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护士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士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钢城现代学校的韩彩。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创新才能促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怎能落后在思想的起跑线上。而我,一位平凡的老师,却也经历着不平凡的故事。
我们班里有一位从贵州山区转来的小姑娘,父母离异,她和弟弟都跟随爸爸生活。每天她都带着浅浅的微笑,乐观而执着,和她闲聊,偶尔提起***妈,问她想不想时,她也只会迟疑很久然后轻声说一句:“老师,我想妈妈了。”看到孩子水汪汪的眼睛,我又是多么的想把这一刻第一时间分享给她远在千里之外的妈妈呀。于是,我偷偷的给孩子妈妈打了电话,聊了许久,孩子妈妈只哭着跟我问了我一个问题:“韩老师,她是不是长高了呀?”这一刻,我竟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是啊,我多么的自责啊,我竟然占有了一位母亲该有的幸福。平复心情后,我觉得该为这对母女做点什么。于是,我想到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微课程,我开始收集孩子的点滴生活,比如,昨天她穿了干净的校服,今天她扎了歪歪扭扭的小辫子,这一切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又该是多大的欣慰啊。我给她拍照、摄像,想通通记录下来马上给这位孤独的母亲看一看,看看孩子的成长,看看那张稚嫩的脸庞,看看她遗漏的属于她们的时光。
第一次将《我有一双大眼睛》这个微视频传给孩子妈妈时,她打电话给我说:“我太喜欢了,我不敢要求您再多传点,可是我真的还想看啊!”是啊,仅仅一个小视频就能让失落的母亲欢喜起来,这该是我多么的骄傲的资本啊。后来,我又陆续传了《小大人》、《进步了》等微视频,孩子妈妈在电话里屡次道谢。这是我作为老师收到的最甜蜜的回报。
此后,微课程在我日常生活中全面推开,加上在钢城现代学校这个以微课程作为主要学习工具的大环境里,我的,我校的,微课资源越来越丰富。它让我的教学变得清晰条理,让我的班级变得团结有力。
钢城现代学校对微课程的研究深入而细致,学校曾两次邀请微课程创始人李玉平老师来学校做指导,并在思想和技术上给与老师们中肯的点拨。学校老师也干劲儿十足,周末主动加班,却不求回报。前段时间,所有老师都在参与制作数学游戏系列微课程,用火柴棒和七巧板摆出精美的图片和算式,而这个过程需要用手机全程录下来,老师们便开始团结合作,相互帮助,为了录出质量高的视频,他们也是绞尽脑汁,有跪着录的,有趴着录的,姿势不尽相同,画面却感人至深。录制完便是后期剪辑,一家人围在一台电脑前积极的学习,这样的场景处处可见。
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微课程已在我校扎根落脚,这显然也成了一种标志,只属于钢城人的标志。
这些走在教育前沿的创新思想又给钢城现代带来了怎样的成就呢?这就该提到20xx年的中考了,全校56人参加中考,有40人考入了高中,其中全A生2人,全A生比率高新区第一名。此外,钢城现代学校也因为先进的创新思想而被外界越来越熟悉,并在去年11月14号成功召开了省级“微课程与翻转学堂现场会”。
创新永无止境,研究永不止步。钢城现代学校的今天离不开钢城人的坚韧和付出,在这所学校里,他们都是朴实的人,默默的.奉献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一心只为那群来自农村的孩子。就拿教导处的王伯莲老师来说,她担任着教导处主任一职,并任教六年级英语,每天数不清的工作萦绕心头,她把每项任务都清清楚楚的记在自制的小本本上,一项一项的认真完成。这是钢城人的认真。班里一位学生英语薄弱,学生找到王老师,想寻求帮助,王老师便在学生放学后,让这位孩子坐在她的办公桌前,一道题一道题的给他讲解,一天又一天,从不间歇。王老师拿出自己休息的时间无偿给孩子补功课,可是,她的孩子也需要人陪啊。这就是钢城人的情谊。而我在这样与时俱进且规规矩矩的环境里生活,哪里不是镜子呀,我会时时刻刻照见懒惰的自己,骄纵的自己,偶尔犯糊涂的自己,所以,我又是多么的幸运啊,能在最好的年纪遇见最朴实的人。
钢城现代学校带给我的是一面明镜,照着我要大胆创新的走,遵守纪律的走,坚定不移的走,铿锵有力的走!
