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语文《荷叶圆圆》获奖教学设计(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荷叶圆圆》获奖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守株待兔、窜、乐滋滋”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种田人因为一次意外的收获便抱有的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明白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种田人因为一次意外的收获便抱有的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明白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析题意,存疑惑,粗知文本。
师:亲爱的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
师:这个故事呀,就藏在我们的27课,打开课文之前,孩子们一定要听清老师的要求:边读边想,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行,现在赶快打开读读吧!
生:读文
师:孩子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告诉我,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叫——(生齐说)
真棒,现在请大家把右手拿出来,书空,跟老师来写一写这个“守”字。上面一个宝盖头,表示的是房子,下面一个寸字。看着这个小房子,守着这方寸之地,就是“守”。
看,课文里的他守的是--------
对了,是树桩,也就是标题里所说的“株”。( 画:树桩 简笔画)
师: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二、齐探疑,知文意,解“为何守”。
师:孩子们记忆力真好,再考考大家,谁在守?(生:种田人)种田人守到了什么?你们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吗?( 画:种田人简笔画 )
(片段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请学生来评价生所读,评后再读
A师:老师听到你把一天一天读得很慢,感觉真的过去了很多天,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受一起来读读吧!
B师:老师听到你把一天一天读得很快,老师感觉日子过得飞快,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受一起来读读吧!
师:从这句中你明白了什么?(板:庄稼全完了)
师:庄稼为什么全完了?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请用“”把句子划出来。
(ppt片段二: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师:好,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
生: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老师这里有两句话。(PPT 出示句1:种田人丢下了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句2:种田人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我请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
生:读句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第一个句子没有“整天”,第二个句子有“整天”。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非常细致。(板书:整天)有“整天”和没有“整天”的句子,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谁来说说怎么不一样了?
生:第一句没有“整天”,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等。第二个句子有“整天”,就是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在那里等着不离开。
师:想一想第二句话该怎么读呢?
生:读第二句话。
师:你把“整天”读得很响亮,让我觉得种田人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在那里等着,不离开。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句子。
师:一个种田人,他本应该干什么?
生:拔草,施肥,捉虫,种田
(师标注范句读)师:可是,他却丢掉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当别人在地里 时,他整天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时,他整天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的时候,他还在?(在PPT7基础上点击显示种田人想象兔子撞在树桩上的插图部分)
师:看着别人在辛勤地劳动,他却无动于衷。庄稼就是在这一天天的等待中荒芜。李老师相信,现在让你们再读这句话,一定会更有感触。一起来读读吧。(PPT:从此,他丢下了锄头……)
生:个读
生:齐读
师: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他之所以守在这里,是因为—————(学生齐答)
请孩子们读读1-2两个自然段,看看当时捡野兔的情景吧!
生:自由读文
师:来说说,野兔是怎么撞死的?请你来说
生:
师:野兔是怎么出来的,看,它来了!(PPT 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动画)
谁能说说,你注意到这只野兔是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的?
生:野兔飞快地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向闪电一样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慌慌张张地从树林里跑出来。
师:孩子们,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慌乱地,没有方向地跑就是我们课文里所说的“窜”。(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忽然”的用法,回归文本)
师: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乱地从树林里窜出来,结果撞在树桩上?大家猜一猜?(PPT:一天,这只兔子 ,所以从林中窜出来撞在树桩上死了。)
生:一天,这只兔子发现一只老虎在追它,所以从林中窜出来撞在树桩上死了。
生:一天,这只兔子发现一位猎人,所以从林中窜出来撞在树桩上死了。
师: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可以猜想,可能是遇到了什么意外碰巧撞死在了树桩上,这样的好事情会不会每天都发生?
生:不会!
