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培训班后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培训班后的心得体会 篇1
三月二日,我到xx中学开始了教育实习。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类学生,到中学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是未来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选择。教育实习是大学教育尤其是我们师范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可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结束了,虽然短暂,但这短暂的近两个月的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实习,却点缀了我年轻的生命,丰富了我的教学生涯,蓬勃了我事业的生机,更为我以后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这次实习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对怎样讲好一堂语文课及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语文教师颇有思考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几张薄纸黑墨无法承载的。这将是我人生的一笔难得的财富。可以说,我的指导老师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今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
我所在的实习班级是高一年级16班,由于指导老师教两个班级的.语文,我也会在高一11班听课、上课。刚接触到这两个班级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的基础和学习习惯应该是很好的,总体上是的,可还是有一部分人不够自觉,还是要老师进行不断督促的,所以指导老师不断提醒我,一定要把他们的基础打扎实,也要不断督促他们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走上正轨,因为高一时打基础的时候,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和古文的积累都是在高一的时候打好基础的。要让学生打好基础的前提是让学生爱上语文这门课,班级里有些学生就是特别热爱语文,对语文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总的来说,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还是颇为积极的,虽然不敢说“刻苦努力”,但学习风气颇佳,学习劲头也很足。但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我仍是一脸的茫然。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的语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这些基本情况入手。我总共听了指导老师两个星期的课,这也是我们见习的两周。老师上课都是不用多媒体上的,他对教材的解读完全了然于胸,上课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非常生动。经过两个星期的听课,我基本上明确了指导老师讲课的基本流程与讲课风格和方法,也从侧面了解到了学生的一些情况。接下来的就是再仔细的研究教材、备好教案和视觉媒体课件,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试讲,以期不断完善和提高讲课水平。指导老师张老师是一位热心肠的前辈,虽然他自己工作也繁忙,却不吝赐教,课余,他邀我同他一起备课,也让我参与教研组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如该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调节气氛、怎么设计教案。我发现张老师几句简单的话却含义丰富,使我受益最多的,虽是简简单单却胜过千言万语。
在上完课后他也会从我上课的内容、教态方面对我提出中肯的意见,让我不断进行反思,这对我来说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在不断地反思中不断改进,让课堂更生动,教学内容更准确丰富。
在实习过程中,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及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但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课件、我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的班主任工作的指导老师是16班的班主任方洪老师,他是全校的优秀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很有经验。在班级管理方面,方老师给了我很多意见,让我对以前自己的班主任的无奈深有体会。班主任首先要对自己的班级有感情,从学生的利益出发,虽然有的时候学生会不理解,但今后他们回有所思考的。
方老师耐心地教导我怎么整理学生的成绩,然后进行分类汇总,告诫我在今后我做班主任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整理这些数据,因为这是对学生学习情况最直观的体现。只有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全面的掌握才能对症下药,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弥补。由于xx是寄宿制的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寄宿的,所以方老师还让我去检查学生宿舍,让我对他们的生活情况有所了解。作为一个和合格的班主任,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虽然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是很重要的,但学生的品行,生活、学习习惯也是至关重要。方老师和张老师异曲同工,让我对于教学实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这次实习对我真的受益良多,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也可以说这次实习也是很必要的,没有这次实习,我对教学完全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会,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这次实习让我把学校学习的理论和高中教学实践相结合,让我今后从事教学工作可以更快上手,不用过多适应。因为在家长眼中没有新教师,所有教师一上岗就要胜任所有教学工作,所以这次实习很必要,也很有用。
培训班后的心得体会 篇2
当代,文明礼仪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生活的必须品。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讲究礼仪,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应该讲文明、懂礼仪。
然而,在我们周围,总会看见一些同学不文明的行为,个别同学有时会在楼上制造“瀑布”,而这“瀑布”却不比黄果树瀑布逊色;有时会在洁白的墙壁上留下眼花缭乱的“杰作”,而这“杰作”也不次于书圣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序》;更有一些同学,在家不理解家长的辛苦忙碌,在校不听老师的教诲。说话不文明,举止不文雅,让文明失去了美,让礼仪没有了爱。