护士演讲稿 篇2
中国梦,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梦想和希望,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强大。
中国梦到底是什么?中国梦是没有贫穷?中国梦是食品安全?中国梦是民族团结?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中国梦这个词太广泛,中国梦可以说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集结在一起达成我们的共同的梦想。
而作为护士,护士的中国梦又是什么?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寄托了太多美好,太多思考……理想与现实总是天涯又咫尺。我觉得护理谈不上理想中的崇高无暇,笑语生死,力托希冀什么的。平凡,现实不过的朴实。开始发觉这些时很是受了打击,不过慢慢觉得,平凡中的真诚,朴实里的灿烂,足够了。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着花香弥漫,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伤。”这段话是冰心奶奶对白衣天使的诠释,也是对护士工作的最好解说。我有幸可以接触到这个专业,希望通过之后的估计学习使自己对冰心奶奶的话有一定的解释。
看到过一位护士写到的这样的一段文字:“当我从医生手中接过一个人的一条腿时心里不禁感叹人人体的脆弱。当抢救病人无力回天时,也常感叹生命的'可贵因此,就更加重视生命的重要,工作中尽职尽责的做每一件事,不出差错,这就是对生命的责任感”。救死扶伤是医生护士的职责,面对可贵的生命,我不能再有曾经的迷茫与无知,面对以后的工作,我要用热爱生命的热忱去对待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成为一名冰心奶奶笔下的白衣天使。
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一个依托于现实,很简单的梦,一个不是梦的。
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梦,这也同样是每一位奔赴在学医道路上的同学的梦,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学医同学的梦,千千万万个学医学生的梦将汇成一个伟大的中国梦,这是属于我们的中国梦
这个梦,离我不远,我终于明白,中国梦就是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心中的梦想,哪怕卑微,哪怕渺小。我想,我的勇气和力量,定会长出飞翔的翅膀,带我翱翔蓝天实现我那平凡的中国梦!
护士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这一次,我想把内心最好的赞美送给我们的白衣天使们,即使我们离她们很远,但有时候我们也离她们很近。我相信在座有些同学的亲人或者父母就是一名护士、一名医务人员,所以在这里,我想对他们说一声感谢,对他们说一声辛苦了!
每一份事业都有着它的价值,而护士这一份工作所承载的也就是对生命的责任。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生病的时候,是奶奶带着我去医院看病的,那时候我很胆小,爸爸妈妈又不在身边,我的'身体很难受,奶奶当时也不太懂怎么看病,去了医院之后兜兜转转很久都没有弄清楚,后面直到来了一名看起来很温暖的护士姐姐,她过来摸了摸我的头问我怎么了,后来奶奶和她说明了情况之后,她细心的带着我去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最后奶奶回去做饭了时,她也依旧陪在我的身边,给我讲一些小故事,将一些小笑话,让我开心了起来。
那一次经历,是我第一次认识护士这个行业。从那时候开始,我对所有的护士姐姐都报以最大的崇敬,她们能够带着一颗温暖的心,坚守在第一阵线,第一岗位,照顾着每一位病人,将白衣天使这个称号发挥的淋漓尽致。我真的很尊敬每一位护士,也尊敬每一位奋战在第一前线的医务人员,因为他们,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才有了信心,对未来才有了希望。当我们面对病痛或者坎坷的折磨时,是他们给予了我们动力和希望,也是他们一直在为我们慢慢的恢复对未来的期待,我感恩他们所做的一切,也感恩他们在这份事业上的坚持。
护士这份工作是很辛苦的,我有一个表姐也是一名护士,我每次去她家的时候,她都是不在家的,一般都是在医院里。我知道的是,她真的很爱这份事业,一到医院之后她就很难下定决心脱掉那一身白衣了。我想,大概每一个白衣天使都是如此吧,他们爱这份事业,爱这个岗位,也爱着每一位患者,为他们争取健康,为他们维护健康。
我想把这个夏天最好的祝福送给护士们,也想把最好的期盼送给她们。或许未来有更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在等待,但是我也相信这一群白衣天使一定会继续守护在我们的身边,继续为我们的幸福扬帆起航!感谢你们,亲爱的护士们!
