢骚。可越是这样,我就觉得自己更累,仿佛我是天底下最辛苦的人。慢慢地,我发现牢骚、抱怨只能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只能让我们觉得更累。那么我们不妨换一种心态,那就是把我们的`工作当成一种习惯。

当我们每一个人能把工作当成一种习惯,那么工作中再辛苦的事情,我们也不会抱怨,我们就能坦然接受,工作中再劳累也不会觉得累,我们也会习以为常。同样,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的拼搏、我们的奋斗,那是一种幸福!

于是,我们就能在心平气和中积累成功,就自然而然地走向辉煌,或许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能走入成功者的行列。

当然,要把工作当成习惯,我们就必须真心地热爱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以工作为乐,淡泊名利。这样,即便我们的业绩并不理想,未能青史留名,也可问心无愧,活得有滋有味。

其实作为我们教师,没有太高的要求。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会让我们兴奋不已;孩子的一点点成绩会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孩子的一句问候,家长的一句感激就会令我们感动许久。是什么让我们毫不保留地倾囊所出而又不图回报,是什么让我们无怨无悔的爱着这些孩子们,时刻牵挂着他们?是埋在心底的那份责任哪,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那份责任!

让我们每一个人把工作当成一种习惯吧,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多一些快乐,多一份轻松,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恼!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