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小事》教案

欢迎阅读三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小事》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小事》教案 篇1

三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小事》教案(精选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小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小事》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幼被视为掌上明珠,父母对孩子千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生活过得幸福快乐。孩子们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们不懂得幸福的可贵,更不懂得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给他们创造幸福的人,幸福对于他们来说,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结合这个实际情况,我们来开展一次《幸福就在我身边》主题班会,提高孩子们的认识。

活动目标:

1 、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了解究竟什么是幸福?了解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

2 、让全体同学知道幸福需要我们去创造,不能总是依靠父母、别人给自己创造。

3 、让同学们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活动准备:

1、准备好活动的道具

2、排演节目

活动过程:

一、开场

甲:每天吃着妈妈烧的饭菜,我很幸福。

乙:每天坐在教室里上课学习,我很幸福。

甲:每天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我很幸福。

乙: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

甲:我宣布二(1)班“幸福就在我身边”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说幸福

甲:同学们时光老人把我们带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祖国处处充满了生机,各行各业更是捷报频传。

乙: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人民的未来,生活过得非常幸福。我们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真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甲:可我们也不能全都依靠父母,俗话说得好: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我们应该自己动手去创造幸福。

乙:对,说得好,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幸福吗?下面请小记者对大家进行一下现场采访。

小记者:同学们,请谁来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预设)

A 我认为爸爸妈妈很爱我,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B 我能够和小伙伴一起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学习,学到很多知识,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C 虽然我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老师、同学都很乐意地帮助我,让我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做人的自信,我很快乐,很幸福。

D 我觉得学习有进步了,爸爸妈妈表扬我了,老师也欣赏我了,我觉得这就是幸福。

E 我家里有很多零食、玩具,还有电脑,什么都有,我觉得又可以吃、又可以玩,真幸福。……

三、赏幸福

小记者:看来,我们同学对幸福这词都有自己的认识,只要我们不去追求奢侈的生活,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时时都是幸福的。或许你看了下面的视频《我想有个家》,你的心灵会受到更大的震撼,对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会更加珍惜。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我想有个家》。

小记者:看完这段视频后,你心里肯定有很多感受,有很多话想说,下面请哪个同学来说说?(预设)

A 灾区的人民实在太惨了,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他们。

B 对比灾区的孩子,我们实在是太幸福了,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C 看到灾区的惨况,我只想默默地支持我们的同伴。

D 我感到我们实在太幸福了,我们每天都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

小记者:生活在我们广东的孩子实在太幸福了,能在明亮的课室读书,能在温暖的家里生活,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希望我们能够好好珍惜。采访了这么多的同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们想不想听听张老师对幸福的理解,有请张老师。

师:看完这段视频后,张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心灵上有了很大的感触,问我幸福是什么?平安就是幸福,健康就是幸福,快乐就是幸福。只要我们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小记者:谢谢张老师,听了张老师的讲话,我们知道幸福就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我今天的采访就到此结束。

四、比幸福

甲:谢谢小记者,同学们,对比是多么鲜明啊!看到视频中的画面多么让人心酸,一场无情的灾难让我们多少同胞失去了幸福的家园。

乙:对呀,昨天的幸福就在顷刻间化为乌有,我们不愿意看到那家破人亡的惨剧,我们不愿意听到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我们不愿意看到那惨不忍睹的场面,这一切实在太让人痛心了!

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会觉得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能在明亮的课室里学习,能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生活。

乙:对,这就叫做幸福,平凡是幸福,快乐是幸福,我们只有做到知足常乐才能品味我们的幸福人生。下面汶川地震中的一个小男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幸福?请欣赏小品《我真幸福》

甲: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陈浩又是一个多么幸运的孩子,在大家的帮助下,他走进了中山学校的大家庭,和孩子们一块儿快乐地学习读书,他感到无比的幸福。

乙:正所谓天地无情人有情,在汶川地震中我们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我们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帮助下,汶川这座新城市正在崛起,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世人的面前。

甲:多么伟大的人民啊,他们正努力地为社会创造着幸福的生活。其中最得益的就是我们的少年儿童,下面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幸福的小故事。

(请同学举例说说,可以说说自己幸福的家庭,也可以说说自己幸福的生活等等,可以配上自己幸福的生活照。)

乙:听完了同学们的小故事,真让人羡慕啊!能有这样的温馨的家,能有这样的好爸爸好妈妈,实在是幸福。今天胡瑞欣同学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幸福小故事,这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请听故事《这是快乐的》。

