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一年级家长育儿心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家长育儿心得 篇1
教育孩子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直以来就有一句话: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就把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与老师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看学习,只有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才是应对将来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保障。因此,自从孩子懂事起,我们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学会宽容、懂礼貌,对一些简单的事能判断出对错。上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教育孩子要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因此,孩子在学校里是非常遵守纪律,听老师话的学生。同时,我们还经常提醒他要做一个懂礼貌、爱劳动、有爱心的孩子,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记得有一次孩子的姥姥来家里,女儿拿出她自己喜欢吃的`巧克力分给大家吃,可能老人都特别疼孩子,当时确实巧克力也只够家里人分的,她姥姥就说:“姥姥不吃,留着给蒙蒙下次吃。”我当时就批评了妈的观点,小孩给你东西吃就一定要吃,要不养成习惯,她觉得反正给你也不吃,等她大了也不会懂得孝顺老人了。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从自己的家长身上去学习、模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出生到上学,甚至到中学,可能接触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家长,他(她)们时时在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还是孩子四岁的时候,我们一起坐公交车去市区。我和老婆坐了两个位置,我抱着小孩,后来上来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因为我们坐后面,老人站在前面,再加上我抱着女儿就没有让座,可我女儿的一句话让我触动很深,她说:“爸爸,你怎么不给老爷爷让座啊?你不是说看到年纪大的要让座的吗?”我当时心里真的非常高兴——我女儿董事了。于是,我就告诉女儿:“你让妈妈抱着,爸爸刚才没看到,现在就给老爷爷让座!”
三、关注孩子的专注性,养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绝对中心的位置。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也给孩子买了许多玩具,但孩子到现在对她所有的玩具都是最爱,因为每个玩具上都是爸爸妈妈对女儿的爱。她经常要拿出来看一看,哪个是爸爸买的,哪个是妈妈买的。每次看完,都要自己整理好放回原处。有一次在她姥姥家,她姥姥摘了好多嫩嫩的豆子,要剥掉壳做稀饭。于是,我女儿和***妈一起剥豆了,可***妈才剥一点就去邻居家了,结果我女儿一个人全部剥完。我抱着女儿表扬了她,自己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这才是好孩子。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报道,大学生生活不会自理等等,无不给我们提醒,孩子不能独立,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为了给孩子独立,我还得了个残忍的称号。那还是孩子刚刚学着走路,每次摔倒,我都要求女儿自己爬起来,然后还告诉她,自己摔倒的一定要自己爬起来,现在我可以拉你,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谁来拉你呢。后来看着女儿摔得膝盖上留着血,眼睛里噙着泪水告诉我:“爸爸,我下次走路会小心的!”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既有心疼又有欣慰。
五、学会和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
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平等,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在她向你求救或者准备放弃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抱怨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信任孩子,给她时间,勉励她、鼓励她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我们从旁助她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所在,从侧面启发她、引导她,激发她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她一起享受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心情。我一直相信,现在我们欺骗孩子一次,孩子将来就会欺骗你一百次。对孩子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听完,不能随意打断,等她说完再告诉孩子你的想法,一定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一味的居高临下,去提要求、下命令,否则你以后真的再也没法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和现实情况了。
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点简单体会,希望能通过交流,大家都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年级家长育儿心得 篇2
不知不觉,儿子已经长到7岁,个头1米30,已然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他的成长,倾注了我们不少的心血。相信现在所有家长的都深有体会,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都把孩子的教育当成一份事业在做,可以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现已切身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意!下面我就儿子的教育问题做如下分享:
