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中班艺术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艺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包装袋的制作材料,并知道其材料的特点;
2、通过动手操作,变废为宝。
3、通过活动萌发环保意识。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认识不同包装袋的制作材料,并知道其材料的特点。
2、难点:动手活动中的剪、贴、穿、系等操作。
活动准备:
各种材料的包装袋 剪刀 胶水 各种装饰彩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包装袋
今天老师收拾东西的时候在家里发现了好多的包装袋,我觉得呀都很漂亮就带来给小朋友们看看。
出示各种包装袋。
1、我们来看看这么多漂亮的包装袋,你最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喜欢它?
(幼儿回答)
2、你们都找出了自己喜欢的包装袋,那你们知道这些包装袋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布袋软软的很结实;纸袋容易撕破;塑料袋防水
(请幼儿摸一摸,撕一撕)
二、设计大师
1、这么多漂亮的包装袋扔了很可惜又污染环境,老师呀给他们废物利用变成了漂亮的衣服。有请我们大班的哥哥姐姐给我们来一场时装表演。
2、大班幼儿展示包装袋制作的服装。
3、简单介绍我的制作方法。
4、真漂亮,我这个设计师还不错吧。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包装袋和漂亮的装饰彩纸,也请你们来做做设计大师。请你们用包装袋为自己设计一件衣服,看哪位设计师最能干,设计出跟别人不一样的漂亮的衣服。
5、如果在做衣服的时候你不会剪或者不会系可以请旁边的爸爸妈妈帮忙,不过爸爸妈妈只能帮一点点忙,还是要你自己来做。音乐响,我们的时装表演就开始了。
6、幼儿动手,教师巡视指导。
三、时装秀
请先做好的幼儿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进行时装秀。
四、整理
老师会把设计师们设计的衣服放在表演角里,以后大家还可以进行时装表演。看那我们不用的包装袋还有这么好的用处,任何东西你动动脑筋都会有它的很好的用处。我们要一起保护环境,要扔掉的东西就先想想还有什么用处。
中班艺术教案 篇2
中班艺术教案:包装袋变变变最新(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艺术教案:包装袋变变变最新,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艺术教案 篇3
学生对包装盒是比较熟悉的,漂亮的礼品包装盒,制作的难点在于盒盖的连接,这里要学习运用纸工插接技术。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手工制作技能及观察、联想、设计创新的能力,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礼品包装盒示范作品,包装盒的资料。
剪刀、刻刀、胶水、红丝带、07号制作材料。
教学难点:盒盖的连接,学习运用纸工插接技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明又收到好多礼物。这不,这么多。
(展示各种精美的包装盒实物和图片。)
你也收到过精美礼品吗?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制作礼品包装盒。
二、制作礼品包装盒。
1、展示、观赏礼品包装盒示范作品。
2、思考、明确制作步骤。
(1)剪下各部件。
(2)切折盒子。
(3)盒盖两边装饰花。
(4)盒盖打开,盒盖插合。
(5)完成。
3、学生按步骤制作包装盒。
4、难点突破。
包装盒的盒盖连接是难点,它要运用纸工插接技术。请同学介绍,你是怎样突破难点的。
三、装饰盒盖。
选择制作材料上提供的图案,装饰盒盖。也可自己设计、装饰。
用丝带在包装盒上扎蝴蝶结或进行其他美化装饰,使作品成为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四、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礼品包装盒做得更漂亮、更巧妙、更有用。
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巧妙设计,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以及制作中的体会。
中班艺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联系长方体表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摆、算、想象、猜想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思维方法,并发展空间观念.
3.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搬运方便需要把物品包装,有时就需要把几个长方体物体包成一个大长方体.出于不同的需要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包装.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有关长方体物体的包装的数学知识(揭题).
二、展开.
1.想一想:师:首先我们研究两个相同长方体物体包装成一个大的长方体情况.想一想:会有几种不同的包法?
2.试一试:
师:到底有几种呢?每一组同学先讨论,动手摆一摆,并想一想如何说才能让大家明白你的摆法。
生汇报。重叠
师:(提示)为了方便表达,最大面用字母A表示,次大面用字母B表示,最小面用字母C表示.
归纳:三种不同包法:A面重叠(上下叠);B面重叠(前后叠);C面重叠(左右叠).
3、猜一猜
师:2个长方体有三种不同包法,下面请大家先猜一猜6个相同的长方体包成一个大长方体可能有几种情况呢?
生:猜
师:那么,究竟有几种呢?我们接下来研究。
4、摆一摆
师:每一组的同学分工合作,边摆边思考,想一想怎样说才能让大家明白你的摆法?
合作学习:
小组摆、交流.教师巡视。
5、说一说
师:请每一组的同学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组摆的请况,(你们有几种的摆法,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总共有9种不同的包法.(见下图)
生1:
师:你是按照摆的层数的顺序来想、来摆的,这方法很好。
生2:
师:按接触面来思考;这样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不重复
师:还有其他思考方法吗?当然有了,我们课后继续研究。
6、算一算
师:现在我们来猜猜,哪些样式的表面积较大、较小?为什么,
生:都是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的表面积较大,因为重叠部分面积最小;上图第一列中的A面重叠、AB、A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表面积较小,因为重叠部分面积较大……
师:哪个表面积更小些呢?如何验正呢?
生:可以算一算.
师:假设A面面积为6,B面为3,C面为2.
以第一种的摆法为例让一个同学说说如何计算更简便。
师:每一组的同学合作,计算出这9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6×2+3×12+2×12=72,6×4+3×6+2×12=66,6×4+3×12+2×6=72.这几个表面积都比较小.
师:表面积小所需的材料就省,表面积大所需的材料就多。
三、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包装.
教师取一种物品(火柴),先请大家猜可能的包装样式,再说说理由,结合实际谈想法.
学生打开一包火柴观察后说,(见图)这种样式表面积小,也就是材料省.
师:是不是厂商对商品的包装都考虑节省材料呢?
生:不一定.
师:分小组,互相观察带来的其他物品,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纷纷举例说明:有的考虑经济、实用,有的考虑美观、大方,有的考虑方便……不同的需要就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选择
四、小结.
师:这节课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其实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可以用学到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