五、感幸福

甲:讲得多好的故事呀,这个故事短小精悍,内容浅显,但寓意确是耐人寻味,我们经常会问:幸福在哪里?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乙:对呀,我们现在吃得饱,穿得好,还是爸妈手中宝,幸福生活就是宝。请欣赏三句半《幸福不当小皇帝》。

甲: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啪啪的竹板声告诉了我们生活多幸福。

乙:美妙的歌声更能诠释幸福的含义,请全体同学齐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甲:伴随着这美妙的歌声,我们这次《幸福就在我身边》主题班会已经接近尾声了,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下面有请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讲话,掌声有请。

辅导员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都辛苦了,为了上好这次班会课,我们大家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种付出就是一种幸福,有苦有乐,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出了甜美的劳动成果。其实想要幸福很简单,只要我们做到知足常乐就可以了。

三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小事》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二、教学过程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1、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两种心情”:一种“好心情”,还有一种“坏心情”。

先说说老师的“好心情”吧——

今天上班的路上,老师不小心把车钥匙掉在了地上,幸好被一位好心的老奶奶看到了,她赶紧把车钥匙捡起来交给我。孩子们,遇到这么热心肠的老奶奶,老师的心情怎么会不好呢?

老师的坏心情又是因为什么呢?大家继续听——

早晨老师乘坐电梯下楼的时候,一位叔叔在电梯里抽烟,呛得同乘电梯的人

都赶紧捂住口鼻,我劝阻他不要在电梯里抽烟,可是直到离开电梯,他也没有熄灭香烟。同学们,如果你们在场,你的心情是不是也会受到影响呢?

2、出示导语,提出任务

同学们,其实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节课,就来聊聊我们身边的“小事”,说说我们对身边“小事”的看法。

(二)学生描述情境图,表达看法

1、观察情境图,描述内容

生活中都有哪些看起来虽小,但事实上却能影响我们生活和心情的事呢?同学们,还是让我们先来看几幅生活画面吧。请你一一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行为。

观察完了,我们听听下面几位同学是怎么说的:

xxx:图1是穿黄色外套的哥哥,进门时为后面的阿姨和小同学扶住了门。

xx:图2是一位叔叔随手将小狗的粪便铲进垃圾袋中。

xx:图3是上公交车时前面有一名乘客随意插队上车,引起了后面乘客的不满。

xx:图4是一位游客在旅游景点墙壁上乱涂乱画,另一位游客爬到古树上拍照留影。

2、梳理内容,拓展思路

(1)几位同学描述得很准确。在这些情境图中,有关于公共礼仪、公共环境的,也有关于公共秩序、旅游文明的。有文明行为,也有不文明行为。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有的给人带来温暖,也有的令人厌恶,给公众带来不便甚至危险。

请你认真观察四幅图的内容,想一想这些画面中人物的不同举动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幅图,自己大声说一说。

(2)下面几位同学也想分享他们的看法,来听听看吧——

小红:图3上有些做法是不文明的,比如说上公交车时插队,不遵守秩序,强占别人的空间,还有可能撞到前后的人。

小刚:图1中穿黄色外套叔叔的做法是对的,值得我们学习,他能够主动帮助后面的人扶住门,以防门关闭时撞上后面的阿姨和小朋友。

小明:图4上这几名游客都在旅游景点乱涂乱画,在树木上攀爬拍照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旅游景点一般都是风景秀丽的地方或是名胜古迹。这名游客的行为不仅破坏了风景,破坏了古迹,而且破坏了其他游客的心情。我每次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都特别难受。这样的行为非常不文明,我们不仅自己不能这样做,也要制止别人这样做。

小丽:看到图2的狗主人牵着自己的宠物在小区散步,小狗排泄完,他很快清理了粪便。让我想到了有时候我和小伙伴在楼下做游戏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有人在遛狗,可是很少看见狗主人清理小狗的粪便,这样如果路人踩到狗的粪便,该有多恶心。我希望他们都可以向图片上的这位叔叔学习,及时清理自家的狗粪,维护小区的环境卫生。

(3)总结表达方法

在刚才的发言中,有的同学说得清晰简洁,有的同学说得比较模糊。怎么说才能让人明白你的看法呢?

xx:说话时声音要洪亮,说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有事情中的人。

xx:要慢慢地说,把话说清楚,其他同学才能听得清楚。

xx:我认为应该先把自己想说的事情描述清楚,然后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或者想法,这样别人才能理解。

xxx:在描述图片时,我们还可以说说这种行为属于文明的还是不文明的,说清楚事情可能带来的结果。这样就能说得更加全面了。

是的,同学们,为了让人明白你的看法,说话时要把话说清楚,态度要大方,还要注意语速适中。可以先针对某种行为表明自己的看法,再用一两句说说理由。也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表明自己的看法。说理由时,可以讲清楚某种行为带来的结果,也可以联系其他事例来补充。

现在请你试着用上面的思路再跟身边的朋友说一说你的看法吧!

