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南旧事》有感

多美网

2025-08-04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城南旧事》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1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传唱了近百年的歌曲,用忧伤、哀怨的曲调,长亭、古道、芳草、夕阳几个场景,为我们勾勒出一副经典的离别景像。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们低吟浅唱,一次次述说着肝肠寸断的离别之情……

《城南旧事》就是这样一本书。它讲述了主人公英子童年成长的故事。英子的成长是一条不断离别的道路,曲折而充满诱惑,忧伤而几多幸福。在她身边发生了许多看似平凡又极不平常的故事,经历了许多从陌生到熟悉又不断离别的各种人物。这一件件事情,一个个人物都在英子懵懵懂懂中悄然离别,暮然回首时,英子便随着时光的穿梭长大了。

英子很小的时候就随着父母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北京城,住在惠安馆边上。她结识到北京后最初的朋友——秀贞和妞儿。因为英子的善良和细腻,使得秀贞和妞儿母女相认。在与秀贞和妞儿离别时,英子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秀贞对女儿的爱让人感动,同时英子也感受到了离别的伤痛。

英子分不清“海与天”,也分不清“好人与坏人”,她却与素不相识的“厚嘴唇男人”立下了约定:“我们去看海。”因为英子感受到了他的善良。对于他弟弟,他是一位无私的哥哥;对于那些失主,他又是一位羞愧的小偷。英子无法区分他是好人、坏人,但他表现出来的善良却牵动了英子的心。毕业会上听到“长亭外,古道边……”这首歌,与后来看到“厚嘴唇男人”被抓,英子体会了离别的无奈。

兰姨娘的命运十分悲惨,她的前半生被别人操控着。可命运终究要自己去控制,幸福究竟要靠自己争取。在英子的帮助下,兰姨娘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向了幸福的彼岸。又一次的离别,让英子无比的惆怅。然而父亲的离去让英子刻骨铭心,因为这一次是生离死别。那一瞬间,英子长大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离别的洗礼,英子读懂了人生。

我和英子差不多同龄,小小年纪的我也曾经经历过生离死别。在我读一年级时,爱我的外婆就去世了。那天,我跟着妈妈去外婆家,看见外婆就这么静静地躺在那,眼睛却是睁开的。我想,她是想见我最后一面吧,可是这愿望竟也没有实现。外婆静静地躺着,我默默地站着,脑海一片空白……“多情自古伤离别”,与自己最亲的人从此天各一方,这种感觉,又是我这样一个小孩子怎么可以体会尽的!

不记得从哪本书上看过,你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终究会成为过客。同学们毕业后会各奔东西,朋友们会纷纷离去。当你长大后,会离开自己的父母,去追求自己的人生,而父母终究也会有老去离开的那一天。每个人都是这样,在离别中长大,在离别中读懂人生……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2

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题记

漫长的驼铃在童年的僻巷上飘荡,英子短暂又甜美的童年在回忆中愈发显出一种忧伤的幸福。打开《城南旧事》这本书,英子的童年生活就栩栩如生地展开了。

《城南旧事》,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如水乱世。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对她来说,她很自由、很快乐。直到故事的终结,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离她而去的同时她长大了。她目睹着人间悲剧,由小到大,到父亲去世。她总是以天真澄澈的心灵,努力化解这些悲剧的负面意义。“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故事的终结,所有人都叫她要长大,是的,她长大了。

我沉浸在她的童年里。不得不说,看完英子的童年我感到很悲伤。“悲”来自于经历悲剧时英子茫然无助,“伤”是我为她的经历泣然感伤。人间真情留无计,今宵别梦寒。英子说,“我分不清海和天,我也分不清好人与坏人。”小小年纪,却道尽成人世界的善恶美丑。

《城南旧事》里所有的悲剧,都是那个时代造成的。被封建伦理逼疯的秀贞、小偷、兰姨与宋妈也有各自的血泪史。

而让人不得不叹服的是英子,她以纯真的童心折射出这些不幸的底层人物的人性光辉,在沉重的现实中保留了一片自己快乐的天空。

英子的童年也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的回忆。眼角闪烁的是童年的余梦吧。犹记那大榕树下,三五成群的人们高谈阔论,粗糙的水泥地上,是我们用粉笔画出的方格子,跳起的马尾,甩出了快乐的曲线。那些欢笑哭泣的小事,那些明朗的笑容,那段在磕磕绊绊中成长的单纯岁月……童年,永远是我心底最大的温柔。

《城南旧事》,留给我一份哀怀,一种眷恋。追忆之中,更多的是对社会人生淡淡的哀愁和对故土人情沉沉的相思。也让我恍然大悟,曾经童年的真善美不是丢失了,而是早已沉淀在我灵魂深处,让我们有悠长悠长的怀想。

我们都不再是小孩子了,只是我们童年的欢笑仍随风一路飘扬。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3

小巷在古城中恬静地睡着,童年在记忆中朦胧地吟着。灰蓝的天空,轻缓的脚印,悦耳的铃声。那缕最和煦的冬阳,安逸的踱入了最冰冷的角落……

——题记

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梦的符号,它代表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近了书里,看着小英子在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我的脑海中:冬阳下的骆驼队、井边的小伙伴妞儿、和小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与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故事在英子爸爸的去世与英子的成长中结束了,英子希望爸爸能亲自去看看自己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六年前,小英子是坐在礼堂下给大哥哥大姐姐唱骊歌的小学妹。六年后,,轮到了同学们唱给小英子及六年级学生送别。“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是啊,生活了六年的学校,相处了六年的师生。如今,就要分道扬镳了,这让人怎能不悲伤?

一晃,六年过去了,在那如水悄然逝去的岁月里,英子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度过了六年的快乐时光。影子的金色童年就在那六年,美好童年就在那六年,六年前,是童年的.开端,六年后,是快乐的结束。

《城南旧事》就像夏浪里的一缕清风,让我知道童年的纯真可贵。细细回忆,小时候的每一次畅游的时光总是那么欢乐——第一次去动物园,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考一百分,第一次……那么多第一次,那么多记忆,也被什么掩去了吗?

“我对自己说,把他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中的童年永存下来。”是的,让“童年之歌”永远在我们的心中轻轻地吟唱……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4

今天我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了《城南旧事》这一篇由作家林海音写的一部自传短片小说集。

这篇自传短片小说集主要讲了:林海英在5岁时,与父母从日本飘洋来北京,居住在北京的一条胡同里,因此北京成为了作者的第二个故乡,在北京里,作者认识了许多的朋友。

作者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小女孩,可能你会问我,我从哪一点知道作者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小女孩?就用“惠安馆”这件事来说吧!这件事说了作者和秀贞及妞儿之间发生的事:在惠安馆有一个人叫秀贞,各个人都认为她是个疯子,只有作者才觉得她是正常人,作者和那个“疯子”走近一段时间后,才知道那个“疯子”失去女儿了。善良的作者还帮助她寻找女儿,后来英子得知“疯子”失去的女儿就是自己的好朋友妞儿时,她立刻帮助她们母女俩相见。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这本《城南旧事》,让大家与作者一起分享作者在北京的一条小胡同里的往事,并且向作者学习她的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