其实讲文明知礼仪非常简单,在学校里,纸屑、果皮不乱扔,“瀑布”不乱造,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上课认认真真听讲,下课不大声喧哗,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向右靠,见到老师行个礼,遇到同学问声好,公交车上要让座,有礼节,互尊重,礼貌待人品行好。这样我们不仅做到了文明,还宣传了文明。只要人人迈出文明一小步,社会文明就会迈出一大步。我们作为安顺的小市民,要发扬讲文明守礼仪的好习惯,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以文明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总之,文明礼仪已不只是在课堂上和在家里,应是无时无刻,不分地理空间,时时牢记在心。
懂文明,讲礼貌,这是我们小学就开始学习的。让我们共同携手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文明礼仪之邦。
培训班后的心得体会 篇3
现在课外培训班真的很多,有各种各样的学科补习,有兴趣爱好的培训班,感觉现在的青少年们每天除了在学校上课学习课本知识以外,课外都还要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之类的。好像现在已经是这种趋势了,家长们都会觉得如果自家的孩子不学,就会比别人家的落后,就都千方百计的去参加各种培训班了。我也是其中一个。
对于我的话,我也不是去学习技能的那种补习班,比如画画、跳舞啊、表演之类的。我参加的是学科式的培训班。我家里认为我的有些学科成绩有点落后,就在我放假的时候去培训班里巩固学习学科上面的知识,我现在上的培训班就是我最不喜欢却也是成绩最差的学科——xx。
从小我的成绩语数外都可以,文史类的也都行,就是理科方面的学科一直都不太好,上课我也认真听,但是就是再认真,有些知识点我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我自己也很苦恼,时间久了,我就对这门学科刚到厌烦,一到要上这门学科的'课,我就整个人都不太对劲,就排斥上这节课,我家里人看出了,就让我去上这门学科的培训班。
我没去培训班的时候,以为是跟学校一样,也是几十个学生和一个老师这样的教导模式,到了才知道这跟学校很不一样,教室很小,每个教室就大概10个人,一个老师负责一个教室,老师也不会说教我们新的知识点,都是针对学生个人的弱项来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方式我觉得挺好的,至少对于我的学习很适用。
放假的时候,每天去培训2到3个小时,我在课堂上积累的疑难问题,我都可以在这个时候问老师,老师也很耐心,因为负责的就10个学生,所以有更多的时间花在我身上,每个我不会做的题目或者不太懂的知识点,老师都很耐心详细的教我,一直到我点头说明白了为止,然后就会针对类似的知识点,让我自己去做,直到我自己做出来了,才会真正的相信,这个知识点,我是完全学会了。
参加培训班后,我是觉得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我还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技巧,这些方法不止是适用一门学科,而且各个学科都很适用的。我现在学习成绩有很明显的提高,真的很感谢这次的课外培训。
培训班后的心得体会 篇4
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和网上学习,我觉的自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许多的提升;无论在教育上,还是在教学上,都有许多的收获。对照自己以往的工作,我感到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值此在培训之际,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教育教学方面
我们以往过于关注孩子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简单地认为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便能搞好教育教学。其实则不然,因为幼儿园真正要给孩子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规则意识,良好的成长状态。让他们成为身体健康、性格阳光、受人欢迎的人;成为坚强勇敢、自我节制、自我管理的人;成为能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养成好习惯的人。
这些目标的实现单靠课堂教学是完成不了的,必须要做到“一日活动皆教学”,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正如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实施“有效教学”,杜绝低效、无效、甚至反效的教学。我们要以学定教,关注幼儿的能力、需要、发展规律、学习特点等,即先备儿童再备教材,还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目标性、生活性、趣味性、科学性、与周围环境一致性、直接经验性、逻辑性的原则。内容要跟着目标走,过程要跟着内容走,提问、操作等要来自于内容。而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先备教材再备儿童,先备内容再备目标。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展开反思,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此外,我们还要把区角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重视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提供多样性、复杂性的区角游戏材料,提供高灵活性的材料,让幼儿有多种玩法,真正发挥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作用。
二、家园共育方面
要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仅靠幼儿园教育是不够的,还要借助家长、社会等的力量。过去,我们习惯于让家长支持、配合我们的幼儿园工作,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家长对幼教工作不是支持与配合,而是合作、相互支持。所以,我们要重视家长资源的开发。建立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共同愿望,建立以尊重为前提的相互认同与接纳,建立以平等为基础的相互合作。林园长还向我们传授了他们园在家园共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如成立讲师团组织内容丰富的讲座,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教师、家长助教等形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与家长共同记录孩子的成长,等等。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定要把家园共育工作做到实处。
三、师德修养方面
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良好的师德乃教师最关键的素质。幼儿教师的权利比任何教育阶段的老师的权利都大,所以其职业道德素质显得尤为关键。
蒙台梭利曾说过:“6岁前的孩子是用照相机的原理来学习的,人们的行为像一个个的镜头定格在孩子的脑海里,从而达到模仿学习的。”因此,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从平时的一言一行做起,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像李跃儿巴学园里的老师那样去关爱孩子、教育孩子。另外,我们还要多看书、多学习,作个“学习型”的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以上,是我在参加幼师国培后有感而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