(4)启迪思路

事情说清楚了,请同学们再观察这四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1、图2是文明行为,图3、图4是不文明行为。我们可以把这些小事分成两类去归纳。

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事情发生在不同地方,分别是:小区、街道、公交车站、旅游景点。

你们是不是也在不同的地方看见过类似的小事呢?如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上公交车前拥后挤、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行人闯红灯、践踏草地……这些事情破坏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再比如一些文明的行为:公交车上主动让座、随手关掉水龙头、爱护花草树木的举动……这些“小事”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小组交流,练习汇总

下面请你和身边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内交流你在生活中发现的不文明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说清楚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同时,小组成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说的主要信息,必要时可以用笔记录几个关键词,不明白时可以进行追问。注意每个同学的看法都不要遗漏。全部组员说完后,你要试着汇总小组成员的看法。

我们一起听听下面这个小组的发言吧——

小红:我家住在高层16楼,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坐电梯。有很多次,我和奶奶在进电梯的时候,都有邻居叔叔阿姨问我们到几层,然后帮我们摁电梯。虽然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但是这些叔叔阿姨的做法给我心里带来了温暖。

小明:每天早上我乘坐公交车去上学,总会遇到一些人不排队上车,车一停就拼命往上挤,有一次还差一点把我挤倒了。我觉得这种行为太危险了,也很不文明。希望大家以后都能遵守乘车规则,看到这样的行为也要及时制止。

小丽:我想和大家说一件发生在我家的非常感人的小事。有一天吃完晚饭后,我们一家人正在看电视,突然听见有咚咚咚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楼上的李爷爷。他站在门口说“我晚上出去散步时,正好看到你家的车,车窗没有关,怕车里的东西丢了,我特意上来告诉你一声。”爸爸连声道谢,赶紧到楼下关上了车窗。李爷爷的善良和热心让我非常感动,我也要学习他乐于助人的品质,给别人带去温暖。

小刚: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上次我去一座公园玩。看到有人骑在公园里的塑像上,叫别人给她拍照。我觉得这样做不仅对塑像造成伤害,也让别人觉得她很没素养。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过,让我印象更深的是那些在桃花节上,为了拍照爬树、摇梨花的人。他们为了好看,就拼命摇树,结果好多树枝被他们折断了。这样拍下来的照片,我觉得并不好看。

同学们,听清楚这四位同学讲话的关键词了吗?这几位同学说的分别是:邻居主动帮助自己按电梯;上公交车乱插队;邻居爷爷上门告知没关车窗;游人破坏景区环境。

记录的时候,我们可以分类进行记录:

不文明行为

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上公交车乱插队

邻居主动帮助自己按电梯

游人破坏景区环境

邻居爷爷上门告知没关车窗

(四)总结汇报

小组内交流之后,请你作为小组代表,汇报全体小组成员的看法。提示:你可以把小组成员的看法整理在一起,连贯地说一说。准备一下,结合你的记录,大声说说吧!

我们来听听下面两个小组的汇报:

xx:我们组的同学看到了小学生主动帮老奶奶拎东西,还看到很多人都在献血车前积极献血,他们看到这样的情况觉得心里很温暖。还有两位同学说了一些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有的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还有的小朋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我们组的同学都认为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前者不遵守交通秩序,后者破坏公共环境,我们不应该这样做。看到后应该及时制止。

xx:我们小组的同学讲了自己曾经把崴脚的同学送回家;主动捡起掉在地上的垃圾;游玩时主动排队买票;还有小卖部阿姨多找了钱,主动归还的事。这些都是文明、友善、诚实的行为。我们应该多做一些这样的小事。

这两位同学都能把小组同学说的事情进行汇总,不仅简单讲述了他们看到的一些小事,而且说出了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但是,代表小组发言时要尽量反映每一个人的想法。这位同学还可以再补充一下。

xx:我再补充一下,有的同学说放学路上经常会看到买菜回家的老奶奶,我们都应该主动帮忙。还有的同学认为不走人行道不仅不文明,而且非常危险。

xx:我也补充一下,我们组的同学还谈到,这些事情虽然很小,而且很平常,做起来也并不难,但是很多不太注意,乱扔垃圾、插队、贪小便宜的现象经常遇到,我们应该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小公民。

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错误的事情,再小也不要去做;善良正确的事情,再小也要去做。我们的生活就是由许许多多的小事组成的,在日常中如果我们能多一些文明和关怀,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的城市也会更加文明!