一、注重孩子品格的培养。
贝多芬说过: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首先,“百善孝为先”,注重他从家庭这个小圈子开始,养成尊敬老人,尊重父母的习惯。有好东西吃要优先老人,不能光顾自己的感受。以前他姥姥、爷爷、奶奶一有好东西吃,自己舍不得吃,绝对全部给儿子留着。儿子开始也不分青红皂白,拿着就吃,一点也不问问别人想不想吃。我觉得这样有点不妥,于是建议他以后不管自己有多爱吃那样东西,都要考虑周围人的感受,或者将其平均,每人一份,这样才比较公平。儿子也比较乖,慢慢听从了我的建议,他也从中感受到分享比独吞更使人感到快乐。其次,告诉他要懂礼貌,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己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应该先怎样对待别人。比如,他每天出入我们院子时,都会和门口的保安打招呼,向他们问好,以至于我们院子所有的保安都认识他,有时他们还会老远就和我儿子打招呼。儿子自己受到了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的待遇,自然心情也很好,也很快乐。以前,别的小朋友到我家来玩,他不是很喜欢别人动他的玩具,我就问他,假如你到别人家去看到一样自己很想玩的玩具,你会不会很想他大方地拿给你玩,他点点头,我继续问,那别人现在很想玩你的玩具呢,你应该怎么办,他想了想,马上就把玩具拿给了那位小朋友。我觉得教他学会换位思考,能帮助他更好地与别人相处,为他以后有个快乐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每个家长毋庸置疑地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都愿意去替他们做任何事情,甚至恨不得替他们扫清人生路上一切障碍,为他们铺上一条通往幸福的阳光大道。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也是不允许我们这么做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会不时地和儿子在网上一起浏览有关儿童安全教育网页,教他当身边没大人陪伴时,应该怎么注意自己的安全,照顾自己。平时鼓励他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一个人自己去上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慢慢脱离对我的依赖。我前段时间培训,早上出去,晚上回来,没时间接送他踢球,我就给他一点零钱,要他自己安排好自己一天的生活。结果他出乎我意料之外地将自己照顾得很好,还做了一件很令我感动的事情:由于我中午不能回家吃饭,他居然将他买的盖码饭特意剩一半带回来留给我吃。所以,我觉得孩子的潜能是无穷大的,我们应该充分相信他们,该放手时可以适当放手让他们试一试,这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孩子主动性的培养。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头疼孩子做作业老要人喊,我以前也不例外。我性子有点急躁,喊多了难免有点来火,弄得我们心情都不好,关键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主动完成作业的问题。后来,我就和他商量,给他做一个计划,每天回家之后都应该做哪些事情,而且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后做,如果该做的事情是在没要我喊的情况下自觉完成的,一个星期后就会有奖励。到目前为止,儿子的学习都是他自己搞定的,没让我操很多心,虽然成绩不是很拔尖,但我还是觉得很欣慰:他能慢慢主动地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了。以我切身的体会,学会积极主动去做完成各项工作,对挖掘一个人的潜能和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自己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在儿子选择兴趣班的问题上,我充分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他很喜欢足球、街舞、还有架子鼓,我就全给他报了。也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个人觉得学足球挺辛苦的,尤其像现在,每天都要训练到晚上天黑才回家。他却一点都不觉得累,还能神采奕奕地回家!我相信只要合理安排好时间,还是不会影响他的学习的,而且踢足球能强身健体,培养他坚强的性格和团队协作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五、自己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和孩子的相处,除了原则性问题,必须拿出我的权威震慑他之外,基本上我们算得上是一对平等相处的好朋友。孩子每天回来,我都要问问他,今天过得怎么样。他也很乐意和我分享他一天的感受,最难能可贵的是: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消息,他都愿意和我说。我也很珍惜他对我的这份信任。所以,每当他给我讲他的经历的时候,我都会很认真地去倾听。我也建议他把他每一天的经历和感受都当成日记记录下来,他也已经坚持了快一个多月了,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我相信只要养成这个习惯,对他以后的学习、生活还是会有一定帮助的。我觉得,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对于他们来说,也开始进入了小社会了,在与小朋友的相处和学习当中,总难免会遇到或这或那的问题,会同样使他们感到困惑,他们也同样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所以,我觉得:作为家长,不光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甚至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现在是孩子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不管我们平时有多忙,有多累,我们都应该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的思想动态,教他们学会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学会辨别是非曲直,学会如何去面对挫折,接受挫折,驾御挫折!使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一年级家长育儿心得 篇3
转眼间,自家的孩子都快读完一年级了。学校里要求每个家长写一篇育儿心得,我家投入的最多的就是围棋了,我最清楚的也是围棋,就写围棋之路吧!
