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毕业典礼的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带着对昨天的眷恋,怀着对高考的激情,携着对未来的向往,此时此刻,我们欢聚在xx广场,隆重举行xx高级中学20xx届高三学生毕业典礼。
我很荣幸能够代表高三年级全体教师向20xx届所有即将毕业的同学们献上我们最诚挚的祝贺:祝贺你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祝贺你们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预祝你们在六月的高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年的时光匆匆流逝,一千多个日夜悄然而过。清晰地记得三年前,青涩的你们带着纯真和自信,满怀憧憬和梦想,来到这里,来到xx高级中学,开始了你们的高中生活。从此以后,校园里荡漾着你们飞扬的青春,宿舍里洋溢着你们亲密的友情。
博学楼里有你们伏案的身影,朗朗的书声在教室回荡;笃志楼里你们描绘着青春的色彩,嘹亮的歌声在校园回响。xx广场有你们奔跑的身影,雄壮的口号伴着月牙塘水荡漾,矗立的xx塔见证着你们的拼搏进取,蜿蜒的玉带河流淌着你们的泪水汗水。
此时此刻,台下的你们,依旧阳光,青春的你们,激情高涨,三年前的青涩,如今多了一份成熟;三年前的憧憬,如今多了一份睿智。
你们那片青春的天空,不单是三年前的纯净,还多了一份深邃,你们那双追梦的翅膀,不再像三年前的稚嫩,更多了一份矫健。你们有理由为自己充实的三年而自豪,你们有理由为自己拼搏的三年而骄傲。
作为你们的老师,今天为你们的成长而欢呼,明天因你们的成功而喝彩!
三年的朝夕相处,我们体会到:高中生活是欢乐与痛苦的交织,是收获与失落的纠缠,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成长的烦恼,但是,自强自信的你们,没有放弃对成功的执着追求,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没有忘记作为学生的职责,没有忘记作为子女的责任。
在严寒酷暑中埋头苦读,在书山题海里攀登遨游,朝迎日升,暮送月落,你们用三年的时光描绘出一幅幅精美的青春画卷,你们将一千个日夜谱写成一首首美妙的凯旋乐曲。作为老师,我们因你们而骄傲,为你们而喝彩!
三年的朝夕相处,我们不会忘记:节日里,你们送上的每一份祝福;我们不会忘记,校园里,你们说出的每一句问候;我们不会忘记:课堂上,你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们不会忘记:生活中,你们约束自我的努力。这一切,我们看在眼里甜到心底,这一切都已深深地融入我们的记忆。我们感动着,因为有你。
三年的朝夕相处,我们都明白:我们之间不仅是知识的交流,还有情感的交融。我们欣赏你们的优点,一直为你们的点滴进步而欣喜;我们包容你们的缺点,也曾因你们的过错违纪而痛心;我们高兴于你们的勇往直前,焦虑于你们的徘徊不前,我们欣慰于你们的明理懂事,操心于你们的率性幼稚。
我们给过你们苦口婆心的教诲,我们也给过你们声色俱厉的训斥,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你们能登上成功的彼岸。过去的日子里,或许我们错怪过你,误解过你,或许我们忽视了你,甚至伤害了你……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老师向你们致以歉意。
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行为,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你们用自己的成绩,为老师家长们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高三老师都认为:你们是最棒的,你们是最有希望的!赣马高中将会因为你们而续写下新的篇章,也会因为你们而创造出新的辉煌!