师:也许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偶尔。
生:偶然。
师:这两个同学说得非常好!我们把不经常,很少发生的事情,用“偶然”、“偶尔”来形容。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新词,跟老师读一读。(板书:偶然)
师:可那位种田人还想得挺美的,瞧(PPT出示句子: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生:读
师:面对这意外的收获,种田人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生:乐滋滋
师:你有乐滋滋的时候吗?
师:谁来学着种田人的`样子,乐滋滋地想一想,读读这句话(读后评价)
师:是呀,干活多累呀,不如捡野兔那该多好呀!
还有谁愿意来读读
生:个读-------齐读
师:你想,烈日炎炎之下,光秃秃的树桩旁边,那位乐滋滋的种田人在那苦苦地等,等着那第二只姗姗来迟的兔子,可是,等到了吗?(指着板书说)
生:没有……
师:第二天,他还是坐在那里边等边想,想什么?
生:就算他今天不来,总有一天会来的
师: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可他连兔子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可是他的心里却还是那么想。
生:它已经就要来了。
生:每天我都在这里等都没有等到,今天肯定会有一只大野兔的
师:他最终还碰到了野兔吗?
生:没有……
师:你觉得这个种田人怎样?
生:我觉得这个种田人好傻……
师:课文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PPT:生活要靠 ,不能靠 。 )(可派同学上台写,写的同时,可以请其他说。)
师:寓言故事就是这样,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旁板:寓言)
师:看着这个愚蠢的种田人还在那里傻傻地等待,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劝劝他吧!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格子里。你可以对种田人说,可以对自己说。
三、同步拓展,加深理解。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刚才你们劝种田人说的话,也是作者韩非子(旁板:韩非子)要劝后人的话,同时也是他写这则寓言的寓意所在。韩非子还写过很多有趣的寓言故事,比如“自相矛盾”、 “老马识途”、“ 螳螂捕蝉”、“讳疾忌医”、“滥竽充数”等,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去看看,会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书上的课文是根据古文改写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守株待兔》的古文版(PPT点击展示古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出自《韩非子.五蠹(dù)》
最后,让我们配上音乐,想读的孩子一起跟老师来读读。
四、祝福与希望。
人生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守株待兔的情况,希望每一个同学,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都不要为了一只兔子,失去了整片的田地。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小学语文《荷叶圆圆》获奖教学设计 篇2
小学语文《荷叶圆圆》获奖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荷叶圆圆》获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荷叶圆圆》获奖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生字。
2.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表演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乐于创造美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1.小动物头饰。
2.生字词卡片(躺、眨、立、展开、蹲、唱、游、捧)。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猜一猜,说一说。(出示一个圆圈)
(1)请你看图猜一个字。谁能猜两个字?还能猜一个三个字的词吗?
(2)(点击出示“圆圆的”)那种特别圆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指名读,评议)
(3)你知道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2.把圆圈改成绿色的。
(1)评议,出示“绿绿的”一词,指导朗读。
(2)哪些东西既是“圆圆的”又是“绿绿的”?
3.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着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你有什么疑问?
四人一组,大声读课文,能提出什么问题?
1.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小伙伴?
2.它们分别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一)生字词的学习
1. 同学们带着疑问读一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2. 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词。
3. 检查生字词。(老师出示荷叶卡片,让学生张口不出声的读,老师猜,同时简单交流识字方法)如:一支羽毛(翅),月在旁边(膀),人在亭子边(停),一日一日又一日(晶)
4. 解决问题。(都是谁和荷叶姐姐交朋友了?)小精灵们,快到荷叶上来吧!(师生共同带头饰)
(二)精读课文,重点段落的研读。
1.小水珠部分。
(1)Hi,大家好,我是荷叶姐姐,(出示课件)谁是小水珠啊?多可爱的小水珠啊,你在荷叶上都看到了什么?你把荷叶当成了什么?(摇篮,联系蹦蹦床)躺在荷叶上有什么感觉?(高兴,舒服)我们一起来当一当幸福的小水珠吧!
(2)为什么是亮晶晶的?你还知道亮晶晶的什么?
