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致辞

多美网

2025-08-05演讲稿

欢迎阅读毕业典礼致辞(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典礼致辞 篇1

尊敬的志攀常务副校长,王俊校友,各位家长和亲友,亲爱的各位同学和老师:

今天,我们相聚在鸟羽扑朔、蝉鸣树幽的南国燕园,迎来了北大深圳又一个不舍的“毕业日”。今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有723名博士硕士顺利毕业。在此,我代表学校,也代表北大深研院向各位毕业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我也要向为培养学生尽心竭力的全院教职员工,以及给予深研院大力支持的深圳市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生活了数年的南国燕园,离开你们朝夕相处的同窗与导师,离开你们极为珍贵的青春岁月。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是自幼儿园以来全日制学习的终结和新的人生的开始。你们再也不用为做不完作业而烦恼,再也不用为经常不断的考试而熬夜。但同时,你们也再不会有朝夕相处几年的同窗好友,社会也在不会把你们当孩子来娇惯!此时此刻,难免泪涕横腮,百感交集。

对XX年毕业的同学们来说,或许有很多的遗憾:你们目睹了新宿舍的建造,忍受了连夜施工的噪音,但没能享受它明亮宽敞的住宿环境;汇丰商学院的学生听到我一次又一次的承诺毕业前可在新大楼上课,但至今还只能在外面欣赏;国际法学院的学生参加了新楼的奠基,临走了还没有看到大楼的身影。你们没有看到离校最近的地铁7号线的建成,也没有机会通过新建的栈桥从宿舍区直通大学城体育中心。更重要的是,你们遇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年”,而期盼中的稳定房价却始终没有出现。这一切,似乎都是遗憾,其实也是人生旅程中的必然,但另一方面,人生中也必然有其独特的收获和幸福。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一样平等;没有完美的时代,也不要抱怨社会对你的不公,唯有自身不断努力和修身养性,才能得到更多收获,才能不断取得成功。

北大教授梁漱溟先生有本书叫《这个世界会好吗》,其中有一段话: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既有很多发展的机会,也有很多转型中的问题。在你们面前,不知还有多少不满与遗憾在等待你们,竞争的激烈可能会让你“亚历山大”,平庸的现实可能让你感觉失去激情。解决人与物的关系在这个时代已诸多不易,解决人与人的问题更是面临挑战,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更是回避不了的问题。

亲爱的同学们,毛主席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如旭日东升,前程灿烂。在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之际,作为师长我有一些人生经验与你们分享,也可以说是我对你们的临行赠言。

第一,一个人一定要有理想,或者说要有奋斗目标。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要有梦。这是支撑一个人不断奋斗的原动力。雨果说过,“哪怕是一个最英勇的人,一经夺去了他珍贵的理想,都会落到生活空虚的境界里去。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生活没有了目的,精力也就枯竭了”。我年轻时因家庭出身不好,从考中学开始,到文革,到上山下乡,屡遭挫折,备受打击。当时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要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坏人,而是愿意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有了这样的目标,就能应对各种压力,任何的挫折都被当做实现理想中的必要经历。当然,理想是可以不断调整的。上了大学后我的理想是做个优秀的经济学家。当了校领导后,我的理想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就是我努力工作不断开拓的原动力,也是不断解决内心矛盾在逆境中继续坚持绝不放弃的原动力。

第二,一个人一定要乐观。

有人说,要懂得坚持。我认为只有乐观的人才能坚持得住。乐观来自于自信,自信来自于知识。当然,乐观也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则取决于对人生的态度。世上最难掌握的是人生哲学。有理想的`人不容易满足,容易满足的人往往不会有很高的目标。能做到既有远大目标,又容易得到满足是不容易的。满足是对现状的认可和接受,对已有成就的肯定。我的经验是,取得成就时要多想想未来的高远目标,多看看不足。遇到困难挫折时则要多欣赏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给自己鼓鼓劲。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乐观。容易悲观丧气的人,经常牢骚满腹的人是不会有大出息的。要相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瓦西里)“山是可以移掉的”(愚公)。有了这种乐观心态,就能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困难面前不动摇。巧合的是,雷蒙校长即将出版他的重要演讲集,书名就叫做“乐观的心”,他强调成就一番事业要有一颗“忍耐的心,乐观的心”。我想,凡事在事业上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人生感悟。我也想借用雷蒙校长的style来概括我的临行赠言,那就是要有“高远的心,乐观的心”。