同学们,高中生活即将结束,不论是精彩辉煌,还是平淡甚至迷茫,它都将成为你们生命中的一段记忆,都将是你们人生中难忘的时光。
今天拥有高三,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明天回味高三,是青春的一次回荡。如今,大家即将毕业,但是毕业不仅是高中生活的终点,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泰戈尔说: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
我想说:同学们,无论你们走得多远,我们的心总是和你们紧紧相牵,母校的根总是与你们紧紧相连。未来的日子,请牢记一个名字:赣马高级中学,因为她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相聚的舞台,为你们提供了一个成才的平台。
同学们,无论你们未来怎样发展,请牢记三个词语:尚德、博学、笃志,因为它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原则,为你们诠释了一种成功的法则。
同学们,请拥有三颗心:孝心、爱心、忠心,将孝心献给父母,将爱心献给社会,将忠心献给国家。
同学们,请感谢三个人:感谢你、感谢我、感谢他。
同学们,请牢记三个懂得:懂得感恩,懂得取舍,懂得担当。
同学们,远行时,不要问能走多远?因为天涯海角不是仅靠两脚,更需宏大的志向才可达到;登山时,不要问能攀多高?因为珠峰之巅不是仅靠双手,更需坚强的意志才能登顶。
同学们,高考还剩20天,不要问20天可以改变什么?因为翻天覆地不是靠言语而是靠切实的行动才会实现。
作为老师,我们真心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走进考场前,将自信的头抬起,将自强的背挺直,将自豪的拳攥紧,将矫健的腿抬起,以积极的心态,如水的心境,去迎接高考,以如山的意志,如火的热情,去拥抱高考。
请时时的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应对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石;请时时的叮嘱自己:冷静,冷静迎考是孕育高考成功的台阶!老师坚信你们的生命会因为这精彩一跃而耀眼灿烂,领导相信学校的历史会因那奋力一搏而愈加辉煌!
我们期待着听到你们金榜题名的喜讯,我们期待着分享你们梦想成真的欢乐!
同学们,千叮咛、万嘱咐,千言万语难诉此刻的眷恋与不舍,就让老师把这份不舍化为美好的祝愿:祝你们高考顺利,梦想成真!
祝愿高三的你们拥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祝愿xx高中拥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廖凯原先生,海闻副校长,教授们,同事们,家长们,同学们:
今天北大举办20xx年毕业典礼,首先我要祝贺今天要毕业毕业生,经过多年的努力,今天即将拿到毕业证书,走出北大的校门。这是你们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也要祝贺学生的家长以及家属,作为学生的父母,你们经过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子女的培养,他们终于达成了你们的期许,即将成为国家的栋梁。我也要祝贺在座的学生的妻子、丈夫以及子女,在过去这几年的学习中,你们为他们付出了无数寂寞的夜晚和孤独的周末,让他们全心全意在北京大学接受严格的教育,训练,取得今天的学位,你们的付出终于有了成果。你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你们的丈夫、妻子证明了他们是你们所期望的优秀人才。我要感谢北大中国经济中心所有的老师跟工作人员,你们的谆谆教导以及细致的教学安排,又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材。
今天的毕业典礼同样也是我的毕业典礼,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14年,今天毕业典礼结束之后将把主任的位置交给周其仁教授,下午离开北京,到世界银行赴任。这些天我也是以要毕业的心情度过,每天早晨,当我从未名湖沿着这条熟悉的道路走向朗润园的时候,总在不断的问自己,毕业意味着什么?走出北大校园迎接我们的世界又是怎样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走出北大校门。从北大毕业,意味着我们将承担北大110年来所承担的历史,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你们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群人,可以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选择任何学校,但是你们选择了北大,你们选择了110年前为了国家民族的复兴而建立的大学。在北大读书,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而是希望在北大读书期间充实自己,为国家,为民族的复兴,为人类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我们经过几年的学习把这样的一个责任内化在我们心里,这才是我们毕业最重要的意义。
毕业了,走出北大校门,迎接我们的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代,3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确实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意想不到的美好境界。不仅过去三十年非常好,相信未来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中国经济还会继续快速发展。一方面实现了我们北大人一百多年来的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即使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还承担着各种困难,挑战,冲突。最近汶川大地震,让我们觉得,即使我们有丰富的物质基础,面对受灾的同胞,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人民还是承担着痛苦。更何况除了偶发的天灾外,我们社会里面还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公,各种利益的冲突,不仅中国如此,整个世界也是这样。科技发展的潜力,目前取得的成就,让我们可以相信未来的世界物质越来越丰富。但是我们实际看到的却是粮食价格飞涨,已经有几十个国家的人民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而爆发各种社会冲突和矛盾,以及战争。当我们走出北大这个象牙塔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的时代。希望带给我们机会,但克服挑战需要我们的智慧。因为即使我们已经学会了人类历史至今所有的理论、知识,但是我们面对新挑战的时候它都是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走出北大校园的时候,我们该抱以什么样的心态呢?我觉得应该是一种责任心,一种认为我们北大毕业生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责任。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给北大的毕业生创造了很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去克服,这才是北大人存在的价值。