(五)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交流了身边的“小事”,平时在生活中也应该多关注社会现象,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今天的课后作业有两项:

1、对家人描述自己看到的身边的某件“小事”,并说清楚自己的看法。

2、预习《司马光》。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再见!

三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小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懂得做好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生活的好事,懂得做好事就是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教学准备

1、调查生活中的好人好事。

2、制作相关卡片和相关课件。

3、学校好人好事登记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立足生活,引出思考。

1、播放课件动画,再现文中“三个小朋友思考想做好事”的情境,引发思考:他们想做好事,那么怎么做好事呢?从而导出单元课题:“怎样做好事”。(板书单元课题)

2、评一评,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播放课件:老师叫同学们每人做一件好事,小明就想着要做什么好事。放学回到家,小明的妈妈让他去扔垃圾,小明却说:“妈妈,我正忙着想做好事呢,别打扰我!”观看完后,让学生来说一说“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3、在学生交流中,总结出:做好事不一定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像帮妈妈扔垃圾就是在做好事,做好事就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揭示课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悬念,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并初步感悟到“做好事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联系生活,发现“好事”。

1、阅读书本P47页,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好事自己能做到,让学生明白做好事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

2、谈谈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所你所能做的好事?

(1)出示你在家里做好事的卡片,谈谈你在家里常做些什么事?在这些事中,你认为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好事?

(2)讨论:“为自己洗洗袜子、整理书包”是不是好事?

(3)总结:实际上帮自己洗袜子,妈妈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点别的事情,这也是为给妈妈提供方便,这怎能不算是好事呢?让学生体会做好事就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3、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边讨论边填写卡片:在学校里和公共场所中,能做些什么好事?

4、汇报交流,成果展示。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充分地感受到“好事时时有,好事处处在,做好事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设计意图:我充分利用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由学生经历过、熟悉的事情,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对“好事”与“小事”进行体会,进行教育,认识在自身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习,教学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步提升。

三、模拟场景,导之以行。

1、设问思考:生活中有许多小朋友可会做好事呢?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好事的?

2、说一说。先出示课件:课本第47页的内容,在组织学生交流:看看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事,你做过吗?当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跟同桌说说吧。

3、汇报交流,并在学生回答的同时,采访他当时做好事的心情。如果学生没做过的事,老师先做榜样,带领学生们师生共演,现场进行模拟表演,为下面的表演作铺垫。

4、创设情境,模拟表演。我准备了图画纸、彩笔、红领巾、围巾、脸盆、洗衣粉,设计了以下几种情境(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自由组合,选其中一种在小组内进行表演,最后再让学生汇报表演,在表演的同时随机采访,让学生谈谈自己做好事的感受。

情境:

(1)上艺术课时,同桌忘了带彩笔……(图画纸、彩笔)

(2)星期天,妈妈不在家,看见自己的红领巾脏了……(围巾、脸盆、洗衣粉)

(3)放学了,教室的电灯没有关……

(4)假日里,陪爷爷奶奶……

(5)表演自己想到的力所能及的好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看看,想想,说说,演演,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体验做好事不仅可以给别人带来幸福,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帮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到做好事的意义,并获得做好事的真实体验,真正达到导行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养成习惯。

1、加深体验,引导升华。

(1)播放濮存昕的工艺广告感受文明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2)播放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深切体验,领悟到只要我们用心去帮助别人,做点对社会有利的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贡献。

(3)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让学生做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红领巾歪了就动手系一系”、“书包乱了就整理整理”、“地上有纸就捡起来”、“书桌歪了就摆整齐”……这样入境体情,以做促学,闪烁着思维的火花,感受到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2、联系实际,课堂延伸。

(1)观察学校好人好事登记本,表扬做好事的同学,给学生树立榜样。

(2)总结延伸,激情鼓励。“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好人好事登记本上,已烙下这么多学生成长的足迹,还有这么多的空白留给我们去填,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都来做好事,看看谁做的好事多。”

设计意图: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只有把课堂引向真正的生活天地,构建和谐统一的教与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将生活中的体验内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准则,真正落实品德教育的目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