同学们,你们即将远行。希望北大的教育给你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历经风雨而永葆高远之志,饱受艰难而不失奋斗激情,南国燕园这片热土是你们永远的家,镜湖白塔殷切期盼你们成功的讯息。最后,希望你们常回家。作为教师,我会厮守在南国燕园,海老大随时欢迎南燕学子回来看看!祝福你们!谢谢大家!

毕业典礼致辞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时光飞逝,高中三年如白驹过隙。仍然记得三年前报到时那个树影婆娑的日子,我们怀揣着期待和欣喜,在一张张信息单上工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从操场走向新的教室。我们不会想到,三年后我们将带着怎样一种感激和不舍离开;也不会想到,当我们踏上那被岁月洗褪了颜色的青石板时,我们的生命,就已融入这所学校古老的根系,再也不能分离。

高中三年,青春的一部分,一部分的青春。记得我们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校园的那些树》。正是那篇文章带我领略了—中校园美丽:俏丽的丁香在四月溢满迷离的香气;五月的樱花悄无声息,却滋润着这一方土地;六月的石榴花仿佛染上我们青春的颜色,绚丽而奔放,生无所息;还有许许多多树木花草,在不经意的'一瞥间,留给我惊鸿的美丽。

而—中的美又不仅于此,在那篇文章中,那些像松树一样坚毅而卓然傲立的老师,那些像翠竹一样正直而坚忍不拔的老师,那些像石榴花一样美丽而从容安定的老师,他们给了我生命最为原始的感动,在我的生命里留下深远持久的影响。他们的付出、他们的辛劳、他们的坚持,乃至于他们的叹息和微笑,无不与我们有关,而老师与我们,早已通过师生这一千百年来最为纯粹和温暖的词语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高考时,当我每考完一科走出考场,看到老师们就站在那个熟悉的地方向我们招手微笑,我就觉得:爱,无需多言,存在,就是的证明。谢谢您们xx敬爱的老师,是您一直在我们身边,陪伴我们走过人生中最充实最精彩的一段,教会我们奋斗、生活与成长。

相伴即是莫大的缘分。相伴一路,我们共同度过三年。三年,足以使一个青涩的少年蜕变成一个成熟的青年;三年,足以使一个懵懂的孩子明白理想所在;三年,足以使我们建立起共同的信仰。三年留下的太多,—中的山海文化在我们的精神上留下共同的烙印。公、诚、勤、毅,不再仅仅是一句单调的校训,而化为我们做人与做事的准则;教育救国也不再是那遥不可及口号,而成为一中莘莘学子努力与奉献的见证。或许我们走出校园后,会忘记我们学习过的公式和定义,但是一中这种深厚的学风将会永远地滋润我们的精神田园,给我们的心灵一个宁谧的港湾。

在这个石榴花盛开的六月,我们即将离别。忆往昔林林总总如梦,分别更觉伤感。或许我们即将各奔天涯,或许我们无法再重温那些青春旧梦,但—中始终是我们感情的维系和力量的源泉,踏出—中,仅仅是成长的起点。

无需畏惧离别,无需泣泪沾襟,或许未来某个宁谧的夜晚,一朵石榴花会悄然入梦,不要讶异她的绚烂和飘逸,因为那是思念的微笑,是我们从不曾远离彼此的证明!

谢谢大家!

毕业典礼致辞 篇3

亲爱的同学、老师、家长:

下午好!