毕业了,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让我们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群人。毕业了,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让我们以坚强的心面对各种挑战,因为任何新出现的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发挥我们的智慧。毕业了,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让我们以110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以及五千年来中国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普世关怀作为我们人生的追求。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胸怀,也是我们北大人的庄严承诺!谢谢。
林毅夫老师于20xx年6月31日PKU毕业典礼上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3
三年前,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为了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培养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本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聚集到一起,从此,在南通农场中学的教室里,灯光下留下了你们勤奋好学的身影。光阴似箭,日月如梳,三年很快就过去了,回顾三年的历程,你们没有辜负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厚望,个个学有所成,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本届高三毕业生的成长付出了艰辛劳动的老师们表示忠心的感谢!
在同学们将要离开母校之际,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母校的历史:
南通农场中学经历了以职教为主的南通农场第一中学,以普教为主的南通农场第二中学,以及两校合并建成南通农场中学三个发展阶段。
南通农场第一中学创建于1958年,开始是初级中学,1968年开始招收普通高中学生,1981年起改办职业高中,更名为南通农场职业中学,当时是通州市唯一的一所职业学校,曾经为通州职业教育的历史写下了过光辉的一页,现在我校仍然是通州市独立设置的七所职业学校之一。到XX年7月止,共培养普高毕业生25个班,约1250人。职业高中前后开设的专业有:农机,服装,财会,建筑,畜牧兽医,作物栽培,植保,电工,电子,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机电,计算机,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等14个专业。毕业学生34个班,共1291人。办学成绩显著,曾受到国家农牧渔业部表彰一次,省公司表彰三次,市公司表彰一次。
南通农场第二中学创建于1970年,初中部规模最大的时候达7轨,1973年开始招收高中学生,到XX年7月止,共培养高中毕业生53个班,约2650名。据初步统计,恢复高考后录取各类院校365人,其中本科118人。大专219人,中师,中专等28人。办学成绩显著,曾获国家部级(农垦部,农业部,农牧渔业部)表彰四次,省公司表彰三次,市公司表彰一次。
一中(职中)和二中毕业的学生,90%以上在农场落实了工作岗位,已成为农场各条战线上的主力军。
1995年7月根据规模办学的需要,两校合并建立南通农场中学。我校下期计划有16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0个班,普高2个班,职高4个班,在校学生600多人。在职教职工67人。现在我校是一所初高中配套,普职教并重的综合性中学,承担着全场中等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任务,形成了一种适合本场特点的企业办学模式。
两校合并后,学校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学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已成为江苏农垦的典型和窗口,被评为江苏农垦模范学校。学校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建造了实验大楼,理化生实验通过了江苏省教委的达标验收;语音室,微机室等电化教学条件进入通州市先进行列;运动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齐全。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96年高考录取本科9人,各类大专15人(其中上线录取7人),中专8人,职高对口高考录取大专2人。97年高考录取本科9人,大专14人(其中上线录取10人),中专6人,职高对口高考录取大专2人。98年高考录取30多人。99年高考参加考试学生46人,录取43人,其中本科27人。今年高考丰收在望,预计录取情况比去年更好,创造本校高考的最佳记录。
本校每年的高一生源基础是全市最差的,从生源角度看,我校是全市唯一的乡级完中,主要是对本场招生。据统计我校历年招收的高一学生,其中考成绩能达到附近的通海中学录取线(市局公布的线)的一般不超过四人。但是高考成绩排名一直在通州市完中的前列,98年高考中本科率居通州市第二名,送档率居通州市第五名。99年高考录取率居通州市第3名,本科率居通州市第4名,高考综合评估在全省900多所参考中学中排列第236名,其位置在通州市仅次于省重点中学。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4
亲爱的20xx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首先,为你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记忆!