护士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叫xxx,中共党员,急诊科护士长,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我报告的主题是:用不懈的努力,开创急诊事业辉煌的明天。
急诊是医院工作的前哨,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急诊急救质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和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我于xxx年8月调任急诊科护士长,有幸成为急诊一员,但是当时的急诊科,人员不固定,技术水平较低,条件简陋,急救装备落后。特别是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对一些危及生命的急症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识别和处理。面对这种局面,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急诊急救方面的书籍,记录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并通过参加省内外急诊急救知识培训、学术交流、远程网络教育等途径,了解并掌握了急诊专业领域的各项进展和趋势。同时将自己所学整理成教案向护理人员讲授,内容涉及急诊急救方方面面,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
xxx年,急诊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全省开展了急救站建设考评验收工作,我拿到标准就认真学习,着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有多少个夜晚我伏案到深夜甚至黎明。6-7月督导骨干人员进行急救技能训练,备战全市技术比武。随着检查验收的一步步临近,对照标准,我知道,我们差距太大。经过反复思考,再三斟酌,终将凝聚着我心血和汗水的急诊科、急救站建设的想法、建议和要求的书面报告呈交到几位院长的桌前。医院领导大力支持,投资30多万元购买了所有硬件设备,改造急诊科设置和布局,并派专人督导这项工作。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其中的艰辛如今无法用语言表达,当时,我体重下降十余斤,右臂抬起困难、腰部疼痛、双膝关节蹲下后难以站起,检查前两个晚上我又是彻夜未眠,最后右腿僵硬疼痛、走路颠簸。就这样,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直到验收结束。科室全体人员也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汗水。几个月的奋战取得丰硕成果,我院在急救站考评验收中以优异成绩夺得全市第一名。同年11月,漯河市急诊急救工作现场会在我院召开,市局各级领导亲临我院,这是对我们工作多大的赞誉和肯定啊!
自此,急诊科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急救技能日益规范、娴熟,多次代表全县参加漯河市急救技能比赛,08、09年我代表队分别取得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创伤院前急救、经口气管插管第一、二、三名的好成绩。今年年初我院举行的全院急救技能大比武活动,我科骨干人员甚至全科人员承担教练与指导任务,为急救技能在我院的普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急诊科工作随机性强,承担着全县95%以上的院前急救任务,工作突出一个“急”字,需要人员时刻待命,无论白天黑夜、风雨冰雪,只要接到“120”指令,必须迅速出车,不得延误。记得一个阴冷的上午,接班没多久,电话铃骤然响起,孟寨东高速公路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我们迅速上报,启动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应急救治预案。派出三辆救护车迅速赶赴现场。我也随车到最前沿参加抢救。至今,我还忘不了救护车那风驰电掣般的感觉。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心里只有病人,哪里顾得考虑自身的安危!现场惨不忍睹,一辆黄色中巴车坠入桥下,车两侧蜷卧着一个个呻吟的伤员。快速检诊、初步处理、迅速转运。我所在的救护车上躺着3位病人,中间担架上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由于巨大的恐惧不言不语;车厢前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表情痛苦,右下腹疼痛不能平卧。我们用平车垫折成靠背让他半卧在上面;右侧座椅上躺着一个四十来岁的男性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精神萎靡,左足严重毁损、畸形,他看着我吃力地说:“医生,救救我吧!”“躺好,不要多说话,保持体力。”我一边安慰他,一边迅速为他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路。救护车呼啸着前进,车子强烈的惯性使我很难维持平衡,突然双膝跪倒在车厢里。我强忍疼痛做完一切抢救治疗,见病人的左脚不时坠下车座,踢向前面年轻人的右下腹部,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不忍心让每个患者再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一路上我一直半跪着,两手臂紧抱着患者的伤足回到院内。在医院领导有效指挥下,患者被快速分流,继续接受抢救和治疗,我悬着的心才稍感安慰。
急诊科危重病人集中,“时间就是生命”在这里最能体现,急救人员的反应速度、技术水平可瞬间决定病人生死,我作为护士长只有自己技术过硬,才能指导、带动科室人员对病人实施救治。那是一个星期一的下午,我开完会刚回到科室,一辆面包车送来一位酒精中毒的病人,在接触到病人的`刹那间,我发现病人面色口唇青紫,仔细观察竟没有呼吸,我心头一惊,下意识呼喊“快抢救病人”。我顾不得戴口罩、戴手套,迅速打开病人气道,拍打病人背部,用手指抠出病人口腔内呕吐物,病人仍无反应,我一边告知家属:病人呼吸停止,可能随时死亡,一边冲向抢救柜,准备气管插管用物。当喉镜挑起会厌的一瞬间,病人的气道内有气体溢出,身体抽动一下,我看到一丝生命的曙光,快速插管一次成功,吸出气管内呕吐物、分泌物,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连接心电图,抢救药物应用。大家全力配合,一系列措施快速准确。病人面色、口唇渐渐转红润,继而自主呼吸恢复,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病人得救了,我虽然满手污物,但心里充满无比的激动和自豪,感受着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回首过去,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履行着一个护士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急诊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创先争优永无止境。展望未来,我无时不在思索着急诊科的进步和发展。建立一支行动敏捷、技术精湛的急救队伍,建立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为一体的规范化急诊科,使我们的人才有展示自己的平台,使更多的危重患者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救治,远离伤残、远离死亡,是我和我的团队共同的梦想和目标,为着这个目标,为着急诊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我会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