我家学围棋学的很早,那时我姐姐的女儿刚好在学围棋,每天基本都要摆摆棋,做做题目,小家伙就喜欢上了,要学,才三周岁10个月,就报了围棋班,真的,摊上围棋没啥目的,就是孩子那时候自己喜欢给报的。那段时间真是无忧无虑的日子,学成啥样子都没啥要求的,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
孩子学围棋,一般家长都可以坐在后面一起听。刚好基本都有空,自己原来就懂那么一点的,就跟着一起学,一起进步。孩子小,兴趣不容易持久,如果家里有个大人帮着,容易走的更顺畅,更远吧!
围棋是个直接面对胜负的`游戏,不是赢就是输,比别的兴趣班残酷多了,当然也公平多了。学了大概一年多,孩子也算进步比较快,跳到水平比较高的班。一段时间老是输棋,就动起了小聪明,趁别人不注意移动棋子,被人发现了,对方看章毅比较小,就原谅了他。棋虽小道,棋品最重要,通过这事,让孩子知道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对他人要宽容。
儿子中班时去省里参加幼儿中班组的比赛,最后输给了个2段的小朋友,想不到中班还有2段的牛孩子,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算是给他找了个追赶的目标,至少不容易就骄傲了。当时自己也把自家孩子定位定的有点高了,走出去比赛,开阔了眼界,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自己。
后来有了升1段、2段吊车尾的惊魂,第一名打上3段的喜悦,大班省里的比赛,刚好一个很强的对手很早就输了一盘,最后没碰到,感受了拿第一的幸运。之后两次冲4段的失败也算是对自家水平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一年级时还代表学校参加团体比赛,体验了团体比赛时特有的荣誉感。
孩子在成长,家长也要跟着成长,否则真有点跟不上的感觉,自己不懂真的很难教好孩子!学棋路上有很多荣誉,也有很多挫折,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家长就是孩子以后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努力寻找着一条最适合孩子前进的道路!
一年级家长育儿心得 篇4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在如今社会人口和家庭结构的现实情况下,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和一个小孩有二个以上长辈(有的小孩有六个以上的长辈),而且这种小孩成长的环境结构将逐渐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主导。所以每一个家庭里的孩子都寄托着太多长辈的厚望,从家庭的角度来说这一下子也感觉给了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压力。作为一个活泼的孩子来说,贪玩好动好奇是天性,这也是最纯真的童年特质,但作为一个人来说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各自的自由活动空间,无论哪一个父母都无法代替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最终的`一切都需要靠孩子自己去努力完成。所以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最重要,在以后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其中父母长辈做好适当的辅助和引导就可以了。
在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说“爸爸、妈妈,我今天考试得了97分、100分”,我们夫妻俩都很高兴,作为奖励同意给她买一个冰糖葫芦。小孩也高兴,同时要求她回家做作业时要认真,她也点头并回答说好的。可真回家做作业时,总还是东摸西摸,不专心,开始父母怎么说都不行,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虽然孩子还是会有些动作,但在大人一瞪眼时还是会规矩很多。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少从大人的角度去考虑孩子身上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让孩子慢慢形成习惯和潜意识。
学习之余的个人生活也很重要,学习和生活是不可分离的,刚开始上学的头几天,我们都得经常督促孩子在做好作业后早点上床睡觉,并说了明天要早起上学的原因。现在只要说声睡觉时间到了,她就自觉地停下手里一切活动去准备睡觉。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港湾,就算是受到父母严厉的批评了,过后孩子还是亲切的叫着爸妈。适当批评是必要的,如果不是大错误尽量别太严厉了,会压制了孩子的天性,要尽量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她有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童年。
这个年龄的小孩在很多方面没有太多的概念,学习和生活上更是如此,本身就需要在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慢慢养成,循序渐进地去完成人生的课堂。