2.小蜻蜓部分。
(1)好痒啊,是谁停在我身上了?原来是小蜻蜓,小蜻蜓,你把荷叶当作什么呀?(停机坪)咦,老师很奇怪,为什么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呢?停机坪是什么啊?赶紧读读第三自然段吧!(教师引导飞机和小蜻蜓的联系)指名读
(2)小蜻蜓飞来飞去抓害虫,累了,就在荷叶上休息呢!谁想来当当小飞行家,请起立,让我们边读边来过把飞行瘾吧!
(3)展开什么样的翅膀?理解透明,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是透明的?
3.小青蛙部分。
(1)播放青蛙的叫声。听,是谁来了?它在干什么呢?(小青蛙们,你们也蹲在荷叶上放声歌唱吧!声音再大些!)你唱的什么歌呀?它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2)指名读。
(3)齐读。
4.小鱼儿部分。
(1)播放课件(水花溅起),那里的水花?是谁来了?
(2)小鱼儿有没有手,怎么会捧起水花呢?小鱼儿玩耍时的表情怎样?小鱼儿为什么这么开心?(因为荷叶就像一把凉伞为它挡住了阳光,它在荷叶下玩耍感到很凉爽,很舒服。)
(3)指名读,齐读。
(4)说几个像“一朵朵”“很美很美”一样的词。
四、整体感知,归纳总结。
展示台:1.在小组内,把喜欢的`段落背给其他同学听。
2.在班内展示。
五、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一)美丽的荷叶还会吸引哪些小伙伴呢?他们又会对荷叶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出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说:“荷叶是我的( )。”
(二)学习生字。(机、朵)
1.观察其特点(相同的、不同的)。
2.范写。
3.描红。
4.练习。
六、作业
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
小学语文《荷叶圆圆》获奖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复习生字
1、(课件出示美丽的荷塘)谈话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2、荷叶是什么样的呢?引入课文第一自然。
3、(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齐读。
4、开火车读生字。
二、自读课文,理解课文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懂意思,边读边想:这么美的荷塘吸引了哪些小伙伴儿?
2、交流反馈:
这美丽的'荷塘里有哪些小伙伴?指名说。(相机板书:小水珠、小蜻蜓、小鱼儿、小青蛙)
3、这么多的小伙伴,你最喜欢谁呢?你喜欢哪个小伙伴,你就读哪一段。要求读得流利、读出感情。
4、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三、分段学习课文,朗读表演
根据情况分段学习。
a、喜欢小水珠的小朋友,谁愿意来美美地读一读?
1、指名读。
2、引入“摇篮”一词。(出示课件)(板书:摇篮)
3、指导朗读。
4、齐读。
b瞧,小蜻蜓张开翅膀飞来立在荷叶上了,哪只小蜻蜓来美美地读一读?
1、小蜻蜓立在荷叶上会说些什么呢?
2、引入:什么是停机坪?这里的停机坪是什么?(板书:停机坪)
3、指导朗读。
c小青蛙在荷叶上唱起了动听的歌儿,谁来做一只快乐的小青蛙?
1、指名读。
2、小青蛙在说什么呢?(板书;歌台)
3、小青蛙会蹲在歌台上唱什么啊?谁来给大家唱一唱!
4、男女生比赛读。
d小伙伴们在美丽的荷塘里玩得可真高兴啦,小鱼儿也忍不住了,从水底游出来了。
1、齐读。
2、小鱼儿多快活呀,它们在荷叶底下说什么呢?(板书:凉伞)
3、小鱼儿在做些什么呀?(指名表演)
4、指导朗读。
四、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加上动作表情朗读课文。
3、分角色读课文。
五、拓展。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鱼儿的凉伞,那荷叶是你们的什么呢?
六、欣赏图片。
七、画一画。
用你们手中的彩笔,画下这美丽的景色?然后在一旁写上你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