你们真幸运,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们大学的记忆中。08奥运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金牌数的第一,不仅是开幕式的华丽,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显示;六十年大庆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领袖的挥手,不仅是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仅是女兵的微笑,不仅是队伍的威武整齐,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旗帜的威力;世博会留下的记忆,不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仅是中国馆的宏伟,不仅是异国场馆的浪漫,更是中华的崛起,世界的惊异;你们一定记得某国总统的傲慢与无礼,你们也让他记忆了你们的不屑与蔑视;同学们,伴随着你们大学记忆的一定还有什锦八宝饭;还有一个G20的新词,它将永远成为世界新的记忆。
近几年,国家频发的灾难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汶川的颤抖,没能抖落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刚毅;玉树的摇动,没能撼动汉藏人民的齐心与合力。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爱的洗礼;西南的干旱或许使你们一样感受渴与饥,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谐、发展需要科学的道理。
在华中大的这几年,你们会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记忆。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你报到时的情景历历;你或许记得“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场时的悲壮”,你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你或许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许记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济传奇以及大师离去时同济校园中弥漫的悲痛与凝重气息;你或许记得人文素质讲堂的拥挤,也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你一定记得骑车登上“绝望坡”的喘息与快意;你也许记得青年园中令你陶醉的发香和桂香,眼睛湖畔令你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你或许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可是,你是否还记得强磁场和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建立?是否记得创新研究院和启明学院的耸起?是否记得为你们领航的党旗?是否记得人文讲坛上精神矍铄的先生杨叔子?是否记得倾听你们诉说的在线的“张妈妈”?是否记得告诉你们捡起路上树枝的刘玉老师?是否记得应立新老师为你们修改过的简历,但愿它能成为你们进入职场的最初记忆。同学们,华中大校园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们记忆。
请相信以后你们或许会改变今天的某些记忆。瑜园的梧桐,年年飞絮成“雨”,今天或许让你觉得如淫雨霏霏,使你心情烦躁、郁闷。日后,你会觉得如果没有梧桐之“雨”,瑜园将缺少滋润,若没有梧桐的遮盖,华中大似乎缺少前辈的庇荫,更少了历史的沉积。你们一定还记得,学校的排名下降使你们生气,未来或许你会觉得“不为排名所累”,更体现华中大的自信与定力。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记得你们为烈士寻亲千里,记得你们在公德长征路上的经历;我记得你们在各种社团的骄人成绩;我记得你们时而感到“无语”,时而表现的焦虑,记得你们为中国的“常青藤”学校中无华中大一席而灰心丧气;我记得某些同学为“学位门”、为光谷同济医院的选址而愤激;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成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我记得,你们都是小青年。我记得“吉丫头”,那么平凡,却格外美丽;我记得你们中间的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我记得“校歌男”,记得“选修课王子”,同样是可爱的孩子。我记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濒临退学的学生与我聊天时目光中,透出的茫然与无助,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他们更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我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但愿华中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远行。请记住,最好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许你会选择“胶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华中大,你的母校。“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多么朴实精辟!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也许你们很快就会忘记根叔的唠叨与琐细。尽管你们不喜欢“被”,根叔还是想强加给你们一个“被”:你们的未来“被”华中大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