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的教学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的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数学教案-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积累活动经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 | 40厘米的树苗,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为12厘米,问大约经过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大约经过 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依题意得方程( )
A、 B、 C、 D、 0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 米,那么长为( +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
A、 +25=310 B、 +( +25)=310 C、2 [ +( +25)]=310 D、[ +( +25)] 2=310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5、小芳买了2个笔记本和5个练习本,她递给售货员10元,售货员找回0.8元,初中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每个笔记本比练习本贵1.2元,求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 元,则每个笔记本要 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6、归纳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7、随堂练习PO151
8、达标测试
(1)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
A、 B、 C、 D、
(2)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进行了10场比赛,且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甲队一共得22分。求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解:设甲队胜了 场,则平了 场,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解得 =
答:甲队胜了 场,平了 场。
(4)根据条件“一个数 比它的一半大2”可列得方程为
(5)根据条件“某数 的 与2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可列得方程为
四、课外作业
P151习题5.1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的教学计划 篇2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的教学计划(精选11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请一起努力,写一份教学计划吧。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的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的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去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
(2)、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2、能力目标
(1)学会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方程。
(3)学会利用列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有关数学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形成主动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
(2)通过合并同类项、移项、去括号的法则的复习,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重点:了解“去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
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乘数应乘遍括号内的各项。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温故而知新(多媒体展示)
填 空
1.去括号法则是: 负变正不变 ;
2.化简下列各式:
(1)a (b+c)= ab+ac ;
(2) 7(x-1)= 7x-7 ;
(3) -2(x+3)=-2x-6 ;
(4) -(x-1.5)=-x+1.5 ;
3.合并同类项法则: (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
4.合并同类项。
(1)、 2x-3x= -x ;
(2) 、3x-2(x-1.5)= x+3 ;
(3)、 2a+3(5-4a)= 15-10a ;
(4)、-3[1-3(x-1)]= 9x-12 ;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移项、合并同同类项、系数化为1; 6.方程5x-2x=9的解是 x=3 ;
7.方程8x-19=6x-9的解是 x=5 ;
8. 说说下列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学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你会解下列方程 吗?
3x-7(x-1)=3-2(x-3)
出示课题: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
【活动二】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
1.P96.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你会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
分析: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 (x-2000 度;
上半年共用电 6x 度;
下半年共用电 6(x-2000)度。
根据全年用电15万度,可列方程
6x+6(x-2000)=150000 。
去括号,得: 6x+6x-12000=150000 ,移项,得: 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得:12x=1620000 ,系数化为1,得 : x=13500 。
由上可知,这个工厂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500度
2.思考: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
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该怎样解?
3. ◆小结:目前我们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
【活动三】范例学习(多媒体展示)
例1:解方程 3x-7(x-1)=3-2(x+3)。
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
【活动四】随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1 解下列方程
(1). 5x+(2-4x)=0 (2).8y-3(3y+2)=6
(3).4x+3(2x-3)=12-(x+4) (4).1+2[1-3(x-1)]=4x
◆小结。 在同一个方程中如果遇到多层括号一般由里到外,逐层去括号。
【活动五】新知应用,拓展提升。(练习册P49—P50)(多媒体展示)
1.方程4(2-x)-3(x+1)=6的解是 ( C )
A. x=7; B. C. D.x=-7
2.若方程3x+(2a+1)=x-(3a+2)的解是0,则a的值等于( D )
A. B. C. D. 3.代数式5a+4与3(a+4)互为相反数,则a的值是 ( B )
A. -1 ; B. -2; C. 1 ; D. 2.
4.目前我省小学和初中在校生共136万人,其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比初中生在校生人数的2倍少2万人,目前我省初中在校生有 46 万人。
5.(1)若x=4时,代数式5(x+b)-10与(b+4)x的值相等,则b= 6 。
(2)当m= 16 时,方程5x+4=4x-3和2(x+1)-m=-2(m-2)的解相同。
6、 列方程求解:
(1)当x= 0 时,代数式 2(3x+7)和 14-10.5x的值相等?
(2)、当y= 10 时,代数式2(3y+4)的值比5(2y-7)的值大3?
【活动六】总结提炼:(多媒体展示)
1.说说你的收获
2. 目前我们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注意:
(1)当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各项都要变号。
(2)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所有项,不能漏乘并注意符号。
(3)在同一个方程中如果遇到多层括号一般由里到外,逐层去括号。 4.你还有何疑惑?
【巩固练习】 (多媒体展示)
A组 解方程:
(1)5(x+2)=2(5x-1) (2)4x+3=2(x-1)+1
(3)(x+1)-2(x-1)=1-3x (4)2(x-1)-(x+2)=3(4-x)
B组:已知 A= 3x+2, B=4+2x
① 当x取何值时, A=2B;
② 当x取何值时, 3A=1-2B
C组 列方程求解:
(1)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4x-5与3x-6的值互为相反数?
(2)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的教学计划 篇4
学习目标
1.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2. 掌握等式的性质,理解掌握移项法则
3.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 次昂成(数字系数),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4. 能够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方 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初步学会用方程的思想思考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重点:
解方程、用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难点:用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结合课本112页知识结构图和回顾与思 考中的问题,复习本章的知识点,形成框架,巩固重点知识
二、典例回顾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1.试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1).x=5 (2). x2+3x=2 (3) .2x+3y=5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 ):
判断下列x值是否为方程 3x-5=6x+4 的解.
(1).x =3 (2)x=3
3.解一 元一次方程的基本 思路 :
4.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例5:整理一批 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 时。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 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 的工作效率下共同, 具体 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解:设先安排x人工作4小时。根据两段 工作量之和应是总工作量,由此,列方程:
去分母,得 4x+8(x+2) =40
去括号,得 4x+8x+16=40
移项及合并,得12x=24
系数化为1, 得x=2
答:应先安排2名工人工作4小 时.
注意: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
本题的关键是 要人均效率与人数和时 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基础训练:课本第113页第1.2.3题.
四 、综合训练:课本113页至114页4.5.6.7.8
五、达标训练:3.7
五、课堂小结: 收获了哪些?还有哪些需要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