从XX到XX,是大家见证、促进xx教育开拓进取的三年,是学生、老师和学校快速成长的三年,更是伟大祖国迎来巨大变化,进入“新常态”的三年。

三年时光,弹指瞬间,眨眨眼,又要挥挥手,轻言再见。离别时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师生共进、快乐幸福的美好情景在我脑海里不断闪现,闪闪现现!

“新常态”中,咱15级班小初衔接无缝、过渡平稳、发展精优。你们是同窗口中的好伙伴,是家长眼中的好孩子,更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校长幸遇的好朋友。每每走过你们的教室,那种朝气蓬勃、敏而好学的学风都让我如沐春风;每每融入你们之中,无论是重阳感恩、“四学会”、校运会、104块初中数学奥赛闪闪发光的金牌的颁奖会、或是今日的“青青校园”,学子们独立大气,阳光自信的风貌都让我终身难忘;还有那象征着年级大团结的“盆栽”,昂扬挺立在我办公室内已三年,天天推门而入,映入我眼帘的总是656个帅哥、靓女,个个“潜力巨大”的“15”学子快乐、灿烂的笑容,和十位班妈妈的聪慧、慈爱、美丽,四位班爸爸的睿智、阳刚、帅气。我可爱的15级学子们,感谢你们,因为你们,我和我的同仁才有幸共享这三年的美好时光,我们才有缘共度这一千多个幸福的日子。

“新常态”中,xx教育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喜讯,第一次以我校学生为主体,举办了首届xx·xx国际中学生艺术节;第一次走进成都市的第三圈层,将优质教育辐射到彭州市濛阳古镇;更有那花落xx的`XX年成都教育唯一的一个突出贡献奖和全省理科状元郭怡辰……,所有的喜讯,让我们每一个xx人都为之傲娇,为之欣喜,为之喝彩!

“新常态”中,我们恪守“教育要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要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千方百计的为学业基础、能力禀赋、性格爱好、志向追求迥然不同的的每一个学子,共同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坚实平台。校长始终认为,只有理解每一个个体的差异,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保障每一位学子选择的权利,方能提供其需要的教育,才能释放其无限的潜能,而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全人的教育,“完整的人”的教育。于是,xx人生导师制、精英人才早期培养计划、高中国际课程班、“二四”课程实验班、届届初三的公益“提高班”、师生品质教育等各类实验大胆启动,稳步开展。

毕业之际,亲爱的15级学子第二次站在了人生重要选择的多元路口。让我们共同坚信,成功道路绝非只有一条,优质学校肯定不止一所;校校皆优,生生皆才;只有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唯有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新常态”下的你们,已拥有选择的更多自由与更大空间,无论是您选择本校高中,还是兄弟学校,或是出国深造,只要永不放弃,一样都能通往成功,再创新的辉煌。

同时,校长希望,初XX级的多数xx学子,都能在即将到来的中考时,坦然面对,享受那人生九年才盼到的“幸福”中考;都能在升学选择时,多些开放,少点闭塞;多些大气,少点恐慌;多点自立,少点“跟风”;多些包容,少点功利;都能在未来的高中生活里,更加阳光、更加自信、富有品质、富有创新;在自己未来的人生旅途中,都能包容坚毅、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最后,让我们共同感谢老师、父母的贴心呵护、真心付出、悉心关爱!

祝学子们中考顺利、选校成功!祝老师们、家长们快乐多多、幸福多多!

毕业典礼致辞 篇4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嘉宾、尊敬的前辈还有我的同事,当然还有今天真正的主角:所有在座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6月21日,对所有在座的同学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同学们以最郑重的着装,以你们手中相机装满的今日影像,与许多放下手头紧张事务来到这里见证你们毕业典礼的家长一起,来表达这个日子对大家的意义:你们已经完成了自己进入社会的最后也最关键的一段准备,成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四年的耕耘,到了收获的季节。在这里,我要代表所有与同学们分享了这段经历的老师,向同学们致以最真诚、最热烈的祝贺。

