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 篇1
最近品读了于漪老师所著的《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这本书,我感到受益匪浅。所谓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读者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正如《学记》所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教育魅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轻易达成的,它需要经久的修养和锻炼。教育魅力的形成和提升,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儒家说:人人皆可为圣贤;佛家说:明心见性,自行成佛。那就是说,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魅力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份独具鲜明个性的教育魅力。
如何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在品读《教育魅力》后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睿智、幽默的。其表现在老师自身应该有丰富的语言和很好的表达能力,富有诗情画意,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引领学生去感受生活与学习中的美,使学生能快乐、幸福地在你所教的学科里学习、生活、成长。正如书中学生所说“幽默的老师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二)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宽容的,他能和孩子们心贴心,善于鼓励赏识学生,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善于循循善诱,在和学生的交谈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他应富有责任感,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教育魅力》一书中有一段美国学者威帝以学生口所吻阐述的教师的宽容标准:“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我相信她像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教师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所有学生,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不应该因为他们一方面的缺点而全盘否定他们。
(三)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拥有渊博的学识。博学的老师能让孩子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地全面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学生们会不断地进步。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调的老师,而是喜欢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会像一块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教师的教育魅力在于教育实践,在于与学生朝夕相处、春风化雨的过程中。从教师教育魅力中启发:教师要关心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来自人格魅力,正如书中的一句话:先器识而后文艺。孔子说: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意思是说个做个知识分子,先要有器度有见识, 而后再谈文学与艺术的创作。倘若没有器识,无论技术是何等的精通娴熟,亦不足道,因此要做一个好的知识分子,必先做一个好人。
在一个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中,什么关系着他的生命质量,不是“文艺”,而是“器识”。器识“是人格修养、视野情操、志趣品位等隐性内涵,但却是它们无形中影响着你一生的幸福质量。
当今社会,大家太热衷于具体知识的学习,热衷于专业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最关键的器识的培养。“文艺”好比是帆,处在显赫醒目的地位,是人生之舟前行的驱动;但“器识”是舵,隐在水下,看不见,却决定了生命的走向。现代人更多的是看到显形的帆,而忽略了隐形的舵,所以人生飘忽,彷徨迷茫,幸福自然无从谈起,哪怕走得再远,事业再辉煌。
我们做学问、做教师,首先要用“先器识而后文艺”诫勉自己,再通过言传和身教将其传递给学生。
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 篇2
人类社会已经走过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充满矛盾和变化的世纪,是一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纪,是一个知识层出不穷的世纪,是一个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合作与激烈竞争并存的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面临挑战又存在重大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世纪。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魅力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古往今来,从孔圣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大爱无言,人格高尚,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亲切善诱,富于创新,深受学生喜爱、给学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终身。
教师这个职业、医生与建筑师、律师、工程师不一样,前两者与人有关,后三种与物质有关。而教师和医生,虽然都与人打交道,但是更多的医生的对象是人的身体与心理的健康,而教师,他关注的是儿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及其整个生命的发展。我们常说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是首要。
按照当今学生的生活规律来看,每周五天都需要上课,而每天他们在学校都要花上近10个小时的时间,占据了一天当中的5/12,去掉每天的睡眠时间等,学校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尽管学生不完全被教师左右,但教师的教育会成为一种力量,可引导人前进和向上。对于上学中的我们来说,学校和老师影响着我们的成长,有好也有坏。这种结果的体现或许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也或者是学生的适应度。
在中国古代,教师受到敬重,排位在天地君亲之后,也是属于“圣”的行列。在教师被敬重,被仰视的同时,也强调了一点,那就是“为人师表”。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但教师也是创造者,在为着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创造。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不仅仅是他的专业知识,还有他的全部人格。当然,没有专业是不行的,但仅仅有专业,肯定也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是要自己像个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人,并不是说像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
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好的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 篇3
看完《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这本书,真觉得这本书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教学成长之门,点燃了教育发展之火。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教育的魅力不体现在高楼大厦和现代化设施,而主要体现为人的魅力、教师的魅力。魅力,就是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也。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形成自己的教育魅力。而《教育魅力》一书,恰恰成为推动教师形成独特魅力的“上帝之手”。