对所有拥有大学经验的人来说,四年的大学生活都是他们人生珍贵的记忆。在大学这个充分展示人类创造力和文明品格的学术共同体中,我们不仅仅获取谋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学会理性思考、独立判断,学会正视悲剧、宽容他人,理解精神生活对生命的价值,培育丰沛、开放的心灵。原谅我有点煽情的表述,作为一个二十多年前有着同样经历的学长,我并不想将大学生活浪漫化。我知道,像所有人类经验一样,大学生活也避免不了消极的成分。但我想告诉大家是,一个时代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可塑性的群体,在他们人生最美好的年龄,聚集在一起,在一个相对自由、独立的时空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洒青春,本身就是一笔难以替代的财富。所以,仅仅因为这一点,同学们就理当为自己自豪。

作为同学们曾经的老师,其实更大程度上是精神生活上的朋友,我常常对同学们心怀感激。与你们在一起,我时常回忆起自己的过去,那个相信世界美好、现实可期、误会可以消除、不幸能够克服的过去。与你们在一起,我会觉得自己更加年轻,真理可以质疑,权威可以追问,美和正义比财富和地位更有意义。与你们分享这个特殊的日子,其实也是在提醒我自己,梦想远没有贬值,改变仍然可行。

当然,在座的同学都很清楚,今天绝非只是为了履行对过去经验的追怀仪式。今天既是总结,又是告别。同学们将要告别自己人生的学徒阶段,告别家庭、学校的小世界,告别纯粹的纸上谈兵,进入更为复杂、更为广阔、更加具体、更负责任的人生。

在未来的日子,同学首先要学会去承担自己的公民责任,去接受国家、民族、社会对大家的检验。同学们的所有雄心和梦想,只有在满足我们生活的公共世界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不希望大学的经验,削弱你们的现实感,增添大家的感伤,软化同学们的意志力。我希望大学给同学们提供的人类价值理想和深邃智慧,能让大家既不迁就现实又能正视现状,既胸怀大局又脚踏实地,既秉持原则又灵活融通,既特立独行又尊重他人。同学们生活在我们民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民族存在着两种可能:要么继续向下沉沦,要么奋力向上拔升,你们今天的选择将决定我们民族的未来。

其次,同学要学会去承担与你们组成亲密关系的他人的责任。相比国家、民族、社会这样相对抽象的责任,做人的责任要具体的多。我更希望同学成为孝顺的孩子,体贴的伴侣,慈爱的父母,可靠的朋友,合作的同事,热心的邻居,富有同情心的路人,……人类是命运相系的整体,每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决定了人类文明的'水准。我们对国家、民族、社会承担的公民责任,总是通过我们与他人的人性化的关系具体化的。

最后,同学们还要学会承担对自我的责任。我一直坚信,这是一个人应该履行的最根本的责任。哲学意义上讲,所有人类的活动都是个体生命的表达。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自我形象,我们的世界就会呈现相应的形象。是选择一个高贵的、正直的、外在生命和内在生命平衡丰沛的自我,还是选择一个卑琐的、不义的、外在生命和内在生命失衡贫瘠的自我,将决定同学们未来生活的品格。拥有意义充溢的生活、通过每个人的创造性实践去穷尽人类精神的潜能,是我们人生在世最壮丽的事业。我相信,无论这一使命是多么艰巨、复杂,同学们都不会荒废这一真正属于你们自己的事业。

昨晚阅读诺奖得主、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的散文集《悲伤与理智》,碰巧其中一篇文章与今天的主题有关。文章叫《颂扬苦闷》,是写给学院毕业典礼的致辞,致辞的末尾诗人对同学们说:

“请你们再最后看一眼这个地方,当它还保持着正常大小的时候,当它还没有变成一张照片的时候。请你们怀着你们所有的温情再看它一眼,因为你们是在打量自己的过去。的确,你们看到的是你们最好的东西。因为,我怀疑你们在其他地方还能拥有比这里更好的东西。”

请原谅我文学专业的多愁善感,在这篇致辞结束的时候,我把诗人的这段话转赠给大家。

再次祝贺大家顺利毕业。

谢谢大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