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示魅力的舞台,教师自己必须是个“全人”,才能给学生以人性的课程和“全人”的教育。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修炼自己的魅力呢?如何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在品读《教育魅力》之后,我总结了出了以下几点:
一、有魅力的教师应当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人格就是人的样子,是一个人心态、品格、个性、气质和行为方式的基本特征。教师的人格会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渗透、融会到教学活动中去,制约着教育的格调、质量和品位。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尊重学生,对人友善,上课时风趣幽默上。试想一下,一个教师心中有学生,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做到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平等交流,这样的教师怎么不会受到学生们欢迎呢?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与人相处,不管是同事,朋友,家长还是学生,都始终会是友善的。在课堂上,总会时不时的幽它一默,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一个具有这样人格魅力的教师,就会得到学生的信服,家长的敬重以及同事的效仿。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往往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的学生,让学生们受益终身。
二、有魅力的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师德魅力。
提到师德魅力,最先想到自然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鞠躬尽瘁,甘于奉献的教师,其实不然,在学生眼中具有师德魅力的老师却是能做到一视同仁,爱岗敬业的。具有较高师德魅力的教师,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富裕的还是贫困的,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在他眼中都是值得被重视和关爱的,能用自己的爱心照亮每个学生心灵的盏盏烛光。具有师德魅力的教师能够时常激励学生,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们尊严。师德魅力还体现在能够将工作和生活分开,不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到课堂,不在学生面前乱发脾气,让学生们成为你的出气筒。
三、有魅力的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学识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拥有渊博的知识。俗话说:“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如果自己都只有半桶水,那又如何能满足学生日益变大的杯子呢?博学的老师,能让学生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全面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当然如果你是个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老师,那也是不行的。那也就是说,教师还应当有娴熟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利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们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得知识。仅仅有教学方法还不够,还要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样上课时才能讲到学生的心里去,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从而做到较快地掌握知识。
四、有魅力的教师应当具有较好的形象魅力。
形象,第一反应便是自己的样貌以及衣着,其实不然,形象魅力应当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心灵得到解放,让学生感觉不到压力。一位和蔼可亲,性格开朗,有幽默感的老师往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快乐。当然衣着的得体,语言的规范,还有课堂上的行为也能很好的展现教师的形象。尤其是课堂上的行为,比如坐着上课,上课的时候挠头,挖耳朵,上课时间突然跑出教室办事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遭到学生们的厌恶。
五、有魅力的教师应当具有独立思考质疑的能力。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对自己的工作,为人处世等进行反思,因为只有自省,才能自新。本书中提到了一封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给李镇西老师写的信,信中提到的是他对当前公开课模式的质疑,他的这种质疑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沉淀,也看出了他的勇气和担当。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我们也应当有这种质疑精神,而不应当一味去接受所谓的专家学者们的理论,一味的跟随当今流行风气。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进行反思,我个人认为最好是留下痕迹,即用笔记录下自己的反思,多年后,再来翻阅这些记录,会觉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具有独特教育魅力的教师,我的路还很长,不管是人格魅力,师德魅力还是形象魅力,又或是学识魅力,甚至于质疑的能力,我都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提高。今后,我将更多地阅读各类书籍尤其是专业学科类书籍,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用质疑的精神,批判的接受对自己教学有帮助的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育魅力。
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 篇4
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说: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
教育闪闪发光的魅力,不体现在高楼大厦和现代化设施,而主要体现为人的魅力、教师的魅力。
于漪老师说:我爱学生,爱生活,爱未来,爱蕴含着灿烂中华文明的语文。教课不是当旁观的评论员,只有用生命编织的、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歌,才动听,才感人,才会如清澈明净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学生的心田。
品读《教育魅力》,使我意识到,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个教师如果认定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认定教师这个职业,其出发点与归宿都是学生的成长,能够像于漪老师那样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能够使自己教师职业的价值与乐趣体现在教师也生活在学生心中,那就真能够像她那样魅力无穷,在教育中用生命歌唱。
除了于漪老师的教育故事之外,书中还讲了一系列教育大师散发出迷人教育魅力的动人故事,古代的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董仲舒、郑玄、颜之推、韩愈、柳宗元、朱熹、王守仁、黄宗羲、王夫之等,近现代的有蔡元培、陶行知、马寅初、钱梦龙等等,以及一大批活跃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关爱学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迹。这么多的教育故事铺排开来,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教育魅力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带着对生命的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激发生命的活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散发出迷人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